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18 15:59:0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用下面的多音字组词。(帮助学生掌握多音字)

  1、学生查字典想一想:这几个多音字读不同的读音时,意思有什么不同?

  2、学生独立组词。

  3、全班集体订正。

  qiang(强大)(增强)(加强)zhe(折断)(折磨)(折射)

  强

  折

  qiang(勉强)(强迫)she(枝折花落)

  gei(送给)(交给)(献给)

  jin(尽职)(尽力)(尽情)

  给尽

  Ji(配给)(给予)(供给)jin(尽管)(尽快)(尽早)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积累词语)

  1、学生独立填写。

  2、全班订正。

  3、订正答案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想想括号外面的词语和括号里面填写的词语各有什么特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左边一组括号外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括号里面填写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右边一组括号里填写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括号外边的都是表示事物怎么样的词语。)

  开辟(专栏)(航线)(道路)(战场)维持(生命)(生活)(秩序)(现状)

  培养(人才)(干部)(接班人)(好习惯)变换(位置)(队形)(方式)(手法)

  (星光)闪烁(灯光)闪烁(群星)闪烁

  (脾气)古怪(性格)古怪(相貌)古怪

  (气候)恶劣(环境)恶劣(行为)恶劣(品质)恶劣

  (商品)丰富(物产)丰富(内容)丰富(经验)丰富

  三、读一读,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写在括号里。(反义词的理解和积累)

  1、读一读这些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

  2、独立找出反义词写在书上。

  3、全班订正。

  (进)——(退)(失败)——(成功)(虚心)——(骄傲)或(进步)——(落后)(干燥)——(湿润)(宽)——(窄)或(缓)——(急)

  四、读读下面的歇后语,请你再说出几个。(积累歇后语,丰富语言积累)

  1、读一读这些歇后语,说说它们的意思,并说说在什么场合可以用。

  2、说几个歇后语。

  3、学生课下继续收集歇后语。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1、学生独立阅读,独立完成文后第1题(根据填空)

  2、围绕文后第1题进行交流,订正答案。

  3、自读思考文后第2题(文章为什么以“暖”为题)

  4、围绕第2题讨论交流。

  答案:

  1、为了让买不起手套的翠丝愉快地接受自己的帮助,安娜特意准备了两副一模一样的手套放在大衣两侧的口袋里,装作因为糊涂而多带了一副手套,使翠丝能够愉快地接受自己的帮助。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安娜是个关心他人、又非常理解他人的孩子。

  2、文章为什么以“暖”为题?

  要点:(1)突出了安娜对小伙伴的关心。安娜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帮助了翠丝,使翠丝在寒冷的冬天得到了温暖。(2)表现了“我”的心情。母亲知道女儿安娜帮助小朋友的事,知道安娜是个关心他人、善解人意的孩子,心里一定会感到温暖舒适。(3)点明了“我”发现安娜口袋中有两副手套的时间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

  口语交际:

  在此次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可以赞成三种看法中的一种,也可以提出其他不同的看法。

  2、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准备的时间,然后再谈看法或展开便辩论。

  3、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看法说清楚,把理由说充分;也可以指出其他看法的不足之处。

  4、引导学生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交流、探讨,。要尊重他人,不能以让对方难堪为目的,更不能用刁钻刻薄的语言伤害他人。

  5、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

  6、要、点拨。在讨论或辩论结束的时候,教师应针对这次口语交际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点拨,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利于今后的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

语文教案 篇2

  一、读“连接语”,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二、默读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1.作者看到的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

  (1)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少年表演的过程的?(3—7自然段)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体现老者的宽容和关爱的`杂技表演。这可以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两个角度感受到。

  (1)“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老者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2)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见他第二次失败后已经非常紧张,但当老者安慰他之后,他镇定下来了,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可见老者对他的关爱和鼓励多么重要。

  (3)引导想象: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体会到虽然我们不知道老者到底说了什么,但我们可以肯定,正是有了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4)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描写老者的片段。

  3.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略)

  4.作者看到的是一场让自己难以忘怀的杂技表演。(略)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结: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也表达了我们的感受。看来这也是一场让我们获得人生启示的杂技表演!

