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传》读后感

时间:2024-04-29 14:28:1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毛传》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毛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毛传》读后感

  《三毛传》读后感 篇1

  仿佛漫天黄沙扑面而来,起伏的沙堆在茫茫沙海里一望无际,风与沙缠绵着绕过一块块苍白的云,灰蒙蒙的天好像一张低沉阴郁的脸。一个俏丽的女子飘扬着长发,着一身典雅旗袍黯然神伤,在朦胧沙土中渐渐消失。那一刻,狂风大振,似乎连这片名叫撒哈拉的干旱陆洲也要落泪了。

  我揪着心,合上艾文茵的《三毛传》,清楚酸凉的感觉泛上心头,浸湿了整颗心脏,最终也只能化为嘴角一声无奈的轻叹,庆幸世界有过三毛。

  三毛说:“很想大大方方地送给世界上每一个人一匹马,当然,是养在心里、梦里、幻想里的那种马。”

  其实她已经送给了世界那样一匹美好的马,一匹文字搭建的情感丰富的马。那匹真实而又充满智慧和趣味的马,让迷茫中的孤独者找到生活的方向,内心的共鸣;让深受打击的失败者拥有坦然面对的勇气;让伤感愤世的麻木者不再悲天悯人;让无所事事的懒惰者学会争取和前进。

  三毛不是世人眼光中的美女。她不如林徽因温婉可人,也不如张爱玲高贵冷艳。她的脸很圆,牙齿也不好看,她不是双眼皮,也不是大眼睛,可是她是一个“奇”女子,她特立独行,她志行高洁,她不肯随波逐流,也不愿失去自我。

  三毛不是老师眼中的天才,她是个“疯子”。小小年纪的她是个有着反叛精神的少女,她喜欢幻想不切实际的东西。当所有学生梦想当科学家,当教师,当医生的时候,她只是静静的做着自己的梦。她会想去当拾破烂的拾荒者,去做一个夏天卖冰棒,冬天卖红薯的街头小贩。这些所有人眼中没前途,没出息的职业却是这个崇尚自由、达观、洒脱、从容的性情中人所热衷的。她给自己改了名字,休过学,学过画,有过自闭症,远走异国,尝过孤独,品过甜蜜,一生都在追逐梦想的路上。

  艾文茵在文中写道:“三毛的一生颇具争议,有人说她跋山涉水都是自讨苦吃,有人说她的前世今生都是痴人说梦。但没人能否认她是平凡世界里的迥异,她更是自己生命力的伟大。她将万水千山走遍,更改了容颜,更迭了流年,却从不更替内心的追随。她将花开日落看尽,忘记了归途,忘记了苦楚,却从来不忘那内心的归属。”

  拥有疯狂灵魂的人很多,但像三毛这样愿意解除自己疯狂灵魂的封印,勇敢的挑战世界,做最真的自己,随心所欲,自由无忧的人真的很少很少。她的一生,抵得上别人的好几世。生命的意义,或许三毛的.诠释比任何人都美丽。

  我没有三毛那样的勇气,我不敢扔下手中计算繁琐题目的黑笔,我不敢独自一人只身远走,踏上远方的路,我不敢去随心所欲,特立独行。我只能做一个平凡世界里平凡的人,做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重复单调的生活,早出晚归,为高考拼命。即使我有多么不甘心,即使我有多渴望那样的生活,像三毛一样真正的活着。但是,我不能。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她。

  “三毛的美好,在于她独特壮阔的生活方式,从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到与荷西的爱情,她满足了我们对自身生活的幻想——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艾文茵如是说。

  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或许遥不可及,或许近在咫尺,有人为之奋斗,也有人只是空想,我们总以为岁月漫长,我们总有大把的时间来选择和挥霍。明天是个未知数,没有谁能知道下一秒的故事,也许快乐,也许悲伤,也许已到结局,也许才刚刚开始。世人念念不忘三毛的人生,传颂它,羡慕它,渴望它,却不知,也许你努力一把,就会有比它更精彩的传奇。

