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回家》有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回家》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回家》有感1
读了《常回家看看》,我心中涌出了许多爱的浓血;脑中像幻灯片一样把爱的记忆浮现出来;眼中落下一颗颗珍珠般大的感动水珠。
《常回家看看》写了作者回到奶奶家,和奶奶一起谈谈话,在奶奶的帐本里,作者才知道奶奶多么渴望自己的儿女能少挣点儿钱,带着孙子孙女,常回家看看,吃顿饭,一起聊聊天。
因此,我感悟到:每个老人家都像小孩一般,让家人疼爱、关心,不想孤单。
如果我早几年读到这篇文章该有多好啊!几年前,由于四个舅舅十分疼爱我和弟弟,并且四舅是书记,能够方便让我们一家上广州生活。四个舅舅就问我和弟弟喜欢不喜欢,“好!”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回答,奶奶听了,刚才的笑容就像闪电一样马上收回了,我们根本不懂得奶奶的心。几个月后,我们离开了奶奶,来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花都。每当父亲打电话回去时,总听到奶奶的'牵挂的哭声,又回想到奶奶和我们的快乐时光,恨不得抽自己俩耳光。
奶奶,对不起!我会抽空回家的。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读《回家》有感2
我读了《小飞袋貂回家记》这本书中的小飞袋来到了宝丽加姆峡谷。 日记
在澳大利亚的宝丽加姆峡谷,一只小飞袋貂本来是在城市里和爸爸妈妈住在一户人家的`屋顶上,那家男主人抓住了小飞袋貂,塞到起车后的备厢里,拉到城外,它想回家了。一只袋熊看见小飞袋貂了,小飞袋貂把一切经过都告诉了袋熊,袋熊和他到鸭嘴兽的家,叫他聚集其他动物们来帮小飞袋貂找回家的路。下午,小伙伴们沿着山路,越爬越高,爬到了山顶的一道瀑布的源头,再顺着瀑布,到了谷底,再沿着小河往前,就到了能治病的大树前,在走到城边,明天晚点就到了。小飞袋貂看见家了,他和小伙伴们互相拥抱,说再见了。动物们回到峡谷后和其他动物们分享他们经历的事,不一会,小飞袋貂和他的爸爸妈妈以后住在峡谷里。
小飞袋貂用自己和大家的努力,回到了爸爸妈妈的身边和峡谷的朋友一起开心地住在一起。我也要像小飞袋貂和动物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地做事。
读《回家》有感3
寒假里,我读了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写的一篇文章,篇名叫《小蚬的回家》。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一个小男孩看惯了大人剖鱼的'事情,便想自己动手尝试一下,用虾来代替鱼,杀死了一只小虾。后来经过“我”对他的一番教育后,使他认识到动物也有可贵的生命。于是在他再一次获得一只小蚬后,没有用它来做新的尝试,而是把小蚬放回了河里,让小蚬回家去了。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渐渐地陷入了沉思,我懂得了不单单只有我们人类有情,也不单单只有我们人类有爱,就如文中所说的“虾有、螃蟹有、蟛蜞有、杨梅有、桃子有、荸荠有、甘蔗有……”一样,什么东西都有爱、都有情。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植物也能通过生物电来相互传递信息。我们要把动物啊,植物啊当成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我突然想到了自己。那天早上一只漂亮的小鸟儿从窗户飞进了我家厨房,爸爸看见了就把窗一关,把小鸟儿关在了厨房里,还得意洋洋地对我说:“看到没有?爸爸厉害吗?”我却皱了皱眉头:“我知道你抓这只小鸟儿,是为了让我开心,我也本来就非常喜欢小鸟儿,可是我却不喜欢囚禁小动物,让他们失去自由!”说完,我走进厨房,打开了窗户,想让小鸟飞出去。可是小鸟却在另一扇关闭的窗户前直扑楞翅膀,我没了办法,就想用手抓它,然后放了它,可没料到它灵巧地一躲,找到了“出口”,飞了出去。令我感动的是小鸟在窗外转了好几圈,还不停地“叽叽”直叫,像在感谢我,让它又得到自由。
世间万物皆有情!让我们善待身边的每一个小生灵!
