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读后感

时间:2024-07-15 18:39: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高效课堂》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效课堂》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效课堂》读后感

《高效课堂》读后感1

  6月16日,我有幸听了于春祥老师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的报告,感触颇多。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一直疑惑什么才是真正的道德课堂?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听了于春祥老师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后,才觉得豁然开朗,解开了我心中茫然,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报告分为“课堂信仰密码”、“课堂模式密码”、“师生关系密码”三大内容。于老师以有条不紊的逻辑,以在和我们拉家常般的平实的语言,在循循善诱中带着读者一步步揭秘高效课堂:沟通知识、生命、生活之间的额联系,是课堂效率的应然内涵。正如于春祥老师所言,课堂因展示而精彩,生命因表达而快乐。听完报告以后,我对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想法。

  一、设计恰当、具体可测的学习目标

  备课时对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场地、器材的运用要做充分的思考与准备,并结合五年级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把“过程与方法”融入到课堂中,设计出具体可测的目标。

  二、有针对性的'提前预习或学习

  针对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布置学生学习,把学习目标通过问题给学生提出来,学生在提前预习或学习时,在解决老师所布置的问题的同时,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生动活泼的展示

  展示是高效课堂最具革命性的课堂独创。课堂展示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然后在课堂展示,展示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展示是学生智慧的展现,学生的能力和自信得以升华的同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在新世纪没有创造能力,就只能在别人身后爬行。教学最本质的规律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存,教会学生钻研,教会学生创新,促使学生由原来的“学会”变为“会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与归宿——学生独立探究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四、点拨生成促发展

  在学生展示以后,进入生质疑、纠错,师生质疑及师生点拨阶段,在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在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很重要,而教师点拨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引导学生找到的匹配新知识的原型和学生真正的原型相距多远。点拨互动让课堂智慧在挑战中生成。

  五、课堂及时检测,反馈目标的达成

  课堂检测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学习目标落实情况的重要手段,在形式上可以多样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精练有趣实用固定练习和随机练习结合个人和小组参与结合精心设计。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哪些同学已达到了学习目标,哪些同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教学教师可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予以帮助。它还可以检测教师的教学情

  况。教师的备课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往往估计不足。进行了课堂检测之后,教师才能发现备课中的不足,才能及时的调整方法,改变教学策略,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

  感谢于春祥老师,让我再一次深度思考我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在课堂上开行一列“动车组”,即小组合作学习,相信它会把学生带进一个理想的境界。

《高效课堂》读后感2

  本学期我认真拜读了王跃先生著的《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这本书始终“忠诚于”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王跃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平实易懂的语言风格,用宏观的视野来思考课堂教学中的微观问题,阐述了课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要赋予课堂“生命”的意义,尊重课堂“成长”的规律,让课堂充满智慧、活力、阳光,让课堂拥有“清澈”的语言环境,让技术成为课堂的“仆人”。而这所有的一切,就需要教师具备微观的洞察力,能够从细小的现象中发现深层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王跃老师采用大量生动活泼的案例,从课堂教学的细节出发,探讨课堂教学深层的问题,提出解决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书中的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充满真知灼见,如要“放长线,钓大鱼”、“精练课堂指令”、“调制鸡尾酒教学法”、“让学生做好内外热身”、“高效复习的三个基本途径”等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带着“阳光进课堂”、在学生不要“急风暴雨”、讲课要“眼光六路、耳听八方”等使课堂教学充满艺术魅力。面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不仅构建了数字化学习的方式与模式,并旗帜鲜明提出让“技术”成为课堂的'“仆人”。

  王跃老师在《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中关于课堂教学许多观点十分新颖而独到。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课堂是系统的、生长的,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赋予课堂“生命”的意义;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尊重课堂“成长”的规律;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智慧”;开发课堂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追求课堂教学艺术,让课堂充满“阳光”;锤炼课堂教学用语,让课堂拥有“清澈”的语言环境;不要迷失学生,让技术成为课堂的“仆人”。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很多,我觉得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我们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随着高效课堂的不断深入,细节在课堂上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课堂上的每个细节都直接影响着高效课堂的发挥。因此我觉得在自己的以后的教学中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教材,备好学生,还要多关注课堂的细节,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中能快乐的学习,取得不断的进步。以往自己每次外出听课学习,听那些名师或者是优秀老师的课,我们总是赞叹他们上的课真好,他们上课的时候,学生总会做到认真倾听,老师上课总是充满着激情,小组与小组之间总是能充满抗衡,竞争力总是那么激烈。当我细想一下,他们之所以上好一节成功的课,关键在于他们能够把握住每个细节,上课的每个细节在他们的笔下都是那么的突出,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会改变整堂课的效果。再回想我自己的课堂,正是因为缺乏对这些小小的细节的考虑和设计,没有把握住这些个细节,所以教学的效果总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存在着很多的缺憾。这本书,让我对名师为何能产生精彩课堂豁然开朗。原来,名师课堂的精彩不仅仅是因为完善的预设、智慧的设计、精美的课件,还源于一个接一个充满魅力的细节!我也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魅力四射!

