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化读后感

时间:2023-12-16 11:01: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语文化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汉语文化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汉语文化读后感

汉语文化读后感1

  语言是区别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作为社会性的人所特有的。语言是在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所以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无疑要融进当时人们社会生活所特有的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同时还要受当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物质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哪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与其本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反过来,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最重要工具,还担负着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的重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流的需要,文字的出现成为必然,众多古文明的文字都是以象形的形态出现的,汉字也是由象形发展而来,从今天发现的最早的汉字甲骨文到现在我们使用的简体字,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表意文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汉语蕴含了厚重的中国文化,首先表意的汉字其本身就具有明显的人文性,从象形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生活中各事物的观察能力及其活动所涉猎的范围。指示、会意、形声字更体现出古人丰富的想象、高度发达的思维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分类等。如汉字中“示”部字之多,可以看出先辈对祭礼的重视,这是当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的见证。

  汉字这种独特的结构和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毛笔,还造就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或者说是书法文化。书法的背后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文化心理和高远空灵的意境美。不单书法,包括绘画艺术,诗歌都追求这样的境界。中国的诗歌对语言运用发挥到了极致,打破了现代的汉语语法规则,或者说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语法体系不适合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土壤。如汉语中的成语、典故是完全不讲求语法中的构词规则的,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下形成的,通过逻辑分析是不能理解其本意的,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很难完整地理解成语、典故、俗语等。如“足下”、“染指”背后是一定的`历史事件,不了解这些故事,就不能理解这些词语。西方的“不和的金苹果”、“阿基琉斯的脚踵”背后是古希腊神话,单通过字面分析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中国的语言重神不重形,这与中国的表意文字,中国人的悟性思维、重语感不重逻辑分析是分不开的。在当代的国语教育中,西方的语法体系占据了话语霸权,对语句进行解剖式的语法分析,使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语文传统丧失了其生存的价值。在母语教育中应根据汉语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感悟应重于语言分析。理性的分析会丧失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各民族的语言不应该有优劣之分,不同的是它们背后的文化、思维方式等。我们不要把西方的语言语法套用在汉语中,这样只会导致汉语的混乱及其活力的消减。

汉语文化读后感2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里,各种高科技产品飞涌而来。那古老的汉语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离我们远去。蓦然回首,不禁引起深思:汉语文化到底是什么?

  从书面的角度上看,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是汉语,只是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汉语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语言,我们所说的话,所写的字都是汉语。

  我们是汉族人,写的是汉族字,我们真的了解汉语吗?那我们对汉语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到底是什么?汉字连起来就是汉语。从汉语的由来入手: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仓颉一早起来到山上去打猎,只见满山遍野白雪皑皑,山川树木全被大雪覆盖。仓颉转了一座山,也未见到一个猎物。正准备下山回去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两只山鸡,在雪地上觅食。山鸡走过后,在雪地上留下了两行长长的爪印。接着,又有两只小鹿也窜出树林,发现人后撒腿跑掉了,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仓颉看得出神,把打猎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他把山鸡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对比,发现形状不一样。于是他想,把鸡爪印画出来就叫做鸡,把鹿蹄印画出来就叫鹿。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把它的象形画出来不就成了字吗!想到这里,仓颉心花怒放,回去后就把他的'这个想法向黄帝报告。当然这只是传说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拥有文化底蕴最多的语言。当我们与别人交流时,所说出来的话无一不运用了汉语。汉语表达了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修养,是我们自身文化素质的体现,它可以运用不同的话语表现我们不同的心情,或开心,或伤心,亦或是生气。

  汉语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四大发明,没有汉语沟通会创造出来吗?在繁荣富强的唐代,各个国家的使者都来学习唐朝先进的文明,那学习的内容不正是汉语吗?看现在的韩国和日本的字,一部分不就是学习的我们的汉字吗?汉语的魅力使外国人学习儒家经典,使中国的五星红旗飘荡在世界各个角落,使中国屹立千年不倒。在泰山顶端大喊:中国中国!

  翻开语文课本,几首古诗映入眼帘。千古绝唱《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壮志;《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唯美画面。那些只能用汉语描绘出来的诗情画意,还在我心头荡漾。汉语是一首诗,吟诵我心中的小小世界;汉语是一杯变温的茶,让我尝尽人间冷暖;汉语是一个时钟,记录世界的发展。

  让我们随汉字语一起成长,不要将汉语遗落在泛黄的记忆力,让我们学习汉语,运用汉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联系起来,做到与时俱进吧!

【汉语文化读后感】相关文章:

汉语教学反思02-26

汉语拼音的教学反思02-28

对外汉语教学总结12-04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02-17

汉语专业的求职信12-27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04-10

汉语拼音教学总结05-14

汉语拼音教学总结04-27

语文汉语拼音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