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趣谈》之“趣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陈亮

《京剧趣谈》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艺性很强的说明文。说到这篇文章,首先要从它的说明对象——京剧说起。

京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博大精深而又充满美感的舞台艺术,中学生们平时接触很少,对于很多专业术语更是无从谈起,也不明白这种艺术形式的美学内涵。加之这篇文章的作者徐城北先生是著名的京剧理论家、戏曲研究员,对京剧颇有研究,其文笔不仅老练,对于艺术的阐释也能通俗幽默、深入浅出。面对这样一篇文艺性很强,专业性很强的文章如何教给六年级的学生,是我拿到这本教材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从文本来看,之所以叫“趣谈”是因为作者通俗幽默的语言和文本原生价值中的京剧元素。如果说,通俗幽默的文本语言更加能体现语文要素,那么,文本原生价值的京剧元素中的“趣”是不是可以通过教师在文本中的读、赏、演、模等环节表现出来呢?这是不是就是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呢?

教学一篇文章,不仅要有总体安排和实在的内容,还要有很精当的构思。既然是趣谈,教学上就应该牢牢把握住“趣”。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生向中学生过渡的时期,心智不成熟,天真活泼是他们的特点。只有“趣教”也许才能真正把握文本原旨,激发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那么,如何做到“趣教”呢?我觉得教学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努力尝试。

一是通过视频及道具来“激趣”。

在课堂导入部分,我尝试播放了一段学校文化节中自己表演的《四郎探母》片段,因为很多同学看过现场的表演,还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再次播放这个视频,可以很快让学生拉近与京剧的关系,并且我在播放视频之前,要求学生们思考:你有没有在视频中发现一些特别的装备?看完视频,学生们很快回答出诸如雉鸡翎、旗头、官靴、手绢、“喜神”等服饰和道具。顺水推舟,由“喜神”这个道具引出文本中关于“马鞭”这种道具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的兴趣由视频转移到了文本。

在说到“马鞭”这种实在道具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感知,我播放了一段京剧演员表演使用马鞭的折子戏片段,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认真观看,并且能感受到道具使用的艺术效果,从而为接下来的表演和模仿环节做好体验的铺垫。紧接着,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道具,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道具“马鞭”,并且在课堂上表演了手持马鞭演绎“上马”和“骑马”的动作,当学生们看到老师亲自演绎京剧动作,课堂气氛顿时再次活跃了起来。

二是通过赏析文本语言来“品趣”。

作者是“趣谈”,语言也充满幽默。作为语文课,赏析语言可以品味京剧之趣。我们来看看文本当中哪些地方体现出“趣”呢?

赏析文本语言很容易陷入枯燥、单调、乏味的死胡同,学生们也很容易就分心。这样一篇介绍传统文化京剧的文章,趣味十足,那么到底哪些地方值得在教学上好好把握并且分享给学生们呢?我们仔细读读文章不难发现,在“马鞭”部分的第三小节,有一句这样的话,“那就得‘狠狠做戏’”,什么叫“狠狠做戏”呢?“做戏”即是“表演”之意,而“狠狠”写出了表演的到位,“狠狠做戏”不就是尽力地展现京剧表演艺术的魅力吗?可见作者的语言是多么的通俗幽默。

又比如“亮相”部分,作者写道:“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通过三次“对着”这个词语的运用,把舞台上这种面面相觑的趣味性表现了出来,同时又用了“定身术”这个术语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想到武艺高强之人点穴定身,瞬间能在脑海中呈现形象化的画面,使人觉得趣在其中。“亮相”部分的第三小节,描述京剧武戏演员在场上“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在这里抓住“抡圆”“耍”“风雨不透”等词语来赏析,可以很好地理解文本之趣谈所在。“抡”起胳膊已经表现一种勇力了,可是这里还要“抡圆”,岂不是比“抡”起胳膊还要勇猛?“耍”呢,好像是随意玩玩的,可是背后却是武艺高强的表现,所谓“艺高人胆大”,小小的兵器在“高人”手中可不是被耍来耍去怎地?“风雨不透”,这是怎样的场面啊?演员手中的棍棒刀枪被耍起来,似乎形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这速度,这力量,这技巧,简直是绝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别具匠心,他的文字功底是多么的高深熟稔,同时,无一不体现出语言的趣味性。只要你细细品咂,趣味无处不在,难怪编者要给它加个标题叫“趣谈”呢!

三是通过课堂模仿和表演来“演趣”。

在教学“马鞭”部分时,我先表演了一段使用“马鞭”上马和骑马的简单动作,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接下来,请学生上台模仿表演。《京剧趣谈》中有关马鞭使用的内容糅合着京剧艺术,在学生表演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且“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欢笑声此起彼伏。

当然,这种表演不是单纯的为演而演,在教学设计上,完全可以很好地渗透语文教学因素。比如,当学生用京剧道具马鞭来表演“上马”和“骑马”的动作时,可以让学生一边回忆老师刚刚的表演,一边用说明性的语言概括动作的过程,一边拿着马鞭进行模仿表演。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运用一连串准确的动作,如“牵”“抚”“按”“蹬”“跨”“扬”等,把语文因素和京剧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文本是“趣谈”,教师要“趣教”,也许这样才是一种相互呼应,才是一种一举两得。尽管一群00后的学生对京剧的认识有隔膜,但是,语文课堂可以通过这一类文章尤其是通过语言的因素让学生去了解京剧文化,拉近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实现双赢的有效尝试。语文要素不仅仅停留在通读课文、梳理课文方面,也不仅仅只是通过相关词句,熟悉文章内容,分析重要语言细节,还要加强对语言问题的推敲和启发。京剧类文本或者说艺术类文本的教学首先还是一种语文的课堂教学,它是语文的,自然要选择典型的词句,能做到分析典型词句有如演绎京剧一样精彩。但是,对于这一类文本,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语文”上,进而要求我们还要体现京剧因素。所以,它又是京剧的,是文化的,这也正是语文这门学科承载传统文化教育大任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