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读后感

时间:2024-06-09 13:46:5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实用]《经典常谈》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常谈》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经典常谈》读后感

《经典常谈》读后感1

  在读《经典常谈》之后,我深深的感到一些新的思索和理念。

  《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与宝贵。经典的意义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源不断,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

  在《经典常谈》中,有一些精华,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去无意之中,不去无意之中,就会有一些经典,一些精华。

  读经典可以使人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可以使人明确自己的行动地目标,可以使人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经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我们应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把他们的经典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经典是精神食粮,是智慧的源泉。

  我们应学习他们的高尚人格,从自己做起,不去无意之中,把他们的优秀品质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经典可以教育人成长,可以启迪人的智慧,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经典是最好的教科书,它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经典常谈》读后感2

  《经典常谈》一本书读透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写给大众的国学读本,着重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作品,从《说文解字》到《诗经》《论语》,从诸子百家到李白、苏轼,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近十多年来,从易中天说三国到于丹讲论语的热播,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的流行,国学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于是这些学者就以不同方式进行了不同影响的宣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

  可是很多人对国学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大概知道是传统文化、经史子集,单就国学的古籍而言,已经是浩如烟海了,作为一个普通的国学爱好者该如何入门?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本《经典常谈》便不可不读。

  该书提纲挈领、通俗易懂,是国学知识和文艺理论最好的入门读本,对当代文艺、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该书也是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写给大众的国学读本,全面地呈现了朱自清先生在文艺和国学经典通俗化方面的见解与体悟,各位读者朋友也可以用这一本书读透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

  一、经典常谈之“小学”

  经典的重要就不用赘述了,要读懂这些经典书籍,特别是经、子,就得得懂“小学”,也就是文字学,代表书籍就是《说文解字》,因此它也是经典的一部分,需要作为基础来阅读。

  先生从仓颉造字说起,相传仓颉有四只眼睛,间地上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动造成了文字。可是这一说法也经历了很多的更迭,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有了这些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才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一统局面。

  东汉和帝时,许慎作的这一部《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他讲历史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都搜罗这部书里,所以足足有九千字。这部书的作用是要帮助人们通读古书,它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中国的汉字,从造字和用字的角度来讲,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从书法角度讲,秦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有了隶书,到了汉初有了草书,晋朝有了行书,宋代形成楷书。现在通用的是楷书,同时为了便利的缘故,行书、草书也同时流行。

  二、经典常谈之经部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朱自清先生分别挑选了其中较为重要且适宜入门的几部做了介绍。比如,经部是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所形成。朱自清先生挑选的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八卦及阴阳五行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其中蕴含的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在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让这些道理支配着。讲五行的经典,是《尚书·洪范》,讲八卦的便是《周易》。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也有说是上天所赐的。与八卦相伴而生的是占卜,古时候的人们看见数字整齐而有变化,认为是神奇而有魔力的东西,比如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就是一生二、二生四的意思。在太极八卦中,一横来表示阳,两横表示阴,分别配出八个卦,名称分别是乾、兑、离、震、艮、坎、巽、坤,八卦之间两两组合就成了六十四卦,简而言之,八卦的基本原理是靠了数目来判断吉凶的。而《周易》这部书,就是把那时候人们占卜的卦辞按着一定的顺序编辑起来的。后来,儒家为《周易》卦辞做了种种新解释,加入了君子父子的儒家典型思想,于是《周易》便成为了儒家第一经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儒家哲学体系。可以说,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而民众的《周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内容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其主要思想是“鬼治主义”,就是遇到臣民不听话的时候,只要抬出上天和先祖来,自然一切解决。在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因秦始皇焚书坑儒、书法沿革等历史原因,在西汉时期流传着《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两个版本,也造就了西汉《尚书》“古今之争”这一经学大史迹。之后一番战乱《古文尚书》便失传了,但三国时期出了一位孔安国又伪造了一部《古文尚书》,冒名顶替一千年直到清初才被人们彻底识破。

  《诗经》是在五经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一部。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后来有了文字,人们便将歌谣记录下来,形成最初的诗。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失传,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形成了《诗经》。到了儒家这里,孔子用“思无邪”一句话概括“诗三百”,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成为儒家五经之一,主要作教化之用。而教化的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六义”上,所谓的风、雅、颂、赋、比、兴。