读《回家》有感4
暑假中我读了《十岁的我自己回家》这本书,我很喜欢这本书。
书中有很多我非常喜欢的故事,比如“回报”、“10000英尺的距离”、“朋友”……里面的一些人物我也很喜欢:“牢骚购物站”这个故事中的长胡子老爷爷是那么亲切;“10000英尺的距离”中的.杰利斯的经历映证了一句歌词:“只要有信心,梦想就会实现。”……书中有的句子十分优美,有的还富有哲理,比如“有勇气同梦想握手的人,才能拥有人生的蓝天。”、“我就是一颗梦想的种子。与其期待着发芽、开花,不如努力冲破怯懦的土壤。”……这些美好的句子也让我喜欢。
十岁是一个旅途的结束,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读完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懂得了在走向未来的路上,难免会有风霜,正是它让我们的生命更加茁壮,忍耐和面对是成功的希望。只要走过失败,迎来的将会是辉煌的未来。
读《回家》有感5
这是他最后一次长途旅行,为了心中一个信仰、为了一种崇拜,去重走古巴革命者格瓦拉的《摩托日记》之路。
格瓦拉的这条路走完,找到了人生的信仰所在;小鹏的这条路走完,找到了回家的意义所在。
我能看出,这本书是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旅行者对自己十二年职业旅行的总结和回顾,也是一种告别,因为过去的梦想已实现,新梦想逐渐发芽长成,个人的成长也即将进入人生另一新阶段。
旅行并未停止,但梦想却有了更新更长远的变化。小鹏作为职业旅行者开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也告诉世人,成功并非只有一种可能,尽管他一定会低调地认为自己现在的状态也不是成功,但对于一个能够把兴趣、梦想和职业结合的很好的'人来说,他做到了。
小鹏沿着格瓦拉的摩托日记之路,一路充满了历史性的巧合,无论是在瓦尔帕莱索阴差阳错地被市长接见,上了当地的报纸新闻;还是到后来见到了与格瓦拉当年并肩作战的老战友,听他回忆格瓦拉当年种种事迹;这都好似冥冥之中,开启了一扇通往他们之间心灵的大门。
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之地,我很幸运,找到了它,希望你们也能找到。”
他的人生虽不可复制,但读完这本书,对于一个精神上有些追求的人来说,或许有一些正能量的作用。
读《回家》有感6
这本书里讲的是一只流浪猫吉吉千辛万苦因祸得福的故事
吉吉从小就妈妈就不在了,只好到处流浪。后来他被一位公爵夫人看中,因此走入了上流社会,可是吉吉并不开心,做为一只猫,应该自由才对,于是,它从公爵夫人家逃了出来,重新获得了自由。
感受:我觉得吉吉很坚强,因为它在四处走动的'过程中,凶恶的大狗,霸道的黑猫都欺负过它,还有用石头扔它的孩子,但是它不怕,都避免了。
读《回家》有感7
“回家”一词在我们耳中听过了许多次,在嘴巴里也说过多次,但是我们有没有真正体会到这样一句话对一位叫海子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吗?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这篇感动人心的文章《回家》吧!
《回家》一文中,主要讲了:海子家里很穷,每到星期六他都会坐着公共汽车回家看望父母亲,但因为种种的原因都让海子不要回家在学校留宿,但是海子没有放弃回赤家的欲望,而是利用各种方法或途径来回家。有一年海子很想回家看父母,因为没有钱坐公共汽车,而在冰天雪地中着双脚回家,他的父母们看了,开心地哭了出来,因为他们知道儿子变乖了会回来看望父母了。
在现实的生活中,不会比以前的交通.经济问题而被障碍去看望父母亲的.一颗会的心。像海子一样,他为了看父母而赤着双脚,在冰天雪地的天气中跑回家,无论流着鲜红的血,还是把双脚冻成了又红又肿的脚,他也不惜代价去看望一直以来养育自己的父母。我们也要好好学习海子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有一颗一直孝顺的心。
最后,让我们从想在起孝顺自己的父母亲们吧!