《高效课堂》读后感3

  《预习,轻叩高效课堂的大门》这篇文章,我反复地读了好几遍,从中学到了很多预习方面的知识。这篇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预习可以使课堂达到高效,即:课前预习,指导预习的方向;课前检查,强化预习习惯的养成;课中交流,习得学习的方法;课后修改,提升预习的效果。这四个方面,把预习的全过程以及达到的效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 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是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如果我们能从预习入手,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师生配合,持之以恒,相信必能叩开高效课堂的大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以前在课堂上,我也会和学生交流他们课前预习的情况,但是交流的内容有点零碎,活像一盘散沙似的,没有明确交流的重点、交流的线索,从而导致学生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当读到文章中“课中交流,习得学习的方法”这一内容时,我才恍然大悟。在课堂交流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当学生出现争议、困惑时,教师应能适时、适当的起到指点迷津、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学生学习交流中,我们教师还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预习才能真正有实效,从而才能达到高效课堂,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在预习的反复训练中得到提升。

  比如:在理解词语意思这个环节中,作者结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归纳出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苦涩、光滑、龇牙咧嘴);换词法(感触——感受、著名——有名);分解组合法(整治——整顿治理);想象画面法(热火朝天——劳动场面达到热烈、高涨的地步。)这几种方法非常实用,我想如果掌握了这些方法,学生就能灵活自如地理解及运用词语了。

  理解了词语,还要求理解句子,这是文章阅读的重点。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里总会有几个句子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是学生理解积累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由此我想到,在去年教学《孔子游春》公开课上,我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这个包含三种修辞手法的效果时,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读,朗读中体会哪儿写得最美,还要说明美的理由。学生刚开始就读出了两种修辞,而对于隐藏的比喻没有看出来,于是我适时地出示了一句话:“温暖的太阳(像)母亲明亮的眸子”。学生恍然大悟。于是顺理成章,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表述:这句话采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我想,只有给学生思考的方向,给他们铺路搭桥,就是那些学习能力相对差的学生,也能在之后的学习中,慢慢地摸索,也会不断的充实,内化为比较独特、丰富见解的。想想刚开始让学生找重点句分析,谈体会,谈感受的时候,很多学生理解了却不懂得如何表达,词不达意;还有的显得很罗嗦,抓不住要点。现在看来,学生的确是进步了,慢慢地向高效课堂迈进了。

  “预习中体会不够深入,理解不够全面,交流中得到了补充;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经过一番思考,听课时豁然贯通;预习中理解错误之处,听课中得到了纠正……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了更多、更新的收获,让学生在课后再补充,订正在预习卡的反面,教师再进行二次评价。”这岂不是高效课堂最好的体现?

《高效课堂》读后感4

  读完此书,细细回味,感觉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部分关于“教与学的关系”的阐述,文中的观点让我有眼前一亮,茅塞顿开的感觉。

  作者认为“教不是传道,也不是授业,更不是解惑”,我们应该记得古人韩愈的“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吧。本文作者的观点突然使我感觉无所适从,看了文章的阐述使我有了明确的认识。古人的观点既是我们传统课堂上的教,它过分注重“传授”,无视学生的客观存在。如果教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这种教就是无视学生的存在,无视学生的基础,无视学生的实际,这种教是对学生的一种蔑视,一种严重的不尊重。我们教师必须清楚,课堂不是讲经说佛的佛堂,更不是演练口才的.讲坛,绝不是炫耀才艺的场所。那何谓教呢?作者认为“教乃导也”。怎么理解呢?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个性,不是一个容器,可以随便让你往里面放东西。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再输送给学生需要的知识,这就是“导”。通过“导”,导出学生追求知识的激情,导出学生的质疑精神,导出学生的创造意识。当然,教师在导的同时,必须注意导的时机、方向、方法和时机问题。

  关于“学”,作者认为绝不是被动的记,听,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学”,被老师逼着“学”,学生参与度不高,思考性不强,这样的学就学得不深刻,不持久,就是无价值的学。正确的学,应该是学生主动、自觉、自动的学。如何让学生主动的学,关键还是教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文中有几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观点:

  1、不学不教、以学定教

  学生的学必须在教前,教必须在学后。没有学生的学,就没有教师的教。这句话道出了学与教的顺序问题。

  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这句话道出了教的内容和方法。

  2、以教促学、以教导学

  教是学的手段,学是教的目的,教是为了促进学,是为了更好的学。这句话道出了教的作用。

  教的方法不是讲,而是导,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句话道出了教的方法。

  3、以学论教、以学研教

  教得好与不好不是看老师讲解如何,而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评价。这句话道出了如何评价教师的教。

  课堂教研,不是只从教师的教的层面来分析,还要从学生的学的层面来研究,课堂是研究的主阵地,学生是教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学生的学习是研究的主要问题。这句话道出了如何进行正确的教学研究。

