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17 18:39:2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规律。

  2能独立识字,区分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伙伴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体会词语朗读时的节奏。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说出发现。

  全班交流后归纳:这些词语不仅重叠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

  3、出示课件:照样子说词语。

  大大小小(大小) 多多少少( )

  深深浅浅( ) 高高低低( )

  长长短短( ) 粗粗细细( )

  4、拓展。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教师相机板书)

  如: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进进出出、里里外外、走走停停……

  5、读一读书中和刚刚积累的词语。

  6、选择三个词语补充在书上。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

  (2)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

  (4)游戏巩固生字。

  (5)扩词游戏。

  2、我会填。

  ①审题。说说题意。

  ②说说每组词有什么不同点。

  ③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④独立完成作业。做好后同桌可互相检查。

  ⑤出示课件:拓展练习

  购( )评( )破( )拾( )

  沟( )坪( )玻( )给( )

  拎( )甸( )续( )钱( )

  铃( )句( )读( )线( )

  3、我会读。

  (1)自读诗歌。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3)全班交流感悟诗歌。

  (4)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一、再现情境

  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小组讨论:他该怎么做?为什么?

  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学生的做法:◎记下小龙的名字。

  ◎不记。

  二、提出建议(出示课件)

  1、按不同意见分成两组。相对而座。分别给两队取名为正方、反方。

  2、选出一名陈述自己观点的陈述人。在陈述人说明观点后,各方展开辩论,充分说明自己观点正确的`理由,对方错误的理由。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小小辩论会。

  1、陈述观点。

  2、自由辩论。

  3、教师总裁、小结。

  第三课时

  一、展示台

  1、读读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可以练习生活实际理解,也可举例子理解,也可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

  3、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做得不够。

  4、你想为集体做些什么?

  5、教师小结。

  二、展示“六一小报”。

  1、小组交流。

  如:小报的名称、内容、小组是如何分工、怎样收集的资料等等。

  2、“推销小报”比赛。

  假如自己是推销员,如何把自己的小报推向市场或读者。

  (1)先自由准备

  (2)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位最佳推销员。

  (3)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粘贴学生的小报作品。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妇、稍、滑、艰、嫂、顺、颊、帽、捞、似、含、辈、嘛、何”共14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艰难”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雷锋冒雨送大嫂回家的事,感受他的祟高和伟大,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懂得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是幸福的、充实的,也是祟高的,4、军民一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艰难”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嫂”的'字形

  教具准备:

  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军民一家》(出示课题),谁愿意来读读课题?

  2、对于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导入: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1、听录音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3、反馈检查

  A、出示新词:妇女稍大一步一滑艰难大嫂顺着面颊

  军帽捞上来似的含着一辈子嘛何必

  B、自由朗读新词

  C、指名朗读新词

  重点读准“嫂、顺”

  D、多形式朗读新词同桌互读齐读

  E、你觉得哪个生字比较难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重点指导“嫂”的笔顺

  4、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标出小节,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5、检查反馈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时纠正错误

  三、学习课文一、二两节

  导入:课文我们已经能够读通顺了,接下来我们具体地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节,你从这一节中知道了些什么?

  2、检查反馈

  重点让学生了解当时阴云密布,下着大雨,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4、军民一家(第一课时)》。

  3、指导朗读第一节

  导入:在那样一个阴云密布、下着大雨的日子里,雷锋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5、自由朗读第二节,你从这一节中读明白了什么?

  研读:雷锋看见公路上有个妇女,一手抱着个孩子,一手拉着个稍大一点的孩子,在大雨中一步一滑艰难地走着。

  A、你从这句话中读明白了什么?

  B、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妇女的艰难?一手抱一手拉&nb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吧、要、吃、多、这、样、呢”9个生字。会写“己、子、去、自”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从小要有自立、自强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前准备

  录音、写有生字的蘑菇小卡片、小黑板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直接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都知道它们有什么本领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小猴、小鸭、小鹰是怎么学会本领的.。这节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自己去吧》。(板书课题)

  二、揭题引疑

  1、读课题。(指名读)

  2、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或者想知道些什么?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同学们认真思考,大胆提问,问得真好!课文到底讲的是谁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85页,边听录音边想一想。

  学生边听录音边想。

  师:录音里的叔叔朗读得真好,你们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借助拼音拼读。

  学生自由读。

  师:下面同桌互读互评。

  学生同桌互读互评。

  师:刚才同学们很认真地在读课文,到底读得怎样呢?谁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查?其他同学认真听,当好小评委。

  指名3个同学分小节读,而后师学生共评。

  师:同学们已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是否也能学好学生字。

  出示小黑板(带有拼音的学生字)

  师:请大家自己读读小黑板上的学生字,边读边想想这些学生字的读音有没有要提醒在家注意的地方?

