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智慧与快乐漫步语文阅读课堂——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学生提问之我见(人教实验版综和专题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李长中

学生提问质疑,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教学方法。朱熹早就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孔老夫子的教学很多时候就是学生提问质疑,孔子特别欣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文子。语文发展性阅读课题真正体现新课标原则,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原色。学,学生之想学;教,学生之想教。因为“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语言文学的教育,人们都讲究一个“悟”字,从“疑”的角度去“悟”,亦不失为好方法,朱熹曾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可是我们在前期的实践中,第一环节“初读置疑”(或者“带疑初读”)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1.学生没有问题,即无问题状态;2.抓不住关键,支离破碎,不得要领,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3只能提一些如“……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或只关于思想内容的“为什么……?”等片面单一的问题;4.提一些偏怪甚至背道而驰的问题。从而导致我们在学了一篇课文之后,其感觉就像在模特大赛时看到的不是一个个衣着时尚的风格各异的美女和英俊潇洒的帅哥,而是一个个游走的只有魂魄毫无血肉的幽灵。

为此,我仔细的分析了他们提问无质量不全面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了依赖老师的习惯;

2.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没有深入其中达到透读的程度;

3.学生不知道发问的角度和方法;

4.不知道如何表述所要提的问题。

因此,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改变这种状态。

一、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打破学生的依赖思想,“逼迫”学生提问。

有人曾提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中国的家长总要问:“今天你答对了几个老师的问题?”而西方的家长则问:“今天你给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结晶”。现在要“逼”他们提问,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要扫除心理障碍。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在分组讨论时热情地鼓励、积极地启发引导学生质疑,帮助学生多提问,帮助学生找好学习的突破口,必然有助于消释他们心理障碍,让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形成和谐、平等的氛围。其次,创造一种全面、和谐、宽松发展的条件和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间自由地交流探讨时,让组长多给那些不积极主动或比较内向的学生表达的机会,是促进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哪怕非常浅显的问题,只要学生敢于提出,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每一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书记员用纸条写上来时必须附上提问者的姓名,这样老师在遇到是平时无问题的学生提的问题时更要及时地表扬,表扬对于优生而言是锦上添花,而对于差生来说则是雪中送炭。特别要大张旗鼓地表扬那些发问切中要害,角度新颖的同学,给其他学生以发问思路和思维方法的正确导向。

二、必须转变学生的阅读习惯,丢掉一切可依赖“拐杖”,进行原汁原味的生态阅读,吃透文本。

首先,对于一切课本以外的教辅资料的运用利弊,我和学生一起作了这样的讨论:我们本来是想借助它们进行更高质量更深度的学习,就像人走崎岖溜滑的道路时想借助的那跟拐杖一样,可我们一把它带在身上,就让它每时每刻都“发挥作用”--预习不用翻查字典了、写作背景讲清了、文学常识写明了、课文层次段落主题归纳好了、各种问题的答案在提出之前就了然于胸了、更有甚者字句段落的赏析都如此的“独到”和一致了……就这样我们理所当然地闲置起了本该发挥作用的大脑,日久天长--考试了,要检查我们的能力和思维了,试卷中的阅读文章不是我们课文上的,没有配套的“辅导资料”了。可我们已经习惯拄着拐杖走路了,现在一个趔趄让拐杖掉下了万丈深渊,可眼前确是更崎岖更溜滑的山道啊,没有了拐杖的我们竟然发现自己连路也不会走了--这才发现那根拐杖早已让我们变成了一个“瘸子”,一个能力和思维的瘸子!最后我们一致决定:丢掉这根拐杖!没上完课文决不去翻阅,为保险起见,我就让语文科代表做好辅导资料的收发工作。

此外在进行文本阅读前要做好环境清理工作:外部环境清理--关闭教室前后门,室内更要保持安静;内部环境(即心理环境)--凝神静气、心无旁骛,让自己全身心地置身于文本中。这样就可以进行准生态的阅读了。

在阅读时最好采用两遍读法:即第一遍通读全文,速度较快,旨在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全文,要能达到一种阅读的快感;第二遍,分析性阅读,要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用“十注法”符号尽量简化),较长或较难的段落读完后可停顿下来思考一会儿,在其后写下本段的大意,再接着读下去,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悟与思考、问题与困惑……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轨迹清晰地留在书上。此外还可以进行重点段落的攻关精读。

通过这样的全文透读,你想他们没有问题都难。如我在上《航天女英雄--女教师克里斯塔 麦考利夫追记》一文时,让他们按上述要求去做,结果小组提问讨论时,很多学生至少提出了两三个问题,有的多达四五个,而且问题的质量也还可以。

三、必须给以方法上的指导。叶圣陶说:“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我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二是提问思路和内容。总结整理如下:

盯住“眼睛”问题目,了望全文;      摄取“灵魂”问中心,突出主题;      拎起“骨架”问思路,训练思维;      诊断疑难问困惑,突破难点;      找准口子问文眼,提高速度;      抓住词语问语意,培养语感;      注意“陷阱”问“不疑”,挖掘深度;      放眼课外问阅读,迁移能力。

此外,提问还要根据问题特点,记叙文 要把握记叙的要素和线索,理清记叙的顺序及倒叙、插叙的表达作用,注意记叙的人称及表达作用,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了解详略安排的作用,辨析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等写作特点。记人找准人物的性格,写人的外貌、动作、心理等。小说要抓三要素,语言特色,塑造人物的方法。说明文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辨析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议论文要从议论文的三要素:对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对论据类型的认识,对论证方法的辨识和理解;对论证结构的清理、划分;对文或段的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对词、句含义的体会和理解。

四、启发学生如何表述问题。表述问题的原则是具体准确,并且要说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学生问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简单使用疑问词,如一味简单使用“为什么”、“怎么样”来发问。二是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一方面问题的表述得益于阅读的程度。只有在认真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才会问得有物、有据、有序。缺乏了阅读的认真细致必然导致发问的简单化和笼统。当然,另一方面提问的表述实际上是一个思维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和强化的过程。一开始,学生只能提一些诸如“……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等简单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到现在,有的学生已经能提出一些让你吃惊的问题了。如,我在教他们课外阅读《风筝》一文时,有学生问“本来一般人做错了事巴不得别人忘记才好,但鲁迅的弟弟忘记了鲁迅小时侯做的错事,他的心情却更加沉重和悲哀了,为什么会这样?”还有学生问“如果鲁迅的弟弟一直记着这件事,岂不是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兄弟感情吗?”问题之犀利,角度的现代感之强,问题表达之清晰,怎能不让老师喜出望外?

    至此我才真正地发现那些被我们平时所忽略的美丽的智慧之花,对学生而言那更是一种价值被认可的莫大的喜悦和快乐。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让我们携智慧与快乐漫步在充满阳光的语文阅读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