《美丽心灵》观后感

时间:2022-06-20 10:57:0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美丽心灵》观后感(通用31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丽心灵》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丽心灵》观后感(通用31篇)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

  John Nash精密的思维,内向的性格,以及隐藏很深的好胜心。在天才的背后是潦倒的生活,糟糕的交际,极度自负的个性让他瞧不起任何人。而获得奖项之后逐渐开始变得老实,不再锋芒毕露,开始讲学,开始学会勤勤恳恳。产生大量幻觉,幻想自己是解密高手,在黑夜里潜进密室进行缜密的密电计算。甚至遇到要追杀自己的敌人,在演讲中公然离席,在自己所能看见的世界里和多年的朋友形影不离。反抗和斗争到最后还是在妻子的.劝慰下开始进行心理治疗。

  影片的英文名是A Beautiful Mind,当时就跟同学一起探讨过关于翻译的问题,为何是心灵而不是大脑。字典不可置否我们的翻译是正确的,然而看过了电影之后发觉,电影所要反应的并不是主人公有多天才,大脑有多发达,而是在讲述一个天才背后的生活,天才心里的世界。

  电影所要表达的并非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伙计如何由自负到潦倒,而是在讲述他扭曲的心灵,对学术的高度要求以及对旁人目光的极端在意下,导致产生幻觉,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虚拟规划,当他的智力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他的心智却仍停滞不前,也就是说心灵无法带动大脑,生活与现实脱节。

  在看完整部电影的时候班主任告诉我们,他的意图只是希望我们明白,先做人后做事。

  在生活中没有天才和蠢材之分,没有精英和平民之分,不要因为盲目追求学术上的成就而脱离社会脱离生活,而片名所指的美丽心灵大概也是讲心智成熟的人,重点在于是一个成熟的人而非仅仅是一具拥有超群智力的躯壳。

  当你活着的时候,走在路上,你是一个平凡的人,而不是学术精英,不是天才,你过着和别人一样普通的生活,要学会尊重生活。

  天才的真敌人是天才,蠢货的对手也是蠢货,你永远也别想打败的人其实是你自己。你永远也别想敷衍的其实是生活。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

  在心理学讲到性格时,总会提到这样一句:性格本身无优劣。一个被主流社会认定为疯子的人,或许恰恰是因为他比其他人思考得更深刻。《美丽心灵》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是A Beautiful Mind,Mind在英文中既可以解释为大脑也可以解释为心灵,我很佩服译者,恰当的译作“美丽心灵”,因为在观看电影的两个多小时,感动我的不是主人公的“大脑”,而是他那颗美丽心灵。

  主人公约翰首次出现在镜头中的时候,一副木讷呆滞的形象。他不但口齿不清处处得罪人,还经常出丑,实在怎么不讨人喜欢。但因为我在观看之前实际上已经了解了这部电影是数学史上一个伟大人物的传记,因而在内心里很是好奇剧情会如何发展。故事情节慢慢向前发展,主人公拥有了友情、爱情和事业,难道又是周星驰式的麻雀变凤凰剧情?我不免有些失望,难道伟大灵魂的传记也不能免俗?

  然而真正的震撼随之而来,精神病医生将一切虚幻点破,主人公的妻子艾米莉亚知道了主人公确实是患有精神分裂。此时,我们才知道,主人公唯一的朋友,也就是那个所谓的室友,以及他的侄女,都只是约翰因为孤独在心里虚构的一个人物。那个特工,也只是约翰工作上的`虚幻寄托。剧情的下半部分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才是美丽心灵,约翰的夫人艾米莉亚、主人公的大学同学兼真实的友人汉森。正是他们对约翰的包容、理解和鼓励,让这位伟人最终控制了病情,并且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看完电影,我不禁想到,什么是正常什么才是不正常?从社会交往的角度讲,约翰实在算不上正常;但是从为人类进步所做的贡献上讲,与一些碌碌无为的人讲,恐怕约翰显得更正常。回到“性格本身无优劣”的话题,如果约翰是一个推销员,他孤僻的性格带给他的可能不仅仅是精神分裂,更是事业无成。然而很幸运,这种孤僻恰到好处的落在了一颗需要潜心的数学家的心灵之上,并促使这颗心灵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每一种性格和每个人一样,它的复杂不是用优劣能够评断的。一种性格是否合适的出现在了特定的地方,才是我们评断的标准。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3

  看完《美丽心灵》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它最令我叹服的地方不是片中惊心动魄的或是感人肺腑的情节,而是编剧的思维。这部剧打破了普通电影的创作思路,没有直接体现故事的来龙去脉,而是把观众也彻底蒙在鼓里,情节发展与所有的人生一样,都是未知的,无论是剧中的主角,还是旁观的我们,知道故事的最后一刻才恍然大悟。没有愤怒,没有失落,满心被剧情的戏弄所折服,所震撼。我开始觉得在电影2个小时里,我是否和主人公约翰一样,也一样得了精神病。

  《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剧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纳什早年就做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精神分裂症这个顽症,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一个真人真事的传奇故事,今天纳什继续在他的领域中耕耘着。

  精神分裂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很难康复的精神病。但纳斯却奇迹般地在没有坚持医学治疗的'情况下康复了,这是爱的力量。艾丽莎的爱是纳斯的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也是纳斯与现实接触的桥梁。

  要治愈一个已经分不清真和假的病人,最重要的是要让他的注意力集中到现实中来。纳斯的幸运在于他一直有艾丽莎爱的支持。纳斯一直能够感受到艾丽莎的爱,并且相信艾丽莎的爱。当他在真与假中迷惘的时候,至少他知道艾丽莎的爱是真实的。正是这一点真实的情感让真实的世界重新进入纳斯的意识,使纳斯在真实情感的引导下重新关注现实世界。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4

  人生路漫漫,曲折艰辛的人生之路要比登泰山艰难许多,虽然一路上有暖风相伴,游蝶为舞,但是任何人都无法保持同样一个心态走到最后,总会有高兴与伤心的情感起伏,总会有成功与失败的人生感触。因此,生活需要我们去感受,去调节;需要我们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该笑以面对,伤心失意时不宜卑微……

  在人生求索的路上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时,有时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远比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诚然,在《美丽心灵》之中,主人公纳什为何会出现精神分裂,是外界因素的影响吗?显然不是的,而是因为他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遇到问题却不会自我化解,从而他无法自我解脱这种压力,使这种压力远远大于自己心灵承受的极限,人的心理从而扭曲,结果就不言而喻了,自然对一个人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是的,我们都有梦想,无论是儿时仰望星空的梦幻,还是少年壮志凌云的豪迈,或是如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最初的梦想,也是我们最高的理想,但是请相信:奋斗的路上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总是要经历许许多多的挫折与坎坷,走过许许多多的荆棘与泥泞,才能在最后关头体会到幸福与快乐。而就在这漫长的拼搏路上,无疑懂得调节自己,放松自己的人,将成为一个成功者,即便他没有品尝到胜利的果实,也走过了历练的历程,收获了成功的经验。所以,一路奋斗,一路坚持,更应该一路调整,一路放松,让这种状态伴随我们的风雨里程,不让梦想夭折,扬帆到达成功的彼岸。

  彼此的关心会让你的心灵更加温暖,爱的'力量会让你的毅力得到升华。当电影结束之时,纳什终获得了他应有的荣誉,应有的赞许。这里也有他妻子的功劳,因为是他的妻子对他不离不弃才使他慢慢走出虚构的空间,这就是关心支持的成果,这就是爱的力量……

  别让梦想夭折,别让现实的困难把你吓倒,与纳什相比其实我们都是幸运儿。学会调节与解脱,未来的你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希望共蓝天一同飞翔!梦想与花朵一起芬芳!

  别让梦想夭折,学会关心别人,学会感动,坚持自己心中的梦想,克服身边的重重困难,美好的明天正向我们走来!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5

  观看完《美丽心灵》这个影片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其一是我们要善待自我,我们有权利去追求成功,但不能强迫自我必须要成功,必须要成功;其二是爱的力量是伟大而又神奇的,我们要内心充满爱,要奉献我们的爱。

  其一:人的生命对于每个人仅有一次,我们要善待自我,善待自我的生命。我们是天才或者是普通人,我们都有追求成功,实现自我梦想的权利,天才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普通人也有闪亮智慧的一面。不管天才或者普通人在追求自我梦想的过程中,都得付出艰辛的努力,尽管这些努力可能在某些人看来只是在白白耗费时间,但我们心中有梦想,所以我们执着,坚定不移地向梦想走去。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我们人类精神的可贵之处,可是在我们一心向着梦想奔跑的时候,决不能强迫自我必须要成功,必须要成功,因为这个世界是错综复杂的`,而我们的本事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结果必须是成功的,这无形中给我们的精神以巨大的压力。当我们对成功的渴望的心境超过精神所能承受的压力范围,有可能产生精神恍惚、精神分裂,就想影片中的男主角产生幻觉一样。结果成功固然是好,但不成功又有什么好悲伤痛苦的呢只要我们以往努力过,付出行动尝试过,这其中的满足感、成就感、欢乐感不亚于成功的结果吧!因为奋斗过,因为拼搏过,所以人生无憾。

  其二:爱的力量是伟大而又神奇的。给予别人的爱能够使顺境中的人以健康欢乐的成长,使逆境中的人找到生活的方向,度过那痛苦的日子,迈向完美的生活。正如影片中的男主角登上诺贝尔领奖台所说的那样,他能够走到今日,所有的一切都应归于他的爱人。她的爱使他在与幻觉这场令人痛苦不堪的“战争”中走出来,回到爱意浓浓的现实社会。我们内心要充满爱,这样我们会过得踏实一点,当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不会至于精神崩溃,失去生活的信心,像影片中女主角一样,应对丈夫的精神幻觉有可能伤害到自我,毫不畏惧,既没有离婚,也没有置他不理,而是用爱去感化他,对他充满信心,这是内心的信念的支撑。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6

