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1
即“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去讲究个人恩怨。语出《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即位后,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后来,他遭人诋毁,被汉文帝疏远,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针对大臣获罪受刑的做法表达了意见。他认为体罚大臣,不合古代“刑不上大夫”的`规定,要求对有罪大臣待之以礼,不上刑罚,令其自裁。他说:“这样做了以后,大臣就能做到为国忘家,为公忘私,见利不随便谋取,见害不苟且逃避,以节义上报君王礼遇之恩。”汉文帝采纳了贾谊的提议,废除了对大臣体罚的规定。
“公耳忘私”(公而忘私)一般还指大公无私的行为而言,含有褒义。现多用以形容全心全意为国家的崇高精神。
成语典故2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乐不思蜀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选自《三国志》)
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有后主有喜色。司马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谓贾充曰:“人之常情,乃至于此!虽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郤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鞠躬尽瘁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参看“三顾茅庐”)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桃园结义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谈到:"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清代一些会党如三合会等,在他们颇为庄重的入会仪式上,必定不会忘记插上桃枝,以此象征他们是在桃园结义。
草船借箭
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枝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操军即日将至,若候10日,必误大事。”他表示:“只须3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内造出10万枝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表明:周瑜并不相信诸葛亮在三天内会造出10万枝箭。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3日之内如何能造出10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10万枝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凌晨,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毅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手6000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1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他还命令所有士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为此懊悔不已。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10余万枝,为时不过3天。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
成语典故3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 ·排调》:“孙子荆 (楚) 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 (济)‘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 所以漱石,欲砺其齿。’”《晋书·孙楚列传》亦载此事。”枕石漱流,起源则早。《宋书 ·乐志三》 中有曹操 《秋胡行·晨上》:“名山历观,遨游北极。枕石漱流饮泉。” 《三国志·彭传》中有:“伏见处士绵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隽生之直,枕石漱流,吟咏缊袍,偃息于仁义之途,恬淡于浩然之域。”
释义用法
孙楚年轻时欲归隐山林,与人谈论,把“枕石漱流”误说成“枕流漱石”。他随即解释说,枕流以洗耳,除去俗尘; 漱石以砺齿,远离人间烟火。后用此典形容隐居生活。
用典形式
【枕漱】 清·赵执信:“故溪堪枕漱,仙路莫轻攀。”
【枕流耳】 宋·陆游:“聊将枕流 耳,静听属私蛙。”
【枕流意】 唐·薛涛:“感君识我枕流意,重示瞿塘峡口图。”
【孙公漱石】 明 ·汤显祖:“童子春年戏,孙公漱石情。”
【枕石漱流】 宋·陆游:“枕石何妨更漱流,一凉之外岂他求。”
