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读后感(集锦1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长必读》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必读》读后感1
看了《家长必读》一书后感慨颇深,就像卷首语说的一样,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也是对儿童影响较深的教育。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课堂,是家长培养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园地。许多事业上卓有成就的人物在幼年时几乎都受到过良好家庭的影响。
孩子一旦降生,他既属于家庭,又属于国家和社会,一个品行端正有着良好教养和技能的孩子,成人后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能缺席的。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父母。”孩子出生后通常都是由家庭抚育孩子成长,孩子首先接受的是来自于家庭对他的教育,孩子是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家庭进入学校的。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质量。
怎样才能做好家庭教育呢?这对80后的父母是一种挑战,在做好家庭教育的同时,父母自己也要与时俱进,共同学习。通过《家长必读》的学习,找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对于孩子好习惯的培养方面:书中说道“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的这段话揭示了行动、习惯、性格、命运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变成人的天性,以至于今后所取得成就,创造的奇迹,多是人小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
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某个好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受益终身,反之,坏习惯也可能影响一生,甚至铸就无法弥补的大错。我家宝宝在好习惯培养方面,还需要父母一起努力。每次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这点很重要,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去正确的洗手,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刚开始时宝宝不是很配合,如果执意让她去洗手会很反感,讨厌洗手。如果父母和孩子回到家后一起去洗手,告诉她洗手的'重要性,然后看到家长们也是这样做的,她会很自然地跟着你的身后,自己洗着手,并且让她在洗手这件事中能够体会到乐趣,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这需要父母和孩子的坚持,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
同时父母还要树立榜样作用,宝宝在阅读方面还不是很有兴趣,做为父母自己也意识到可能是家长做的不够好。如果仅仅是依赖老师在幼儿园对宝宝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更多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和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通过这次幼儿园组织的“诵读经典阅读节活动”,宝宝比以前有进步啦!在家里的时候,就会拿出自己的故事书央求妈妈讲故事,这是在以前没有过的,这是宝宝一个很好的行为,做为父母要善于发现,抓住好的机会慢慢去引导,一个好的开始是很重要的!
每天回到家都要坚持为宝宝讲喜欢听的故事,睡前也为宝宝讲睡前故事,让她在故事中学知识,明白更多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培养阅读的好习惯。家长在宝宝看书的时候可以一起阅读,并且要深情并茂的,让她们能够感受到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宝宝不愿看书的时候也不要强迫她,家长们可以换种方式,自己拿着书“津津有味,故作夸张的朗读”这样宝宝会很容易被吸引过来的。
通过种种方法和父母的努力与坚持,就会潜移默化的去影响着宝宝,不知不觉中就会让宝宝们形成很多的好习惯,这些好的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身的。看到孩子们慢慢地受父母的影响学到了很多,并养成了一些好的行为和习惯,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当然家长自身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不要让自己的坏情绪,坏习惯影响到宝宝,所以家长自身的行为举止和很好的约束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在《家长必读》这本书中我所学到的,并且学以致用,收获很大哦!这无疑给我们年轻的父母们起到了导师的作用。在今后的育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会细细去品味,去体会,从而取得更大的收获。很庆幸有这样一本好书陪伴着我们年轻父母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的成长!
《家长必读》读后感2
家庭是孩子降临人生经历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终身学习面临的第一 任 老师。如何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真正学会去爱和理解孩子,如何科学教育自己的孩子,一直是我们家长思考的问题。在孩子班主任的推荐下,我有幸阅读了江苏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教材《家长必读》。这本书通过例举大量生动翔实的故事,给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的启示。通过认真阅读这本书,我颇有体会:
一、我们需要与孩子不断沟通,与孩子共同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我们与孩子一起进行平等的对话,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我们做父母的不仅应该做好孩子的老师,更应该是孩子知心的朋友。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和谐关系。沟通,首先要相互尊重,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活动的空间,而不是将自己的思想、意志强加于孩子的思想,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思想。其次,沟通是双向的,我们要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彼此敞开心扉,真诚倾听和倾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认可。此外,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应该有向孩子学习的意识,真诚的欣赏孩子的长处和优势,虚心向孩子学习,在许多问题上,我们应与孩子平等的讨论和探索,一方面也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挥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引导作用,实现家庭教育的价值。通过沟通,我们还能够掌握如何尊重孩子,培养孩子兴趣,孩子的成长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二、我们需要加强对孩子自主学习好习惯的培养
从孩子进入学校后,就已经站在了人生的竞争起跑线上,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未来获得成功至关重要,而习惯是在生活实践和教育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我们家长必须坚持不懈地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上下功夫。现在孩子进入高年级了,一旦养成了任性、自私、依赖等坏习惯后,对今后是非常不利的,现在养成好的习惯,孩子将终身受益。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孩子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现在孩子在学习习惯上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上课经常思想不集中,容易开小差,做作业求快,检查不认真不仔细,错的都是会的题目,学习时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等等,通过对这本《家长必读》的学习后,今后,我们将从集中注意,勤于思考,做好预复习工作,认真检查作业,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整理等方面来加强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良好的个性能够帮助孩子成就人生
培养良好的个性是其他教育的重要前提,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困境,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个性才能在各种困境面前调整好心态,直到成功。而孩子良好的个性是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中培养出来的,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和打骂,而是要给孩子一个辩白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现在的孩子你越打,越叛逆,只有尊重孩子,让他们生活在充满尊重、信赖的环境中,才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当孩子顺利、成功的时候,要引导她为自己设立更高的目标,继续努力,当孩子受到挫折,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不断地鼓励她,充分相信自己的力量,不怕困难,去争取成功。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每个家长都能用心去读这本《家长必读》,我相信每个家长都会有所收获,如果每个家长都能按照这本《家长必读》上要求的,与孩子认真沟通,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个性,那么,我更有理由相信每个孩子都将成为最优秀的孩子。
《家长必读》读后感3