  观看完《美丽心灵》这个影片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其一是我们要善待自己,我们有权利去追求成功,但不能强迫自己一定要成功,必须要成功;其二是爱的力量是伟大而又神奇的,我们要内心充满爱,要奉献我们的爱。

  其一:人的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要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生命。我们是天才或者是普通人,我们都是有追求成功,实现自己梦想的权利,天才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普通人也有闪亮智慧的一面。不管天才或者普通人在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中,都得付出艰辛的努力,尽管这些努力可能在某些人看来只是在白白耗费时间,但我们心中是有梦想,所以我们执着,坚定不移地向梦想走去。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我们人类精神的可贵之处,但是在我们一心向着梦想奔跑的时候,决不能强迫自己一定要成功,必须要成功,因为这个世界是错综复杂的,而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结果必须是成功的,这无形中给我们的精神以巨大的.压力。当我们对成功的渴望的心情超过精神所能承受的压力范围,有可能产生精神恍惚、精神分裂,就想影片中的男主角产生幻觉一样。结果成功固然是好,但不成功又有什么好悲伤痛苦的呢?只要我们曾经努力过,付出行动来尝试过,这其中的满足感、成就感、快乐感不亚于成功的结果吧!因为奋斗过,因为拼搏过,所以人生无憾。

  其二:爱的力量是伟大而又神奇的。给予别人的爱可以使顺境中的人以健康快乐的成长,使逆境中的人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度过那痛苦的日子,迈向美好的生活。正如影片中的男主角登上诺贝尔领奖台所说的那样,他能够走到今天,所有的一切都应归于他的爱人。她的爱使他在与幻觉这场令人痛苦不堪的“战争”中走出来,回到爱意浓浓的现实社会。我们内心要充满爱,这样我们会过得踏实一点,当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不会至于精神崩溃,失去生活的信心,像影片中女主角一样,面对丈夫的精神幻觉有可能伤害到自己,毫不畏惧,既没有离婚,也没有置他不理,而是用爱去感化他,对他充满信心,这是内心的信念的支撑。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7

  3月20日晚,在教学楼3栋504教室我观看了心理教育电影《美丽心理》。这是一部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我第一次看就被影片给深深的震撼了。

  影片是以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为故事原型的。纳什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后,他对上课、社交完全不感兴趣,整天就是沉迷在对数学的探讨世界里。当同学们一个个都已经发表了论文的时候,他却还在为自己的毕业论文而烦恼,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他幻想出了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与他一起缓解这些精神压力。有一天,纳什在一个酒吧里从大家对一个金发美女的追求中得到灵感,随即撰写出了博弈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这使他名声大噪。而纳什也得到了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工作。

  在此期间,他遇到了艾莉西亚,并与她陷入了热恋,最后两人成为一对恩爱的夫妻。接下来,纳什幻想出了威廉.帕彻——一个国防部官员,并且纳什加入了一个绝密的计划。此后的纳什一系列反常的行为引起了妻子跟外界的揣测。终于在孩子出生后他被送进了医院。纳什患上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是异常痛苦的。经过十几年与病魔的斗争后,纳什慢慢的学会了忽略幻想出来的人。之后,他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影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的出纳什幻想出一个与他很要好的室友,的精神分裂症都与他压力大、只在自己的世界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当我们面对压力时,我们要学会放松,把压力缓解,而且要积极的和他人交朋友,融入社会中。

  纳什在与病魔斗争中,一直对他不离不弃的是他的妻子。在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感言中,他最感谢的就是他的妻子。因此在我们的人生中,一个好的家庭和一个好的妻子是很重要的,而我们也要学会感恩。

  从影片中我获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纳什对学术的坚持不懈,他的妻子及他与病魔斗争的坚持不懈。虽然我们的坚持不懈成不了像纳什那样的天才,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只要坚持,我们也会取得成就,让人生精彩无限。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8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天才的约翰·纳什在早年做出惊人的数学发现并开始享有国际声誉的时候,却被发现患有精神分裂症。然而,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妻子艾丽西亚的帮助下,顽强抗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看完电影《美丽心灵》后,我觉得很不解:为什么这部电影的名字叫《美丽心灵》?原名A Beautiful Mind中的mind不仅有“心灵”的意思,还可翻译为“头脑”,为什么取“心灵”而不用“头脑”呢?而电影又主要是说主人公的天才的头脑,似乎和“心灵之美”没有什么关系。

  后来,我想了很久,得到一个这样的理解:美丽的心灵可以指纳什的妻子拥有一颗爱他的美丽心灵。在得知丈夫患有精神分裂症后,艾丽西亚始终对纳什不离不弃,她以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正是受到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感动,纳什才决定与这场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也才因此取得了辉煌成就。纳什在诺贝尔获奖的发言“只有在这种神秘的爱情方程中,才能找到逻辑或原由来。今晚我能站在这儿全是你的功劳,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也很好地体现了妻子艾丽西亚的美丽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了宝贵的亲情和爱意。

  此外,我们也不难发现纳什同样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服药之后,他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了,只会给家庭增加负担。于是,他停止了服药,并在别人的嘲笑和医生的不赞同下,坚强地与心理疾病做斗争。正是他那坚强的.意志使他的心灵得到了美化。

  分析到这里,我越来越觉得取《美丽心灵》这个名字是很合适的。我觉得这部电影在表现主人公非凡智慧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歌颂人物的心灵。除了纳什的妻子,电影中还有很多人在纳什和疾病做斗争的时候给予了他宽容和接纳。他的老同学、同事以及他的学生,无一不以一颗宽广的心接纳了患有心理疾病的他。正是这种人间的温暖和关怀,使纳什能最终战胜疾病。

  《美丽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了爱和接纳的力量的伟大。一个人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有着一颗颗美丽心灵的支撑,他就有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9

  天才与精神疾病只一步之遥,有出色优势时要防止负面问题的出现,不能戴有色眼睛看待生活中患有各类疾病个性是精神疾病的人们,要学会明白包容别人,要培养阳光思维。个性是从事心理咨询的职业人员,要有崇高的使命感与职责心,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藏身。

  这是我观看完《美丽心灵》这部影片后首先想到的。

  我认为这部电影之因此能够成为经典的心理电影,并且获得第7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配角,第59届金球奖戏剧类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8项大奖。其出彩之处能够从两个方面来简要说。

  首先是剧情方面。

  《美丽心灵》是约翰.纳什教授生平的传记,或者说,一个真正的天才的故事。是的,约翰.纳什正是一个100%的天才,27岁获得博士学位,30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教授,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平衡论(包括非合作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开创了全球贸易的理论基础,博弈论的基本原理还被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不幸的是伴随着他的成功,一种精神分裂症已经与它如影相随,他是一个事业的强者,却是现实生活中的弱者,不善交际,谈女朋友时往往出言不逊遭人侮辱与溪落。更严重的是思维和感觉出现障碍,身体有被植入异物感,在他的生活中出现了幻觉、幻听与幻想。当最初看到这些剧情简介时我没有信心看下去了。这样一个剧情固然感人或者煽情,但实话说有点点平淡无奇,类似的.电影一抓一大把,比如《汪洋里的一条船》、《典子》,基本上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除了感动之外没什么感觉。我所猜到的情节是这样的:由于解密码工作过于复杂,纳什得了精神分裂症,而妻子和朋友们对他不离不弃,帮忙他与疾病斗争,最终病情好转,在学校任教还获了诺奖,大团圆结局。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

  纳什或许是不幸的但是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尽职尽责的医生们没有放下他,挚爱的妻子没有放下他,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没有放下他,整个社会没有放下他!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0

  刚刚看完丫强烈推荐的《美丽心灵》。本想跟你交流一下观后感,鉴于你大半夜非得跑回学校不知道干什么鬼勾当我也不便详问万一问出点意外收获我怕我接受不了的情况下,只好博一下下了,趁着热乎。

  我这个聚精会神的看啊,丫说是专讲我这种人的,还说看完之后特理解我的内心世界。我这叫个认真啊,全程屏住呼吸眼镜都没眨一下。看完发现夸的有点大了。

  看完这片整体感觉,有点毛骨悚然。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我还是谦虚地认为我和他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他究其一个原因就是有点学猛了,猛过游儿了,基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病发症还应该不是一样地。而且这丫太狠了,真是整个一个精神病,学数学能学成这般非人田地,真是值得医学界好好研究研究,当然也值得我俩学习学习。

  还有重要一点,就是我还是经常怀疑自己是有精神病的,这从非常理智的角度考虑至少说明我起码还不是很精神病。真精神病通常都不能接受,我接受了,哈哈哈哈。还有,虽然有很多情况我和他确实有一点点类似征兆,但完全没这么强烈,我敢保证!而且我是在看完《咒怨》之后,才总是觉得身边总站着一个小男孩的,虽然确实在内心已经自导拍成了长篇恐怖连续剧,且未完待续……但是和他大不一样的是我就站了一个人,他是一站就站仨人,这充分说明我们非常不一样,明显他有病。但是确实让人敬佩的'是这种情况下丫还能拿诺贝尔奖,真是……如果是因为站了三个人的话,那我宁可把咒怨一二三一堆儿全看了。

