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1.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
2.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让学生观看有关雪域高原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及中国登山队40年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图片。
教学设计
导入
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壮之举感动不已,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我们就来接触这样一批《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整体感悟
1.个人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
2.全班交流。
3.四人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然后全班交流。
(以上三个环节旨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锻炼学生快速阅读、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至于几个阶段的划分,答案不必苛求,能言之有理即可。)可以参考:
a.登山队出发。
b.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c.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d.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了感人的'短信。
e.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掉空氧气筒,开创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
f.登山队完成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复述课文
1.找出文中感人的描写语段。
a.全班讨论。
登山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根据以上两个内容找出文中最感人的描写语段。
b.全班齐读感人的描写语段。
2.找几个学生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可以每人复述一个登山阶段。
(这几个环节的安排是为了训练学生懂得记叙复杂事件应选择典型事例、典型人物,有重点的记叙,其余情节可以简略,或是一笔带过,重点记叙部分则应加以生动的描写,还可以加以议论、抒情。复述时,可以多找几个学生,每个人按顺序口述一个情节,详略自己安排,复述后由其他学生评价。)
体验与反思
讨论:从这些感人的情节中,你看到了中国年轻的登山队员表现出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结合斯科特等人的壮举,谈谈你的体会。
可以引导学生扣住课文情节,重点从团队协作精神,个人牺牲精神,坚强的意志、毅力等方面谈探险队员的优秀品质,体会则要联系现实生活谈。
学习景物描写
1.四人小组讨论:找出课文中你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体会一下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2.模仿这些语句的写法,抓住自己生活周围景物特色,也写几句话。
做这个练习,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了解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在文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应抓住特点来写景,使之为表现事件和人物服务。
如果时间紧张,可以将这个练习放到作业中,课后完成。
作业
在由北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中国登山队员表现出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伟大的悲剧》中的奥茨和本课中的刘连满为例,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心得体会。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全神贯注》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他的朋友茨威格到家里做客,却因全神贯注修改女像把朋友忘在一边的事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
【学生分析】
班级学生大多数活泼、大胆且独立,他们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的知识面很广,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经过几个学期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四年级学生正处在这一阶段。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自主读书、说;在自读字悟中学习,受到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习大雕塑家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态度。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课文时,注意段与段的联系,在训练读写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是”)。
二、读文自学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懂的地方。(自读课文,话出不懂的地方,为下一步学生质疑做准备。)
2、质疑:
(根据读文提出不懂的问提,大家一起研究、讨论)
3、探疑、议疑:
(同学们把自己的意见带到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
4、解疑:
(通过讨论,同学们把自己的意见和还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三、拓展与巩固
你还能说出做什么事时需要全神贯注。(请同学说出做一切值得做的事时都要全神贯注,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四、总结谈话
同学们,你们说得真好,作为老师,也同样,我要把教育工作做好,也要全神贯注,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我们的事业做好!
五、作业设计
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给全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评析的一开始,就把同学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开始。
全文利用解疑四步法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课本践性。所以学习效果很好。
总之,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学习。教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知识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本文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神鸟的聪明,并从神鸟讲的三个故事中得到启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神鸟以及狗、猫、乌鸦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朗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教学方法:
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略)狗
神鸟猫
乌鸦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认读5个生字,能说说百合花开放前后的种种经历。能写己读文后的感受。懂得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只要坚持就会获得成功。
教学重点:懂得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只要坚持就会获得成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这是什么花?请你用一句话描述一下你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2、写出主要内容
(写一株百合花在生长过程中抵御了个样嘲讽、坚信自己能开花,最终,开出了美丽的话朵)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它开花前后的经历吧!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了解百合花开前后经历。划分段落
第一段(1-9)百合花刚诞生就知自己不是野草,面对嘲讽,他始终不动摇,坚定自己的.信念。
第二段(10-12)百合花终于开出美丽的花,受人喜爱。
第三段(13—16)几十年后,人们从各地来欣赏百合花,但百合花不骄傲,只是默默的开花
