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导游词

时间:2022-04-04 17:20:22 导游词 我要投稿

卢沟桥导游词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卢沟桥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卢沟桥导游词

卢沟桥导游词1

  卢沟桥至京城三十余里,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古代,差不多是半天的路程。出京的客人上午在京城吃罢饯别酒,启程上路,来到卢沟河畔已是夕阳西下之时了。客人们不得不找地投宿准备来日早行。于是此处逐渐发展为京城西南的第一个歇宿点。我们从元代《卢沟伐木图》上看到当时卢沟河畔茶肆酒馆、招商旅店之繁华及策马驱车、步行担担、风尘仆仆客人之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留宿的客人,一觉醒来,已鸡鸣三遍,洗漱登程,首先感觉是晓月当空,东方露出鱼肚白色,天空残月倒挂,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此时方可真正体会到“卢沟晓月”之意。金朝礼部尚书翰林学士赵秉文的.一首卢沟诗:“河分桥柱如瓜蔓,路人都门似犬牙,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元代,陈孚《卢沟晓月》诗:“长桥弯弯抵海鲸,河水不溅永峥嵘;远鸡数

  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月。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鬃湿;忽惊沙际影摇金,白鸥飞下黄芦立。”

  明代,张元芳的《卢沟晓月》诗很有代表性:“禁城曙色望漫漫,霜落疏林刻漏残;天没长河宫树晓,月明芒草戌楼寒。参差阙角双龙迫,迤逦卢沟匹马看,万户鸡鸣茅舍冷,遥瞻北极在云端”。邹缉题己绂《北京八景图》称:“卢沟本桑乾河,曰浑河,亦曰小黄河……去都三十里,有石桥跨于河,广二百余步,其上两旁皆石栏,雕刻石狮,形状奇巧。成于明昌三年,桥之路,西通关峡,南达江淮,两旁多旅舍。以其密而京都,行人使客,往来络绎,疏星晓月,曙景苍然,亦一奇也,故曰卢沟晓月”。邹缉还有《卢沟晓月》诗;“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露微光。北趋禁阙神京近,南去征车客路长。多少行人此来往,马蹄踏尽五更霜。”

  清代,乾隆曾到过卢沟桥,并写有《过卢沟桥》诗:“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渡卢沟。感深风木睽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洲。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乾隆十六年(1751年),过卢沟桥又作诗:“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分波夹镜明。人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并题“卢沟晓月”,立碑于桥头。

  在桥的东、西两端各有一通石碑,该文记述了康熙、乾隆时修桥的经过。乾隆写的那通碑,记述的更详细有趣。是年,发现桥有损坏,乾隆命修缮,当拆开桥的一面一看,发现桥拱结构“石工鳞砌,锢以铁钉、坚固莫比”。“实不易拆,且既拆亦必不能如旧之坚固也。”结果仅修缮了桥面、栏板和石狮。对此,乾隆感慨道:“朕因是思之,浑河巨浪,势不可挡,是桥经数百年而弗动,非古人用意精。而建基固,则此桥必不能至今,然非拆其表而观其里,亦不能知古人措意之精、用工之细如是亟也。”今天,雄伟壮观的石桥,神态各异的石狮,卢沟晓月石碑,经过修葺,供中外游客观赏。由于在永定河上游修建官厅水库拦蓄洪水,避免了河水泛滥成灾。昔日的波光涛影已经很难见到了。

卢沟桥导游词2

  事实上,今天卢沟桥上的狮子并非出自同一个时代的。由于无定河喜怒无常,八百年来,每当河水暴涨一次,总有几扇栏杆被冲毁,连同望柱上的石狮也跟着葬身河底,所以历代在修缮桥面的同时便需新刻一些狮子来补充,如此冲了刻,刻了冲,日积月累,卢沟桥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座石狮雕刻艺术的博物馆了。

  在各式各样的狮子群中,我们发现每一代的作者都试图着突破前人的窠臼,力求独创一格。这份反映当代背景的创作热诚使卢沟桥的狮子更为丰富,也更为珍贵。象这只元朝的狮子,刀法粗犷,造型朴拙,虽然经过六七百年的风霜雨露,豪迈之气依然不减当年。

  明朝初期奠都南京,北方便成了边远地带,所以明朝的狮子受元朝的影响比较大,只是脸上的表情多了一些斧凿的痕迹。

  进入清代,卢沟桥的位置属于京畿,深受京华金粉的熏陶,又值康雍乾盛世,这些因素反映在作品上的`特色是华丽、自信与活泼,因此每一只清狮的胸部都挺得高高的,系带的位置也从脖子移到胸前,一副君临天下的模样。

