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谈一年级新生责任教育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 |||
[内容提要]针对一年级学生还不适应学生生活,我在班级开展了“责任教育”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一、开展“我是小主人”活动,争做自强自立的好孩子。二、开展中队“民主管理”活动,鼓励学生人人都当“班级小管家”。三、开展“争当文明小卫士”活动,鼓励学生人人争做优秀小学生。四、树立队员的“小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责任教育 班级小管家 文明小卫士 镜头1:早晨,校门前,人头攒动。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正忙碌着:从自行车上取下书包、水壶,帮孩子背上;检点孩子的物品,看是否带齐了课本、学习用具;千叮万嘱,“要听老师的话”、“不要乱跑乱动”……直到看着孩子走进校门,才舒了口气,放心地离开。 镜头2:课间,教室门口,一把扫帚横在地上。学生们有说有笑,踩着扫帚进进出出,却没有一个人把扫帚拿起来。 镜头3:上课时,有吃零食的,有睡觉的,有讲话的。 这是我们一年级同学刚入校时的一组镜头。怎样才能让他们对自己负责,管好自己,做个自立自强的孩子。作为中队辅导员的我就在班级中开展了责任教育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一、开展“我是小主人”活动,争做自强自立的好孩子 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无穷的潜力。辅导员的工作就要循循善诱的去开发,让它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石。因此,开展“我是小主人”活动是唤醒主体意识、激励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先发动队员进行“我是小主人”的宣传。收集中外名人、体育健儿自信、自强,做国家主人翁的事迹,用黑板报形式宣传;访问爸爸妈妈及长辈,请他们谈对小主人的希望;调查班内有小主人行为的队员,利用课前、课后、队会时间,及时表扬,树立榜样。 给每一个人展示“我是小主人”的机会,注重创造支持性环境,注意发现小主人意识的萌芽。如举行剪字报评选,一些人落选,但为让每个人都有展示小主人能力的机会,我就将落选的作品也在班里展出,促使队员积极参与。在中队内经常展出绘画、写字、日记、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一次次交流中感受到做小主人的参与快乐。 “我是小主人”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激励与交流。每一次激励性评价,都会给孩子增加一分自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也会使孩子体验到“我是小主人”的成功。在中队日常工作中,每人轮流记“中队日志”,中队干部记“荣誉册”,各小队评比“优秀小队”,发锦旗,黑板报设“比武擂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激励。每项活动的讲评要以正面表扬为主,还给家长打祝贺电话,汇报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中队活动时邀请家长参加,当着家长的面夸奖孩子。分阶段给家长发“交流信”,表彰各方面进步的少先队员。这些一点一滴的激励性评价扬起了生自信的风帆。孤僻、不合群、胆小性格的孩子,也逐步转变。每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有优点”,“我是小主人”。 二、开展中队“民主管理”活动,鼓励学生人人都当“班级小管家”。 中队设立了红领巾监督小组、环保卫生小组、纪律检查小组等,鼓励队员自主当家做主人,引导全体队员人人参与中队管理。还施行“干部轮换制”、“早读值班制”、“值日班长制”。中队干部轮流当,是锻炼小主人才干的好机会。在选举中队干部前,先组织队员讨论怎样当好小干部?中队小主人应有怎样的责任心?认识明确后,再鼓励队员勇敢地参与竞选,演讲当干部的打算。特别是注意调动从没当过干部队员的积极性。轮流当干部,给了每一个队员均等的锻炼机会,让更多的人在为中队服务中,发挥小主人的主动性,学会动脑筋,学会团结人,学会管理方法,学会做好工作。逐渐懂得服务集体,体验到小主人的责任感。 在中队中还开发民主岗位,把电灯、门窗、电视、图书角……每个角落都交给孩子管理,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真正实现少先队人人是主人,班级事事有人做。当然,岗位虽小,却是班级管理基础性的工程。在管理班级事务中孩子充分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令人惊喜。实行民主管理后,我发现只要地上有纸屑,孩子们都会自动地拾起来,扔到垃圾桶。人人都会节约用水,自动关灯,自觉爱护校园一草一木。 三、开展“争当文明小卫士”活动,鼓励学生人人争做优秀小学生。 让每个队员在队活动队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争当文明小卫士”过程中,注重培养队员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养成五个基本行为习惯:说话有礼貌,对师长用尊称;说了就要做,对朋友要真诚;不给别人添麻烦,对别人的请求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不做破坏别人劳动成果的事;做事情想到与别人合作。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养成四个基本行为习惯:在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中以小主人的身份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对大家决定的事情努力去做。 在评选过程中,让队员积极参与“自荐”。“自荐”,其实是给每个学生改正缺点,努力上进的一个机会,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努力,也能当上“文明小卫士”。在“争”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做到文明守纪,主动养成文明习惯。不管这个学生最后当没当上“文明小卫士”,在“争创”的过程中,他或多或少受到了教育,规范了自己的言行;而当上了“文明小卫士”,参加了中队监督岗执法工作后,除了用良好的文明言行为大家作出示范外,还要纠正中队内不文明行为。这样既强化了文明小卫士们的文明言行,又监督、纠正、制止了不文明行为,在中队中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小卫士。 四、树立队员的“小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独生子女由于备受疼爱,相对而言,学生的生活体验受到许多局限,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让每一位队员认识到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必须加强自己行为规范的要求,做到敬老爱老、热爱劳动、热爱家庭;同时尽力让他们知道,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每个人都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细胞,应该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我们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集体影响作用和组织功能,让孩子在中队、家庭、社会活动中进行生活体验,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体会,产生感触,触动思维、得到收获。如:“我做一天家长”活动、“一日班长”体验活动、走向大自然等“换角色体验”与真实生活体验。根据阶段德育教育目标“孝敬父母”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我当一天家”、“假如我是××”等体验活动,让孩子体会家长的不易,从而达到孝敬父母的目的。再如:我们中队还开展了“我为伙伴找优点”的体验活动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让每个队员在队活动队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正象教育家普罗塔克说的:“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逐步使孩子们形成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把“责任教育”贯穿于中队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中树立“对自己负责,自立自强做好孩子”的观念。这些活动的开展之后,学生们发生了可喜的转变。 新镜头1:早晨,校门前,秩序井然。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不再忙碌:孩子们自己取下书包、水壶,背在肩上,轻声和爸爸妈妈说:“再见。”家长们不再担心今天的课本、学习用具孩子是否拿好,因为要用的东西在前一晚孩子自己就已准备齐全;家长们也不再担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因为孩子似乎已经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孩子们懂事了,家长们也宽心了。 新镜头2:无论什么时间,只要班级里的水桶没水了,会有人自动地换上;晨读后,没人提醒,教室的灯也会有人去关;哪个同学请假了,事后肯定有人帮他补课……学生们似乎多“长”了只眼,开始主动地关心班集体的事情了。 新镜头3:“街上的垃圾箱应再多设点”、“植树造林工作还应加强”、“交通畅通了,可不能忘记绿化”……这些建议都是孩子们提出的。他们从漠不关心到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关心自己生活的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他们的眼界在一天天地开阔。 参阅资料: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季明明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PD)项目指南》,200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