  马上熄灯了,最后说一点,我还是觉得我好多了,至少最近好多了,我承认我年少的时候确实有此类可怕想法,但那都是大一大二不懂事的时候了,我最近已经很少有抽风行为了,看了这部片让我觉得我确实应该更加理智热爱生活,而且认识到如果学习压力太大的话一定要让让自己放松放松,我可不想因为学猛了变成精神病,这样说出去多让人难为情啊。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1

  美丽心灵改编自同名传记小说,讲述了诺贝尔获得者约翰·福克斯·纳什的一生。在故事中,主角纳什教授,推翻了盛行150年的亚当·史密斯经济理论,从而发现了极富创意的原创理论博弈论。而在此过程中,纳什教授经历了非常人所能想象的艰辛,包括生活的,也包括爱情的。有人说纳什是一个真正的寂寞高手。他天才、有智慧、并且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创造力,但他却对于高雅的交际能力,一窍不通。他直率、敢言常常遭到痛斥。随着时间和自我的封闭,纳什已经开始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从他那老旧的收音机,和吵杂的音乐,就能看出,他是一个落后的选手。

  纳什是一个寂寞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自傲的人,人际的冷落我想也与他的自傲有着某种联系,天才多少都会带有这样的通病。在寂寞的压抑下,纳什开始了自我封闭的生活,这种生活也是他精神分裂的根源。在寂寞、精神分裂的.重重折磨下,纳什除了创造出非凡的理论,也给他的婚姻带来危机。但是在影片当中,实际上纳什本身并不寂寞,有着关心他的朋友,和对他不离不弃的妻子。在交际中纳什是个输家,但是他追求妻子的执着与真诚,也同时让他获得了美好的家庭。因而他是寂寞中的高手。但社会中,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团队,需要协助,尤其需要鼓励,而在纳什的生活中,似乎于这些无缘。但,实际上纳什的生活中获得了很多鼓励,包括他自己的,也包括别人给予的,这也是纳什,作为一个传奇而言的传奇命运。

  纳什的人生是个传奇,在电影表现中,导演将纳什的幻想与现实结合在了一起,观众只有后面的时候,才会恍然大悟。实际上导演不将其分开正是对于纳什人生的最好解读。因为在纳什的那段日子里,他的幻想就是现实,不分彼此。只有当我们也被幻想迷惑,也以为那是现实的时候,突然将我们叫醒。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主人公当时的心境与困惑,才能体验到那份艰辛。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2

  没有花哨的题目,没有宣传的噱头,也没有深刻的台词和宏大的场面,只是对纳什的一生的银幕再现!

  看完之后,脑中的存留片段不断回旋。因为人际信任的缺失和对成就的期待,纳什才会有室友和司令的幻觉。孤独的心灵,必然需要某种形式去填补,只是真实和幻想、接受和否定了!

  看着电影的时候心有点绞痛。无法想象纳什能和这样的“影子”和谐相处;无法想象有“人”一直跟随自己,发号施令;无法想象一个妻子可以这样不离不弃;无法想象他们可以看着过往一切淡淡的转身……

  在感慨纳什艰辛的同时,更是难忘它的妻子——艾丽西亚-拉迪。“我让你感受什么是真实,这是真实……也许问题不是在这里(脑袋)也许问题可以在这里(心里)解决”,这是艾丽西亚-拉迪在纳什病情反反复复,连他自己都绝望和愧疚的.时候,温情拉着纳什的手,低头轻轻说的几句话。没有海誓山盟,没有不离不弃,没有琼瑶式的苦情,没有大陆剧的独白,简单的几句话确实感动了我!

  在正常与幻觉之间,纳什在怀疑,纳什在坚持!30年的时光爬上了纳什的额头,真真假假,是是非非,俨然已经不重要!时光带走了曾经的痛苦和疯狂,但是带不走纳什脑中的幻觉和心中永恒的爱……

  就像纳什最后说的那样,“我依然会产生幻觉,他们一直都没有消失,只是我选择不去关注”,所有的煎熬和勇敢,时间和心血都裹藏在这最后的三言两语中了。还记得他说芯片不见了时的那种难以接受的苦痛,记得他不能满足妻子的那种内疚,记得他多次和“好友”争辩的那种痛苦,看着他最后的淡定,回想着他过去的痛苦,有种难以言说的心酸。幻觉是它的伙伴,是他最孤独时的伴侣,只可惜,那是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只因为纳什的存在而存在!孤独时有他们陪伴,幸福时有他们陪伴,既然驱逐不走,不如选择接受!纳什最终还是带着他那形影不离的“幻觉伴侣”得到了大家的尊敬,荣获了诺贝尔奖的至高荣耀。我想,当他和妻子并肩淡然转身离开的时候,“幻觉伴侣”也会默默跟随,捎上一份久违的祝福吧。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3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美丽的心灵》的影片,影片主要讲的是诺讲得主数学家纳什在普林斯的故事。

  故事大概情节是:年轻的天才纳什精神上患了幻想症,被幻想的虚无人物所左右,不但研究工作受到影响,生活也受到了影响,被送入精神病院。经过他自己的艰难抗争和妻子的帮助,他终于重新回到了大学讲堂,并在多年耕耘之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震撼我内心的是什么呢?我想有这么几点也算一点体会:

  第一精神方面纳什的才华以及他做事情的专注精神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不管他是风流倜傥还是木纳少语,都是令人尊敬的。纳什对科学的执着是另看过的人尊敬的,虽然有时是病态。也印证了我几年前听过的一个讲座,说的是一个执着与自己内心世界的人如果他不是病人是一定会有所作为的。这也能解释许多问题为什么大师、艺术家、伟人大都是理想主义者。

  第二是纳什的妻子没有妻子的爱和协助治疗,纳什不会康复,这是伟大的爱情,也是伟大的人性之美我记得但丁好像说过一句话叫永恒的'女性引领人类的飞升。从这一点讲纳什是幸运的他找到一位漂亮、怜悯,仁慈,而又爱他的妻子。能取到这样的妻子此生足矣!!!

  第三是人性之美无论是主人公还是他的妻子他的朋友以及普林斯顿大学都给与了他关照、关爱。可能是出于对天才的尊重、对才华的敬仰,更多的体现的人性之美。这也是影片的一主题更是好莱坞的风格。

  这部影片的优秀之处在于把握住了人性的脆弱,把一个病态的人生及其艰辛的抗争过程展现在观众面前,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其中不乏亲情,爱情,友情,以及人性之美的光芒,很有感染力。我习惯于同情落魄的知识分子,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是我喜欢读书,可能是我也落魄,更可能是对文人风骨的一种敬仰。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4

  “美丽心灵”多么完美的词,什么样的心灵才是美丽的,我想不一样人有不一样的答案。这部电影其实很久以前已经看过,此刻再看一遍发现感觉不一样了,很多新的东西加了进来,心境变了对电影的理解就不一样了,大学两年的历练,接触了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成长了!

  “精神分裂症”是在三院心理科预见习的时候开始接触到的,当时科室的病人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为“思维障碍”大致有思维速度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资料障碍等。病人还可出现幻觉,主要有幻听、幻视、幻触。对这些病人的治疗,医院以药物为主,精神性的药物副作用很大,科室里大部分病人精神萎靡,处于半睡半醒状态。由于精神分裂症目前临床上还查不出具体原因,医生的药大多是对症治疗,具体什么才是“恢复”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病人在医院这段时间没有再出现一些病状,医生就会研究病人出院,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需终生服药。

  电影中主角约翰·纳什正是这种情景,在大学时开始出现幻觉,幻觉便伴随其一生。约翰·纳什是一个简单的人,除了感情这种生物本能,世界的物欲于他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他要的是数学,坚定的相信数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正如他在电影中的一句话“我是解决问题的高手”,我想一个简单并且一生执着于一件事的人,一个敢于舍弃其它坚持自我的人,一个坦然自若活在自我世界中的人,是幸福的,每一天都充实的去追求,每一天都活在对问题的解决中何乐而不为呢!

  可我们世界是怎样了,如果我们身边真的出现类似这样的'人,带来的肯定不是我们的尊敬,更多的是一种排斥、嘲笑,影片中尼尔森、班德、韩森,开始时对约翰的半开玩笑式的调戏,多少都有一点故意的性质在里面,可是约翰是简单的,简单到能够对这些嘲笑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所以他是幸福的,并最终用自我的实力说话,告诉了全世界“我”的存在不是一种另类,人必须活得真实。

  影片中,约翰的妻子从在州长家为约翰西装袋子装上手绢的那一刻起就一向令我感动。她是坚强的,在约翰精神分裂症被被医生告知后,她没有像大多数女人一样崩溃,而是忍着疼痛去调查丈夫的病况,在约翰的两个助手阻止她进入惠乐实验室时,她给了其中一个助手一个耳光,快而狠,我想没有人会去指责她的耳光,我们更多的是被这个女人坚强所感动。

  她是善良的,深爱着约翰,自始至终她都没有离开约翰,在约翰服药的那段时间里她忍着所有的痛悉心照顾约翰和孩子,在约翰停止服药后,她送走了孩子,应对着约翰随时都可能对自我造成危害的情景,她还是毅然而然的选择了留下。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5

  《美丽心灵》这部影片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仍潜心研究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纳什。主人公纳什是一个个性而又不合群的人,在美丽的普林斯顿大学,他是多么的格格不入。但是幸好有查尔斯,他的浪子室友的帮忙使得纳什能够忍辱负重,继续他自己的研究。即使是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即使没有人喜爱,但这都不妨碍他对于自己理论的信心和坚守。一如既往的继续演算,一如既往的不停思考,最后有一天在酒吧里,当他的那些同学有些取笑的让他去追求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孩,当纳什观察着这些竞争对手时,常常在他脑海里酝酿的想法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弈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的理论做出了不一样的解释。最后有了成果,他推翻亚当·斯密的观点并给出了自己卓越的理论。

