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菊与刀》有感

时间:2023-08-25 07:12:3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菊与刀》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菊与刀》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菊与刀》有感 篇1

  菊花温文尔雅,恬静自然,是日本皇室家徽,而刀生硬暴力,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作者采用两个对比如此鲜明的名词命名,也正说明日本文化的矛盾性。译者在序中举例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

  日本作为中国隔海相望的老邻居,无论是甲午战争到9·18事变,亦或是西安事变到七·七事变,都让日本同血腥、残暴等贬义词一起烙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许多日本人矛盾性格的表现,可以总结出日本的矛盾性格有这几个原因:日本人的"等级观念"、日本人的"情义观念"和"羞耻观",以及日本社会是如何训练、培养和继承这些民族特性,并在社会生活和国际斗争中加以运用的。

  在日本人的文化中,等级制度可谓是异常重要。并且相比于中国来说,在封建时期日本的等级制度无疑要严格得多。在中国,科举考试成为了从一届平民到行政官员的桥梁,但在日本,每个人的身份、地位都通过世袭的方式固定了下来。在四个世袭等级之下的贱民大多从事各种污秽职业,不被人们当做人来看待,更可悲的是,他们的后代也将从事这样的职业。

  日本家庭得很看重辈分,提倡"父权"至上。其他人必须绝对服从长者的主持。对于日本人而言,长子的地位也是相当高的'。除此之外,性别也与一个人在等级制中所处的位置有关。日本崇尚"男尊女卑","夫权至上",妇女的社会地位便显得格外底下。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同日本文化的等级制度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他们不得不无条件的服从比自己权利高的人,心中仍然存在这突破牢笼的野心,而又对制度无可奈何。

  作者将日本文化概括为耻感文化。据说日本人有羞耻心而没有罪恶感。在二战中,日本军队的残暴和屠杀,表现出他们没有罪恶感,他们战败不愿投降而宁可自杀,便是因为他们认为当俘虏是一种耻辱。

  在日本的文化中,"情义"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人把"知恩图报"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在他们看来,接受恩情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是有两种恩情却是他们必须报答而无法回报完毕的:一类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孝";另一类是报答T皇的栽培之恩,即"忠"。

  从古至今,日本多次引进中国文化,但日本人没有改变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忠孝恩情义的文化。日本文化的耻感文化,情义观念以及近代日本发展的如此迅速,确实存在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好好地去了解日本这一国家。

  读《菊与刀》有感 篇2

  “人类社会总是在设计自身的生活。如果某些其情况的处理方式和评价方式被赞同,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人就将其视为全世界的基本理论,不论困难有多大,他们都将这些结论集合为一体。”翻开《菊与刀》一书,却一眼看到此等传播学直论,讶异之余不禁暗叹这位“日本通”美国作者对于人类学的博识。书中,诸如“舆论调查的结果只不过是让我们对已知的事物多增加一些了解罢了。”等观点,对于研究传播学的,研究成见之形成于成见之顽固的学者而言,都是极有意义的。

  当然,此书的更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对于传播学的涉猎,而在于作者对于日本国民性的深刻洞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地理人文环境各有不同,国民性的形成也各有特点,但是日本国民性的了解,对于自身国民性的观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因为对于一民族而言,毕竟是有其共通性的,如作者说:“任何文化传统中,都包含了关于战争的信条。”如果对这些基本理论不甚了了,却对其他民族之好战或其他秉性肆意攻伐,未免贻笑方家。

  日本人对于等级制度的依赖是令人震惊的,这一点也久为观察家所诟病。但是这个民族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制度,形成的充斥于社会每个角落、每个领域的民族风气,却是同样令人震惊的。也许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并不存在所谓“劣根性”,而只存在畸态发展、不善于整合运用的懒惰国民。现代人不勤于完善自己,便将罪过推到古人身上,将所有过错都推脱到“国民性”与对象模糊的“历史”上,是极为自欺欺人且不负责任的。这样的习气、习惯之下,永远无法使得民族性得到改善,而只会使得族群驶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愈加放肆与消极。

  菊与刀读后感600字2

  结构还是不能很好把控,历时也太长,前思不接后想,很难微言大义,没有很好的把握作者的题旨与意图。当初想要读它的冲动源于对人类学感兴趣,还有就是想了解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最后也是因为自己的附庸风雅!还有就是为了下本书―源氏物语做一下铺垫。

  读此书让我看见很多中国人身上也有的特性,但总感觉中国人没有日本人走得极端,虽然看见很多中国人才有的性格,但说不上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影子,中国人讲究中庸,日本人却有节制的将与我们所共通之处发现到极致。忠、孝、义等都发现到让我很不习惯的地步,我总想批评我们自己的满口仁义道德,私下里苟且肮脏,贤非贤,义非义,忠也不能全,我对自己周遭的人及一切都是怀疑的态度,这让我佩服起日本人来,但在书中我读出日本人的呆板与固执和木讷。他们对性的随意,让我面红颈赤,不敢苟同,但以自己本性来说,有时就喜欢这种极致,藏着掖着,想想也没劲。

  看到他们对孩子的培养,我也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相比成年后性格的巨变,让我反思自己是否也是如此,有,但我们的条条框框就少了很多了,很武断,这是对自己下的定论,无关整个国民。

