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

时间:2022-10-18 15:02:16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学作文汇编九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中学作文汇编九篇

中学作文 篇1

  我的爷爷是一位农民,住在乡下,他有着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他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民中普通的一员。

  春天,他用一把被阳光和泥土所滋润的、闪着银白色光的锄头在肥沃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每每此时,爷爷黝黑的脸上便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夏天,绿油油的苗在带着泥土清新味道的空气中闪烁着鲜嫩与活力。秋天,金黄的穗子缀着条条流苏,沉甸甸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冬天,大雪覆盖了整块田地,流淌出一地的纯洁与美梦。

  每次假期回去时,见到爷爷那透着朴实的、如同他耕种的那块土地一般的脸庞,洋溢着自豪与幸福。爷爷和他的那块田,像是生来便是一体的,美好且和谐。

  但,那一张小小的纸却改变了这一切,烈日炎炎的午后却让人的后背一片凉意。是的,它是一张工地迁收令。

  爷爷坐在椅子上,背对着阳光,垂着头,手里还紧攥着已经皱巴巴的白纸,那样孤单,那样无助。我望着他,好像岁月相册里那黑与白交织着的流光碎影,长长的影子,黑黑的,沉重的,似笼罩住了前方道路。

  他不愿意放弃他最爱的土地,他怎肯放弃如同他生命一般的土地!执拗的.他,眼神里透着悲凉,但更多的是坚定。“我不卖,就是不卖!”他那沧桑的声音和那一扇还倒贴着“福”字的木门把来做他思想工作的人阻挡在外,他坐在小小的瓦房里抽掉了一根又一根的卷烟。我透过门缝望着他,佝偻的背影和一地的烟灰。

  但那片土地周围高楼还是建起来了。是呀,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如他一样,如此依恋着土地。高高的楼一幢连一幢,像一座监狱的铁栅栏将爷爷的地囚禁起来。阳光照不到,暗沉沉的一片。连他忠诚的牛好似也害怕进入田间,固执地杵在牛栏中不愿再走进那块被包围、被孤立的田地。

  爷爷叹了口气,似看懂了牛眼中的情,大大的牛眼和一双人眼对视着。他妥协了,一步一步走向田间,深深的脚印烙在黄土埂上,却似火一样地烫,他望着那片承载着他太多太多悲或喜的地,见证了他太多太多重大时刻的地,终究还是失去了。爷爷终是无法延续他的梦,那块土地怕也在淌着泪。

  在这场可以称之为农民与城市的较量中,爷爷终究败下了阵,在动工开建的那一天,我看见爷爷浑浊的眼泪在深陷的眼眶中打转。他终是看不下去,叫我一同回去,一路喃喃自语:“这么好的一块地呀,这么好的一块地……”

  我知道,从此,那片田地上春天是楼房,夏天是楼房,秋天是楼房,冬天依旧还是楼房,再也种不出曾经有过的美景,而爷爷怕也无法再有稻穗成熟时的喜悦和满足了。

  爷爷在这场较量中输了自己的地,输了自己得以成为农民的资格,但城市赢了吗?我回头看着那片用钢筋水泥筑成的一切,不一定吧。

  爷爷和他的地终究只能流着泪期待在各自的梦中相会。

中学作文 篇2

  灯慢慢灭了,演出开始了。

  一出没有彩排,没有剧本的戏。演到哪儿算哪儿,如果什么时候不想演了,或者演不动了,那么就不演了。这个就是舞台上的规则,看上去很轻松,却又异常艰难。

  有时我是主角,有时我是配角,有时聚光灯没有照射到我,我仍然要不停地演,但没有被照射到的时候,我可以轻松悠闲地演绎自己,不必在意观众的目光。

  一出新的场景刚刚开始。

  我独自站在舞台中央,四周一片漆黑,观众很安静,感觉冷冷的。黑色的舞台并没有给我带来恐惧和寂寞,相反,我很喜欢这样的气氛,在黑色的背景里,任何人都不需要伪装自己,一切都真实自然。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可以用心来感受,心是最敏锐的器官,它能够忠实地把真相传递给我。在黑暗中我不需要再去假装坚强,即使一滴眼泪悄悄落下,也不会有人知道,可有时也必须小心翼翼,因为聚光灯随时可能打亮,毫无偏差地射中我、我的全身……