  他在麻省理工进行教学和数学研究,和一位物理系学生艾莉丝相爱并结婚,当时是二战时期,他被将军请去做军事解密,最后还被国防部威廉帕彻委以更为重要更秘密的敌人密码任务,连他的妻子都不告诉,但最后人们发现从浪子室友到国防部这都是他的幻觉,其实不存在,他患有妄想性精神分裂症。这对他怀孕的妻子是沉重打击,但不曾离开他,陪在他身边理解治疗,但他也意识到自己有精神分裂症的时候,也发奋的克服透过意志的力量,与幻影作斗争,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着他的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与此同时,他在博弈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而纳什也成了一个不仅仅拥有完美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普林斯顿的数学系竞争激烈,这个“神秘的来自西弗吉尼亚的天才”并没有上预备班的经历,也没有遗产或富足的亲戚资助他进入“常春藤盟校”他的研究都是靠他自己的发奋,奋斗,在最艰难的时期,是他想象的'浪子室友给他帮忙鼓励安慰,可见他内心的孤单,但同时也表现出他为了研究付出的心酸挣扎,他执着的心就是美丽的心灵。还有之后他知道自己病情,但为了承担家庭的重担,为了照顾儿子,为了满足妻子的需要,而停止了吃药。并在别人的嘲笑与医生的不赞同下,坚强地活着与心理疾病做斗争。他的心是洁净的,他的坚强意志使他的心灵得到美化。

  他的妻子在得知自己的丈夫患了这种病的同时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却没有想要逃避职责,相反,她陪在纳什身边,照料他的起居。在纳什发病并威胁到她的生命安全时,她把孩子送回娘家,自己不弃不离,她明白丈夫不愿意去精神病医院治疗的担心,把丈夫留在身边,在住家休养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料,并顶住巨大的精神压力支撑着一个家庭走过忧患。这又是一曲感情挽救生命与拯救健康的颂歌,这是美丽心灵最生动的诠释。“在事业上我有了重大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这种神秘的感情方程中,才能找到逻辑或原由来。今晚我能站在这儿全是你的功劳,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谢谢你!”这是纳什在获得诺贝尔奖时对他妻子美丽心灵最好的感激。

  当纳什患病经常被幻觉引导,不自觉地到自己所在学校普林斯顿大学讲学时,大学同事们给予了一个精神病人相当的包容与明白,配合纳什重新找回自我。纳什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与明白的家庭与大学校园里,这是精神病患者运用自己良好心理品质战胜疾病的客观条件。同时也是美丽心灵的又一次诠释。

  影片取名为美丽心灵不仅仅仅是赞美纳什的美丽,同时赞美了深爱着他的妻子,还有那些用心为他治疗的医生,大学的同事们。我们是彼此相连的共同体,我们不单单是为自己而活的,我们的行为将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我们不能轻易的放下一个人,正因在任何时候,他都是需要你的。拥有颗美丽心灵,可能会是我们对世界、对生命的美丽回应……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6

  星期三的上午,我读完了《美丽心灵》这本书。写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的于立极。《美丽心录》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一部电影。

  书中讲了:主人公于欣兰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那修长的双腿。沉默、绝望、歹念俱灰,即使爸爸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心理医生,也没有动摇她要消失在这个世界的念头。在命在旦夕的.紧急关头,一个自杀男孩的临别电话却奇迹般的改变了欣兰,让欣兰从断腿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回到了同学们当中,变得乐观了起来。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笑是过一天,哭也是过一天。我们要为已经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激,不要为失去的东西抱怨。好好去爱自己,多多去关心别人,这样就没什么不愉快的事了。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都喜欢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对同学、朋友宽宏大量,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做这样的人。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7

  刚刚看了“美丽心灵”,男主人公生性孤僻,言语不多,拒绝社交,与其他同学的生活格格不入,即享受在自己的数学世界里,又矛盾的活在别人的眼里,希望得到认可,孤傲、自命不凡;追求成功,追求荣誉,他的情感被这欲望深深地占据着;恐惧失败、不接受自己的失败;潜意识中又希望自己可以洒脱、奔放的`生活,可以成为英雄拯救世界。

  恐惧失败、人际交往障碍、爱情的迷茫,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不平衡、纠结困扰,这是促使他精神分裂的原因。

  美丽心灵让我感慨万分,人类的一切文明都是人类自我制造出来的精神枷锁和囚笼!世间百态源于欲望……人们都觉得自己是正常人,可是做着各种疯狂可笑的事儿,看看微信里的各个群,为了欲望、名利……跳梁小丑般周旋,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如此而已……一瞬间为自己这些想法有些惶恐,担心自己会一下子看破红尘……转念想看破红尘也没有意义、经历才是重要的,大胆经历没有恐惧和彷徨,随心所欲的生活只要喜欢、开心!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8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喜爱做做白日梦。比如想想如果自己中了500万什么的之后生活会多么完美,比如想想如果哪天自己当了领到之后必须不能像某某领导那样做事等等等等。而我们这些所谓的‘白日梦’,所想象的资料大多都要比现实状况要更好。

  推而广之,我们也能够看到,在《美丽心灵》这部电影中,纳什的妄想资料同样与切身利益、个人需要和安全密切相关。说白了,这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平时大家开玩笑的时候总是会说:“迟到了,提心吊胆的进办公室,一边默念:领导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这是一种自我安慰,让自己能够坦然应对心里压力的减压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如果使用过度,是否就真的会干扰自己的日常生活呢?其实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总是这样告诫我们,不好总给人贴标签,心理疾病和一些所谓的‘倾向’,其判定标准,最重要的就是要看这些‘资料’是否会干扰日常生活。比如纳什在影片的前面,他想想自己有个室友,于是他焦虑、苦闷的.时候有个人倾诉,在自己不得志的时候有个人告诉他‘嘿,去喝杯啤酒吧!’。

  其实在这个阶段,那‘想象中的朋友’,给他带给的更多是帮忙,并最终让他创造出了了不起的理论。而这时纳什并不满足,当他期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更多的为国家做出贡献却无法满足的时候,他便开始幻想自己得到了这些满足,也因此,他的幻想资料更加偏激和具有攻击性,最终才会暴露出来。试想,如果他的妄想只包括室友和小女孩,而没有正因战争而生的那位联保调查局的人员呢?这样下来,他的妄想依然停留在对自己的保护、安慰和鼓励上。于是发现,原来这不就是咱平时讲的心里暗示的加强版么?

  其实就比每一天早上对着镜子大喊三声‘加油’多了个影像版,然后自己骗自己说,瞧,这是别人告诉我的,我就是挺强的。而这种所谓的‘病’,感情也没那么神秘,其实只要你身边多个真的坚信你、鼓励你和愿意安慰你的人不就得了么。

  只要有个真人告诉你你行的,你又何必去坚信那些子虚乌有?于是纳什最大的幸运也基于此,正因他有一个爱他、坚信他、愿意陪伴他的爱人。拥有一份真正的心灵上的慰藉,比多少药丸都要有效,不是吗?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9

  《美丽心灵》这部电影,情节感人,画面很美,而画面的背景肯定好多是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取景,同时也对为什么美国的大学能够人才辈出,而中国的众多高等学府空喊多年口号,却连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出不了得到了一个不错的解释。

  从学习态度上来看,电影中的美国大学生非常注重个性,注重创新。

  美国的大学生自习的图书馆规模可能没有咱们的图书馆大,但是他们却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比较舒适的读书环境,一个僻静的环境,一个可以进行自由讨论的环境。

  普林斯顿大学里的`老师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总归合作多于竞争的环境,而且,允许异类的存在。

  在普林斯顿大学里,老师和学生友好的相处,相互启发,富有创造力的教书,富有创造力的学习。

  《美丽心灵》给我的启示是:创新、合作和交流是大学生必备的三个素质。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0

  其实科学家的传记电影不好拍,容易枯燥。面对这类题材,编剧、导演通常会将重点放在描写人物的日常生活,挖掘他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而较少正面反映他的工作研究、他的智慧。

  《美丽心灵》让我们耳目一新,首先纳什不是一位普通的科学家,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影片的与众不同,更在于它对科学家内心世界的深入探寻与智慧才华的展示。主人公纳什一出场就表现令人惊叹,他居然将玻璃杯折射的五彩光线完美重合在同学的领带格纹上。他在谈恋爱中看星空画图案、甚至求婚,都显示出一个数学天才的特质与浪漫,饶有兴趣,否则艾丽西亚也不会爱上他。

  关于谍战,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处。既丰富了影片内容,又增加了悬念和神秘感,还揭示了主人公所处的1950年代美苏冷战时代背景。导演将纳什的幻想与现实结合的如此之妙,观众都信以为真,直到后面才恍然大悟。我觉得这部分虽然是纳什神经分裂造成的幻想,其实也能够感觉到创作者对那个时代冷峻的反映和批评,军方以国家安全为名义,让一个思想单纯的科学家受了伤害。冷战不是虚幻的荒唐,而是历史的真实。

  这部影片细节非常出彩,而且前后呼应。比如片子前面作为研究生的纳什,在茶厅看到一群教授将自己的.钢笔,放在一位德高望重老教授面前,表达尊敬与致敬之意,片尾纳什自己也得到了这份殊荣。比如纳什与艾丽西亚第一次约会,她送给纳什一块手帕,片尾纳什在诺贝尔领奖台上又从兜里取出了这块手帕。比如纳什在宿舍窗前终于写出有关博弈论的论文,窗外雪花纷纷,缓缓的拉镜头,雪停日出。还有图书馆如艺术橱窗般的数学公式等等。