古希腊有一个传说: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酷爱雕塑艺术。有一次,他在完成一座少女雕像时倾诉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情感,并对这尊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的热情使少女雕像突然活了,两人最终相聚在一起。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爱”的巨大效应。后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它用在了教育预测实验中。他随意抽出学生进行测验,并开出了一张“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结果8个月后的再次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因为任课教师受名单的影响,对这些“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抱有更大的期待,这种期待又表现在与这些学生交往中的态度和情感上。学生由于受到教师态度的积极影响,也就真的表现出教师期待中的反应,主动配合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种因教师的期待而潜移默化促成学生进步的心理作用就是教育心理学上非常经典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确实,教师对学生的友善、亲近和期望对学生的智力、学业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十分明显和积极的'影响。可以说教师的态度、行为实际上是学生一生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我国著名作家三毛曾经患有严重的自闭症,时间长达7年,在这期间她不肯上学,害怕所有的人,不愿与外界接触。而起因是初中二年级因为成绩不佳,一个数学教师在她的眼上画了两个“鸭蛋”,使她当众出丑。有人认为这一心理疾患还是她后来自杀身亡、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恒爱之,敬人者恒敬之”。而这种相互关系在师生相处中更为重要,在生活中师爱帮助学生成长的例子比比皆是,据说杜鲁门总统的成功就与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但很多时候教师可以把爱和期待毫不吝啬地用在好学生身上,却不能持之以恒地给予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坏”学生。其实没有一个“坏”学生是天生的,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人格,做学生情感的反应者,不断地为学生提供表现和成功的机会,将尊重和爱渗透于教育教学中,使学生快乐地成长,这和敢于惩罚学生的不良行为并不矛盾。
孔子早在几千年之前就有“欲来者不拒”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伦理精神,心是用心去换得的,我们应该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细小的教学行为上,发掘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一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体验成功,都能沐浴在爱和希望的阳光中。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以为,爱与期待是最好的教育。
《家长必读》读后感4
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多的长辈,担负着孩子家庭教育的任务。然而,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似乎很多家长都觉得迷茫。读了江苏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教材《家长必读》受益匪浅。
首先我觉得家长要有耐心。每个人都会犯错,大人也不例外。当孩子犯错时,不能一味地责怪、打骂,而是要给孩子一个辩白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引导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现在的孩子,你越打,他越叛逆,越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反而耐心给他讲道理,甚至举例子来证明你说的对,他就会信任你,就会感受到自己的过错而主动改进。
要和孩子建立一个亲密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和孩子沟通交流。我和孩子的关系比较随和,像朋友间的关系,孩子总会说一些大事小事给我听,我呢,也会把一些事情讲给他听。我觉得只要家长把握分寸,只会更加容易和孩子进行沟通。
文化知识对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孩子成绩的好坏,其实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压力。比如我的孩子吧,他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是,他考得差的时候,我给他加油,考得还过得去,我让他再努力,所以,他从来不会把成绩差的考卷藏起来或改分数。虽然孩子的智商多少有点高低,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我们是无法预测到他的将来的。父母的拳脚、讽刺只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失去信心,最后就是厌学。
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我原来喜欢坐在孩子身边看着他写作业。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不能这样了,这样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减少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自觉完成作业的机会。在生活中也要给孩子一个自己的空间,让他有时间自己去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学会感恩。父母一味的迁就和溺爱,能导致孩子是非不分,目中无人,自我自大,为所欲为,缺少容忍力。家长首先要自己尊重他人,宽容他人,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学会宽容,学会尊重。家长更要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关爱他人,关爱团体,在别人需要时帮助别人,那么以后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家长必读》确实是一本好书,值得家长学习、反思。
《家长必读》读后感5
拿到这本书很久了,一直空闲的时候反复在阅读每一章节,感觉这是一本简单、通透、很实用的书。对于我们八零后这代家长,在教育引导孩子学习和成长方面有着莫大的帮助和指引。我读了这本书是受益匪浅的,这本书结合了当下发生的真实案例,让我们家长感同身受,从而更好结合自己情况反思家长的不足之处。比起以前一些专家死板的大道理更通俗易懂。
本书共十二讲,每一讲都是由问题——案例——分析——建议——实践五个部分组成。清晰的脉络很方便阅读。每一讲都很实用并且很有感触,尤其第一篇“更新关念,走出误区”。文里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家庭教育
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其次才能谈得上教育孩子。”其实班主任李老师每次家长会都会和我们家长探讨沟通这个问题,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生下来的第一任老师。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围是能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举止投足等等的方方面面。比如最简单的说普通话、不说脏话,即便在学校老师怎样苦口婆心地纠正,家长在家不配合不营造,孩子还是不会去说,不会坚持去说。虽然我和孩子的爸爸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我们和孩子走的最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都做了沟通,最起码当着孩子面前不能说脏话,尽力不用地方语言和孩子说话,
我感觉现在经过班主任李老师精心的指导和教育,家长努力的配合,孩子的普通话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文明了。而且慢慢还爱上阅读,喜欢上了朗诵,让孩子更加有自信了!就像书里说的一样:“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孩子日后的发展的潜力和趋向……”家长要从态度和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慢慢引导孩子。21天反复做一件就会成为“习惯”,所以我们去责怪孩子这样不好,那样不听话,不如自我反省下作为家长给孩子平时塑造的什么形象,让孩子在我们身上学到了什么?……这些都是
读完这本书的深刻体会。
《小学生家长必读》这本书是值得珍藏的“宝典”,应该经常翻阅、品读,以上一点点个人心得,我们家长会积极配合李老师,让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长必读》读后感6
我看完《家长必读》这本书之后,让我恍然大悟,我们这些家长的教育方式有许多是盲目的,对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是需要进一步学习的。
在这本书中,我觉得第一讲中的内容,讲得比较具体。实际。 易懂,也是所有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一讲当中的概括。分析与提点也可以帮助我们每一位家长对其孩子的优缺点能够及时地发现与纠正,因为它的白日化讲解可以让每一位家长都能够看得明白。理解透彻,从而进一步体现。运用在孩子的身上。
在第一讲中的第三点我认为写的非常地好,文中是这样写的:“良好适应的`重点——培育孩子爱学习。会学习。”这其中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培育孩子的学习兴趣;第二,培养孩子的作业意识;第三,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第四,莫让家庭成 “第二课堂‘。
从这些课文中,我学到了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和鼓励孩子学习,从而减少了一些盲目地教育孩子而误导孩子,使孩子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当然,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优秀的教师,是用她最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把缺点转变成为孩子的优点。在这一点上面,一(5)班的邵老师做的非常地好,我儿子也是个顽皮的孩子,但是邵老师却主动与我沟通,寻找解决的办法,最后她用她的耐心与爱心竟然把我儿子的顽皮与不集中精神的坏习惯给淡化了,进而转化成了我儿子学习的动力。
在此,我要说声谢谢您!
