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热门]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1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读到这本书的第三封信。无顾于世间的喧哗,跟着作者,静心地继续分享下去。
本章讲的以“静”为主题。与第二封信中的“动”作对比,这里的“静”指的是思想方面的。所谓“静”就是利用我们的感管区,感受周围的事物,将反馈过来的信息处理,大脑略加思考,形成自我感悟的过程。用一个词来讲,便是“领略”。当一个人内心真正静下来的时候,每一件事物、细节都会变得生动有趣,这便是书中讲的“静趣”。
静是人的心灵的平稳,不浮躁,善思考,方能生趣。人生是有动静结合的'。学习时,若心间平衡,不苦闷、烦躁,就能达到学人合一的境界。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在小时候,专门跑到人群噪杂的地方读书,锻炼自己的心静。所以,只有静时,才能对一个事物,有更多的充分思索和了解。正如作者所说:“静的修养,不仅是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的帮助”。
静,也有另外一种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心中有静,对着自己有趣的朋友,并不必多谈话。只要默然相对,心神领会,便可觉得朋友间的无上之乐。
静方能生慧,静中生趣。学人合一,方可无敌。我们一起领略静的意义,在学习中,动、静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只有这样,心情才平静,心态才平稳,态度才阳光,人生才更具有意义。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2
最近拜读了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获益匪浅。先生在信中所说多为青年们应该关心的问题,如读书、修身、社会运动、哲理,凡此种种,自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犹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又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
关于读书
虽说先生在谈读书时是多以中学生为对象的,但是里面有很多内容对我们成年人也依然适用。比如:“每天抽出半点钟来读书”,先生认为读书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决心的问题。这恐怕会让很多人感到很惭愧。如今的社会充斥着太多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许多人争先恐后,唯利是图,这也就导致了当今人们普通存在的一个问题:人文思想不足,文学涵养缺乏。
先生还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并且还将读书的习惯与抵制社会恶习的引诱联系起来,说明了养成读书习惯的重要性。人们往往对那些贪官污吏咬牙切齿,殊不知,这些官吏或许年轻时也是一个满怀正义的“愤青”。有良好的读书习惯的人,能够用丰富的人文知识、科学思想来武装自己、丰富自己,因而方能抵制不良习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对于读书的方法,先生也给出了两条建议:“第一,凡是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这两条建议无疑是非常适用的。
关于动与静
先生谈“动”的时候不是像一般人那样“喜欢谈玄”,也不是从哲学的高度和深度来说,更非以长者的口吻说教一些“应该不应该”的大道理。他认为人生有烦恼是与生俱来的,而且认为“愁生于郁,解愁的办法在于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办法在于动”,“尽性”乃生活之目的。先生的这几句话说得太对了,在平日的生活中,难免有不顺心的事存在,人生一世,岂能事事顺心?每当不开心或是烦恼的时候,就去做做自己喜欢的运动,散散步、浇浇花,不顺心的事也就自然而然地消逝了。先生还提出了两种排遣烦恼的方法:“把自己看得伟大的人,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把自己看得渺小的人,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总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谈谈笑笑,跑跑跳跳”。其实生活中也没有那么多的困境,只是有时遇上我们不好的心境,就将它扩大了而已,而且许多时候人们都是在自寻烦恼,所谓“庸人自扰”就是如此。所以每天早上给自己一个微笑,那么你的这一天都将变得无限美好!
