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时间:2024-10-21 11:41: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

  人心没有善恶之分,当你的心处于无善无恶之中,就是力量最强大的时候。就像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孩子,每个人的本能反应都会喜欢特别明智聪明的孩子,但有时我真的想被特别麻烦的孩子生气,我想不到制服她的方法,无助容易让自己心烦,心特别易怒,但我不能发脾气,心不动,随机,我的良心告诉我,我可以解决问题,只要从孩子的角度思考,只要满足自己内心小世界的'需求,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孩子们需要教育。他们不仅要用爱来教育她,还要在情感上理性地与她们相处。王阳明提出,万物融为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能用良心去爱人、爱世界、爱世界。孩子们需要教育。他们不仅要用爱来教育她,还要在情感上理性地与她们相处。王阳明提出,万物融为一体,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能用良心去爱人、爱世界、爱世界。仁者爱人,更何况孩子的天性是纯真的。为什么不多爱他们呢?

  在合适的时间做良心认为是最好的事情,就足够了,改变不住,刚柔相易。

  王阳明认为,只有适当地表现出七种感觉,才能让你的心更强壮,因此不被诱惑。七种感觉是雷区,只有通常消除雷区,当火不会爆炸时。这样做,也恢复了活泼的心的本体。

  程颐说:“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你会有悲观和乐观的态度。良心的引导会告诉你,悲观的想法是错误的。面对困难,你会发现原来的困难根本微不足道。你只需要有勇气在那一刻做出正确的选择。解决困难的关键点还在你心里,只是看你是否要求。只要你要求,你的心就能满足你所有的要求。你知道良心的力量,你的良心会“网格的“意义”,也就是“积极”这个坏主意,培养自己的“心”,心有良心,一切都知道,关心它的“真诚”。

  如果有人嘲笑你,冷静下来,不要生气,这只是一个坚强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心,像这样高尚和骄傲的人,我们不蜂拥而至。正如书中所说,所谓的“自信”并不是被动地相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把挫折和磨难当作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磨练人和磨练人的东西。而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侮辱是从负面磨砺你。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2

  王守仁,自号阳明子,所以世人亦称阳明先生,所以也叫王阳明。王阳明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他是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文学家,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三家。一生主要成就是平定赣南匪患,平定宁王朱稹濠谋反,是心学之集大成者,因军功被封新建伯后改为新建侯,死后从祀孔子庙,真正实现立功立言立德真不朽的圣人。当年明月称他为“大明王朝第一牛人”。本书记叙了王阳明的生平,并加入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在人物经历上笔墨较为客观,属于传统的记传类,在故事描写上文字较为生动,但比较《明朝一哥王阳明》还是在故事性上差了一些,本书也浅谈了心学。简而言之王阳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自己天赋高之外,就是心学的实际运用。援引书中一句话“心学本身是教人要有强大自信的一门学问。”王阳明内心强大,不为外物所动,所以遇事从不慌乱,在纷杂的外界条件之下,才能准切的判断事务的要害,一击即中。所以才有赣南剿匪的神速,才有平定宁王谋反的从容。书中写到王阳明平定谋反时,在捷报送来之时正在和学生教课,听到大婕之后还能继续平淡的讲课,真正做到了不喜形于色。这就是内心强大的镇定。内心强大,相信自己,所以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坚持自己正确的见解。王阳明也提到了知行合一,何谓知行合一,知道就去做,才是真正的知道,否则就是不知道。也谈到做事情要遵从自己的'良知啊,随着善心去做遍不会担心会做错,也不会担心做不好,想想确实如此,事情没做好,一是因为自己的私心,想偷懒,想耍滑;二是自己内心不够笃定,做起事情来便慌乱了手脚,也容易被外物所左右,还是内心不够强大。有时,不去想着把事情怎么做好,而是先盘算起得失来了,我这样可能会吃亏,也有时因为一点变故无法接受,自己内心阵脚大乱,所以才会昏招跌出。所以,我认为王阳明之所以有所成就,聪明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聪明人,更多的是他内心的光明与强大。因为光明才会为大众所想,不辞辛苦,不几个人名利。(但他为大众谋幸福与黑恶势力作斗争也很讲究方式方法,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老夫子)因为内心强大,才会不为外物所左右,才能抵住流言蜚语,抵住诱惑,才能成其大才啊!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3

