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时间:2023-06-18 10:03:3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文化苦旅读后感精选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文化苦旅读后感精选15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对于做学问的学者的要求。读万卷书,是让学者博览群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行万里路,是让学者将学问与实践结合,“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现代,有一个人用他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他就是余秋雨。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绝的古文明。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这里积蓄了数不尽的文化财富。作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苦旅。第一站自然是他的家乡。

  中国人总是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不管走到哪里,总讲究“落叶归根”。由此,灞河的柳也沾染了游子的热泪,血红的残阳也浸润了游子的惆怅。作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的人在科举的作用下,逐渐分散到各地。这是历史的必然。恰巧,农耕文明使得人员的流动性不至于太大,使人最终能荣归故里。因此,故乡也成为无数游子魂牵梦绕、朝思暮想的“理想国”。故乡的`范围随时间扩大了,不再局限于那一间房舍,一座小桥,一株杨柳,一种乡音,而变成了一个国家。如今,故乡仍然是海外游子最痛切的盼望。

  第二站,是祖国的边疆。这里,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地方。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作者说,这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看似很重要的朝代更迭。长城,恰好是这两种文明的分界线。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更具侵略性。但是,游牧文明的本质就决定了它的落后。在数千年的战争中,中原文明没有消磨殆尽,而是日趋完善,都源于农耕文明的先进性。但是,正如孟子所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没有游牧文明,中华文明就会“江郎才尽”,最终导致灭亡。就中国的情况来说,冲突的结果,是双赢。

  作者又去其他古文明的诞生地,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对比,最终分析了这几种文化的异同,调查了中华文化的优越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感到骄傲。因为当中华文化在辽阔江河中熠熠生辉时,其他古文明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风尘里,只有废墟知晓。文明形态的不同,造成民族性格的不同。农耕文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以和为贵的中华儿女,强调集体的力量,强调团结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逐渐推进,现在的年轻人却逐渐迷失了这个优良传统。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所以,作者提倡回归自然,以水为道,回归中华文明的本真。我认为这是极有道理的。

  总之,《文化苦旅》这部书,体现了作者对于中华文明的探求,体现了中国人对本国文化的反思,体现了现代中国对于古代文化的思索与融合。这部书,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典籍。

文化苦旅读后感2

  “先有生态而后有文化”,余秋雨先生一句话表明自己的观点:他的苦旅其实是一种对“山河文化”的追寻。莫高窟,古今闻名,原来就是佛教重要场所。成千上万的洞穴中隐藏了许多绝妙的塑像,精美的壁画。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历史古迹,更是中华儿女心血的凝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莫高窟,蕴含的是三个伟大文明的精彩。栩栩如生的.飞天,惟妙惟肖的舞者以及太多太多。让中华民族引以为豪,让世界人民为之惊叹。但是,外国人来了。美国学者见莫高窟后大为赞叹,决定“拯救”这些精美的文物。他们用化学溶剂使壁画剥落,并将其带走。这些文物一露面便轰动了世界,为莫高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灾难。世界各国的强盗们都对莫高窟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外国人的强盗行径固然可恨,但更可恨的是:可悲的中国人居然与外国人狼狈为奸,出卖国家利益。莫高窟的看管人——王道士居然为了区区三十英镑,让英国人斯坦因带走了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这是何等的愚蠢!我们这些可怜的国民居然不知道捍卫中华民族的文化,这可是我们的“山河文化”呀!这是我们的根!

  都江堰在战国时期便显得非常重要,但,正是它,始终忠实地灌溉着成都平原,为她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称号。四川虽然历来旱涝无常,但至今旱涝保收,它是真正的第一大功臣。

  这千年古迹,历尽历史的沧桑,至今未毁,着实是一大奇迹。它养育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更养育了文化,自身也便成了文化。千年文化,其实也很脆弱。面对千年灾难,很可能又会成为废墟。加上国民的保护意识不强,更有甚者,有的人还会故意破坏。我们平常去历史景点旅游时,总会发现诸如“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的涂鸦,素不知这些人的行为就是对历史文化的践踏。暂且不说,这种行为代表了我们的国民素质如何,长此以往,再好的古迹也会毁于一旦。古迹不再,“山河文化”何存?