世上有动便有静,而且人生的乐趣一半是来自于活动,还有一半是来自于感受即静的。所以先生在谈完“动”之后,又谈了对“静”的看法。先生认为:“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的我的感官和心灵。”如“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每个人的人生阅历都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感受也不相同,不仅如此,人们往往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好比看见一颗古树,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科属种类;画家看到的是它的虬枝密叶;而作家看到的是它的傲雪风骨。先生还提到“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且认为“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静是指心界的空灵”。随后,又从中国古典诗歌中举例说明“静趣”,既有“采菊东篱下”,也有“目送飘鸿,手挥五弦”。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快节奏社会,我们多的是动,缺乏的是静。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变得轻浮、烦躁,这时我们就需要多在动中领略些静趣,在忙里偶然偷闲,来提高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生活在社会中,我们不仅需要有积极参与社会的“动”,也要有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静”,真正达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境界。
先生的文章将深奥的道理蕴于简单明白的叙事之中,让我们在读书过程中很轻易地就接受了他的观点并能真切的体悟到它的正确性,感觉就像是和朋友谈心一般,慢慢地就懂得了很多很多。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3
四十年代那个艰困的时代,朱先生是武汉大学外文系主任,教授英国诗歌,却擅长用中文的经书诗词去解释英诗的意象。而这本书是他二三十年代留欧8年中,为《中学生》刊物写的数篇稿件辑结而成。
先生28岁留学爱丁堡大学修英国文学,也修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又到法国巴黎大学修文艺心理学,后又在德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修德文。先生是译过柏拉图,黑格尔的名满天下的学者,但是《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得如此平实诚恳,从读书作文升学社会责任以至于恋爱问作文题都以朋友的方式娓娓道来他的感受,不知不觉撼动你的心灵,激发你去思考。
我曾想,那样今日不知明日的战争年代,政府为什么还要公费送学生去研究文学哲学,又为什么还有先生那样不浮躁的学者在可以沉下心去做学问。大抵是坚信诗歌文学对改变人生改变社会的`力量吧。
薄薄一本,多次再版,应该只因为这是一本经过时代淘汰却巍然独存的书。40年代,《十二封信》被奉为青年的开窍之书,大半个世纪之后,对于现在的青年,甚至中年,依然是一本有价值的书。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4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每一封信都令人嚼味,每封信都会给人带来新的感受,很多的话读来浅显易懂,却是我们往日思考的但无法表达出来的。我们只有结合自己的经历,才能体会出话中含意。在本书中,可以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的句子,虽然里面有些章节可能感觉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
看起来这十二封信的主题毫无关联,实则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下面就我对本书的某些章节谈谈我的感想。(括号内的文字为我的看法。)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一旦下定决心要读书,就算是国家总统,也会有时间读书。)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的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我们看书不在于多少天可以看完一本书,即看书的速度;也不在于看书的多少,即看书的数量。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生一味读死书。这方面尤以高中生为代表,一天到晚抱着课本、练习题钻,到最后考试,可能因为知识不够全面就被淘汰下来了。因此忙也要看书,且要看的全面。)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心灵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在这个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不欢喜读书,不愿意读书,他们觉得与其看书还不如整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或在外面闲逛来的惬意舒坦。今日中国的世风日下,究竟是我们影响了世风,还是世风影响了我们,我们看待贪官污吏,想这个世界为何如此,为什么他们宁愿冒着失去自由或生命的危险去进行犯罪,也不愿意平平静静自由的做个守法公民。) 比方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的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很多想法来自我们的主观意识,同样是逛街,有的人觉得累,有的人不觉得。后者在购买完商品后要回家时才会觉得累,这是因为不用逛街的时候,周围的事物提不起他的兴趣,他的心感到疲惫,却并不是他的肢体感觉到的。由此可知,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首先应对它发生兴趣,然后才对它感兴趣,最后才会完成好它。世界上的事物都含有其内在规律,即有律可循。读书不能盲目的读,要有方法。花同样的时间,有的人事半功倍,有的人则事倍功半。前者带着方法,兴趣去学,效果更佳,后者只会越来越迷茫,失望,最终导致不良结局。)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需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一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现在着的书少,编的书多,即使穷其一生去看,也不尽能看完。因此要看书,就得有选择去看,或许读了一百本书,其中有用的可能只有几本而已。很多人乐意看书,却不愿意做些笔记,以至一本书读完,随着故事的终结,书中的情节也在脑海中消失殆尽了,再过些日子什么也不曾剩下了。如果我们能在看书的时候,做些笔记,积累点优美的词章摘句,下次偶闲时翻来看看,或多或少还能记起看过的书大概有哪些内容,不求博学多才,但也不能胸无点墨。如此,可以提高文学修养。)