  “刷”,灯突然亮了。

  好刺眼,我本能地闭上了眼睛,用手去遮挡灯光。在舞台上,所有多余的动作只会引来一片嘘声,我不知所措。将眼睛慢慢睁开,发现自己成了一个亮点,周围都是黑色的。当自己太过于突出,以至于格格不入时。“亮点”对于我来说也就不是亮点了,这正是我企图逃离舞台的原因。可是,在这个蓝色的剧院里,众目睽睽之下,该如何逃走啊?我迅速移动身子至黑暗处,可是聚光灯也就跟着我,照亮了暗处。我再次尝试,再次被照亮。我将要怎么演下去呢?此时,对于我来说,刺眼的已不仅仅是灯光,还有观众的'目光。

  在舞台上,大部分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和我一样想要逃避。聚光灯、观众的目光和一片片的嘘声都让我们窘迫不堪,但即使是这样,仍然有人在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成熟,变得更强,而我——聚光灯把我脸颊上的泪水照射得晶莹,惟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吧,等待时间将泪水风干,然后继续这一幕场景。

  有时我是配角。我喜欢配角这份工作,这是份很轻松的工作,即使偶尔出点小岔子,也不会引人注意,聚光灯不会照到我,也没有观众的眼神注视着我,因为我并不重要。我不会感到不知所措,当然这不代表我被观众所遗弃了。我知道一匹再精美的布,也是由无数根不起眼的线编织成的,我就是其中的一根线,哪怕是边沿上的一根;珠穆朗玛峰也是由许许多多岩石堆砌成的,我是山顶或者山脚的那颗石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并不在乎站在哪里,只要不被观众的眼光束缚住就好,也希望不会有那么一天,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扮起小丑。

  谢幕的那一天,越来越近,曾经有很多优秀的演员被世人所铭记,我并不奢求这个,只希望,在我离开舞台的那一天,我还是我。

中学作文 篇3

  “学校”这个字眼多么普通而又熟悉呀!一个人至少要经过六年的小学生活。我的学校虽然不起眼,但是,却牵动着我的心。我为它的过去而骄傲,为它的现在而自豪,我愿为它的将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得当初,我刚跨入母校的大门时,我还是一个无知的娃娃。如今,我认识了许多字,还会唱歌、跳舞、画画------这些都是我们老师辛勤的培养与教育的`见证,是与您分不开的。

  春天到来时,老师领着我们到校园里找春天。校园里一片新,你瞧,那紫薇树开得多灿烂呀,就好像一位小姑娘把自己的鼎盛时代展示给我们看,它们洁白如云,犹如一位位身着婚纱的新娘;枫树生出了一个个红孩儿;黄杨树的头发更有光泽了-------夏天,猛烈的太阳炙烤着校园的大地时,我们依然在大草坪上疯玩,玩累了,您就让四季长青的松树为我们挡住骄阳,送来荫凉。秋天,树叶飘飘,像一只只金黄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我们又在一只只“蝴蝶”中玩耍着。冬天,大雪覆盖校园,喜爱玩雪的我们在大草坪上尽情地滚雪球,打雪仗,两手冻得通红,也还是乐不思蜀。您又似乎看到了我们通红的小手,就连忙请来了太阳公公为我们取暖。

  母校,我即将离开您,千言万语表达不出我对您的依恋之情。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我与同学的笑声、歌声、琴声……作为毕业班的学生,我们一定会珍惜这段日子。这段一起走过的岁月将永远是我心底最温馨的回忆。

