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控力》有感

时间:2023-06-13 08:46:5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自控力》有感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自控力》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自控力》有感1

  最近读了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尔格尔教授的书籍《自控力》的中文版,启发颇深。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没什么特殊之处,最初感觉它与一些励志书和自我调整心态的书籍没什么两样,大致上都是通过一些实验研究作为例证,来得出一些关于人群心理发展规律的抽样结论。 但是,当看到本书内容三分之一的时候,我似乎了解了它为什么被称为最受欢迎的心理学教程。它的实验论据与其说是提高本书说服力,不如说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巧妙手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读者对于本书的兴趣,书中例举的很多实验其实都是理想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上的可靠性并不高,但是这些实验的设计都很有创意,趣味性强,容易抓住读者的心,使读者感兴趣,而非为了让他们信服。

  很少有人敢胸有成竹的.说:"我拥有超强的自控力!"因为我们目前对自控力的理解以及方法都只是集中在行为层面,而事实上,自控力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要解决自控力就必须要涉及到控制思想,控制情绪,控制神经系统,控制行为,控制身体,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持久有效地增强自控力。自控力说白了就是意志力,也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现在大多数人不能成功地减肥或改掉一个坏毛病,其实就是自控力太差。自控只是一时的行为,不能坚持,因此我们讲到意志力时,修饰它的是"顽强"、"坚强"、"强大"之类的词。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力才行。尤其是有些弱点是致命的或严重影响自己发展的,必须修炼自己的自控力,改掉它,你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健康的体魄和有成就的工作。

  自控力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也控制着我们的成功与失败。人的一生犹如一张储存卡,50%是欲望,50%是理智。欲望驱使人们去"干什么",可理智又告诉人们不能"干什么",于是欲望和理智构成了灵魂深处永恒的矛盾冲突。每个人都梦想着成功,可成功的路上必须要经历挫折、失败、疼痛,必须要承受孤独、委屈、隐忍,这就要很强的自控力。生活需要自控力:当我们没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总会和父母发生争吵,甚至出现离家出走的荒谬行为,最后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伤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学习中需要总控力:当一个学生能够适当有效的控制自己学习的时间与方法时,他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工作中需要自控力作为一名机场服务工作者来说,自控力的强弱也会成为旅客对其服务质量评判标准,如果将自己的情绪带入工作中,毫无遮掩毫不控制的呈现在旅客面前,这就是一种没有开启自控模式的表现。当我们把坏情绪带给旅客时,换来的结果就会是不满、争吵与投诉。所以服务工作中更加的需要自控力。

  自控力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但它需要我们将当前的行为视为整个生活的一部分,它要求我们为最有利于自己的大目标而控制自己的行为。也许吸一支烟不会上瘾,吃一块蛋糕也不会使人马上发胖,拖延一次任务也不会丢掉工作,但我们必须记住:长期的结果是由多个短期的过程所导致的,我们必须时刻注意控制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并指挥自己的自控力。

读《自控力》有感2

  我常常在深夜追剧后懊悔,在考试失利后惭愧,明明我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我却用来荒废。这世上,最无奈的两个字就是“懊悔”。读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我找到了答案:能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这个漫长的里,大家都是怎样生活的?吃饭、睡觉、玩。说好学习,转眼就去刷微博、看抖音、打游戏!作息颠倒,暴饮暴食,有时会嫌弃自己,却也做不到自律。打乱你生活节奏的关键所在就是“自控力”。

  书中讲述了许多有关自控力的案例,对失控的行为进行了科学的。告诉我们为什么会缺乏意志力,为什么会在诱惑面前屈服。并教导读者如何提高自控力、克服拖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令我这种缺乏自控力和意志力的人受益匪浅。

  书中提到了掌管人的自控力的“前额皮质”,它是位于额头和眼睛后面的神经区,包含"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三种力量。在关键时刻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这是“我想要”的力量;能够拒绝充满诱惑阻碍人开展的事物,这是“我不要”的力量;即使并非心甘情愿也会坚持完成的,这是“我要做”的力量。想要做到自控,你就要静下心来,弄清自己的欲望,通过提升意志力来驾驭那三种力量。

  那么如何提升意志力呢?有神经学家发现,大脑有无限的潜力,对经验有超乎想象的反响,如果你每天都让它专注的话,它就会越来越专注,并根据你的要求重新塑性。所以摒弃惰性,行动起来,练就属于你的“最强大脑”。“冥想”是提高自控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促进“前额皮质”的血液循环,训练大脑,减轻压力,诱惑。这是从分散注意力到专注的过程,每天冥想五分钟,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会失控,以便提高对自我的认知。

  “人生中有两种痛苦,一种是努力的痛苦,一种是懊悔的痛苦,而我认为后者要比前者大千倍。”努力的痛苦是一阵的,懊悔的痛苦是一世的,不要在原本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有人说:“明明我很努力,为什么到头来还一事无成?”那是因为大局部人的努力是低质量的努力,他能把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工作拖到四个小时,而且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并不会在过程中思考。所以,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想要成功,不光要努力,还要提高努力的质量。努力的前提是要有强大的自控力和意志力,并持之以恒。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放纵,一个克制。他们会在你做出每一个决定时与内斗,你越是想控制,他就越对抗。这让你的内心挣扎,精力被无限内耗。所以,增强自控力,要放弃控制,转为接纳。过度的自我控制违背了人的本性,会使人逃避,这将是人们提高自控力道路上的绊脚石。自控力的关键是理解这些不同的自我,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改变。给自己制定一个方案,逐步完成目标,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养成良好的习惯。

  “奖励的承诺有很大的力量,他会让我们继续追求那些不会带给我们快乐的东西。”对奖励的渴望会使大脑兴奋,提高多巴胺的分泌,不再拖延,促进我们完成目标。但我们要区分对我们真正有意义的奖励和令人注意力分散的虚假奖励。比方打游戏、暴饮暴食等,这会让你的努力前功尽弃,所以你的.奖励也要将你指引一个好的方向。

  不惜寸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朝。每一个不满意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努力的曾经,你所羡慕的生活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自控力,尤其在现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更要有坚决的意志力。脱离舒适圈吧,只有拥有自控能力才能管理好自己,才能为国家做出奉献!