《家长必读》读后感7
读完《家长必读》这本书我感慨万千,为学校安排我们家长学习《家长必读》感到感谢,为孩子感到庆幸,因为这本书,我们就能在他以后成长学习中给他正确的帮助;又为自己对小学学习的理解感到羞愧。
好奇,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怎么在他的天性中引导他去学习,爱学习,这是我们家长特别要注意的。“知之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之者”,孩子从出生时候开始,就在以惊人的速度学习着,对于周围的一切,充满着好奇。不夸张地说,学习是孩子的本能,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着学习的,顺着他们的好奇心旁征博引,引用一些历史典故及自然科学知识来引导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喜欢学习,让他们沉浸学习中,在知识中汲取苷汁;让“孩子在快乐中的学习”,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后才能真正体会得到“快乐”的意义。
幼儿园主要是在玩中学习,进入小学就要全面系统的有固定作息时间的学习,开始他们可能不适应但我们家长不能让他对知识的渴望消失,让他们开始厌倦学校的生活,把学习当做是一种负担,一种枯燥。我们要正确的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习惯并不是全部进入小学才开始培养的,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必须从小就培养,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来培养学习习惯会更轻松一些;“少成即天性,习惯成自然”,好习惯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没有好的习惯就没有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明天;个性是潜意识与生俱来的也是后期教育发展形成的,个性化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的潜在天赋,让孩子在某个方面择优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一定从小就要注重孩子个性的培养,培养孩子有个良好的个性。
良好的个性一般指:具有崇高的理想广博而专一的兴趣爱好,自信,自强,自立,自主,自持的性格,活波、开朗、灵活、平稳的气质等等;家庭是培养孩子优良个性的沃土,我们家长就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培养优良个性的环境;比如带孩子旅游,让孩子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让他在旅游中学习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知识,并把旅游看成锻炼的机会。带孩子锻炼培养孩子坚强的个性,不轻易放弃的.个性。
对孩子与人与同伴交往采取积极的态度,让孩子多交朋友,开朗,自由但不能放任自由;经常教育孩子树立自信心,并给孩子成功的体验以培养其自信心;培养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会孩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后,孩子自然会充满自信,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就不会退缩,或者选择逃避而是大胆的面对;这也是古人常说的“给予”的诠释,最低等的给予是钱财,高等点的给予是“技”,最高等的给予是“思”。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就是我们每位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给予”;教育孩子,自己要走到孩子心里面去,身教重于言传,尊重孩子,给孩子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给孩子一个学习型的家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威严,“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走到孩子心里去,了解和倾听自己孩子的心声,结合自己孩子的特长和爱好,因地制宜的教育和培养孩子,给孩子一些自主权,不要过份给孩子压力,让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家长必读》读后感8
有别于社会的万千职业,我们做父母,没有接受任何系统、严格的训练或者筛选,匆匆忙忙就上岗了。从小婴儿到现在的大班幼儿,陪伴他成长的这些年,我们自己也在不断成长、不断磨砺。对于儿童的认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试误很多次,也有成功的喜悦。
这些天读到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的《家长必读(幼儿园分册)——江苏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教材》,对许多的内容深有共鸣,而有些又对平时的困惑作了深刻的解释和阐明,有了豁然开朗的兴奋。有这些几点感受:
一、打开与孩子沟通的大门
我们都知道,沟通很重要;而沟通看似简单,实则学问无穷。尤其做父母,不像幼儿教师受过系统训练,比较专业和理性。有时我们很纳闷,突然他不愿意早进教室;有时很奇怪,平时很愿意说说在园的趣事却突然怎么也不说了。不知不觉间有些细微的言行就把与孩子沟通的大门关上了,比如居高临下的姿态、无法与孩子共情、总是占据道德高位批评孩子等。《家长必读》教会我们,学会俯下身来,真正站到孩子的立场,认真感受他的感受,理解他的心情。
二、交流——明明白白说清楚
沟通的大门打开了,有时我们还常常不会跟孩子交流。就像《家长必读》里说的,每当孩子屡屡犯同一个错误的时候,内心腾起一团火,“我刚才是怎么说的”像口头禅一样,常常摆在嘴边。可惜,“我刚才是怎么说的”没有明白进入孩子的心里,他有时可能真的不明白,不如直接和他说“不能用手拿菜放嘴里,我今天已经提醒过你两遍了。现在再跟你说最后一遍”来得直接、有效。
三、好习惯受用终生
孙云晓先生说,“好习惯对于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些年,我也越来越感受到这一点。好习惯一旦养成将受益终生,然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培养孩子的习惯,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家长的考验。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关注点应该是非在园期间的习惯。在园期间,有老师的引导、同伴的影响,孩子的习惯不需担心;而回家后,会“原形毕露”,难以持续在幼儿园的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能够立足细微、循序渐进,提高孩子自理、自立的能力,给予他充分锻炼的机会,并在这个基础上将我们的坚持做到持之以恒。
四、包容孩子,一起成长