  以上几个观点,对我们的教学应该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洋思的教学正是以以上几个观点为原则进行的,他们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正是这些观点的实践,而实践已经向我们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成功。

  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课堂预习敢于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当然,这种自学并不是随心所欲、漫无目的的,而是在教师的“导”之下进行的,即根据老师的预习要求进行的。所以,教师的“导”是有计划进行,前期预设要考虑得非常周全。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人。洋思中学的成功经验,启发我们只要遵循教学规律,再加上基于实践的创新,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就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也迈向成功。

《高效课堂》读后感5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走进高效课堂》,让我又一次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高效课堂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下面我结合我的实际教学,谈一谈我的肤浅认识。

  一、高效课堂首先必须是开放的课堂。

  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教中学,在学中教,这里的开放不仅是形式上的开放,更重要的更具难度的是心态上的开放。即:师亦生,生亦师,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这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最好定位,“教”与“学”无障碍的融会贯通是高效学习最强有力的保证。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带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高效。

  二、高效课堂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要适时点拨。点拨,也需有度。通过学生自学能理解的.不点拨;通过自学不能理解,但通过查资料能理解的也不予讲解;通过查资料仍不理解的,如果通过小组讨论能理解的也不讲。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从而把学习的过程转变成探究的过程。让孩子体验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展示所学知识。学生在展示中可以各抒己见,或质疑,或纠错,或补充,或点评,百花齐放,张扬个性,燃放激情。既享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又让孩子享受到了尊重和成功。

  三、高效课堂必须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高效课堂》读后感6

  通过阅读高效课堂的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找出了自己课堂中的不足之处,并拟定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现总结如下:

  一、不能做到完全放手学生,总存在这样那样的担心,担心学生不能充分挖掘各知识点,担心学生不能将学习方法概括总结到一定的高度,担心学生讲解展示时浪费时间,讲不到点儿上,担心学生做题时偷懒、取巧,担心学生自学时知识脉络归纳不全,专题设置偏离中考??高校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和发展学生,而我却是连第一步——相信学生都没有做好,在这方面我应当完全放手学生,相信学生。

  二、评价手段形式单一,多采用直接加减分的方式,并且对评价结果关注不够。激情要靠赞赏、主动取决认同,如果说没有评价的课堂,就像没有施肥的庄稼一样,那么单一的评价方式就会像只施撒一种化肥的庄稼一样,刚开始能看到明显的化肥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无论我们再施撒多少这种单一的化肥,效果都不显著,甚至会伤害到我们精心培育的庄稼。因此我要在今后的课堂中,不断尝试使用新的评价方式,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向同校教师学习,上网查阅等途径使自己的评价方式常换常新。

  三、没能充分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生物没有兴趣,甚至不喜欢上生物课,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这部分学生的生物成绩也不好。针对这一点,我准备听从李炳亭的建议,将趣味元素带进课堂,并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不断激励学生,从而使学生对生物学习感兴趣。

  四、通过本次学习还对“展示”有了新的认识——小展示展对,大展示展错。如果能做到,既能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又能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课堂参与率,还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因此,我准备增加小展示的预设时间,进一步明确小展示时的要求和评价,并做好学生培训,正确引导学生正视小展示的意义,并积极投入到小展示中。在充分进行小展示之后,再将课堂上小展示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进行大展,尽量避免出现由原来一个老师在讲仅仅改变为由一个学生在讲的情况。

  五、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必须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全程参与,即参与自学,参与研讨,参与展示。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要互教互学,学生不仅在学,而且在教,整个过程是互动的。

  六、学生要做到倾听。课堂上,部分学生缺乏倾听的品质和习惯。而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如果不培养学生这种倾听习惯,合作学习就很难有成效,提出的问题就不会中要害,不会有广度,不会有创造性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这将会使展示环节成为“无效环节”。

  总之,在此次高效课堂改革中,我的教学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距离“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越来越近。

《高效课堂》读后感7

  在学校推荐的众多书目中,《高效课堂》一书对于当今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最具实际意义。读了这本书,感触很多。51篇精彩的课例,透露着教者的智慧和创新,传递着课改的精神。这些案例的设计充分展示了教者的教学智慧,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是,某些地方、某些学校开始出现全面否定传统教学的趋势,课堂教学过于重视教学形式而轻视教学本质,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满堂问,由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变成现在的多媒体滥用,由过去的教师中心到现在的忽视教师的作用,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读了《高效课堂》这本书,感触很多。精彩的课例,透露着教者的智慧和创新,传递着课改的精神。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教育又是所有教育环节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确实应该考虑在自己的课堂上教了学生什么,学生又接受多少,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反映如何,是否作为主人公的角色来上课,并且在课堂上感觉不枯燥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就是说,自己的课堂是否民主化,高效率。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感觉高校课堂应具有以下的特点:

  所谓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为什么就不可以少讲,有针对性地讲,把学生的`作业消灭在课堂中呢?