  我相信我怀着和所有读者一样的目的来阅读的这本书,那就是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刚读完这本书,除了明白一些概念和实验结果外,对其中的方仍然没有概念。可能按照书中布置的作业来练习吧。总之看书的过程,和随后的几天内,体内那个任性不理智的自我任然是获胜者。

  几天后从同事那里拿到这本纸质书,周日躺在床上复习章内总结时,双眼困涩,毫无精神,无疑熬夜所致。

  彼时我对这个一次次脱离理智有序的自我厌恶起来,他没有给我带来快乐,而带来第二天的失望和沮丧。我明白了一句话,放纵自己并不会带来快乐,反而自律会才会带由。你想熬夜吗,你肯定是不想的,但仍然晚睡;你不想拖延,但还是截止时间才做事情;你想健身运动,但仍然在家懒惰颓废。种种迹象说明你的身体在失控。你思想的,遭遇到了身体的藐视。于是,我决定不能再让身体为所欲为了,也要让他吃点“苦头”。

  自控的意义不正是于此吗,和及时享乐的自然属性斗争,追求志存高远的品质。自律带由,身心合一应该才是优秀的生命体验。立个flag吧,即使可能逃不过真香定律。

  一、意志力的本能是什么?凯利提出:是人生来就能奶酪的诱惑的能力,用另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我们“三思而后行”的能力,当我们意识到内在冲突的时候,大脑和身体会做出克制的应对反响,帮我们放慢速度,抑制冲动。

  二、自控力就是“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我要做”和“我不要”是自控的两种表现,但他们不是意志力的全部。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牢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当你面对诱惑时,你真正想要的才能遏制住你的一时冲动,才能做到自控。这就是“我想要”的力量。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太多的诱惑,当你方案好晚上准备看书时,却发现游戏是那么好玩;在你准备放松一下时,时间却一分一秒的溜走了;当你准备减肥,却忍不住吃的太多的时候。当你准备去运动,却忍不住要去看电视一眼。自控力跟肌肉一样也是有极限的,你的自控力用的太多就会感到疲惫,但是坚持不懈的训练就能增强自控力。发现自己最重要的“我相要”的力量,也就是在你脆弱的时候,当你面对诱惑,想要放弃的时候,去想一想“我想要”!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说明,越想通过抑制想法来诱惑,受到的不良影响就越大;如果我们无法摆脱这些想法和诱惑,我们要如何应对呢?我们可以尝试包容它们,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第一:直面自己的这个欲望和渴望的感觉,不要去回避。

  第二:可以再深一层地去思考,其实这种想法和感受并不受自己控制,但你可以选择是否将这些想法实行,答案当然是,不要去做了。

  第三: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不断提醒自己之前作出的承诺。即使是看似最愚蠢、最简单的方式每天锻炼意志力也能为你的意志力挑战积攒能量!

  在实际情况中,有时候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有时候觉得自己应该多读书,读了两页就放下书本,心安理得去玩游戏了。事后却又懊悔不已,这就意味着,前进一小步的同时导致你后退了两大步。有时候太关注自己的进步会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我们将意志力挑战看成衡量道德水平的标准的时候,善行就会允许我们做坏事,这个坏事并不是文字意义上的坏事,而且对目标有阻碍的事情。为了能让我们更好的自控,忘记给自己奖励,取消掉可以做坏事的理由,想想自己的做“好事”的原因。其实今天跟明天没有区别,当你想要改变自己的时候,减少自己做坏事的习惯,这样才能离自己的目标越走越近,才可以走向成功。

  最近读了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尔格尔教授的书籍《自控力》的中文版,启发颇深。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没什么特殊之处,最初感觉它与一些励志书和自我调整心态的书籍没什么两样,大致上都是通过一些实验研究作为例证,来得出一些关于人群心理开展规律的抽样结论。但是,当看到本书内容三分之一的时候,我似乎了解了它为什么被称为最受欢送的心理学教程。它的实验论据与其说是提高本书说服力,不如说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巧妙手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读者对于本书的兴趣,书中例举的很多实验其实都是理想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上的可靠性并不高,但是这些实验的设计都很有创意,趣味性强,容易抓住读者的心,使读者感兴趣,而非为了让他们信服。

  很少有人敢胸有成竹的说:"我拥有超强的自控力!"因为我们目前对自控力的理解以及方法都只是集中在行为层面,而事实上,自控力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要解决自控力就必须要涉及到控制思想,控制情绪,控制神经系统,控制行为,控制身体,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持久有效地增强自控力。自控力说白了就是意志力,也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现在大多数人不能成功地减肥或改掉一个坏毛病,其实就是自控力太差。自控只是一时的行为,不能坚持,因此我们讲到意志力时,修饰它的是"顽强"、"坚强"、"强大"之类的词。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力才行。尤其是有些弱点是致命的或严重影响自己开展的,必须修炼自己的自控力,改掉它,你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健康的体魄和有成就的工作。

  自控力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也控制着我们的成功与失败。人的一生犹如一张储存卡,50%是欲望,50%是理智。欲望驱使人们去"干什么",可理智又告诉人们不能"干什么",于是欲望和理智构成了灵魂深处永恒的矛盾冲突。每个人都梦想着成功,可成功的路上必须要经历挫折、失败、疼痛,必须要承受孤独、委屈、隐忍,这就要很强的自控力。生活需要自控力:当我们没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总会和父母发生争吵,甚至出现离家出走的荒唐行为,最后导致关系不和睦,伤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学习中需要总控力:当一个学生能够适当有效的控制自己学习的时间与方法时,他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工作中需要自控力作为一名机场效劳工来说,自控力的强弱也会成为旅客对其效劳质量评判标准,如果将自己的情绪带入工作中,毫无遮掩毫不控制的呈现在旅客面前,这就是一种没有开启自控模式的表现。当我们把坏情绪带给旅客时,换来的结果就会是不满、争吵与投诉。所以效劳工作中更加的需要自控力。

  自控力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但它需要我们将当前的行为视为整个生活的一局部,它要求我们为最有利于自己的大目标而控制自己的行为。也许吸一支烟不会上瘾,吃一块蛋糕也不会使人马上发胖,拖延一次任务也不会丢掉工作,但我们必须记住:的结果是由多个短期的过程所导致的,我们必须时刻注意控制自己,标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并指挥自己的自控力。

读《自控力》有感3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读《自控力》。本书以问题引发思考,再随之论证给予科学性回答。作者麦格尼格尔运用精神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在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设了"意志力科学"这门课程。很快,这门课程成为学院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教学评价称这门课可以改变人生。本书以科学的见解,使人们信服,有利于改善个人无奈的现状,摆脱烦恼的纠缠。告知你种种行为的原理、失败的原因,让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行为为何发生,认识到自己意志力的不足,从而更愿意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跟随书中所阐述的理论,有意识地解决自身问题。在此,我就本书发表一下浅薄的见解。