【枕流漱石】 元·耶律楚材:“枕流漱石轻轩车,吟烟啸月甘藜藿。”
【漱石先生】 宋·苏轼:“漱石先生难可意,啮毡校尉久无朋。”
成语典故4
乐广是西朝时期的名士,常常喜欢跟朋友们喝酒。在这些朋友中有一个朋友是玩得特别好的,乐广最常请他到自家来。但是奇怪的是,这个玩得很好的朋友已经很久没来了。乐广就纳闷了,询问他是什么原因。原来啊,事情是这样的:
前两周乐广得到了一壶上好的酒,就盛情邀请好朋友到自己家来享用。两个人吟诗作对,太高兴了。乐广端起酒杯,“这是上好的.酒,我也没有喝过,我们来试试吧。有你这个好朋友,真是好啊。”好友也端起酒杯,“哈哈,我有幸能喝得上,尝尝,尝尝。”两个人对着对方举了下杯,正要往嘴里送的时候,好友一瞥看到自己的杯里居然有一条小蛇。“酒杯里怎么会有条小蛇呢?不可能!好酒别浪费了。”迟疑了一下,还是把酒往肚子里送。这一送可不得了了,回去的时候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问他怎么会这样,“我担心啊。那杯酒里要是真的有条小蛇,那被我喝进去了,不就在我肚子里了吗?那它会不会在我肚子里咬我啊?哎哟。”想着的时候,肚子就觉得绞痛。“哎呀,哎哟。蛇真的咬我了,怎么我觉得肚子疼。哎呀,哎呀。”这在现代叫作疑似病,自己以为自己生病了,就不断找自己生病的原因。这样寝食难安了好几天终于请医生来看。医生把了把脉,说没事,担心多了导致的。见家仆送走医生就嘟哝着,“肯定是个庸医,我的肚子里肯定进了蛇!什么都看不出来。”
听到这乐广就笑出声来。好友见到心里疑惑,就对乐广生气了,“我都这样了,你还有心情笑。可能我们以后没办法再一起喝酒了。”“你还真能给自己找罪受啊!自己吓自己,可是会把自己给吓死的呢!你不知道啊,在我的偏厅喝酒的地方墙上挂着一张弓,就是上次喝酒你坐的地方上头。是弓把影子偷到你的酒杯了!要不信,你去我家瞧瞧啊!”半信半疑的好友就跟乐广同去他家。在同样的位置,乐广把酒倒在酒杯里,在里头真就投下弓的影子,像极了小蛇呢!“来,为你的身体好了,我们干一杯!”说罢,把那杯酒往嘴里送。
成语典故5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四岁的时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简介】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成语典故6
成语名称:水深火热
成语拼音:shuǐ shēn huǒ rè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民生活。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艰难痛苦。
成语来源: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成语造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4章:“他要教训胡永州,并且把那孩子从水深火热中搭救出来……”
水深火热的成语故事
出处《孟子·梁急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释义好像掉进深水和烈火之中一样难受。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故事战国时,燕王哙改革国政,把君位让给相国子之,将军市被和公子平不服,起兵攻打子之,爆发内战。燕国大乱,齐国乘虚而入,齐宣王派大将匡章率兵十万攻燕。燕国百姓对内战不满,不愿出力抵抗齐军,出现“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的局面,有些地方的燕国百姓反而给齐军送饭递水表示欢迎。匡章只用了五十天工夫,就攻下燕国国都。齐军攻占燕国后,并无撤回之意。匡章又不管束军队,士卒欺凌百姓,燕人纷纷起来反抗。这时,齐宣王向正在齐国游说的孟子请教,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人劝我吞并它,到底该怎么办?”孟子回答说:“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反而很高兴,那就吞并它。古人有此先例,周武王便是。”“如果吞并燕国,当地百姓并不高兴,”孟子又说,“那就不要吞并它。古人也有先例,周文王便是。”孟子举了这两个例子后指出:“当初齐军攻入燕国,燕人送饭递水表示欢迎,那是因为燕国百姓想摆脱苦日子;而今如果齐国进而吞并燕国,给燕人带来亡国的.灾难,使他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那他们必然会转而盼望别国来解救了!
水字开头的成语
水深火热 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包含有水字的成语
覆水难收 背水为阵 车如流水 据水断桥 人不可貌 远水不解 远水不救 背水一战 杯水车薪 如鱼得水
成语典故7
典源出处
《左传 ·宣公十五年》:“初,魏武子有嬖(bi)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zhi) 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释义用法
魏武子有爱妾无子,武子得病,告诉其子魏颗说:‘我死了可将她改嫁。’等病危时又说:‘一定让她殉葬。’其父死后,魏颗将父妾改嫁,说这是其父清醒时的话,后他与秦将作战,见一老人把草连结在一起,将秦将杜回绊倒,使魏颗获胜。夜里梦见老人来说,他是所嫁妾的父亲,来报他不以妾殉葬之恩。后以此典指感恩图报。
用典形式
【结草】 宋·王令:“何以论报心,结草效魏颗。”明·徐渭:“逃萧孟尝走,结草杜回亢。”