  《周礼》、《仪礼》、《礼记》三礼的根本是“礼治”,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为礼为治乱的根本。那什么叫做礼治呢?儒家说每个人一味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会造成社会的混乱,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定出森严的等级制度、长幼次序,是所谓“天地君亲师”等,这便是礼治主义。由此引申出一切日常生活都有了一套程序和规矩。甚至王道不外乎人情,礼也是王道的一部分。此外,从来礼乐并称,但其实乐附属于礼,是用来补助仪文的不足的,因为乐的可以让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有改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是因为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而作为五经之一的《春秋》,相传是孔子修订的《鲁春秋》。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是征实,二是劝惩。《左传》、《公羊传》、《榖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征实与否,倒在其次。《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是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二是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国家,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

  “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口头上一句熟语,其中四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旧时科举私塾里,学生入学,便是从四书读起的。《大学》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循序渐进地阐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奋斗理念;《论语》是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语的`,传达了“君子”、“仁”、“忠恕”等可以终身应用的学问;《孟子》是孟子及弟子共同编定的,说“仁”兼说“义”,提出要养“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三、经典常谈之史部

  史部收录了15个大类的史书,朱自清先生挑选了《战国策》、《史记》、《汉书》三部。

  《战国策》的缘起于战国时代,朱自清先生用通俗诙谐的语言讲述了春秋末年列国纷争的盛况。最后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魏、韩等“战国七雄”相互之间战乱不断硝烟弥漫的局面。为了避免战争,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手段便显得十分重要,游说之士便应运而生,也叫策士。根据对最强大的秦国的态度不同,策士们形成了“合纵”、“连横”两个派别,代表人物便是大名鼎鼎的苏秦、张仪,都以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而著称。用编者刘向的话来讲,《战国策》就是记录了战国时代“高才秀士”们“奇策异智”的一部重要古史。

  说起《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因为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称为正史的源头;二是因为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史记》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列传,但列传占了全书的过半数。司马迁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他最长于描写,靠了他的笔,古代许多重要人物的面形,至今还活现在纸上,实称得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是一本记录汉朝各项大事的断代史,起于汉高祖,终于平帝时王莽之诛。记录范围更为广大,涉及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包罗万象。虽然两部书内容不同,但其博大精深和精彩绝伦确实相通的,并称为良史也绝不是偶然。

  四、经典常谈之子部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等14个大类的著作,朱自清先生概括为诸子。诸子百家思想的产生也在《战国策》的时代。社会不稳定,有志之士们对于局势提出了种种的主张,并且开始开门授徒,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思以其道易天下”。

  第一个开门授徒的便是孔子了,提倡“有教无类”,他学说是“正名主义”,定下了君臣父子的社会秩序。孔子之后,儒家还出了两位大师,分别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主张施“仁政”、“王政”,即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制度都是为民设的,君也是为民设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注重圣王的威权,圣王建立社会国家,是为明分、息争的。

  与儒士产生于上层社会不同的是,产生于下层社会的便是武士,墨家的创始人墨翟便是其中之一。不但是打仗的专家,还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与穷兵黩武的普通武士不同,墨家反对侵略的打仗,他们只帮助弱小国家做防卫工作,这就是他们的“非攻”主义;天下的祸端都起源于相互争斗,人们应该视人如己,互相帮助,这就是他们的“兼爱”主义。

  压根儿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的是道家。部分有知识的人看见时世太乱,难以挽救,便消极起来,取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老子留下一部《道德经》得以流传千年,他认为宇宙间事物的变化,都遵循叫做“常”的公律,其核心是物极必反,所以具体应用就是排除一切制度,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自然就是“道”;庄子则更进一步,主张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平等,甚至死和生也都是自然的变化,都是可喜的。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以荀学、老学为基础,从实际政治出发,创立了一家之言,就是将尊君权、禁私学、重富豪的趋势加以理论化,以至于中国后来的政治,大部分是受法家的学说支配的;以驺衍为代表的阴阳家学说出自于古代方士,研究五行之德: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这样“终始”不息。