读《回家》有感8
在这个暑假里我看了《小飞袋貂回家记》,书里面的故事内容写得很精彩、很丰富。
这本书是澳大利亚作家加里﹒弗莱明写的,讲了一只从城市里来的小飞袋貂,听说它是被人类用车把他运过来的,小飞袋貂到了森林,他找不到家,他很伤心,就在草丛里哭了起来。突然,被一只袋熊发现了,于是袋熊就想帮回家,先是问鸭嘴兽,再找巨蜥、负鼠,负鼠的爷爷有一张城市的地图,可是他们不知道城市里有什么,所以又去找凤头鹦鹉。第二天,凤头鹦鹉、巨蜥、负鼠、袋熊和小飞袋貂五个小伙伴一起去了城市。最后小飞袋貂终于在伙伴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温暖的家。
这个故事令我最感动的是袋熊在过公路时,汽车快要撞上他的时候,巨蜥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跑过去救袋熊,巨蜥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真令我感动。我们身边也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事:三水福叔义无反顾跳入河中救人,再也没能上来;顺德“奥迪哥”急救路遇病人入院,留钱不留姓名;七旬癌症老人郑锡祖不顾安危,勇救落水女童;西南六中四名初二学生,救起不慎落水的女学生……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佛山充满温暖和温情。我们也应该学习巨蜥和这几位佛山好人舍己为人的精神。
我也很欣赏那些动物的团结、互相帮助的精神,这让我想起7月27日西南街道团工会、总工会、妇联将在三水广场举行“爱心满淼城,全力撑斌仔”万人签名爱心接力公益活动,您只需亲临活动现场签一个名,三水广场就捐出一元,捐赠的善款将直接用于救治斌仔的医疗费用。吃完晚饭后,我和妈妈、姑姑就到三水广场签名了,我们到了三水广场,我看到有几千人在排队等签名,虽然天气很热,但是秩序特别好,每个人都抱着一份爱心,都想帮助斌仔。再往里面看,已经有两大幅签名纸,签名纸上有许许多多、密密麻麻好像蚂蚁一样的签名,大概有十万只左右吧。虽然签个名才有一元钱,但是如果全国每个人都来签名,就有十几亿元了,那就可以帮助斌仔了。我觉得能帮助人真是一件快乐的事。一人有难,众人相帮,我们三水的人民都非常团结,非常热心助人。
现在我们佛山市正在搞创“文明城市”的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佛山人也像《小飞袋貂回家记》的那些动物一样团结起来,发扬我们佛山人的优良传统,发扬我们佛山人的精神,今年的创“文明城市”一定能成功。
读《回家》有感9
花四个晚上看完小鹏的新书《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本来想发个微博,或写条朋友圈。后来发现很多情绪和表达,140个字无法概括。而严格说来这也不算一个书评,只是想用这些简单的文字——欢迎彼得潘回家!