  其实,我理解余秋雨先生这本《文化苦旅》是对“山河文化”的追寻,也是历史文化的一种思考,更是在引领我们要重视和保护这些历史遗迹,挽救我们的“山河文化”!

文化苦旅读后感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学习就讲究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广袤的书海中,我认为更以如此。只读讲述大道理的书,实际作用并不大,所以我喜欢读游记。用或浅或深的文字述说一次次旅行,让人沉醉其中并受益匪浅。

  游记中,我极喜欢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起初,仅仅是名字吸引了我,而当真正翻开此书时,我如痴如醉,仿佛在这些精妙的文字中同秋雨先生一起开展了一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观赏世界风景,经历人生风雨。在书中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天时间,我便读完此书。可却读不到自己的感悟。遂我读第二遍。仿佛重新开展了一场旅途。这次旅途我放慢了脚步,仔细观察身边风景。读毕,我认为《文化苦旅》主要写了四种元素,即:风景,历史,文化,人生。自古以来,华夏文明有许多文化皆是隐匿于山水之间,可以说山水本身就是文化,它包含着人生真谛,见到它也许我们就会想起一段历史。而秋雨先生并不大张旗鼓的描写山水,而是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一个不经意的角落亦或者是一副整体的画面,令读者身临其境,仿佛与秋雨先生产生了心灵的'共鸣,再自然地引出这处风景的历史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令读者在陶醉中丰富了历史知识,领悟生活哲理,提高文化水平。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使我不禁感叹大师的功力。这次文化苦旅对我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提高,更有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读了《文化苦旅》,我认为真应该出去走走。旅行是对一个人的历练,它使一个人趋于成熟,洞悉人生百态,使一个人增长见识,了解各地文化,使一个人逐渐沉稳,领悟人生真谛。而我们却常常两三天闷在家里,坐着无聊而重复的事,想挣脱这种现状而又不知道如何改变,去旅行吧!看看那巍峨高山,看看那湛蓝大海,看看那荒凉沙漠,看看那辽阔草原,看看那祖国大好河山,看看那世界各地风景!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旅行,充满了太多未知,而知识就是这场旅途的必需品,在旅行中收获知识,领悟文化,体会人生。我想这便是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用意,也是人生的一大真谛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文化苦旅读后感4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你我都孑然趋行于人生这段亘古的旅程,在坎坷中涅槃,于荆棘中重生,轻重缓急,酸甜苦辣,在与孤独言和的过程中,所遇见的悲欢,始终无可提防。个体局限性的约束下,你我用尽了全力,只为平庸地度过一生。

  虽然如此,人生的最高境界,却莫过于“活出自我”。《月亮与六便士》如是提到,“我看到了井然有序的幸福,可我更渴望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信仰,在人世的逼仄狭隘下,而依旧跅弢不羁;在社会的框条科律中,而依旧狷狂乖张。

  余光中先生便是最好的例证。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先生曾以一怀乡愁穿越故国两万里,用一枚小小的船票,构建海峡两岸久违的`团聚;他曾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也曾梦回东海,听听那冷雨;在月色与雪色之间,他曾体味天地第三种绝色,生命末了,他要葬在黄河之滨,终于能够皈依这片热土。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我,终究是要回到这片土地。驻足回首,无穷岁月,不过是洗净了我满身尘埃,还我一个干净轻盈的灵魂。

  那积淀下来的,都是无数的人赠予我的慷慨。那筛选出局的,都是每个时代的慎之又慎。

  我庆幸啊,中国,我于这片神圣的土地孕育而出。时间果腹,也曾见识过无数荒诞可笑,也曾被滚烫的点点泪水灼烧,也曾被声声质疑包围,也曾被生硬改变过,但是无数无数的过往,终成了成长的步步台阶。