对孩子的爱,是其成长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我们常本能地给予孩子“爱”,却忽略了对自身的不断修炼,在尺度、策略和方法的把握上有时不大准确。《家长必读》指出,尊重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尊重个体的差异,不以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纵向上关注孩子比起过去的他有哪些改进,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不足。也许,除了爱孩子,还需要学会欣赏孩子;在包容他、欣赏他的状态下,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家长必读》所倡导的正与我们沿河幼儿园一直以来秉持的幸福教育慢养理念所契合。教育应该是一种慢养的艺术,它需要我们能够拥有一种“慢慢来”的定力和耐心。真正做到“慢慢来”,聆听孩子心中的想法,沟通就没有障碍;真正做到“慢慢来”,不追求一蹴而就,好习惯才真正养成。愿以“慢慢来”的定力和耐心,陪伴小蜗牛慢慢成长。
《家长必读》读后感9
《家长必读》给家长教育孩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及时指出家长容易犯的错误,引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抓住学习中的关键,提高学习效率,赏识与批评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除了对孩子自信心的影响,还会对孩子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认识与形成有重要影响,关系孩子的未来,此书对我们家长来说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是唐宇畅的爸爸,针对在我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方面的体会在这里愿与大家分享一下:
畅畅(唐宇畅小名)四岁前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的,他们都很宠爱他,造成的后果是后来有很多不好的习惯都是在这个时期不知不觉中养成的。之后来到吴江上了三年的幼儿园,幼儿园生活让原本在自理能力很有问题的他改变了很多,吃饭、穿衣、洗脸、刷牙等基本都学会了。
今天的秋天顺利升入一年级,开始了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学习生活。刚开始的`语文拼音拼读,在刚开始学习的12周内,孩子和我内心对此曾很挣扎,原因是他总找不到关键发音的技巧,而我更拿不出有效引导的方法来,后来,给他连续买了复读机、点读机,再加上在老家执教小学的姑姑一起帮忙以及朱老师的精心教导,3周后,孩子终于适应了,绝大多数的发音基本掌握了,但仍有一点让我很郁闷,那就是孩子仍对四个声调及由d、p、b、q、g五个声母与韵母组成的音节时认识方面经常混淆,考试中经常因此扣分,为此我特别花时间编了一些形象词引导他区别记忆后,才逐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感觉仍需在学习方面克服的问题是《家长必读》中提到的注意力不够稳定,表现在考试上如语文测试中有把tùzi抄写成dùzi,数学则表现在各类形状图形分类数量统计不是多数了就是少数了,加减法单算或复算时把+-号看反等。
与幼儿园学习不同的还有一点是家庭作业。刚开始孩子很不适应,回到家如往常一样第一时间先想着我该怎么玩,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是忘记就是拖得很晚才去做。这方面,我的做法是一直提醒他确认放学后老师有没有安排课外作业或其它学习任务,如果有会要求他第一时间马上完成,经过这2个月的习惯培养,现在已做到不用提醒,他会自觉、按时、按量完成老师们布置的各种学习任务。
除了学习上碰到的以上的问题外,孩子的性格与习惯上的某些问题是最让我伤脑筋的:
畅畅从小到大爷爷奶奶带的多,他们很疼他,什么东西都会给他安排好,久而久之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如早上不愿起床、穿衣服慢、吃饭磨噌,晚上做完作业铅笔头短了或粗了,不主动去削,书看完后也是东放一本,西落一本,很少知道去整理,条理性很差,这方面我最近一起在想办法让他纠正,书中提到用图案标识固定摆放位置的方法,我接下来会借鉴来试试。
另一方面孩子经常不听话,批评他不容易接受,语气重了会哭闹,这方面我经常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解决,放下眼前的矛盾,转到他会感兴趣的事情上来,总结下来,态度温和、少说教、把他当朋友来聊或让他参与至喜欢的活动中去如唱歌、打球等,往往效果很不错。
畅畅也有一个现在的孩子普遍的通病:性格过于自我,在与同学相处当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不愿意作让步,这是我比较担心的,学习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好的结果,但是性格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我知道这事急不来的,但苦恼的是至今还未找到什么好的方式来改造他,希望今后有机会多多同有这方面成功经验的家长或老师交流。
最后我认为,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密切配合,以便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利于调整方法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家校通是一个不错的电子信息平台,让我们家长可以轻松掌握孩子平时的学习、考试等方面的内容以及课外作业具体要求或能力加强的部分,与老师们能及时互动,让学校、家长全方位立体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让教学、教育更具针对性、更有效率。
《家长必读》读后感10
《小学生家长必读》这本书,在女儿幼儿园的时候学校就发了一本,但是我没有看。因为从学校的教育来看,仍是很传统的教育,既然教学是传统的,旧的,书也应该一样。我是这样想的。但这次又得到这本书,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看了看,虽然还没有看完,但感受已然很深。
就书的内容来说,吸取了当今社会比较新潮的教育观点,与传统的旧的教育观念有非常大的差别,这正是我们这些做家长应该努力学习并实践的。曾经读过一句话,大意大概是这样的:我们从生下来就不停地学习,学习很多人文地理科学知识,但有一样我们从来不曾学习,在任何大学里甚至都没有这门课,就是如何为人父母。做父母只要达到了法律规定的年龄,身体健康就可以了,从来没有说做父母之前要经过学习培训,然而事实上为人父母是最需要学习的。
显然迄今为止,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没有经过任何的学习受过任何的培训,我们做父母的方式方法都是从我们的父辈继承而来。我们的父母如何对我们,我们就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或者父母是如何对我们,我们就不再那样对待我们的孩子。我属于后者。我努力克服我小时候家庭给我的负面影响,尽量不去打我的孩子,但我做不到不骂她。因为我还不能做到超越自我。这正是我要花时间花力气去学习去解决的事,为此我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比照我的父母谈几点我感受很深的问题,也是我们家长需要改变的几个看法。