  如今出来工作,因为公司管理制度上的一些制度是引进日本的,让我产生学习了解日本的意念,从国家的发展上,日本的确走在前面,即使我们一直在赶超,也还需要一段时间。当下我们的体制、文化、经济管理的发展上,我只看到我们一直在借鉴模仿,一路学习,所以学习试着了解日本,也成了自己兴趣之一。

  读《菊与刀》有感 篇3

  《菊与刀》是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所作,最初她是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作者采用两个象征性的事物:恬淡静美的“菊”(作为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作为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来作为日本的代表。在我读这本书时,也同样感受到,日本的国民性就是菊之优雅与刀之杀气的矛盾的结合体。

  对于《菊与刀》的矛盾性书中也写到,日本人既生性好斗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又崇尚美;既骄傲自大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又能屈能伸;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而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并结合到所学知识,对其中日本国民性特点有几点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归纳来看就是对道义的捍卫,耻感文化与隐忍,对身份地位的坚守。

  对道义的捍卫

  道义,简单说就是责任。可以有对外界社会的道义,包括对君主的责任,对家庭婚姻的责任。也有对于自己而言的道义,在日本文化中则表现为对个人名誉的看重。

  笔者这里准备以一个日本民间有名的故事---《四十七浪人物语》来说明对主公的道义以及对个人名誉的道义的捍卫。“两位地方大名有一次覲见将军。其中一位大名浅野不通世故,又没有家臣大石指点,所以没有给予吉良候重礼,因此吉良侯故意描述了一套错误的礼服给浅野,让他穿上去覲见仪式。覲见那天,浅野依吉良的指示穿上错误的衣服出现。当他意识到自己受愚弄并感到侮辱时,他拔刀而起,刺向吉良。出于荣誉,也出于对名声的道义的捍卫,他必须向吉良报仇,但由于在将军面前出剑有违“忠”,所以他必须要切腹自尽。在他死后,因为浅野于忠有违,触怒了将军,没有亲人愿意继承浅野的大名之位,他的家臣成为了没有主公的浪人。本来根据道义,浅野的家臣必须切腹以履行对其主公的道义,但家臣大石认为必须要杀了吉良方可报仇,但由于吉良与幕府的关系密切,所以无法取得官方批准进行复仇。大石必须等待时机,并与其余四十六位家臣合计杀死吉良。十二月十四日的雪夜,吉良府举办酒宴,所有人喝得酩酊大醉。四十七位浅野家臣迁入府中,直奔吉良卧室,但吉良不在,他们知道吉良必在府中。最后找出了吉良,并砍下他的脑袋。虽然他们尽了忠,但违反了不得复仇的国法,幕府下令众人必须切腹。最后众人亲手了结自己的生命。”这个故事在日本极负盛名,家喻户晓,其中所道出的就是对主公的道义和名声上的道义。

  具体来说,浅野拔刀刺杀吉良是基于名声上的道义,当受侮辱时就必须报仇来捍卫,以履行对自己名声上的道义的负责;浅野在将军面前未经批准拔刀则违背了对主公的道义,所以他必须切腹,以示履行对主公的道义;而四十七位浪人杀吉良在于吉良侮辱了他们的主公,根据对主公的道义,他们有必要为主公报仇;四十七位浪人无视禁令,刺杀吉良。违背了国法,也违背了对将军的忠,所以他们必须自行了结生命以履行道义。由此可见,要真正履行各方的道义是十分复杂的,甚至是相冲突的,因此,在《菊与刀》中,作者就专门分析了日本人对于履行道义处于两难时的选择,而大多数日本人选择了自杀---这一维持道义的最终手段。

  对于家庭婚姻的道义,日本人也同样十分看重。日本离婚率处于亚洲最低,并不是说日本人的婚姻生活始终都是和谐的,只是他们认为履行这种责任,捍卫这种道义是最重要,即使出现婚姻危机,大多数日本人也选择隐忍,这与日本另一民族特性---耻感文化相关。

  耻感文化与隐忍

  日本的耻感文化强调外界的约束,而羞耻也仅限于对于他人批评的反应。换句话说,只要罪恶不暴露,就不必苦恼。这与西方的`罪感文化(由内心而发的忏悔、赎罪从而希望获得解脱)形成强烈对比。在日本人看来,“知耻”成为道德之本,因此,日本人时刻隐忍,尤其是公共场合,考虑到别人的感受,通常会不好意思表达自己。而这种耻感文化与羞耻感常常将日本人束缚在道德律令中,俨然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准则。那么,婚姻危机即使会出现,也会羞于离婚造成的耻辱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对身份地位的坚守(各守其分、各得其所)

  日本人有一种对秩序、等级制的信赖,即“各守其分、各得其所”,犹如美国人对自由平等的信仰一样。

  “各守其分、各得其所”的概念源自日本国内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阶级观念。对于等级制度,日本人相当的尊重且遵守规定。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打招呼会视对方的阶级不同而不同,对武士有一套打招呼的方式;对父母有一套;对兄长有一套。而这些不同的打招呼方式从小便培养和教育,例如母亲背幼儿时,会强行把幼儿的头压下。平日打招呼时,也会自然而然压下儿女的头。这种要求遵守等级制度的行为从小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人。从家庭内部来看,父亲拥有最大的权威力。日本人会认为自己将权力交予父亲,而父亲也有一种极力维护家族荣誉的责任。因此,日本社会便形成了一种以“家”制度为基础的“纵式”社会结构。日本社会纵向的上下级关系都建立在严格的等级身份制度之上。而等级制度下最高的人便是天皇。因此,自日本有天皇传统以来,日本人都极度的崇拜天皇,并将对天皇的崇拜与忠孝思想结合。即使后来天皇只是成为了政治木偶,任人摆布,日本民众依然保持对于天皇的崇拜。对于这点,究其原因,在于日本对等级的恪守并非仅仅依存权力的存无,而是基于在等级制度中,角色本身的定义。