  到了战国末期,人们感受到了统一思想的重要性,秦相吕不韦便做了第一个尝试同统一的人。他教许多门客合撰了一部《吕氏春秋》,以道家为基调,将诸子书统一了起来。到了汉武帝时期,接着社会大统的东风,董仲舒成功地实现了全社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全新局面。

  五、经典常谈之集部

  集部收录楚辞、词曲等5个大类物的著作,朱自清先生选取了辞赋、诗、文三个部分。

  辞赋其实专指辞,后称为赋,浑言称辞赋,统统起源于《楚辞》,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屈原的《离骚》。朱自清先生称屈原为缠绵悱恻的忠臣、清白不染的节士,永生在我们的敬意尤其是我们的同情里。《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他放逐时候所作。他感念怀王的信任,却恨他糊涂,让一群小人蒙蔽着,播弄着。他高唱着“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走投无路,满腔委屈,千头万绪,无人可诉,只能告诉自己的一支笔,“离骚”就是“别愁”或“遭忧”的意思。他用了许多神话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了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

  到了汉代,出现了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一大批模仿《离骚》的文人,汉人称这些作品为“辞”,一并纳入了《楚辞》一书。荀子的《赋篇》是最早称“赋”,荀赋和屈辞原来似乎各是各的,这两体的合一,朱自清先生推断也许是在贾谊手里。因为汉武帝好辞赋,所以繁荣一时,发展到唐初,称为“俳体”的赋;后来宋代不再注重排偶而趋向散文化,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赋便称为“文体”的赋。总体来看,赋虽然有韵,但更像是文而不算是诗。

  我们都知道诗的顶峰在唐朝,其实在唐以前,诗也经历了很长的演化过程。汉文帝设计了乐府这个机构,专门采集古时的歌谣和乐谱,后来乐谱渐渐失传只留下歌词,便形成了乐府诗。这些诗以叙事为主,多写社会故事和风俗,是五言诗的源头。到了建安年间,出了曹植这个大诗人,但真正奠定了五言诗基础的,则是魏代的阮籍,他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晋代的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渐渐千篇一律,但正是这种影响下,却孕育了陶渊明和谢灵运另个大诗人。陶诗教给人怎样赏味田园,谢诗教给人怎样赏味山水;他们都是发现自然的诗人。

  到了李、杜这两座高峰自是不必细说,大家都耳熟能详。李白因触犯杨贵妃而不能得志,纵情山水间,人称“天上谪仙人”;朱自清认为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李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诗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也因此而影响到两宋时代,“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宋诗有了散文化的倾向,到了苏轼最为明显,他将禅学大量放进诗里,开了一个新境界。

  现存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也就是一种官文书。后来到了春秋的时候,外交的言语也称为“辞”,孔子说辞的要义在“达”,也就说说明白。到了战国,又说之风大盛,辩士们的说辞可谓天花乱坠,可以成为议论文。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记事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春秋左氏传》是写事的丰碑,《史记》是写人的丰碑。汉武帝时候,盛行辞赋,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汉、魏之际,排偶更甚。

  真正开了文体宗派的,是唐代韩愈。他力求以散行的句子换去排偶的句子,句逗总弄得参参差差的。他的标准是“气”,就是然的语气,并且有意将白话的自然音节引到语言中去。成为了新体的“古文”、宋代所成的“散文”的创立者。之后经过欧阳修与苏轼的发扬,古文成了正宗。唐代的发展出的新文体“传奇”,到了宋代有了“话本”,也就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演化出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直到《红楼梦》成为了白话小说集大成者。

  从明代开始用八股文取士一直到清末,可谓盛极一时。可是因“古文不宜说理”,总是一大大家曾国藩也没能补救这一缺陷,八股文逐渐没落。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但也未能长久。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胡适之等人提倡的白话文搭上中国现代化的马车,一直驶近了新中国。

《经典常谈》读后感3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62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书中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诗、文、赋等文学体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为广大青年解读中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那么朱先生很像一位向导。当游客想要参观一个岩洞时,他先在洞外给讲说一番,让游者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面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能按真际讲说,绝不会说这儿是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向导。

《经典常谈》读后感4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少年们对于经典变得漠不关心了?他们厌倦了古人留下的辞赋诗篇,转而向“快餐式”的现代小说兴趣盎然。