  离家的我,是唐朝的出走文化,归来的我,是闪耀的中国文化。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我是文化,中国文化!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信仰。以梦为马,去亲吻柔和的岁月,去体察温润时间,去慢慢接近,天地间最本真的美好。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时光中千万尘埃,都会伴随着风远去,留下的,只有自己孤独的背影。

  时光荏苒,即使是有再多的不情愿,但,青春与梦想,都会被时间吞噬,一去不复返。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最终留下的,就只能是满目沧桑,和时光留在脸上的印迹。悲伤,痛苦,在我眼前都化为乌有。我能做的,就只有躺在草地上,望着白云,远去~远去~

文化苦旅读后感5

  读完《文化苦旅》一书,感慨颇多,其中最深的一点,便是中华文明。

  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承载着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我们炎黄子孙以其为傲。

  其他三大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它们都辉煌一时,虽起源早,却均被时间侵蚀,随之没落了,只有我们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流传至今,其它文明均太过张扬,引来了其它文明的嫉妒,在一次次冲撞中,走向了毁灭,中华文明比较保守,不张扬,不炫耀,但以其强大的力量,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有三条天地之线:黄河、长江、长城。其中黄河最为重要,它孕育了中华文明,在那儿,有着中华文明的基本性格。长江也早有自己的文化,宋代时,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便已转移到长江流域。第三条线最有意思,这条线与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它同时又是区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明的.天然之线,它借秦始皇之手“画”出,目的是区分两种文明。从中我感觉到了中华文明的神奇、有底蕴,有内涵,这是任何一种文明所不能及的。

  中华文明虽未中断,但其也是历尽了沧桑与磨难。国内的兼并战争、改朝换代也避免不了大战,这一切,使中华文明损失了许多,但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国家和民族的败类,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把中华大地上的珍贵之物卖给外国人,这其中,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王圆箓,他将莫高窟里许多珍贵的经书卖给了一个外国人,而他所得的价钱只有三十英镑!

  到了清朝中后期,由于清政府的无能、腐败,从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到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华文明一步步被破坏,被践踏,被摧残,每一次战争都沉重压制并打击了中华文明,但均未成功地中断中华文明,这便是中华文明的强大之处,也是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这更能彰显一个民族的伟大力量!

  再有,我非常佩服作者余秋雨,他抛高官弃厚禄,冒着生命危险,又不远万里,考察了世界上的各大文明,写了二十余本书,单是辞去高位,就有多少人做不到啊,就更别说行遍天下了!他对各地的描述,引起了我无限的向往,我多想一览祖国大地上的秀美风光,也用自己的笔记下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做一个探索中华文明的旅行者、学者。是的,这需要无限的勇气与魄力,而我,正在慢慢积蓄……

文化苦旅读后感6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难怪,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他笔下的《风雨天一阁》我记忆犹新,一个人,不!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范钦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阁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执着,坚定,还是如余秋雨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时间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体现在哪儿他曾毫不客气地顶撞过权势极盛的皇亲郭勋,为此遭廷杖,下监狱,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顾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连权奸严氏都奈何不了他。一个成功的藏书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个强健的人。余秋雨在这里总结道。

  看到这,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是学生,读书,写字,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学成后,又为了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该思索的。

  继续往下看,我又发现了一桩怪事:80高龄的范钦终于快走到生命的`尽头,在他分家产时,将其分为两份,或是藏书楼,或是万两白银。他让后代去选择。我想,如果让我选,让大家来选,会选哪个呢要么拿着白银万两,逍遥快活一生,要么死守一座藏书楼,世世代代。说句实话,范老爷此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也十分钦佩这个相隔我好几百年的古人。也正因为这样,天一阁留下了。但这是一个难题,我在思索:如果把此事搁在今天,不搀假,谁会铤而走险,谁会选择天一阁,包括我。不过,奇迹般的,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愿继承天一阁。这是现实,不是故事。

  读到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个片段,希腊神话中,海洋女神对想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儿子阿格琉斯说:如果你参战,会战死沙场,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征,会平安一生,老死后便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终战死沙场,但是因为他,希腊盟军胜利了。世上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世界才有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让我深深体验了开卷有益。