中学作文 篇4

  “哎呀!太晚了!”我匆匆忙忙的冲出教室,跑到了马路边,我在想,不早点回家,爸爸妈妈肯定会担心的。

  路旁的小树拼命的'摇来晃去,似乎也在催我赶快回家,我加快了速度。看见前面有两个骑自行车的人,他们并排着,前边又有汽车迎面驶来。我只得放慢了速度。“看,前头有个妇女拉着一车梨!”听声音,是两个男同学。我抬头向前头看去,只见在坡脚的拐弯处。确实有一个戴着篾帽的妇女吃力地拉着一满车梨。这两个男同学悄悄的说:“这梨肯定很大,我们拿来个解解馋吧!”“好的!等时机一到,就……”他们的悄悄话被迎面的风送到了我的耳朵里。也许他们一点也没想到有人在后头听到他们的悄悄话,或许他们并不在乎这些。近了,我看到,这位拉车的妇女只顾埋头拉车,而这两个男同学悄悄地将手伸到梨车上,眨眼之间,一人拿出一个梨,塞进了各自的口袋里,若无其事地扬长而去。

  我呢?不忍心看着妇女吃力的拉车而不管这件事,忙下了策划去帮她推车。我低着头,弯着腰,使劲地往前推。推到坡头的时候,这妇女发现了我。我正转身要走,她气喘吁吁地叫住我:“谢谢你啦—你真好!”我蹬上自行车,欢快的回家了,很是高兴呢。

  谁说孩子不能做好事,别小看小孩子哦!对了,我还要回家呢,今天是我最晚回家的一天了。

中学作文 篇5

  那时的冬晨,大雪覆盖故城,整齐的四合院内,稚童们的笑声忽隐忽现;如今的冬晨,雾霾笼罩新市,挺拔的大厦,人们的脚步匆匆忙忙。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这个高科技的年代,仿佛只有音乐才能传达我对慢的诉求,旋律轻柔悠长,却敲击着我跳动的心脏。如一颗小小的浪花,却可泛起内心层层的涟漪。我在地铁中,看着行色匆忙的人,会情不自禁想起许多幼年的时间。

  像乡间的'小路,那时灰色的砖瓦显得那么素净。清晨,一定是爷爷在咳嗽声中叫醒我,然后我跑下床去,喝一口奶奶刚买回来的浆汁,又甜又暖。然后就是春天的风筝,夏天的冰棍儿,秋天的风车和冬日的雪球,陪伴一年又一年,简单却有乐趣。

  现在,信息时代的到来,柏油马路取代了灰砖土路,高楼大厦覆盖了村野小屋,匆匆忙忙取代了“悠然见南山”的情趣,奔波劳碌代替了“停车坐爱枫林晚”的闲适。风车再无法满足生活的乐趣,手机等发达的工具好像扬鞭抽打时间的更替。就这样,我们在这快节奏的时代中随波逐流,离心灵的栖息渐行渐远……

  看着淡出生活的邮筒而伤怀,为终将离开的亲人哭泣,为注定无法挽回的错过惋惜……虽然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可是,那又能收获什么呢?为了生活而偏离了“生活”,仿佛“生活”变成了“活着”。

  拜伦曾说:“没有办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著名画家齐白石晚年突变画风,重新点燃画坛的火苗,没有一直向前堆叠他已有的成就,而是停住脚步回望曾经,最终晚年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放慢脚步,齐白石找到了属于他的另外一只神来之笔;回望过去,康有为先生依古改今。放慢脚步,即使是路边的雏菊也别样风采。

  我们终将留不住逝去的青春,找不回失掉的过去,记不清遗忘的记忆。即使是高科技也不能让时间静止,我们又没有都教授的超能力,无法让一刻的感动永存……

  那就把我们的脚步放慢些,驻足停留,看看曾经路边的花多么素艳,街边的树多么挺拔。回忆, 回忆从前的往事。在发展的同时,感知变化,享受过程,记住生活每一刻的精彩,把“从前慢”变为“享受慢”。