  四、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

  3.结束语。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语记在脑海里,运用在我们的习作中。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女娲补天》这一神话故事。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习女娲不畏艰辛为人类造福、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

  4、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到古代神话故事所表现出来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女娲不畏艰辛为人类造福的美好心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有指挥,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创造出了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女娲就是其中一个。(板书女娲。)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婶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 有弄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准备提出。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课文些了一件什么事。

  2、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

  说说你为什么受到感动?能把你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

  3、质疑。

  四、总结。

  1、学了课文,女娲的哪一点精神打动了你?(不顾艰险为民造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你想说些什么?

  2、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20 女娲补天

  找雨神

  造了船 不畏艰险,造福人类

  找五彩石冶炼补天

语文教案 篇4

  【教具准备】

  1、本课生字卡片。

  2、制作 powerpoint (注意:全部用楷体字)。

  读一读,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哪个字?

  慢 漫

  ⑴ 老爷爷()地走。

  ⑵ 水满了,从鱼缸里()出来。

  ⑶ 发大水了,河水()过了小桥。

  提 题

  ⑴ 小明()着一桶水。

  ⑵ 小红在做数学()。

  ⑶ 小华回答老师()的问()。

  【教学目标】

  1、会认“朗、志”等10个生字,会写“另、志”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善于动手实践,敢于挑战权威的品质。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5分钟)

  1、小朋友们,老师的话你们相信吗?

  2、好。那我说:天一冷,你们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来了。小朋友,你们相信吗?

  3、为什么你们不信老师的话了呢?

  4、呵呵,你们都和伊琳娜一样,是了不起的孩子

  (板书:“伊琳娜”并领读两遍)我想小朋友们一定都读过课文了,老师写出了伊琳娜,你们一定会告诉我另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法国的大科学家──

  (板书“朗志万”并领读两遍)

  5、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就请课文下面的拼音朋友帮忙。读完后说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句话。

  6、谁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话呢?

  (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小朋友,你最喜欢的是这句话吗?

  7、谁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1、相信

  2、不可能。(写自己的名字)

  3、因为老师说的不对。

  4、朗志万。

  5、自由读书。

  6、动手做做看。

  7、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多动手,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话,对权威人士也不要盲目听从。)

  二、精读课文读出感情(8分钟)

  1、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难的问题也这么快读懂了。如果老师不教你们,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

  2、这样吧,请大家分成两个小组,互相帮助读,先把课文读正确,再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最后,你们就可以分角色朗读。现在开始吧。

  3、大家学得非常认真,可以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了吗?

  4、谁愿意当朗志万?谁愿意当伊琳娜?谁当“一个小朋友”和“另一个小朋友”?可不要小瞧这两个角色,过一会儿有很难的问题等着你回答!谁当妈妈?剩下的一个小朋友读叙述的部分。

  5、(当读到“……把水喝下去了”时)请停一下。请问,你们这两个小朋友回答的对吗?为什么会说出两个错误的答案?

  6、好的,请继续朗读。

  7、(当读到“你动手做做看”时)对不起,请停一下。请问,您为什么要对女儿说这句话呢?

  8、(全文读完后)伊琳娜笑完会说什么呢?不忙说,这次,老师想请大家先想想,再写下来,然后读给大家听。开始写吧!

  9、谁愿意和大家交流自己写的话?

  1、(齐)能!

  2、分小组合作学习。

  3、(齐)可以了。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不对。因为我们对大科学家朗志万没有一点怀疑。

  6、朗读课文。

  7、“妈妈”回答。

  8、写话。

  9、朗读自己写的话。

  三、识写结合巩固识字(3分钟)

  1、课文读得这样好,生字一定都认、识了。谁愿意接受老师的考查?都愿意,好啊!下面请大家读卡片上的生字,看谁读的快又准。

  2、现在我们开火车!

  3、我们一起做一个填字游戏。请看大屏幕。

  4、“慢漫”辨析及书写。

  ⑴ 填空:

  ① 老爷爷(慢慢)地走。

  ② 水满了,从鱼缸里(漫)出来。

  ③ 发大水了,河水(漫)过了小桥。

  (出示图标“我的发现”)你发现什么了?