  最后,我想说一下这本书本身存在争议的的问题,鉴于作者露丝·本尼迪克特本人并未到过日本,许多学者认为其中观点缺乏亲身经历与实地研究,不能反映真实的日本。而在笔者看来研究某一民族民族性问题,真的去亲身经历,融入其中的话,反而会造成当局者迷的局面,受到当地文化的冲突反而使学者在做研究时,产生抗拒,从而融入主观情感。受文化冲击以及主观情感掺杂的研究成果也必定无法保证其客观性的。

  因此,总的来看,《菊与刀》对于研究日本国民性,甚至研究整个东方的民族特性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它也仍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另一方面,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更有必要借此书来审视比较自己的民族性问题,对比找到其借鉴意义,让此书的价值真正为自己所用。

  读《菊与刀》有感 篇4

  这是一本相当难懂的书,基于本身它的研究对象———日本,就有很大的矛盾性。而且美式描写方法加上人类学家的研究方式,这本书让我拥有了很深的感受。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此处用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

  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表示义务的词汇往往涵盖一个人的负债意识从最大到最小,这个词便是恩。一杯冰水纵然微不足道,但总归我钱那个家伙一份情,这会影响我的荣誉。不管是一钱抑或半钱,背负着这份人情债,我将死不瞑目对琐事如此过敏,如此痛苦而且易于受到伤害在日本被视为美德。欠债意识会使人很容易被冒犯,日本人证明了这一点。日本人否认美德有与邪恶作斗争的含义,没有任何恶是人

  类灵魂所固有的,那些粗暴也只是人之常情,是人类不应该谴责的`幸事。

  结构还是不能很好把控,历时也太长,前思不接后想,很难微言大义,没有很好的把握作者的题旨与意图。当初想要读它的冲动源于对人类学感兴趣,还有就是想了解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最后也是因为自己的附庸风雅!还有就是为了下本书—源氏物语做一下铺垫。

  读此书让我看见很多中国人身上也有的特性,但总感觉中国人没有日本人走得极端,虽然看见很多中国人才有的性格,但说不上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影子,中国人讲究中庸,日本人却有节制的将与我们所共通之处发现到极致。忠、孝、义等都发现到让我很不习惯的地步,我总想批评我们自己的满口仁义道德,私下里苟且肮脏,贤非贤,义非义,忠也不能全,我对自己周遭的人及一切都是怀疑的态度,这让我佩服起日本人来,但在书中我读出日本人的呆板与固执和木讷。他们对性的随意,让我面红颈赤,不敢苟同,但以自己本性来说,有时就喜欢这种极致,藏着掖着,想想也没劲。

  看到他们对孩子的培养,我也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相比成年后性格的巨变,让我反思自己是否也是如此,有,但我们的条条框框就少了很多了,很武断,这是对自己下的定论,无关整个国民。

  如今出来工作,因为公司管理制度上的一些制度是引进日本的",让我产生学习了解日本的意念,从国家的发展上,日本的确走在前面,即使我们一直在赶超,也还需要一段时间。当下我们的体制、文化、经济管理的发展上,我只看到我们一直在借鉴模仿,一路学习,所以学习试着了解日本,也成了自己兴趣之一。

  其实,《菊与刀》中最经典的一些概括,在蒋百里的《日本和日本人》早有概括。蒋百里是个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可惜其卓越才智不得施展,只能要我们在看了蒋那些未来中日战争的预见和判断时叹息几声。虽然,蒋的判断和预见

  为后来的历史所证明,但是《日本和日本人》一书比起《日本论》就未免失色太多,所以,戴季陶的《日本论》一书顺带在结尾把蒋百里的文字附上,也不算委屈了它。

  比起前面介绍的这些书,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周作人的《日本管窥》,今天看都没什么价值,尤其是《日本国志》。

  我知道的最后一本企图全面而笼统介绍日本的书,是许介麟写的《谁最了解日本》,许同志对他之前所有写日本的书都很不屑,但似乎也没看出格外有价值的观点出来,也许是他的决心和掌握的史料与他所掌握的理论工具太不成比例的缘故,总之,我对此书没什么特别印象,如果不是通过GOOGLE,我甚至不记得这本书的名字和作者本人的准确名字。当然,他给了我一个按图索骥的作用,要我知道原来还有许多好书。

  其实,赖肖尔(六十年代美驻日大使)的《日本人》也比《菊与刀》在全面了解日本近现代历史更有价值,但为什么上述书在中国统统不如《菊与刀》更著名,这真是件邪门的事情,也许,所谓民族性的判断之类东西,比起单纯的结合历史分析的东西,更能满足大众猎奇的口味,也许,对大众而言,一个人、一个国家全面而真实的面目并不值得特别关心,能提供多少新鲜奇特想象的东西才最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读《菊与刀》有感 篇5