一、小孩的任务是读书,读书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还是这样认为的。其实人从生下来就在学习,学习说话、走路、观察,我们在学习中慢慢长大。读书只是社会发展到现代,知识海量增长,我们不得不花时间力气去专职读书。在社会与生活中,做人做事比读书更重要,弟子规说:“有余力则学文”,就是这个道理。
我的父母就是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尤其是小学阶段他们还经常让我看书学习而不让我去劳动,哪怕甚至是为了帮他们分担家务或做力所能及的小量劳动。其实我是真心想帮父母分担,可他们并不理解,反而加以斥责。所以小时候为了偷懒,我经常摆本书在面前看,以学习为借口逃避做家务。当然这产生了两个非常明显的后果:一是越来越不想替父母分担家务或劳动。小时候我想帮他们,他们不让我帮;当他们想要我分担的时候,而我也有能力分担的时候,我已经养成袖手旁观的习惯了。二是人越来越懒惰,读书比做事更轻松,做人比做学问更难,我始终是这样认为的。但从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怎么会勤快起来?懒惰的人怎么会上学习的路上扬帆千里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生活青睐勤劳的`人,学习亦如此。勤劳是生活的秘诀,也是学习的秘诀。
因为只重视成绩而养成许多不良习惯与嗜好的人比比皆是,失败的例子越来越多。有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考入名牌大学后沉溺网络几次被退学,但又几次又考上,别人都毕业工作了,他还是考学与退学中徘徊,这样的人学习成绩好又有什么用?这不是教育的初衷,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
学习是全面学习,素质是综合素质。如果一个人成绩好而道德败坏,他对社会的危害将会更大。幸好我们的教育现在已经看到这个危害,虽然我们还不能摆脱旧观念的束缚,但只要我们努力,就会冲破牢笼赢得一片崭新的天空。
二、要求过高打消学习积极性,让人产生负面情绪。我也不记得小学时父母曾经对我是怎样要求的,但有一次与同学见面时,同学说我有一次因为没有得三好学生而不敢回家。我也深感震惊,同时也感受到了我当时的无助与悲哀,还好我有纯真善良的同学。我一直以来就非常羡慕别的同学,为什么别人只考了一点分,他的父母依然爱他,我就算得了三好学生,父母也不见得满意呢?久而久之也形成一种学习只是为了让父母高兴,取得好成绩只是为了炫耀,并不能理解学习是为了自己。当年龄越大,逆反心越强的时候,学习的乐趣与动力越来越少,学习只是被迫完成任务。
高压之下的我,从来不曾感觉学习有大的进步,到后来越来越讨厌学习,直至产生厌学的情绪。到高中时更是觉得,这辈子再也不读书了。事实上,学习是终身的学习,好的学习习惯与方式方法让人受益终身。尤其是在工作中,学习的重要性不亚于在学校为了考试,善于学习的人在工作与事业中才可能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才是人生这场长跑中的最终胜利者。
三、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就可以了,别的书不用看。以前经济条件不好,课外书少,看书少点也可以理解。但其实可怕的是大家都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课本就可以了,看其他的书都是不务正业。因此我们被禁止看任何课外书,整天捧着课本咿咿呀呀,成绩原地踏步踏。这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失去了色彩,也让我们失去了更多学习的机会。课内有限,课外无限。学校有限,社会无限。我们要学的更多是社会,要知道的更多在课外。光啃书本,成绩提不上去,反而觉得枯燥无味,心生厌倦。学习其实可以很有趣,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看一些课外书,开阔视野,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加灵活,学习的兴趣更浓。
四、只有学习成绩好才是有出息。我们的父辈是这样认为的。社会发展到现在,我们或多或少的改变了这一观点,但大部分人还持有这个观点,否则唯成绩论这个观点也不会仍然大行其道。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人们还是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才是高雅的出息。
其实对于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现在的很多观点认为,不是因为他太笨,而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应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没有做好。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模一样人。不一样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天性,他们的天然禀赋在不同的领域。我们家长要做的是让梨子成为最好的梨子,让桃子成为最好桃子,而不是让梨子成为桃子,让桃子成为梨子。让孩子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展到自身的最极致,就是成功,就是有出息。
从自身的经历中我体会到了幸福快乐对于童年的重要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正是我要追求的目标。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唯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才能达到这个目标。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指导。
其实我并不奢求孩子有多大出息,取得如何大的成绩,只希望她能够自立自强自信,会生活会做人,能够让自己过幸福快乐的生活。
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是我对孩子最大的希望。为着这个目标,我需要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敢于探索,像他爸所嘲笑的那样,站在潮头浪尖逆流而上。我要坚定这个决心和勇气,而这本书给了我责任和力量。
《家长必读》读后感11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题记
?傅雷家书》是一本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书籍。自寒假买过它后,我每天都坚持读两篇。每次读到它,我的心灵便得到了升华。在傅雷的家书中,他强调做人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我在做人这一方面深有感悟。
信中,傅雷对儿子说:“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爱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的光阴。”这句话说的'是多么的准确,引人反思啊!
