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读后感

时间:2023-11-28 18:25:06 宜欢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读后感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读后感 1

  在假期当中我有幸拜读了关承化老师撰写的《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这本书。这部著作,集学术、经验、故事于一体,具有较强可读性与感染力。著作的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十分自然流畅,作者娓娓道来,感觉真实亲切。倘若你认真阅读,一定会被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会被她的育人艺术与技巧所折服,特别是作为年轻教师,一定能从阅读中汲取很好的经验。

  关老师在书中这样写到:“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才,创造幸福。教师和家长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孩子们虽然天赋上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么大,而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的。经过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特别是孩子自身的努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关承华老师就是秉承这样一种基本信念来写这本《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的。

  翻开这本书,你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一个“爱”字。作者每天面对着一群生龙活虎的孩子,他们在这个年龄正体验着心灵与身体的发展变化,世界观、价值观这时已逐步形成。当他们在一边尽情挥霍着来自家庭、亲人的关爱时,也要以稚嫩的肩膀承受着家长们“成龙成凤”的祈盼和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们虽然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知识广博,但逆反心理强,任性,极易与家长发生思维和观念上的碰撞。根据关老师多年细心观察发现:“不都是孩子的错”。那么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家长,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尊敬和喜欢的老师呢?关老师的方法是:

  1、用爱心读懂孩子。

  2、用耐心贴近孩子。

  3、用责任心架起两代人的桥梁。

  以了解孩子入手,以理解孩子作为前提,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为孩子的朋友。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已经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小飞经常对他的妈妈说的一句话是:“您还没有关老师了解我呢!”这要追溯到小飞上初二时关老师的一次家访。当时小飞没在家,到外面打篮球去了,关老师和他妈妈交谈。不一会儿小飞气喘吁吁的回来了,一看见关老师高兴得四脚朝天就躺在关老师坐的沙发前的地毯上了。妈妈见状觉得特别没有面子,大声训斥:“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关老师打断妈妈的话,问还躺在面前的小飞:“如果是妈妈爸爸的同事,一位阿姨坐在这儿,你会这样吗?”小飞答:“当然不会了。”于是,关老师告诉他妈妈:“不要责备,这说明小飞跟我好,跟我亲近,没把我当外人。”小飞一边起身一边说:“您还不如关老师了解我呢!”从此以后,小飞特别听关老师的话,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初三毕业更是超常发挥,考上了重点高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他始终和关老师保持着联系。这段师生情就是从关老师对孩子的了解开始的啊!

  通过这个案例,使我们更加坚定了这样一个理念:了解孩子就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看问题,进行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而引导、指导他们,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说到这,让我联想起本学期我课上的一幕:

  记得那天,我讲解的是“there be”句型,随手捏来教室里都是教具。我的课上得很投入,学生们的反应非常活跃,并时不时因为我的巧设而报以阵阵掌声。正当我暗自得意时,我猛然发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内秀的小丫头小薇正在本子上快速的画着什么。难怪最近她的成绩有所退步!我心里恼怒的`想,并静静地走到她的座位旁。

  她画得很入神,根本没察觉到我已到了她身旁。但其他的同学已经从我的表情和姿势中看出了问题。教室一下安静了。“首先我先撕了她的画,然后再严厉的批评她,让班上别的同学都知道VIVIAN对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是毫不留情的……”这样想着,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夺过了她的画册。小薇如梦初醒般的站了起来,双眼惊恐的看着我。

  就在我准备撕本子的时候,我又看了一眼她的画:真是一幅好画!主人公都是卡通人物,大大的眼睛好像在说话一样。我深深地被她的灵气、纯真所打动。撕画是怎么也下不了手了。转念间,一个主意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下一步教学安排是看图说话,何不就以这张画让同学们看图编对话呢,说不定会别有奇效!