  坦白说,这本书看了不下三遍,只记住了书中的故事,对于王阳明的哲学,是完全没有看懂的。尤其是核心思想“知行合一”,越看越是迷糊,只知道,知行合一并不是我们常常说的感知、言语要与行动一致,其中的“知”指的是“良知”,那究竟什么是“良知”,百思不得其解,仿若眼前迷糊,不见真容,甚至有点玄乎。为了弄清,又看了遍《明朝那些事儿》中关于王阳明事迹的片段,也听了樊登读书上《王阳明哲学(蔡仁厚)》《王阳明大传(冈田武彦)》的解说版,解说也是偏故事性,同时也搜索了网络上的一些相关资料,遗憾,还是没有弄明白,感觉像是佛学禅学,但因为不懂佛学禅学,无法断言,无法悟道。在纠结和摸索了近三个月后,由于还是悟不到“知行合一”的真谛,所以本书的读后感不敢就此进行展开,便聊聊几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和故事带来的体会吧,待未来某时顿悟了,再来写一写“知行合一”。

  关于做圣贤的想法——敢想远方与自我意识。王阳明能够讨匪平乱,立言讲学,确实是圣贤。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中评价曾国藩时同时提出了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这里,我们不讨论评价的内容,可以看看王阳明是在什么时候说出了做圣贤的想法。王阳明在私塾读书时,一日问老师“何谓天下第一等事”,老师告知“读书做大官”,而王阳明反驳老师,认为天下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小小年纪便能够挣脱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束缚,想他人不会想,想他人不敢想,想他人不能想。在生活中蝇营狗苟的我们,何时才能抬头看星星,看月亮,看耀眼的太阳,想一想诗和远方呢。我们可以想,在生活喘息的间隙,在行色匆匆的路口,在夜深人静的灯下,只有我们自己才真正在意自己的想法,既如此,我们又有何不敢想。那些质疑你,否定你,嘲笑你,肯定你,赞美你,安慰你的声音,便犹如每天的落日,让它沉入大海吧。如王阳明落地之时,亲友安慰,其不以落地为耻,而以落地动心为耻,我动不动心,远比外界的事实和反馈来得更重要。我思故我在,停止了自己的想法,忽略掉自己的内心,我便只剩下各类社会角色,而那个“我”就没有了。

  关于龙场悟道——遇挫坚韧与悦纳现实。在被迫害,被贬至苦荒之地,瘴气湿重,言语不通等艰苦条件下能够得大道,总少不了坚韧的品质和对艰苦现实的悦纳。这让我也想到我的父亲,前两周,查出了疑似声门癌,在做各项术前检查时,他发出了感慨,大意是“我这一生怎么这样,这么坎坎坷坷”。确实,儿时玩耍,从三楼之高阳台跌落,幸得同村大叔路过伸手接住;少时外出务工,被滚烫的开水烫伤大腿,高烧不退,幸得当地老奶奶草药相助悉心照料;青年远洋潜水求生绳索被卡,拉回甲板时脸色已青紫,竟也奇迹般苏醒;关岛海域触礁沉船,幸得当地驻军所救,通过卫星电话与外交官员汇报沉船细节及伤亡情况,安抚船员并协助组织船员回国;在甲板上被钢索狠狠打中头部,身体被甩出甲板,所幸没有葬入大海…如此这般,竟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上帝的眷顾,海员的坚毅,不困于过往,悦纳后前行,才创造了这些奇迹。他的经历,于大多数人和我而言,太过跌宕起伏,而我这只小小的帆船,怎能遇到一些小风小浪就放弃远航。平凡的我们可能难以悟得大道,但可以坚韧,可以努力悦纳一切。

  关于平匪平乱的套路——发挥特长与谋定后胜。王阳明擅于写文章,擅于传播自己的思想,这些都成为他平匪平乱谋略的来源与支撑。中外不少名将,擅长的战术不同,但通过攻心来攻城,上胜。由此,我们反思,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是否更倾向于蛮干,确实,从生物本能来看,动手可比动脑容易得多,但我们努力的,不就是克服自己的生物本能吗。工作,家庭,生活,社交,尽可能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可能工作我们很难把控,毕竟大部分的我们,在工作中还难以做到自己说了算的`程度。但家庭,生活和社交,我们是可以的。比如我不擅长带孩子玩,那就把带玩这件事情交给更擅长的成员去做。我不是个天生的社交达人,那就不求自己朋友遍地,经营好现有的朋友关系即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是一件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不在于事情取得的成效,而在于做这个事情时,我们的感受愉快,那便足够啦。