  现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课改的重点。有效教学即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效率,是教师实践教学后学生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是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发展的所有教学行为。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认识到: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

  总之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这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算实现。

《高效课堂》读后感8

  读了《高效课堂》一书,使我深有感触,明白高效课堂是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开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用科学方法去打造“高效课堂”,就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我们常说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有着爱心,是发自内心的爱心,但不是热情而短促的,而是如涓涓细流般长久的,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崇敬、关注并影响学生行为。那怎样才能使学生爱上你呢?如果将学生对老师的爱能迁移到课堂上,爱上你的课,那相信你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

  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的学习状态某种程度上折射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课堂教学既要讲科学性,又要讲艺术性,使我们的课堂具有动感、情感、美感,才会使课堂产生感染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入其门,达其成。

  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很好的撇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人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学习,自觉性和创造性变回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效率也会有大幅度提高,进而就会更加热爱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不仅要“课伊始,趣已生;课进展,趣已浓;还要课完毕,趣获存”,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主演还是我们,课堂上如何操作,老师是编剧。

  高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然而我们如何才能在课堂中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这就看老师在课堂如何操作。可见老师的因素也尤为重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内通过学习获得高效的开展是高效课堂的根本。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愿学、善学、乐学,学生能从学习中体验到一种成长的喜悦和幸福!而学生这种理想的学习状态的出现,那么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对稳固练习与提高练习的精心编制。

  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扎实的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并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能让学生高效自主、合作学习的活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这样教师自然而然在学生提高的同时,自身素质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我还觉得高效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对师生关系作了一些改变,而这种改变的,是由传统课堂中教师反复枯燥的讲、学生无奈被动听的单向灌输关系转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点拨提升,引导学生多方位的交流讨论。

《高效课堂》读后感9

  一直以来,营造积极的教学气氛,将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是许多教师努力的目标。但是,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或者细节处理不当,现实中的课堂要么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要么教师一头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一头雾水,要么师生都很活跃,但测试结果却不容乐观。

  真正精彩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哪些要素?赵徽和荆秀红在《解密高效课堂》一书中给出了简明而可行的方案。这本书从实现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和快乐学习三个方面,披露了实现高效课堂的系列秘诀,其最大的特点是每一个观点都是笔者在深入近百个真实课堂听课调研的基础上,在透析全国各种课堂流派、剖析常态课堂弊病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深入思考和积累形成的,着重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

  全书始终暗含一个线索,即教师只有不断提升教学艺术,使课堂像磁石一样牢牢地抓住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课堂,进而产生高效的教学效果。从现实角度讲,教师的确是成就一堂好课的关键,课堂的导入、提问的时机、意外情况的处理、小组学习的组织、课外资源的利用、对学生的评价等无不考验着教师的智慧。而这些的确是困惑许多一线教师的地方。

  作者在书中不仅论述了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更是指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例如,作者强调,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达到把知识系统内化,进而实现个性化和创造性占有知识的目的。通过提炼,能发出人无我有的知识产权,加深理解。

  其实,那些具有独特想法、令人敬佩的特级教师之所以成名成家,无不是对所教学科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和思考,把教学难点简单化、通俗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这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能力正是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区别。这很容易让人想起网络上流行的一位中学化学老师,他用《青花瓷》的曲调把复杂难记的化学反应唱了出来——“无色酚酞,面对碱,羞涩脸绯红;紫色石蕊,遇到碱,青蓝慢淡出……”此种方式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的过程中很快记住知识点。还有被网络评为最牛的历史老师——袁XX,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历史事件,深受学生欢迎。这些堪称独创行为背后的教育智慧,很值得一线教师学习并应用到教学中。

  另外,即使面对性格各异、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作者也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极强的方案,如基于每个人的起点解决他自己的问题,让评价像游戏一样有趣,让学生参与备课,着力培养小组领导人,等等。同时,针对课堂教学始终不够高效的原因,如很多教师虽然经常提问学生,但提问的都是“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不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采取“问题招标法”、“认知冲突法”、“自我评价法”或“自主建构法”等,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集体商议解决办法,把回答问题优劣的评价权还给学生,这样学生的认知水平会从一个高度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作者选取的教学“商”与“摘”的例子,很有代表性,也很有启发意义。有的学生思考后回答:“我们摘花时,要用十个指头,不可能留出两个指头,用八个指头。”有的学生认为:“‘商’可以组成商店,‘商’的里面有个小‘八’字,商店里的东西本来就是五花八门的。”这个例子道出了构建精彩课堂其实并不难,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设计师,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不要“抢镜头”。

  关于好课的评价或许因人而异,但全书的50多个案例均指向了当今课堂的关键点——学生得到了自主发展,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并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拥有了快乐的心理体验。正如作者所言,只有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才能使他们产生疑问,才能使思维的火花在不断的碰撞中灿烂开放,才能产生更美丽的课堂。

