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读后感

时间:2023-05-09 16:40: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范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陵十三钗》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范文

  在图书馆里读完《金陵十三钗》,心内感到沉重,悲怆难耐!耳边是南京一座城市的哀嚎,尸魂遍野,血流成河。

  这本书的内容,归结起来就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日本人占领南京,在南京城实行大屠杀,一群妓女和几个受伤的中国士兵逃到一座美国天主教堂寻求庇护,最后为了保护教堂里的一群女学生,五个中国士兵挺身而出在教堂里被来搜查的日本兵决,平安夜十三个妓女为了解救这些学生冒充她们去为日本兵唱诗。

  这一群十三四岁的女学生,不谙世事,一座城市的屈辱和悲剧使她们成长。代价却太过惨烈。

  而那群为她们不耻的妓女却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用自己来换取了她们的苟且偷生,请原谅我的用词,潜意识里我一直感到在那样的境地里存活下来总有着苟且偷生的意味,即使活下来了,也一辈子抹不去那些残烈灰败的记忆留下的阴影。

  女主角书娟便是这群学生之一,对妓女赵墨玉充满仇恨。而所有的恨在这些妓女代她们去日军司令部时烟消云散,在生死存亡,在人性善良面前,是没有仇恨的,只有悲悯,悲悯自己,悲悯他人。或许,书娟从来没有真正地恨过,她的恨来源于父母独留她在南京的行径,但她的仇恨没有出口,墨玉的出现让她找到了出口。所以,她后来向英格曼神父忏悔,忏悔她对父母的怨恨诅咒,以及她对墨玉未遂的毁容。

  这只是一部小说,但凡小说都有杜撰有夸张有虚假。

  这又不只是一部小说,有着真实的历史背景,是沉重惨烈的史实再现。

  香港女作家黄碧云说:我以为好的文学作品有一种人文情怀;那是对人类命运的拷问与同情,既是理性亦是动人的。严歌苓的作品一向立意深远,思想厚重,发人深省,小说大都涉及对人性的拷问,对战争的反思,对东西方文化冲撞的深层次探讨。《金陵十三钗》也自是不朽之作。

  少女时代,曾见过那场大屠杀的影像资料,见过那些惨死的无辜百姓,以及日军侵华时给那些慰安妇拍下的照片,可谓触目惊心。我活在清如水明如镜的当下,那些照片昭示的是泯灭人性的屈辱和侵略,远离当下,却与时代并存。

  本身不是那种满怀爱国热情对日本恨得咬牙切齿的热血青年,平素也不谈政治,不述革命,只讲风月。可是,当一种情结上升为情怀时,意识终是不受控制。我知道,我爱这个国家,我因她的屈辱疼痛而感同身受。

  张爱玲说,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无论是升华还是浮华,终要成为过去。

  南京的那场浩劫已经过去x年,很多痕迹已难再寻,渐渐被忘却,只是需要一场纪念。一场为了忘却的纪念。

  活在当下的我们,要继续好好的活着,同时,记得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同胞曾遭受到的伤害。不为冤冤相报,也并非以德报怨。只是要记得我们曾受到的屈辱,居安思危。

  《金陵十三衩》,由一群秦淮河边青楼女子引发的,对人性的自省,对传统价值观的拷问,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考量。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相关文章:

《十三岁际遇》说课稿06-29

十三岁的际遇说课稿11-03

《十三岁的故事》读后感01-06

老人与海的十三章读后感10-19

十三陵导游词01-17

西游记三十三回读后感10-19

北京十三陵导游词01-11

明十三陵导游词12-25

小年二十三问候语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