  读这本书的收获,暂未收获心学的真谛,但从王阳明生平的几个标示性事件中能够有所启发,足矣。我想,这便是读书的魅力吧。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4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在“用心读好书奋斗新时代”读书活动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系统阐述了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传世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领下,我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本书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固守着旧思想,而应该不断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应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钻研,敢于发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只有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挫折、考验和磨练的人生,才能真正地迈向成熟和成功。我们应认真领悟并努力学习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保留着一颗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诚、无悔的人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伟大的前人交流,和深邃的思想碰撞。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深刻的文字中去感悟和体会,让优秀的理念引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从而让我们成为更理性、更健全、更饱满的人!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5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孙中山等都视为精神导师。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6

  最开始认识王阳明是高中时期一个朋友从北大图书馆借来一本王阳明传记,当时才开始接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论。相对于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类唯物主义言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这般主观唯心观点更加吸引我。“心”相对“物”来说灵动而富有朝气,是一个有万般可能的字眼,一如阳明心学创造的所有奇迹。

  我并不否认我国推行的唯物主义,但曾国潘、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大力推崇,阳明心学影响下发动的“明治维新”,所有的一切都无可置疑的表明,心学是一门能让人乃至一个国家迅速强大起来的学说,它绝对存在可取之处。

  王阳明画像

  明朝时期理学被打造成国家意识形态,朱元璋更是将理学之外的所有学说统统列入异端,这对于国家的管理无可厚非,但也严重制约了国民的现象力和探索精神。在这样理学作为绝对权威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思想家越有天赋,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将更加曲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少年时代的王阳明将“做圣贤”作为第一等事,立志成为孔子一般的人,他说“都是人,怎么就不能比”,使我深受触动,我想这绝不能用“年少轻狂”来形容,只有意气风发才是少年王阳明的代名词,也只有他这样的性子,才能在死气沉沉的文坛界打开一扇天窗。

  王阳明格竹子一事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其中提到“格物致知”方可“悟道”,于是王阳明拉起好友在家中准备“格竹”,希望能悟透其变化规律,朋友格了三天三夜,倒下了,他格了七天七夜,也倒下了。也由此开始了对理学的初步怀疑,但由于在理学绝对权威的大环境下,加之屡不中第,陷入迷茫、彷徨,开始怀疑自己,空有经略四方的志向而没有施展的空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地动心为耻”,道尽心中苦涩。他对落第可以无动于衷,但不能实现圣贤的理想才是他真正伤心之处。

  刘瑾当权时期,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许多有识之士上奏疏抗议,王阳明也不例外,只是将希望寄托于玩性不减的皇帝身上,便注定了失败:被贬去贵州龙场当驿丞,刘瑾甚至派人在途中暗杀。好在阳明机敏,制造跳水自杀的`假象逃过一劫。龙场人烟稀少、荆棘丛生,王阳明某日却在山洞中顿悟,“心学”这一学说竟就这样开创了。他当时也绝对想不到在龙场中悟到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将在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琼是王阳明的贵人,他们初见之时王阳明的心学已颇有一番成就,王琼意识到这是一个能堪大用的人才,答应给他一个平台,让他实现经略四方的理想。要知道王阳明一直有“为万世开太平”的目标,在军事方面可谓做足了功夫,从年少时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排兵布阵的玩闹可见一斑。史实也证明王阳明确有超绝的军事才能:平定南赣汀漳(盗匪),平定宁王(王爷叛乱),平定广西思恩、田州(少数民族民变),平定八寨、断藤峡(盗匪)都是不可复制的神话,就连日本的海军战神——东乡平八郎也对其军事思想推崇之至,很难想象一个自小体弱多病的文人会在军事方面流传千古。

