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 |||
莎士比亚说:“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培养诚信品格,是一笔最好的投资。具有诚信品质的人,注定是人生的赢家。每一个成人都应该记住,只有当他们的行为正直而高尚的时候,他所坚持的道德观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并支配孩子的思想和感情。 那么,到底是谁造就了这样的悲哀?央视一栏目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女生叫明子,是一个非常温顺乖巧的孩子,在去年中秋节那天,被班主任拉住红领巾猛拽了几下(因为她父亲在当天早上到学校投诉班主任乱收费),造成颈椎脱节住院治疗十多天后痊愈。 家长四处反映未果,悲愤之余求助于新闻媒体,引起了几家新闻单位的关注,进行调查曝光。法院经审理判决班主任侵害事实成立,赔偿明子医药费1800元,精神损失费4000元。但明子伤愈返校后,被全体同学所孤立,更有甚者,有的同学还组织了一个“跟踪团”来监视她的行动。这个“跟踪团”有组织,有分工,情报直接送给班主任。一个小男孩还用刀当面威胁恐吓明子,收到满意的效果后,旋即给班主任写了一份“喜报”。这对明子的打击,远远大于先前所受的暴力侵害。 电视里的小女孩哭着说:“我再也不想上学了。”当明子同班的二十几个孩子面对镜头,回答“有没有看见老师拽明子的红领巾”的提问时,这些孩子像统一训练过一样,齐声高喊:“没—有—”。 看着这些天真无邪的小脸,我们的心里难以抑制地涌出厌恶和悲哀。 这些孩子其实明知自己是在撒谎。不但撒谎,还懂得以积极的迫害行动取得老师的欢心。这只是一群不到10岁的孩子啊!他们已懂得了利害关系,已经明白得罪同学与得罪老师,哪样对自己最有害。他们甚至非常成熟地知道把握这个来之不易的向老师邀宠的机会,他们唯一不关心的,是受害同学的感觉和命运,因为与他们无关。 这些孩子,10年以后要进入大学,20年后会成为官员、学者、法官。他们将掌握整个社会的命运,他们将不断面对舍已为人还是损人利己的选择。而童年的烙印,会在其中发挥多大的影响? 我们不能不感到深深的悲哀,可是,这样的悲哀又是谁造成的呢? 有一位父亲说,生活中我们拿来哄骗孩子的话都没有去做,说过了就当耳边风。要知道,这些微小、毫无恶意的小事一点一滴积攒起来,孩子们就会发现:所有的大人都在随便说话,他们的言行之间根本没有相互联系。 受到诚实教育的孩子大多能够开心地坦然地生活,问心无愧地面对他人,面对社会和人生。反之,不诚实的孩子总承担着较大的心理负担,严重的会影响身心的健康。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二)擦亮孩子做人的招牌 作为导师,我们应该随时擦亮孩子做人的牌子,让诚信的品质永驻他们的心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是这样,如果欺骗了别人一次,就有可能影响自己的一生。 郑凯是上海某小学的学生,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跃为第三名,期末名列全班第一,下学期由于学习松懈,成绩有些下滑,期中考试仅名列班内第九。可能是由于虚荣心太强,或者怕爸爸、妈妈责怪,于是涂改了两科成绩,使总分列班内第三。这是他长大以来第一次欺骗父母。 期中考试刚过,他的父母在参加一次文化沙龙时,巧遇郑凯的班主任,和他谈起郑凯的学习,自然说到期中考试成绩。老师说:“郑凯这次成绩不太理想,只考了第九名。”他爸爸说:“听郑凯说,好像是第三名,从成绩上推算也应是第三名。”老师却肯定地说是第九名。 参加晚会回家,父母问郑凯这是怎么回事,他觉得纸包不住火,便把实情告诉了父母。这件事对一个只有12岁的孩子老说,虽然算不上大错,但关系着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由于当时心情激动,他爸爸很想狠狠打他一顿,但出于对孩子自尊心的保护,他没有那样做。而是语重心长对他说:“不管考第几名,爸爸、妈妈都不会责怪你,关键是你不诚实,用假成绩哄骗家长,实际上也是自欺欺人,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能有所成就?”郑凯不仅对自己的过错十分痛悔,而且还写了反省日记。从那以后,他再没有欺骗过家长。 对孩子的不诚实行为家长要及时纠正。如果不及时改正,孩子长大成人后,很可能做出害人害己的事来,后果不堪设想。正如巴甫洛夫所指出的:“永远不要企图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即便用最大胆的推测和假设去掩饰,这也是要不得的。不管这种肥皂泡的色彩多么炫目,但肥皂泡必然是要破裂的,于是你们除了惭愧以外,是会毫无所得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名誉是像生命一样宝贵和值得用一切去捍卫的东西。任何欺骗和不诚信的举动,都有可能让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搁浅”,做父母的应该记住时时擦亮孩子的“招牌”。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进行教育。