中学作文 篇6

  试论一种全新的中学作文评改理念,提高视率 让分数和评语动态地呈现

  ——试论一种全新的中学作文评改理念

  在整个作文教学体系中,评改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我们让这一环节落空,那么作文训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就难以挣脱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形成的疲软状态。所以,更新作文评改理念,在当下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作文教学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然整个语文教学理念在日益更新,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尤其是评改)理念就也应该随之更新。我们知道,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已经首次把“人文性”写了进去,突出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承认和重视“主观性”在语文学习中的存在。如今,语知和阅读中答案的“惟一”和“机械”的现象,尚且还遭到人们的批评,而主观性非常强的作文,它就更应该值得人们反思。我认为,对一篇学生作文,不应该存在绝对的评判标准,不应该只是惟一的分数和惟一的评语。因此,作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的评改理念也应该与整个语文教育的理念相适应。

  目前作文评改的主要弊端

  一是缺乏普遍的推动力,也就是说对所有学生的写作热情不能产生推动作用。每一次作文本子发放下来,总是极少数学生面对自己的分数激动不已,面对自己的评语喜上眉梢,而其他大多数学生看看分数然后惊诧不已,瞧瞧评语于是皱着眉头。可以说,“点”上的积极,更衬托出“面”上的消极!在广大教师对此感到纳闷、痛苦乃至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的学生更是感到纳闷、痛苦乃至无能为力!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很多,但我觉得分数和评语的“惟一性”是最主要的原因。

  试问:这少数学生的作文和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其分数和评语都真的无可争议吗?作文的好差标准难道是绝对的吗?老师的打分尺度难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吗?当然,在正常情况下,极个别特别好或极其差的作文,被老师用来做“典型”或“反面教材”,也许因为老师斟酌得审慎一点,评判的结果可能会离“准星”稍微近一点,从而能够被大家广泛地认同;然而,更多的作文,它们的分数是否就一定恰如其分呢?评语是否就一定切中肯綮呢?

  我想,既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教师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读者,尽管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读者。打个比方吧,教师可能比学生水平更高一点,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尺”与“寸”,但教师这个“尺”是有“所短”之可能的“尺”,学生这个“寸”更是有“所长”之可能的“寸”,况且比较起来,教师“尺”为一,而那么多学生却拥有那么多的“寸”。可是,我们为什么只让教师的“尺”发挥着作用——很显然,有时发挥的反而是其“所短”,而不让学生的“寸”能够“有所长”呢?假如在整个评改过程中,大胆地放手,也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甚至于多次参与,那么学生的写作热情也许就会极大地提高的。

  二是缺乏足够的转化力,也就是说不能把训练转化成效益,转化成“再生能力”,转化成“生产力”。作文评改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举一反三,通过有计划的一次训练达到学生自己在无序状态下的多次训练所不能轻易达到的效果,从而真正地大面积地增强整个班级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越写越想写,越写感觉越好。可是,目前的评改措施缺乏更高层次上的互动性,只由教师一人改,学生自己往往只看自己的分数和评语,而难有机会看别人的分数和评语,而即使是在所谓学生之间的“互改”之后,也仅仅是“我看你给的分数和评语,你看我给的分数和评语”,而其他学生仍然难有机会看到。

  这几乎就是一篇作文的命运!它“合在本中人未识”, 正如姜夔《扬州慢》词里的红色芍药“年年知为谁生”,甚而至于该生本人也很少看,有的几乎不看。一篇作文的命运竟如此悲惨!这就意味着,一个学生向他人借鉴经验和吸取教训的机会比较少,意味着一篇作文难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示范或警示作用,意味着一次有计划的作文训练难以很好地发挥它的转化功能和实现它的最终目的。

  分数和评语:变静态为动态

  要克服上述两大弊端,要使分数和评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和转化力,我们就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理念:分数和评语都不是静态的,它们是动态的。

  众所周知,分数与作文水平未必完全一致,有时它们的差距竟令人十分惊讶,从而引起非常大的争议。此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原因很简单:如果是教师评改,他在评改时,就有可能因为见识有限,不能适应丰富多彩的尤其是新的风格;可能因为思维僵化,不能容忍放胆作文、另类作文、新概念作文;可能因为情感定势,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无视一些特殊学生的进步;可能因为心理失调,不能耐心地进入“文本”,仅仅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同样,学生之间的简单“互改”,也会受到某一学生的见识、思维、情感、心理等因素的制约,给出的分数和评语往往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总之,只给一个分数和评语,绝对不是实事求是地衡量学生作文实际水平的最好方法,绝对与人们对整个语文学科人文性、模糊性、主观性这些特点的最新认识不相适应。