  现在社会有很多人存在自控力不足的问题,其中我也被拖延的毛病深受困扰。有很多人是手机控、电脑控(也称低头族),也有很多人存在酗酒、抽烟等问题,他们有的无法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害处,有的能够意识到;但难以改变现状。而这本书正是通过一些实验研究作为例证,来得出一些关于历史上人类心理发展的结论,从本质上解释行为,以及提出周期性建议来改变人的行为。书中部分实验都是理想实验,研究范围太广,人类世界较为复杂,外界影响因素众多。于是难以在人类世界中做这些实验。作者就构造理想模型,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实验,趣味性强,这使我很感兴趣,总是不由自主地跟着作者的引导走,而不是那种自我逼迫的感觉。

  有时候道理人们都懂,但是行动起来却很困难,这也是有些人一直处于肥胖状态的原因之一。本书不是像其他心理指导书籍一样——只提供文字引导,鼓舞人们改变;更可以说是一本教材,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科学性。虽然它所运用的语言通俗易懂,但是它确实是人们用来进一步了解"意志力科学"的素材。对于人们自控力的薄弱,它反对强制疗法,反而支持有效地利用自我欲望,将一些负面情绪转化成实现目标的动力。它不仅让人们认识到什么是自控力,以及如何运用它,它更是向读者解释:在研究此类问题时,应该采用哪些科学方法;以此帮助读者建立科学思考模式。这些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

  在一些事物面前,很多人难以抑制住内心的冲动。本文通过举例子,提问题来告知人们如何正确且有效地抑制住冲动。正如它所说"自控力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偏离目标,又不断把注意力收回来"。本书建议通过一些锻炼改善意志力,提升与自控力有关的一切生理指标,提醒人们:要想在需要"说不"的时候"说不",在需要"说好"的'时候"说好",你还得有第三种力量——那就是牢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当你面对诱惑和拖延症的时候,你得想清楚,你真正想要的。

  文中提到:意志力就是驾驭"我要做"、"我不要做"、"我想要"这三种力量。这让我想到,人们有时候后悔地说,我错过了许多本应该坐的事情,许多事情令我们叹息的并不是我们没有尝试,而是我们无法坚持到底,"我要做"是一种力量。面对诱惑,我们会给自己找出千百条理由告诉自己不去拒绝,虽然明知道下一秒就会后悔,"我不要做"就是抵御诱惑的法门。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对要做和不要做的事情才有更深的体会。这就是"我想做"的力量

  现在我上了大学,站在新起点,我需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行为,把兴趣作动力,一点一点完成我想要做的,所以我选择阅读这本书,通过阅读,了解作者想教会我什么,而我又能从其中学会多少。书在最后告诉了我什么是真正的自由,那也是我一直追求的:敢于直面挑战,才能得到主动的自由自在;贪图一时慵懒,那只是暂时的惬意,控制自己才是明智的善待自己。大学生活中同样也有许多诱惑,看完这本书,我相信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我能更加明白自己的行为,从而找出个人性格的缺陷;也能更好地控制自己,追求真正的自由!

读《自控力》有感4

  《自控力》书中提到一个科学实验,对我影响最大!

  实验是这样的:

  话说有两位年轻科学家,在做一个小白鼠实验。他们将电极插入到小白鼠的大脑中,因为他们技术不过关,插错位置了,原本小白鼠应该非常害怕电击的,变得非常喜欢电击。他们将之称之为“快感中心”——意思如果使用电击大脑的这个位置,就会非常快乐。

  后来,又有科学家进一步进行了实验,他们设计一个杠杆,使得小白鼠通过学习之后,能自己控制这个电击,小白鼠很快就学到这个技能。科学家惊人地发现,小白鼠每隔5秒就要进行一次电击。

  再后来,小白鼠饿死了——科学家将食物放在另一头,以测试是否小白鼠会在饥饿的情况下,跑到另一侧去吃东西而停止电击,结果是小白鼠不愿意放过每一次电击的机会。

  我感觉自己有时候就像这只小白鼠,一遍遍刷新博客,一次次游戏结束又点下“开始”——特别是在周末的时候。在上午的时候,告诉自己玩到中午就结束;在中午的时候,错过了吃饭时间,又继续到下午——有时,一天都只能吃上一顿饭(如此也必然会导致暴饮暴食)。

  我明知道这样不好,可是为什么行为还是不受控制呢?如同实验的小白鼠一样。

  最终科学上的结论是:“多巴胺”!

  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获得某种快乐之后,大脑就会把这种快乐给记下来——大脑的一项目标之一就是愉悦自己。

  在得到快乐之前,为了保证人有动力去做这件事,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东西,刺激自己的身体细胞去做这件事。

  刷新博客,有时能看到新鲜有趣的东西,有时却不能——这是奖励的不确定性(玩游戏也如此,有时能胜利,有时不能),但是大脑的“多巴胺”分泌却不会停止,他总是告诉你“继续,继续,下一次就能得到奖励”。

  如果人没有能从这种大脑的指令中醒悟过来,而是任由大脑自由控制的话,那我们很可能深陷于这种错觉中——以为玩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得到快乐——但实际情况是,玩的时间越长,错过吃饭,浪费时间,拖延真正该做的事情,获得的负疚感越强烈。

  只有意识到,这是大脑在分泌“多巴胺”,其实我并不需要玩那么长时间的游戏来获得快乐,你才有可能停止下来。

  应用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是否有过量饮食的情况——总觉得不吃到那块肉,心里就不过瘾?胖子为什么越吃越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从饮食中获得快乐,以为会越吃越快乐;

  是否花费大量时间看综艺节目?是不是在想,如果每天都有《快乐大本营》的话,那该有多好?相信我,如果天天有《快乐大本营》,你也不会真的比一星期一期更快乐——只是你觉得会更快乐而已;

  电视剧/小说是不是总是熬到半夜,一次性看完?同样,这也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反而让你的耐心变得极差——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耗完之后,注意力会分散,显得极没有耐心。

  任何让你上瘾、过度的事情,其实并不是这件事情那么好玩、有趣,也许是大脑在分泌了“多巴胺”而已。

  总结:

  如果你沉迷在某个事情里,提醒自己这是大脑在分泌“多巴胺”而已。

读《自控力》有感5

  《自控力》整本书看下来,很有收获,学习了一些关于自控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希望对于我今后的生活、学习能产生积极影响。

  这次读后感就围绕书末尾提出的四个问题展开:

  1、你对意志力和自控力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

  即使看到过本书,我对于意志力和自控力的看法还是唯心的,抱着科学的态度我也认可大脑工作的机制,但是我还是相信,意志力自控力还是要靠“心”。可以说是书中指出的“我想做”、“我不要”等这种心理,对于自己目标的清晰认识带来的动力,来影响意志力和自控力。书中提到的各种方法,在我看来就是提醒和强化这种对自己有益的心理,人是如此的健忘而又是那么容易惩一时之快。

  2、你认为哪个意志力实验对你最有帮助?