  学生边读边想,而后提醒并带大家读。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厉害,已经能读准学生字的音,许多蘑菇宝宝忍不住跑了出来想考考你们。

  贴出小蘑菇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采蘑菇的游戏。请大家听好,你认识哪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请采下蘑菇告诉大空。

  学生做采蘑菇的游戏。

  师:同学们真棒,很快便把蘑菇采光光了。在这里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蘑菇上的字就是隐藏在课文里的学生字。接下来,请大家在学习小组里互相说说你会用哪些字组词、说话?

  学生先讨论、后汇报。

  四、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棒,就好像小猴、小鸭、小鹰它们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很多东西。谁来告诉大家,这节课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了些什么?课后,请同学们再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表演一下课文中小动物们的对话和动作。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领会《世间最美的坟墓》寄寓在对墓地朴素美描绘中对托尔斯泰人格美的赞美。

  二、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量

  三、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蕴涵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简介作者和托尔斯泰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自幼喜好文学作品。早期推崇唯美主义,相信通过抽象的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他从唯美主义到人道主义到反法西斯主义,始终没有跨出资产阶级意识范畴。最终携妻在巴西自杀。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 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但是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最深刻、最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听示范朗读录音。

  2、请同学们在客观描写坟墓的句子下面画横线。

  四、概括课文要点

  1、文中哪些句子对托尔斯泰墓进行了描写

  明确:(1)“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2)“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3)“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4)“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2、体现了托尔斯泰墓怎样的特点呢?

  明确 :自然、普通、朴素、、宁静

  (板书) 朴素 远离尘嚣 没有装饰 没有墓碑

  3、作者认为朴素的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这种感情呢?

  (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2)“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3)“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4)“看上去再也没有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4、这种朴素对到他安息地来的人又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影响?

  明确:“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作纪念。” 这种对内心的强烈震撼引发的是一种崇高的敬意。

  (板书) 感人

  扣人心弦

  朴 打动人心 敬

  素 剧烈震撼 意

  最美

  五、综合课文,探究分析

  作者为什么将这位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作家的坟墓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分几个小问题进行探讨)

  其所以美,正是因为朴素的坟墓里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这坟墓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建成的,它深深地打上了托尔斯泰人格的印痕。或者说它直接呈现了托尔斯泰的一种人格——平民化的朴素。声名盖世的托尔斯泰苦嗜朴素,朴素是他人格的呈现和象征。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似乎不相称,但正是作者立意之所在,普通蕴含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所以说这座坟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1、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墓地?

  明确:我感受到晚年的托尔斯泰在追求一种恬静、自然的幸福。

  他儿时听到关于幸福的古老传说,就和哥哥在庄园里亲手种树,多么天真无邪,多么富有童趣。而饱经忧患、历经磨难的托尔斯泰晚年回想起这些往事,突然觉得“自然、宁静、远离世俗”才是幸福的,于是他愿意将自己埋骨于此处。要理解这段话其实并不很难,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其中的一些语言信息,比如:“远离尘嚣”“饱经忧患”等,再结合我们对托尔斯泰生平的了解。

  2、我们再来看一看夏天、冬天墓地的景物描写,说出这两幅画面的意境吗?

  明确:宁静、轻柔、和谐、静穆、温煦。

  3、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明确:“风儿”“俯临”“和暖”“嬉戏”“温柔”。

  4、这些词语多么温情,让人感到这位伟人安睡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幸福,享受到了一种宁静、自然、和谐的幸福。哪位女生给大家读读这段文字?用自己有声的语言来表现这种意境,传达其中的感情。

  明确:这种自然宁静、远离世俗、不为名声所累的境界,正是托尔斯泰毕生的.追求,同时也印证了他生前的选择。

  5、“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由此,作者想到了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墓冢,并进行了比较,你怎样看待这种比较?(幻灯片显示名人墓冢)

  明确:三位伟人的墓是一种庄严的美、华丽的美。这种“美”与他们“伟人”的名声是和谐统一的。这是符合常人心理的,伟人死后,人们会用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方式来纪念他们。

  而托尔斯泰坟墓的朴素美与他淡泊名利、追求平民化的生活也是和谐统一的。因而,只有伟人与伟人相比较,才能让人体会到这幽暗的小土丘的“宏伟”,才能让人感到托尔斯泰的与众不同。作者认为它是“世间最美的”。

  六、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简单谈谈, 学习完本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例:许多人的一生把大半时间和精力花在设计、精修、雕琢自己的墓碑上,但他们不知道:活着用在墓碑上的精力越多,死后他的墓碑损坏得越早,如果你生前没有为人类作出多大贡献,那么死后你的墓碑再宏伟、再壮观,也只是废石一块,最坚固的墓碑是立在后人心中的,即使它是砂石一堆,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感人的碑石。