  我不想顺风而流,也不愿做一个没有故事的人,我只愿在梦想之路上劈波斩浪,对得起自己,不辜负岁月。

  《三毛传》读后感 篇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爱上了读书。轻轻翻开一本泛着墨香的书,在角落里随着书中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喜悦、而哭泣、而激动、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缘由是我太感性,以至于看了一本好书就不能自已。在我安静的童年里,书对于我来说就是永不会背叛的伙伴,它从来都不会背弃我,更不会让我悲伤。所以,与朋友玩耍倒成了一件麻烦事。

  我喜欢书。但不会随随便便地把一本书定义成好书,当做心底最深处的珍藏。但是,当我看了这本田梦所著的《聆听撒哈拉的歌声:三毛传》的时候,我是真真切切地被它震撼到了——一边是因为对作者田梦运用文字的技巧之巧妙纯熟而惊讶,另一边是因为对三毛一生的精彩和传奇而惊叹!在我所读的书里,几乎没有任何书能与它相比较。或许你可以说法国的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非常精彩,但我却觉得这本书中所蕴含的感情远远比不上田梦所著的《聆听撒哈拉的歌声:三毛传》那么深情而又真挚。

  田梦对语言的运用仿佛与生俱来,她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能像变魔术一样组成一段唯美的话,带着一丝轻轻的古韵,在空气中酝酿着淡淡的墨香。透过她的文字,我们好像能够看到一个穿着旗袍的温婉女子,手执一本书,踏着柔柔的晨曦,缓慢而优雅地向我们走来。

  我同时也羡慕着三毛。羡慕着她的自由、羡慕着她的洒脱、羡慕着她的豪放、羡慕着她的纯粹、羡慕着她的一切!

  在生活中,人们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情,三毛却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她敢于摆脱一切现实的桎梏,义无反顾地奔向梦想中的远方,在荒凉的沙漠中寻找出生活的滋味。当我们在憧憬外面的神秘世界时,三毛却早已掀开了它的面纱,走过了不知多少个国家;当我们在家中过着平淡无味如白开水一般的生活时,三毛却抵达了别人一辈子也可能到不了的地方——广阔的撒哈拉大沙漠,与荷西过着鸡飞狗跳的生活;当我们在一张小小的办公桌上浏览着网络上的一张张风景图片时,三毛却早已用日记本记录着在撒哈拉大沙漠里与荷西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幸福。

  三毛就是为流浪而生,她的一生没有终点,因为她的故乡,在永远到不了的远方。于是她成了世界上最有梦想的人,朝着远方,一路狂奔。

  三毛原来的名字不叫“三毛”,因为骨子里流淌着想要流浪的血液,所以她才把自己的名字从陈懋平改成了代表流浪的'“三毛”。流浪,也成为了她的人生的代名词。

  对于三毛来说,她的少女时代是灰暗的,通往未来的路上,充满了坎坷和棘刺。虽然是如花儿一般的美好年纪,但属于三毛的那一朵花儿却因为头顶上长期笼罩的乌云而无可奈何的早早凋谢。

  在这个时候,她生命中的天使——顾福生出现了,他引导着三毛渡过了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时期,渡过了生命的雨季。让三毛在生活中的偶然,生命中的必然中遇到了荷西,并陪她度过了美好的沙漠之旅。

  然而上天却总是给这个好不容易获得幸福的人重重一击,荷西的离去,让三毛的生命不在精彩。也许在荷西离去的时候,三毛的灵魂也已经跟着他消逝。

  即使世界再美,但如果没有身边那个人的温情陪伴,也仅仅只是一幅苍白的画。三毛完成了最后一件事件,也许是脱离了肉体的桎梏,解放了自由,终能与荷西在天堂相见!

  撒哈拉沙漠的上空,永远都回荡着骆驼的悲鸣,因为它们可以听到遥远的过去,这里曾经留下过一曲关于爱情的歌。

【《三毛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03-15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精选(15篇)12-28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15篇)04-11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15篇09-01

三毛的格言03-22

三毛的名言02-12

三毛的语录02-18

三毛座右铭03-01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汇编15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