在心气平和时,我景仰希腊廊下派哲学者,相信人当皈依自然,不当存有嗔喜贪恋,我景仰托尔斯泰,相信人生之美在宥与爱,我景仰白朗宁,相信世间有丑才能有美,不完全乃真完全;外感偶来,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学,也抵挡不住,这固然是由于缺乏修养,但是青年们有几个修养到“不动心”的地步呢?(今日既是昨日的明日,又是明日的昨日,生命可以说有始有终,也可以说无始无终,我想神话故事之所以吸引人,并不是因为它枯燥乏味的文字,而是其所包含的内涵,哲学之所以吸引人,一方面因为文字美,另一方面是它蕴含的哲理。)
朋友,闲愁最苦!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假如把自己看的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的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低头,错过一路繁华;低头,错过一路风景,在低头的那些日子,可能错过了很多。“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过了今天以后,又该如何,只是追忆,仅此而已。)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里方面也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境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要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间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地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语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做高官就要替百姓忧愁,远离江湖就要为他的君主担忧。只要心随意动,即使在喧闹的环境中也能得到宁静,即使在幽静的环境中也能感到喧哗。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5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学生离不开课堂,课堂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实践,这样的自然科学生活常识为什么为我们所接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证实中学生时代。是每一个小孩儿由儿童幼小无知心灵向青少年单纯朴实的心态过渡的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把握人生成长基础健康发展的时期,固化这一阶段的思想,学识的积累,人生的成长导航就颇为关键。
人之初,性本善,此时的中学生已开始接触社会,在他们所见所闻中社会上所存在的善、恶、丑、美时常在身旁出现,社会上的对各种问题的讨论与渲染也毫无疑问地在影响着他们,当今社会,在中学生们看来,祖国繁荣兴盛,欣欣向荣。从地面到地下,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地下铁轨四通八达,大江大河上一座座举世瞩目,令人赞叹火车铁路大桥、公路铁路大桥飞架两岸,人们进入宇宙空间探索太空神秘已成现实,蛟龙入海探宝已超万米,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丰富多彩,让人们为之感到幸福?老中青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在享受这一切。故而中学生们也在感知之中。
在社会运动中体会生活的精彩,就此而言,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如此进步,到底靠的是什么?简而言之,是知识,是科学技术,是战斗在各行各业的人们用所学到的,从中学生开始的数理化、各项综合学科及社会课程上所学到的知识和具体工作、生产中的社会实践工程紧密结合的.成果。
读书需要总结,我们是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是鱼,社会之大、之广阔、之富有、之精彩如百川入海,中学生必须将自身活跃在海水中,才能认识社会、掌握社会、同时也服务于社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然而有用之人又绝少不了,要学习掌握各种课堂理论知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根基打牢才能更好的生长。最后提及一句,就《读中学生与社会运动》一文中所提到的个人也好,学校也好,把学生与社会切割分开的教育,必将是不完善的,时间和成果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6
十二封信,一封封,一沓沓,一笔一划汇成潺潺教诲,在书中聚集成了一本颇有分量的书——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留学期间,用自己的方式,专门写给青年人的,表达了他对青年人的赤诚关怀和殷切希望。读罢此书,如同和长者交心,恳切的言辞,语重心长的教诲,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悟与思考,更是温暖和感动。
—封封书信,流露出的是朱光潜先生的情恳意切。
信中首称“朋友”末署“你的朋友”,通篇下来,好像一位熟悉你的老朋友与你交心,而不是一位刻板严肃的学者再长篇大论。