  到6月形势开始变化了。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过去两年半中最高统帅部将欧洲战场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现在没有这种必要了。对德战争已胜利在望。在太平洋方面,我军已在塞班岛登陆,这是一个预示日本最后失败的大战役,从此以后我军日益进逼日军。而且从新几内亚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缅甸的阿图、塔拉瓜和比亚克的战斗经验中,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是在同一个极其可怕的敌人作战。

  因此,在1944年6月,回答有关我们的敌国日本的许多问题就很重要了。不管问题是军事的或外交的,也不管是由最高政策引起的,还是由扔向日本后方的传单所引起的,每一种见解都是重要的。在这场和日本所打的总体战中,我们所要知道的不仅仅是东京当权者的'目的和动机,不仅仅是日本的悠久历史,不仅仅是军事和经济的统计资料,我们必须知道他们的政府可能指望从国民那里得到多少支持。我们必须试图去理解日本人的思想感情、习惯和这些习惯的表现“模式”。我们必须知道在他们的行动和看法背后存在着什么样的强制力。我们必须将自己作为美国人而据以行动的前提暂且置于一边,尽可能不要轻易地迅速得出不费气力的结论,认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会怎么干,他们也会怎么干。

  我所承担的是一个非常棘手的课题。美国和日本还处于战争状态,在战争期间一味谴责敌方是容易的。但要看出敌人通过他们的眼睛是怎样看待人生的,那就远为困难了。可是我们非得这样去做不可。问题是日本人将怎样行动,而不是一旦我们处于他们的地位将怎样行动。我必须试着把日本人在战争中的行动看作是一种有助于我理解他们的“本钱”,而不是作为一种“债务”。我必须观察他们从事战争的方法,还暂时得把它看作只是个文化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日本人战时也同和平时期一样,是按自己的秉性行事的。那么,从他们处理战争的方法中可以看出哪些显示其生活和思维方式的特殊征候呢?日本领导人煽动好战情绪的方法、安定惊惶国民的方法以及战场上的用兵方法——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他们自认为可以利用的力量是什么。我得寻踪于战争的种种细节,以便看清日本人是怎样一步步在战争中暴露自己的。

  读《菊与刀》有感 篇6

  今天完整读完了《菊与刀》。加入了读书群以后的确对我读书有督促作用。看到这个月没有倡议每个人交书目和读书笔记,不过我还是打算完成一下作业。

  书的附录关于这本书的学界评论说到:“综观各种评论,大体可以说: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角度评论者对此书评价很高,从哲学、历史学角度评论者则有根本性的质疑和困惑。撇开具体问题不说,就根本性质疑而言,在较大程度上是对文化人类学这个新兴学科的看法问题。实际情况表明: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民族、文化问题日益突出,文化人类学日益发展。《菊与刀》这本书也一直畅销。在日本,有统计说:这本书的日译本自1948年出版后至1996年,48年间重印超过100次,印数超过230万册,如按日本人口平均,40多人就拥有一册。在美国,《领袖周刊》有文章把这本书列为领袖必读的100本名著中的第71本。”一个从未到过日本的美国女学者,为了当时二战后美国社会研究日本的需要,根据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和访谈战俘以及在美国的日裔写成了这样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令人赞叹!

  日本和我们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一直想好好了解和学习日本,小时候最初关于日本比较深刻的印象大概来自《血疑》,后来还有一部当时电视上播的日剧我记不住名字了,好像是说一个女孩没有听力但却打乒乓球的,而记不清是不是同一部剧,有个女孩练习钢琴,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经常练的一首曲子是肖邦的《革命》,那似乎是对我钢琴曲的启蒙,我第一个喜欢的音乐家也是肖邦。后来看了几部日本的文学作品,村上春树——抱歉对他的小说却印象不深,我印象稍微更深一些的是渡边淳一的几本书。这些年工作的原因当然对日本的.经济、科技、社会管理,包含文化根基的兴趣与日俱增,今年初终于第一次到了日本。说实话,非常喜欢日本,离得也近,准备以后多去。

  《菊与刀》以前在几个书店翻看过几次,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出差回来在深圳机场翻看了一些,XX月从日本回来买了一本纸质书开始读。认真读来发现这是一本稍微有些枯燥的比较学术的著作,但作者对日本社会从历史和当代社会义理习俗的角度对日本社会的等级制、恩、义理、名誉、人情、道德、修养、儿童教育等等方面做了分析阐述,对于了解日本的历史,社会文化基础,更好的理解日本非常有启发。当然日本学者的评论也说,作者提到的很多都是二战前那个时代日本社会和家庭的一些习俗和事例,并且采访的社会层面有限,从二战到现在,尤其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有着深刻的影响,现代日本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但《菊与刀》仍然获得本文开始引用到的那高的评价,可见读来对了解和理解日本社会仍然很重要,我也受益匪浅。

  读《菊与刀》有感 篇7

  《菊与刀》讲了一套研究方法,在研究一个国家的同时,也教会我们怎么样研究一个国家。这在本书的第一章就可以更客观全面地看待与了解日本人的思想、行为的来源。但《菊与刀》由浅入深,越到后面越难理解,很多东西尚不清楚,或只能停留在表层。

