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去争取生存空间 教师随笔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四川省绵竹市什地镇学校:张祯恒

    社会是残酷的,物竞天选,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是不容改变的,人类的壮大,其他生物的弱化,均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同时人类自身也是从这一过程中走过来的。因而学会竞争,学会生存是非常必要的。

前一段时间,两岁的儿子与一岁多的妹妹,发生的矛盾,引起了我的思考。

那天,我拿着扫帚扫地,刚扫完,儿子便将扫帚抢了去。妹妹也跟来争着抢着,两小孩都拿着不放。突然,儿子把扫帚一丢,大哭起来。我愣了,不知怎样是好,劝儿子,还是帮儿子拿回扫帚。正在这犹豫的时刻,妻子听到儿子的哭声跑了过来,用另一个玩具哄走了拿在妹妹手中的扫帚,给了儿子,儿子不哭了。当时我认为这种收场算是最好的。然而,后来发生的事,却让我意识到,那是不行的。因为每一次儿子与妹妹或他人相争时,他都会以哭闹之势求助于大人。

前天,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妈妈,将儿子带到瑞典去读书。一天,儿子在学校被同学打了,学校老师却不管。妈妈非常生气,去质问老师,老师说:“你的孩子被打了,但是他也可以打那个打他的孩子呀!”听得这位母亲倒吸了口凉气。于是她又找到了欺负自己孩子的那个男孩的家长。更没想到的是,那个家长和老师一样:“你的孩子也可以打我的孩子。”弄得这位母亲简直不知道瑞典人到底是在用什么逻辑教育孩子。一段时间后,母亲终于明白了:在瑞典,孩子受到欺负家长既不能去找老师,也不能去找欺负人的孩子的家长。在他们眼中,这是一种优势的表现,受欺负则是无能的表现。

我想,在我们中国,欺负人定然是一种霸道的行为,是要受到谴责的。然而瑞典人的思路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那就是让孩子学会生存,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事,自己去争取生存空间。

回到开始,我想,如果我儿与妹妹争抢时,大人不去参与意见,儿子定会想办法解决,即使解决不了,他也会在一次次的碰撞中学会生存,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