  两位主演演技相当了得,尤其扮演纳什的罗素.克劳,曾以《角斗士》硬汉形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他将一个有精神分裂症的天才数学家表演的特别到位,他专注的神情,走路的步态,准确塑造了人物形象。前两天看《救赎之路》,康纳利扮演了一位儿子死于车祸的坚强母亲。在这部影片里,她演的是坚强的妻子,戏份更多,表演更好。

  观影前丽静留了作业,美丽心灵从哪几方面阐释。我想,纳什对数学的热爱和矢志不渝的探索是美丽的,他和妻子之间始终如一的爱是美丽的,纳什对抗并战胜病魔的顽强毅力是美丽的。甚至玻璃窗上的那些公式,让我觉得数学也是美丽的。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1

  类似的外国电影看过一些,都是一些某个人因为某些力量,战胜了很大的苦难,最后有一个完美的结局的,可是,看今天的这个电影,它所讲述的是一个病人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给人的震撼无以复加……

  当人处于极大地压力之下,个人把自己管理得好,或许会激发出无限的潜能,可是,压力所用不当,就会产生恶果。我看不很清楚,或者说是我的知识和见识都太浅薄,我只能很表面的.看出一些原因。以前看电视剧双面胶和蜗居的时候,我就想,每一部影片既然拍出来,就有他的教育意义,会反映出一些问题。

  没有多少的天才活在我们中间,我们大多都是平凡人,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也会产生恐惧,就像,今天看到了一个同学的QQ状态,她说,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可是不断的成熟,我们学会处理,如果你学不会,那就是个人的问题了。我就是一个不大很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有时候会因为这些而苦恼,当失意的时候,没有人在身边安慰和鼓励的时候,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撑下去……

  影片中的主角,在最后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说,他的妻子是他走到今天的唯一动力,这就是爱的力量,再有一些时候,用爱的力量来说似乎片面,不如说是相信的力量。我就很相信相信的力量,即使我没有盖世才华,我也劝别人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尽管有时候我也会心情低闷,可是,我相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那么一股永远不变的力量,或许亲情,或许爱情,它会支撑着我们一直走向彼岸,走向我们心目中的远方……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2

  《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剧情片。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纳什早年就作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

  在整个影片中,纳什出现的几个幻觉形象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说非常有代表性。一个是纳什为了缓解内在对失败的焦虑创造出的第一个幻想中的人物——葡萄牙室友查尔斯。查尔斯与纳什拘谨的个性完全相反,在纳什遭到打击,陷入焦虑和绝望之后出现,他不停地鼓励纳什,承认他是天才,自怜自苦的纳什无疑正需要这样的认可和鼓励。因此,幻觉的出现一方面预示着纳什的病症爆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也正是纳什无意识的自我治疗。查尔斯也无疑就是纳什本我意识的一种体现。纳什理性的控制下,一切发于自我的感情都通过查尔斯的举止来宣泄。纳什被捉弄时查尔斯骂人,纳什低落放弃时查尔斯不羁,纳什论文通过时查尔斯在门外欣喜若狂,等等一切,两个截然不同的性格个体构成了纳什的分裂性格,也是他精神分裂的原凶。影片中纳什还出现了国防部官员帕彻的幻觉,这是由纳什的英雄情结产生,代表着罪恶的原型,他野蛮,粗暴,专横,破坏力十足。不能不说,纳什的这部分构想,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扯不开关系。普林斯顿大学里教授的关于苏联威胁论的讲解,两次出入五角大楼破译国家安全部拦截的苏联密码,英雄主义和精神分裂的双重作用构建出帕彻的原型。对于一个密码破译专家来说,发现并解决迷惑事件是他的职业病,纳什破译了密码,但却并未弄清这些不连贯词语代表的含义,人性中天生的好奇心,促使他构想一个神秘人物,他带纳什去探究,赋予纳什神奇的身份与权力。

  可以说,帕彻的出现,也是纳什本我的一种体现,是纳什英雄主义的原型。至于那个小女孩玛休,她更可以被看作是纳什真实自我的投射:孤单,无助,楚楚可怜,需要别人的爱抚。卸下“天才”的人格面具后,纳什在本质上就是这样一个纯真又脆弱的大孩子。伟人们有越高的建树,就会越显得孤独无助。于是,在这三个有纳什的真实自我构建出来的本我人物不停的纠缠中,纳什丧失了社会中的自我。理性和现实原则与精神分裂的纳什已相去甚远。这三个本我人物的鞭策,纳什近乎疯狂的研究符号学理论,纳什的成就,一方面也就是由这三个虚构人物的自我成就,但这种自我成就的背后,更加加深了纳什的.精神分裂,矛盾激化到高潮。曾经一度在观看电影的时候,自己都分不清楚在这部影片中,哪些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要怎样去区分接受自己眼睛看见的事物。《达芬奇密码》中有这样一句话:大脑只接受眼睛所选择的事物。或许,当纳什从所谓的情报杂志中去发现苏联的所谓情报时,拼凑的段落文字构成所谓的情报,也可以这样来解释吧。故事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当纳什沉浸在幻觉中已经分不清现实,分不清真假,被幻觉牢牢控制时,纳什一直拥有妻子艾丽莎的爱。当他在真与假中迷惘的时候,至少他知道艾丽莎的爱是真实的。正是这一点真实的情感让理智重新进入纳什的意识,艾丽莎的爱在纳什的无意识与意识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并最终成为了纳什康复的契机。正如在获得诺贝尔奖时的获奖感言中纳什的话:爱是一种特殊的感觉,是没法用正常的逻辑去推断的。

  电影总是把精神疾病逼到角落里去。把它表现得古怪、感人、可爱、滑稽、任性、悲惨或是不正当。在这里它就只是一种疾病,几乎要把生命耗尽,但对纳什和他的妻子来说,在他成为那些幸运者中的一员之前,他们仍然可能从崩溃的边缘挣扎出来。美丽心灵,正如纳什为国家的英雄主义,正如艾丽莎对纳什无限的爱,正是它们都拥有的美丽心灵,才能最终在精神分裂的悬崖上重归现实吧!当本我与自我在一生中战斗到激烈如此的时候,超我才得以实现;当本我与自我共同实现超我时,就是获得一生成就的时候了。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3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个数学天才,并且年纪轻轻就致力于数学界的最高荣耀——菲尔兹奖,然而自恃甚高的你苦苦追求至高荣耀的热情却被冰冷的世界无情的打破,你被确诊为精神病,一疯三十年,你会不会有足够坚强的意志走好将来的人生?《美丽心灵》改编自20世纪伟大数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生传记,简述了纳什教授靠自己内心克服心理疾病的传奇人生。

  片中他得精神病的一段,影片描写刻画生动传神,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纳什的痛苦与郁闷。在刚进入普林斯顿的时候,由于他性格不善社交,但又极其渴望得到理解与支持,他自己幻想出来了一个很要好的室友。室友善解人意又热情好动很能照顾纳什的内心,一直鼓励和安慰他。毕业以后,纳什没有找到女友---他的性格缺陷让他在人际沟通寸步难行,所以他又创造出大学室友的侄女,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以满足他对家庭生活的渴望。美苏争霸的时期,他看到北约与华约的黑影不分伯仲地徘徊在街道上,紧张的神经迫使他又想象出一个老密探,对方很看重他的数学才能并委托他为美国国家情报局工作,破译苏联间谍通过报纸传递的密码信号。这时候他的人格分裂处于最严重的阶段,甚至因为人格分裂症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妻子也因此想要离婚。

  这三个人在数十年间时刻萦绕在纳什的身边,干扰他,影响他正常的生活。他知道他们不是真实的,但是又无力说服自己相信这一点,因为他们时刻陪伴在他的身边,跟他交谈,理解他的内心。这样的生活一天天都在困扰着他。直到有一天,他要抱小女孩的时候突然醒悟——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三十年来任凭时光流逝,三人的容貌却不曾有丝毫的变化!纳什幡然悔悟,冲出家门,拦在即将驾车离家出走的.妻子面前。大雨淋湿了他的头发,他凝视车窗后的妻儿,用他那含混不清的语调说:“我明白了,他们不是真的。因为他们没有变老!”从此纳什完全适应了三人,能够将三人置之度外,过上了正常的生活,还因为大学时期发表的《博弈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一时间名满天下。

  我觉得纳什的故事体现了人类的伟大之处:一个人在精神世界如此凋残零乱的状况下,依然不放弃任何转好的可能。而在狂乱和绝望的挣扎中,他没有放弃理性之光,没有放弃一个智慧生物对世界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他在观察自己心中生成的幻像时,依然能注意到他们没有随时光流逝而衰老,从而证明他们是虚幻不实的,这让人深深感动,也因为自己和他一样,为自己被冠以人类的名号而骄傲。即使是疯狂如斯,也坚持使用理性,人因为肉体而脆弱,却因为理性而坚强。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4

  看完美丽心灵,感触良多。这部影片的主人公,约翰.纳什,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和研究数学,这个天才有点神秘,他不喜欢上课,也不去上课,他认为上课抹杀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热衷于探究前人的理论和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并把它记录和演绎在窗户玻璃上,很有钻研和探索精神。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同样是不去上课,我们的大学也有这样的人,不过他们是在上课时间上网,睡觉。现代许多大学生太浮躁了,太懒散了,太迷茫了,迷茫得连自己上大学搞什么都不清楚。

  纳什渴望功名成就,他向他的教授请求安排与爱因斯坦见面,但他的教授回绝了,教授指示给他看一个温馨的场景。当惠勒研究室的一个老会员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获得杰出成果时,其他的同行向他献出他们心爱的钢笔,以示对他终生成就的肯定和崇敬。这个场景让我非常感动,一个小小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的赞赏。