  ⑵ 请大家把这个字写两遍,一边写一边在心里说:哦,这个字和水有关。

  5、“提”与“题” 辨析。

  ⑴ 填空:

  ① 小明(提)着一桶水。

  ② 小红在做数学(题);

  ③ 小华回答老师()的问()。

  ⑵ 如果要把这两个自写好看,应该注意什么?

  6、请大家把这两个字各写两遍。写完这两个字后再把其余的几个字也写写。写完后就可以下课了。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领域:

  (1)了解“无论……总……”“凡是……都……”的用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领域:

  体现学科综合理念,引导学生读懂音乐的语言,从而感受课文所蕴涵的情感。

  3、情感价值观领域:

  感受小音乐家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初步形成对弱者同情、悲悯的情感。

  课前谈话:

  1、自我介绍“费,费用的费;蔚,蓝色的天空”,大家怎么叫我?用名字怎么叫?

  2、今天和我们坐在一起的学习的是来自浙江各个地区的老师,作为我们热情的杭州人,用我们的家乡话向他们问声好吧!

  3、各地都有自己的语言,不熟悉的人是很难听懂了。但有一种语言,全世界都听得懂,你才是什么?(音乐)

  4、游戏:读懂音乐的情感

  课件播放(听——说):

  (1)自由、开放的,柔和、舒畅的

  (2)忧伤、凄凉的

  (3)紧张、恐惧的

  小结:音乐这种语言,人人都能听懂,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用的感受。这节课,我们将随着小音乐家扬科去倾听音乐、感受音乐。

  一、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反复认真地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2、交流解决。

  3、你读懂了什么?

  生说。

  齐读“母亲是个短工……”理解“短工”,为理解扬科的生世垫下基础。

  三、丰富体验过程,多元感悟课文语言

  导语:大多数同学读懂了扬科很热爱音乐。哪些句子写出了他很爱音乐?

  1、自由读课文3——5段

  2、交流,指名读。

  出示:

  (1)扬科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乐声。

  师:扬科会走到哪儿呢?

  说话训练:他走到(),能听到乐声。……

  师(走到刚才说话的.同学身边):扬科走到这儿能听到音乐,走到那儿能听到音乐,走到这里也能听到音乐,走到哪儿都能听到音乐。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无论”。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读。

  师:“无论”读得特别好,激昂一些会更好。

  齐读。

  再指名读。

  (2)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觉得都是音乐。

  师:乡村里能听到些什么响声呢?从课文中找找。

  生说。

  师:还可能听到什么响声?

  生:水滴答滴答的声音……

  师:是啊,小鸟掠过天空的啾啾声,雨点滴答滴答的响声,村里老钟撞击的当当声,这些在扬科听来都是音乐。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齐读。

  3、出示:小虫为他演奏,麻雀为他歌唱,树林“噢咦”,木叉“呜呜”,青蛙“呱呱”,啄木鸟“笃笃”,甲虫“嗡嗡”。

  师:这些就是扬科听到的大自然的音乐,你能听懂这大自然的语言吗?

  读读课文,体会这大自然的音乐。

  选择一个句子,读出自己所说的情感。

  指名读。

  师:这音乐的语言在不断变化,是那么丰富。

  还想读其他句子吗?

  生选择读。

  师:如果配上音乐来读这一部分内容,该选刚才我们听的哪段?(优美、活泼)

  配乐朗读3——5段。(师读前一部分,生跟着读)

  4、读读课文,看看还有像这样的描写吗

  师:课文3——5段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描写,课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么?

  生自由读,找。

  出示:白桦树“哗哗”地,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

  师:你能读懂此时此刻大自然音乐情感吗?

  生说。

  朗读,读出情感。

  四、整体感知,体验全文情感

  师:同是大自然的语言,情感却如此不同。

  配乐齐读课文1、3部分(低沉)

  师:我们再来听这音乐,你仿佛听到什么?(呐喊声,地主抽打扬科的鞭子声,地主逼近扬科是紧张的气氛……)

  (音乐起)师:扬科死了……

  带读课文第2部分

  下课(气氛凝重、凄凉、悲愤)

语文教案 篇6

  一、设疑导入

  严寒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那咱们济南的冬天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特点呢?下面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2~4自然段。

  二、师生诵读,感知冬天

  1、聆听2~4段录音,感受冬季之美。

  2、解决字词,交流背景。

  在预习基础上排除生字词,学生竞读。再次感受文章语言美和情感美。

  3、理清思路,总观冬天。带着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2-4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山)

  三、合作探究,品析山景

  1、齐读2-4段,思考以下问题:

  (1)这三段具体写了什么景色?分别有什么特点?