  菊在中国被称为四君子之一,象征着古代文人品格高尚,而菊在日本则是代表着皇室的家徽,菊更多的代表了日本民族中淡定、儒雅、谦和的`一面,也说明了日本民族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人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刀是日本武士的随身兵器,在武士眼中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着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战的一面。“菊与刀”简简单单三个字承载着太多大和民族的特性,充分概括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大都能从日本人的儿童教养中得到理解。日本人的儿童教养可以联想到机器生产,但他们培育出来的儿童却又不缺乏创新。日本人对于儿童教养的严格要求却又使儿童保持了童年时代的欢乐。

  与此同时,日本文化中一些迷人的方面,例如武士道精神,在全世界范围流行,客观上隐藏了日本文化中落后的一面,而在经济上,优秀的日本制造带来的非凡成功是日本人无意于文化上的反思。

  读《菊与刀》有感 篇8

  由日本富士台制作的《默默奉献的灰姑娘·医院药剂师的处方笺》于7月16日播出。我看完了前四集,没有办法不想起前几年收视率同样轻松破十的《校阅女孩河野悦子》和《非自然死亡》。它们实在太像了,同样是日常生活中默默无闻的工作,同样是不仅仅做完本职工作的女主角,同样有着关系紧张的父子……相比因为作品“流水线”和“年货”而饱受诟病的育碧公司,为什么日本编剧这么喜欢这样的“套路”,为什么观众也很买编剧的账?除了考虑到不同的剧情线和主演的个人魅力以外,也许我们可以从上个世纪本尼迪克特对日本的“悬丝诊脉”——《菊与刀》中觅得蛛丝马迹。

  “义理最难承受”

  不同于西方的“人按照其本性而行动”,日本人的行为受到“义理”的约束。在日本人眼中,人生好像一块地图,而“忠”“孝”“人情”等其他“义理”在这块地图上划分势力范围。《菊与刀》中第七章开篇提到,“日本人常说:‘义理最难承受’。一个人必须报答‘义理’,就像一个人必须履行‘义务’一样。”

  《菊与刀》中提到了“入赘养子”的习俗。有的女方家庭因为家中没有男丁,为了延续家族会为一个女儿选择夫婿入赘。入赘的夫婿会更改自己的姓,进入女方的家庭,从此在“义理”上属于女方家庭,在利益上同岳父紧紧绑定在一起,即使是要用刀砍向生父也必须在所不惜。由此可见日本人对于“义理”的坚守。

  在这么一个重视“义理”的社会,报恩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种道德上的义务。而父母的恩则是重要内容。《菊与刀》第六章阐释道:“日本人把恩分为各具不同规则的不同范畴,一种在数量和持续时间上都是无限的……这种义务包括两类,一类是报答父母的恩——‘孝’,另一类是报答天皇的恩——‘忠’。”日本传统神话中有“牛鬼”,这种极其强大的生物会宽恕孝顺之人,对不孝之人做出极严厉的惩罚。由此看来,在日本,一个人自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背负上了沉重的不可放弃的义务——这义务会一直延续到他的生命结束。而服从父母的意愿“子承父业”,自然也就成为了义务之一。

  《非自然死亡》中的九部六郎,在医学院休学期间前往UDI工作。他在与父亲的'交谈中,说出自己想在UDI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寻找自己的目标,但是作为知名医生的父亲却对他说,“以后不要再进我们家的门。”九部六郎只好默然离开。父亲与儿子在选择临床医学还是法医学的未来道路上产生分歧,父亲选择强硬,儿子却选择逃避。《灰姑娘药剂师》中的药剂师羽仓和身为脑科专家的父亲也是如此。也许这一“套路”的根源,皆出自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孝”和西方文化中的“自由”的冲突。

  幸好,最后父亲都选择了理解并支持儿子。毕竟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流的前提。西方的科学之所以能够拥有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科技能够快速发展,与主张自由平等和人的个性的人文主义是离不开关系的,更何况和谐活泼的家庭关系呢?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日本有着严苛的等级制度。“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成为了日本人对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等级制社会的憧憬。日本人信赖等级制,这一观念在二战时期仍然得以延续。《菊与刀》第三章中解释说:“正如对国内问题的看法一样,日本人对国际关系的全部问题也都是用等级制这种观念来看待的。”在偷袭珍珠港的当天,日本特使在递交美国国务卿的声明中仍然提到了“使万邦各得其所”的“帝国国策”,并对违反这一“国策”的行为表示“不能容忍”。这表现出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仍然本着等级制的态度,并且把自己放在最高的统治阶层上。

  在日本的家族中,每一个人都需要确定自己的地位,而地位常常由年龄,血统,性别所决定。家族中地位较低的人需要对地位较高之人绝对服从。即使孩子已经三四十岁,父母也必须一手包办婚姻。全家人需要向父亲毕恭毕敬地行礼,而父亲则只需要微微点头。日本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妻子跪在家门口对丈夫行礼道“欢迎回来”的场景仍在当今的影视作品和动漫作品中频频出现。

  而日本社会上,从“士、农、工、商、贱民”的世袭等级,到丰臣秀吉的“缴刀令”,大大扩展了不同阶级之间的鸿沟。使得跨越阶层更加困难,阶层之间的人口流动性下降。

  《校阅女孩河野悦子》中有着作家和编辑对于校对的歧视;《非自然死亡》中法官和警官屡次提到法医不应该插手太多的刑事案件调查,甚至直接表现出职场女性受到的歧视;《灰姑娘药剂师》中有着对忽视药剂师建议的医生,甚至还有着所谓电梯的优先使用等级。不过这一“等级制”只表现在不同的公司部门。这一系列都在表现着传统日本社会中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直到今日仍然有着影响。之所以这三部职场剧那么受欢迎,也许是因为现代日本社会中并没有电视剧中那样和谐的同一部门职场环境——前辈欺压后辈、上司欺压职工等等。

