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曾国藩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国藩传读后感1
曾国藩,中国历史上的半个“圣人”,晚清时期的第一中兴大臣,评价相当高远。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卖国者”,在天津教案中出卖了中国的利益。各种说法纷纷云云。在阅读了张弘杰老师所著的《曾国藩传》后,我对此有了深刻的理解。
曾国藩是湖南人,建立的湘军集团以平定太平天国,推动了洋务运动驰名于世,体现出曾国藩卓越的能力,令人深信,以他的才能,若不是处在晚清,他可以施展更大的抱负。但曾国藩其人,却是一位“笨拙”的小镇青年。祖上毫无荫蔽,身处腐朽昏庸的晚清政坛,以一己之力,为清王朝延续了五十年寿命。
这位“笨拙”的.人,科举七次才成为秀才,比起晚清同时代的大人物,左宗棠、李鸿章都是天资聪颖之辈,随后的梁启超更是才华横溢。但唯有曾国藩的高度令人仰望。他曾在日记中记载,他成事的唯一方法就是“拙”,不去走捷径。源自于曾国藩年轻读书时的领悟,帮助他成就不世之功。可见即使世上天才很多,但成大事者数几。纵然先天不足,也有最朴素的方法弥补,甚至赶超。这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工不巧的方法。
曾国藩是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位精神偶像,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一生都恪守行自己的道德准则,日记中记录下的十二清律,家书中对家人的细心教诲,无不体现出他崇高的道德水准。从三十岁立志做圣人开始,至死不渝。无论是在京城得罪咸丰,还是在湖南逆官员之流而上建立湘军,都是他立德、立功、立言的行动。他心中崇高的理念铸就了极高的道德标准。
儒家教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从未忘却自己的初心,宦海沉浮一生,始终以“诚”“勤”等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严以律己。在家书中也留下了“一家之中,勤则兴,懒则散;一国之中,廉则亲,贪则败”等语。在对于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连毛泽东都将他作为道标。
人无完人,曾国藩也有暗处,刚成京官时,他功成名就,成了翰林,自视甚高。朋友们常说他傲慢,还有皇帝的猜疑,统兵湘军之际,曾因粮饷一事与左宗棠。沈葆桢等人纠结。处理天津教案时,因为统治者和国民的知识水平不高,以及对洋人的认知不足,而被迫成为“卖国贼”。在江西被解除兵权,回家,蛰伏两年,脱胎换骨。他将一生的困难和阻碍全部跨过,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以独特的精神魅力统领湘军,立下赫赫战功。
曾国藩的一生,以精卫自许,尽心竭力,延长清王朝的寿命;呕心沥血,更新清王朝的精神;殚精竭虑,脱换清王朝的胎骨。蹉跎一生,死前回首,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一事无成。可在行动中,所散出的辉光,照亮了沉寂的一角,他是晚清中最熠熠生辉的明星。历史早已走过,时间未曾停滞。曾国藩的“勤、诚、悔、拙”数字都是我们学习的瑰宝。愿我们以后也可以达到他那崇高的精神境界,完成内圣外王之宏愿。
曾国藩传读后感2
以前读曾国藩家书,无感,读唐浩明的曾国藩传,也无感。
这两天拜读了张宏杰的曾国藩传,却触动不少。
作为中国儒家的最后一个精神偶像,其功过自有人评说。而我,看到的是一个挣扎了一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曾国藩以其平平天资,最终位极人臣,中兴满清一时,一路走来,颇多坎坷。
从一个考秀才屡考不中的平庸书生,变成目中无人的封疆大吏,从老子天下第一,变成垂眉低目,从“曾剃头”到“内圣外王”,看曾国藩一步步走来,其犯过的错误,吸取的教训,令人受益。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人今人,并无不同。可惜的是,人类从来不会反省,健忘是我们的共性,“黑天鹅”总在某些时候出现,搅动这个世界,改变走向。
一片疮痍过后,回归平静,在某一个时间点,又重新开始。
也许这个世界确实已经被编程好,也许我们正在触动某个BUG,也许庚子年还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也许此时竟是往后很长一段时间最好的时刻,谁又能知!