  总结:阳光下——温静;雪后——秀气;城外——淡雅

  (2)说说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可不可以替换?为什么?

  (3)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

  总结:重点体会“晒”、“睡”、“小摇篮”等词句,体悟运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妙处。

  (4)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情感?体会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原因。并仿写一段。

  四、拓展活动,总结升华

  1、有感情地朗读,回忆济南的山的景象,在这当中你最喜欢哪一处的景色,为什么?

  2、对比阅读朱自清的《春》,讨论二者的在写景上的异同。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乘兴练笔,来描绘喜爱中的夏天。

  六、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阳光下——温静

  山雪后——秀气

  城外——淡雅

语文教案 篇7

  寓言三则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从寓言学习做人的道理。

  2.了解寓言的特点。

  3.间接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故事领悟其中所包含的道理。

  2.难点: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预习指导]

  1.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庇护(bi4)爱慕(mu4)凯歌(kai3) 粘(zhan1)自吹自擂(lei3)大模大样(mu2) 张牙舞爪(zhang1)妒忌(du4)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词语:

  (1)庇护:原指包庇,袒护;含贬义。本课指保护。保佑;含褒义。

  (2)爱慕:本课指因喜好而追求。

  (3)粘:本课指紧紧地附着在物体上。

  (4)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5)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6)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7)洋洋自得;自己感到十分得意或舒适。洋洋:得意的样子。

  (8)不可一世: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9)护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也作忌妒、嫉妒。

  3.熟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请一人讲守株待兔的故事(或刻舟求剑)然后让学生简评故事发生的可能性及.写作意图,教师引入寓言这个话题导入新课。

  二.教师介绍作家作品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两千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史上和对以后寓言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三、教师讲解寓言知识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同学们通过《寓言三则》的学习,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课外读一些寓言故事,扩大视野。

  四、学习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5

  1.分角色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讨论下列问题:(学生先思考再全班交流)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他爱慕虚荣的性格。)

  (2)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他自己的小人之心自命不凡。)

  (3)这个寓言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议论点出寓意。)

  3.讲解:第一段讲故事运用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叙述为主,间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间用描写,为了增强寓言的形象性和文学性。

  4、小结

  本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却遇到了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语,陡然之下便显然而止。用反衬手法,作了辛辣的讽刺,点出了自命不凡爱慕虚荣者的一文不值。

  五、学习《蚊子和狮子》10分钟

  1.朗读课文

  2: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则寓言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教师归纳:

  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第1段讲故事,第2段议道理。

  不同点:(l)情节不同。《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蚊》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蚊子与狮子战斗,战胜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蛛网粘住了。

  (2)寓意不同。《赫》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讽刺那些取得一些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3)表现手法不同。《赫》把神当作人来写。《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

  (4)表达方式不同。《赫》主要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表现赫耳是斯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性格特征。《蚊》主要运用语言描写,表现蚊子勇敢机智,邈视强大的'敌人。描写两次吹喇叭的动作,第一次表现蚊子的勇敢,第二次表现蚊子得意忘形。最后用间接引语,写出蚊子的反省。

  六、学习《浓烟和烟囱》5分钟

  思考:烟囱和浓烟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

  从不自吹自擂,永远默默工作 洋洋自得,不可一世

  七、读完三则寓言,猜想一想,寓言所写的几个不同的角色,同社会上哪些人的特性有相似之处?

  讨论(答案不限)

  八、小结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阅读寓言,要透过简短的故事情节发现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九、作业

  课后练习一A类

  寓言三则 (第二课时)

  处理课后练习二: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先拟稿再口头交流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写续篇

  2.《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不同的结局

  [说课精要]本文三篇分别采用精读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指导阅读,重点是读好一篇,做个示范。因为是快班,所以要抓主要问题,而且重视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训练,把读写结合在一起。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古诗教案10-17

语文教案【经典】09-26

(精选)语文教案09-25

语文教案(精选)10-24

语文的优秀教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