  六十年后,我们来到了宛平城,过去的县政府现在已经改成抗日纪念馆了。在战火中被摧毁的城墙多已经过修补,但新砖和旧砖之间多少会有些差别,因此,战时倾记的痕迹仍然依稀可辨。在东城偏北角上,当局刻意保留了一片未经修葺的老城墙,从上面密密麻麻的弹痕可以想象那场仗打得有多麽激烈。毕竟六十年过去了,连炮弹坑里都已经开出了野花,这个画面让我们觉得战争、和平是如此的接近,死亡和新生也能并存。

卢沟桥导游词3

  古代桑干河在过了怀来之后,从东北向折转东南,这一段弯流,水势湍急,河道游移不定,经常泛滥成灾,因此又叫“无定河”。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先人在桥梁构工前确实费了不少心思,他们把桥梁的形状设计得跟一条船一样,船头朝着逆水的西向,一旦狂流来袭,可以利用“船头”的分水尖导引水的流向,这样可以减少直接到桥墩的冲击力。即使如此,他们还不放心,因为除了洪水外,春天还要预防从上游冲下来的浮冰的攻击,所以又在分水尖的.尖端镶上三角铁柱,以锐角迎击浮冰。铁柱锐利无比,确实发挥了护桥的作用,因此,民间又称它为“斩龙剑”。但问题来了,由于分水尖伸出桥面达五米之多,桥的拱券只能压住桥墩的东半部,这样可能会因为压力失衡而造成桥梁倾斜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分水尖的凤凰台上加了六层压面石,至于压面石为什么会是六层,是否经过科学的估算,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根据最近勘察的结果,卢沟桥桥墩下陷最严重的东二号还不足十二公分,这个数据足可证明他们当初所做的全都对了。

  提起卢沟桥,大家津津乐道的是桥上的石狮子。卢沟桥石狮的特色有二,一为“不一样”,一为“数不清”。照理说桥上一共281根望柱,每根望柱上一只狮子,不是挺好数的吗?事实上并不然,因为大狮子的身上还躲着、趴着、背着各式各样的小狮子,因此增加了把它数清的难度。十年前,有人将大小狮子挨个编号数了一遍,共得485只,最近又有人不服气,再数了一遍,这一数竟然数出498只来,看样子把卢沟桥的狮子数清还真不容易。

  有人对卢沟桥每一只石狮子的长相不一样感到新奇,其实,这些狮子要长得一样才怪呢,因为它们不是一个模子翻出来的,而是一只只刻出来的,所以狮子的表情丰富,姿态百出便成为自然的事了。

卢沟桥导游词4

  宛平城外的卢沟桥,由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这里引爆了中日两国持续了八年之久的血腥战争而扬名世界,但事实上这座华北第一大联拱石桥已经静静地横卧在永定河上达八百年之久了。卢沟桥的大名远播西方是七百年前的事,在《马可波罗东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洋人都称它“马可波罗桥”。

  一座桥,当它巍立浊流长达八百年之后,就不仅仅是一座桥了,因为岁月的风霜在它身上留下太多的历史痕迹和文化印记,值得后人细读,深思。

  早在长安成为全国统治中心之前,中原势力的扩张和文化传播,就一直是沿着太行山东麓的古道,东渡桑干河向北延伸的,而今天的卢沟桥头,正是古代的.这个重要渡口的故址。

  公元1192年,这座桥在恶水中构筑了三年之后正式完工了,虽然它兴建初时的模样无案可稽,不过,有一幅被名为“芦沟运筏图”的写实古画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从画幅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座金代古桥的结构和造型,直到今天,大致上还保有其原始的风貌。以古代的造桥技术和简单的建材,如何能使一座石砌拱桥屹立于狂流之中达八百年之久呢?这一点确实令人讶异不已。

  根据古籍记载,金代的这座桥“插柏为基,雕石为栏,栏上石狮抱负,不可胜计”。所谓“插柏为基”,就是把整株柏树打进河床,以巩固基础的意思。没想到当时这种工程技术竟和现代的“雷蒙椿”的理念完全一样。