曾国藩传读后感3
曾国藩崛起于晚清,一生功绩出众,乃晚清的一代名臣。从他的人生历程之中,我们可以很深刻地领会到“拙”的力量,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尚拙”成就了曾国藩,这种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思想、作风、行动。在晚清的历史上打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我想说的是,尚拙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毋庸置疑,“尚拙”是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它具有巨大的优点即所谓踏实彻底,待人至诚。曾国藩一生做事,总有尚拙之意在其中。他科举考秀才时,六次未中,时人讥笑,但在第七次时终于考中。之后连捷,先后考中举人、进士,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了翰林院庶吉士。基础牢固,一旦开窍,自然厚积薄发。他一生交游广泛,朋友众多,但却从不攀附私人权贵,踏踏实实,不搞任何歪门斜道。在当年曾国藩统率湘军时,朝中权臣肃顺对他多有支持,但曾国藩也末与其建立私交。后来慈禧发动政变,肃顺被杀,在其家中搜出一箱私信,其中却没有曾国藩的信,因此“太后叹息,褒为第一正人”由此可见,“尚拙”的好处是巨大的。对于我们的人生成长有巨大助力作用。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曾国藩就是因为本人不聪明,才“尚拙”,若他也聪明机敏,恐怕就不会“尚拙”了。诚然,曾国藩本人的确十分笨拙,他自己也承认“资质之陋,众所指视”。但我想强调的是,聪明机敏与否,与尚拙精神并无冲突。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给自己14岁的妹妹送了一本大学天文学教材作为礼物,妹妹很疑惑说:这我怎么看得懂?费曼跟她说:“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下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后来,他的妹妹,琼·费曼,果然成为了一名天文学家。同样道理,韩国棋手“石佛”李昌镐在他的作品《人生如棋,不得贪胜》中也表露出了同样的“尚拙”思想,单论聪明机敏的程度,费曼与李昌镐毫无疑问是站在人类顶尖水准的,连他们都如此推崇“尚拙”,由此可见,尚拙与个人智力、能力并不相违背,而是相辅相成,它更像是一种处世准则,如山岳般厚重,如水滴石穿般持之以恒。
现在的我们都崇尚“尚巧”。办事越巧妙,越走捷径,越受推崇。盲日追求高效率却不曾关注自之走来的一步一步中,有多少留下了痕迹,到头来却是一场空。曾国藩曾说:天下工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只有根基足够稳固,才足够可靠。文正公一生尚拙,正如重剑无锋,其本身就是最大的威胁。尚拙精神,无疑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的。无论是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它的.作用空间都很大。正如一快磨刀石,缓缓磨去我们身上的瘕疵,最后成就的,乃是最高的理想境界,非同凡俗,起凡入圣。
由此看来,尚拙精神实乃我国思想文化的一大瑰宝,亦是无论在即个时代都值得推崇的准则,象征着中华民族对于质朴无华的追求,对于脚踏实地的追求,对于勤勉努力的追求。用“尚拙”磨砺自我,才能让未来拥有更广阔的天地;用“尚拙”洗涤社会,才能让社会上盈满质朴真诚的习气;用“尚拙”激励国家,才能让国家永保和平。这方才是“尚拙”之用。
愿“尚拙”精神永存你我心间!
曾国藩传读后感4
以史为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关键是学到领悟了什么,而不要为了一个死人而去计较,陷入我执和法执。一个人本来就是毁誉参半的,除非他成佛了,但即使是佛祖也被人陷害诋毁过,耶稣也被人背叛过。而且孔子说了“一个人如果所有人都说他好,那这个人有问题,是个乡党。”
所以,有人骂曾国藩是鹰犬,有人说曾国藩是完人,是正常的现象。前者可能从阶级立场的角度出发理性分析所得,后者可能因为情感,比如我倾向于佩服曾国藩的志向“不为圣人,便为禽兽”,而却被后人指为鹰犬,因此心里好不难受。由此看来说到底我还是个凡人。
我个人还比较倾向历史是过去的政治,历史为现在服务,所以现在没必要喷孔老二,而是要建立很多孔子学院为荣;也没必要喷曾国藩为鹰犬,因为满汉一家亲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学历史人物的优点,比如马丁路德金有与美国开国领袖华盛顿一样的待遇——作为美国节日,但私生活实在不堪,但这不影响他《我有一个梦想》的伟大。
即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华盛顿小时候砍樱桃树的故事都是假的,但还是不影响其伟大。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的人对其苛刻咬文嚼字,有的人对其宽厚不求甚解,但都有所得。
古希腊神话是揭示人性恶的,中国神话是崇尚人性善的,这是文化传统。但这个传统断了,总的.来说对古代先贤,我们的敬畏心不够,不过我并不排斥故宫卖萌产业链的发展,也不排斥“杜甫骑马漫画”,但我就是排斥“鹰犬”这样恶劣的字眼,为什么不能换着用温和一点的字眼表达观点呢?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左边两点水右边中,意思是前面说到的“万物负阴抱阳”的阴阳二气,要像水一样融合在一起。要想完全理解一个人,就是成为他的一部分,像一粒盐融入海洋,与海水融为一体,它因此全然觉知了海水的咸度。从这角度来讲,我们谁也没资格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而且对一个死人单一的评价是不公平的,因为他本人是没有还手之力的。
法律是可以律人,可以律己的,但道德最好只拿来律己,不要站在自己的道德立场上要求别人,康德说“头顶灿烂星空,心中道德准则”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对别人的错误的纠结是对自己的惩罚,何况本来也没什么真的对错。——清明节记
曾国藩传读后感5
这本书,我读了很久,也深深的打动了我。
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曾国藩。曾国藩出生于嘉庆十六年,也就是1811年十月十一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白杨坪村(今属双峰具),1816年他开始在家塾读书,1833年考取秀才,入县学,1834年又考取湖南乡试举人,之后就被二品录取,开启了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开始。他帮助清朝将马上由盛转衰的局面拉了回来,从不会打仗到带兵打仗,从对战敌人多次失败,到最后终于将敌人打败这些都是曾国藩所有径历过,并实现的事情。