  回到讲台,我将小薇的画展示给同学们。大家异口同声地:“哇!”可见大家和我一样都很喜欢小薇的画。小薇的神情这时也轻松起来,开始专注的看着我。我示意她坐下,并让同学们根据这幅画小组创编对话。也许是小薇的画太漂亮了,所以激起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争先恐后的表演对话。

  事后我想:我改变了我最初的想法,将对小薇的批评藏于无形中,不仅没有打破当时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而且让小薇感觉到了老师对她的欣赏,并没有因为她的违纪而冷嘲热讽,严厉批评。我相信,这种体验比任何的说教都更有实效,更有长效性。

  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责任是重大的,使命是光荣的,教师有教师的压力、教师的痛苦、但也有教师的乐趣、教师的意义。行走在新教育的第一线上,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应当像关老师倡导的那样: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善良的心、美丽的心,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教育眼光,全面的教育技能,崇高的教育理想,阳光的教育行动。

  在这早春的时节,让我们踏着教育的新节奏,同在追求自己的岁月中无悔;同在教育的热土上播种着希望;同在蓝天下奏响美妙的音符……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读后感 2

  无意中读到《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这本书,作者是教龄30年,做班主任25年的一线老师,书中写到了很多她自己班上学生、家长的案例,对指导我班主任工作很有帮助,读着,笑着,读着,点头着,读着读着,情不自禁要做记录。

  书中有一个观点——了解孩子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我是很赞成的。

  前两天,和小妮聊天,她家里有三个孩子,外地人,爸爸妈妈开水果店,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有时整整一天都不照面,生活关注不到,学习更是任由她自己。

  那天,我和她说心里话,她也跟我聊了很多,这是一个坦诚的孩子,我对她有信心。

  第二天上课,我和她眼神交流时,那么亲切、自然,她听课也格外认真,以前很少见她举手,现在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中午吃完饭,即使再远,她都会跑到我身边,跟我说声“老师,再见”。

  有一件事,期中测试结束,我很意外,我们班这次又考得不错。其实,我对他们考试分数没有过高的要求的,我不想给他们压力,是因为家长已经给他们很大压力了,我得看淡一些。平时,我关注学生的习惯、态度,我尽量了解孩子,体谅孩子,努力做到民主,从孩子口中,从家长口中得知,他们中有不少,还比较喜欢我,有这样的感情基础,严格要求,不会伤害感情,他们对待学习自然更用功。

  此外,我清楚地记得芮老师说过“考试只是附属品”,大概意思是,只要方向对,领着学生扎实走好每一步,考试分数一定不会差,前提是:学习不能以考试分数为最终目标,而是关注语文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记得曾在一本书中看过这样一句话:考试成绩的三要素,排名分先后——学生喜爱你的程度、竞争对手、课堂教学质量。

  我觉得此话是有道理的。我听过身边的一个真实的事情:小学毕业考试前,一个六年级的男生已经有了好的初中上,他觉得毕业考对他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又因为不喜欢这个语文老师,于是,语文考试卷上出现了很多空白。

  了解孩子,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谨记,行动。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读后感 3

  “经过多年摸索,我得出一个结论:只要孩子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就会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如果走进了老师拿家长出气家长跟孩子生气孩子跟老师赌气的怪圈,只能是恶性循环,谁的气也顺不了。”这是关承华老师从教近30年,接触了大量学生和家长而得出的经验感悟,也是《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这本书的真谛!看完这本书我感触颇深,也深感教师使命的重大。

  “这是一个残酷的调查,记者在发放试卷的时候没有预料到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这样: 6成以上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朋友,9成以上的人不愿意把心里话跟父母说——我们很愿意我们的抽样出了问题。”这句给我印象最深刻,在关承华老师看来,“有问题”并不都是孩子的`错。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或家长教育的痕迹。了解孩子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理解必须有了解作前提。高明的家长要会倾听。要注意发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要加强家校合作。家长要真正实现与孩子在人格上的平等,要学会赏识孩子,多给孩子以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些观点看起来其实一点都不深奥,行动起来也不难,主要看我们要不要实施,而且要实施得当。