  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对分数和评语的给法,作重新考虑的时候了!为此,我提出一个新的看法——学生作文的`分数是可以变动的,评语是可以商榷的,甚至是可以推翻的,因而它们是动态地呈现着的。这样,分数和评语实际上会有若干个,而不是简单的一个。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分数可以变动,评语可以多元地呈现呢?这就涉及到一篇作文的视率问题。

  视率:变低为高

  现在,我们已经把分数和评语放在了一个动态过程之中,而能够实现这一动态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高作文的视率。

  什么叫视率呢?就是指一篇作文,作为劳动产品被自己和别人尊重的程度,作为信息产品被自己和别人了解的程度。简单地讲,一篇作文完成之后,就是要看,包括别人看和自己看。没有看,实际上就是没有评价;看的人少乃至只有一个人,实际上就是评价的效果低,乃至只有一种评价。在这里,视率与评价发生了联系,也就是与分数和评语发生了联系。

  过去,一篇作文的视率非常低,学生写好后,只有老师看,而且常常只看一遍,或者在互改时被另一个学生看,也常常是只看一遍(只有少数学生的作文有机会被老师所评讲和被大家所了解)。要使分数和评语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在动态过程中呈现出来,就必须打破这种评改体系的静态模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人更多地参与,让一篇作文赢地更多的目光,占有非常高的视率。那么,具体来说,怎样提高视率呢?

  第一,多个方面参与。在通常的教师评改之外,我们还要增加学生的互改。不过,这种互改,不是过去那种机械的“结对子”,而是由教师在随意发放一篇作文的时候任意确定。虽然一个人仍然只是拥有一份作文,但改好后可以与同座位的另一个学生交换,或者与前后座位的其他学生作更大范围的交换,然后再改;评改后,返还给作者本人,这时作者本人还可以反批,与评改者进行争鸣、论战;当最后交给老师时,老师还要看,不仅看作者原文,还看各个学生所打的分数和所写的评语,然后也在“五花八门”的分数和评语后面给出自己的参考分数和评语;甚至教师的分数和评语还不是“终审”,如果作者本人有话还可以“好好说”。这种互改,是交互的,复式的,立体的,多层次的,是更高意义上的互改,我们可以把它称作“互联网”式的评改。经过这样的互改,一篇作文的分数和评语就不再是惟一的了。分数的多种和评语的多样,确实得益于视率的提高。视率的提高,极大地刺激了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热情,从而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劳动被尊重着。

  第二,多种媒体呈现。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媒体极其丰富,交流和传播信息的工具非常多。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学生的一篇作文就是一条信息。过去,一篇作文往往只有一个读者,它就像韦应物《滁洲西涧》里所说的一棵幽草可怜地在“涧边生”着,少人知晓,无人赏识。那么,作为一个信息产品,它如何才能被别人广泛地了解呢?这就必须提高视率。在看的过程中,信息才能实现其价值,作为信息的作文才能取得其训练效果。作为信息产品,一篇作文的内容被反复呈现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1)由写作兴趣小组成员将一些文章的全文或更多文章的片断出成黑板报或编成小报(传阅或张贴);(2)在多媒体教室上评讲课,充分地利用实物投影的优势,最大可能地把更多学生作文的内容放大到大屏幕上;(3)把某些优秀作文的全文或一些作文的精彩片断推荐给校广播站,或鼓励学生自己投稿。不过,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对精彩片断的呈现予以高度重视,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感到自己创造的信息被广泛地关注着,从而从面上鼓舞每个学生的信心,从根本上调动大家的写作积极性。

  第三,不同时间交流。目前,作文交流的渠道,通常是一课时的评讲课,至多再加上课后的个别面批。除此之外,好像就没有什么渠道了。其实,我们还可以在过一段日子后,统一安排时间(如自习课、辅导课)交流,让学生“回头”看,像老牛吃草一样不断地反刍。