  不过三部电视剧中的女主都用着自己的努力打破了这一现象,挺好,或许这会为日本的职场植入一点难得的活力。

  彼岸的雄狮

  我在读《菊与刀》,处处都能够看见中华传统文化的倩影。为什么根源相似的我们就走上了不一样的路?也许我们可以把中国和日本拎出来做个比较。

  先谈“义理”中的“忠”。正如《菊与刀》中所言,在日本,对天皇报恩是一种无休止的义务,在不断的自我修养中,对天皇的忠诚已经深入骨髓。而这也成为了军国主义发动战争的最便捷的工具。在二战中,日本军人本着为天皇效忠的想法而做出的疯狂举动数不胜数,自杀式冲锋在战场上屡见不鲜,在长崎爆炸第二颗原子弹之后日本还准备执行疯狂的“一亿玉碎计划”。但天皇一说投降,日本就都投降了。

  但是这种无条件的忠诚在中国并不会出现。大臣会上书直言劝谏,人民会造反推翻王朝。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服从于一个更大的前提——“仁”。皇帝想要拥有帝位,想要人民效忠于他,前提是他必须实施仁政。文武百官也是如此。官员走上仕途更多是因为心中造福百姓或者博取声名的愿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的对象更偏向于“国家”这一概念而非“皇帝”。

  再谈等级制度。为什么日本人非常信任等级制?在幕府时代在处于极度贫困的情况下,农民对封建领主甚至幕府也进行过反抗,他们写好抗议书递交给藩主或者直接“进京”把抗议书递交给将军。幕府在收到抗议书之后会进行审查,其中约半数的判决对农民有利。由此观之,人民在这样的社会下生活有依赖,只要遵守法令就能够得到相对安定的生活,并不存在中国所谓“官官相护”的腐败现象。这也成为了日本国民遵守规矩的形象建立的历史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中国人在国外曾因为占小便宜、不守规矩的投机行为而饱受诟病。其历史原因之一即为,在古代官僚腐败的等级制社会的层层压迫下,在“官官相护”的腐败官僚系统下,不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一定的利益农民的生存得不到保障。譬如俗语“人挪活树挪死”常被用来形容在一定限度内违反规矩。在今天,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善。

  作者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通过居住在美国的日本人和拘留的日本战犯,从日常生活中解读日本,铸就了这一本著作。如此“悬丝诊脉”的方法并不能治病,但能够知病。《菊与刀》为想要了解日本的人提供了一个再好不过的平台,带来了十分深刻的思考。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由于通信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趋紧密。西方文化的进入使得当今的日本并不可与本尼迪克特笔下的日本同日而语。例如,昔日极度重视“孝”的日本如今却成为了老人“无处安放”的地方。日本正在逐渐褪去“老日本”的外衣。这是否也启示着我们应该从《菊与刀》中了解那段历史;学习研究的方法;客观地分析我们的过去乃至世界的过去;探究如何洗去传统文化中的的污垢,改造出一件贴身舒适的靓丽外衣?

  答案是肯定的。

  读《菊与刀》有感 篇9

  《菊与刀》讲了一套研究方法,在研究一个国家的同时,也教会我们怎么样研究一个国家。这在本书的第一章就可以更客观全面地看待与了解日本人的思想、行为的来源。但是《菊与刀》由浅入深,越到后面越难理解,很多东西尚不清楚,或只能停留在表层。

  菊在中国被称为四君子之一,象征着古代文人品格高尚,而菊在日本则是代表着皇室的家徽,菊更多的代表了日本民族中淡定、儒雅、谦和的一面,也说明了日本民族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人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刀是日本武士的随身兵器,在武士眼中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着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战的一面。“菊与刀”简简单单三个字承载着太多大和民族的特性,充分概括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大都能从日本人的儿童教养中得到理解。日本人的儿童教养可以联想到机器生产,但是他们培育出来的儿童却又不缺乏创新。日本人对于儿童教养的严格要求却又使儿童保持了童年时代的欢乐。

  与此同时,日本文化中一些迷人的方面,比如武士道精神,在全世界范围流行,客观上隐藏了日本文化中落后的一面,而在经济上,优秀的日本制造带来的非凡成功是日本人无意于文化上的反思。

  读《菊与刀》有感 篇10

  今天,把《菊与刀》读完了,之前没读这本书是很想不明白,日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为什么那么一个小的国家经济实力却如此强大,那么小的一个国家民族性格却又是如此的残酷。

  读完《菊与刀》,我想我明白了。明白了日本之所以是日本的内在原因,不用解释,你需要去理解。

  最近,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接触最多的是日本的动漫。说起日本动漫,我不得不说《火影》中塑造的鸣人形象,已经成为了我的偶像。

  《菊与刀》讲述了日本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特点和文化。

  日本,他的文化和中国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文化中没有善与恶的区别,认为人内心深处都是善的。所以也就没有报应这一说。日本崇尚情理,只要在情理之中的就是对的,哪怕是恶的。

