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

时间:2024-09-14 13:40:3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目送》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目送》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目送》读后感

  妈妈是采取了“时间机器”在这里却找不到旅客的返程。

  ——题记

  第一次读《目送》,是在初中时的语文卷子上,似乎可以给我自己留下的印象管理只是为了那句“所谓父女母子进行一场,只不过发展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他们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当时只不过是一个略有增加一些没有伤感,却从未实现真正的去想过它的含义。

  后来,我读“目送”,那就有点情绪,但也有点伤感。

  翻开那本书,我第一眼能够看到的是扉页“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其他兄弟们”,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人生社会百态,尽在掌握其中吧。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总是跟在她后面,害怕被她甩在后面,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妈妈的手开始变得倔强,拼命地想逃避,想长大。渐渐地,我们都长大了,不想让妈妈走在她的前面,时不时地回头看看,妈妈也不在后面,好像在看着一样的安逸。后来,我们大步向前,有时忘记了回头看,仿佛我的命运就是这样跟着妈妈的身影,我渐渐长大了身影,还告诉她,不要再追了。

  很多人在离开之后都会继续旅行。

  家,是什么。家是小时候我们放学心心念念的地方,那里发展有着这些数不尽的零食、玩具、和欢笑;家是十几岁孩子年龄时想着通过外面的世界会更加具有美好,然后他们渴望自己远离的地方;家也是你长大后真正开始留恋的地方,因为你知道,无论你在外面工作经历了什么,那里学习总是一个有着任何一桌热气腾腾的饭在等着你回来,还有就是那一颗颗渴望你归来的心。

  “天还没亮就起床做早餐,把热的豆浆放在桌上,一定要看他喝了才安心。如果下雨,青少年就不会带雨伞,因为雨伞损坏了形象,所以你几乎恳求他带雨伞。孩子在哪里,家在哪里”父母眼中的家是我们,但我们慢慢长大,远离这个家,在父母的身后一次又一次,他们渴望你回头,只有一只眼睛,才能安心。

  家,也会变质。我们中国一路发展成长,一路可以得到,也一路失去着。家里自己的人会一个个走掉,会走的很远很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需要我们国家会想念过去,似乎人们生活中充满了回忆,却又不得不转过头来独自一人公司继续努力前行。成长环境亦是如此。

  牵挂你的人会慷慨行为给予你的时光和思想情感。

  ”她穿着黑色的白领衣服,像个中学女生”每当我读到这句话,我总是感到一种失落。“我是你的雨儿啊”,妈妈的记忆越来越差,不知道反复了多少次雨儿,妈妈还是一眨眼就忘了。即使记忆不那么清晰,她还是心里想念她的幼儿,女儿是她最想念的人。

  有人说这本书太散了,里面有73篇随笔,但我觉得这73篇随笔是不可或缺的,它们是散入生活的,分不开其中的任何一篇。我记得那个在孟买的铁轨旁做风筝的人的善良,金门上到处都是地雷,可怜的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球。这些文章都是龙应台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画啊!

  我忽的想起杨绛先生的一本书,《我们仨》,那是一个一本自己充满爱的书,杨绛和龙应台作者笔下的爱略有了解不同,前者写的是一家都是三口的点滴,而后者是描述着生活环境中平平淡淡的工作事例,有亲情有爱情,还有就是友情。我以为学生他们的情感是一样的,可仔细品读后才发觉,杨绛写的是过去和怀念,而龙应台经历所写的是现在与珍惜。

  时光这台大机器进行不停地运转,我们却无法让它倒转或停止,所以需要我们国家只能自己做的是活在中国当下,珍惜好眼前的事物,珍惜对你好世界的人。

【《目送》读后感】相关文章:

目送初中作文01-14

目送的读后感09-20

【经典】《目送》读后感03-31

《目送》读后感07-14

目送读后感09-02

《目送》读后感(精选)08-02

《目送》读后感(经典)08-11

目送的读后感03-20

目送经典语录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