十二封书信,十二个不同的话题。他会在每封信结束说“再会!”会给与青少年最真诚的祝福:“就在此祝你,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会为你加油打气:“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罢!”合上书,脑海中朱光潜的形象仍挥之不去:目光温和,纵然满头银发,身形消瘦,却饱含了笃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
一封封书信,引着我们去思考生活学习。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谈读书。读书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该读怎样的书?“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朱光潜先生给了青年读者一个满意的答案:”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读完后细细深思,信里所写的,不正是“碎片化阅读时代”下许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吗?读一本书,大多时候囫囵吞枣,只讲求读一遍的快乐与刺激,疏于思考,到头来读过的书不少,学到的东西委实不多。
除此之外,朱光潜先生还点出:“读书是一种乐趣,就像是探险,从书海中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必须经过万千跋涉所得到的,其中滋味更与何人说。”谈读书,不仅仅是鼓励我们读书,我想更深层次的让我们在书中提升自己的境界。
书信虽然已经历大半个世纪,青年人的成长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过去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烦恼同样困扰着当代青年,朱先生的文字朴实无华,谆谆劝导,为迷茫的年轻人带来了继续前行的力量。感谢在迷茫的岁月,遇到了朱光潜先生的十二封信。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7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作者对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
青年,作为每个时代关注的对象,他们的发展,关乎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未来。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向着青年阐述着一代前辈对后生的希望和期盼。只为了新兴的青年,能将真正价值的忠告,印入心孔,铭记于心。
即使是跨越时代的鸿沟,朱光潜先生对青年的教诲,仍不失学习甚至铭记的意义。在当代这个竞争强烈,制度革新,生活面貌翻天覆地地变化的时代里,每个人无不在奋力拼搏,而在这奋斗中,能够上岸的人却又少之又少,究竟应当是怎样才能远离这样的人生悲剧。
也许“摆脱”才是出路,正如书中所言,“‘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对于生活中琳琅满目的机会和选择,我们惟有认定一个目标,并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在这条道路上拼尽全力,将其余一切置之度外,才能赢得超越他人的权利和优势。“摆脱”身边的杂念和负重,才能“跑”得轻松,免除烦恼与不安。
“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能解决。”人生的烦恼和失败多是因为事业上,生活中的矛盾不能化解。对于这些,就应该笃定信念,坚持理想和选择。生命的'道路上歧路千差万别,却仅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则必有所舍,因此青年应当果断选择,不要等光阴散尽才回望当初。
然而世间难有人能真正地摆脱,即使是作者本人也难免浑弄是非,所以才有生活中的不顺和困境。青年涉世未深,犯错则更是经常。看待挫折也尤为重要。作者在《谈人生与我》中就写到“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算人生”。人生的悲剧固然不愉快,但悲剧也是人生的部分,正像小说情节曲折,青年面对这些,应当怀着乐观的外世心态,接纳这些人生的转折。
青年人要有能够“摆脱”的生活的勇气,才能赢得能热烈的人生的权利。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8
人须有生趣才能有生机,人须有力量才会有未来。国家的力量是青年,个人的力量是信念,朱光潜的《给青年的12封信》给了我很大启发。
《给青年的12封信》主要讲述了——作者就青年们所关心的事项,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等等,对青年朋友进行了劝导,鼓励我们这一代人要树立远大理想,要刻苦读书,朴实做人,勿贪图世俗名利。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国家下一代主力军的分量。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勤俭朴素,刻苦奋斗,众人出力把城建,众人一起把地耕,一块出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青年需要好好学习,励精图治,为时刻做好接班人做准备。
现在中国发达了,人人、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在为国家出一份力,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为中国下一步更远大的目标去努力——工人在工地上踏踏实实干活儿,白领在办公室中辛勤劳作,国家工作人员奋斗在会议室为国家下一步的发展献言献策……
这一本书为我们这一代人指点迷律,是我们青年不可或缺的人生指南,为我们的生活立下了目标。所以,我们一定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进步,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9
不久前看完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下是我对《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一些想法和意见。
第九封信中写道:“仁胜于义,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我认为第一句话错,第二句话半对半错,第三句对。情感是比理智重要,但我觉得,仁平等于义。仁义,都是问心的道德。比如说文天祥、黄继光,他们对国家对、人民都是很义气的,在这种义气集中不是包含了情感吗?
