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克里斯多夫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约翰克里斯多夫》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约翰克里斯多夫》读后感1
克拉夫脱,一个在贵族世界边缘的家族,一个昔日风华荣耀而如今却落魄到极致的家族,一个可悲的家族。克拉夫脱家族的祖孙三代,都是被现实所逼的可怜之人。
约翰-克利斯朵夫,他是幸运的,从小生在音乐世家,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和熏陶,再加上自身的音乐天赋,再年仅七岁的时候就拥有了一场自己的专属音乐会,十三岁的时候便成为了亲王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手。他是不幸的,没有一个天真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并且有一个是嗜酒成性的父亲,被生活所逼的他不得不在少年时期就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在外面受尽了世俗的折磨后,回到家还要忍受父亲的胡闹。他是孤独的,没有人能理解他的处境,只能默默地独自承受一切。他的孤独,虽败犹荣。
约翰-曼希沃,从小也是个音乐天才,深受父亲爱戴,对他肆意放纵,不管不顾,使他养成了叛逆任性的性格,为了给父母作对,便娶了一个仆人的女儿,但是对她毫无感情基础,婚后无法面对现实的他只能依靠嗜酒来医学专用自己,他不是无恶不赦的,只是比较懦弱,只能通过这种办法来逃避自己的内心。
约翰-米希尔,由于无法面对落魄的现实,由于对过往的荣耀愈发追忆,那种强烈想过上流社会生活的情绪就越发强烈。所以在几岁的孙子乱作的曲子中添加自己的成分,借以使他那日后辉煌的'孙子和世人不会忘记他。如他所盼望的那样,他的孙儿十分争气,但却不让他省心,最后只能抱憾而终。临死前,他从灵魂深处呼喊的名字竟然是“妈妈”.一个有儿孙的人,临终前的每句话,按我们常人的理解所想应该是未了的心事或是对子孙的寄托,而他却从灵魂深处呼喊出人的一生中最初喊出的名字。在面对生活的压力及心灵的折磨,看透了世界本来的面目及所在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时,从内心深处挖掘人生最初的真实,寻求母爱,希望能够以出生的第一句纯洁无瑕的话来安慰那颗疲惫而随时都可以停止的心灵。人生就是如此,但有多少人能够在追逐了一生之后会想要找回最初真实的自己呢?
《约翰克里斯多夫》读后感2
读完了《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我感觉自己长大了,明白了很多事,在书中,我看到了我自己,我看到了自己的胆小和不坚持,虽然约翰克里斯多夫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他真诚、坦荡、执着、坚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虽然他有一个孤独的灵魂,但他更有英雄的血液。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把风声、水声以及自然界中的一切声响融入在他的`音乐里,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情感,虽然他才10几岁就要承担起养家的重任,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对音乐的追求,虽然所有世人对他的思想很不理解,而且卷入一场斗争而被通缉,被迫流亡法国。所有的不幸,反而促使了他对音乐产生了更强烈的情感,他的音乐造诣更深了。反过来看看我自己,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和长笛,虽然有良好的环境好老师,但有时怕吃辛苦,能少练的就少练,反过来看看约翰.克里斯多夫他流落在法国的时候,为了坚持自己的音乐风格,宁可饿死也不肯像那些所谓的上流人士屈服,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境界啊!
当他有一天功成名就,再也不是那个默默无闻、落魄音乐家了。他的作品都被人们争相演唱。然而,他仍然很淡定,坦然面对这一切,一点都不骄傲。显示了他的平凡和伟大。
读完这本书,让我更知道如何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放弃、不自卑的面对逆境和困苦;不骄不燥的面对成绩;用情之真,爱之切的心态去面对友谊。我相信,伴随约翰.克里斯多夫整整一生的音乐,从今之后,也会伴随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相信,音乐不仅让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世界变得绚烂迷人,也会让我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约翰克里斯多夫》读后感3
在奥里维的眼里只有雅葛丽娜时,克里斯多夫孤独了。
他结识了一个新朋友———音乐家塞西尔,他称她为‘夜莺’。
她25岁左右,元气满满,靠自己辛辛苦苦的努力换来小康的生活,她珍惜她得到的一切。
“她为人正直,合理,谦虚,精神很平衡,一无烦恼……”
她不相信男人,因为父亲是个懦弱而懒惰的人,又有一个不成器的兄弟,只知道向家里要钱。她有极高的音乐天分,但是她安分守己,没有野心,老老实实地演奏,淡于名利。她和母亲住的一起,很满足。
她像是克里斯多夫的红颜知己,也相爱着,但无关男女。
这是一个生命力很强的灵魂。