  普林斯顿大学有一个优雅的社交环境,而纳什却偏偏不善于社交,正如他所言,“自己是长了两个脑袋,却只有半颗心。”纳什聪明过人,但他拙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是他最大的弱点。也许,天才们有一个共病,就是他们专注于他们研究的领域,并取得杰出成就,但却在日常生活中“碰壁”。也许,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为你打开了这扇门,必然会给你关上另一扇门。每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结合体。

  普林斯顿的老师和同学包容了这个性格行为古怪的神秘天才,他们对他都很友善,没有孤立和远离他。就是到后来纳什研究理论走火入魔,得了精神分裂症,老师和同学也没有抛弃和拒绝他,更没有对他指手画脚,老师还是接受他来上课。他任教时,学生们还是照常听他的课。但我想,纳什要是换一个环境,到中国的`一所大学,他肯定会被老师和同学指责和嘲笑,许多人肯定会在他背后笑他是“我们学校的神经病,疯子”,纳什要是在在这种环境下呆下去,不疯也会被打击得自卑而一蹶不振。我想是爱与包容拯救了纳什,是社会的爱,尊重和宽容拯救了纳什,让他从幻想的世界回到了现实的生活。最后在纳什持之以恒的追求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我突然想到,一个社会的人们善良与否,不是表面上道德文章标榜出来的,而是实际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做事之中知做人,细微之处见精神。许多人都说自己善良,但骨子里多少有点伪善的成分。

  后来,在一次酒会上,纳什与几个朋友在一起,谈论如何去追对面的几个漂亮女生时,一个最漂亮的金发美女激发了他的灵感,他认为他们几个男生只有去追那个最漂亮的女生的朋友时,他们才会在这场追求女生的博弈中获胜。由此,纳什得出“团体中的每个人,都作出对本身和团体都有利的事时,才会促进社会利益”,而不是亚当.斯密认为的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将会促进社会利益。他迅速抓住灵感,写成了博弈论的初稿。推翻了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这就是他著名的博弈论的来源。这份初稿也帮他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惠勒研究室。尽管他后来得了妄想症,他还是执着的研究他的理论,经过了不懈的努力,他创立了他著名的博弈论和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这些重要理论影响了近几十年来国际贸易谈判交易和个人及机构的重大决策,可谓影响重大而深远。这助他赢得了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纳什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给了他巨大的帮助,艾丽西亚美丽善良执着的女人,在他知道纳什得了精神分裂症的时候,她没有抛弃纳什,而是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极大的爱和宽容。就像她所说的,“离开他是一种内疚,当注视着他,把他想象成心中的白马王子时,渐渐的他变了,变成了我深爱的人,我也变成了他深爱的人。”多么崇高而伟大的爱呀!她积极的配合医生对纳什的治疗,并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是一个男人成功背后的伟大女人。正如纳什的获奖感言,“我在理论的探索中,得了妄想症,在我事业的艰难历程里,我找到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是我事业成功的最大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

  如果是信念和希望拯救了监狱中的安迪的话,那么爱与包容拯救了得了精神分裂症的纳什,是社会的爱与包容,是妻子艾丽西亚的爱与包容拯救了纳什,普林斯顿的老师和同学有一个美丽的心灵,纳什和妻子艾丽西亚也有一个美丽的心灵,美丽的心灵形成了这部影片的主旋律,营造了神秘天才纳什的和谐美好的家。让他在这个温馨的家里成长,成功。

  这部影片很有启示意义,看了让人回味无穷。爱与包容,美丽的心灵,我想这就是电影流露出的主题和思想吧。美丽心灵,也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大的震感。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5

  这是一部很平淡的电影,没有夸张的手法,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娇柔的辞藻。

  但这却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导演为我们用一种很快的速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很细腻的故事。

  他虽然快速展示了John Nash一生的经历,但是每一个镜头下描述的故事背后却值得人深思。

  John Nash的一生无疑是传奇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得到很多的启示。

  首先,我们不妨先来对比一下John Nash的曾经和后来。

  曾经的Nash争强好胜,一性一格内向却总是有强烈的表现欲。在学术上,他总以为自己是天才,甚至要求老板请一爱一因斯坦来倾听自己的学术观点,对大部分人瞧不起,讲课潦草,为了显示自己多牛还把教科书扔到了垃圾筒里。

  后来的Nash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不再一胡一思乱想,乖乖的在图书馆看书,老老实实的为同学们讲课。

  这个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只有勤奋塌实的人才能有所成就吗?差远了,这个不是孔子讲的故事,恰恰相反,其实John Nash的学术颠峰正是他一生中最最轻狂的时候――让他拿到诺贝尔奖的不是其后来踏踏实实的工作,而是他20岁左右处于极端自负的时候在博弈论上的成果。因此,最后Nash获得学术各界认可的那一段非常值得我们思索。

  从电影的表现手法来看,导演也巧妙的借用大众对Nash头脑的肯定来肯定Nash的心灵,来赞美他学会了生活。因此“美丽心灵”不是“阿玛迪斯”那样充斥着对天才称颂的赞歌,仅仅是讲述一个和有关生活的故事――一个真正的天才在他天分没有涉及到的领域缓慢的成长。

  也许大部分人非常同情Nash夫人,说她可怜,说她为Nash付出了太多,从而认为“美丽心灵”这四个字其实说得是Nash夫人,这个虽然说不上是一派一胡一言,但却也是对此电影一知半解之下得到的较为浅层次的结论。大多数人没有看出来John Nash自己付出了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拒绝承认曾经最最亲密的朋友,他放弃了自己的狂傲,他放弃了自己某些生理功能。但这些都不是对他来说最宝贵的东西,其实作为一个科学家,Nash放弃的东西当中最最宝贵的是自己的研究兴趣:细心的人们都注意到了Princeton玻璃上原本一个个白色的几何图案已经变成了一个个代数方程……那到底Nash后来在Princeton的图书馆中做什么呢?

  就我个人理解,他是用一些垃圾塞满自己贪婪的大脑,从而让那些幻觉无隙可乘。(这一点从那个叫Toby的学生最最起初的口吻当中可以看出来)。也许当Nash第一次在大厅里看到那位桌子上放满水笔的科学家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达到了他的水平,不过虽然Nash的头脑达到了,他的心灵却不值得受到如此的赞誉。

  因此虽然很难讲John如果不改变自己的.生活作风他会取得更高的学术成就(因为已经发疯了),但是我相信导演也非常承认用完美的大脑换取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值得的。从这一点上来说,“美丽心灵”和“心灵捕手”倒有几分相似,只不过后者中的Damon放弃了虚荣去寻找自己的最爱而前者放弃了自己的最爱开始了平凡的生活。 “先做人,后做学术。”这句话说的很好,但是总有人曲解它的意思,例如“品行不端就做不好学术”等等,这种解释岂不是完全否定了马奎斯撒德和莫扎特在他们各自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吗?

  因此它不是对孔子学说中迂腐部分的继承就是对天才的妒忌。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你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天才,所以不要让你的艺术和哲学遮掩住你的人一性一。因此,如果你也是个天才,你也在20岁的时候惊喜的发现自己已经登上了科学的颠峰,但是没有人去欣赏你的理论反而都认为你在发疯,那么你应该怎么办呢?去倒杯热茶,写篇影评,浇浇花,灌灌水,然后一边继续从事研究一边默默得等待几十年后你的天分得到学术界得认可。

  这就是生活……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6

  在电影《美丽心灵》中,我们可以看到纯洁坚贞的爱情和友情,这爱情可以穿越时间的羁绊,不会消失,反而在困境中更加绵长。当纳什沉浸在幻觉中已经分不清现实,分不清真假,被幻觉牢牢控制时,纳什一直拥有妻子艾丽莎的爱。当他在真与假中迷惘的时候,至少他知道艾丽莎的爱是真实的。正是这一点真实的情感让理智重新进入纳什的意识,他却被所谓的精神病所折磨,所困扰,而且毫无自信。不被承认,甚至被人们所逃避。妻子在这个时候就会变得特别的重要,他需要的始终是温暖和支持,更重要的,信任。当他妻子Alicia询问他跟谁说话并且不相信他是跟收垃圾的人说话的时候,我相信他也是无奈和烦躁的,可我却相当明白Alicia的感受,她只是担心他的病,只是希望能更好。对于一个女人,她需要的并不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一个笃定的诺贝尔获得者,她更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理解她,可以与她一起生活的人。但明知道自己的期望已经不可能成为现实时,Alicia依然义无反顾的付出,承受的身边这个男人带来的痛苦。艾丽莎的爱在纳什的无意识与意识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并最终成为了纳什康复的契机。正如在获得诺贝尔奖时的获奖感言中纳什的话:爱是一种特殊的感觉,是没法用正常的逻辑去推断的。马丁汉森的友情也帮助约翰摆脱了神经病的纠缠。在电影中,他们曾经是竞争的对手,在约翰纳什发表博弈论之后,马丁表现出了一个男人的大度。在对手的成功面前,他送去了祝贺。当马丁成功住进海林吉办公室后,面对神经病没有痊愈的约翰纳什,他答应让他留在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虽然纳什最后也还是没有完全康复,但是他帮助纳什争取到为学校上课的机会。马丁的真诚和豁达是纳什振作的推动剂。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彼此相交的人,彼此要好的人。但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在交友方面,古人讲究莫逆于心,遂相与友。鲁讯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达尔文这样说。我们要学会珍惜身边陪伴我们的人,遭遇挫折时,他们能给你走下去的勇气,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会伸出双手。