第六封信是我最喜欢的一封,因为其中写到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的标准,测量乙宇宙的价值。如果勉强以甲宇宙的标准,测量乙宇宙的价值,则乙宇宙便失其独立性。而只在乙宇宙中,可尽量发展那一部分性格,便不免退处于无形。”人生也是这样,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别人的想法,要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别人的想法,才不会产生矛盾,人与人之间才会和谐共处。
作为青年,对仁、义是要理解的,人与人之间是要尽量不产生矛盾的。而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对青年有很大好处的。即便外界芜杂不堪,心依要养的一树花开。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10
对于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前七篇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谈读书”、“谈动”、“谈静”这三篇。
阅读的好处不用多说,只是我们很多都不知道阅读的方法。最高峰的时候,我两三天就可以看完一本很厚的书,可是看完以后,收获只限于当时,后来就逐渐淡忘的`。长久如此,我不觉有种读了也忘记,何必做无用功的感受。可朱先生在书中提高,我们面对伶俐满目的书,要学会选择。按照机会成本来说,你多读了一本无用的书,就代表你会少读一本有意义的书。所以我们应该多多倾向于选择经过历史检验的,有价值的书。另外,读书还在于感受,在于记笔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读书的时候,是边思考,边阅读,而不是一味的接受,以致最后不留下半点痕迹。
在《谈动》那封信中,朱先生提到我们之所以烦忧,是因为我们的生机被抑郁,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很多时候,我们一遇到烦恼,我们就会想要一个人,什么都不做。其实现在想起来,这样好像根本就无济于事。我们总是倾向于抑制自己的情绪。不开心,我们硬要自己坚强不哭;想打电话,我们硬要自己保持尊严不打;想疯想叫,我们硬要自己保持所谓形象。其实情绪是要发泄的,既然控制不了情绪,为什么不直接任性一次,让情绪自由发展呢?
《谈静》则讲到了“生活在于感受,领略。”当今的生活比过去多姿多彩很多,可是我们却可以常常听到别人哭喊着“好无聊!”美丽的花草、可爱的小鸟、深刻的知识,都无法提起我的兴趣。()我们将这归咎于社会太喧嚣,却没有发现自己就是浮躁中的一份子。生活有无趣,在于你有没有去为自己寻找乐子。
剩下的《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谈十字街头》、《谈多元宇宙》、《谈升学与选课》,我们感受不是特别的深刻。只是觉得《谈十字街头》里面有句话很有感触:“强者皇然叫嚣,弱者随身附和,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愈下。”“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没在十字街头底影响里去。”至于《谈多元宇宙》,我会倾向于将这篇文章理解成,时代的对一件事物的评价有很多标准,不同标准下的判断有所不同,所以应该辩证,全面去看到,切忌陷入“一元”的世界。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11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年的我们,也许正容光焕发地迎接挑战,也许正尝试适应学习和生活节奏的各种不确定,也许正跌跌撞撞走到又一个人生岔路口……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跨越时空,成为可以让我们背靠的那股温柔而又坚定的力量。
第一次了解朱光潜先生,是高中教科书上那篇让我觉得抽象而又晦涩难懂的《谈美》。而在我迷茫之际,遇到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本书,也让我遇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朱先生:他像一位温文尔雅、饱含智慧的长辈,用自己的经历和见解,向我们传递珍贵的人生经验和学习方法。
天下至诚,能尽其性。生活和学习一样,是一种不断自我发现的过程。朱先生在信中提醒我们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顾及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荒废光阴。在新生事物不断奔涌而来的浪潮里,我们要定心、定性,不随波逐流,不焦虑浮躁,去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去“忙里偷闲,闹中觅静”,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保持对未来的向往和热情。而在被裹挟着前进的时候,我们与其抱怨生活的.困苦、命运的不公,不如跳出高台,大胆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失败不可怕,要相信厚积而薄发。
对于青年人而言,这本书是一份珍贵的指南,它从生活、学习、爱情和情理等不同的角度,向青年人提供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掌握自我成长的方法。
在这样一封封充满温情、智慧和启示的书信中,从先生细腻平和的文字里,我感受到了温情的谆谆教诲。我明白了在这个年纪,我们还有很多试错的机会,是被允许追寻自己的本心,为充满不确定性的目标付出心血的;是要在奔波奋进中坚持学习,敢于选择坚持本心。这样的青年生机,是这个年纪独一无二的,也是最棒的财富。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希望可以与君共勉,一起同先生“对话”。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12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时间在四季的变换中悄然逝去。
无知无觉间,我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青年。这个词汇与我而言似乎陌生却又熟稔,仿佛是本就扎根于内心,时机到了,他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青年或是对无忧童年说的一声再见,亦或是对成长与责任的呼唤。
对此,我有迷茫,有疑惑。我不知成为青年的我将如何自处,更不知道成为青年要面临的是什么。我也未曾细想,直到我看到了这一本令我心中一震的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我喜欢他简约的封面,给人干练安心的感觉。
习惯于先看目录,入眼第一章节就是读书。没错,读书确为重中之重。
翻开书就极为喜欢他的文风,亲切可感,无说教与高高在上之意。
身为一个中学生,我基本不花时间在课外阅读之上,因为满心觉得如此厚重的教科书与教辅已足以满足我的内心世界。也常以中学课业繁重为理由逃避课外的阅读,朱光潜先生一针见血的戳破了我这自欺欺人的`想法。的确,时间是挤出来的,有心怎样都能读。各类教科书巩固基础知识,教给我们学识上的知识,而课外书则能教会我们做人。在校园的象牙塔内,我们无法感知社会,学会相处之道,谈论之宜。在课外书的世界里,或许是另一番世界,感受你所从未感受的,以他人之经历充实个人之生活,岂不妙哉!