  他在剿匪之时也不忘传授心学理论,同时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将所学的道理付诸实践,不实践就不算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举个例子,如果看到有人摔倒了,良知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去扶,你立刻依照良知去行动,这便是“知行合一”。倘若你有犹豫了,担心被讹而无动于衷,又或者心中想着借机获取某种报酬而行动,这都不能算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而非“知道”,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所在,但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外部世界已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我们面对它时,首先想到的不时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来适应它,如何击败它。这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欲,成了乌云,蒙蔽了我们的良知。

  所谓“致良知”,“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那么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不要拘泥于常规,世界运转总有一套行为准则作为参照物,他可能是法律法规,也可能是道德义务,人们心中思虑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这些,这时一定要以自己的良知为主导,时刻告诫自己摒弃贪欲,随心而动。

  不要在意他人的诽谤,世界之大少不了恶人,阳明心学修的是心,是由内而外的自信,对内心强大的人来说,所有的流言蜚语不过是光复良知的垫脚石。

  “事上练”,即注重实践,缺少实践的人遇事便手忙脚乱,人必须通过实践来磨砺自己的心境,从而达到“湖水化成冰”的心境,石子落下也泛不起一丝涟漪,使自己在突如其来的事情面前也能从容不迫。

  “存天理,灭人欲”,一个没有人欲的人毋庸置疑是一个强大的人,也是阳明心学的终极目标。心学可以强大我们的内心,使我们不被焦虑、恐惧、迷茫所困扰;使我们心念通达,与时俱进;使我们能用更富有智慧的目光看待万事万物。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7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前半部分通过描述王阳明一生经历,向我们介绍了作者心中的王阳明其人和他的“心学”理论。依度阴山之见,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在于“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人们找到自己内心的良知,并遵从良知去做,就可以达到知行合一,最终成为圣人。书的后半部分,是度阴山对王阳明“心学”的总结归纳,分别论述了心学的作用以及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看到后半部分的时候,我也在思考,如何定位王阳明的心学。

  如何定位王阳明的心学,我们可把它与辩证唯物主义做一些对比。

  从对待物的态度来看。唯物主义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王阳明说,物我合一,心外无物。看起来,王阳明是纯粹的唯心主义者。但是物我合一,心外无物,并不是王阳明心学的中心。王阳明的心学是把良知,即意识,放在了中心位置上,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所有的道理都在人的心中,物是其次,物来则照,物不来也不必向外寻找;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将中心放在了客观事物之上,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不过对物有一定的反作用;唯物主义的“知行合一”,是指人的认识和行为应当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说人的良知和行为应当统一。两种理论都主张实践出真知,唯物主义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王阳明说,格物致知需到事上练,光知不练就成了陆九渊的枯禅。两种理论有很多交差,也有很多不同。而关键的不同在于,它们立足点不一样。

  再从两者的`作用来看。

  唯物主义更能揭示事物的本来规律,以安全工作为例。唯物主义可以告诉我们,春节快到了,各个领域的安全生产事故一定会增多,因为人流物流在这段时间会急剧增加,人们着急放假的心态会分散人们在安全生产上的精力,这些都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基础。唯物主义还可以告诉我们,怎么才能应对这样的情况,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要加强监管(实践),还要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措施。唯物主义说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方法论。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则是提醒人们,要去做,和要去做什么?还是以安全工作为例。王阳明说,当我们知道春节期间事故会增加的时候,我们的良心告诉我们,要采取措施避免伤亡流血,保护群众的安全,如果我们觉得事不关己、觉得采取措施麻烦,这就是不正确的意念,要想办法去除并且动员自己换位思考深恶痛绝,而我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应该加强监管,良心和智慧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良知。知道良知怎么要求的之后,我们只需要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就行了。王阳明强调的是,要端正态度,要做。

  因此,王阳明心学对我们的指导意义,更多的在于它告诉了我们“只有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们才会全心全力去做事,才能执行合一、求真务实”。王阳明心学的价值定位便在于此吧。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8

  1。初遇王阳明

  第一次听说王阳明是在高中政治课上,讲他对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课本上将他批判为典型的唯心主义——你看不看花,花都客观存在。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从此也把王阳明和唯心主义打入了深渊。