文化苦旅读后感7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第一部散文合集,全书共37篇。它是用过山水景物来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以及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其运用独具一格的文字风格描绘出我国的文化历史,又完好地把中国文人的艰难与自身回忆结合。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去品读这一本书。

  第一篇为《道士塔》,讲的是一个无知愚蠢的道士——王圆箓令人悲愤的故事。《道士塔》的塔就是指莫高窟,而王圆箓做了莫高窟的当家后,以极低的价格向外国人售卖莫高窟里的中华文物。若以我们常人的思维,肯定会万般怪罪王圆箓。可是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他的“恨”不止恨王圆箓。篇中“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去了,他们的滔滔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一段足以表达了余秋雨先生对清末朝廷以及官僚的不作为感到愤懑又无奈。我第一次读是愤懑,第二次读是无奈,第三次读就只剩压抑了......

  紧跟其后的正是《莫高窟》,写的是余秋雨先生对莫高窟的参观和感悟。莫高窟是我国的佛教圣地,由前秦时期开始修建,历经十六国,各朝在此地都有不同的建造和修缮。余秋雨先生运动窟中壁画鲜活的语言向读者诠释了莫高窟足以傲视异邦古迹的证据,从乐樽和尚对佛教的崇尚,至盛唐时期人民幻想的飞天,无一不使余秋雨先生感慨万千。我也去过莫高窟,但大多时候走马观花,只是单纯地觉得窟中的壁画很壮观,却无法如余秋雨先生一般表达出如此豪迈的文字。篇末的一句,则是先生对莫高窟,对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自豪——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余秋雨先生的这本著作《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读后感8

  《文化苦旅》,虽是一本初中就听到父母唠叨中要我翻看的书籍,却在这个高二与高三衔接的假期中,才完成他对我的救赎。苦旅苦旅,谁看到这个题目可能都会对此书退避三舍。但事实却与我的第一感觉大相径庭,他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来文化沉淀的自豪和悲哀。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真实的呈现,而且中国文化在愈演愈变的世界格局中独树一帜。这已经证明了我们民族的强盛。但余秋雨先生很客观地叙述了我们文化中一些阴暗角落。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文化,也是经历过跌宕起伏的冲击。如果我没概括错的话,这本书先写了余秋雨在游山玩水中对文化的感悟,又有对童年的回忆。文章的第一章节,就对我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震撼。没错,就是王道士的故事,一个在当时看起来很朴实的人,却因蝇头小利贩卖敦煌莫高窟的文卷给外国侵略者。

  而京城也是因为资金问题并没有重视这些惊世文物。才导致了我们现在想要研究敦煌的文献还需要向外国买文卷胶卷的尴尬境地。这是多大的讽刺啊!还有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余秋雨先生的游记。我想,我是不会把每一个景点都联系到历史、联系到感悟文化,也许我只会肤浅地感叹一声:这个地方真美啊。但他、却从柳侯祠想到屈原、从白莲洞想到桃花源、都江堰想到长城.从历史古人对这一景点的感情中来复原故人们那种永不熄灭的精神之火。而在其中,每篇文章都是令人向往的。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天一阁"的遐想。我不了解为什么中国文化会对藏书这么闲情的.活动都抱有厌倦,使得只有范钦家族的天一阁,这座遍体鳞伤的藏书阁流传至今。丰坊是范钦的挚友,也是一位藏书大家,但他却在死后一本藏书都没留下。甚至作者自己也写到了藏书优。想到这些,如果我们的藏书都能完好的保存,我们的文化还会更加灿烂。说实在,中国文化有太多悲哀。物质的悲哀,精神的悲哀。中国的建筑、文卷,只需一炬无情的烈火,就会让灿烂的文明消失在无影无踪之间。近代国民的精神,就如同石头一样麻木。能给我一丝温暖的,是余秋雨先生的回忆。其中《三十年的重量》一篇,让我体验到了师生之间那种藕断丝连、时间永远抹不去的美好、青年追求事业的奋斗,对长辈的尊敬。还有他在新加坡,看到他对华语的关心。使我相信自己,作为龙的传人,我有信心将这一门难懂的语言掌握好,因为那时中国人必须做到的。短短假期,能在卑微的生命中做了一次苦中带甜、甜中带酸的文化苦旅。是我的荣幸。