记得在上小学五年级时,我就掉进了朋友的热情的“陷阱”中,后果很严重。
那是一个周末,我在家里写作业,一阵脚步声和说笑的话语离我越来越近,声响越来越大。“喂,有人吗?小贺在不在家?”我母亲听见了,便说道:“进来吧,在家呢!孩子,有人找你,先别写作业了,休息一会儿,去玩吧!”听到母亲的“命令”,我便和朋友出去玩了。
时光转瞬即逝,夕阳西下,不觉半天已经过去。我在玩耍时,从坑边摔了一个跟头,额头擦破了,腿也有些疼,便一慢一慢地走回家了。
到家后,我的头还在疼,便又去医院买了些药,不觉已是深夜。我的作业也没有写完,可是明天就要开学了,作业不写完,老师肯定要批评的。最后不得已我熬夜完成了作业。
由于睡得较晚,第二天便起床晚了,来到学校时已经上课了,便为自己因不珍惜时间贪玩导致的后果懊悔不已。
如今读了《傅雷家书》里的那句话,我便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学会珍惜时间,光阴一去不复返;面对朋友的热情,要学会取舍,首选要注意珍惜时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只有珍惜光阴,少壮努力,老大才不会悲伤!
读傅雷家书,知做人道理。我与《傅雷家书》结伴而行!
《家长必读》读后感12
假期里我和孩子一起看了《小学生家长必读》这本书。看后使我受益匪浅。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如何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真正学会去爱和理解孩子,如何科学教育自己的孩子,看了这本书后我得到了明确的答案。
首先要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孩子进入学校后,就已经站在了人生的竞争起跑线上。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未来获得成功至关重要,而习惯是在生活实践和教育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我们家长必须坚持不懈的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性学习习惯上下功夫。现在孩子已经上二年级了,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一旦养成了任性、自私、依赖等坏习惯后,对今后是非常不利的,现在养成好的习惯,孩子将终身受益。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孩子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现在旦旦在学习习惯上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经常思想不集中,容易开小差,做作业求快,检查不认真不仔细,错的都是会的题目,学习时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等等,通过对这本《家长必读》的学习后,今后,我们将从集中注意,勤于思考,做好预复习工作,认真检查作业,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整理等方面来加强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在充满自尊和自信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为创造她的精彩人生打下基础。
其次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与孩子一起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我们与孩子一起进行平等的沟通,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我们父母不仅应该做好孩子的老师,更应该是孩子知心的朋友。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和谐关系。沟通,首先要相互尊重,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活动的空间,而不是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的思想和意志,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思想。其次,沟通是双向的,我们要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彼此敞开心扉,真诚倾听和倾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认可。此外,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应该有向孩子学习的意识,真诚的欣赏孩子的长处和优势,虚心向孩子学习,在许多问题上,我们应与孩子平等的讨论和探索,一方面也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挥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引导作用,实现家庭教育的价值。通过沟通,我们还能够掌握如何尊重孩子,培养孩子兴趣,孩子的成长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孩子更好的成长。
然后要重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家长要跟老师一样,把更多的爱藏在心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家长应及时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还应信赖老师,教师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出于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心。因此家长应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好孩子。一个是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
子,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看到优点,就及时表扬;看到缺点就及时批评,不能一味表扬,也不能一味批评,应该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表扬和批评都要恰如其分。表扬时,不要说得完美无缺,批评时,不能简单粗暴,说得一无是处。家长必须了解和倾听自己孩子的心声,结合自己孩子的特长和爱好,因地制宜的教育和培养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中快乐的成长。
总之《小学生家长必读》这本书为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引领了思路,推荐了方法,相信在我们学校全体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会更健康更快乐。
《家长必读》读后感13
规律生活、学会自理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人,将影响他的一生。不论知识水平、家庭背景、经济收入如何,凡是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往往特别能干,工作成就大,生活也美满。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会自理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了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的手。使其终身受益。
内容包括:按时起居、物放有序、科学饮食、锻炼身体、劳逸结合、遵守规矩等
具体包括:自己整理床铺、自己整理学习用品、自己保管衣物钱财、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动、处理家长不在的相关交往事宜......