  2。再遇王阳明

  第二次遇见王阳明,是看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把王阳明列为明朝近300年历史上的第1人。作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洪武帝为代表,明朝的英雄好汉层出不穷,各领风骚数载,能在这个英雄榜上排第一,王阳明绝对不同凡响。书中的王阳明是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还有教育家。这几个头衔随便拿出一个都可以名垂千古,没想到他短暂的一生就铸就了这么多辉煌。他的道德品格、政治操守、军事才能、哲学思想和教育情怀都让我觉得十分佩服。当年明月把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的篇章留给徐霞客,我想也是和王阳明心学呼应。徐霞客就是心学最好的实践者,在一个200多年不断纷争的政治帝国面前,徐霞客和王阳明就像一股春风,耳目一新,敢于跳出程朱理学和科举桎梏,做到真正的自由自在。王阳明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的发端。

  3。知行合一王阳明

  所以,接下来就看了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从他的生平事迹中探寻他心学的真谛。对于我来说,读心学的感受就是从心所欲,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在的欲望、物质、言语所左右,真正的去修炼自己的心,知道什么是善恶,能够去恶从善,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最后就是回到自己本真的'状态,也就是直觉。通过知行合一,不断充实自己的身心感受。这让我想到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所说的,人有两个系统:

  (1)系统1是直觉情感的直观感受系统;

  (2)系统2是逻辑,理性的间接系统。

  王阳明所做的就是让我们找回那系统1,并且通过系统2不断的修炼,让系统1不断锐化,变得更为理智,生命也会变得更加从容和睿智,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坚守。

  正如王阳明所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分辨好坏,但在漫长的学习与社会的磨砺中,模糊了善恶之间的距离,正如韩寒所言:“成人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迷失自我,失去力量,慢慢都被磨平了,变成了无趣的’社畜‘。

  4。阳明与三毛

  王阳明的心学让我想起了三毛,她就是心学最好的诠释。三毛从小数学不行,性格又古怪,感觉自己融入不到成人世界中。但她喜欢画画,读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偏偏在人人避之不及的撒哈拉沙漠,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心归属的地方,也找到了自己爱情。这才有了那么短暂却美好的撒哈拉故事。心之所向,素履所往,这就是心的力量。

  5。坚持初心

  王阳明的心学,有点唯心也有点禅修的意味,但不同的是,他不是出世的修行,而是儒家入世的实践,不断通过实践来磨练自己的内心,来坚守自己的初心。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我曾通过冥想企图断绝一切外部的声音,但心学却要顺其自然,让这些外部声音内化成内心更强大的自己,更加坚定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自己的梦想,做自己的主人。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9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终于完整的读完度阴山先生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更加发觉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也对王阳明心学有了更深的感悟,对知行合一有了更正确的理解。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行”不单单指行动,而更指要听从良知的指引,祛除私欲,不断用心地在“事上练”!专心在良知上下功夫,用良知去做事,你就能获得幸福,成为心灵的圣人。

  王阳明先生还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所以,良知中本就包含行,这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自己内心真的收到了极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

  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学: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不要过度考虑外界的各种评价,要敢于尊崇内心良知的指引,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这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的辉煌传奇,为我们剖析了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让心震撼,让心清明,值得反复研读。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0

  一个月前的深夜,长辈在微信上给我推送了央视制作的大型纪录片《王阳明》,该纪录片一共5集,每集40多分钟,以《溺》《困》《悟》《功》《明》五个篇章将这位明朝大儒的一生串联起来。结合辛柏青的倾情演绎,场景、摄像、服化道极具写意与古韵的制作呈现,令人颇感惊艳。

  看完后,总感觉意犹未尽,便在网上搜寻了与王阳明有关的著作,恰巧度阴山先生写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被我捕捉到,细细的进行了品味。

  有一种精神叫执着。从小,王阳明就立志要成为圣人。他的父亲及族人知道他的想法后,对其百般劝解与阻扰,要他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而王阳明似乎着了魔,独处山洞、冥思苦想;他对着竹子盯了三天三夜,茶饭不思,滴水不进,格物求道。成为圣人是他从小就立下的理想,这个理想在他心中埋葬了二十五年,39岁,他终于悟道,最终成长为一代圣人。他的经历告诉我们:

  一是要专注。当今世界,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物欲丛生,让我们无形中失去了初心,迷失了方向,变得浮躁,人云亦云。在这个嘈杂的世界,“静”是一种本领,我们要清晰自己的赛道,静下心来,持之以恒走下去。

  二是要有深井思维。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喜欢补短板,补了这个,又补那个,没有深挖自己的优势,以致于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什么都不专,缺乏特色,容易被取代。深耕优势,扬长避短,将自己的优势无限放大,就如同深挖一口井,时间久了,自然能够天旱不干,源源不断。

  有一种成长叫做逆境。39岁是王阳明人生的'分水岭。39岁之前,他的人生可谓跌宕起伏,迷茫不明;39岁之后,他的人生一路开挂,顺风顺水。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龙场悟道。王阳明得罪了朝廷的一个宦官,多次被追杀,逃到龙场,有一天晚上,他突然醒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尔后,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观念。

  人在事上磨,经历过大风大雨之后,才能处事不惊,遇事不慌。回顾自身经历,20xx年对我而言可谓是爬坡过坎的时期,那段时间可谓是“千头万绪的矛盾,千辛万苦的工作”,但对我而言,那也是最有收获的日子。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总得难到一定程度,你才会思变,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不走出来,就永远看不到外面的风景。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苦难摧毁了心智,再也站不起来。

  有一种革命叫做破“心中贼”。历史评论王阳明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在他身上,有三分痞气、七分正气。他惯用伎俩、兵不厌诈。有一次他去打战,交锋之前,他写了一封信给对方军队的将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敌军的将军士兵心理防线崩溃,此次交战,不战而胜。

  王阳明有一句名言流传千古:“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每个人的意识都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我们的内心会有两个声音,有一个声音叫我们勇往直前,还有一个声音劝我们安贫乐道。两个“我”在斗争,有的时候,那些“小私心”“小心思”占了主导,让自己去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一些有失公允的事,这些都是“心中贼”,这些贼不破,人就容易被眼前的一时一事所蒙蔽,从而言不由衷,失去良知。看一个人是否有大德,就看这个人在关键时刻尤其是涉及到他个人利益层面所表现的气度和涵养。

  这便是我的一些理解和体会,不一定是原文本意,有一些是自己的思考。经事以长智,人生是一场修炼,要在漫长的人生中立言、立德、立行。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1

  在这个日益浮华,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们的内心有太多的困惑与迷惘,让我们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而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许应该收拾心情,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的封面上映着一个长髯老者,他看上去面色黧黑,身材清癯,病病恹恹的样子,让人想不通: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又创建了怎样的思想,竟然赢得了后世“古今第一完人”的超高评价?带着这个问题,我一头扎进了书中。

  其实,王阳明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在于“龙场悟道”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心学体系,并把其中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用于后来的江西剿匪与平定宁王叛乱等不凡事功之中,以此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事功与思想并重的`圣人典范。所以,了解阳明先生的学说,对现代人实现内心的安宁有莫大的好处。

  用“知行合一”武装起来的王阳明,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历尽劫难、矢志报国的宽阔胸襟。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初入仕途的时候,正是刘瑾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当权的时代,飞扬跋扈的“九千岁”自然不能让这个正直文人屈服,于是他遭人记恨,常年遭受流放和追杀之苦。在颠沛流离中,王阳明竟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心学体系。公元1516年,王阳明下江西平定了土匪之患,又碰上了宁王朱宸濠叛乱,他果断地判明形式,只用了35天就将这场天大的祸事消弭于无形,但当他九月份抵达杭州献俘的时候,却因宦官谗言,平乱功劳被无情褫夺,还险些被再次投入大牢。这些,他都没记在心上,连后来朝廷敕封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新建伯”的爵位却没有铁券和俸禄的事都没放心上。他一直以国家为重,以自己的名利得失为轻,56岁还带病上战场,不料竟客死舟中,令人扼腕叹息。王阳明宽阔的胸襟值得后世的我们反思。

  二、阅遍繁华,波澜不惊的强大内心

  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在“知行合一”四个字上,其中的“知”解释为良知,王阳明是在说: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良知一旦被某事所触动,就必须行动起来了解它,参悟它,解决它,而不能“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可以说,正是由于建立了这种坚毅却又淡薄的独特个性,才让王阳明阅遍繁华而宠辱不惊。后来,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把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阐发为了“只知是非,不顾利害”的“求是”精神,阳明先生又是功劳不小。