  自以为对自已最有效的“等待10分钟”实验的我,太天真了。“等待10分钟”实验就是在你做一件,你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的时候,等10分钟以后再做,在这10分钟里要不断的向自己提示长期目标不,之后想法会不会还是一样强烈,如果弱下来就可以不做了,如果还想做就去做吧。想想是挺好,也挺实际的,问!题!是!我根本就没办法开始那10分钟…… OTL 继续加强吧,先从诱惑没那么大的事做起。

  事实上,经过我自己的观察,对我最有帮助的实验应该是把“我不要”改成“我想要”告诉自己,就能停下来。比起强制自己不该做什么,告诉自己长期目标,更能使自己清醒,这种时候,一个明确的、现实的目标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我最近的状态。就目前来说,效果很好。不过有个问题就是,我有没有意识到我在做什么了,因为很多时间里,在玩的过程中,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然后就是,把戒不掉的事情,变成有规律,每天做一点,做一点,而不是一做就没有节制。但是就我看来,这个方法是在自控力有一定成效之后再来试比较好,不然就算定了规律还是停不下来的.。还好,我是那种会为了短期目标能够克制的人,而且短时间的隔绝也是可以做到的(我就是指的脱宅,我考研时,曾半年没有花大量时间看ACG相关。)

  最后是冥想,只要不是睡得实现在太迟(12点后),都会坚持的,感想就是实在是太难了……我会继续坚持下去的,就是希望能对我的集中力提升有效果。

  3、你看到哪一页的时候最吃惊?

  看到第四章的时候最吃惊,是“善行能引起人做坏事”,“对于自己小进步的奖励可能成为自己成功的障碍”。在看完这章,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我身上出现的严重性。因为做过为了达到目标的某件事,完成了计划,或者阶段性的达到了目标,接下来就会理所当然的进入放松状态,而再从这个状态出来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进而阻碍了长期目标的实现。

  回忆一下我之前的经历,这种情况几乎发生在我的生活方方面面而不自知,所以,在看了这章,才明白过来这种心态,而我却只是一直归结为自己的自制力,其实,这件事从源头上就是错误的,取得了进步不是为了放松,而是为了取得更大的进步,在规划好的生活里,其实奖励是无处不在的,不要因为小小的进步或阶段性成功就沾沾自喜,这是很重要的。

  4、你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什么?

  从这本书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就是把“我不要”换成“我想要”的思维方式,只是换一个角度思考,对自己的意义就大大的不同了。另外,就上面说过的一个意志力实验和对于自己取得进步的重新认识。

  还有一点,就是群体的力量,在一个群体里,互相监督,可以做得更好!关于这一点,很幸运,在我去年年底一次失败的情绪低谷里遇到的卷卷,这本书也是她推荐我看的,在卷卷的主持下还组建了个讨论组,互相监督,一起努力,这样挺好的。在看了意志力传染的那章,我再次认识到自己是如此的幸运。希望自己以后真的能有所改变!加油

  目前,有一个近期目标,全力主攻这个,待稳定下来之后,也要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生活了,确定目标,才能更好的更明确的奋斗嘛。

读《自控力》有感6

  人的一生犹如一张储存卡,50%是欲望,50%是理智。欲望驱使人们去“干什么”,可理智又告诉人们不能“干什么”,于是欲望和理智构成了灵魂深处的永恒的矛盾冲突。每个人都梦想着成功,可成功的路上必须要经历挫折、失败、疼痛,必须要承受孤独、委屈、隐忍,这就要很强的自制能力。

  能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失去自控力的人,将在欲望的沼泽中永远无法自拔。失控,是一种对时间和生活失去自主能力的'心理病变。它会蚕食自信、乐观、淡定等正能量,还会摧毁人的创造力与意志力。失控的后果很严重。本书运用心理学、医学与神经学的方法,帮助你认识住在身体里的7个分身,同时激发正能量,远离负面小情绪。本书是邢一麟写的《自控力,成就人生和事业的心理学课程》。

  《自控力》这本书主要写了十一个内容:1、意志力的本能。2、“我不要”力量的局限性。3、沦为欲望动物。4、大脑的弥天大谎。5、习惯成自然。6、气场的秘密。7、天堂与地狱的抉择。8、熬出来的胜利。9、累到无力抵抗。10、谁偷走了你的时间。11、自控力的传染。

  《自控力》一书首先讲述了什么是自控力,通过实际的案例解释了人为什么会缺乏自控力,作者综合了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理论,从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几个方面来寻找原因,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不同类型的自控力缺乏症进行具体地分析,每段章节终了,都会有一个意志力实验,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将此付之于实践,对于提高意志力应该会有一些帮助,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这个意志力做完这些实验。

  “不”,是孩子们最容易学会的字。但又是成年人最难说出口的字。“不”代表生命的尊严和永远的幸福。传统哲学与现代智慧,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面对诱惑,敢说“不”。无论是谁,只要下定决心,决心就会为他的自制行为给他提供力量与后援。能够支配自我,控制情绪、欲望和恐惧心理的人会比国王更伟大、更幸福。否则,不可能会取得有价值的进步。

读《自控力》有感7

  有自控力的人左右生活,没有自控力的人被生活左右。

  今天我从姐姐的书柜里找出了一本书,叫《自控力》。富兰克林说过:“我从未见过一个自制、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的不好,拥有良好品格,优良习惯,坚强意志力的人是不会被命运击败的。”