卢沟桥导游词5

  在卢沟桥上,我们访问了先烈的后人,佟麟阁长子佟兵说:“在27号上午,日本军队就有几十架飞机,还有炮兵啊,就整个的冲进南苑。当时我父亲和赵登禹将军就是带领那些大学生,就是在那儿苦战吧。当时因为装备当然是比不了他们(指日军)了,所以29军的装备那就是?主要是大刀片儿跟步枪,所以这样的话,他们呢一直拼到下午三、四点钟,后来军部命令,要他们撤回北京。后来我父亲就带领着学生就是到?走到大红门那儿,打到大红门那儿,结果就是?壮烈牺牲了。今天是清明节啊,我带着我的小孙女到卢沟桥这一带,看一看她曾祖父战斗过的地方”

  赵登禹将军的长女赵学芬:“我父亲曾经在喜峰口的时候,用两口大刀片在砍敌人砍得都卷了,都卷刃了。日本为了防这个?防止呢,后来戴上了铁围脖,都做了铁围脖,怕砍。有时候一砍,怎么回事?冒出火星,最后呢,29军这个士兵呢勇猛极了,他从头上往下劈,照样给他劈死。在六十年之前,就是29军和日本浴血奋战,在这个桥上我父亲哪,也同样是牺牲了,六十周年。我父亲如果说现在在的话,今年正是99岁,牺牲的时候仅仅39岁这么一个年华,那么?我两岁,我的哥哥四岁,我妹妹是遗腹子。现在呢,我家里的情况呢就是人员兴旺,我的小外孙女呢?在那儿,她正是我当年的年龄——已经是将军的第四代了。”

  虽然早在她出生之前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但她,她的上一代,再上一代都来自那里。其实,这孩子是历史的缩影,这座桥也是历史的缩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的不同面貌,创造的和毁灭的`,但无论创造和毁灭,都是人为的结果。

  人类已经迈进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当有能力汲取前人错误的经验,而不让同样的错误发生在子子孙孙身上。

  严格说来,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事件是单独产生与存在的,每一事件必然是许许多多错综复杂的前因所造成的结果。假如我们仅以独立事件来观察,甚至论断某一时候的历史现象,便会失之偏颇,因为断章取义的结果将会模糊了整个事实的真相。

  抗日战争是中华这个古老的民族攸关自身的存亡绝续所投入的一场惊天泣鬼的苦战。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一役对全人类而言都是天大的一桩历史事件。所以,我们想了解中国抗日的这场战争,不能只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说起,也不能只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说起,甚至不能只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说起,因为中日之战的源头事实上可以远溯到公元1868年。

卢沟桥导游词6

  卢沟桥建于1892年(金代),桥长266。5米,桥栏杆上有501只石狮子(也有人说502只),桥下11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七百多年前,“卢沟晓月”就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桥上有清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亭。

  到1985年,卢沟桥还是北京西南一条重要的交通通道,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1985年后在旁边建了两座新桥后,旧桥才停止使用。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发动进攻,既卢沟桥事变。

  据当地的老人介绍,20 世纪80年代(可能是1988年)在一个大晴天,一个劈雷将桥北侧中间部分的一个桥柱劈开,现已修复好。

卢沟桥导游词7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建成此城。城东西长640米,南北长320米,城门分东西两座,东门为"顺治"西门为"永昌",清代改为"威严"。东西城门建有城楼、瓮城和闸楼。原来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南北城墙正中有马道并在台上盖有楼和兵房。城墙周围有垛口、望孔,下有射眼,每个垛口都有盖板,古称"崇墉百雉,严若雄关"。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性的抗战。

  桥东端伏地大石狮

  抗战雕塑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是由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观光胜地。她于1995年7月7日奠基,2000年7月竣工,8月16日正式对社会开放。

  抗战雕塑园位于丰台区宛平城与京港澳高速公路之间的`三角地带,西临永定水,南望京港澳高速,北倚宛平城,占地二十公顷。有以《国歌》为主题反映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雕塑群区以及下沉式中心广场、历史悠久的宛平城墙等主要景区。园中还种植了雪松、合欢、珍珠梅等十余种乔灌木和名贵草坪,林草相映成趣。置身于雕塑园中,举目眺望,纪念碑巍然高耸,雕塑群凝重悲壮,宛平城墙岁月沧桑,不禁令观众浮想联翩,万千感受油然而生。

  雕塑群区由日寇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和正义必胜四个部分共计三十八尊铜铸雕塑。

【卢沟桥导游词】相关文章:

北京卢沟桥导游词05-11

《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04-13

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08-21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反思08-25

小学语文《卢沟桥的狮子》教案11-25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反思10篇04-13

卢沟桥烽火教学反思15篇04-13

三年级下册语文卢沟桥教案03-05

《卢沟桥烽火》读后感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