  读王阳明,了解他的心学体系,会让我们的良知——我们的心感到光明,所以,我们都应该向阳明先生靠近,哪怕只是翻一翻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会让我们受益不小,行有余力。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2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与生俱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人们可凭良知判断是非善恶;“行”即行为,是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这道理看似简单,要做到却太难太难。因为王阳明的“良知”所指,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既然这些已存在于我们的内心,遇到事情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判断,并指导行为,便是知行合一了,但是难就难在我们真的能做到听从内心的声音吗?身外环境太多的干扰、太多的规则、太多的`套路,早已遮掩了初心,遇到事情越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越难做到知行合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王阳明的伟大在于他始终能遵从自己的心,蔑视权威、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在立下不朽功勋后,由于他军功和思想的光芒过于耀眼,权臣嫉妒,皇帝忌惮,给了他极不公正的待遇,而面对这一切,王阳明毫不动心,因为他的初心就是为天下百姓谋幸福,为江山社稷谋安稳。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这正是王阳明超凡脱俗的圣人境界。

  希望王阳明的心学能够得以光大,希望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听从自己心的指引,知行合一!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3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与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人心古今中外是相通的,而王阳明的心学就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1、我是自己的主宰。

  告诉我们人人平等,这个平等不是从人的外在具象例如财富权利地位等方面来说的,而是说每个人从出生就心存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是非”属于智慧,“善恶”属于道德。圣人也不过是既有智慧又有无懈可击道德的凡人,而你一出生就具备这两种素质,所以你是个潜在的圣人。只要你按照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做事(致良知),那你就是圣人了。自然而然致良知的,是圣人;勉强自己而致良知的人,是贤人;不肯致良知的说明他的良知被蒙蔽了,那就是愚人。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指出,良知在人,永远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盗贼,你喊他贼,他也不爱听,这就是良知永远存在的体现。

  所以人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充当别人的主宰,任何人也不可能有资格控制别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有权利控制和支配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能主导自己的人生。

  2、只俯首于自己的心。

  只俯首于自己的心,实际上是要求人们要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

  王阳明说,一切真理都在我心中,所以不需外求。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不迷信权威,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违背自己的良知。当我们遇到不公时,良知是知道的,天理也受到了伤害,勇于反抗才是正解。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对不公正的忍让和你杀人放火本质上没有不同,都是伤天害理。

  这就是王阳明告诉我们的真理:人人平等,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要做一个独立自主、勇于反抗的致良知的人。

  3、去心中贼之私情。

  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心中的贼都出自七情六欲(七种情感:喜、怒、哀、惧、爱、恶、欲);六种欲望:色、生、香、味、触、法)在七情中最容易犯的就是哀伤忧愁,而最傻的是愤怒。有人可以不哀伤过度,但从来没有人不会愤怒。有人说,愤怒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生物家通过实验证明,愤怒和慢性自杀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如何应对愤怒呢?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从当事者变成旁观者。

  4、去心中贼之私欲

  什么是私欲,过了的基本欲望就是私欲。人们最容易也是最严重的“私欲”——好名(爱慕虚名)表现之一是“表现欲”(追逐名利),表现之二是把抱怨和指责别人当成是一种生活。

  王阳明曾说:“真正的'修行之应该经常反省自己”。当你看到自己有那么多缺点时,你还有时间指责别人吗?

  如何应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闲思杂虑也是私欲

  闲思杂虑说到底是从好色、贪财、慕名这些病根上滋生的。 例如人对未来的憧憬,实际上却是贪欲。

  如何应对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人生在世,不可拘泥于常规

  不拘泥于常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人生在世,准备遵循任何外在规则和违反任何外在规则前,首先要问自己的良知是否合适,因为常规不在外,就在你心中。