动与静,情与理,讲求的也不过是中庸之道罢了。
烦恼从何而来,无人能道清,只知静时平添烦恼,许是庸人自扰罢了。闲愁,闲愁,闲而愁,动时愁或消。朱光潜先生的“尽兴”二字也是刻进了心里,生活目的,生活方式皆在此二字里。静,是一种修养,在浮世中略静,在闹中觅静。不必大动,无需过静,做一个有趣味的人,感知自然,感知身边的人,做一个遭人喜爱的人。论静,论动,不过都是一种生活方式罢了。
情与理之间总有一个平衡。身为青年的我也不能苛刻的要求自己过于理性,毕竟人是一种拥有情感喜怒的生物。过于理性未免太过于不近人情,理性的生活是片面的生活,以理智支配情感,无疑是一种最差的生活方式。理性的判断,加之感性的调剂才是值得的生活。理胜于情,情过于理,倒是印证了孔夫子的过犹不及。中庸实为最佳!
很庆幸,在茫茫书海中我能选择它,给我的将不只是迷途中有了方向,黑暗中有了闪光,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西天漫漫,人海茫茫,做最好的自己……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13
读书甚少,偶尔得知朱光潜先生,遂购来几本其作品。近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此为作者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信。虽过去近百年,但今读来仍为之共鸣。作者用这十二封信,推心置腹,对青少年正遇见的、很关心的话题,读书、作文、升学等等,抒其意见,用浅析的语言娓娓道来。
劝青年多读书,每天那怕读三五页,几年读下来,收获也非常可观,所谓积少成多。直言,能不能读课外书,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许多成大业者,其学问多在忙碌中做成。有了读书的兴致,就有可能在纷扰的诱惑中,多出一份抵制的力量。要读书,则应读有价值的书。读无价值的书,或许无害,但浪费了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
劝青年在好动的天性之中,要培养能静的能力。静的修养,能让人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大帮助。常言说,冷静处事,于静中才能思考出妥当的办法。
劝青年无论是选课,还是择业,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与兴趣资禀相近,可以发挥个人的才告,效用于社会。无论是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不是顶顶重要的事。人生最重要的事,应该是生活,享受生活。享受,不是颓废,不是享乐主义,而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做学问为事业,而忘却了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意义。不应当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而应当亲近自己的兴趣。一味地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及自身兴趣的人,对于生活的真谛并没有很好地领悟到,对于生活的乐趣也就并没有很好地体会得到。实际上,对于事业和学问,兴趣能帮其很好地助推其升华。
劝青年在基础求学阶段,于读书时要广开宽度,不必一味求专。没有足够的宽度,就形成不了专而深的精度。学知识,须知学问是有机的系统,学科之间常息息相通,牵此而动彼。譬如,文学中史学、生物、哲学等知识,如果只想通一窍,而置其它于不顾,那只能走向一窍不通的结果。
上次看见六六写的一篇文章,提到一个在国内读完初二而后随父母赴英读书的孩子,谈到了中英教育差异。记得这孩子谈了三点最大的不同:一是中学基础学知识求宽度,不求深度,哲学,心理学等等都要学,还有诸如裁缝等选修课。二是注重求学能力培养。这女孩说,不要认为国外读书很轻松,实际上比国内更累,因为老师追得很紧,留下的作业,得查阅大量的书籍和资料才能完成,学习到半夜是常事,但累而不郁闷,每完成一个项目,心中油然而生成就感。三是自信心的培养。这女孩在国内读书时成绩不拨尖,而不大受老师待见。后初到英国,语言能力弱,一度认为兴许长大后只能从事粗糙的体力劳动,但老师和同学们,夸她,帮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来英国三年时间内得到的夸奖比前十几年加起来都要多得多。待到六六问她今后的大学目标时,她微笑而又坚定地说,考牛津,当然是牛津,因为她优秀啊。
在其中一篇《谈在卢浮宫的一个感想》中,作者结尾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因为我知道,我们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这番话,过去近百年,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耐苦,应该说这样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扭转和改变。甚至可以说,更为严重。
昨天去听课,讲者头衔为北大客座教授,讲解《弟子规》。听了一天课,感觉犹如街头摊贩在吆喝得起劲,却又实在又无货可售,其动作神情堪比传销者,信口开河。今再听某大学历史系教授讲国学,感觉实在很有收获,肚里有货,出口自然有据有观点,是兜售学问者不可比者,可见在其学科领域,还是费了功夫。能不能耐住,是不是在认真做事,随着时间过去,其功效就像女人怀孕一样,终究会显现出来。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作者用这十二封信,告诫青年朋友眼光要年得长远点,务一求短期效应,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学会生活,忽随了世俗图近利。虽当初为写给青年所用,但今读来仍受益。读后,推荐杜同学可一读,不知有兴趣否。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14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作者是美学大师朱光潜。每封信以青年们现实中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生活、学习、处事的事项为题,其中包括了青年念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处世经验、时间、人生选择、心理生长等。读这本书可以帮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指导我们把卓越的理智融入生活、融入学习中,为自己的青春画上一道彩虹。