学习方面的自理包括:遵守作息时间、自己整理学习用品、自己完成作业、认真做好复习和预习、上课积极发言、独立思考问题、不草率马虎、不拖拉磨蹭、注意总结学习上的经验教训等。
对于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规律生活是其成长的关键,不规律生活将打乱人的生物钟,使人各器官的行动产生错乱,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学会自理才能自理,如果一个人不能自立,那么要不就听人摆布,没有主见,要不就胡乱作为,将永远成不了一个成功的人。
一、存在的问题
案例一:李一男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从小生活比较懒散,起床不叠被,换洗衣服到处乱放,学习用品随意丢弃。父亲早上常到他房间,要求他叠被,把房间打扫打扫。可这时妈妈就会走过来说:“不用,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些活我干就行。”久而久之,使得李一男的自理能力很差。
案例二:四年级的崔岩同学,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一直由家长接送上学,并且因为挑食,一日三餐都由家长照顾吃。常以课业多为借口,不干家里活,作业写完了不知道检查;抽屉脏了、乱了不知道整理;冷了、热了不知道添加衣物;每次考试出错均是因为不能及时检查而扣掉不该扣的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对人很礼貌。
案例三:六年级的学生小敏,13岁,父母是个体经营者,平日因忙于业务,忽视和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孩子生活一直没有规律,迟到,早退经常发生,且不按时吃饭,挑食吃零食成了常事。五年级开始玩网络游戏,很快成瘾,从此一陷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并且很快又沾染了说谎逃学、打架、斗殴、早恋等恶习。后来时常欺骗老师和家长,逃课去网吧。周末更不用说,常在网吧一待就是一整天,多次被父母从网吧里拽出来暴打一顿,结果毫不管用,反而使原本就问题重重的亲子关系更加雪上加霜。
二、分析原因:
原因1、家长溺爱和认识上的误区是影响孩子自理能力的根源。误区:1、鄙视普通劳动者。
2、孩子太小,与劳动无关
3、现在生活富裕了,没必要让孩子劳动。
4、把劳动当负担,怕影响孩子学习。
5、用劳动惩罚孩子。
原因2、缺乏实践是影响孩子自理能力的根本原因。
中国很多父母对孩子照顾有加,使孩子常常处于“中心地位”;东西乱扔,大人收拾;衣服脏了,大人立即洗。这样孩子一旦离开了家长就无法生活。因此,做父母的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自我管理意识。例如:拿完东西要放回远处;作业做完要收拾书包等。久而久之,孩子学会约束自己,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能不能再生活中管住自己,这是自我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如果孩子无法管理自己的生活起居,我们很难想象他能够管好其他事情。 原因3、父母要求不一致影响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
原因4、父母不加管束是孩子不能规律生活的主要原因。
有些父母常以工作忙,顾不上为借口,而不去管孩子,这是不对的。家长的职责除通过自己劳动赚钱养家糊口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教育子女成才,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规定的。
平日里经常关注一下孩子的家庭作业,这是家庭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了。适当的陪孩子做家庭作业可以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家庭对孩子最大的作业就是培植孩子“根”的概念,如果孩子没有“根”的概念,孩子的归属感就很差,进而成为“问题少年”。有位老师说得好:“家长对孩子的作业不重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他会应付作业,时间长了,他甚至会应付生活。”
三、教你几招:
1、父母带头,做出榜样。
要想改变他人,先要改变自己。孩子是父母缺点的放大镜。
2、落实计划,付诸实践。
自理能力的培养,要从小事抓起,循序渐进,可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起来。如最初可抓住早晚两个时段,做出计划,让孩子去做。计划制定后,要引导孩子去做,做好了予以鼓励,不足的及时指导,直到形成习惯,再抓另一件事。
另外,在学习上,家长指导孩子克服“几”怕,如:课前怕预习,课上怕思考、怕回答问题,课后怕作业、怕读书、怕问老师同学,更不复习功课。学习上听之任之,马虎了事,作业时没笔没墨水,没有应备的本子,不能按时交作业,有时还拉作业,忘作业。这样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归根结底都是懒惰,不善自理造成的。
3、要求一致,鼓励指导。
当面教子,背后教妻。
4、允许反复,从头再来。
孩子有时出现特殊情况,如生病,发生不愉快事后,要交流,了解原因,使孩子身心回复后,再提自理能力培养的事。鼓励孩子坚持下去,切不可中断。
四、实践步骤:
第一步:观察孩子的自理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定为实践内容。
第二步:制定计划,提出要求,鼓励孩子去做。
第三步:观察孩子一周,看孩子行动情况,好及时鼓励,不足的加以指导,要求孩子坚持下去。
第四步:两周后加以总结,即总结孩子的表现也要总结家长的做法,之后进行一次亲子沟通。
第五步:将此计划坚持数周,知道孩子形成习惯。
希望家长们通过本次讲课,训练孩子规律生活,学会自理。
《家长必读》读后感14
开学后,通过阅读了《家长必读》一书后,让我得到了启示,同时也反思作为家长在小孩教育方面许多不足的地方。书中每一节都从“案例实录、案例分析、专家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学习篇、心理篇”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有时对在小孩学习生活上出现的各种状况,都能在书中得到解答。
刚步入一年级的小朋友,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能否顺利实现这一转折,将会对他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认为:
首先要培养小孩一个良好地学习习惯。正如书中所说,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才能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打好坚实地基础,坚持让小孩坐得住、上课能认真听讲、不开小差、不与同桌讲小话、积极举手发言、认真独立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而家长则坚持督促小孩在独立完成作业时的坐姿、书写是否公正、作业是否正确并坚持“签字确认”制度;坚持与小孩每天进行短期沟通交流,询问学校每天发生的事情,并对这些事情进行分析与交流,通过每件事情来了解小孩的内心想法;而且尽可能多抽出时间陪小孩。要引导小孩在家中读书的习惯,将他从手机、电脑、电视中解脱出来,没事的时侯要带小孩去图