但是,这个看似高大、结实、快乐的姑娘也有了她的忧愁:因为奥里维。有段时间,她频繁出现在奥里维家里,和他们夫妇相伴,而这时候,这对夫妻的相处已经有了很多问题。
奥里维自有一种近乎女性的魅力,对于塞西尔这样一个富于母性又特别喜欢照顾别人的女人来说,自有吸引力,她苦恼着,隐瞒自己的心事,装出快乐的样子。塞西尔喜欢亚诺太太,这个看似柔弱的朋友成了她一时的'精神依靠。
塞西尔还是认清了自己的感情,她强大的内心帮助她勇敢地挣脱了这个枷锁。
后来,她收养了奥里维和雅葛丽娜的孩子:“塞西尔被这个借来的母性完全改变了;她显得那么年轻,快乐,细腻,温柔。”
塞西尔精神上又恢复了从前的平静,完成了自我救赎:“爱情的需要,如今在抚爱儿童的感情中得到了满足。”
相较于雅葛丽娜,塞西尔无疑是幸运的。这幸运,也是她应得的。
《约翰克里斯多夫》读后感4
最近在读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是爸爸买来的书,厚厚的两大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之前也知道这是一部名著,但是没读过,见了这么厚厚的书,有点发怯。但是罗曼罗兰写得,而且是傅雷翻译的,想想书的.质量应该很高,于是开始读。
读了百十页,真的觉得不愧是经典名著呀,很多人类的共同之心,都很清楚细致地表达了出来,让人觉得非常感动,很有共鸣,应该是以贝多芬为人物原型,很详尽地描写了他的人生历程。但是,这是一本很庄严的书,写得用心,力透纸背,因此读者也需要很恭敬地去阅读,而且人物命途多舛,读起来心始终是悬着的,很相较于轻松的书籍,我读得很累心,于是把它又搁置了几个月,最近又重新拾起,继续读起来。
今天读到约翰克里斯多夫和苏兹的友情,真的令人动容。只想说不愧为经典之作!当克利斯朵夫在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苏兹,并打算去找苏兹,从苏兹得知克利斯朵夫要来,就迫不及待告诉朋友,到急急忙忙去车高中生作文等克利斯朵夫反而错过的失落(同时,克里斯多夫找到苏兹家,却没有人,生气而失望地在小城闲逛)。苏兹回来发现克里斯多夫来过而未见,又全城寻找,最后两人才相遇。苏兹本来就年老体弱,但是遇到了克里斯多夫,他精神焕发,陪伴他走了很远的路,而不愿拂克里斯多夫的意,他用自己的一切去细致入微地接待他,却用尽他所有生命的气力陪同克利斯朵夫,到后来默默过世也不远打扰克里斯多夫。各种细节描写,真的如在目前。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读到它。
《约翰克里斯多夫》读后感5
他出生在莱茵河畔的音乐世家,对应音乐有着过人的天赋,又受他舅舅和祖父的影响,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他很坚强,才十多岁就要养家糊口,在这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中,他的音乐造诣更深了。但他的思想却不为世人所理解,他很孤独。最终他因卷入一场斗争而被通缉,被迫流亡法国。
在法国,很多人看到了他的音乐才华,同样,他们对克里斯多夫坚持自己的风格不为理解。因此,他四处碰壁,生活落魄。一个流落他乡的天才,宁可饿死也不肯像那些所谓的上流人士屈服,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情操啊!
克里斯多夫,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有很多毛病甚至缺陷,但他有一个高尚的灵魂,有一种遇挫不怕,创作不休的精神。这就够了,英雄不是没有卑劣的情操,只是没有被它俘虏罢了。
这本书给我另一个震撼是克里斯多夫和奥利维埃之间忠贞的友谊。他们初识时,就对对方产生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好感。他们同住一间屋子的日子,每天经历着贫穷的`煎熬和不得志的苦闷。但这些日子却是他们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相濡以沫,无话不说,心灵相惜。鲁迅说:“人生的一知己足矣!”虽然后来他们之间有过一些误会,但最终和好如初。他们之间那种情之真,爱之切,确实让人潸然泪下。
因此,当奥利维埃不幸惨死之后,他崩溃了,累了,那如火的热情消退了。这是他人生的另一个转折。他在瑞士隐居十年,潜心创作。当他再次回到巴黎时,他发现自己已不再是当年那个人们谈中格格不入的落魄音乐家了。他名声大噪,大的音乐被人们争相演唱。面对这一切,他只是笑笑,泰然面对这一切。如果这发生在十几年前,他一定高兴坏了。
是啊,这时的克里斯多夫变了。他不再是当初那个易怒,暴躁的他了。他冷静了,升华了。现在的他,淡泊,无所争,生活中只有音乐和他最爱的人葛拉齐娅。
一本书完,一个英雄走完了他的一生,平凡而伟大。充满了精彩,贫穷过,失意过,拼搏过,爱过,伤心过,满足过,成功过。这就够了。
【《约翰克里斯多夫》读后感】相关文章:
约翰克里斯多夫读后感10-22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05-01
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读后感03-10
《约翰克里斯托夫》读后感06-29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08-27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6篇03-10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8篇04-16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6篇)03-10
斯宾塞·约翰逊的语录30句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