  七、总结

  墓地的远离尘嚣、没有装饰、没有墓碑的朴素美,透视了托尔斯泰内在的人格美。

  附:板书设计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茨威格

  托氏墓总印象 宏伟、感人

  情 坟墓介绍 远离尘嚣,长方形土堆,孤零零 感人至深

  世间最美的坟墓 逼人的朴素

语文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较熟悉。这篇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的同时,呼唤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意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查阅有关古生物资料,扩展自己的视野,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阅读,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探究发现,引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预设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师生一起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师简述“化石”)

  3、学习第一段,指名读。

  4、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边读边圈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读,如借助拼音认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等。

  2、指名读课文。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相机给予指导。

  4、轮读,让五位学生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5、选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6、组内分工读,互听互评。读后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领读。

  bózhēnxīsūnjuéruxúnshǐlín

  博物馆珍稀公孙树灭绝食肉中华鲟历史硬鳞

  héquēfá

  核桃缺乏

  2、出示生物形状的生字卡片,游戏:识字擂台赛举行识字擂台赛,选出擂主。

  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方法。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2、观察规律,指导书写。

  (1)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应该怎样写?

  (2)范写,生练写,评讲。

  3、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五、布置作业。

  把课外找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做成卡片,写上说明,准备在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四个生字,并组一个词。

  二、感知活化石的特点。

  1、播放课件,在优美、活泼的音乐声中,一棵枝叶茂密的银杏树出现在屏幕上,随之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1)为什么称它是“活化石”呢?学生自由读,找找银杏树的特点,用――划出来。

  (2)集体交流:介绍银杏树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

  (3)如果这棵银杏树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它说什么?

  2、学生任选第三或第四自然段分组自学(步骤同上)

  3、每一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交流。

  4、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你们想看吗?播放课件: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一只大熊猫正在竹林里香甜地吃着竹子。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边看课件边介绍大熊猫。

  三、情境说话

  假如你是“活化石”银杏树或大熊猫、中华鲟,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好吗?(先组内练习自我介绍,再戴头饰到台上作自我介绍。介绍完毕,师生共同评议)

  四、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知道了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他们都是“活化石”。如今,这些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让我们撅起手来保护它们吧!

  五、指导书写“灭、克、历、史”

  (1)写“灭”“克”应该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历”和“史”中的竖撇。

  六、课后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写写”习题,全班练读练写。

  2、扩展练习

  一本本——一座座——一朵朵——一双双——一位位——

  七、作业展示

  拿出上节课的作业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不限制,可以是本课介绍的三种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甚至是学生喜欢的其他动植物。)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分析

  1、《春日》展现了泗水边的大好春色,歌颂了春天的无限生命力;《游园不值》也赞美了满园的春色,形象地提示了春天生物旺强的生命力;《望湖楼醉书》生动记了夏天西湖景色的变,表现了景物的动态美;《出净慈寺》则显示了夏天西湖荷花在在晨阳光下映照下的美丽;四首诗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歌颂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觉到诗人(叶绍翁、苏轼、杨万里)文字的优美和描写景物的功力,体会我国代诗词的光辉灿烂。

  2.四首古诗格律整齐,文字优美,诗句生动,读来琅琅上口,是适宜诵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理解8个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会背四首诗,会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想象,说一段话。

  4.感受四首诗所描绘的大自然景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注解,通过自学,一字一句解释,理解诗意,学会背诵。

  教学难点:注意词义变迁,理解诗意。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想象,说一段话。

  四、录音机、小黑板或投影仪等。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春日》《游园不值》中的4个生字。

  2.借助注解说说《春日》《游园不值》的`意思,并熟读背诵两首诗。

  3.感受这两首诗所描绘的自然美。

  (二)教学过程

  1.揭题:21诗四首(板书、读题)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古诗二首》(《山行》《江雪》,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唐朝是诗歌鼎的朝代。宋代也是诗歌创作繁荣、优秀诗人辈出的朝代。这一课时,我们学习《春日》《游园不值》。

  2.出示诗题《春日》(板书、读题)我们先学习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1)谁能说说诗人朱熹的情况?(学生可以看注解①说说,也可以离开注解,根据自己知道的说。)

  (2)轻声读读《春日》,要求自己学会生字,读通古诗。读后作自学检查:①泗(sì)通过查字知道:泗水,是山东的一条河流,。②指名一,二位同学读诗,看看是否会读了,即读准音、不尜字、读得较畅。

  (3)理解诗意,再读注解②—⑥。

  ②指名一条说说注解思后,让学生接着说说不得1、2句的诗意。

  ③集体评议、补充、纠错后,教师进行指点。(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这两句写了诗人春游时看到的景色:风和日丽的一天,我去泗水,寻长优美的景色,河边无边无涯的风光景物,一时间变得焕然一新。(要注意求同存民思维。如第1句注解,可把"寻芳"放在前面,可放在后面,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说说。)