这种做法摧残孩子的感情、诚实和自信。诚信就是实在,不虚假。诚信是一个人的美德,有了诚信二字,一个人就会表露出坦荡从容的气度。 伊索寓言中有则故事,有一位穷孩子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把斧子掉到河里,被河水冲走了。他坐在河岸上失声痛哭。河神知道了此事,很可怜他,走来问明原因后,便下到河里,捞起一把金斧头来,问是否是他的,他说不是;接着河神又捞起一把银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掉下去的,他仍说不是;河神第三次下去,捞起孩子自己的斧头来时,孩子说这才是自己所失掉的那一把。河神很赞赏孩子为人诚实,便把金斧、银斧都作为礼物送给他。孩子带着三把斧头回到家里,把事情经过详细地告诉了朋友们。其中有一个十分眼红,决定也去碰碰运气,跑到河边,故意把自己的斧子丢到急流中,然后坐在那儿痛苦起来。河神来到在他的面前,问明了他痛苦的原因,便下河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不是他所丢失的。那人高兴地说:“呀,正是!正是!”然而他那贪婪和不诚实的样子却遭到了河神的痛恨,不但没赏给他那把金斧子,就连他自己的那把斧子也没给他。 诚信既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素质和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在此,我有一些建议: (1)要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如适时地给孩子添置玩具、图书及彩笔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要是合理的,家庭又是力所能及的,是会得到满足的。这样可避免孩子因需要不能满足而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回家的现象。 (2)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因为只有家庭成员相互保持诚实真挚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成人的爱护和关心,他才能够信赖成人,有了过失才敢于承认。 (3)让“诚实教育”主动化。 由于孩子年龄小,必须把道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孩子才能接受。所以,可利用故事,把做诚实人的道理寓于故事之中,使孩子明白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假和欺骗,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4)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当发现孩子有不诚实的言行时,要采取细致、耐心的方法,冷静地听听孩子的想法,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不可急躁、粗暴,甚至施加暴力,进行大骂、体罚等,这样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为了躲避责罚打骂而说谎。 (5)和孩子建立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关系。 “人之初,性本善。”年初的孩子是非常纯真的,家长要利用这个良好的条件,和孩子建立并保持真诚与互相信任的关系。家长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信任家长,有什么事、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告诉家长。 (6)制定一些规则并严格要求。 例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带回家;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意,不可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了人家的东西要及时归还;有了错要勇于承认;凡是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做好,等等。这些规则一经提出就要严格执行,不能朝令夕改,并要重视克服“第一次”出现的问题。对执行规则,家长要态度坚决,严格要求,切不可迁就、姑息。 诚信是一种无形资本,从小培养孩子诚信的品格就等于为孩子的未来融资。一个人是否诚信,和他受到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直接关系,特别是童年时期的引导培养,是一个人形成这一品质的关键。培养孩子诚信品质,是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都必须重视的一项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