文化苦旅读后感9

  今年暑假,我浅读了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教授生平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受益匪浅。

  《文化苦旅》表面是以描写中国各个地方的景点为主,但实际上是反映中华文明之兴衰,是告诉我们人生之真谛。阅读中,让我如亲临文化古迹,如徜徉历史长河——

  道士塔建于莫高窟,到了20世纪初年,它的所属者竟是王圆簏,王圆簏既是道士,也是历史中的罪人,是他从外国人的手中接过极少的钱财,然后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也是因为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用高价从外国人手中买来文物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后走到放大机前……这实在是让人感到愤懑。作为一名中国人,就应该热爱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付出我们的一切,而不是做卖国贼,把祖国的财富交到外国人手中,这不就成了中国人的笑柄了吗?

  余秋雨教授笔下的都江堰可谓是“美”。因为有都江堰,四川才会成为“天府之国”,才会使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在余秋雨教授看来,写都江堰决不能忘了要提李冰,因为都江堰的`这一切都归功于李冰,四川有幸,中国有幸。“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白发苏州》中的苏州人用一个“善”字来描述最合适不过了。他们那颗善良、为人正直、单纯的心使我非常敬佩。虽然是西施让他们变成亡国奴,但他们并没有责怪,而是可怜、同情西施姑娘被利用后还要被人扔到河中去,这种宝贵的想法有几个人有过。

  有着“东方巴黎”美誉的上海从来就是我向往的地方!可也曾经有人认为上海人不厚道、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淡。--—2010年夏天,我和爸妈到过上海,不仅游了黄浦江,也走过了上海的许多大街小巷,逛过那里的许多大小商店,我却觉得上海人热情、大方,尤其是上海人的拼搏精神与上海城市建筑的大气十分相称。余秋雨教授在《上海人》中就写道:如果人们能从地理空间上发现时间意义,那就不难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国,也就失落了一个时代。失落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看到这里,我不断叫好!这难道是隐藏在我心中多年的观点与当代文学巨匠思想之间的共鸣吗?

  柔情似水的《江南小镇》,潇洒自如的《寂寞天柱山》……

  是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像余秋雨教授说的,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伤,最后总得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让我们走进《文化苦旅》,去细细品味,并努力去学着做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做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人。

文化苦旅读后感10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我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向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此刻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齐。”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日,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杯具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供给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文化苦旅读后感11

  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文化苦旅》,展现给我的是那一处处古迹,一句句的教诲,铭记在心……

  生态文明!人们走过了多少文化的弯路,终于灰头土脸、青头紫脸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文化的生存底线。只有在山河中找寻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争夺这河山,争得头破血流,最终还是败给了生态,一次次的无奈迁徙,一次次的荒野开拓,又一次次炊烟升起,帝王们的雄心壮志,无论如何,还是会败给这自然的力量,气候、环境的变迁,没有人能阻断,在这自然之前,人类是那么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们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荣,一切的战争和侵略,最终还是漠于这天地之间。跟随作者走进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布满足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跟随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词汇,震撼心灵的文字伴随着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人们总想着去违背天地意愿,从远处看地球,发现蝼蚁般的人群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类,是多么无趣,观察山河的大地的脸色和眼神,偶尔抬头看天,猜测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记得,便会发生一系列骇人的灾难,因为那是对我们粗鲁的惩罚。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文化苦旅读后感12

  《文化苦旅》这本书很特别,因为作者很特别。此书中作者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在普通人眼中文化与自然是对立的,可作者却认为一切文化都始于自然,文化的至高点即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开始时我并不同意,认为作者自己的经历并不能代表社会的大体方向,但随着阅读深度的增加,看到的例子越来越多,我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狭隘。