在《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最后部分,小鹏给父母和自己分别写了长信。前者像兑现承诺以心安,后者则是回望来路,与内心的“彼得潘”对话。
他说:
“23岁。毕业旅行选择了阳朔,那是人生中第一次当背包客;
24岁。那天买好一张南下的火车票……新的旅程即将展开;
25岁,躺在留学生公寓的单人床上,手捧最新版的欧洲LP,想象着卢浮宫、比萨斜塔、新天鹅堡,彻夜难眠;
26岁,留学回国后来到北京,生活动荡穷困到舍不得吃肯德基,攒下的钱都用在路上,借住在大学同学的宿舍;
27岁,在一档旅游节目当实习生,因为和旅行沾边,想,这差事真好。然后节目组缩减编制,不得不离开;
28岁,一个人去西藏。和驴友包车走青藏线,夜宿海拔5000米,呕吐、高反,想到死亡;
29岁,去印度旅行一个月。春节前夕,倍感孤独,发现原来孤独是自由的另一个名字;
30岁,在黑暗中摸石头过河,看不清未来的方向;
31岁,花开结果。世界以最实际的方式敞开怀抱,迎接一个中国年轻旅人的视角,这是个好时代;
32岁,写了《背包十年》。紧张的双手攥拳,对自己说:加油!加油!加油!
33岁,旅行清单上的项目已经被勾掉七七八八,旅行变得可以说走就走;
34岁,顺风顺水,却心高气傲。自我反省后,决定重新上路。
35岁,来到向往已久的南美大陆,伴随思考,重走了格瓦拉《摩托日记》中的道路,从青年时代,直至他的一生。告别南美时,发现已经没有什么目的地,能激发出曾经的冲动,这条长路到了终点。
回望来路,最值得骄傲的并不是去过多少国家,见过多少风景,而是当每次面对人生难题,需要作出抉择的时刻,都听从——且只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虽然并没有活成父母期望的样子,没有活成社会规定的样子,而只是活出一个真实而完整的自己,即使磕磕绊绊,即使错误百出,即使头破血流,都可以无怨无悔。”
23岁到35岁,12年间,小鹏这个现实世界的“彼得潘”,揣着对世界与生活的好奇,在自己设定的“永无岛”上历险,阅青葱美好、看星辰大海,观落寞繁华、望太阳之光,把旅行的路走到极致。这12年时间,彼得潘却好像在不知不觉中也有了温蒂式的温暖结局。他把脚下的千山万水,途径的大山大河,从南美归来的仆仆风尘,最终走成了一条回家的路。远行与冒险的绚烂,被他撰写成《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这本书里温暖。彼得潘令人羡慕,但现在我真的更喜欢温蒂。真的为彼得潘能飞翔也能回家暗自高兴。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说我自私,可我真的就是这么想,我希望彼得潘是有家的孩子。
初识小鹏是在很久以前,峨眉山脚下匆匆邂逅。我们一起吃饭时,他说要再回山上的寺院吃斋小住,并问起什么样的.玉佛适合女性,要给妈妈求一个。那次之后,又有过几次短暂相遇,却也谈不上太熟识。他顺遂耀眼,散发光芒,身边总聚拢着许多人。而我并不是善于追逐的人,更多是站在远处,看他不停飞来飞去,仿佛践行与这世界早有的无数约定,忙碌又快乐。我想,果然是彼得潘,无拘无束、热爱自由,热爱飞,热爱未知新奇的冒险。
后来,觉察到他的脚步逐渐放慢。在束河过起半定居生活,又有一天,看到他几乎倾尽全力盖起个叫“背包十年青年公园”的“窝”。好几次看到他发微博和朋友圈,那个“窝”成为许多年轻人的乌托邦,他们在里面肆意笑着闹着、也一言不发躺着、大家在一起唱歌喝酒摇晃着。我想,可真好啊,在这里提梦想大概是不会被嘲笑的,你说你想去月球,也会有人真诚击掌,并预祝成功吧!那些年轻人举着酒杯,拿着烤肉,笑脸晃得人睁不开眼。不禁联想到自己,20岁时是不敢随便和陌生人奢谈理想的,什么要去南极看冰川,骑车去珠峰转转,徒步环游中国……好多想法要么直接去做,要么就烂在心里,否则别人一定会说,你吹牛逼吧你!所以,你能理解我看到小鹏分享那一切时,在心里小小的羡慕,小小的激动吗?!