【魏颗孝爱】 宋·苏轼:“魏颗真孝爱,三良安足希。”
【老人酬魏颗】 宋·苏轼:“知君决狱有阴功,他日老人酬魏颗。”
【结草酬魏颗】 宋·苏轼:“阴功在不杀,结草酬魏颗。”
成语典故8
上古时代,有一次,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战。共工大败,气得向西方
不周山一头撞去,把不周山撞坏了。不周山是撑天的大柱,大柱一断,天就坍塌了一大块,地也陷裂了很多;同时,山林起火,洪水横流,世界发生了可怕的灾难。创造世界万物的女神娲(女娲是邯郸市涉县人,娲皇宫就坐落在涉县境内),在大江大河中挑选了许多五彩的石子,架起火来,把石子炼成熔液,然后用这种熔液去修补破坏了的天。她又杀了一只大得无法形容的乌龟,斩下它的4脚,作为4根天柱,竖立在四方,把天撑住。还利用大火后遗留的芦草灰,堵住了洪水。一场大难,始告平息。太阳女神羲和,生有10个儿子,也就是10个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那里有一棵大树,名叫“扶桑”,所以那地名也叫“扶桑”。这棵大树有几千丈高,10个太阳,就住在这棵大树上。他们每天一个,轮流在天空值班。早上,不论哪个太阳值班,都由他们的妈妈羲和架车伴送。这辆车子很壮观,是由6条龙拉着的。从起点汤谷到终点蒙谷,共有16个站,正好一天的路程。车到第14站悲泉,太阳就得下车步行,妈妈羲和架着空车赶回汤谷,为伴送明天值班的'儿子去作准备。每天早上,值班的太阳离开扶桑,登上龙车之前,一定先要在咸池里洗一个澡。羲和还常常带着儿子们在东南海外的甘渊一块洗澡,甘渊的水,十分甘美,羲和把儿子们一个个都洗得干干净净,明明亮亮。平常人们形容无可比拟的极大的功绩时,就借用“女娲补天”和“羲和浴日”这两个故事来作比喻,称为“补天浴日”。
成语典故9
金蝉脱壳
公孙阅托媒人到钟离家说情,钟离秋的姐姐钟离春为使妹妹忘记疯子孙膑,收下聘礼,未曾想钟离秋痴心不改,并与姐姐大闹一场。
钟离春是剑术高超的烈女,她为了断绝妹妹的恋情,欲杀孙膑。孙膑面对死亡,仰天长叹,叹自己空有世上无双的《孙子兵法》,却无用武之机,辜负了祖先和老师的厚望。钟离春方知孙膑是装疯。
钟离春只身来到孙膑的家乡齐国国都,遇到了齐国将军田忌,将孙膑的遭遇告诉了田忌,请田忌设法解救孙膑。田忌不信孙膑其才,田忌的门客禽滑说他到魏国一试孙膑,然后见机行事。
禽滑来到魏国,在钟离春的.安排下与孙膑见面。一番交谈,禽滑与孙膑相见恨晚。禽滑用孙膑之计,让自己的仆从装扮成蓬头垢面的孙膑醉卧猪栏,孙膑乘机躲入禽滑的马车逃离魏国。
成语典故10
朝三暮四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成语典故11
【成语】望子成龙
【发音】wang zǐ cheng long
【释义】望:盼望。龙;古代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中国封建社会把龙作为帝王的象征,比喻高贵杰出人物。盼望儿子能成为出类拔萃的显耀人物。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无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还加几倍。
【传说典故】传说的主人公有曰解缙,又曰丘逢甲,说法众多,终是一个传说,无可考证。一个员外多年无子,后来焚香求观音菩萨,四十岁这年,夫人终于有喜了。十月怀胎,弄璋报喜,全家上下喜庆万分。俗话说:小毛毛,七坐八爬九个月扎牙。这个毛毛呢,十个月就会走路说话,家人喜出望外,员外更是百倍疼爱,悉心教养。小儿长到三四岁,诗词文章,鲤对应答,不在话下。为父的员外再没得可教他的.了,于是就送他去赶考。因为他太小了,跨不了考堂的高门槛,于是员外将他骑在自己的肩上:骑肩入堂。当考官点名问考,见一人抗着个小儿进来,很是奇怪,便发问:堂下负子入考者为何人?只听小儿答道:负者不考,考者不负,礼虽不恭,情由可原,望大人见谅。说完一拱手。考官见之打了一惊!于是道:不孝儿骑父为马童儿对:慈悲父望子成龙考官又道:鹦鹉能言难似凤童儿接道:蜘蛛虽巧不如蚕考官冷笑:小孩子满口乳臭儿童回敬:大老人一脸花椒考官道:草萤有光终非火望子成龙望子成龙神童道:荷露虽圆岂是珠考官心喜:眼中人为面前人神童心欢:水底月是天上月最后,神童中了状元。
成语典故12
自欺欺人[zì qī qī rén],指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现指“就是明明知道真相,却骗自己也骗别人,一般指不肯面对事实。
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不要以为就你自己聪明,干了坏事别人不知,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不要刻意地去改变别人的看法。做事要先想好,实事求是。小朋友们,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不要去贪图别人的东西。
成语典故13
“如释重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人在解除某种负担后轻松愉快。
这个成语于《毂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公元542年,鲁襄公病死,公子稠(chu)继位,史称鲁昭公。当时,鲁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季孙宿、叔孙豹和孟孙三个卿手里,其中以季孙宿的权力最大,昭公不过是个傀儡。昭公这个国君也不争气,只知游乐,不理国政。生母去世后,他在丧葬期间面无愁容,谈笑自若,还外出打猎取乐。这样,就使他更在国内失去民心。