  但是,朱自清先生用《经典常谈》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经典书籍的窗口。起初我对于这本书是不屑一顾的,直至无书可读了,才决意施舍些目光给它。一翻开扉页,密密麻麻的介绍令人头晕眼花。——好在我坚持下来了。原来,作者们都会在书的前几页设置一道门栏,能坚持跨过门栏的读者,才能观赏到门栏后的莺歌燕舞。

  《说文解字》、《诗经》、《左传》,《离骚》、《史记》、《汉书》……这一个个不熟悉的名词总能带给我的心一阵微澜。和先前认为的大相径庭,朱自清先生没有用故作高深的语言描述经典,让人昏昏欲睡;他写下的`尽是肺腑之言,有时候读着读着,我的眼前真的会浮现出一位戴着眼镜、斯文亲切的老学者,用自己对经典的热爱为学生诠释辞赋诗篇。朱先生是真心想让学生们看懂、学会,才写得那么简洁明了,轻快明丽。

  读完后,留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诗人屈原。正如朱先生所言,他是一个“缠绵悱恻的忠臣”,我读《离骚》时也能感受到他悲怆忧思的情怀。屈原“上下求索”,表达对楚王的忠心,又为他身边环绕小人而无奈,“求而不得”,最后将汨罗江作为一生的归宿。在读《经典常谈》时,我理解了为何《离骚》多以“兮”结尾:这恰是屈原心中忧思感慨,无奈悲伤的证明呀!

  有时候我会想着,我们中学生的一颗热爱文学的心久经丢失在何处了。文学不是那冗长乏味,故作高深的所谓“大部头小说”,文学不是那肤浅轻浮,思想狭隘的网络小说,文学不是那一味迎合大众,毫无灵魂可言的“心灵鸡汤”,文学是魂,文学是从心灵里流淌出来的,澄澈的甘霖。而经典,正是古人们用心、用血、用泪、用灵魂书写的壮丽诗篇。这是真正的文学。

  几千年诗人屈原为国忧思,自甘奉献的灵魂,几十年前朱自清先生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高尚不屈的灵魂,以及现在每一个为文学经典而努力奋斗,热爱经典的人的灵魂,汇聚在一起,护佑中学生通往经典之路。

  再此引用诗人屈原的一句诗词,唤醒我们少年对经典的追求:“魂归来兮!”

《经典常谈》读后感5

  我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但我知道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与幸福。每当读到《经典之谈》,心里就会特别高兴。

  读完《经典之谈》的时候,我的感觉是不是很新鲜,就像看到了一部精美绝伦的小说一样,我也觉得有点意味深长,但又有点感慨。

  《经典之谈》中的一段,讲得是这样的.:“经典之谈,在当今的世界里,是无处不在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生活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它是我们人类生活的主题。”我想,经典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真实、真情、真心,而不在于它能够在我们这些小生灵中的一个角落里,去体验它们的美与真。

  在读《经典之谈》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不应该只局限在自己的课堂上,还能让自己的思维跟着我们的老师走,而是要从身边做起,去了解我们身边的事,并用心去体验,真正的去感受。

《经典常谈》读后感6

  薄薄一本素色的小册,我倘徉其中,与几千年的中华经典做了一次浪漫的约会。阳光之下,轻抚这一朵永恒的文化凝聚而成的朝花,嗅得满心的温润冷香。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之一。朱自清,原名朱自华,他的作品是我国现代白话散文的巅峰,也正是他那如此透彻之至的文化修养造就了他非凡的成绩。为了引领中学生走进哲学与文学的大门,先生特此撰写了《经典常谈》。

  全共书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本书抛弃了其他哲学书特有的“架子”,以平易近人的亲切面孔示人。运用优美精炼的词句,将平板枯燥的高深哲学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这是本书最大的特点。

  回想当初,我手捧《经典常谈》,心中的疑惑甚甚至不屑自不必说:这样一本薄书,真的能那样好地写出我国的`文化经典吗?我素来最不喜哲学,一直是敬而远之,因为哲学太过高深玄秘,而我痛恨那种半懂不懂、如坠云雾的感觉。然而,当我抱着如万钧之山的偏见去翻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我真是太低估朱自清先生了。