《高效课堂》读后感10

  高效课堂是现在教育的一个发展目标,每一位教师都在力求自己的课堂能够规范、高效。利用暑假时间,我拜读了《高效课堂纵深50问》这本书,作者针对教师们在追求高效课堂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可以说这里面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十分接地气的,是老师们在实际操作中常见的问题,令人读后受益匪浅。不过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还是有些遗憾的,因为本书的作者闫庚义先生是以研究高中教育为主的,他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是基于高中教育的基础上,更适合于高中教师借鉴。而作为一个以抓习惯、打基础为主要任务的小学老师,里面的内容固然有用,但却需要更加灵活的'运用,因为我所教授的小学生,很多方法是不适用的。尽管如此,还是从此书中收获了一些我所需要的东西。

  教学这几年时间,我都是以教授中年级为主,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和思维习惯,有了简单的自主管理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小组合作的意识,我往往会将前后桌的孩子就近分配为一个小组,并引导孩子们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名字,制定口号和目标,以期孩子们能够在共同智慧得到的组名和口号中加强小组凝聚力,为小组的荣誉努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虽然孩子们能够为自己的小组起名、制定口号和目标,但这些似乎都有些流于形式了,没有切实有效地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中去,也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在读了《高效课堂纵深50问》后,我倒是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看法,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等待新学期的实践。首先在起组名方面,一定要让孩子们和自己的目标结合,不要只是单纯地觉得名字好听或者炫酷之类的理由,尽可能地结合自己小组的特点,表现出自己小组的特色,当然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是有一些难度的,因此需要教师给予孩子们一定的引导,有能力的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给自己的小组去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名字后,目标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期目标,一种是短期目标,之前孩子们所制定的目标,相对来说都比较假大空,不利于实际操作,因此在新学期时要引导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由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构成都不一样,因此小组制定的目标可以不尽相同,但教师心中一定要有一个衡量,不要让小组目标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要以每个人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为准,并且可以适当的进行分层,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

  班有班规,小组也要有组规。在孩子们充分了解班规的基础上,由孩子们自行讨论,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组规,组规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要为了制定而制定,哪怕小组认为自己的组员都很好,只有一两条可以需要制定进行约束,也要让每一个组员都参与并服从组规,并且根据日后小组的表现,可以适当地增加或减少组规,有一定的变通性。

  另外就是评价机制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能够极大地促进孩子们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将行为内化。小组的评价机制要纳入平时班级的一些评价体系,不能独立存在,否则对于中年级的孩子容易产生厌倦感,要使之恰当地与其他评价进行融合。

  小组合作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和时间,真心希望以后能够多一些小学老师能够借鉴的书籍,从中学的经验中学习,实在是一件有些难度的事情。

《高效课堂》读后感11

  本学期有幸参加云浮市刘晓红名师工作室组织开展的集体阅读、学习赵希斌教授编著的《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一书,我的世界仿佛突然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对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感悟。

  自加入教师队伍五年以来,在教学工作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但反思自身的教学工作,必须承认我还很稚嫩,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虽在平日的工作中虽然一直苦苦求索,却收效甚微。但学习了赵希斌教授编著的《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一书,我如沐春风,逐渐拨开了挡在我和学生之间的那一团又一团的迷雾,在教学过程中,渐入佳境,渐渐摸到了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门径,受益匪浅。

  赵教授编著的《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一书,从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这两大方面,细分成“高-思-实-正-通-引-问-比-动-趣”共十个章节来论述如何教师应该创设魅力课堂,进行高效与有趣的教学。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粗浅地谈谈拜读完赵教授的大作后,我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怎样的课堂才是有魅力的课堂

  “为什么有些老师的课听起来很愉快,学生很有收获,而且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有些老师的课听着很乏味,学生的状态不好,收获也不大——他们的区别在哪里?”翻开 赵希斌老师的《魅力课堂· 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一书,在书的扉页上就写着这样一段话,读罢,我的心里不平静了许久,是啊,作为一名教师大概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课堂魅力四射,学生心悦诚服,学习效果显著,但是这样的理想状态可以实现吗?如果可以,又该怎样到达彼岸呢?

  赵希斌老师从“把握教学内容”和“把握教学形式”两大方面,即“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课堂中最集中、最重要的问题切入,用“高、思、实、正、通”、“引、问、比、动、趣”十个方面对这两个核心问题进行展开分析,提出了评价教学质量的两个主要标准——高效和有趣,为了达到这两个标准,需要教师高质量地把握教学内容,以及以高水平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他借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告诉我们,课该怎么上,好的教学是怎样的,学生该怎么教。让我们心中豁然开朗,明白了什么是好的教学,什么才是优质教学的本质特征——“高效”与“有趣”,“有趣”指的是学生为什么而学习?学生因什么能学习?一个极为重要的不可缺的原因是有趣。当教学有“趣”时,学生的学习“欲罢不能”,这便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样的课堂就是有魅力的课堂。

  读完《魅力课堂. 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一书后,我便对那样神奇的魅力课堂产生许多遐想,心里不禁一次次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使自己的课堂充满魅力,高效而有趣呢?”