  如果我们用以上方法来认真地进行操作,那么,每一个学生作文的视率无疑就会大大地提高。视率提高以后,大家对一篇作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评价也就会形成,分数和评语动态的呈现也就会真正地变为现实。

  不过,视率的提高,还需要文字的载体发生一场革命。

  载体:变作文本为作文纸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使用装订成册的本子作为载体来给学生书写。这固然有其方便的一面,如便于保存;但是,不便于提高作文的视率,不便于作为信息来即时呈现。可以说,新的评改理念需要新的载体来实现它。

  我认为,应该把文字的载体设计成作文纸(这里要强调是“一张”)比较好,这样就可以避免作文本的一些局限性。首先,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频繁交流,从而提高视率,因为每一次作文都是写在一张纸上的,而一张纸可以不受已经装载了其它作文内容的整个本子的约束。其次,它有利于作文这种信息物灵活的呈现,我们可以把它即时地张贴于教室的墙壁上(不必从本子上撕扯下来或誊写下来),可以长时间地放在学校广播站而等待机会播出(不影响下一次的作文训练),可以整版地转换成复印件让大家人手一份(评改或欣赏)。

  我要补充说明的是,这张作文纸,最好把“得分栏”设计出来,而且能够容纳几个不同的分数,这样就会提醒和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评改。

  解放思想,更新理念

  学生作文的低视率和静态性评价,长期以来阻碍着作文教学效益的提高。许多教师不满作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其中少数人还自发地在下放权力让学生互改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然而,我们的尝试始终还不能做得非常彻底(仅仅是“我看你的,你看我的”机械式的交换,其结果仍然一样:分数和评语是惟一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我们舍不得在作文上消耗太多的精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语知、阅读、写作这三大板块,我们往往本末倒置,最重视“语知”(像庖丁一样操刀解牛,拆卸着一个个所谓“要点”),其次强化训练“阅读”,而视“写作”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就把作文教学的时间压缩得微乎其微,少得可怜。这是我们教师自己教育观念的落后,是我们在“作茧自缚”!

  二是我们顾虑于人们对自己“偷懒”的嫌疑。广大的语文教师,经常处于矛盾之中,总是觉得单是“精批细改”效果并不明显,但还是担心于学生的看法、家长的意见和领导的评价,于是乎,只好举起笔来,对一篇作文中的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都亲自改动,甚至还代替写上许多,改得纸张上红迹斑斑、密密麻麻,以致于出现对一篇作文评价的“霸道”行为。这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当作“装在套子里的人”!事实上,有一些教师早已“不避嫌疑”,他们拿出胆识,放下包袱,做了一点可贵的尝试。

中学作文 篇7

  人们赞美不畏严寒盛开的梅花,赞美在悬崖绝壁上生长的松树,赞美在沙漠中生长的白杨,却少有人赞美在娇阳似火的夏天里盛开的莲花,少有人赞美在淤泥中成长的莲花。

  你看,河面上那一张张荷叶,展绿叠翠,光滑油亮,它们挨挨挤挤;有的浮出水面,有的高出水面,还有的打着卷儿。那高高挺立的荷叶,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张开的舞裙。浮在水面的却另有一种趣味,像玉盘,当露珠在荷叶上微微滚动时,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词:“碧盘滚珠”,看那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辉,像玉盘里托着珍珠一样。

  光是荷叶就令人心醉,那它的花是不是更让人心醉呢?在那荷叶丛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莲花,像披着轻纱在水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那花蕊真是嫩蕊凝珠,盈盈欲滴,那清香阵阵沁人心脾,就像周敦敦颐所说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虽是从淤泥中出生,却出淤泥而不染,虽在水中洗涤过,却濯清涟而不妖。

  它虽是婀娜多姿,却如昙花一现,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忘了奉献自己,当花瓣凋谢的那一刻,它给我们献出了什么?是让人回味无穷的莲篷。

  看到美丽的莲花,你是否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想到了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也不孤高自许。