  匠心独运的生动描写、凄婉别致的用词造句,当真是一本无与伦比的学术散文集!每一章,我读得如饥似渴,时而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所震撼,时而被凄凄切切低吟“美人迟暮”的屈原所感动,抑或是沉醉于许慎《说文解字》的智慧中,而在《诗经》里流连忘返。在这本书中,我领悟了造字与用字的基本法,浏览了各篇经典的文字介绍,甚至浅学了那么点作赋的技巧,并深深为我国几千年的智慧所折服,开始从心底对哲学产生兴趣。

  在散文般亲切温和的语调中,还能深刻地学习哲学文化,本书仿佛闪烁出温润如玉的光辉来,散溢出温凉如水的清冽来。读了这本书,感到受益匪浅,谢谢您,朱自清先生!

  先生曾说,《经典常谈》最先是作《国学概论》的。可他认为,他是想用本书引领我们走进经典文化,而不是只读一本书就认为自己已经通透。这太死板了,而且也有违初心。就如同,看过一朵花并不代表看过整个春天,掬起一捧水并不代表捧起了整片海洋,我认为,几千年的文化可是说不尽道不完的,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本书就如同一枚朴素别致的叶夹在树叶中,靠着它我们才能翻开整本书。

  一盏青灯如月,缥缈光影散落在字里行间。永恒的花啊温润的玉,谢谢您,朱自清先生!

《经典常谈》读后感7

  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朱自清

  学生年代已然过去廿余年,再读朱自清先生《经典常谈》是在从事中学语文教育二十二年后的今天。不知不觉,忙到飞起的这个暑假,已悄然过了大半,也只有在静夜才得以独自沉浸于朱先生凝练简洁的文字中,感受先生80年前在浩繁艰晦的中国古代典籍中皓首穷经,青灯文字的良苦用心,领略先生的经纬之才。

  书中,朱先生开宗明义,本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典籍,亦可称之为“国学入门书”。于我而言,既称得上“国学入门书”,其分量自不必赘述。何谓经典?先生言: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先生大才槃槃,在浩瀚典籍中觅沧海遗珠,所选经典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中最广为流传的经典著作,既沿袭传统顺序精选了经典书籍十三种,又以教育大家的高瞻远瞩,自《说文解字》始,五经四书、《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诸子经典、辞赋、诗歌、散文,玉振金声,用夹叙夹议的行文,微言大义,以清隽沉郁的文风、洗练秀丽的文笔,从十三种书籍作者、产生原因、内容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等方面娓娓道来,简直是一部小而精的经典学史。在我看来,这本书既可看做散文集,亦可看做教科书,完全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绝好入门指南。

  撰写《经典常谈》,朱先生心中应该有一个宏大的信念,那就是启发一般人亲近经典的兴趣,将他们引到经典的大路上,使年轻一代了解整个传统文化,造就通才。朱先生言:“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隔着时空和岁月与先生求学,走进《经典常谈》如入宝山,在先生的引导下,在中华古代文化经典的瑰丽山水中,按图索骥,探索着文字的起源,知晓了《尚书》流传的曲折,感受着太史公的坎坷和坚守梦想的执着......朱先生以大教育家的深厚功力,高屋建瓴又极懂人心,这部《经典常谈》,以“指南”为主旨,却只是引导你想去探寻。从先生谈《史记》就可窥其一斑:不说流传千古的列传本纪,只讲太史公一生如何坎坷,如何发愤,如何终成一家之言,在史记的大背景中刻画出司马迁枯瘦却如铁的身影,直言他和《史记》一样伟大,如此这般,直让人不禁想去探一探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华彩。