我受邀去过一次小鹏在北京的家,是一个都市里普通的单元房,看上去他并不热爱那里。作为从他那里汲取过勇气与养分的人,我也偶尔会用庸俗的心态,替他担心。童话里,彼得潘一直在飞,现实中,人终归会累。温蒂累了可以回家,彼得潘累了呢,小鹏,你累了呢?!或许是真的——心安之处便是家,小鹏最后把家安在丽江束河,那个植入了他梦想的地方想必令他心安,令他笃定地写下“漫漫长途,终有归期”的句子。所以,你也能理解我看到小鹏在束河安家后的小小的心安吗?!
少年时的阳光明媚总会结束,生活与梦想的碰撞剧烈而激荡。十二年的过往一定会在他身上留下痕迹,无所谓好坏高下,那是不同的风景与心情。花四个晚上看完《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有碎碎念,有思考与反省,有旅途中的彷徨与狗屎运,也透露出许多为人儿女的感恩……而我大概是老了,看书时情绪和感动常常持续不褪,而故事与经历很快就模糊。最后一晚,合上书的一刻,书里提及的旅途故事、人名、地名已经不复确凿,但摩托车上张开双臂的切,在尘嚣长路上身后腾起的黄土,拉丁风情的乐音与吉他,还有书里花白头发的奥兰多谈及的那些小细节……电影书籍,新的旧的,动态静态,在脑海不由自主混搭叠加,大概是想忘也难忘了。
感谢小鹏吧,感谢他愿意书写这些现实生活外的世界,它们曾给予我些许能量,让我知道还有诗和远方,让我存有一丁点梦和想象,也让我努力成为自己目前的模样。最后,如果有幸,这些散碎的文字能被他看到,我还希望告诉他:“亲爱的,感谢你远行,欢迎你回家!”
读《回家》有感10
暑假里,我读了很多课外书,有《一只猎雕的遭遇》、《老虎哈雷》、《白象家族》……其中,最使我受益匪浅的是《十岁的我自己回家》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不仅学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享受了阅读的快乐,获得了心灵的体验。
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隐藏着一个个智慧的小精灵,在不经意间拨动了我的心弦,带给我新鲜的感受。其中,我最喜欢“付出是快乐的”这一系列文章。
《上将与下士》尤其让我的心灵震撼不已。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发生在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身上的一个故事。一天,他独自走出军营,没有一个士兵认识他。这时,他看见一个下士指挥士兵们抬着巨大的石块要放到指定的位置,可是,士兵们的力气几乎用尽,那个下士也没有伸出手帮一把。就在石块要滚落下来的'时候,华盛顿疾步跑上前,用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由于援助及时,石块终于放到位置上。当华盛顿问下士为什么光喊不帮忙的时候,那位下士鼻孔朝天,傲慢地答道:“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当下士看到露出军服,站在自己面前的竟是华盛顿本人时,是多么的羞愧。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是比付出更快乐的,因为付出不需要军衔。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在学校里的一件事。那时,我担任的是小组长,需要负责收发我们小组的作业本。有时,我会急躁地大喊:“快快快,还有谁,快点给我把本子交过来。”有时为了尽快发完本子,我会把本子朝着目的地“飞过去”,惹得大伙儿怨声载道,而我自己也感觉不好受。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不是和那位下士一样么。作为组长,对于作业交得慢的同学,我完全可以走下位置,给予关心和帮助。发作业本的时候,我完全可以好好地将本子发到同学的位置上。
有能力帮助大家是一种最大的幸福,我们每个人哪怕是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个世界增添多少美好和欢乐呀!不是有这样一句话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就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读《回家》有感11
那一刻,书上的熊猫伤痕累累,是我难受;那一刻,猎人的贪婪使我恨之入骨;那一刻,熊猫母子团圆使我欣喜若狂;那一刻,孤儿的爱心让我称赞;那一刻,我将书盖上,情不自禁地激动……
熊猫可是中国的国宝、一级保护动物。居然有两个偷猎者狼狈为奸要偷猎。真是太可耻了。我觉得应该抓去判刑。我义愤填膺地想,把他们天诛地灭都不算狠。
那个不幸的孤儿,父母被大火烧死,偷猎者老陈收养了他,这点是值得赞赏,说明老陈还是有爱心的。可是动物也有生命啊,为什么对它们爱心就丧失了呢?