  我爱清香四溢的莲花,但更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它告诉了我应该怎样做人。

中学作文 篇8

  树,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宝物,树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制造人们需要的氧气。我是一棵树,是高山上的高大树木,有扎实的根、粗大的树干、翠绿 的叶子,还有点点小花,在阳光的照耀、雨水的灌溉下健康的成长,为大家制造氧气,还有抓紧泥土,才不会有土石流,这就是我心中理想的树。

  我是高山上的树,我希望我身旁有许多朋友,他们也是为大家服务,从幼苗开始到现在这个年纪,我身边有可以当我爷爷的树,可以当我姐姐的树,还有可以当我同学的'树……等,虽然我们不能移动,但身边时时刻刻都有聊天的朋友也不错呀!

  小时候我都好期待春小姐能快快来,因为春小姐会帮我们穿上新衣裳,都不喜欢冬先生,因为它会把又重又冷的雪衣穿在我们的身上,爷爷每次都会说:“穿着雪衣 的时候虽然寒冷,但当我们脱掉雪衣再度穿上绿衣裳时,才感觉的到那种喜悦,才会珍惜。”夏先生来的时候我希望秋小姐能来,这样我才吹的到清凉的微风,不管是谁来我家坐客,我都会好好招待他们的。

  今天我像往常一样早上起来就聊聊天,吸收阳光,可是当太阳高高在我头上时,有一群人来了,他们选了我最壮的朋友,拿起斧头,开始砍我的朋友,他的哀嚎声传进我的耳朵里,我只能默默的流着泪,连后几天他们都有来,我听不到鸟的歌声,看不到大家脸上的笑容,我们再没有像以前一样的快乐生活,只有看着朋友一天天减少,而我也在一天被他们砍了下来,我只看到耀眼的阳光渐渐地模糊,然后死去。

中学作文 篇9

  家乡的那些溪沟旁,长满了彼岸花。每到彼岸花开的季节,只见那一湾湾,一行行,到处都是彼岸花美丽妖娆的景象,当人们从那里经过,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花的天堂。

  彼岸花的颜色大致可分为红、黄、白三种,那柔弱的花蕊显得很凄美,薄薄的花瓣,细细的花茎,长长的花絮,高雅中包含着热情,艳丽中包含着悲凉。

  彼岸花喜爱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溪沟边,从不跟其它任何植物争夺领地,爱寂静,不张扬,一生从未迈开过家乡半步,打从她出生的时候起,就一直静静守候在小溪旁,凝听着泠泠如琴音的溪水声,目送着溪水源源不断,奔流不息,快乐地一路奔向远方。

  那时,我和小伙伴放学后就会相约跑到溪沟去抓鱼虾,但谁也不敢靠近彼岸花,因为经常会把彼岸花与鬼神和迷信联系在一起,心存畏惧和恐慌,害怕靠近了彼岸花就会走上奈何桥,踏上黄泉路。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彼岸花有了一些更深的了解,彼岸花的花和叶是今生今世永远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也永远不可能有相拥而抱的机会。但尽管那样,彼岸花仍然还在为花与叶能相见那个美好的愿望而努力地活着,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那怕没有任何希望。

  彼岸花,开彼岸,生生世世不相见。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彼和一个叫岸的一对男女,他们心心相印,互相爱慕,一天,他们不顾上天的规定,偷偷相见,他们见面后,彼发现岸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样发现彼是个英俊潇洒的'青年,他们一见如故,决定生生世世永远厮守在一起。

  因为违反天条,这段感情最终被无情的扼杀。天庭降下惩罚,让他们变成一株花的花朵和叶子,让他们今生有花不见叶,有叶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

  彼岸花那凄凉的爱情故事和对爱情的忠贞执着,一直深深的感动着我,我也为彼岸花那痴情的行为充满了深深敬意。

【中学作文】相关文章:

中学的作文06-05

中学作文07-26

中学的作文11-20

步入中学作文02-03

中学之歌作文02-03

你好中学作文02-03

理想的中学作文02-03

你好,中学作文02-03

关于中学的作文02-03

走进中学作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