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学师生关系调查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师生关系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师生关系调查报告 篇1
1引言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同时,也可以让老师更加喜欢自己的职业,从而在教育事业中奉献自己所学,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才。而相反的,如果师生关系不好,不仅使老师天天上课情绪化,影响上课效果,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看来,师生关系与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关系。
然而,在我们身边,很多大学生忽略了师生关系,也有些大学生都在抱怨自己和老师的关系太差,常常感叹“和老师沟通好难!”、“不好意思和老师沟通”……与此同时,老师们却感慨,“学生一代不如一代”,“学生不擅长交流”,“上课太过于沉闷”……那么,导致大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僵硬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究竟什么的状态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怎样才能达到那样的状态呢?为此,我们社会实践小组就关于当代大学生师生关系,拟定了两份调查问卷,一份为老师卷,一份为学生卷,对当代大学生和老师进行调查,希望对改善师生关系有所帮助。
2关于调查方法
1)调查主题:关于当代大学生师生关系
2)调查时间:20xx年8月20日至23日期间
3)调查方法:调查问卷、采访
a) 利用问卷星网上发布调查问卷
b) 实地发放调查问卷
c) 采访在校学生
总计发放学生卷123份,收回有效问卷89份,老师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6卷
4)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师生关系现状,提出解决办法
5)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大学在校授课老师(主要在北京市)
6)调查结果分析方法:百分数、图表说明
3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 问卷展示
见《当代大学生师生关系调查问卷(学生卷)》和《当代大学生师生关系调查问卷(老师卷)》。
(二) 问卷中重点题目分析
师生关系涉及“师”和“生”两方面,因此我们设计了两份不同的调查问卷,对学生和老师分开调查。
例如:两份问卷都有这样的题目:“您对现阶段的师生关系满意吗?”。此题是我们针对第一个调查目的而提出的——总体上了解学生和老师对于师生关系的认识。
如:“您认为学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一题,存在于两份问卷中,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和老师的不同态度,为解决问题提供可行的办法,避免了对于问题的片面的理解。
再如:两份问卷最后都留下一道填空题,给被调查者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老师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给老师提出建议,这样更有利于两者的沟通,从而为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 在问卷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经常被人拒绝,特别是调查问卷(老师卷)难以完成。
由于我们都是第一做调查问卷,所以在调查的过程中确实遇见了一些问题,但大家凭着所学的知识和在实地调查中积累的经验,最终完成了所有的调查。
开始,我们在做问卷调查的时候,没有注意被调查者正在做什么或者是否有时间乐意接受调查,因此很多人拒绝了我们的调查问卷。吸取教训,我们发现在大街上大家都不太愿意接受调查,填写调查问卷也不太方便。于是,我们换了调查地点,转向各学习场所,教学楼自习室、图书馆等。这样,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学生卷。
后来的调查(老师卷)更困难,大多数老师都比较忙,但是经过几天的奔波,我们终于顺利的完成了26份老师卷调查。
这次调查区别以往的只注重理论知识不注重实际应用课堂,我们在三天的实地调查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是平时上课难以学到的。我们学会了自己实地处理问题的能力,即使改变策略解决问题,我希望老师多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培养我们实际应用的能力。
4根据调查所得结果分析
4.1学生方面
1.你有过怕老师的经历吗?
2.为什么怕老师呢?
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严格的辈分关系让学生觉得老生就是高高在上的。这样,两辈儿的人之间常有的那种莫名的隔阂就在师生之间形成了。所以,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必须是平等相待。
3.和老师交流时,老师对你的态度是?
在和老师交流中51.14%同学表示老师对自己很热情,也有43.18%的认为老师面无表情,看不出心情。70.11%的同学认为,老师能对自己做出合理的评价,这是一个很令人高兴的地方。但也有近30%的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视若无睹,从这方面我看到的是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老师的不信任。
4.对于老师的评价,你满意吗?
5.毕业后,你还会去看你的老师吗?
92.05%的同学表示无论毕业后自己在社会上混得好不好都愿意回去看自己的老师,去感谢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5.68%的同学表示有出息了愿意去看老师。
6.你认为老师对你影响是?
由图6,80.68%的同学认为老师在各个方面都对自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独立思考、生活态度、做人做事方面。由此可见,老师们对同学们的帮助,同学们都记在了心里。
7.在你心中,你是否有最喜欢的老师和最不喜欢的老师?