  日本是一个严格的等级制国家,最高的是天皇,当然实权并不在天皇手中,后面有幕府、大名、武士等等。日本人特别重视忠与孝,所以,你会看到,在战争中,日本人宁可战死,切腹自杀,也不做战俘。日本人的尊严就是战斗到底。在孝方面,体现在日本人的家中,面各种礼节,当然在中国就没有那么复杂。

  日本人特别爱干净,每天都洗澡,就像韩国人一样。

  其次就是日本民族中,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一面。日本人在我们看来不可理解,在任何一个国家看来都不可理解。

  日本人讲究各得其所。

  我们文化概念和日本人的往往差异是很大的,甚至是相反的。

  比如,日本人的婚姻和中国甚至其他国家的差别。日本人在婚姻和其他性交往的两码事,妻子是妻子,在外面风流也正常。他们的婚姻就是为了繁衍。

  结婚并不能限制他们的性自由。

  读完《菊与刀》,我的理解是人的精神如菊花,只要精神在,菊花就会艳丽绽放,人的志向如刀,常常清洗锈蚀之迹,刀就会锋利闪烁。

  读《菊与刀》有感 篇11

  结构还是不能很好把控,历时也太长,前思不接后想,很难微言大义,没有很好的把握作者的题旨与意图。当初想要读它的冲动源于对人类学感兴趣,还有就是想了解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最后也是因为自身的附庸风雅!还有就是为了下本书—源氏物语做一下铺垫。

  读此书让我看见很多中国人身上也有的特性,但总感觉中国人没有日本人走得极端,虽然看见很多中国人才有的性格,但说不上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影子,中国人讲究中庸,日本人却有节制的将与我们所共通之处发现到极致。忠、孝、义等都发现到让我很不习惯的地步,我总想批评我们自身的满口仁义道德,私下里苟且肮脏,贤非贤,义非义,忠也不能全,我对自身周遭的'人及一切都是怀疑的态度,这让我佩服起日本人来,但在书中我读出日本人的呆板与固执和木讷。他们对性的随意,让我面红颈赤,不敢苟同,但以自身本性来说,有时就喜欢这种极致,藏着掖着,想想也没劲。

  看到他们对孩子的培养,我也想起自身小时候的经历,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相比成年后性格的巨变,让我反思自身是否也是如此,有,但我们的条条框框就少了很多了,很武断,这是对自身下的定论,无关整个国民。

  如今出来工作,因为公司管理制度上的一些制度是引进日本的,让我产生学习了解日本的意念,从国家的发展上,日本的确走在前面,即使我们一直在赶超,也还需要一段时间。当下我们的体制、文化、经济管理的发展上,我只看到我们一直在借鉴模仿,一路学习,因此学习试着了解日本,也成了自身兴趣之一。

  读《菊与刀》有感 篇12

  其实,《菊与刀》中最经典的一些概括,在蒋百里的《日本和日本人》早有概括。蒋百里是个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可惜其卓越才智不得施展,只能要我们在看了蒋那些未来中日战争的预见和判断时叹息几声。虽然,蒋的判断和预见为后来的历史所证明,但是《日本和日本人》一书比起《日本论》就未免失色太多,所以,戴季陶的《日本论》一书顺带在结尾把蒋百里的文字附上,也不算委屈了它。

  比起前面介绍的这些书,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周作人的'《日本管窥》,今天看都没什么价值,尤其是《日本国志》。

  我知道的最后一本企图全面而笼统介绍日本的书,是台湾人许介麟写的《谁最了解日本》,许同志对他之前所有写日本的书都很不屑,但似乎也没看出格外有价值的观点出来,也许是他的决心和掌握的史料与他所掌握的理论工具太不成比例的缘故,总之,我对此书没什么特别印象,如果不是通过GOOGLE,我甚至不记得这本书的名字和作者本人的准确名字。当然,他给了我一个按图索骥的作用,要我知道原来还有许多好书。

  其实,赖肖尔(六十年代美驻日大使)的《日本人》也比《菊与刀》在全面了解日本近现代历史更有价值,但为什么上述书在中国统统不如《菊与刀》更著名,这真是件邪门的事情,也许,所谓民族性的判断之类东西,比起单纯的结合历史分析的东西,更能满足大众猎奇的口味,也许,对大众而言,一个人、一个国家全面而真实的面目并不值得特别关心,能提供多少新鲜奇特想象的东西才最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读《菊与刀》有感 篇13

  在我们中国人眼中,日本人基本上是白眼狼的代言人。我们常说日本人“知小礼而无大义”但是为什么同在一个汉文化圈内,他们就如此的残忍狡猾呢,难道是人种问题?直到我阅读了这本书,在作者的层层阐述之下,我开始有了一点理解。

  在二战即将结束之前,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接受了美国政府所托从日本战俘开始研究,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然后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这些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份报告。本尼迪克特用“菊”和“刀”这两样东西来形容日本人极端矛盾的性格。其中“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而“刀”则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好战而祥和,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这一系列矛盾的体现,都源自于日本独特的文化模式。在作者看来,日本是一个极其崇尚等级制度的国家。各守其位是核心思想:每个人都有其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每人都应安守其地位,享受其地位应得的权利,履行该地位所要求的义务。一个人必须向地位高于他的人表示敬意,而地位高的人不得侵犯地位低的人的权利,否则地位低的人的报复是正当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人总不愿意承认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因为日本人眼里,他们只是想重建东亚的国家等级次序:我们日本是第一等的国家,你们其余的国家都要接受我的管理,接受我的制度就可以了,我们各安其位。