  二、我所理解的高效有趣的魅力堂课

  那么如何解决赵教授提出的“把握教学内容”和“把握教学形式”两大聚焦问题,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魅力,有着蓬勃的生机呢?如何让教学高效和有趣?下面是我所理解的魅力课堂:

  (一)有魅力的课堂是学生喜欢并得到发展的课堂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无数案例告诉我们,个人的成功与幸福很大程度上来自兴趣。课堂教学也如此。兴趣让学生愿意走进教室、乐于坐在那儿听课;兴趣让学生从主动的追求中获得满足,智慧得到增长;情趣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可以从中萌发理想、坚持梦想、追求美好。

  然而,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学得兴味索然的现象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其中原因相当复杂。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一个班级,真正喜欢学习的、对学习始终充满兴趣的一定不超过三分之一。老师为教知识所累,为分数、排名所累,学生为高难度的接受知识所累,为考试所累,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们无法改变现实,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可亲一些,有趣一些,生动一些,从而使教学变得更高效,让我们的孩子更多的爱上学习,喜欢上课。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戴着镣铐也要舞出精彩,是教学的大智慧。教师不仅仅要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当学生真正的爱上学习之后,你的课堂才是充满魅力的。

  课堂为学生而设,学生在课堂上提升兴趣,得到知识,获得能力,这是魅力课堂的又一个层次。美国学者刘易斯这样说:我们必须认识到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状况观察的重要性,他说:“这是一堂好课,但学生没有收获”,就等于说“手术是成功的,但病人却死了”。 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发展?我认为判断一堂课是否有“魅力”,不是看教师的设计多么精巧,看课件多么精美,而是看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收获,收获了多少。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大价值。

  (二)有魅力的课堂是教师成长的课堂

  无论学生是“迟钝”、“偏离”、“反复”、“不听话”,还是“聪明”、“专注”、“一贯”、“懂事”都是显示着其成长中独有的魅力,向世间万物一样,展现着自己独特的美,而我们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有一颗包容的心灵,静待花开。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地方,也是教师成长的场所。魅力课堂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教学相长,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在专业上得到了发展,体验到了幸福,这也是魅力课堂的另一种诠释。 课堂是教师的立身之地。越是钻研课堂,越是觉得有滋味,越是感到要读的书还有很多,要研究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这就是魅力课堂馈赠给教师的礼物。

  三、怎样创设属于自己的高效且有趣的魅力课堂

  (一)魅力课堂需要教师丰富的'学识和智慧

  要想课堂有魅力,老师自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底蕴和高超的智慧。因此老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只有对教学中的问题足够敏感,才能确定改进和完善前行的方向,多问自己“怎么回事?为什么?怎么办?”其次老师要加强知识的学习和储备,因为影响教师进步的重要原因是拥有信息的多少和搜寻信息的能力;第三,教师要不断训练自己的理论化思考,对平时的教学现象多观察,多思考,多问“是什么、和为什么”,总结出规律并尝试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魅力课堂需要张扬语言魅力

  如果一堂课,都用一个平板的音调上到底,学生一定会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兴趣了。即使学生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使之激情抑扬顿挫,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教师只有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做到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才能让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景,组织恰当的语言内容,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或幽默风趣,或以理服人,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使课堂氛围和谐融洽,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

  (三)魅力课堂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体验

  学习是高强度的心智活动,情绪状态的优劣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让学生主动的学,积极的学,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魅力源于教者扎实的教学根底,深厚的教学底蕴,巧妙的设计。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智慧,以一个学生的智慧带动几个甚至全班学生的智慧!

  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让我们为打造魅力课堂努力,让我们的学校充满魅力,让我们的教育洋溢魅力。

  (四)魅力课堂需要学生的主体探究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打造吸引人的高效课堂,教师需要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觉探究书中知识,解决问题。给予足够孩子探究时间,等待孩子从无到有的探索。

  我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和滑雪和游泳一样,必须有时间给学生亲自实践,只有亲身的体验,学生自己学会了如何停和如何浮,才会滑雪和游泳,因此我们老师要学会等待,等待学生独立学习,才能放开臂膀让孩子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自由翱翔。

  人们总是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大人如此,小孩更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最是期盼来自老师的微笑和表扬了。教师要彻底地放下“架子”,设法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让他们敢于尝试,我们的课堂才会在师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中,不断的有精彩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来自老师的微笑,让学生身心愉悦,让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来自学生的微笑,让教学乐从学出,让思想擦出绚丽的火花。微笑是一种肯定,而坚定的眼神,上扬的嘴角,微微点头……又何尝不是一种鼓励呢?让这些肯定性的神情和动作成为教师的习惯,久而知就会改变教学的风格,改变课堂的气氛。让我们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从“心”出发。

  总之,魅力课堂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实践,改变不合理的教法,重视学习,重视探究,重视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 相信透过不断地学习、探究更多科学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从中吸取名师大家们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定能更好地帮助我不断地改正工作方法,努力做好语文的教学工作!我也坚信以我的爱心、信心、耐心、恒心、精心、细心,带好班级,让来到我班的每一名学生都进步,成才,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满意!