现在世界上有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动物保护协会说它们很稀有,要保护。可是越是稀有,偷猎者越要猎,这样更能满足他们贪婪的欲望,贪婪得竟无视法律。这样只会加速稀有动物的灭绝。所以说偷猎者可耻。
现在的人,保护动物的意识不强,欣慰的.是,书上的孩子爱护动物。把它救来后,为了让他吃东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当成了好朋友;临别前甚至泪眼朦胧。许多大人不如他。
全世界的人们,让我们向这位孩子学习,一起保护稀有动物吧!
读《回家》有感12
暑假,我又重温了《吉吉的回家路》这本书。吉吉是一只流浪猫。她遇到了很多困难,被野狗野猫追赶,被孩子们用石子打,还经常饿肚子。好不容易遇到了一只大黄猫,生了一窝小猫,可有一天大黄猫没有回来,孩子们偷偷跑出去玩,结果被打死了。吉吉也被抓了起来,卖给了一位高贵的夫人。吉吉并不开心,因为她想获得自由。于是她想方设法逃了出去,经过千辛万苦才回到家乡,可那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吉吉孤单地度过了整个冬天。最终,她又与大黄猫相遇,又有了一群孩子,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我觉得吉吉是一只勇敢的猫,因为她没有了母亲,失去了孩子,还被许多动物欺负,挨饿、被抓,但她还是坚强地活了下去。作为一只猫,她要的不是虚无缥缈的`荣誉,不是安逸舒适的生活,而是弥足珍贵的自由。为了追求自由,吉吉竭尽全力突破种种阻挠,最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过上了一直向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希望也能像吉吉那样,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目标,克服困难,突破阻挠,勇敢、坚强地生活。
读《回家》有感13
在作者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哥在离家20多公里的地方上中学,大哥每周回一次家,车费是四角钱,娘为了剩下着四角钱,对大哥说:“你还是放长假再回来吧。”过了一周,大哥又回来了。父亲一话不说,烘着大哥的衣服,只是责备的看着大哥,大哥说:“爹,我没乘车,我是走路回来的。”
大哥从此都走路回家,有一天,母亲说:“大强,胶鞋比以前贵多了,还是放长假回来吧。”有一个周末,我们吃完晚饭,大哥回来了,手上提着一双鞋:“娘,我是光着脚走回来的。”
什么也阻挡不了大哥回家的脚步,没有车票钱,就走路回家,路上会磨损鞋子,就光着脚,20里路很长,但长不过哥哥的思乡之情;大雪纷飞的.雪地很冷,但阻挡不了大哥回家的那颗火热的心。父母看着归来的大哥流下了热泪,这泪水里,有心疼,有责备,有高兴,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
长大了,参军了,生活变好了,人口也多了但大哥对家的牵挂没有变,忙了,不能常回家看看,就亲自买了很多好吃的,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现在,这种孝顺的儿女又有多少,小的时候就当上了“小皇帝”和“小公主”,上幼儿园时就要全家出动,爷爷拿玩具,奶奶拿糕点,爸爸开车,妈妈抱儿子,好像父母成了他的孩子一样孝顺他,生活方面根本是个弱智儿童。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每当想起这首常回家看看,我就会问回家看看了吗?