对于曾国藩,一开始的认知是教科书里面的坏人,现在,我知道他是多数人的信仰。对于个人明明就没有彻底好的和彻底坏的之分。映照于生活也是这样。
我们走的越来越远的时候,需要关照自己的内心,保存灵巧与可爱,也需要高瞻远瞩的目光以及对自己的.一些要求和期待。圣人,完人本就没有一定的标准,并且我们的生存条件也不一样,如何的要求自己,这是很难的。“君子慎独”一直以来,我不知道自己信仰的是什么,是教科书吗?还是别的。近来的日子我确有体会,似乎知道意识到,儒学理学文化以及现代科学对当代人的影响,那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渐入我们的灵魂,长成我们的骨骼,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一直以来我常常会追求完美,但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节奏,今天我知道那是自己的惰性,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要自我节制。
读完后,我也发现了历史的了解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切入,而从本书所处的角度,却让我认识到不同的另一方,也是读本书最大的一收获
曾国藩传读后感6
治学严谨,善于学习,勤俭克己。
从功名仕途来说,曾国藩无疑是顺风顺水、平步青云的,令很多同时代的汉人甚至不少满人都望尘莫及,然而在这背后却包含了曾国藩常人无法想象的辛勤付出。同辈人中,幼时的曾国藩资质算不得的,最多中等偏上,会试时倒数,差点没进翰林院,之后勉强入围。曾国藩一直保持着刻苦学习,勤俭克己。诗词文章也一直像古人学习,专研学术的劲头非常足,治学态度也非常严谨,在学术成就方面也是为同时代的名人所称颂。
他告诫后人功课方面要“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看”即是多看多读前人优秀作品,“读”即是好的.文章要大声诵读,“写”即是抄写临摹大家的书法,“作”即是多练习写文章,将学到的东西转换为自己的东西表达出来。
曾国藩一直保持天天写日记,记录当天所学所思,各方面的心得体会。他很会以史为鉴,汲取先人的经验教训,平时通读各种史书、经典,对于如《资治通鉴》、《史记》、《二十三史》等更是反复咀嚼、研究。学习能力也是非常强,一介文弱书生,为了做好统帅,通读各种兵法,熟识历大大小小各种战役的成败原因,虽然还是吃了不少败仗,很多胜利也都是手下大将们取得的,但绝对不能否认其军事才能,大多数重大军事决定都还是由这个统帅最终拍板敲定的。
日常生活很有规律,散步、练字、读书等每日必修课都坚持。毅力也非常人能比,抽了十几年的水烟(鸦片)说戒就戒,立下每日写日记的规定后,即是临死前一天也还坚持在写。
极擅于识人用人
曾国藩最令人折服的便是他识人用人的本事。湘军中很多流传后世的一批大将如彭玉麟、胡林翼等都是靠曾国藩赏识提拔出来的,其中最也最令其骄傲的便是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
要说才能,曾国藩未必强于左宗棠,但在识人用人方面就却是十倍于左宗棠。曾国藩对人才的重视完全可以用求贤若渴来形容,对贤才的高规格礼遇,使得当时的人才趋之若鹜,曾国藩的幕府可谓人才济济。
对于这点我写不出多少,我想曾国藩之所以识人如此之准,和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察人入微、擅于总结有很大关系。
曾国藩传读后感7
我们组本月同读一本书的书籍曾国藩传的读后感,有几个点给大家分享一下!
作为市场部的负责人来说呢,平常因为我周围有太多的聪明人,他们有机敏的反应能力,总是能舌灿莲花,镇定自若,对答如流,面对这些人,有时候总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内心也有时候会感到沮丧。而曾国藩这本书让我看到,我们刘总也曾经提出过:只要能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每一天都朝着自己的目标去改进,时间会给你回报的。这本曾国藩传,讲述的就是曾国藩从少年时代开始,他的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断追求的精神。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于曾国藩,他的人生价值观就是“做圣人”。
圣贤者,首先为圣,圣者就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状态,曾国藩不断的追求这种状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品德,自己有为所欲为的'想法的时候,就自我谴责自己。当自己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就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向着自身完美不断地努力。他一直都在不断的自我反省,曾国藩谨言慎行,孝顺父母,疼爱弟兄,也成为了儒林人士的楷模和典范。
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大环境中看曾国藩,说到底他也是凡人,并非“完人”。正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心不狠,不足以做湘军统帅;不虚伪,不足以在腐败的官场立足。但即使他身处时代洪流,依然严于律己,勤学于思,时刻反省,而这也正是我非常欠缺的。
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他讲到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让我明白若想以礼治人,必须要先自治。
他讲到的“执两用中”,让我明白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
他讲到的“持盈保泰”,让我明白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才能够保持的住。
他讲到的“刚柔相济”,让我明白刚强的和柔和的需要互相补充,才能让自己做的恰到好处。
他还讲到了“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还有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让我看了又看,反复的思量。
他让我明白为人行事不得不如履薄冰、谨小慎微,还有“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不忘适可而止!!