书市场购买小孩喜欢的'课外书,激发小孩阅读兴趣,与小孩一同阅读、一同分享读书的快乐。总之,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让小孩懂得学习的乐趣才能真正体会快乐的意义,学习知识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要成为小孩的知心人。现在的家长们对小孩期望特别大,都希望他们长大后成为什么家、什么家,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也特别多,都希望小孩能完全按家长的意愿去做每一件事,每一步都要按家长的意愿走。原来家长叫小孩做什么,小孩就会做。但我现在却发觉,家长要求小孩的话可能不会完全听,有时还会同家长顶嘴,你要这样,他却偏要那样。如英语老师布置每天至少读15分钟英语课文,原来我们规定吃饭前读完,可他却偏要吃完饭才读。而且总希望家长们什么事情都要顺着他,如果有什么事不如他意,他就会生闷气。有时一家人一起看电视,小孩想看动画片,他就必须要换台。针对这样现象,我也从书中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到特别受用,不能一味娇惯小孩,要同小孩讲清道理,指正小孩的不对之处,提出批评,要将小孩当成朋友一样沟通,用心交流,要多鼓励让他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不给他制造学习压力,正如英语课上小孩总是不敢大声朗读和背诵英语课文,通过沟通了解小孩是自信心不够,怕读错这种心理造成的,知道这个问题点后,每天15分钟课后朗读时间,我们都会要求小孩大声跟读和妈妈陪读,从而保证了15分钟课后朗读的学习质量。
这本书,每一篇每一节都值得家长们认真读认真思考对许多现象都进行了分析,推荐了方法,值得借鉴,所以我们家长要在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会更加快乐的成长和学习。同时我们家长也非常期待阅读《家长必读2年级版》。
《家长必读》读后感15
小时候,家里兄妹多,父母忙着田间的农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也没得闲,我和妹妹便完全成了自由人,吃完早饭,便开始和同村的小伙伴一起掏鸟窝,过家家,到吃午饭的时候,听到别人家的大人喊自家的孩子回家吃饭才赶紧往家赶,吃饱了又接着玩儿。也许是父母太忙,那个时期也没有相关的幼儿教育书籍来指导他们怎么教育我们,父母们唯有能做的就是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告诉我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一个正直,诚实,自信,勇敢,善良,乐观向上的人。
父亲是个严厉的人,从小我们都比较怕他,读小学三年级那年的端午节,我跟着同学到同学家里过节,两天后才回家。还没到家门口,妈妈便虎着脸开始数落我,爸爸坐在堂屋里,脸上的表情很严肃。我当时已经意识到我做错了,很害怕,怕父亲打我,便站在大门边不敢出声。这时父亲走过来,拉着我让我坐在他的旁边,然后问我什么时候去的同学家,为什么要去,其实我是被同学家里种的一种花吸引了,那是一棵紫红色的花,她家种了好几棵,都开花了,很漂亮,我便一五一十的全说了,声音很校我估计父亲会打我,可我低着头等了很久,父亲都没有打我,只是告诉我如果喜欢那棵花自己家里也可以种,过节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应该一家人在一起,而且接连两天不回家家里人会如何担心等,然后看着我,我记得那眼神很复杂。后来我渐渐明白,父亲的眼神里饱含了对我的期望、担忧、和对自己没有教育好我们的.自责。
时光飞逝,转眼我也为人母,有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当年养育我们的辛苦我现在深切的体验到了。也许是初为人母的欣喜,加上独生子女的环境,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时刻关注着。从七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会喊爸爸,到撒着小脚丫到处跑,我们一直都很用心的照顾着。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教育方面的问题。父辈的那一套只能是吃饱穿暖了,但教育呢,他们认为要上了学才正式开始,可我总觉得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从上学后开始,应该从她更小的时候就要有。于是便开始在网上搜罗养育孩子的知识,但经常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没有系统连贯性,让人感觉很盲目。比如说让孩子学识字的事情吧,当大家都在热议自家孩子可以识字100多,1000多字的时候,我们也有些着急了,便也开始每天教孩子认几个字,一个月下来,还真能认识了好几十个字,欢喜之余总感到有些不对劲,孩子只认识卡片上的字,放在书中就不一定能认识,也不能够理解字的含义,记忆也不深刻。我做了一个实验,一个星期不教认字,前面所教的字都可以忘得差不多。于是我意识到我的教育方式偏离了孩子正常的发育规律。直到从第一幼儿园领到《家长必读》后,我们终于找到了我们教育的弱点在哪里,在养育的过程在要注意哪些细节,怎样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怎样进行性格教育,应该上学了,怎样让孩子顺利过渡到幼儿园,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环境等等。这下可让我们吃了颗定心丸,掌握了《家长必读》中的育儿观点,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参照这些观点,慢慢的渗透到日常的幼儿教育中去,让孩子在玩在学,在学中健康成长。
现在,我的孩子四岁半了,我不再会刻意让我的孩子在家里认字,学这些本不是她这个年龄的应该掌握的知识,而是针对她的实际年龄,掌握符合她年龄的实际基础知识,比如按时休息、起床、自己洗嗽穿衣、自已吃饭不挑食、自己事情自己做,给我们做小帮手、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正确的写字姿势、亲子阅读、做手工、玩游戏等等,扎扎实实从各方面入手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好的性格的养成对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会在每天晚饭后,和孩子一起看会儿书,孩子看图画书,我看《家长必读》,和孩子一起学习。俗话说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父母是学出来的。感谢一幼为我们家长无偿提供了《家长必读》这套好书,为我们教育孩子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们将会和一幼一起用真心共同浇灌祖国的未来花朵,用真爱共同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家长必读》读后感】相关文章:
《家长必读》读后感04-29
《家长必读》读后感03-06
家长必读读后感03-28
家长必读读后感(优秀)11-07
《家长必读》读后感4篇03-27
初中必读的满分作文12-07
初一必读书目:百年孤独读后感03-25
初中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优秀(精选36篇)10-31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读书笔记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