  电影对神经病的刻画也很逼真现实。总是把精神疾病逼到角落里去。把它表现得古怪、感人、可爱、滑稽、任性、悲惨或是不正当。在这里它就只是一种疾病,几乎要把生命耗尽。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悲哀的约翰纳什,他的青春活力被精神病耗尽,他的创造力,他的想象力被用来浪费在想象中的'事业中。在社会上,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幸患上了精神病,他们的生活因此而彻底改变。他们不仅要面对病患的痛苦,还要面对家人甚至整个社会对自己态度的变化。纳什是幸运的,他有爱他并对他不离不弃的妻子,他有接受他的同事,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其他很多正常人对他的歧视。在普林斯顿大学里,纵使学生的素质很高,还是有很多人嘲笑着纳什,有些人模仿他奇怪的走路姿势,有些人在他背后窃窃私语,这些很不尊重人的行为发生在一群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生身上也应该给我们社会敲响警钟。大学生尚且如此,其他人更不用说了。精神病人也有自己的自尊,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病而歧视他们。每个人都有在社会存在的意义,不管怎样,人必须相互尊重。歧视神经病患者,为他们的康复设置了障碍,使他们失去了战胜病患的信心,这不是一个博爱的和谐的社会应该存在的现象。

  一部电影,可以涵盖人心中最柔软的话题,也许就是美丽的心灵能得到小金人的原因。但愿这电影也能带给我们美丽的心灵感受。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7

  每个人都有着对未来的渴望,都有着对生活的憧憬,都有自我之私,每个人都有公共之德,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人的内心深处。

  在《美丽心灵》这部影片中,主人公是约翰纳什,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凭借自己长期的不懈努力推翻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并因此做了教授。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两人结婚生子。可是好景不长,在不久之后,他总是幻想被任命破译国家机密,进行着危险的工作甚至遭人追杀,在他一次讲课时精神病专家带人将他强制带到精神病医院并对他进行治疗,原来他患有非常严重的幻想症,在医院他接受痛苦的治疗,终于病情有所好转,但仍需长期服药才能保持正常。在他回到家中后,由于考虑到服药带来的不良影响,纳什自己停止服药,于是他的幻觉又出现了,他神志不清,甚至差点杀掉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后来在他妻子的鼓励和教导下,即使再出现幻觉他也能克制住自己,分辨出真假。

  纳什在自己和妻子共同的努力下,终于抑制了自己的.幻想,其实很简单,就像他妻子说的:不要用你的眼睛去看事物,而是要用你的心去看事物,这样才能辨别出真假。其实,事物的本质很简单,不要用大脑把它想复杂,只要我们用心去真正的体会,世间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充满美丽,就像生活中常说的那样,看一个事物,不能光看外表,要看它的内心深处,内心深处的美丽才是真正的美丽。

  过多的幻想,过高的期望,就像不知飞向何方的鸟儿一样,永远也无法到达目的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有自己来主宰的,对生活过于憧憬,甚至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那么憧憬就成了幻想,变得难以实现。所以说,生活需要目标,但目标的实现必须是自己能够达到的,这样你才会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才不会出现幻想,我们所做的一切事,都不是用脑想出来的,而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并完成的。

  用心去聆听世间的声音,用心去呼吸这片新鲜的空气,用心去感受世间其他事物的存在。生活就像一杯苦咖啡,耐人寻味;生活就像一块奶糖,越嚼越甜;生活就像琴弦,能弹出动人的旋律;生活就像风筝,带你飞向遥远的天空。生活,需要我们无时无刻的用心去体会。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8

  学校每周末影院会公映一场电影,去的人自然很多了,有点像是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气氛,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选择去的主要原因。

  这部电影是关于一个天才的故事,主人公纳什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也是很英俊又非常有天赋的人。早年就有惊人的数学发现——博奕论,此数学发现现今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正是由于他对数学研究的执着,他却在个人事业的巅峰时期,让他的精神接近崩溃的边缘。大学时代的他性格内向,一个人住一间宿舍,但是他却在自己的脑海中幻想出一个室友出来,他不但在自己的幻觉中和这位室友一直相处很好,而且这个幻觉一直伴随到他老,都无法抹去这个幻觉。

  或许一般人如果患了这种病,早就疯掉了,但是天才就是天才,他用坚强的意志支撑着自己。当他发现吃药会让他无法思考问题的时候,他停下了吃药,但是不吃药自己的脑海中又会出现很多的幻觉,幻想出很多人一直在他的周围,不断要求他继续自己的研究。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他认为他所幻想出来的人是存的`。这样他一直生活在痛苦中,一直也无法摆脱这种痛苦的折磨。

  虽然痛苦一直折磨他,但是他却勇敢走进人群中。他极喜欢大学的校园,他会漫步校园,他会默默在图书馆中,或者是给一群学生讲课。

  他并没有放弃什么,坚持自己的研究。他的身旁还有一个一直默默为他承担痛苦的妻子,在她最痛苦的时候并没有离开他,而是和她一起战胜病魔,可以说没有艾丽西亚,就没有纳什的伟大。他在最后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的一段演讲也是感人至极,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发自内心的一段让人的心灵得到慰藉的朴实的话。

  什么是美丽的心灵?主人公纳什在自己精神崩溃的边缘仍然挚爱自己的研究,而艾丽西亚一直默默地帮助他战胜病魔,美丽的心灵不言而喻。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9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奋斗不惜、孜孜不倦的追求。很久以前就知道纳什的美丽心灵很不错,今天看了真的深有感触,不怕别人笑,我确实也有一阵想法很多,不断的想一件事情的n种解决方法,感觉有时像是疯人一样,但现在慢慢的对身边的事情的接触,已经基本上可以不必想的复杂了。其实我觉得那是一种思考的`习惯,一种态度,只是,我不是科学家。

  小的时候经常想自己长大后成为个科学家,但是我却考了体育,呵呵……但这样也很好,起码是我喜欢的东西,一个人的思想某中程度上是可以转载在其他事物上的,其实有时候换位思考是真的能够解决一些事情的,事物之间有很大联系的,就像每个事物都是又不同的分子构成,又由不同原子构成,虽然说形成了不同的事物,但是在毁灭的时候却又重新的变成了同样的质子、中子,以至更小的粒子。

  电影的最后,纳什这样说:“我一直相信数字,不管是方程式还是逻辑学都引导我们去思考。但经过终生的追求我问自己:逻辑学到底是什么,谁去决定原由,我的探索让我从形而下到形而上,随后到了妄想症。就这样我走了一个来回,在事业上我得到了最大的突破,在生命中我得到了最重要的人。”曾经也看过纳什的故事,他是一个经历了艰苦人生,最终得到成功的人,最然这样评价很委屈他,因为他是天才,是科学家,是大智慧的人。但我想,无论是谁,这样的精神是要有的,这样的思想是不能放弃的,也只有这样的坚持和忍耐才能叫做完整的人生。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30

  正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难以释怀的过去,心灵的脆弱,内心的敏感,有时我们尽力地想去克服这些,但这很难,或者不太可能。影片最后约翰还是看到了那三个伴随自己大半生的幻觉人物,他始终没有摆脱自己的内心,只不过他选择性地忽视了那些会让自己烦恼和犯病的幻觉罢了。他在晚年也曾说过:“每个人都会被过去所缠绕,只是我已经习惯不理会他们了。”他的内心得足够强大,心理疾病不同于生理疾病,看看他的浸得多深、有多沉醉于其中便能看出,我们用“可怕”这个词来形容心理疾病绝不为过,它们从某种意义上远比那些生理疾病可怕,它们会让你麻木地陷入一个自己完全无法想象的空间,尤其是主人公患上的精神分裂症,产生幻觉,而那些幻觉又是那么的真,那么的令人着迷。或许那些幻觉正是他内心所想,心之所向,即是幻觉产生的根源。所以女主人公才会去说:“或许能救你的病的不是你聪慧的脑子,而是在你的心里。”

  这个片子的整体基调很沉闷但是温馨,影片风格可以说是古老而经典,01年的老片子了,那个年代片子都很细腻精致,经典辈出。这部《美丽心灵》是基于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为原型改编而成的。影片围绕约翰的精神分裂症为线索进行,刚开始看我们并不知道这一线索的存在,感觉开头精神分裂症是以暗线的形式存在,直到约翰被送到精神病院这条线索才浮出水面,成了明线。也清楚地解释了前文中的一切内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很感慨的地方在于,或许这不单单是影片的艺术化表现形式,而是切实存在在现实生活中的,意思就是:真有这样的人,他们真的能看到那些所谓的幻觉,谁又敢说没有呢?正如片中所说的:你需要去相信,生命中有些特别的东西,是可能存在的。

  我们可以发现娱乐圈有很多明星身患抑郁症,死于这类心理疾病的艺人也不在少数,从很久前的香港歌星张国荣,到现如今的韩国艺人雪莉、具荷拉。心理疾病真的是不容忽视的危害人类未来社会的重要问题,我们常常在说什么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之类的养生话题,是的,现在的人很懂健康,但很大程度上仅仅限于身体健康,他们忽视了人们更需要关注的心理健康。天才数学家,受到精神分裂症的困扰,甚至因此而晚了20年才拿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类疾病呢?我们知道霍金身体很差,这严重影响了他的行动,但他的心理很健康,所以这并不妨碍他伟大的学术思想的传播,但我们假设霍金身体无比健康,而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那可能他和约翰纳什会是一个情况了。