  日本早期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继承和发展了汉文化。他们使用汉字,推崇儒家文化,他们的京都是按照唐长安来建造的。在发展过程中,日本在对儒家文化的吸收上,根据其特殊需求做出了改变。比如我们中国人崇尚的“忠、孝”,日本人也把这两点作为了他们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点。“忠”是针对国家层面,而“孝”是针对家庭层面。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的忠是忠于自己的上级。即大名效忠将军,武士效忠于大名。封臣的效忠对象只需要是自己的封君,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本分即可。到了明治维新之后,忠就统一变成了效忠天皇。而孝是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在家里面父亲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所有人都应该谦卑的对待父亲。子女在面对长兄之时也要谦卑有理。

  是在接受了“忠、孝”这两点的日本人眼中,中国人看重的“仁”则被他们抛弃了。我们所说的“仁”是一种极高的道德标准,包括了仁慈、慈爱、博善等一切美好的东西,是每个人都需要有的'。但是日本人则认为“仁”是多余的,是不利于社会团结的。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的等级观念以及极端的“人情债”模式。因为他们的等级制度很严格,上级无论做了什么,哪怕是错的你也要遵照着去办,否则就是冲撞了上级。这是对他最大的羞辱。而平级之间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别做多余的事情去“麻烦”别人就可以了。这个“麻烦”就是会引起“人情债”的东西。比如说A走路摔倒了,B就应该看着他自己站起来,如果这个时候B去帮忙搀扶了,那么A就已经欠了B的情。“人情债”就这样产生了,这会让A背负着心理压力。所以“仁”是多余的。每个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可以了,不要做多余的事情即可。这种思想让日本人过的非常压抑,书内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日本人因为接受了朋友请客的一杯冰水而觉得自己背上了“人情债”。内心一直处于非常纠结的状态直到有一天他听到这个朋友在背后说他坏话的时候,他愤怒的把1分钱——那杯冰水的价格扔到了他朋友的手中,并大声说道:我已经不欠你什么了!是的,你没有看错,哪怕是极其小的一件事都可以让日本人背负很大的心理压力。

  此外我一直对日本人极高的自杀率感兴趣,在阅读了本书之后,我还了解到了日本人对于耻辱的理解。即作者所说的“耻感文化”。这是指日本人之所以感到愧疚不安是因为觉得自己受到了耻辱——这种耻辱可以是因为做了不合别人期望事由自己造成的,也可以是别人无端施加的。耻辱加身是日本人最忌讳的事情之一,而努力洗刷耻辱则被视为最应得到称赞的品行。决定日本人是否感觉受到耻辱的关键因素不在于行为本身正确与否,而在于别人对行为的看法。如果自己的行为遭到社会其他成员的鄙夷,那么即使这种做法本身无可指摘,日本人也会因感到莫大的耻辱而备受心灵的煎熬。日本人认为自我牺牲以努力遵循既定的社会规范被视为一个人坚毅、勇敢的表现。所以如果你创业失败了,读书成绩不好了,让周围的人指指点点了等等都可以被认为是“让自己和家里人蒙羞”,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只能自我“牺牲”一下来表现自己的勇敢。

  除了社会家庭等级观念和特殊的“人情债”以及如何维护“名誉”外,本书还讲了日本家庭教育,自我训练等,都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同事可以读一读。《菊与刀》虽然成书很早,有一部分的观点已经和现在的日本社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依然是一本研究日本人,了解日本人的必看之书。

  读《菊与刀》有感 篇14

  日本的很多文化有非常清晰的源自中国文化的部分,但又具有如此鲜明的特色,本书是探讨日本文化不能不读的一本书,仅是出于对日本文化的好奇开始读这本书。

  开卷之初,略有失望,居然成书在很多年之前,距今有相当长的时间。但读了一部分之后,就发现作者的文化功底异常深刻,能够深入到文明的底层去解析异域文化。

  如原文中的一些观点,个人非常认同:

  美国人在壮年时期依靠自由的个人选择来实现人生目标;日本人则通过严格的个人约束,进行精神修养的锻炼来实现人生超凡的境界,而获得自由难以实现的效果。

  在日本,画家、诗人、演说家及武士为了实现“无我”的状态几乎都是采用这种修行训练方法的。他们不是为了学到“无限”的超能力,而是为了能不受干扰地感受有限的美;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是为了学会一种实现目标的调整手段,让自己能够恰如其分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如果对日本文化感兴趣,或者对日本文明中体现出来的诸多矛盾性不解的人,非常推荐阅读这本极具思想深度解读的上佳之作。

  刀不是用来进攻别人的象征,只是勇敢地剖析自我的比喻。

【读《菊与刀》有感】相关文章:

《菊与刀》读后感03-10

《菊与刀》读后感5篇04-13

《菊与刀》读后感2篇03-17

2023年刀刀狗的语录36句08-21

2023年刀刀狗的语录摘录56条07-17

2023年刀刀狗的语录摘录55条07-15

菊小学作文01-30

2023年刀刀狗的语录大汇总50句06-30

九把刀经典语录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