读《回家》有感14
我们学校每年都有新华书店里的人来卖书,我走到旁边看了一眼看到了一本叫《回家》的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便用压岁钱买了下来。
买回来后,我便专心的读留起来。天哪,里面的故事太精彩了。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里面小主人公的爷爷——伯爷让我印象深刻,他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心不老。他用他的所有的钱财用来修往老家的一条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硬是要修路,还亲自爬上山看他们修路他。因为他坚信只要房子不倒,就要有人回来。最后他的家人被他感到动也要帮他。
在《回家》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让我深深感动了,小主人公木七去扫墓时,木七小心跟他奶奶说了一句:“请你们多多关照我爷爷,他的腿摔伤了,走路有些慢。”因为伯爷有一次上山摔伤了腿,去世了。这句话看着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他的意义却很大,这是木七把失去爷爷的我痛苦压在心底说的,表示他爷爷只是去一很远很远的地方,让他的奶奶等等他的爷爷。爷爷走得有一点慢。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因为木七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
在《回家》这本书最精彩的时刻,恐怕只有伯爷和水五爷、老火公相认的那晚了。在那晚他们在一起说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在那晚伯爷自己走去看了看他的房子。坐在门前。水五爷、老火公去找他一起坐在门前,一起看他们的老家。
《回家》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记自己的老家,那是你父母在的地方,也是你在的地方。这本书的封面写了一行字‘家乡即使不能常常回去,也会时时想念……只要房子不倒,人不消散,家乡就还在。’这句话深深印在我心上,让我觉得房子是老家的根本。所以现在我们要努力学习,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老家变得越来越好。
读《回家》有感15
今天,我读了《阅读年选》中《请“差不多先生”回家》这篇文章,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可笑:白糖与红糖差不多,山西与陕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错了医生,请来了牛医,也认为牛医与人医差不多,还经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看完这篇文章,我暗自思忖:哪有这么傻的人呢?真的“差不多”吗?表面上“差不多”,实际上可差太多了!
合上书,我笑着对妈妈说:“妈妈,‘差不多’先生真逗人!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可笑的人呢?”妈妈听了,却说:“你笑他,我还觉得你眼他很像呢!”“什么,差不多先生和我很像?”听妈妈这么一说,我生气了。然后,妈妈让我想一想过年包饺子的事儿,我一听,顿时脸红得像一个熟透了的红苹果。记得上次家里来了亲戚,妈妈决定包馄饨吃。于是,我跟着妈妈学着包馄饨。可刚学了一会儿,我就马虎起来。许多馄饨因为馅太多了,结果皮包不住,皮上裂开了口子。我用力去捏紧破裂处,谁知另一处又裂开了。呵呵,我的馄饨成了“花脸”。妈妈让我认真点包。我晃着脑袋说:“干嘛要包得那么好看?反正都要进肚子,差不多就可以了。”等馄饨烧好了,我掀开锅盖一看:馄饨分了“家”,上边漂了好多皮儿,下边沉着好多馅儿。在爸爸妈妈的笑声中,我只得把这些馄饨“消灭”掉当然,这些馄饨的味道可差多啦!
想着想着,我又想到了以前班里的.一位同学。老师布置了背课文作业后,我们就认真地开始读起来。还没读多长时间,她就开始玩了。我问她:“你会背了吗?”她回答说:“差不多了。”我劝她多读几遍,要读到能正确、流利背诵。她却不接受我的忠告。老师来检查了,恰好抽到她。她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背不顺溜。老师狠狠地把她批评了一顿,让她利用下课的时间背熟并抄写一遍。下课后,同学们出去玩了,她后悔地说:“要是我再认真读几遍,就会背了。”这位“差不多先生”同学,只好乖乖地在教室里抄写课文啰。
《请“差不多先生”回家》这篇文章让我感触颇深。它教育我们,凡事要认真细致,决不能像文中的“差不多”先生一样,不求上进,马虎行事,这样会让我们一事无成。
【读《回家》有感】相关文章:
回家的日记04-20
回家的感言11-27
回家的句子02-12
回家的小学作文04-27
回家初中作文04-20
回家高中作文04-15
回家话题作文01-04
回家的唯美句子11-04
回家初中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