大夫子家羁见昭公越来越不像样,非常担心,几次当面向昭公进谏,希望他巩固王室的力量,免得被外人夺了政权。但是,昭公不听他的劝告,照样我行我索。日子久了,昭公终于觉察到,季孙宿等三卿在不断壮大势力,对自己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他在大臣中暗暗物色反对三卿的大臣,寻找机会打击三卿。
不久,季孙宿死去,他的孙子意如继续执政。大夫公若、郈(hu)孙、藏孙与季孙意如有矛盾,打算除掉季孙氏,便约昭公的长子公为密谈这件事。公为当然赞成。
公为回宫和两个弟弟商量后,认为父亲昭公肯定怨恨季孙氏专权,因此劝说昭公除掉季孙氏。昭公听说郈孙、藏孙等大夫与季孙氏有矛盾,心里很高兴,就秘密把他们两人召进宫内,要他们一起来诛灭季孙氏。接着,又把子家羁召来,告诉了他这一密谋。不料,子家羁反对说:“这可千万使不得!如果这是进谗者利用大王去侥幸行事,万一事情失败,大王就要留下无法洗刷的罪名。”
昭公见他坚决反对,喝令他离去。但子家羁表示,现在他已经知道了这件事的内幕,就不能离宫了,否则泄露出去,就不能摆脱责任。于是,他就在宫中住了下来。
这年的秋天,三卿之一的叔孙豹因故离开都城,把府里的事情托给家臣騣(zng)戾掌管。昭公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没有人会去支援季孙氏,便使郈孙、藏孙率军包围了季孙氏的府第。季孙意如来不及调集军队反击,又不能得到叔孙豹的救援,只好固守府第。他向昭公请求,愿意辞去卿的职务回封地去,或者流亡到国外去。子家羁建议昭公答应季孙意如的`请求,但是,郈孙坚持非把他杀掉不可。昭公觉得郈孙的意见对,就听从他的。
再说叔孙豹的家臣騣戾得知季孙氏被围的消息,和部属商量后认为,如果季孙氏被消灭,那末接下来会轮到叔孙氏,所以马上调集军队救援季孙氏。昭公的军队没有什么战斗力,见叔孙氏的军队冲过来,马上四散逃走。三卿中还有一家孟孙,见叔孙氏家已经出兵救援季孙氏,也马上派兵前往。路上,正好遇到逃退过来的郈孙,便把他抓住杀死。
昭公见三卿的军队已经联合起来,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和藏孙一起出奔齐国避难。由于昭公早就失去了民众,所以百姓对他的出奔并不表示同情,倒反觉得减轻了他们身上的重担。
成语典故14
【成语】: 拔山举鼎
【拼音】: bá shān jǔ dǐng
【解释】: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成语故事】:
拔山举鼎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力强气壮。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羽,名籍,秦末下相人。少年时代,项羽不喜欢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肯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也只求略知大意,不肯认真钻研。
据说,项羽二十二三岁时,身体魁梧,体力强壮,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
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夺天下,从24岁开始,奋战了8年,最后被刘邦等包围在垓下,终于自刎于乌江。
自刎前,在四面楚歌的那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对着爱妾虞姬和叫骓的名马,慷慨高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成语典故15
明末年间,登州府蓬莱城有个非常出名的画家。他特别喜欢水浒故事,擅长画梁山好汉。
这一年他得了重病,临死前只画了梁山一百零七个好汉,只剩下武松没画,他觉得画武松离不开老虎,可他又不熟悉老虎,所以拖到最后。
他咽气之前,把徒弟叫到面前说:徒儿啊,我还有武松打虎没有画,你要在我死后把画完成。你一定要到后山上去找到老虎,看仔细了再动笔,他说完便断了气。
徒弟遵照师傅的嘱咐,带着干粮和防身的刀棍便到山上寻虎去了。可是,他找了数天也没找到,有些灰心丧气。
这一天他遇见一个小和尚,说明来意。
小和尚听后笑笑说:这有何难,你去找只猫不就行了吗?它俩长得一样。
徒弟说:猫太小了。
小和尚说:画大一些不就行了吗?再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你照猫画虎准成。
徒弟觉得有理,就回家找了一只大黄猫,照着样子把虎画成了。他终于完成了任务,画成了一幅武松打虎图,把一百零八位好汉图挂了出来。
有个文人看了后,在武松打虎图边上题词道:佳作名画,一百担八将个个英雄,唯有武二郎误把黄猫作虎。
从此,照猫画虎的故事传开了,成了一句俗语,专门形容那些做事不深入实际,敷衍塞责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不要敷衍搪塞,对自己要有高要求。还有有机会的时候,要多去见见世面,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与优秀的人的差距,才能更好的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
【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成语典故:鸟尽弓藏07-16
成语典故素材07-08
指鹿为马成语典故08-19
刻舟求剑成语典故08-20
成语典故大全07-25
成语典故赏析04-18
成语典故简短故事02-21
关于摧枯拉朽的成语典故12-20
成语典故:气壮山河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