行为的升华
书中提到对中学生和社会运动的看法,朱光潜认为:中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是没有太大必要的,而是应该以“读书救国”为主。书中提到了社会运动的一个不足之处,这些运动只在外交的方面起到星点作用,却没能根本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通过实际的行动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现在我们还不足以担当如此重任,但现在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举动做起,说文明话,做尽心事,用温馨的举动感化他人。在做这些事的同时,我们自身的行为习惯也会同时得到升华。
知识的升华
学习应有方法,不然学习效率就会降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名言提示我们:学懂一个问题之后,应该学会举一反三,并且应该多读书来增长见识,这样,面对多样化的题目时,我们才不会心烦意乱。《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谈到了有关读书的事情。它告诫我们:“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的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甚至无数遍。”是啊!我们只有阅读经久不衰的书,才能体会到书的文学性和价值性。这些书能带给我们极大的心灵抚慰,让自己收获颇丰。
精神的升华
读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好的放松方式。在读书时,我们可以读出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不逐名利;可以领略《安塞腰鼓》中壮美的陕北民俗风情;可以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身上那十足的干劲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这些书向我们展现了一件又一件美好而深刻的事情。它们的精神感染着我们,让我们的行为和精神也得到升华,这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美的享受呢?
在回眸处,在侧视时,在凝望后,青春熠熠生辉。征途中,我们奔跑着,留下点点痕迹,怀着独一无二的心情追着太阳,追着青春,追着最美的灵魂。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像朱光潜书中写的一样:做更有意义的事,学更有深度的知识,赞美更有价值的精神。让我们一起把这些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为青春画上一道彩虹吧!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15
在现代高速度发展的社会,人们的交流,工作,学习越来越快速。虽然说这样的“高效率”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物产,使我们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让中国离实现“伟大复兴梦”的目标越来越近,但是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心浮气躁了。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在露浮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这一封信中所说的“我们固然没有从前人的.呆气,可是我们也没有从前人的苦心与热情了”是一样的。
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人都想自己投入与别人相同的时间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成年人希望赚到更多的钱,学生们希望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因为“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环境的能力愈大,的确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困难日益少,而人类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坚若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所以就导致了“在这个现世纪忙碌的生活中,哪里还能找出三年不窥园,十年成一赋的人?哪里还能找出深通哲学的磨镜匠,或者行乞读书的苦学生?”
沉静的苦心和长久的热情,原是艺术创造、成就事业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如今却成了极为稀有的品质。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相关文章:
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04-08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03-16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03-17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1篇04-25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1篇04-10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0篇04-10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2篇04-16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1篇04-20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3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