曾国藩传读后感8
这本书的封面有一句话:“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迁之道”,这也是我看完这本书后一个最大的感受。
不过我觉得这个“升迁”应该是指他思想的升迁,格局的升迁,能力的升迁,而不是官位的升迁。因为纵然曾国藩最后官位做到很高,纵然他大悔大悟后的为官风格是和光同尘,纵然他确实很在意关系家族声誉的,官位的大小但这绝不是他的目的,而是他做为国为民的大事的手段。因为这中间有太多的挫折和不容易。
了解完他的经历后,不得不感慨,曾国藩这个人,他太坚韧了。从平凡到不凡,他好像早就想好了要用一生的时间。而且他让我感觉,他能做到的,只要通过努力,我肯定也能做到。就像他当初立志学做圣人的时候在家书中说的那样,他说:“原来范仲淹、韩琦那样的大政治家和司马迁、韩愈那样的大文学家也不是高不可及。如果我们切实努力,一步步踏实用功,也可以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
十来年五次科举不中,22岁的'时候第六次科举院试被悬牌批责”文理欠通“,他苦苦反思,把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同题文章逐股对比,终于像打通了关节,悟道怎么写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的真见解、真感觉,把道理讲通讲透,终于在第七次考取秀才;刚到北京的他是那么普通,甚至那么不如别人,小地方出来,土里土气,见识短浅,观念鄙俗,但是当他意识到后,除了自卑和焦虑,他付出了行动,他如饥似渴的读书,他把交友当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他向倭仁学习记日记,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咸丰七年,他被拿掉了兵权,蛰伏在家,除了郁闷痛苦,他仔细回忆过往种种,写信给朋友让他们给自己提意见,他意识到这么多年处处碰壁,除了外部原因,自己的性格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然后再次出山的曾国藩更谦和了,更能委屈求全了,他更和光同尘了……
这一件件都在告诉我们曾国藩永远都不会放弃,他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他有耐心,有毅力,他持续精进,坚持打磨;他是一个终身成长的践行者;他告诉实践告诉我们:“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而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在经历一次失败后就想放弃,我终于知道,想要一点一篇文章,本来就是需要无数次修改的,所以不要怕麻烦,麻烦往往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曾国藩刚开始记日记的时候也跟我们一样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为了写好日记,他把他的日记抄写给他的亲人朋友老师们看,让他们监督自己,因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总有盲点。他说“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最后一句很好理解,前两句我最近才有所领悟。反观自己这么多年走来没有做成什么事情,一方面是因为不自律,没有恒心,易放弃,另一方面就是“太佛系“,逼自己还不够狠,然后用佛系掩盖了自己的无能。我害怕冲突,害怕社交,把自己藏在一个厚厚的壳,以为这样就安全,其实不然,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像学习曾国藩严格管理自己,正面自己的欲望,用努力个汗水换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曾国藩传读后感9
北宋理学家张载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堪称理学的精髓所在,而在数百年后将这个理念贯彻到底的却是一名不喜理学的清代官员。虽然他在历史上的记载不讨人喜爱,但他却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他便是曾国藩。
在文章的开始,就描写了曾国藩的认识平民百姓杨载福和康福,观察出他们不同寻常的能力,而在各地叛乱纷起的年代,曾国藩想到了要结实这些有身手不凡且人品出众的人。这两个当时看起来很普通的人,在曾国藩后来攻打太平军时,都取得了重要的战功。还有一次,他的弟弟不听劝告而全军覆没后,他听说有个秀才曾经给过他们建议,觉得此人很有才能,并极力结识,最后,这个叫赵烈文的秀才,成为他幕僚中非常出色,得力的一员。由此可以看出,曾国藩能过从平凡的人群里,发现人才,并使用人才,是非常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突出的能力,一向孤傲的左宗棠在十几年后也与别人称赞他,说识人用人不如曾国藩。可以说,曾国藩可以在政治生涯里,取得成功,多是得益于他善于识人,用人。曾国藩最大的成功在于组建湘军,打败太平军,可是曾国藩自己不会打仗,最初领导湘军打的3次仗,每次都差点丢了性命,最后得出结论,自己不能领兵,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在他的九弟国荃攻打金陵时,他去视察,在攻打前夕,赶紧离开战场,因为他觉得,只要他在,此战必败。所以他能取得胜利,还是靠识对人,用对人。