在对老师的感情方面,同学们也有自己明确的想法。40.91%的同学有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没有自己最不喜欢的老师。42.04%的同学既有最喜欢也有最不喜欢的老师。
8.在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题中,同学们各抒己见,描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老师的样子。总结起来,有这样几条:
1) 不在学生之间作比较(至少比较结果不要当着学生的面说),一视同仁。
2) 幽默风趣,讲课生动。
3) 关心学生,热心帮助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4) 平易近人,善于和学生交流,能和他们打成一片。
5) 学识渊博,能够做到:懂学生所懂,讲学生所不懂。
6) 有责任感,尽量在多方面为学生考虑,不只是学习方面。
看同学们的要求,对于老师似乎还是很难能够全都达到,毕竟,除了学生,老师还有自己的家庭、朋友。但只要是能够达到以上任意一两点的老师,我想都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4.2老师方面
1.您认为哪种学习方式更有效?
2.您已经毕业的学生是否回来看您?
3.您是否喜欢现在这个职业?
4.看到您现在的学生,您的想法是?
5.在最后,我们又问了老师们“您认为您的学生们现在普遍存在哪些问题?”老师的回答中最多的是这三条:
1) 依赖性强,学习缺乏主动性;
2) 学习只要应付考试,不求甚解,不会也不经常提问;
3) 缺乏年轻人应有的活力,不太配合老师上课,导致上课气氛很难搞到活跃的程度。
4.3师生对比
本次调查中,《关于当代大学生师生关系调查(老师卷)》作为一个辅助的调查问卷,为我们更好地分析了大学生师生关系情况。下面就与学生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你对师生关系满意吗?
总体来讲,老师与对于现阶段的师生关系还是满意的,不满意的仅占全部受调查者的14.3%,这和学生的调查结果没有很大的差别(学生中,不满意度为11.36%)。但在老师卷中,我们也设置了与学生卷中同样的一道题,可调查的结果却与学生的结果大相径庭。
2.彼此定位:
有62.3%的老师认为学生是自己的朋友,并且有约31.8%的老师认为一个好老师也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这样的结果也表明,老师对于学生学习上的严厉,甚至在平时的不苟言笑,都是为了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但在老师的内心,依旧把学生看成朋友,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学生,只是平时的交流少了,隔阂就多了。同时,可能一些学生和一些岁数大的老师有“代沟”,而不愿意去多说话。
3.你觉得学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的原因是
有过半数学生的选择是“缺乏一个合适的平台”,可有37.5%的老师选择“学生自己不够主动”,选择“缺乏合适平台”的老师仅占18.75%。老师和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对于师生交流的方式理解就不同,这应该是同样问题不同答案的原因之一。
4.你认为老师有这些经历吗?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老师在学生的印象的是这样的:喜欢拖堂、照本宣读、喜欢将学生互相比较、给同学们讲一些愤世嫉俗的话,但又得不到解决也不能给出合理解决方式。其中照本宣读的现象最为普遍,38.89%的同学都选择了这一点,34.09%的同学认为大学课程多,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感受,不主动提问。作为调查人,我们自己也深有感触。但我想说上课不多提问不全是老师们的错,“大学课程繁多,上课时间少、学生多,老师少”是当代中国大学的普遍现象。如果每个老师上课都提问,哪里有时间将该教的事和知识都教给所有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已经对社会有所了解,也明白了一些社会关系、问题,但有的老师却还像中学老师似的善于批评社会,却看不到他们为改变这社会现状所做的努力。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已经变得有一些现实,很多想的要么是改变现状,要么便是适应现状。总的来说,他们要的是实用的知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图嘴上痛快,但现在的大学,却是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老师。
5.您认为现在师生冲突情况
50%的学生都说师生冲突很少发生,50%的学生说虽然很多老师上课不经常提问,但讲问题深入浅出,很有道理。说明同学们对老师们还是尊敬多于不耐烦,而且,不耐烦的一部分原因以上也已经指出。
6.师生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看法:
在平时学习中,对老师这一职业,同学们也没有太大的排斥,61.3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将来可能担任教师的职务,10.23%的学生将当教师当成了自己的职业理想。