  7、我们该追求什么

  人的一生应该追求什么,人人都有自己的说法。

  如何应对呢?专心做事才有可能实现追求。

  8、如何对付恶

  一个被外物所控制的人,他的自我在哪里呢?不要被外来的毁谤所击倒,因为这不值得,也说明你太脆弱了。

  王阳明说:“毁谤是从外来的,圣人也无法避免”。

  应对:要自我克制。

  9、不要操心

  事情来了就去做,事情不来也不要去找事,不过是随感而应罢了。

  王阳明说,相信人生是多变的,没有人可以预料下一步将发生什么。“操心”的事,是愚蠢的人干的。你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不要操心,并不是指你什么都不干,而是要从根本上下功夫,也就是光明良知,而光明良知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去事儿上磨炼。人必须通过做事来磨炼自己的心志,磨砺自己的心境,这样面临事情时心才不会乱,处理事情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才能做到“静时心也定,动时心也定”。

  人真正的风度应该是遇到变故遭遇屈辱时,在这个时候,平时愤怒此时能不愤怒,惊慌失措者到此时不惊慌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亦便是用力处。

  10、获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对立

  所谓“不刻意”,就是说“好恶”全凭天理,再无他意,就是不要刻意和事物对立。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都希望能拥有功名利禄。的确,功名利禄是可以让人产生幸福感,可问题是,人有一样东西和别人无法平等的,这就是天赋。如家把人分为三等:生而安行者———只要稍加学习就能成为圣人的人; 学知利行者———通过刻苦学习可以成为圣人的人;困知勉行者———被动刻苦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圣人的人。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4

  正如作者度阴山所说,王阳明的心学在人际交往关系中是非常适用的,但要放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存在短板的。就如王阳明说,孝敬父母是不需要向别人学习的,只要遵从自己的良知就可以做的很好。但如果是造火箭什么的呢,你难道也只能遵从自己的良知而不外求造出来吗?如果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说,王阳明的'心学应该属于唯心主义哲学。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王阳明到现在也不怎么红了,因为现在的中国是遵从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

  现在我身在机关单位,人际关系复杂,但我为人处世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需时时自省,达到知行合一。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5

  这么厉害!心学到底是什么学问?“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思吗?孔孟程朱之外还有这样的圣人吗?这是我刚接触王阳明和心学时的疑问,很遗憾的是知道王阳明还是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开始的。

  作为改革开放的新生代,从小不读四书五经,甚至连三字经百家姓都只作课外读物背不出三句,于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有着天生的距离感,上学后多少也在语文课上学一点古体散文诗词,但是欣赏起来总有点吃力,对于古典文学有点敬而远之。

  直到央视《百家讲坛》播出,易中天钱文忠等人把古文化用现代语言重新演绎了一遍之后,像我一样的普通读者眼前一亮,原来古文化也曾光辉灿烂,古文学也同样博大精深,只是缺少了引路人和好的载体。

  几年前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一时间在图书市场所向披靡,无需考证无需引述,只需要一点史实加一点故事再加一点想象力,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我们这些不读史书的人也可以在看完后对明朝历史侃侃而谈,这是古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重生。

  几年后度阴山以类似的笔法,摒弃枯燥乏味的古文引述,使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把王阳明的生平以编剧的手法写了一遍,加上一点点玄幻一点点添油加醋,把王阳明生平的大小事件写的生动活泼,更厉害的是把心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融入其中,把心学这门看似高深的哲学高度提炼,简单化拟人化,让人一看就懂,不至于半途放弃。

  即使在这个资讯发达的电子时代,如果简单把一种理论以书面的方式写出来,例如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或者马克思的资本轮简单的书面化,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去买来看这种书,更不用说是用古文撰写的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了,度阴山和当年明月们就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就像是翻译家和小说家的结合,把晦涩的古文学用现代语言翻译过来,语言上幽默诙谐一点,内容上不失其精髓,这样问题迎刃而解了。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王阳明的心学伴随着他的建功和悟道成形发展,他一生的事业都建立在他的心学基础上,这样的哲学家找不出第二个,我们也可以理解成理论结合实践,虽然这只是心学的初级解读,不过作为理论指导,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已经足够了。

  度阴山想必已经领悟了心学的要旨,能把王阳明和心学用这种方式写出来不就是最好的知行合一嘛,作为历史书或者哲学书都可以算作王阳明心学的引领之作,书本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能够让普通人看明白的书就是最好的书,这点上,度阴山显然已得心学真传了。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相关文章: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03-21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7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09-15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5篇04-08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10-08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07-28

王阳明名言02-11

王阳明名言13篇02-21

王阳明名言12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