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讲课感悟——课堂的组织安排(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故事)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刘静

  我的课堂感悟就发生在最近几天。我们中高年级的语文老师们照例举行教研活动,高年级组长郑老师要求我们三年级两个青年教师准备同一课:《画杨桃》。经过一周的准备时间,我们分别做出了教案,又回炉坐在一起让大家评论一下教案的不足之处及需要改进之处。在两周的准备之后,比我经验丰富的那位老师先讲这堂课,我同其他老师一起去听。

   在听课时,一开始我就发现她与我准备讲课的顺序和方式不是很一样。我认真的听完了这节课,但其实,我心里还是不太明确这样讲的好处在哪里。第二天我按照心里臆想的上课情况,把这节课完整的上了下来。我讲了好多,同学们几乎也听了一节课。他们认真的听我说文中的“这个小哥哥”怎么按照父亲的叮嘱认认真真的画,老老实实的画;按照我的布设引出问题一步步回答问题。讲完之后,我从讲台上回到老师们中间,这时候,老师们早已准备好了用简洁的语言告诉我的不足之处。虽然我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还停留在刚才的紧张当中。但大致意思就是我上课提问的问题比较细碎,没有抛出一个大问题。更重要的就是学生读的比例较少,课堂上听我讲的、分析的较多。我回想一下,确实如此,没有着重突出小学中年级语文课让“学生从读中品从读中学”的学科特点。这确实不是一门以分析为主的课程,它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用生动诙谐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他们描绘经典课文中的生动有趣之处,再随着我的问题一步一步地理解课文,想象课文情节,进而学习课文中的知识和技巧。但我忽视了一个大项:那就是读!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尽快调整我的教学方式,从下一节课开始,尽快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哪怕是不完美之处。只要我发觉到,就一定照做。因为教育无小事,虽说是一个环节,但有可能就因为这一个环节就导致其他环节的效果没有得到好的发挥;也可能就因为平时这一个环节培养的过程中,好的习惯形成缺少那么一点儿,学生在这块考试的时候心里就形成了空白。而相反,学生要是平时认真地读、大声地读、如清入境地就,可以从中了解词句的各种结构,掌握词句的节奏。逐步通过反复的读变成自己的语言。一旦用到些词汇、句式、表达方法时,自然涌上笔端,运用语言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还可以有效地培养语感。我还可以利用文中的优美没语句、精彩片段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学生们达到“以我观物,物皆注入我之色彩”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