  再读《经典常谈》,在这样一部厚重的学术著作中,先生以大智慧,在平和的幽默中将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妙趣横生处是简练质朴的文笔。《战国策》里,苏秦连横失败,“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于是发奋努力,夜里读书“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后来合纵功成,“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世态人情,只在寥寥几笔;屈原著《离骚》,言说屈原“是个富于感情的人”,悲愤而发,“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就像人在疲倦或痛苦的时候,叫‘妈呀!’‘天哪!’一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甚么组织的”,俏皮易懂的几句话语,让读者把《离骚》的韵律特点和屈原的感性形象一览无余......讲历史,讲古人,讲文化,是“常谈”而不是“长谈”,有趣而丰满,不啰嗦亦不说教,只是告诉你,那边放着一些书,它们很老,很旧,里面沉淀着许多东西,欢迎你去看。先生如此笔触既保留了原著的神秘,又从更立体和广泛的角度挖掘这些经典背后的故事,让孜孜的读者不仅能理出经典流变的基本脉络,更能学到做学问的一般方法,引导更多的读者去向往经典,去研读经典,足见其用心之良苦,笔力之精道。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好的语文教育?引导学生在汉语言文字世界中探索语文之美,让语文之美在孩子们心间生根发芽。再读《经典常谈》,忽然了悟,朱先生已先行久矣,我辈之幸,终能在《经典常谈》里体悟先生良苦用心和为师之道,终于明白这才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将经典之美种植在少年之心的正途大道。

  静夜掩卷,我仿佛看到朱先生伏案凝思,把那些宏伟而磅礴的羁绊,一笔一划地写到纸上,沧海觅遗珠,将中华文化经典深深刻画在历史的岁月与时空,让经典之美悄然勃发。朱先生单薄的身形于光里摇曳,仿佛是瑰丽山水中巨人的背影。

  经典之美,美在气势雄壮,字、词、句、段、章无不绽放出别样的华彩;经典之美,美在灵动秀丽,诗词歌赋中都在吟哦着悲欢离合的传奇;经典之美,美在它既见证了历史,又升华了历史;经典之美,还美在它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经典之美,美不胜收!而自古以来,经典就是人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化。

  因此,作为语文人,我们更应该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经典之美,以之滋养身心和灵魂,涵养文化底蕴,坚定民族底气,让经典之美于在更多人的心灵盛放,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经典常谈》读后感8

  趁着这个寒假,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所写的名著《经典常谈》。《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专门为中学生撰写的,因为里面含了许多十分重要的知识,所以它也被立为了初中必读书目之一。

  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又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他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经典常谈》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识,还包括了朱自清先生对四书五经的一些独到的理解。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主要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里》,《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还有系统性的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这本书可谓是满满的都是知识。

  我想,撰写《经典常谈》朱自清先生心中应该有一个宏伟的想法:所有人都能看到这本书,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启发一般人对经典的无限兴趣,对经典的空前热爱,将他们都引到经典的大道路上,使年轻人们都了解经典传统文化。而我记忆最深的是《战国策》里,苏秦连横失败,“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于是他发奋努力,夜里读书“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后来合纵功成,“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这就是世态炎凉,多少悲从中来,在失意之时,所有的'至亲都对你避而远之甚至是出言嘲讽,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要加倍的努力,干出一番事业,让曾经看不起你的他们,不得不对你低头不得不向你道歉。这个道理是我在读完整本书后一直记得的。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它不仅仅是只是一本记录了经典内容的书,而是带领我们畅游经典之海的指南针。

《经典常谈》读后感9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初代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分。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知识,还包括了朱自清先生对四书五经的独有的理解。

  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主要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里》,《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还有系统性的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这本书,内容简洁精辟,语言流畅不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还有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较为强等。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文》因为文字不同,体现出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方式和思维是不一样的。文字使人们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而且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读完了朱子清先生的这本书后,我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读经典的意义。读经典不仅仅是要学习知识而是通过阅读古代经典汲取先贤的.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

  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是为了给希望读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的门径,让他们面对豪如烟海的古代典籍【篇2】经典常谈读后感500字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写给广大群众读的书,朱自清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48年逝世,享年50岁。他的代表作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等。

  《经典常谈》大概讲了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由来的过程,内容有《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他的见解精辟、史笔卓越、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成为我的爱书。

  我来讲讲诗经吧,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的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不够的便手也舞起来,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创造了文字以后,才有人把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写的诗了。搜集各种歌谣以外,大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簇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事,要把这些诗给君上,因为君上喜欢听典礼的事,《诗经》编成三百一十一篇,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大多都是典礼诗,不关于典礼的非常少。

  我也谈谈我的感受:古人的诗为什么收集得那么少呢?真奇怪!