曾国藩,为人正派,让同样为人正派,有能力,想为国家出力的人,想去认识帮助他。另外他谦虚谨慎,有才华然而还很谦虚的人,是非常让人尊敬的,所以很多人当时,也觉得他之后能成就非常之功,但是,可以说,他的对头也不少。所以,人要去结实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不要努力的改变自己,只为了结实与自己性格差异很大的人。当然别人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但坚守本心才最重要。例如,康福最后内心中并不认同曾国藩,因为他觉得曾国藩很虚伪,讲的治国的理想,并没有去做,杀了康福说服的`降将,而当时曾国藩是有许偌的。其实对于第三人看来,有时候,在一定的高位,所做的事情并不能被别人理解,自己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所以作为一个有一定责任在身的管理者来说,如果顾及别人的太多的感受,那么你什么都做不成。在天津教堂案中也是如此,普通百姓和那些对外国人有意见的官员对曾国藩对此事的处理意见极大,这让曾国藩内心非常痛苦,甚至想去做弥补,自己也开始谴责自己。但是后来接手处理此事的官员,赞同曾国藩的处理结果,根本不把其他那些旁人的谴责声音放在心上,坚定不移的执行曾国藩的处理办法。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所谓的成功,那都是相对的事情,而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失败了,却比成功者更伟大,比如那些太平军的将领和战士。而有的人的成功,不管是靠自己的努力,有时候也要运气。曾国荃能够攻克金陵,取得非常之功,与他的坚持努力分不开,但是曾国藩极力的支持,希望自家兄弟可以取胜,给予了很多别人得不到的支持。包括当时天平军已经从内部开始腐烂,溃败,所以,他的失败是早晚的事情。所以我看待成功与失败时,不要看最后的结果简单的评判。要综合的去看待。整本书,给我呈现了如果去做事,做人,遇到苦难时要持有的态度,不过我觉得曾国藩对外有了大学士的高位,却在家庭生活中,有颇多遗憾,人生总没有十全十美。
曾国藩传读后感10
如果说出不出兵的纠结,是曾国藩迈入大清国艰难的第一步,那么以后都是步步艰难,步步惊心啊。
咸丰四年(1854)一月,曾国藩带着皇帝的期望从衡州出发了。岳州首战,船毁人亡,退守长沙。以此来看曾国藩之前的多次拒绝,不是没有道理的。此时湘军建立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而已。
曾国藩湘军退守长沙时,本该是上下一心团结时,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人公开嘲笑他无能无用,有人公开建议解散湘军,就连湖南巡抚骆秉章态度也不能不热。这种境况,在出征之前就想得到的,哪知现实比想象更艰难。
初次带兵,求胜心切,难免缺乏经验,曾国藩连细作也分不清,在靖港,水师遭遇太平军,再次遭遇惨败。曾国藩气急交加,该如何面对寄予厚望的咸丰皇帝,该如何面对湖南官员的冷嘲热讽,该如何面对支持他信任他的人,唯死而已,爱将江忠源如此,恩师吴文镕如此,于是曾国藩跃身入水,好在救得及时。
兵败如山倒,幸好在未倒之际,陆师取得了“湘潭大捷”,暂时拂去了靖港战败的愁云。这次胜利,挽回了一些名声,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官员也不敢小觑,就连湖南巡抚的态度也转变了。
如果战争一劳永逸该多好,不过,这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岳州首败,靖港惨败,湘潭大捷,曾国藩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整顿的湘军,规模不断扩大,作战实力不断增强。咸丰四年八月,湘军再获佳绩,夺取了太平军据守多年的重镇武昌,连咸丰帝都表扬曾国藩:“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如此奇功。”朱笔一辉,就赏赐了一个湖北巡抚之职。哪知刚发出谕旨,咸丰皇帝就反悔了,最终赏赐了一个有名无权的兵部侍郎衔,还被咸丰皇帝警告“严行申饬”,不等湘军修整,就急促命令东下剿匪。
有功受赏,理所应当。国难当头,满清需要汉族官员,但又要防他们觊觎大清的江山。曾国藩这次夺下武昌,应该算是湘军出道以来的一次小辉煌了。他虽然没有得到湖北巡抚这一实职,但他在大清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夺回武昌,而后田家镇再次挫败太平军,湘军渐生骄愎之气,曾国藩对左宗棠的提醒居然以沉默作答。
咸丰四年十二月,湘军水师在湖口遭遇出征以来的.致命打击,就连曾国藩坐的船都被太平军俘获,什么管驾官,监印官都被敌人杀死,什么文策卷牍也丢掉了。太平军重新夺回武昌,曾国藩数年心血毁于一旦,再次投水自杀未成。
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湖口战败,武昌又失,皇帝推责,爱将塔齐布病亡,罗泽南离开,胡林翼升迁离开,重建水师......这些困难重重叠叠,就像一道道千山万壑把曾国藩当成一只猛兽团团困住。
进,太平军锋芒正盛;退,江西官员的挖苦和断饷威胁。无论进退,都让曾国藩如坐针毡,不知如何收场。
如果说训练湘军还未成功之时,曾国藩经历了忠孝的两难选择;那么出征之后,曾国藩经历成败荣辱的高光与暗淡时刻,而此时,正在经历进退失据的艰难处境。这种艰难和尴尬又该如何化解呢?