对“您是否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也能像自己一样成为一名老师”,有74.6%的老师选择了“是”75%的老师表示自己很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并且从这一职业中学到了很多。从中可以看出老师对自己职业的喜爱程度,正因为喜爱,才会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老师。有这样的热爱自己职业的老师,但仍有师生关系不好的现象,只能说是师生之间缺乏了解。人都说“日久生情”,我想说的便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之后,就会互相理解彼此的做法,从而彼此之间也不再会有太大的芥蒂。
4.4得出结论,打开心结
通过以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导致师生关系不如意的原因我们心里都有了一定结果。有问题就要找问题的原因,找到了原因就可以根据问题的根源来解决问题。老师与学生之间,当然没有什么生来的矛盾,我们的调查目的就是帮助解决这些本不该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对以上结果分析的理解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学生:
1)对老师尊敬,但不要惧怕。要知道老师也和们一样曾经是学生,也和我们的父母一样有自己的家庭与事业。
2)理解老师。老师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缺点,对人要求不要太苛刻。
3)平时上课多配合老师。教学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
4)不懂就问。老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的目的则是尽自己所能将老师所知道的和课本上所写的知识都化为己有,有疑问,老师才能具体答疑,问与答的过程中也能增进师生的互相了解。
5)尽量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老师最关心的事,当然也是学生自己最重视的事。主动学习会成为学生的乐趣,老师的欣慰。
二、老师:
1)尽量不要太严肃,平易近人的老师最受人欢迎,也会使学生不会惧怕自己。
2)讲课要有趣,不要照本宣读。做一个风趣的人,学生喜欢,自己也开心。
3)不要将学生做太多对比,考试排名是必要的,但不是衡量学生的标准。尽量一视同仁,不要让学生觉得您是偏心的。
4)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课外科研活动,大学生需要那样的锻炼平台,但需要有人引导。
三、社会与学校:
1)多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提供一些平台。比如开展一些需要师生配合的活动。
2)管理安排教学课程时能考虑到给学生和老师充分的交流时间等。
5结束语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给老师发问卷时,我们都是小心翼翼,不得不说我们也有点怕老师。大多数老师很忙,不愿意为我们应填写调查报告,相对而言,调查学生则容易很多。不过,不管怎么样,困难总能克服,经过我们几天的努力,这一次的调查已经圆满结束,并且有了上面的报告。
师生关系一直是而且将会一直是社会应该关注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此次的调查给了我们对于大学生师生关系的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我们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相信如果这些建议能够得到实践,师生关系将会更好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此次调查工作的全部内容,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内容分仅代表我们小组的个别意见,还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存在,望大家予以谅解!
大学师生关系调查报告 篇2
本小组调查了东北财经大学师生关系。首先必须解释一些很重要的概念。比如,调查,师生关系。
调查指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有计划也有目的地来理解某一种事物或事情。
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它反映的是某一个社会的在某一个时间段社会关系。它是文化的一部分。
按照上边说的调查的概念,每个调查应该是有目的和计划的。本调查的目的是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的师生关系,知道交流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问题或者矛盾,知道那些问题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本调查的计划本来是准备好两个问卷。一个是提供给教师们,另外一个准备给学生。在问卷里准备师生关系相关的问题,最后把每个问卷的结果做出来。再最后把两个问卷放在一起和做结论,想办法解决所在的问题。