  ④按同样的方法,读读、说说第3、4句。评议纠正后,教师以小黑板或投影出示正确答案,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感受:春游中,我很容易地认识了春天的面貌,百花吐艳,成紫千红。告诉学生最生一句是传颂的佳句。(理解后再读读3、4)句。

  ⑤熟读全诗,为以后背诵作准备。

  3.学习《游园不值》。

  (1)读注解①了解作者叶绍翁。同时审题。不值:没有要访问的人。全题意思:去游园,主人不在,没能到园内去。

  (2)初读,《游园不值》,读通诗句,自学习题个生字。(屐(jī)苔(tái)扉(fēi)意门)

  读后进行检查。

  (3)理解诗意。

  ①读诗,并揣摩注解③④,如果其他词语不懂也可提出讨论。(怜:怜惜屐:鞋)

  ②学习1、2句,自学后指名说意思,进行评议,补充、纠正。

  ③本诗诗意较难理解,教师指点后通过投影出示1、2句出意: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小径上的苍苔,怕别人的木鞋把它踩坏,所以把柴门关上了。(注意"应"理解为"大概",1、2句之间还就补上"园门关上了"。)尽管诗人轻轻敲门好久,也没人来开门。

  ④按同样的方法,读读、说说第3、4句。评议纠正的基础上教师出示3、4句意,并指点(可用投影):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杏,联想到满园春色,形象地反映春天的勃勃生机,蕴含深刻哲理,一切富于生机的东西是关闭、压不住的。)这个句子与"忝紫千红总是春:一样,成为传颂的诗句。

  (4)熟读全诗。

  4.作业:

  (1)熟读这两首诗。

  (2)做作业本第3、4(1)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望湖楼醉书》《出净慈寺》,借助注解诗意。

  (2)熟读两首诗,感受诗所描绘的自然美。

  (二)教学过程

  1、揭题。(板书《望湖楼醉书》)读题:这节课我们先学这首诗,用上节课同样的方法学习。

  (1)看注解①了解作者和诗题。苏轼(1037—1101),宋代最负名的诗人之一。曾在杭州任过太守。苏堤之名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诗人的。望湖楼在西湖之边。

  (2)自学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注解②③理解翻墨跳珠.

  ②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生讨论解决.

  ③指名读诗句1、2句,理解词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纠正。

  ④出示两个句子的正确句意(用投影);乌云像打翻的墨汁一样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一场暴雨后的天空一样开阔、平静,西湖又恢复了它平时的姿态。

  ⑤按同方法,指名学生说说3、4句的意思,评议纠正。

  ⑥出示正确句意,教师进行3、4句意指点(投影显示):地面上乔起的大风忽然把云全部吹散了,从望湖楼上往下看,湖水像雨后的天空一样开阔、平静,西湖又恢复了它平时的姿态。

  (3)指名学生读全诗(评议),齐读全诗。

  2.学习《出净慈寺》,揭题、板书、读题、审题。作者杨戌里,南宋杰出诗人。原题是"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意是晨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与前一首一样是写夏日西子湖美景的

  (1)读全诗,读通句子。

  (2)理解诗意

  ①读注解②,再提出诗句中不懂的地方,师生讨论解决。

  ②指名读诗句,理解1、2句句意,评议,纠正。

  ③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指导,投影出示两句句意: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风光与四时不相同。(这里的"六月"指农历六月。)指点后再读,并齐读1、2句。

  ④指名读3、4句,再连起来说说3、4句句意。(评议、纠正)

  ⑤教师用投影出示3、4句句意,进行指点:碧绿的荷花,红得特加鲜艳。指点后,再读读3、4句。

  ⑥指名熟读全诗,齐读全诗。

  4.作业:作业本1、2题、第4题(2)(3)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四首诗的理解。

  2.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想象,说一段话。

  3.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四首诗,并默写。

  (二)教学过程

  1.自由轻声读诗《游园不值》。读诗,解诗意,看见图,说一段话。(先自己说说,再同桌相互说说,评议。然后写一段话。)

  2.轻声自由读其三首诗,再按要求说说课后第1题点词和三个诗句的意思。说后评议。)

  3.学生各自读诗四首诗,想想看该如何背,然后自己闭站眼睛试背。

  4.同桌间相互背诵,互相帮助,指正。

  5.齐读诗四首。

  6.听录音背诵,指名背诵、评议。

  7.齐背诗四首。

  8.默写诗四首。(请两人把诗默写在投影片上)默毕出示两位学生默写的投影片上的四首诗,供评议纠正。

  9.作业:作业本第6题。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01-29

语文教案01-30

语文教案01-30

语文教案01-31

语文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