曾国藩传读后感11
曾国藩出生平常,智商平常,考了七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我觉得他成功的原因有四:
其一:善于反思
第六次科举考试落榜,被学台“悬牌批责”,深深的刺激了曾国潘。回家之后,就开始坐在书房里反思自己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对自己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后,在道光十三年,再次踏上科举之路。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
曾国潘被咸丰皇帝解除兵权后,在蛰居老家两年,不断反思自我,最终大彻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
其二:严于律己
曾国藩三十一岁起,每天记日记,从起床到睡觉,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检查一举一动,记录自己的各种糗事,不足,有了错就深刻剖析,在其家书中,随处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未能改得一过”,“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忽忽已过十日”……他不只记录下来自己看,还邀请亲友们点评他,把自己的缺点和改正缺点的过程,完全暴露在众人眼前,让大伙儿一起监督他。写日记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坚持到去世每天写日记却是非常难,而曾就做到了。
其三:目光长远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了落后观念,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去世前,还与李鸿章联名上奏,建议朝廷选派优秀子弟赴美留学。
其四:独特的人格魅力
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
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
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他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曾的逸闻趣事:贼入房梁背书
曾国藩小的时候天从并不高,其实可以说比较笨,他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一天晚上,他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重复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他就一遍一追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一个人。原来,他家来了一个贼人,就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榆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什么。可是贼人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贼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贼人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曾国藩传读后感12
我们这些人,对曾国藩总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阻隔。记得小的时候,历史老师在讲述天平天国运动时,眼含泪花,痛斥他的湘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导致了一场伟大革命的失败。这就是曾国藩给我的最初印象——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印象产生疑惑。因为有许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从而促使我去积极搜索有关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在仔细阅读了《曾国藩传》后,对其有了一些客观正确的认识。
曾国藩出身贫寒,以并不超绝的资质,完成了伟大的功业。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成名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和毛泽东对曾氏就倾心推崇,而蒋介石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aa
抛开阶级立场而言,曾国藩确实是中华历史上具有强健人格的少数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譬如说胸怀大志、清正廉洁、淡薄功名、知人善任等等。而他的勤俭节约之品德,更值得时下我国国民借鉴和发扬。
曾国藩一生生活简朴。他自己衣着朴素,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媳妇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因此时人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指的`就是“一荤”。曾国藩的节俭还表现在一些特殊事情上。他认为,日常持家应当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纸片都要收集起来,以备使用。如他所言:“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曾国藩不仅自己节俭,还屡次告诫其家人、属下、朋友也要节俭。如他在给四弟的信中写道:“弟为余料理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对待儿子,更是不厌其烦,悉心教导,反对奢华;就是在去世前不久,还在夜间与儿子详谈,讲求节约之法。
反观当前我们中国,国人似乎在失去中华民族一贯拥有的“节俭”的传统美德,奢侈之风盛行。吃一顿饭,花费上万元;买一部车,支出上百万;购一幢豪华住宅,耗资上千万。我们的国人在花钱时,心不跳,面不改色,绝对是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于是,世界各国都为中国富豪惊叹和折服,各种豪华奢侈品纷纷抢滩中国大陆,名贵珠宝、服装、汽车等迅速在中国安营扎寨,生产商和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当然,奢侈不仅仅是富人的权利,许多单位和机关也不甘示弱,相互攀比,纷纷斥巨资兴建广场楼宇。广场变得越来越大,楼变得越来越高,办公室变得越来越宽敞,装修变得越来越豪华。
除了奢侈之外,浪费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水龙头大开,水尽情地流淌,无人理会;日光灯变成长明灯,视若不见;餐桌剩余多多,无人打包。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前不久,传出的两则消息实在令人痛心。一则是某地为了再现“满汉全席”的盛景,耗费了大量原材料,动用几十位厨师,烹制出美味佳肴,供人展示和观赏。但由于展出时间长,展示过程中食物就有点变味,活动一结束,马上倒入泔水桶匆匆了事,几十万巨资就这样打为水漂。另一则是某地为了举办啤酒节活动,打算把几十吨啤酒注入喷泉,搞一个“喷酒”创意,增加活动气氛。但是主办方有没有考虑到,这一“喷”要耗费多少吨粮食,多少吨水,花费工人多少时间和精力,够多少农民吃多少天口粮。
曾国藩身居要职,位高权重,却对“求富求贵”之念存在畏惧之心。越是后来,越为强烈,简直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几乎无一日不“俭”,无一日不戒奢。假如时光能够倒转,面对今天的奢华之风,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感想。或许一声长长的叹息,为我们缺失了某种优秀传统文明的发展而忧虑吧!