《经典常谈》读后感10

  最近我阅读了朱自清先生写的《经典常谈》,对书中《诗经》第四颇感兴趣。

  《诗经》是一部乐歌,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大半是民歌,“雅”分《大雅》《小雅》,以叙述诗为多。“颂”多叙事诗与祀神歌,总计三百零五篇。读起来语言流畅还很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广大群众能接收的广度。

  在朱自清先生写的书中,我了解到了《诗经》的修辞方法有“赋”,直接叙述;“比”比喻;“兴”先写其他事物,而后明白叙述。

  《诗经》有文学和史料价值。比如,我读了“风”,让我了解了那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以及生产和生活的状况。它的语言表述方法虽然和我们现在诗歌的表述方法不同,但是,作为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感是非常优美的,读起来朗朗上口。

  《诗经》给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它们都来自于民间,来自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劳动,非常地接地气,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朱熹曾经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平时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上困难重重,关键是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够,缺少现实生活的经历,只是一味地死读书,闭门造车想当然。正是这一经典的面貌,激发了我阅读《诗经》的兴趣,所以我希望能够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经典常谈》读后感11

  在阅读《经典常谈》时,我对《史记》《汉书》很感兴趣,进行了深入研读。

  首先,作者讲述《史记》和《汉书》名垂青史的两大原因。一是他们都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资料难得而宝贵;二是他们的文学水平很高。从这篇我了解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一生的经历以及成书的原因,从中我明白司马迁写书的困难之多,让人心生敬佩。

  其次,作者又介绍了《汉书》的成书历程。将班固与司马迁作比较,写出班固著书的优势,既有皇家眷顾,又有父辈的底稿。在此优势下,班固一直在创作《汉书》,直到晚年不幸离世,书被班昭等人共同修改完成。

  最后作者对汉书和史记的优点分别做了阐释。认为它们各有千秋,不分高下,我了解了《汉书》文字量大是因为它的断代性质、史料存储和文风需要等因素造成的.,我们应客观评价史书的好坏。

  这篇文章的内容让我认识到《史记》《汉书》的著书历程的艰辛,每一本优秀的书籍创作过程都有挫折,我们应像司马迁他们一样要有毅力,坚持到底。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怕跌倒,不因为一次跌倒而一蹶不振,要勇往直前。此外我从朱自清的说辞中明白,我们评价任何一件事情时都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分析,不能太极端,应该面面俱到。

《经典常谈》读后感12

  千年的波折、千年的动荡、千年的风雨飘摇带走了太多太多。幸运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在一代代文人墨客的传承至今。

  朱自清先生,怀着对经典无限的崇敬,在抗战时期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饱含爱国情感的语言写出了《经典常谈》。于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的画卷上又被添上了鲜明的一笔。“正是因为曾经几近失去,所以才要好好珍惜。”也许这就是他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这本书共十三部分,包含经史子集。而最使我关注的,莫过于“礼”了。

  “三礼的说法源自《礼记》。古人所谓“礼”,约等于我们所谓“法”。形象地说,读《礼记》就是在学习古代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等。

  “三礼”也就是指礼的三个方面。

  其一是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混乱,那时可没有现在的“联合国”来调解各国,便需要有制度来规范各君王的行为,当然也要让人民安定,于是最初的“礼”便诞生了。君王和人民被规定了各自行为的界限之后,便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操劳于平息战乱。人们这才开始重新重视宗教。所以产生了其二的宗教文化。各地区的风俗不一,因此各地区有不同的“礼”。这些礼又各自为贴近本地人民作出了深化。因而其三的社会风俗也被写进了礼。

  或许有人会疑惑:古代的“礼”对我们现代有什么作用呢?

  事实上,长时间的流传虽然让“礼”失去了其社会地位,但余存的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小到家人相聚大到国家外交,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礼”都有其具体规定。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礼节。

  外国说哲学,我国说礼乐。“礼”代表的规章制度和“乐”代表的儒雅风趣构成了引导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给予的',也仅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给予的。

  拒绝经典是对中华文化的漠视;而全盘接收则又是对经典的盲从。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固然有糟粕存在,但是千百年来无数学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探究早已让它们成为了经典,我们又为什么要让传承的漫漫长路被斩断于此呢?