  余秋雨的一生可以说是荆棘遍布,即使他表面上很乐观,对可笑的诬陷不予理会,但他内心深处所隐藏的那种悲伤与哀怨是不言而喻的,否则他不会分别写到巴金和自己受社会舆论的压力。如果真的不在意,是不会浪费大量笔墨在一些小人身上的。他的这种性格可以代表大多数中国人,总是给人一种很乐观的样子,真正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这也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魂灵所在,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也要给子孙后代带去正能量。

  开头的几篇小散文令人印象深刻,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流传至今,一些花季女孩无法选择爱情,只能任由父母安排,甚至结婚之前连自己的丈夫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更别说会有什么感情。未婚夫意外身亡,就果断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样一种无任何感情,只是贞洁至上的麻木心理,是中国从古至今女子的.通病,却在当时被称颂,被敬仰。更有甚者,“那些大户人家的上上下下,都等着把一个葬仪立即变成两个葬仪……”这无疑是一种道德绑架,毁掉的是一个花季女孩的一生。

  中华文明存在了几千年,有它的不足与漏洞,当然也有令人称颂与佩服的,都江堰,莫高窟,天一阁……哪怕有一个也足以让人惊叹,可他们却同时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余秋雨一一探访,了解,只为让读者通过他的描述真正看透这个延续了五千年而不衰落的文化。没有人能不劳而获,文化也一样,一个个朝代,从前秦到元代,数不清的人的努力与汗水,才铸造了如此瑰丽的神话莫高窟。到如今都令人惊叹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竟由2200多年前的李冰父子在如此落后的技术条件下完成。范钦穷其一生精心打造天一阁,且其后代一直保存到近代,现在看来仍十分了不起。

  读这本书总是骄傲与失落并行,既自豪于祖国文化的宏伟壮丽,又失落于无价财富的流失,以及文化的停滞不前。祖国母亲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余秋雨一生追求的信念,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无论如何应该被尊敬,而且她还需要高屋建瓴,应该被传承,被发扬,应该重新闪耀在世界之巅。闭关锁国使这个文化被埋藏,但现在他重新被发现,我们有责任去继承,去发扬,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文化苦旅读后感13

  最开始并不想选这样一本封面朴素、内容厚重的硬石头来啃,却无意中读开篇的写敦煌的《道士塔》,细细咀嚼竟被作者平淡有味的语言描绘的文化世界迷住了。便悉心地一篇篇读了过去,终于带着沉重的心情合上了最后一页。

  这本书可以称为一部游记,记述了了作者在国内国外各地旅行时的所见所闻,令人不禁惊叹。原来他去过那麽多地方,从赫赫有名的敦煌、都江堰、三峡、庐山、西湖,到未被人所知的青云谱、天柱山、天一阁、狼山、九公墓,乃至新加坡一处安静的坟地。每一个地方的湖光山色尽收他的笔下,娓娓道来,一幅幅或壮美或秀丽或堂皇或颓废的画面便铺展在书页间,镌刻在脑海里。

  而这本书又不能单单称之为游记。若只为记录好山好水或游玩的的经历,又何必冠上一个“文化苦旅”的深沉雅号?游敦煌,比欣赏壁画更要紧的是感悟其广博的文化历史内含,同时为一卷卷经文的流失而扼腕叹息;访庐山,更是平坦的石板路他不爱走,名扬千里的庐山瀑布他匆匆走过,却劳神地翻过多少座大山,竭尽全力到尚未开发的“三叠泉”去大发“当代的便利途径阻断了跨时空的精神沟通”的慨叹;在西湖边踱步,他无心流连美景,却在潋滟中垂青于两道长堤,一位隐士和一人一妖两个美人。在浓艳的美妆背后,作者挖掘的是消逝走远的庐山文人和盛大却疏离的西湖文化。而在他笔下重现的众多渴望天柱山脚下终老的'知名文人的足迹与上海的天一藏书阁经历的风风雨雨,更让中华历史的厚重感突现出来,同时也为文化未来的走向与发展深深忧虑,压在心头。

  这本书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中华灿烂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和极深的造诣,后面几篇写在新加坡的几位年迈的华人对祖国的思恋则犹为动人。

