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评潘老师执教《矛盾》徐霭(北师大版五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矛盾》是一篇具有双重性的文本,既是寓言又是古文。教学时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

  《矛盾》是一篇文言文,古文与现在距离太远了,学生学起来有非常大的困难。所以引导学生借助译文是学读懂文章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在潘老师的这一节课中,老师也注意了这一点。读原文看译文,学生大体意思已经知道了。但离开译文这一拐杖呢?学生未必懂。从最后学生诵读时,在句中“矛”与“盾”分不清可看出学生并没有深入文本,吃透文本。以前肖老师好象曾这样安排,第一遍看译文理解文章,第二遍试着不看译文理解,第三遍完全不准看译文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还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字词,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弄懂一些字古今的意思,达到语语悟其神,如“鬻”本意是盖锅隔着卖粥,现指卖,又如:四个“之”在每句话中代表不同的意思,“子”指“您”现在就不是这个意思。这样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揣摩句子的大意,才能理解文本。在这一节课中,老师教了很多学习古文的方法,这是非常好的。走进文本。

  《矛盾》又是一篇寓言,寓言是一种故事和寓意相结合的文体,它的形象非常简括,如中国的写意画一样,几笔勾出轮廓,追求神似,又如诗一样,以少胜多,言已尽而意无穷。短短的一篇文章只有四句话,却让人悟出一个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道理。老师一开课就以一“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一节广告语引入,引出了《矛盾》这一课题,独具匠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廖廖几笔的寓言又通过加情节,如大声吆喝,年轻姑娘、老人、小孩怎么问增强了寓言的故事性和言尽意无穷的特点。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生动的故事怎么不会激起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呢?古文博大精深,势必也会引起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得出寓意后又让学生说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使寓言突破时空,赋予了新的意义,使简括的寓言,产生了可塑性、灵活性。只是教学时如何让学生读懂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的难点。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并不是很到位,这从学生联系生活说例子时,第一个学生说水与火自相矛盾,这说明学生并没有很准确地理解寓意。老师引导了学生抓住“鬻、誉、弗、陷”等字理解,还应抓住关键的词理解“自相矛盾”的本意和比喻义。如学习“矛”“盾”两个字时,可结合大幅的矛与盾的图片进行认识各自的特点,又抓住关键词“莫能陷”进行板书,即盾(坚)莫能陷,矛(利)无不陷二者进行对比,学生就

看出自相矛盾这一个寓意。学后又演一演,现代人演,学古人演,这样学生也许理解得更透彻。让学生走进了文本之后,又从文本中走出来,让学生从说话自相矛盾这一个角度想生活中的事例。之后又从做事自相矛盾这个角度让学生说例子,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地发挥想象,自由地加以理解和运用,让古寓言突破时空,赋予了新的意义。当然,教学时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潘老师的这一节课中,也有了体现。老师充分地让学生读,个别读、齐读,引读、分角色读,一节课,书声琅琅,最后熟读成诵。只是学生自主读,特别是默读的时间和次数不是很多。一开课,老师就把划有停顿斜线的原文让学生读,学生只能读下来,至于为什么要在那里停顿,不明原因。因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质疑、释疑。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品读才会层层深入。

   南宋学者陈善说:“读书须知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