  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被传统文化所影响,所以才要认真探究;正是因为曾经几近失去,所以才要好好珍惜。

  朱自清先生与其笔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深入我心……

《经典常谈》读后感13

  今天在我家的书店买书,书的封面还是那么的醒目。我看过之后,真的很感动。我的妈妈告诉我,《经典常谈》读了两遍,其中一遍是一本《经典常谈》,一本是《论语》。

  《论语》一书是孔子的弟子、弟子和弟子共同成长的故事,它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述了孔子的仁爱和学习的基本原则。

  孔子的《论语》一书,是儒家学派中的经典之作,它有着许多的经典,它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多彩,包括论语、孟子、三国、天书等等,其中论语包括了孔子思想、学说、伦理、伦理和道德等五方面内容。论语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多彩,包括了孔子教学等方面的内容,包括了孔子治学思想、学说和教学思想的传播、道德理念的渗透、思想精髓的培养、思想理念的.形成、教学方法的创新及教育的创新等内容。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思而后行。这些话,说的是孔子是非常有道理的。孔子在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就提出了学而不厌的学说。这个学说中,孔子的学说,不仅是孔子对学生的传授,而且包括自己的学识、能力、修养、性格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作。在论语中孔子提出的“不求甚解,但求精于圣人”,就是说,孔子的论语中,孔子提出的“不求甚解,但求精于圣人”,并用他的学说,提出了“知不足而改之,知困而奋,不患难而上学”等学的真理。这些学说中,孔子提出的“不患难而进取,知难而上进”,不仅是对孔子的学说提出的,更是对我们中国现代的经典之作出的最大的批判。

  读了《论语》的书,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学识、修养、性格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要向孔子学习,不要再去做一些别的什么事情了。

《经典常谈》读后感14

  读经典,播撒古籍的种子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名叫《经典常谈》的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散文家——朱自清。

  朱自清不仅是在新诗和散文创作上具有伟大成就的文学大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钱伯城先生评价过这本书:“书中随处可见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他的文化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达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

  我还摘抄了一些句子:比如写战国时期的说客:“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

  像这样生动传神的精彩笔墨,书中还有不少,这可以让读者能够饶有兴趣地了解一个时代、一个群体或一类作品的风貌。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写到,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这正是朱自清在书中寄寓的殷切希望。这就是我在寒假时所看的一本经典的书——《经典长谈》。(作者:陈星羽)

《经典常谈》读后感15

  暑假里匆匆观览了朱自清先生的这本《经典常谈》。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漫长的岁月中,先人留下的许多的文化遗产。这些经典多而难读,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朱自清先生似乎见到了这个,整理了经典,就有了《经典常谈》一书。这部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等著作,是群经,史,子,集四部中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著作。在朱先生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这样的次序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说起《说文解字》,原先我家有一本,一直没有人看以至于忘记了家里的这本书,后来有需要就又买了一本,放到书柜里时才发现原来那里已经有一本了。《经典常谈》也是这样,假期里想看一本书,一翻,这个书有两本,不同出版社出版。买了一次还要再买一次,想来这书确实是好书啊,就是没有去读它。经常是买了书不读的大有人在啊。在我们的生活里,慢慢地读书、品味书香已经成为奢侈的事物,大人、小孩读点好书不容易啊。

  朱先生的这本书被称为“经典常谈”,其实应该是“经典导读”。众所周知,我国旧时的.教育就是读经的教育,读经是唯一的项目,新式教育废止了读经。民国后,虽然有读经运动,但是都失败了。在近年的素质教育浪潮中,逐渐地,读经成为热门项目,如我这般的人,读书的时候没有读经典,做了妈妈后,和孩子一起读,虽然没有国学基础,但是朱先生的经典导读应该算是通俗易懂。书是薄薄的一本,即使一些生僻的文字,读起来也不会费很多时间。所以,建议大家有空读一读,从经典文字中去关注华夏文化,就是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经典常谈》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常谈的读书笔记05-28

《经典常谈》读后感01-27

经典常谈的读后感05-26

经典常谈读后感02-28

经典常谈读后感范文05-23

经典常谈读后感(优)07-13

读《经典常谈》有感01-03

《经典常谈》读后感优秀【15篇】05-21

围城读后感 读后感03-05

《罪与罚》经典读后感 - 读后感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