  读完这本书,我却忍不住愧疚。庐山、苏州我也曾去过,但除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偶尔赞叹一下祖国的青山绿水,别的什么也没有思考。若先读了这本书,再去这两个地方,所得的感悟定会不少吧,将不只是吸了满肺清新的山水气息。于是就有了按书上的指引去拜访那些涤荡着丰富的文化、沉淀着厚重的历史的地方的想法。

  也许就像作者说的:

  “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

  而这本书便带着我一路品咂着文化,一站一站地徜徉在各个文化宝库之间。说真的,能静心读完这样一本书连我自己都有些惊奇,不过读后的收获真是说不完啊。

文化苦旅读后感14

  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当看到黄州突围这一篇,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再看一遍,此事好想把我此时的心情说给你听,说给大家听。

  余秋雨曾经这样写到: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去找他的麻烦吧?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距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在起哄式的贬损,这两种起哄都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

  苏东坡的“乌台诗案”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场上,也完全是一个莫须有的可笑事件。他何罪之有呢?苏辙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当把苏东坡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贫瘠而又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

  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从“乌台诗案”来看,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的独特国情。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压在被告台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中国的独特国情千年以来难道就这样一直存在着?我不禁一遍又一遍地问,又有多少人借着正义和爱国的幌子去指责、污蔑、谩骂、诅咒那些我们中国人本应该尊重并感激的可爱的人。千年过去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些丑陋的东西难道还没有去掉吗?

  我想应该可以的……

  乌台诗案后,他真正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就像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端急的溪流汇成了湖。

文化苦旅读后感15

  倘若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的情感寄托;倘若没有这一场灵魂的盛宴,我们根本无法洞悉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愿我做你的灵魂老友,不需眼泪不需负担只需陪伴。——题记

  “花瓶被扇子敲开罅隙,马鞭草正在瓶中萎焉,这一击仅仅是触及,无声无息,没有人听见。”我曾悄然凝视文化,它却如秋水般阴郁遥远,忽而一朝过隙,雨落兼程,了无音讯。与《文化苦旅》的不期而遇,必然中透露着偶然,偶然也正是绝然。

  本书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找文化灵魂的人生的真谛。余秋雨是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然而余秋雨先生却有着极高的探索精神,余秋雨先生翻山越岭,用其独特的视角引领广大读者对中国的深层文化进行深思,掀开了历史沉重的面纱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即使是初次接触这本书,我也不能不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

  凝望牌坊,杯具性的命运令人心寒;走进寺庙,文化的蜕变带来期望;感受信客,诚信的本质值得深思。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沙漠中的绿洲。一个民族的强大来源于文化的传承,而历经千年的中国,外在是一个文化强国,而实际上我们的礼貌正在沦陷和流失。物质礼貌和精神礼貌是相互依托,相互依靠的。若是沉迷于表面,未免有些可笑。也许真的就应出去走走了。在成长的步伐中,那一道道文化藏在泥土中,掩埋在废墟中,等着开拓者含着泪水,抹去陈旧书上的那份泥土。

  究竟是谁,在支撑中国文化?利欲熏心的时代,人人追名逐利,带了一张张假面孔,看不清余秋雨先生们在想什么。一路走来一路艰辛像划过那么多年,却发现自己还在原点,彷徨中上演知己白头,信任在瞬间就见血封喉。我们的自我价值渐渐消失在历史的云烟里。天真的人,赶快为中国文化寻一条出路吧。你或许能够用愚昧的内心编制华丽的.外衣,偏离文化的轨道,用一幕谎言唱出万世不朽。亦或是放下内心的欲望,就这样静静端坐,品一杯清茶,背上旅行的包裹,为文化的传承而呐喊,责无旁贷,为中国文化找一个确切的目标。

  文化苦旅,倒不如说心灵盛宴。远行的灵魂,已不再回望。“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没有深刻传统文化沉淀的人,不是一位优秀的人。做一个文化路上的苦行僧何尝不可?素心若禅,拈花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