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优秀]初中生的作文3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生的作文 篇1
今天我与家人来到了雄伟的长城,领略长城的美丽景色。
经导游介绍,我们走上了第一峰,第一峰是由一个个台阶与斜坡和围墙、烽火台组成,从垛口向下了望,却见群山连绵不断,突起的山峰加上成片的树林让人感觉想到了世外桃源,到了烽火台,看着一块块古老的砖头,仿佛回到了那个战国时代。我们过了一会便到了山顶,从山顶向下了望便又是一番景象,群山环抱着第一峰,向四周看去,长城一节连着一节,一节挨着一节,人们啧啧赞叹长城的美景,外国朋友也不例外。
第二峰的斜坡与台阶更陡,人们得费好大的力气才能走上去。顶峰处,各种花草树木便都在山峰上展现,无论你在第二峰的哪一个角落,你都可以看到长城衬着蓝天与阳光的美丽景色,无一不让你感叹中国有这么美的大山河川。
第三峰,我们便走到了长城最高处,人们纷纷踩上石头,一一留影纪念。第三峰的下坡无疑是最高、最陡、最长的,人们纷纷倒着身子扶着栏杆向下行走,刚走到烽火台,眼前的景色美不胜收。人们有的欣赏着长城的雾景,有的用相机留住着美丽瞬间,有的在向山下呐喊,听着回声,有的在小贩手里拿取照好的快像。一座座长城盘踞在山峰上,宛若一条巨龙在山峰上歇息,又好似中华大地的血脉平铺在山峰上,一层层,一座座山峰是长城的依托。
第四峰,是最为陡、台阶最高的山峰。到第四峰山顶你便可以细细的、慢慢的品位长城的美与雄壮,哪一节长城不会让你感觉到中国人民的勤奋、智慧呢?第四峰的`山顶上可以让你饱览长城的全景,也可以感受到长城是中国人民的劳动与智慧的重要结晶。
我爱长城,不仅爱她的美,也爱他无尽的风采!
初中生的作文 篇2
不知不觉中,初中的生活已经开始一个月了,而我,还没有完全的适应初中生活,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我来说,初中生活的开端是,是成长中大大的一步,也在我的心中记上了重重的一笔,回想起刚入学的时候,真是令人难忘呢!
(一)新老师
记得刚入学的时候,我对学校很陌生,直到我进入教室,看到我的老师,陌生感全无,我们的老师,金黄色的头发,短短的,看起来很有精神,两只大大的眼睛看,起来炯炯有神,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使老师看起来既严肃,又温柔,整个人显得很文静,我也很喜欢听老师讲课,每次她读课文时声音洪亮,感情到位,我很快就适应了新的`老师。
(二)新同学
时光如流沙,在指尖倾泻而下,成长的足迹,每一步有一件难忘的事情,而新的同学也在我成长的路上走了重重地一步。刚和小学同学分开没多久,还没有从思念中走出来,我就已经迎来了新的同学,我们班的同学,每一个都活泼开朗,我们在第一次运动会上,通过了大家的努力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大家流过的汗,和大家所付出的心血啊
(三)新目标
升入了初中之后,一瞬间增加了好多科目,一下子感觉压力就上来了,初中不像小学,小学写完作业还能休息一下,而初中需要写完作业之后,预习一下明天的课程,小学时的考试没有排名,而初中有,所以小学的目标和初中的目标不一样,初中目标是,考试名次要比小学入学考试高。
回忆刚升入初中时,真是难忘啊!我一定会适应初中的生活,完成自己的目标,做一名优秀的初中生。
初中生的作文 篇3
曾多次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捧起又放下。总是对那充满诗意的书品产生了无尽的困惑:先生为何称旅行为苦旅?既然是苦旅,先生又缘何一次次地踏上旅程?
循着先生的脚步,我展开了我的西行。旅行很快乐。我看见了尘封千年的兵马俑,我看见了大漠深处的月牙泉。我收获,因为浩瀚的秦史就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快乐,因为断绝人烟的大漠深处竟有如此一片绿洲。我的收获是形体上的。
翻开文集,游于文字中,再借先生的眼睛观察,我却感到了一丝苦。我用心灵与兵马俑对话,我触到了繁华不再的咸阳城的一声叹息;我用心灵与月牙泉窃语,我感到风吹狂沙,小泉可能在弹指间被埋没的恐惧。我的收获是苦,是心灵上的苦。
我驚异,去旅游、去躬行,竟能在快乐的游程中收获一丝哀伤!
在西行途中,我再次翻开余秋雨先生的著作,越发地了解了他。他游敦煌,历兰州,攀沙山,览咸阳,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风景。一次次思想的游历,使他一次次收获到人世间的真谛,虽有苦感,咽下却觉甘甜,我想这大概就是先生一次又一次进行文化苦旅的原因吧?
我不停地行走西行旅途中,带着《文化苦旅》边走边思:王安石的褒禅山之行是苦的,但他的心灵旅行却是有收获的,因为明白了以“志”“力”“假于物”达到人生的目标的道理。东坡先生的石钟山之行也是苦的,但他的心灵之旅也是有收获的,因为他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而今,我的西行之旅既快乐,又疲劳。不过,也有了自己独有的收获——读起《文化苦旅》时,旅途的疲惫渐已消失;读起《文化苦旅》时,孤独的感觉离己而去;读起《文化苦旅》时,更是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我的心灵随着《文化苦旅》而置于阳光下,扫除了阴霾,换上了温暖与明亮。我的心灵来到了阳光下、大漠上,充满了希望,满眼是生命的光彩。我在前人的心灵旅行中,终于找到了一边行走一边读书的轻松,终于收获到了只有心灵的苦旅才能越来越接近思想的天堂之真理。
说得不错!读书、旅行、实践,尽管是一次“苦旅”,但又是人生的最大收获……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的最大亮点是内容厚实,立意深刻。以《文化苦旅》为全文的线索,构思精巧,情节安排曲折生动,引人入胜。作者由对《文化苦旅》的“苦”起疑,继而惊异先生“竟能在快乐的游程中收获一丝哀伤”,明白先生的收获正在于他“心灵的苦旅”。由“我”带着《文化苦旅》“旅行很快乐”,也“疲劳”,继而“边走边思”,“终于收获到只有心灵的苦旅才能越来越接近思想的天堂之真理”。文章写得含蓄,富有哲理,显示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以及思维的深刻。
文章写得有“波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致,牵动阅卷老师的情感神经,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