  这本书主要就是举列讲一些篇章里的内容,比如说“情绪失控,意味着一切失控。”讲的是一个人到海上油田钻井队求职,然后领班让他把一个盒子交给在几十米高的钻井架顶层的主管,主管签了名后,让他给领班,领班签了名,又让他给主管。第三次他把盒子交给主管的'时候,主管让他把盒子打开泡咖啡,那人终于控制不住愤怒,把盒子摔在地上,说:“我不干啦!”这时主管说:“刚才让你做的这些叫做承受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这就要求队员一定要有极强的承受力,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最后一步你没有喝到自己泡的咖啡,现在你可以走啦。”一位哲人说:“气便是别人吐出来的那种东西,你若接到口里吞下,便会反胃,你若视而不见,他便会消散。”生气时,如果不小心控制怒火,不仅伤害身心,还可能导致其他后果。

  这本书就是这样,它先以故事的形式来反映他要说的道理,然后再告诉我们要控制自己,不要被情绪、欲望和压力左右,要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

读《自控力》有感8

  自控力其实对应的是我们的本能,它包含了“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三种力量。前面两种力量可能很容易理解,比如说“我想要8块腹肌”“我不要吃过多的晚饭”,而“我想要”则是一种更加高级的力量。它让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之中,在众多目标的迷惑下,找到自己真的想要的东西。

  在读《自控力》的时候,我想大部分人会和我一样,情不自禁的对比自己过去的行为,默默的自惭形秽。我们都是太平凡的人了,我想这种平凡除了智力上的正常之外,还包含了我们对于“持之以恒”“坚忍不拔”这样品质的拥有程度。一本书,几百页最后能留在我们脑海中的有那么一两个观点,甚至改变了我们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应该就足够伟大了,从这个角度说《自控力》无疑是成功的。它给我的启示应该至少有三点。

  首先,自控力和肌肉一样是需要锻炼的。我们的一生中无数次的决定,无数次的面对诱惑,自控力和诱惑的斗争中总是有胜有负,大部分时候胜负只是毫厘之间的事情。必须要说的是和自控力相关的研究给了我们两个消息:

  第一,是个坏消息,自控力和肌肉一样是有极限的。人的自控力其实是对于本能的一种压抑,这种压力是需要心理和生理上动员很多资源来完成的,但我们的这种资源不是源源不断的.,所以会出现我们一旦相信自己加班完成了工作,就会放纵自己去吃一顿大餐。

  第二个消息是令人欣慰的,那就是同样和肌肉一样的是,意志力也是可以被锻炼的。你可以通过生理和心里的调节来获得更多的自控力,比如更足够的睡眠、更亲近自然、更多的运动、每周5分钟的冥想,这些都可以很好的锻炼你的自控力。

  其次,自控力可以传染。你可以多大程度上避免人云亦云?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我们几乎不可避免的比周围人影响我们的决定,当然我说的是几大比例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像高级的传染一样可以在人和人之间传播,而且越是和你亲近的人越会很容易传染你。就像你的免疫力系统不会杀死身体内的细胞,你的自控力系统也不会排斥你认为很亲近的人的行为。有人说一个人其实就等于他身边朋友的平均数,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从安逸的家乡来到了遥远的一线城市,除了更高的工资更多的机会,周围人的高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说到底我们都更希望自己身边有更多有追求的人。

  最后,进步是最重要的,完美不是。我们一直在为自己设定目标,自觉和不自觉的情况下。但是,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目标设定的太高,好像十年后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会完全不是一个人,他极具自控力,能够很好的驾驭工作和生活的转换,工作效率超级高,还能在工作之余很好的锻炼身体,培养爱好,甚至还攒了很大一笔钱。其实,今天的你,就是明天的你。如果你为自己设立了和今天的自己截然不同的目标,你会很容易觉得这个目标太远大了,等明天再去做吧。所以不要盯住目标,因为目标很多时候是幻觉,就像我们在海上的时候会看见一个被称作“地平线”的东西,看着它你永远觉得自己永远没有移动,但是问题是它真的存在吗?就像本书的作者说的那样,我们当然可以在两天之内看完这本书,但是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去实践它,改变自己,哪怕只有一点点。好的,从冥想,感觉自己的内心开始吧。

读《自控力》有感9

  搜了一下作者,才发现这张自信的脸庞我并不陌生——很久以前看TED演讲的时候就觉得她对压力的理解别具一格。而且我本来以为就是什么成功学里面烂大街的套话,仔细看下去才发现真的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值得打六星的好书——条理清晰,而且实用。

  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保留了一些本能,让我们为现在的自我及时行乐,但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就是因为我们还具有克制自己的冲动,为将来的自我做打算的能力(前额叶皮质)。而前额叶皮质也带来了三种力量“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而意志力是驾驭这三种力量的关键。

  “我要做”其实就是为了未来的自己做打算的'能力,每个人都能辨别什么长期投资更有回报,但每个人都不善于和未来的自己相关联——因为我们思考未来的自己的时候就如同在思考一个陌生人。认识到明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没有什么不同,也不要给明天增加过多的期许值(抽烟者每天规定减少抽烟数量是没用的,只有认清明天自己也会抽一样数量的烟,才会意识到对身体的伤害,即减少行为的数量是没用的,而减少行为的变化值有用),同时看清什么东西对我们真正有利:健身、健康饮食……在做事之前,想一下某件事情的最终目的,运用“我要做”的能量。

  “我不要”是人们天生就具有的拒绝诱惑的能力,但其实一遍遍强调“我不要”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讽刺反弹效应”会让你的脑子里充盈着那只“白熊”但其实我们要做的是在欲望来临时接纳这种感觉,承认它,但是并不一定按照它去做。我们也可以运用破釜沉舟这种预先承诺的办法,促使未来的我们做现在的自己想要做的事。同时,自控力像肌肉一样是有极限的,所以重要的事情应该优先处理,避免让无谓的小事消耗你的意志力。

  “我想要”是多巴胺寻求奖励的机制所带来的,适当地把它和“我要做”的目标联系起来,可以让我们更有动力。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千万别把追求幸福当成幸福,否则就会成为奥尔兹和米尔纳不停按动杠杆的小白鼠——最后的结果只可能是力竭而死。在你想吃巧克力蛋糕的时候,疯狂购物的时候,想一想行为结束后是不是深深的内疚和自责?而这和你减肥,还信用卡的目标又离了多远?大脑想要的,是你想要的吗?