或许有人要说,勤俭节约这样的小事情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不值得重视。时代发展了,多花费一点无可厚非。殊不知,节俭并非省钱这样的小事,它关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乎一个人的功名事业,甚至身家性命。对于个人来说,奢侈会助长贪欲,在用度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物欲,必然走上歧路;对于家族来说,凡是奢侈放纵的,很少能过两代,而且都不得善终。勤俭在修身、治家、为官、治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曾国藩的忠告吧。他说:“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因此,节俭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自我。曾国藩以“俭”字行之终身,毫无更改。为了无愧于先人,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应该以曾国藩为榜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大力构建节约型社会,让“节俭”这朵美丽之花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
曾国藩传读后感13
一、后人景仰作其传,得能窥镜有机缘
据宋人张载“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寥寥四句,或不足以概述曾国藩平生功绩。涤生(曾国藩)其人从“白手起家”到位高权重,蜕变着实令人惊讶。再看他智商稀松平常,身子骨不甚健朗——但对“圣人”二字,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我有幸与百年前的先贤曾国藩“照面”。缘起于好奇与尝试,阅读了《曾国藩传》。从薄薄的纸页中,不仅窥探到的是他愚钝、刻苦、蜕变,给予我自己的好似一串钥匙,打开了我的视界。
二、天禀鲁钝少机警,花尽功夫勤补拙
曰:人非生而知之者。然曾国藩不但“非知之”,大可说是愚笨已极,以至于“痴”“呆”地劲儿发挥到了极致——
传记中所载,曾国藩深夜里背书,家里来了个盗贼,躲在房梁上准备行窃。静夜沉沉,冷月溶溶,四下只有曾国藩口里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此反复了无数遍,竟然始终背不会。不是“风乎沂,浴乎舞雩”便是“浴乎沂,风乎舞雩,长歌怀采薇”。盗贼却已背出,再听得他喋喋不休,知道无法下手,既无奈又愤怒。一跃下梁,铿锵诵来,说罢,不屑地瞧了一眼呆立当地的曾国藩,目光中似含奚落,接着便扬长而去。
这段故事实在令人发笑,谁能想到这位贯通古今的大人物,小时学习竟如此不堪。但这也着实反应两个问题:一是曾国藩实在太鲁钝,二是他确实“发痴发呆”,凭借一股呆劲儿与毅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当我看到这里,心中怦然而动——我自己本是迟钝之人。一向因为身边人理解能力好、反应快、思维的逻辑性强而自卑。烦恼总归是烦恼,先天不足又没有办法回炉再造;但曾国藩的经历仿佛是漆夜孤星。且不说感觉自己有了新的希望,总算是被他立志的故事所震撼。可能会有人不理解这样的夸张感受,不过但凡有过这样经历的,再如是说也毫不为过。
三、古来世人难无瑕,反求诸己觅无过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多少人的行事的圣经。“无过”之难,到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地步,多少令人望而生畏。
曾国藩自然有瑕疵。前文说到的鲁钝怪他自己不得,但接下来所说的,却大可以做到“无过”二字。
依据传记中的记载,其不肖之处有四:浮躁、傲慢、虚伪、好色。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的傲慢,之所以在我脑海会挥之不去,是因为我感到自己仿佛就是百年后的年少气盛的曾国藩,盛气凌人的模样依稀可辨。
曾国藩与人刚交往时,谦逊冲和;越到后面,有了熟络的朋友,便连毛孔都散发着傲人的气息,无怪说他“无处不着傲慢之气”。想想我自己,不也是这样——在学业上和朋友的讨论尤其明显。我总是先恭谨一番:“这道题我也不是很明白,应该可以这样……”“我的方法可能还不够好……”,后来便愈发的无礼起来,椅仗着小聪明便道:“哼,这不算是难题,粗浅……”
我为此付出了代价,那种“不知知病”的态度让我终于被小觑,终于没有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学问。这与曾国藩或许同病相怜。
书中也记载了治病的药——反求诸己。对于不论是浮躁、傲慢、虚伪、好色中的哪一条,初入仕途的`曾国藩多少沾了边。但他立志成为“圣人”,于是开始对症下药——写日记。并且写过的日记总要给旁的人瞧上一瞧,这便是曾国藩所谓的“师友挟制”,督促他“克己复礼”。
四、有志者万事皆成,丧志者碌碌无为
曾国藩立志成为“圣人”由来已久。“不为圣人,便为禽兽”足可见他态度的果决。甚至可以说“立志”是三立的根本,是推动他成为千年来儒家最后一位领航人的决定性因素。
从哲学的角度讲,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简而言之,就是想法会左右行动。当人立志之后,想法是既定的,那么便会有“立言”“立德”的举动。
定有人发出异声说自己有志向,我便是“异声”之一——总是走不完自己在实现志向抱负中坎坷的路。现今我却能说服自己——有如斯感觉,不还是我的“志”之立并非坚如磐石,给予自己过多妥协的余地,这哪能真正达到万水千山之外的理想?