《高效课堂》读后感12

  本学期学习了王跃老师的《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书中写到:这是一本中小学教师必读的书,一本教学常见问题解决方案的书,一本用宏观视野探讨微观教学问题的书。当我看了这本书后,学习到很多,再次让我深刻理解到“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

  《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一书,共八个章节,王跃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平实易懂的语言风格,用宏观的视野来思考课堂教学中的微观问题,阐述了课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要赋予课堂“生命”的意义,尊重课堂“成长”的规律,让课堂充满智慧、活力、阳光,让课堂拥有“清澈”的语言环境,让技术成为课堂的“仆人”。而这所有的一切,就需要教师具备微观的洞察力,能够从细小的现象中发现深层的问题。怎样去完善自己的教学细节呢?

  首先多向书本学习。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多读几本教育教学理论的新著作,读一些教育名著,提高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更新教育理念。多向名家名师学习,多看看他们的教育心得和经验体会,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强化对教学细节的关注意识,提升教学品味。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学细节的作用。实施具有教学实效的教学细节,教学目标明确,才能正确定位教学细节,避免教学陷入枝节。备课时要充分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做到在“备教材”上下功夫,做到在“备目标”时前后联系,要在“备学生”上做足文章。所以要求教师要优先考虑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能更好体现愉快教育原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向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要在“备教法”上寻求自己的特色。

  潜心研究教材和学情,精心构建教学细节。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精心打造教学细节,依赖于对文本、学生、环境的深入把握和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关于教师语言上的魅力。优秀教师的语言都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他们上课是言语精悍不累赘且充满自信的,和学生交流多用商量语气,甚少用命令语气,这样能让学生更容易意识到课堂是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而不是老师发号施令的殿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热情高涨。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倾听学生发言。在课堂上,教师只有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才能发现发言中的错误,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会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错误进行创意性的教学处理,利用这些细节,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我们在以上的细节中处理好的话,提高课堂效率就不会成为难题,因为有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古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关注细节,提高教学实效,让课堂生动起来,精彩起来,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成长起来,最终一定会成功。

《高效课堂》读后感13

  早就拥有李炳亭先生的《高效课堂22条》这本书,总没有时间拜读。趁着假期在家把它翻开,很快就被吸引住了。可惜了让它躺在书架这么长时间。它言辞犀利,完全站在一线教师的立场上,说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情、问题,看着它,仿佛是在写我们自己的工作、生活……

  这本书里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教育改革中的先行者,也提出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更举出了一些高校课堂的模式供我们参考学习。李炳亭先生将高校课堂喻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真是妙笔生花,在这里学生可以“闹起来、活起来、动起来”。因此,高校课堂主张不仅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而且要把学习的能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体现出“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的高效课堂的中心。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引起了我的深思:是台湾作家张晓风在送儿子上学的第一天,向学校发出追问:“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我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如果我的家长这样问我同样的问题,我该如何回答呢?我也曾多年接手低年级的班主任,孩子们在上幼稚园的`时候都很可爱,很优秀,自从来到学校后,孩子们的天性就被无情的压抑,只会死记硬背知识,慢慢的让学生只注重成绩,而忽视了在学习中去发现快乐,在学习中去学会创造。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有责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解放学生、发展自身个性、寻找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因为“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实际能力,更不能预示将来的成就。”

  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觉得要想课改取得更大的进步,首先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正所谓“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我们的学校一直提倡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也都有“放手”的意愿,但做的还不够彻底,还是“抱”着学生往前走,总觉得学生什么也做不好,影响教学进度、考试成绩等。其实,这都是需要一个过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高效。

  近两年,我们也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像“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102中学”等,我们并不是死板硬套照着中学的模式下来,因为我们是小学,我们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一套更适合我们学校自身的一些学习方法。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始终走在课改的前列,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高效地教学方法,让课堂生活化,把小课堂变成大舞台,以实现高效课堂为目的。

《高效课堂》读后感14

  在学校推荐的众多书目中,《走向高效课堂》一书对于当今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最具实际意义。读了这本书,感触很多。“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不爱学;教师教学很投入,学习效果却不佳。”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高效?如何能将老师辛苦的劳动转变为学生有效地学习?如何构建“生本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许多问题都一直困扰自己。读完《走向高效课堂》一书,自己收获很多。

  一、高效的课堂是“自主”的课堂。

  要实现高效的课堂,其前提和基础首先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高效课堂”就无从说起。

  书中介绍了如下秘诀:让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自主”学习的目标还体现在课堂教学力求做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读体悟,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让学生被“被动”为“主动”,我想,这与我们提倡的“生本”理念是同出一辙的。只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我们教学的高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高效的课堂是“互助合作”的课堂。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脚步。”实施“互助学习”,落实合作学习方式,这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来看,“合作学习”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地途径。但如何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效益,是我们需要探索和学习的主要问题。