  最后,接纳自我,控制行动。关键其实还在于接纳自我上面——什么才是真正的你?你要相信永远渴望变好的那个是你,是你经过漫长演化过程后找到的真我,而不是和野兽一样屈服于本能。只有获得了你真正想要的,你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而不是沉浸在“追求奖励”的假象当中。

读《自控力》有感10

  这段时间拜读了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或许没能深究,只是花了短短的几天,却能有所顿悟,就没有辜负这段时光。

  古言有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站在更高的角度,或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就能领略另一番风景。而这本书给了我不同的视角审视自己,仅阅读了几章,并对自己的认识有所不同。

  如同书名,作者和我们探究的是人的自控力。而自控力作为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一大内因,已经被广大关注和重视,抛开自控力的来源,产生的原理,我们可能更看重的是如何提高我们自身的自控力,将它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就我个人而言,算是意志比较薄弱的,对于诱惑的抵抗力较差的人,如生活中我睡觉比较喜欢赖床,喜欢买些贵却不实用的物件等等都能体现,而这一切归根结底的就是自控力在作祟。针对书中提到的案例与自己的情况作对比,人在作决定的时候受自控力的影响,如睡觉是起床还是继续睡,买东西买还是不买,都是受自控力的影响。每次作决定,心中都有两种声音,即作者提出两个自我的博弈,谁占上风,谁说了算,书中得出的结论是因为人没有正确认识“我想要”“我需要”“我不要”对我们的影响。我也表示赞同,并践行作者提出的方法。

  首先回顾并记录一天中你所作的决定,筛选出对你有积极的影响的决定,并回忆做出这样决定时的情境。然后每天花5分钟进行冥想,脑海默念“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当开始走神时重新注意力。再者给自己5分钟的时间,出门活动,听一首喜欢听的歌,看看远处的.风景。最后睡上一觉,补充好精力。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可正真去践行却不轻松。

  或许现在不能说我因为看了这本书,我的自控力就得到了提高,它需要我不停的努力,不断的实践书中提到这些方法。而书中也不仅仅限于我提到的,更多的方法值得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身体力行。

  一本好书不在于它告诉你多少新的知识,而是让你有新的思考方式,让你能体验新的生活方式,我觉得《自控力》是这样的一本书,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阅读它,并因此受益。

读《自控力》有感11

  上周刚读过一本书,《自控力》,这本斯坦福大学广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我去书店的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它。

  “自控力”这种东西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但是把自控力的概念搬到现实中去讲一讲,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完全掌握好自己的时间,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和冲动呢?

  我想,人和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也就是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做法,和可以控制自己的能力了吧。可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和自控力都不一样,所以自控力不仅区分了人和动物,也区分了每一个人。

  一个人的自控力,可以决定他的工作(学习)效率,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得分成绩,甚至可以决定他将来的人生。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工具,也许别人花一个小时就能干完的事,到你那里却需要一整天。有没有想过这到底是为什么?也许在他眼中,要先把这一件事做好,做快,让自己聚精会神地做完这一件事,他就可以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给自己留出更多的空余时间。而你心里,却总是不着急,认为还没到最后,没必要那么赶。这就是最常见的两种人的不同思维。相比之下,前一个人给大家的感觉就会很轻松,有很多空余时间,也从来没有耽误过自己的工作。而后一个人会让大家认为,是工作太多,或是有其他各种事情耽误了时间。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你没有足够的自控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手机。现在这个电子产品“满天飞”的时代,几乎是人手一个电子产品。公交上,地铁上,马路上,凡是你能看到的,甚至是正在走路的大部分人们,不论是青年或是学生,都拿着手机。他们有的是在工作,有的是在学习,然而这样的人只占了不到一半。剩下的大部分人,要么是在打游戏,要么是在翻看手机的社交软件。也许那些人还会和别人说,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或者只是忍不住想看一看,可那些只是借口。你明明有能力管住自己,把时间用在学习或工作上,但是你却没有这么做。试想一下,在这同一个时间段,你在用手机玩,别人是在用手机学习,甚至还有那些坐在办公室里整日对着电脑工作的公司员工,自己又怎么好意思说是时间不够用?相比之下,你又比别人浪费了多少时间?

  想想那些有名的成功人士,没有一个是自控力差的。他们经常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只是因为他们控制住了自己做其它事的欲望,合理地安排好了自己的时间,使自己用最短的时间,获得了最高的工作效率,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

  晚上睡觉之前躺在床上,别人在拿书复习,整理资料的时候,我想大多数人都认为工作时间已经结束了,应该休息了,于是就习惯性的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翻看起来。注意我说的,是“习惯”。每天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做着同样的事,这就变成了你的习惯。也就是说,你每天都会在睡觉之前把手机拿出来看,甚至越看越上瘾,一个本来可以拥有充足睡眠的晚上成为了“不眠之夜”,导致你第二天所做的事的效率下降,日复一日,你的精神状态、工作效率一天比不如一天,却还天真的认为是“工作的问题”。说实话,之前的我就是这类人。只不过后来仔细想想,说不定你可以控制住自己伸向手机的“小魔爪”,改掉这个“坏习惯”,比别人多出一点时间呢。哪怕是早点睡觉也好啊,最起码是为第二天的工作“养精蓄锐”,而不是一味地浪费时间。

  之前也听到不少同学说自己时间不够用,听的时候还是挺赞同的,特别是上了初中以来,总觉得要复习的东西太多,背不过来。又想起来班主任说过的:“我接触到的大部分东西都是在高中,包括追过的剧和听过的歌。”当时还很吃惊,高中明明是一个所有人都认为很紧张的时期,因为即将到来的高考相当于人生的转折点,老师怎么还能有时间干除了学习以外的事呢?直到现在才明白,自控力和规划时间的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也喜欢玩手机,以前是纯属一点自控力也没有的那种。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我的手机都被家长送去了天堂。不过小学的几个同学彻底改变了我对手机的看法。

  我身边的那几名同学,就是像学渣一般的'学神。每次出去玩几乎是随叫随到,微信QQ上找他们都是秒回,有事还会因为不写作业被老师批评。看似我和他们走的很近,吃饭一起,写作业一起,玩也在一起,可是人家一考试就考全班前几名,而我自己……说多了都是泪啊。而他们又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时间的呢?在我看来,他们应该是利用了在家的时间。因为他们和我在一起的时候,甚至比我还疯狂,比我还能玩。写作业的时候我们也都是写了同样的东西,也就是说,在家里的时间如果利用好了,也会有很大转变。可能是这群朋友带给我了力量吧,那段时间开始,我才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决定要努力成为向他们一样的人。开始控制自己每天的电子产品使用量,以及增加自己阅读的时间。直到现在,我觉得自己还是在努力改正,最起码在“自控”这方面已经好了很多。