结果是本小组准备了两个问卷。老师的问卷包括二十一个问题,学生的问卷包括十五个问题。一共在调查当中参加了227人,其中38位老师们和189个学生。下面是每卷的结果和结论。首先是老师的问卷。
大部分参加的老师们是女性的 - 61.11%, 38.89% 是男性。66.67% 老师们的年龄是30-40岁,11.11% 是40-50 岁的老师们,16.67% 是;30岁, 5.56% 是50-60 岁的老师们。在他们中61.11% 老师们对目前的师生关系较满意。0% - 不满意。77.78% 老师们认为师生关系十分重要。0% 认为并不重要。94.44% 老师们想对学生有问必答,希望跟各种类的学生沟通。0% 不希望太多沟通。如果学生对某一位老师做出了负面评价是83.33% 老师们会对加注意。面对跟学生不同的看法88.89% 愿意深刻地讨论。他们50%老师们认为学生适应老师但也50%认为老师适应学生。
从这里可以来看,老师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大部分都选了某一种答案,常常有些问题甚至0% 老师们选了某一个答案。这个代表的是老师们已经很多年工作,而且对自己的工作很熟悉。他们已经知道终点和最重要的东西。学生不是一样。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选择。这个可能是跟年龄有关的。
下面是学生的问卷。上面已经告诉了大家,189个学生参加了这个调查。其中,49.74% 是男的,50.26% 是女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比例是差不多一样的。这个表示的是不管性别,学生的行为是差不多一样的,而且结果是跟男和女的学生都有关系。大部分学生都是二三年级的学生。其中,73.02% 是大二的学生,17.99% 是大三的学生。调查也包括2.65% 大一的学生,5.29% 大四的学生和1.06% 研究生。这样的比例表示大部分学生是大二三的因为他们不算是新生也不算是毕业生。他们对大学,大学的老师们和生活是比较熟悉的,而且是已经上过的好多课。他们认识的老师也比较多。大一的学生对大学了解还是很少,而且也没上过太多的课。毕业生虽然是对大学的老师们最熟悉的但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工作和未来,而且他们很多人已经实习,甚至开始工作。研究生年龄比本科生年龄大,所以关系也可能是有不一样的问题。
62.96% 对自己的跟老师的关系一般满意,同时21.16%是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学生的数量比非常满意的大是因为平时老师们对学生不太了解,也是放过来。他们的`交流次数都是在教室里,甚至出了上课并没有。对老师们非常熟悉的人数更少。还有1.59%非常不满意的学生,14.29% 是个别不满意。原因是在每个人组会出现矛盾,师生的关系也不例外。
64.02% 学生有;5 5-10="">10 位老师的联系方式。这些学生最可能是大四的学生。他们认识的老师们最多。
41.8% 学生到不上某一位老师的课程还是能跟1-2位老师们交流,分享自己的信息。这些学生有机会好好认识老师们。15.87% 学生能跟3-5位老师们分享。6.88%学生能分享跟>5位老师们。还有35.45% 学生完全不会分享自己的信息。可能这些学生没有机会很好地认识老师。到不上某一个课程的时候71.43% 学生能在路上跟以前的老师打招呼。原因也是很明确的 - 礼貌。 19.05%人要看心情,而9.52% 并不会跟老师打招呼。
学生上他们最不喜欢的老师的课的时候60.32% 学生来为了拿到学业。35.98%来点名的时候但平时不来。3.7%学生完全不来。这一款儿表示的是更多学生更关注学业但不是师生关系。对影响师生关系的特点学生有下面的看法。51.85%学生觉得互动回应是最重要的,51.32% - 教学质量不佳,23.81% - 学术权威,10.05% - 年龄,2.12% - 不更新的朋友圈动态,3.7% - 其他。这样的结果表示的是互动的时候学生有机会认识老师,而且跟老师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不佳的教学质量也是一种原因。
虽然学生愿意跟老师们交流,但是他们只愿意上课时候。58.73% 学生下课后能去找老师如果他们有问题。10.58% 学生能去找老师。6.88% 能去期末的时候。23.81% 完全不会去。原因是时间。课间的时间不太长。当跟老师交流不愉快的时候 51.85% 几乎没有这样的情况。28.57% 有但是已经解决了。14.81 有,表面决定了但是还是不满。4.76% 正在有这样的问题。
从所有的数据来看,可以看出学生愿意跟老师们交流。大部分学生很关注自己的学业,而且交流的时候想关于好处。跟少学生有机会真正的认识老师,而下课后跟他/她交流,分享自己的信心。
从两个结果来看,可以做出一个结论。老师和学生都想有很好的关系。虽然很多学生注意自己的学业而且除了上课之外不太能跟老师交流,大部分老师们都还是愿意跟学生交流而且好好认识他们。可能大一的学生是还是新生,他们需要时间适应但大四的学生已经对沟通过程跟熟悉,所以能更有效的跟老师们交流。
【大学师生关系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大学消费调查报告04-15
大学食堂的调查报告05-26
大学食堂调查报告11-23
大学食堂调查报告范文05-11
大学生调查报告06-13
女大学生调查报告12-19
大学教育实习调查报告范文05-05
大学生诚信调查报告04-21
大学生诚信的调查报告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