2、默读课文,思考:百合花开花前后,有哪些经历,划出相关语句,做出批注。
3、交流
四、回顾全文,写出感受
1、读了课文,你有哪些感受,写一写。
2、独立写
3、生生互评,师生评议
4、修改
教学反思:
学生喜欢这文章,喜欢文中的优美句段,学习情趣高。学生朗读的有语气,通过朗读学生能感受到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会获得成功,要不断的体现自己的价值。
语文教案 篇5
能说会写
要是有了它……
教材简析
本课是“能说会写”中口语交际训练项目。本次训练意在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地进行奇思妙想,想象出一种自己最理想的东西来,并为此作了4点提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敢想,特别是敢说的能力。
设计理念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交际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性积极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初步使学生具备查阅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2.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语言实践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开动脑筋思维,敢想、敢说,敢于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
3.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口语交际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把自己想象到的东西介绍清楚,并能说出特点和用途。
教学准备
1.提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发明创造或科学幻想的图书、资料。
2.“一家三口因看电视而争吵的情境”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龙龙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同学们都很羡慕他。可今天这一家人却吵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大屏幕。(播放课件:龙龙一家人为看电视争执起来,妈妈要看电视剧,爸爸要看球赛,龙龙要看动画片。)
2.龙龙想请大家来帮忙,帮他解决一下家里的矛盾。怎么解决?请大家想一想。(生想后自由发言)
3.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假如有那样一种东西不就好了吗?现在,我们就以“要是有了它”为话题,请同学们来个奇思妙想,想象出一种你最理想的东西来怎么样?(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看看书里都提出了哪些要求。
2.生读完后指名汇报。
三、介绍资料,引出话题
1.老师前几天已经布置大家搜集有关发明创造或科学幻想的书籍、资料,现在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资料介绍?(指名介绍)
2.这些资料给了你什么启示?谁愿意说一说?(指名说)
3.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科学发明都是发明者先有了奇思妙想,再去动手实践才创造出来的。也有许多科学发明都是先从科学幻想开始的。
四、开动脑筋,奇思妙想
1.同学们,你们想成为小发明家吗?那就请你们开动脑筋去想象,让想象插上翅膀去飞翔吧!把你最想要的东西想象出来,它也许就会成为你明天的发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交流搜集到的信息)
2.播放轻音乐,让学生静静地思考。
3.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一下各成员的创意,准备汇报。
五、再创情境,表达创新
1.同学们,现在老师就是某发明公司的负责人,现场招聘一位小发明家,你们愿意帮老师做小评委吗?看谁能成为我们班的小发明家。(交待口语交际要求:说清发明物品的名称、特点、用途,如果能配图说明就更好了。)
2.小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推荐的发明,其他学生进行评议,师相机引导、点拨,注意肯定有独到之处的想法。
3.评选出小发明家,颁发证书。
4.老师真为你高兴!不过其他同学也不要气馁。只要你们善于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相信你们都会成为小发明家的。
六、拓展延伸,课外练笔
由于课堂内时间有限,许多同学的奇思妙想都没有机会说听。那么就让我们课后动笔把自己的创意写一写好吗?(得到回答后)那就请同学们回家后把你的发明想法写在里,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分享一下你的“发明”带来的快乐吧!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
3、让学生理解糊里糊涂、私塾、摇头晃脑的意思。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学习。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的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朗读法、调查法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读自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给认读生字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3、教师点评。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让学生口头组词。
4、分析生字的写法。
四、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不懂就问
snsngslgngmYYngling
孙诵私利刚吗鸦养良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了解意思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2、找出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
3、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生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
2、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以指导。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让学生理解“讲解、糊里糊涂、摇头晃脑的.意思。
三、扩展活动
1、说说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对你有什么影响?
2、你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课文
说说你学习了不懂就问这篇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不懂就问
不懂的事情
就主动的问
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字典大楼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掌握“典、楼、造”的写法。
2、学会查字典的方法。
3、知道字典的重要。
4、养成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懂得查字典的好处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查字典是一种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上如果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会想到去找谁?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字典。它可以让你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二、认识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2、小组讨论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评价。
三、初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说说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2、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3、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开展组词比赛活动,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字典大楼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上册教案03-05
语文的教案【推荐】03-07
语文《项链》教案01-30
语文《桥》教案02-25
语文母鸡教案02-22
语文《氓》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