  这正好是我需要的《自控力》,也是大多数人所需要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事实上都离不开自控。这是一个和肌肉一样有极限的东西,却又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控制住你的欲望,让你冷静下来,思考出更棒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本书,可以当作你的引导,教会你如何锻炼自己,成为一个自控的人,就像我的那群学神朋友一样,在它的引导下,你会渐渐地成为,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刻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自控力》有感12

  我得承认,我的自控力不强,很多事情做起来总是拖到无法再拖,直到最后期限才迅速完成。我很明白这种习惯非常不好,我也尝试过一些方法想要改变自己,比如看一些励志类的书,将自己要做的事写一张纸条放在显眼处,或是给自己列一份清单,制定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些措施总是在开始的时候实施的相当顺利,但也就三分钟的热度,最终总是不了了之,我的身上依然存在着拖拖拉拉的毛病。这到底是从小没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是性格上有缺陷?想来,亏自己还常常告诫自己,要以身作则,为孩子竖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可一大把年纪了,还在跟自己的坏习惯作斗争,这让我有点沮丧,很有些挫败感。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自控力?这好像成了我的一场持久战。思来想去,若想打赢这场仗,就得弄清楚,缺乏自控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怎样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我来说,寻找答案与方法的途径还得是书。

  在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项目有一门叫做“意志力科学”的课程,参与学习这门课程的人称其能够“改变一生”。开设这门课程的凯利麦格尼格尔便是《自控力》一书的作者。《自控力》一书首先讲述了什么是自控力,通过实际的案例解释了人为什么会缺乏自控力,作者综合了心理学、神经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理论,从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几个方面来寻找原因,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不同类型的自控力缺乏症进行具体地分析,每段章节终了,都会有一个意志力实验,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将此付之于实践,对于提高意志力应该会有一些帮助,当然,前提是你得有这个意志力做完这些实验。说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会说,为什么要增强自己的意志力?率性而活不是更好?更自由?好吧,这句话其实是我内心深处的想法,是我每每败给自己的惰性的借口。正如这本书所说,我混淆了自由与放纵的概念,我把欲望当成了渴望。当欲望盖过内心的渴望时,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欲望便会用一个你能接受的理由伪装自己,就像放弃减肥时常用的借口“自由,不亏待自己”那样。这本书在帮助人们提高意志力的同时,还教人们认清自己的需求,教人们戳破自己的谎言,我觉得,这正是这本最具价值的地方,它不鼓吹自控力能让你怎样地成为人上之人,它只让你明白,什么才是你最想要的,怎样才能越过障碍,过你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读《自控力》有感13

  很多人受不了自己的拖沓,尝试各种方法,比如列清单、写计划、严格的时间管理等等,但是他们无法逃避内心的痛苦折磨。在最后,他们仍然无法应付,直到被打败。“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这句话通常用来描述客观世界中的自我感受,也用来表达和评价面对失望时的抱怨自我。我们需要知道意志力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经济安全、人际关系和职业成败;我们也知道我们应该控制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吃什么,做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买什么。但是真的那么容易吗?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没有多少人会有难自控的感觉。至少每个年初、半年、月初,很多人都会做出各种各样的新花样计划。但是岁末月底,他们发现自制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失控是正常的`。

  那么,人为什么会失控?《自我控制》一书告诉我们,自我控制能力差实际上是由大脑和注意力引起的。在同时,社会也在影响着我们,让我们陷入一个又一个陷阱。凯利?麦格尼格尔是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健康教育家。她面向专业人士和公众的心理学课程,是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心理课程。这个《自我控制》一书以实验案例的形式告诉我们应该记住真正的目标,这样我们就可以被激励去坚持所做的,而拒绝去诱惑。面对诱惑,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我们可以避免它。事实上,我们越想避免某些事情,我们就越禁不住想它。换句话说,你无法控制发生会想什么。所以呢,我们不控制大脑,我们只想控制大脑的行为。在事实上,自我控制很简单:不要行动所有只是想想的。想想所带来的不只是想法,还有畏难的抑郁、选择的困难两种失控风险的前兆。很多人对这两点应该都感同身受。

  感性地说,畏难的抑郁是勇气。曾闻忧郁者缺少的是勇气,但忧郁者并不知勇气为何物,疯魔便生。只有跨过,才知如何跨过,例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驳论。抛弃时光过程的一切结果,并非真实。抛弃言行施为的一切抉择,并非真实。去年花落,今又开。不曾离去,便没有归来;不曾深情,也不存恨怨。当昨日影像依旧摆在案头,当明日期望依旧徘徊心头,早已忘记言语、观想也只是一条路桥。言不尽所有,行不尽所达,如沉浮沧海,上一半虚无,下一半柔弱,何去何从也是归途。

  对于选择的困难,这种影响自控力的现象确是常见的。沉迷在信息爆炸的欢愉,亦将困顿于不确定性动态中的信息茧房,过度注重细节掩饰了人生的无措迷茫与无心插柳。北美的自由之地已然修建中世纪的隔离墙,古老的传承之地已然经历破碎的现实与梦想,冰与火之歌的纠缠与前进。世人多在结果与过程的辩证中深爱与憎恶。曾记得往昔偶像光鲜亮丽,曾见得历史文海冲击心灵。而迈入后,才见得幼稚的辛亥起义旗帜,潦草的幕后剧情婉转。所以说,源于内心期盼,朝着目标的自控过程可能看起来不那么好,公开宣扬的形象也可能不那么符合实际,但这并不是重要的,选择并追求了便是自控的另一面自我救赎。

读《自控力》有感14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常用来形容对客观世界的自我感受。而同时也经常成为面对失望的自我表现结果自我评判的一句牢—话。

  从内心到外部世界,那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的最终效果。首先,客观的外部环境是我们我发左右的,这就需要我们心存感恩心,不持偏执念。接受客观世界的无常。使我们的心具备安静下来的外在条件。

  除却我们不能预测、评判、又不能毫无偏见认知但处处施加绝对影响的的客观世界。的影响因素就是我们的内心了。

  现在人们比过去更关注意志力。所谓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我们知道,意志力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经济安全,人际关系和事业成败。也知道,应该掌控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什么,做什么说什么,买什么。

  但这些真的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吗,如果果真,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意志力薄弱了—自控力只是一时的行为,而力不从心和失控却是常态。凯利的《自控力》被评为斯坦福大学欢迎的心理学课程。整本书的写作方法属于实验案例探讨形式,这和国内的书有些却别,看起来感觉枝杈繁茂,声情并茂,但找到主干需要你认真的领会:

  作者先从一个讨论议题开始:为了成功自控,你必须知道自己为何失败开始。意识到自己多容易失控,并非意味着你是个失败者。恰恰相反,这将帮助你避开意志力失效的陷阱。他的研究表明,自诩意志坚定的人反而容易在诱惑面前失控。认识到自己的意志力缺陷是人之常情这个现实,是提高自制力的重要开始。

  整本书大都在论述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归结起来提升自制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设定长远切合实际的目标,将目标分解。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激励结合。2、自我形象认知。将一个将来理想中的自己作为这个认知的范畴。提升面对诱惑时的自制力。书中没有对于自我想象进行进一步论述。但这显然是一个更浩大的工程,提升个人修养与境界从来都不是想象画个框框就可以轻松实现的。3、在面对诱惑的时候适当的做出回避短期行为的措施,适当的回避有助于将眼光放到长期目标上。

  但意志力也有很容易失控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压力时不能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诉求时造成的自我约束的放松。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呢,作者没有回避这样的问题解决方法:

  面对诱惑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自己是可以回避解决的。显然实际中我们越想回避什么自己越是往上面放心思。这时候作者提出的作法是:“用心感受自我忠于你的感受,但别相信你所有的想法。”用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的方法驾驭自我的冲动。作者进一步详细说:你无法控制会出现什么想法,但你不必接受他的内容……换言之你可以对自己说“好吧,那种想法又来了,有得心烦。不过,这就是思维的运作方式,他并不一定意味着什么”但不要对自己说:“好吧,我想这是真的。我真是个糟糕的人,糟糕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我想要接受这一点”。这真是个想得开的好办法,有什么比放低身段,坦然面对自己的想法更能解决问题的呢。

  书中还论述了:自控力的极限,为什么善行之后会有恶行,压力会使人屈服于诱惑为什么我们把渴望当幸福及时享乐为什么我们的决策趋向于短期利益的决策等。但无非都是围绕提升自制力的方法的几个措施进行的不同角度分析。比如为什么我们趋向于短期利益的决策而不是看的'更长,就是对长期目标设置模糊造成的结果。而为什么我们把渴望(多巴胺分泌的生理原理)当幸福就是对目标的模糊导致了没有认清结果的假象,但当我们感受到现实状况的时候就又会调整期望值。比如沉溺于游戏、不停地刷新微博、论坛……为什么善行之后会有恶行,说的是没有身份的自我认同导致的反复。这些虽然是从各个角度论述的解决问题的一致方法,但无一例外的不是呈现了生活中常见到的种种自我消极表象的深层原因。

  怎么样消化这本书呢?认识自我,关心(接受)自我和提醒自己(自我认同下的认知)真正重要的事物(目标)这三种聆听自己内心声音的方法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而自我目标的设置,自我高尚身份的认同感,短期的回避行为将注意力放置于长远目标可以看成是基石上的三棵支撑的柱子,支撑着自求上进者的圣洁灵魂。填充期间的墙体是什么呢,这也是书中没有叙述到的,显然知识、文化、个人修养是联系于身份认同感这些柱子间的墙体。而个人的目标管理、设置、跟踪、阶段性总结激励的方法又是长远目标设置的关键纽带。而短期的回避措施支撑下面的又是自我感知,观察自我心境的种种方法。

  当然这少不了一颗追求宁静、恬淡的心。

读《自控力》有感15

  生活中有很多诱惑,诱惑从何而来,而面对诱惑的自控力、意志力如何产生,又该如何维持?《自控力》一书第六章“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中对意志力、压力、诱惑力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当一个人承受巨大的压力而情绪低落时,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

  为什么压力会与诱惑挂钩呢,因为当人感到压力时,大脑就会指引着你,让你去做它认为能带给你快乐的事情(书中称之为大脑的奖励系统)。例如,你很喜欢逛街,那么在你感觉情绪低落、压力大时,你的大脑就会将你的喜好无限放大,这时逛街就成了一种很美好的诱惑,能够缓解你压力与低落情绪的诱惑,这种诱惑会让我们失去理性,被本能支配,从而采取一些不起作用的应对策略来缓解自身压力,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想要提升自身外界诱惑的意志力就必须学会缓解自身压力。

  我认为缓解自身压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学会丢包袱。生活中繁杂的事务会将我们珍贵的时间和精力支解,使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执行最重要的事情。这时,你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有效的方法是先一下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哪些事情是次要的,重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少做或不做,这样就可以为自己赢得珍贵的时间。

  二是要善待自己,放低标准。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了,至善至美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不要妄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得完美无缺。适当放低一下标准,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或许在客观上也减轻了别人的压力。

  三是要给自己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压力的产生也可能是因为对事情本身的理解造成的。过分夸大了事情的重要性和后果,导致心理负担加重。不少人往往因为急于求成,而忘记了对事情本身的思考。留一点儿时间思考能让你更清楚地看到事情本来的面目,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下解剖情绪、分解压力的时机。

  四是不要忘了休息。过重的劳动会导致人生理疲劳,效率低下,从而导致过分的焦急与紧张。适当的休息不但会缓解大脑疲劳,而且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减轻心中的压力。

  压力既是动力、又是阻力,只有从根本上了解压力、认识压力,掌握正确的解压方法,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外界诱惑的意志力和自控力,在能力和事业上得到进一步升华。

  自控力,顾名思义,即自我控制的能力。

  而正如书中所说的一般,我们想要掌控自制力,就必须先要认知自控力。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两个自我的存在,正如天使与魔鬼并存般,常常让我们失衡煎熬。

  所以,我们必须先接受这样的存在,然后认清自我的需求,冲动时候的需求和理智时常的“拖延症”“借口”都是意志力不强在作祟。每当你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仿佛有人在你耳边说:“待会做也一样,明天干吧,反正还有时间…”。诸如此类的内心潜,让你变得懈怠,而忘记意志力的本能其实是三思而后行。

  这正是一开始所说的,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需求。这些让你丧失意志力的“劝告”更多的时候是你冲动时候的需求。你要知道今天和明天毫无区别,而拖延症那么是恶循环的开始。我们应该试着减少行为的变化性,而不是某种行为。

【读《自控力》有感】相关文章:

读《自控力》有感03-30

读《自控力》有感11篇04-19

《自控力》读书心得03-03

自控力读书心得03-21

《自控力》读后感02-26

自控力读后感09-22

自控力的读后感02-28

《自控力》读后感01-23

自控力读书心得18篇04-17

自控力读书心得15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