  “理解万岁”是前几年风靡了一阵子的一句时尚语。在这四个字的启发和影响下,学生们,年轻的孩子们时不时发出“老师、家长请理解我们”的呼声;而老师们则在抱怨:“总是要求我们理解学生,谁理解我们呀?”父母们更是无奈地叹息:“这孩子怎么就不理解我们的一片苦心呢?”孩子们需要家长、老师的理解。家长们希望得到孩子们的理解。老师们则渴望学生和家长的理解。谁的要求也不过分,谁都没有错!是啊!老师和家长也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病,在羡慕、攀比,甚至有几分嫉妒心态的驱使下,对自己的孩子其实永远是“不知足”,“恨铁不成钢”,“好……再好……更好”成为对孩子永久的要求与期盼。书中也详尽地剖析了家长的这些错误心态,指出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让孩子为此产生逆反心理。而老师更是处于激烈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中,不仅仅来自于学校、家长、学生,更来自于社会的舆论压力。但这些出发点都源自于一个字——爱。

  与关老师长期从事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相同,我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不同的是我是担任音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会常遇到教学中的问题,比如课堂纪律的管理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说我们是教给学生一项技术,但是一个好的课堂管理也决定着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而这也不仅仅是教学的成功也是教学人格魅力的体现,教育不仅仅是死板的教学更是对学生爱的付出,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在我看来作为教师不应该是让学生怕你而乖乖的听你的课而应该是喜欢你乃至于喜欢上你的课,而这首先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战了,只有成功的打好这一战才能为下一战做好准备,在刚开始教学时我也会常跟学生较劲乃至于发生冲突,甚至于出手打学生手板,但结果是学生讨厌上这堂课,我也发现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举动,在一次课间与学生交谈时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老师,我们都好不喜欢上xx老师的课,他好凶,哪一题做错了就会打我们,上课我们都不敢说话,连班级里最调皮的那个男生也是!”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是怕让他们安静,是怕让他们不得不听,如果有一天他们不怕了那会是什么结果呢?这样的课堂又该怎么上,我也在思索着,后来我尝试着去改变我的教学态度,而现在我也还是在努力着。

  青春期的孩子总爱和父母对着干,爱和老师对着干,认为自己什么都行,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信任家长和老师了。要想和孩子好好的沟通,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平等沟通的环境——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教师和学生不能有什么所谓的“特权”,否则这种沟通等于一次不自觉的教育。 我们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认可他们的思想,平等地进行对话,最好能将以前的命令式口吻改成商量式或鼓励式的,慢慢改变他的情绪。给他们留一点独立的空间去思考、适应,不能再像以前,父母包办,老师职责。在和孩子交流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和孩子较劲”。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读后感 4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当今六年级的孩子已经非常有自己的主见,非常有个性,而且六年级的孩子也正是向青春期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偶然间读了《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一书,给我很多启示。

  孩子处于青春期前后,思维活跃、渴望独立、逆反心理极强。而家长人到中年,或事业有成,希望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由于自己碌碌无为,而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于是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接踵而至:父母们绞尽脑汁,按照自己的愿望,采取各种自认为有效的方法教育孩子的方法。通过读这本书,我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本,“读书”可以提高修养,“守时”是规范一个人行为的基本要求,而这3个方面做好了,自然就涵盖了其他更多的好习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相当强,此时不塑更待何时。

  通过读书还知道在处理所谓的“早恋”事件中,应该“既要热又要冷,该热时热该冷时冷”。面对孩子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困惑,家长要表现出“热”——理解、关心、呵护;面对孩子青春期阶段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家长表面上要显现出“冷”——冷处理。

  对孩子,不要轻易扣上“早恋”的帽子;家长,尤其是老师,尽量不要用或少用“早恋”的概念。中学时期男女同学之间的好感、接近,大部分都是“短命”的,经过短暂的“热恋”之后逐渐都会冷却下来。而中学阶段的“出轨”现象,往往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早恋”,而是直接切入了“性”这个敏感话题。所以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不要在所谓“早恋”问题上过多地做文章、想对策,而是要再跨一大步——直面孩子的性心理现状,抢在孩子“犯事”前做好防患工作。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读后感】相关文章:

《别和自己过不去》读后感600字02-09

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句子03-02

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期望寄语精彩11-03

别计较太多的句子04-10

别高估自己的句子02-19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后感04-29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希望和寄语02-21

《别害怕学习》读后感02-04

论语别裁读后感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