  那么为什么偏偏这类明星、学者等人群患心理疾病的案例很多?不单单是他们的曝光度高知名度高的问题,而是生活压力和从小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影响。约翰从小就很孤独,独来独往,内向而孤僻,相比于其他孩子,他更喜欢自己一个人钻研埋头看书或者自己玩玩具。这种从小养成的性格无疑对约翰的心理产生了影响,因为他内心的那份孤独全都寄托在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数学研究上,所以他会在焦虑中幻想出了一个虚假的室友查尔斯,或许查尔斯就是他内心中的一个反面,能够为他缓解压力的一面,放松的一面,在他孤独、无助、迷茫的时候,查尔斯总会出现,从他的幻觉里出现,更是从他的心里出现,他们的相处很愉快,但很遗憾,这是个假人,一个他自己内心理想的假人。我想正是因为孤独,所以他开始学会了自己跟自己聊天,查尔斯不过是一个幻象,在这种跟自己内心幻象的交流中,他感受到了一种不真实的,但又能够支撑他继续工作生活下去的那种舒心感。

  而之后的幻觉呢?比如威廉·帕彻,一个跟国防有些关系的神秘男人,他让约翰为他破译苏联隐藏在美国报纸中的情报,每次投放到一个固定投放点,但事后妻子发现约翰去的所谓的投放点仅仅是一个破烂的庄园,那里老旧的收信箱已经破烂不堪,里面堆满了约翰自己研究的根本不存在的苏联对美国会造成的威胁。这一切都是假的,但在约翰心里却是那么的真实,这些事情可能正是他内心渴望的,被国家认可,为国家服务,他所缺失的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被人认可的自尊心,他太孤独了,他唯一希望的是得到人的尊重,是与人交流,但他克服不了人际交往的弱势,所以他一直活在自己的心里,活在自己内心的那种渴望里。久而久之产生了幻觉,他从这种幻觉中获得的满足取代了生活上的孤独,所以他执着于此,越陷越深。

  两个幻觉:查尔斯和帕彻,当他妻子告诉他这一切都是假的的时候,他自然是不会相信的,因为他太孤独了,他一直以来的心灵寄托就是这两个所谓的幻觉,能给他带来所谓的满足感和心理滋养,他太需要这些内心的幻觉的存在了,他接受不了这是假的的事实,好像一切快乐都不存在了,那是多么的悲哀。

  他进行心理治疗,服药,希望能好起来,但是服药的副作用显现了出来,他的头脑开始变得迟钝,无法像以往一样思考问题,行动迟缓木讷,甚至无法满足妻子的生理需求。所以他决定不再服药,偷偷将妻子给自己的药片藏进抽屉。这样过了一段日子他的幻觉又一次产生,这一次险些害的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丧命,好在他在最后时刻清醒了过来——因为幻觉中的人并没有年龄的变化,而这不现实。他醒悟了过来,心理医生劝他继续服药,但他拒绝了,因为如果服药自己就没法正常思考,那么他对于数学理论的研究便无法开展,这对他来说太痛苦了,他选择通过自己的研究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他是那么的信任自己聪慧的头脑。他劝妻子搬去岳父岳母那里,留他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免得因为自己神经失常伤害到妻子,但妻子并没有放弃他,而是选择了留在这里:“我要相信奇迹是可能发生的,或许解决你心理疾病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你的脑子里,而在你的心里。”他的妻子选择用自己的关心来改变他孤独的内心,从而真正帮他克服那些该死的幻觉。而这显然也是约翰最终能克服那些幻觉,走出自己的孤独的内心的关键所在。

  最终约翰开始回到自己梦开始的地方——普林斯顿大学,去那里任教,他开始找回自己,开始与他人交流,果然妻子的关心和社交的力量让他逐渐找回了自己,专心于学术而不再受那些往日的幻觉所困扰,是的,他已经渐渐忽视那些一直存在的幻觉了,这些幻觉可能一辈子也离不开他,但他已经不在意那些了。

  最终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走出了自己过往的心理阴影,在影片的最后,他还是看到了那些曾经缠绕自己一生的幻觉,但他已经适应了无法完全忘记这一现实,而是选择了忽视。其实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总会有一些难以释怀的过去,我们努力去忘记它们、去忽视它们,或许我们一辈子也没法真正意义上忘掉它们,但我们内心已经不在乎这些了,这就足够了。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烦恼,每个人也都会有属于他的过去,没有必要为过去的烦恼所累,也不必遗憾过去做过的错事也罢憾事也罢,专注当下,做好自己。做到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这或许才是我们做人的真谛。

  当然这部电影的内涵有很多,你可以看到心理疾病的可怕之处,也可以感受到爱情的力量,能体悟到一个强大的内心,能为约翰的学习天赋而震惊,总之,这一切,都归结到一个点——《美丽心灵》这个名字的意义。或许这里的美丽心灵讲的是约翰的妻子,她有一颗善良、贤惠、从不舍弃自己丈夫的美丽心灵,也或许是在说约翰有一颗脆弱复杂但是又很美丽的心灵,他的心里创建了一个美丽的幻觉,只属于他自己,而他曾经一度沉浸其中,并在其中迷失了自己又或是找到了自己。又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灵,让他有了超人的天赋,为学术界和教育事业做了相当大的贡献,这也是这种心灵的美丽之处,他牺牲了自己20年的岁月,最终才获得了早该属于自己的殊荣,实属不易。

  当然本片确实有很多值得琢磨的地方,以上皆是笔者一点个人见解,皆是看了该片后的一点由衷感触。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31

  约翰纳什教授,曾经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天生的高度直觉性让他很早就有了享誉世界的研究成果,他提出了原创理论:博弈论。即将毕业时,研究遇到了瓶颈,进度缓慢,纳什受到同学汉森嘲笑,就业也成为问题,纳什第一次出现幻觉,查理斯赫曼出现在他的宿舍里,成了他的室友。

  纳什有人际交往障碍,没有朋友,在枯燥的理论研究生活中,查理斯活泼、不受拘束的性格,就像一味调味剂,丰富了纳什的生活,活跃了纳什的思维,在纳什受到打击时,查理斯会及时的鼓励他。查理斯的出现,让纳什缓解孤独的同时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在查理斯的陪伴下,纳什的研究有了进展,这为他赢得了惠勒研究室的工作,这是汉森一心想去的地方。

  在惠勒工作五年后,一次国防部请他去破译密码,他生活中出现了第二个幻想对象:威廉帕奇,威廉帕奇是在纳什感到工作平凡甚至是无聊的时候出现的。威廉帕奇交给他一项机密任务:在各种杂志报纸上破译来自俄罗斯的密码,破译密码正是纳什擅长的'。之后纳什在课堂上认识了美丽的爱丽西娅。和爱丽西娅谈恋爱期间,纳什出现了第三个幻想对象,一个小女孩,她是查理斯的侄女。威廉帕奇的出现,扰乱了纳什的正常生活,妻子艾丽西娅发现了他的异常,在哈佛大学数学研讨会后,纳什被精神病专家罗森带走,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纳什在精神病医院,经过一年的治疗回家,在家妻子要监督他吃药。药物帮他消除幻觉的同时,让他注意力不能集中,科学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妻子的需求得不到回应,在这种情况下,他偷偷停了药。一段时间后,纳什的幻觉再次出现,这次威廉帕奇让他继续工作,而且给他安排了离家更近的工作地点,这让被无用感困扰的纳什又觉得自己被重视。一天,妻子在院子里收衣服,发现了纳什的“工作地点”,意识到纳什的幻觉又出现了,而且威胁到了自己和儿子的生命安全。妻子带着儿子将要离开时,纳什发现了幻觉的破绽,他发现小姑娘还是两年前的的样子,她没有长大,这样把妻子留了下来。

  妻子和罗森医生都建议让他再次住院治疗,纳什没有同意,他认为药物只能消除自己的症状,而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自己,还会带来非常大的副作用,这也是当前的现实,他相信自己可以解决幻觉的问题。可贵的是,妻子支持了他的决定,而且决定留下来和纳什一起面对问题。

  接下来才是纳什和妻子一起面对精神分裂症的开始。妻子让纳什摸着自己的脸和心脏,告诉他怎么分辨真实和幻觉,并建议纳什融入团体生活,而且是自己熟悉的环境。纳什和妻子想到了普林斯顿学院,现在的校长是当年嘲笑纳什的汉森。汉森答应纳什,让纳什在图书馆帮忙。纳什决定走出幻觉,接触真实的生活。(这是接纳承诺疗法中的第一步:活在当下)。开始,因为幻觉,纳什闹出了很多笑话,这时的纳什在和自己的幻觉对抗。渐渐的,纳什接纳了自己的幻觉,决定和幻觉和平相处并不再搭理他们(接纳承诺疗法的第二步、第三步:接纳和解离)。知道自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带着幻觉继续研究工作,继续生活。(接纳承诺疗法的第四步、第五步:以己为景,承诺行动)。纳什的原创理论——博弈论获得了诺贝尔奖。(接纳承诺疗法的第六步:意义和价值)。虽然纳什的幻觉一直都在,但它对纳什已经不再造成困扰。纳什和汉森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汉森:他们(幻觉)消失了吗?纳什:不,他们仍在哪里,也许永远不会消失。但是我已经习惯不理会他们,而他们也有点儿想放弃我,其实这就和睡觉做梦以及做噩梦一样,要不断地喂他们,他们才会存在,但是他们却缠着你不放,他们是我的过去,其实每个人都被过去所缠绕。这也正是接纳承诺疗法的精髓所在。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身体的所有症状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带着不能改变的问题积极生活,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美丽心灵》观后感】相关文章:

美丽心灵观后感08-12

美丽心灵观后感01-05

《美丽心灵》观后感12-21

美丽心灵的观后感03-17

《美丽心灵》观后感(通用21篇)07-05

《心灵捕手》观后感06-24

心灵捕手观后感09-05

心灵捕手观后感12-10

心灵捕手的观后感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