因此相较于其他,我认为“立志”是最基础、最简单却又是最高远、最不易的。传记中不断强调曾国藩的立志、抱负,不难看出这是曾国藩最强大的支柱,不论在何时何地,受到任何功名富贵还是风雨凄凄,总是秉承自己“志”的本我。
可以说就因为有抱负,曾国藩才会施展拳脚;经历了大风大浪,它始终只有这一个追求,不也正说明他的志向是如此坚韧么?人若想拥有如此恒心,却不易的很了。
因此古人会说:“有志者事竟成”,曾国藩,就是事成者之一。《曾国藩传》阅读了不知几遍,似乎还是不逮其中的深意。希望在继续深研传记的过程中,真正学习到曾氏“成大事”的秘奥,不做碌碌无为的玩物丧志之徒,成为如涤生的成大事者。
曾国藩传读后感14
很早就听说曾国藩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直想读些他的传记,但是每次去图书馆看到厚厚的一本就放弃了,这次下定决心要读一下了,这篇文章记录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本以为他会如很多古时的知名人士一样聪明顺利的,其实却恰恰相反,在他之前曾家没有出过一个当官的,父亲也是在四十多岁才考中了举人,曾国藩也是屡考不中,但是他却没有放弃,继续埋头苦学,终于在失败几次后考中了举人,而且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后猛然开窍一路开挂似的直到考中进士,其实这一切并不是偶然,父亲直到考中举人之前,每年考试都翻山越岭必定参加,屡败屡战。这种锲尔不舍的精神也对曾国藩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而且父亲教育的方法也不太合理,就是让他死记硬背,这就造就了他学习踏实的性格。他也总是被人说过于笨拙,既然知道自己比常人笨,就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而且还在前几次考试失败中分析原因,终于获得了学习的门路。读这一部分让我初识了曾国藩,他并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在大家的眼中他属于笨笨的孩子,但是他却相信勤能补拙,别人下一分功夫,他就要下十分功夫。虽然考了几次不中但是也并没有气馁,从失败中找原因,最终成为曾家第一个登第的人。
等他到达翰林院后发现有智慧有学问的人很多,这种情况和我当时刚刚考上重点高中的情况多像啊,但是曾国藩却决定继续学习各种知识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的'追赶上,想想我那时候却努力了一两下觉得费力就放弃了,想想真的是后悔啊,我如果当时也继续努力也不至于没有考上一个好大学,读书有时候就会读到自己的影子。曾国藩真正的做到了“日必三省吾身”,养成了每天记日记的习惯,反省自己当天的言行是否得当,每日读书写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受命于咸丰在湖南管理军队,在管理军队的过程中他反思以往军队的陋习,建了一支人人相系的军队,最终湘军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取得了多次胜利,如果没有曾国藩说不定中国真的就被太平军给毁坏了。
整本书看下来,感慨于曾国藩对国家的尽心皆力,他的一生都是在为国家鞠躬尽瘁,幸好他没有看到清朝的灭亡,否则我想他真的会心有遗憾的。我们应该学习曾国藩在学习上的孜孜不倦,还有他对一件事的剖析能力,做一件事前后要勤于思考,平时做好准备,如果失败了也要在其中寻找经验。无论在别人眼里怎么看你,自己要做对得起自己的事,自己要问心无愧。
学习也是需要坚持下去的,自律!
曾国藩传读后感15
我们很容易记住那些波澜壮阔的力挽狂澜的全新蜕变的那一天,而真正铭记的是那些日日夜夜的奋不顾身的心向璀璨的过往。
《曾国藩传》的开卷介绍了曾国藩与其父的科考经历,初读不免大为惊讶,六次科考终于在榜尾列入了“秀才”,他曾被“悬牌批责”全省示众,他曾被考卷当作“反面典例”文理欠通,而他却让被学台“悬牌批责”成了命运的转折点。更为努力奋发,凭借着极强的进取心,终于秀才、举人、进士三联捷,直升翰林。面对上天没有给他一个更聪明的大脑,他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
有人早早中了秀才却又止步不前,有人在失败中跌倒止步,而有人经历磨难,而从磨难中重新向前。可以联想,当竹编工艺从一代一代的'生活中逐渐隐去身影,当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在现代的生活中被“陶汰”,有人传承着非遗文化,有人续写着文化的生命,他们从世人的置疑与不解中走出,他们从世俗中走出,学习了那样指尖上的文明,他们不屈服于城市发展事物的“筛选”,他们不忘祖辈的智慧,转而心向璀璨,将那世人对他们“不顾正业”的“悬牌批责”。“好好工作”的“反面典例”一抛勿去,走向了生命命运的转折点,奋斗,奋斗,成了一代代传承不息的中华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心中的璀璨前行时,他便没有失败。重新审视自己,九年寒窗,谁的道路上没有阻碍,没有曲折呢?没有他人通畅,只能更加努力。曾国藩“尚拙”,他认为一生挫折越多,失败越多,无法取巧,没有捷径,只有更为虚心,更肯付出。九年寒窗,还有未来很多很多天的学习,工作。人生,道阻且长,只有抛弃那一路的困难,才能一身轻松继续向前;只有不断深化自己,才能准备好自己,在下一次料考、道阻在眼前时,继续心向璀璨,继续一路前行,璀璨在心中,行则将至。
《曾国藩传》中给出了人生的坚持的意义,那就是人生不论遇到了几次道阻,几次“科考的失败”,几次懊恼没有一个天生聪明的脑袋,可以被推倒,但不可以被打败。曾国藩曾带着的“悬牌批责”的沮丧,接受了六次科考失败,他回家后没有放弃,没有堕落。他只对自己说,只有更为努力,才能填补失败的痛苦。他奋力一搏,再次迎接了下一次的科考。
遇到困难时的顽强不屈,远比取得成就时的坚持不懈更为重要。曾国藩的聪明不在榜头,但他的勤奋与坚持却是清朝官员中当仁不让的坐拥榜首。
道阴且长,行则将至。道阻且长,行且将至!
【曾国藩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曾国藩传读后感02-15
《曾国藩传》读后感04-22
《曾国藩传》读后感06-23
曾国藩传读后感范文10-15
《曾国藩传》读后感2篇04-22
《曾国藩传》读后感集锦(8篇)01-29
曾国藩的名言02-23
曾国藩格言11-16
曾国藩名言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