  三、效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

  如何把课堂变成快乐的学堂?书中介绍了如下秘诀:让评价像游戏一样有趣、让课堂像故事一样美妙、加强课堂“四园建设”、用“形式”去落实“方式”、思维陷阱引发酝酿效应、用心灵温暖心灵、走出情境的误区,变学习任务为“礼物”等系列教学策略。让学生拥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拥有舒心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拥有积极、乐观和期待的心理体验,感受到创新和成功的愉悦。

  四、高效的课堂,需从教师自身做起。

  1、思想转变---不做“讲师”做“导师”。

  读完这本书后,反思自己的课堂,真的是毫无“高效”之迹。我所做的,也就是一名“讲”师而已。课堂上,我只顾声嘶力竭地去讲,生怕哪个重点遗漏,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微乎其微。这样低效的课堂哪来得高效的成绩呢?要想做学生的“导师”,先要转变观念,敢于放手,舍得放手,科学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

  2、提高自身素质。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要求教师有更高的素质,凌驾于课堂之上。就讲授环节来说,高效率的课堂要求教师少讲,这必然要求教师以少胜多,要言简意赅,重点将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思之粗浅、感之不深之处,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如何能讲在点子上,如何教会学生自己提炼等问题,需要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加压,提高自身素质迫在眉睫。

  3、理论联系实践。

  无论什么先进的理论,无论怎么学习,离开了教学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因此,学习了书中的诸多名师的先进经验,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许自己不能一下做好,但我相信:只要肯做,就能有成功的一天。

《高效课堂》读后感15

  陈立老师说:与其说高效课堂走的是一条颠覆之路,从理念到行到的颠覆之路毋宁说我们老祖宗的任何一个理念都没有颠覆,我们只是在做回归,做减法。将有关教育和教学多余的东西剪掉,将“以人为本”落实到每一处。我们在行动上做颠覆,却在理念上走向回归。

  陈立老师又说:老师们被要求做高效课堂,专家的理念听起来都不错,可是操作性却不强。

  看到这里我想到我们的导学案,导学案到底该如何高效的使用,我们使用导学案,都要做到哪些呢?又想到了放假前武树滨校长做的讲座,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我有点迷茫,导学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陈立老师和武树滨校长都谈到:要将四个东西还给学生,把学习目标还给学生(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样的问题),把学习流程还给学生(教会学生提炼学习方法,实现学习能力提升),把学习检测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校正),把学习评价还给学生(教会学生提炼学习方法,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生拿到导学案,必须对三个问题有明确的回答:学什么,如何学,学的如何?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学生的学案进行设计,那么教师如何去设计学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

  学案的设计,首先让学生知道,我要做什么,我要学会什么,我要掌握什么,我要怎样进行评价等,也就是老师们经常说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在我们的课堂中,往往对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不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掌握什么,稀里糊涂。而学案教学目标的设定,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使学明明白白的上课,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课堂的流程一节中,陈立老师谈到一个教学中常见的误区:知识点的累加=能力提升,这种误区会产生类似“做100道类似的题可以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样的认识。

  说实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数学题,如果不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怎么能够很好地掌握。比如说五年级上册开课要学习小数的乘法,如果学生不在课前对整数的乘法有一定的复习,在课堂中,这节课你就不需要做什么了,光给学生复习这部分的知识了。有的老师说,这是你的孩子对知识的掌握不牢靠,才会出现的。不要忘记,知识都是有一个遗忘的过程,孩子们又不是天天使用乘法计算,就是在家里需要计算,现在又有几个人,用笔算,拿过手机打开计算器,又快又正确。所以说,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各种整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同时对于计算题,采用每周一次小测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写到这里,我又在想一个问题,导学案适合小学生吗?适合每节课吗?说实话,导学案的使用,我没有做到每节课都使用,我只是使用到一些可以通过转化思想、代换思想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给学生设计适合他们自学的学案,再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随机进行指导。比如说,五年级上册第一、三单元的小数乘除法的'教学可以通过导学案的使用进行教学,因为他们可以转化为整数的乘除法。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简易方程,我认为,开课就不适合用学案进行教学,因为方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孩子们对这一部分的知识处在一个朦胧的阶段,我认为这样的课型,可以采用学案和讲授结合进行,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

  导学案到底应如何设计,陈立老师和武树滨校长谈到的都很笼统,什么目标的确定,什么五步三查,什么习题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展示化、详案变简案,简案变提纲等等,具体怎样操作,没有细说,只能是自己在工作中琢磨了。

  其实,我对武树滨校长的评价挺感兴趣。只是在讲座中,武树滨校长讲得太快了,没有好好地消化掉。

  这些评分的方法这学期我想借鉴过来,到时和各科老师商量商量,怎样和我们班现有的评价机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积极性。

【《高效课堂》读后感】相关文章:

高效课堂活动总结07-27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05-21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10-17

高效课堂读书笔记07-03

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05-23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总结05-10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精品]07-08

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总结05-30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2-23

高效课堂活动总结15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