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字极简》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字极简》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本书是在青岛方所书店看到的,题目谈到了数字极简主义,有点儿类似于精益生产,就买来看。其实这本书主要是探讨技术对个人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作者卡尔·纽波特是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他是一名畅销书作家,还著有《深度工作》等。
除了物质会令我们上瘾,技术也会使人类上瘾。以前我们是沙发土豆,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电视机上,现在随着移动网络应用于智能手机(国内大约是20xx年开始),人们开始被手机控制,变成了信息瘾君子,没有多少人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每天在手机软件上花费了多少时间。各种APP占领了人们的智能手机,很难割舍某个偶尔有用的软件。就像手机空间不足,需要你删除一些应用软件,你会表现出选择困难症一样。至少我是这样的,虽然清理软件提醒我有一些程序已经60天不用,可是要立刻删除它们,还是有点儿顾虑,或者卸载了几个软件之后,直接放弃了清理。如果现在玩一个挑战删除你手机里无用的应用程序比赛,大概率你赢不了。
间歇性正强化和社会认同驱动力两股力量综合作用在你身上,令你技术上瘾。数字生活中充斥着条件反射行为和强迫性冲动。使用手机掩盖了缺乏健全休闲生活导致的空虚。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者本身变成了产品,注意力经济热火朝天的开展起来。手机变成了一块无孔不入的广告牌,当你家里有了智能手机,电脑和电视看起来都显得多余,而且手机越来越像移动的笔记本电脑,就缺一个键盘,或者也不需要。
读图时代里,我们被屏幕环绕、监视,人们对朋友圈动态持续关注,一些朋友因为小礼品会要求你点赞,或者你不自觉的会为某个内容点赞,而查看自己获得了多少点赞,就是一种新形式的吸烟,区别是烟草公司想要你的肺,软件公司和应用商店想要你的灵魂,科技公司正在“劫持”你的大脑。短视频如潮水涌来,人们不断强迫自己刷新新闻和看更多的新鲜出炉的视频。在新闻讨论里,人们情绪激动,在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已经义愤填膺。现在一些新闻软件甚至允许人工智能生产文章供读者阅读,无脑报道繁多,要在一堆垃圾新闻里看到你真正关注的东西很难,许多新闻互相转载,内容高度雷同,几乎毫无价值。
作者从《瓦尔登湖》说起,梭罗如何试图对抗工业化带来的严重去人性化?梭罗也不是完全隔绝于世,他在寻求独处和社会联系之间切换的能力。当你把一切金钱转换为时间,以生命来换取金钱的时候考虑一下值不值?你所收获的值得你付出那么多的生命吗?回到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问题“一个人如何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梭罗认为要“不断计算、不断权衡,我究竟会获得什么,又会失去什么?”。今天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我们与网络信息之间的关系,你在所有软件上花费的时间到底换来了什么?是“今年好好干,明年哥给你娶个嫂子?”,又或者我们降生人间就是为了在屏幕上点点戳戳?不用双手去干事。就算你每天把所有时间都花在社交软件和应用程序上,你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像Facebook那样的商业帝国。
人如何逃脱技术的控制,具体的来说,逃脱智能手机里各种软件的控制。数字清理的目标不是让你暂时性的摆脱技术,而是要在你的数字生活中触发永久性的转变。首先要想明白,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项技术对我珍视的事物有无直接帮助?在智能手机编织的数字世界里,你的行动目的是什么?你能否在技术应用中依旧保持自律进行自控?如何从自身的价值观出发,把新技术从一种干扰编程支持美好生活的工具?你所使用的各类软件,他们带给你的好处和你使用时间的长短到底有什么关系?
第四章讲到了独处的重要性,我们习惯了研究和探讨亲密关系,认为亲密交往是人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不尽然,因为历史上有许多人独处也没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现在我们足不出户就好像朋友遍天下,各种群里认识不认识的人加起来估计有大几千人,他们的生活动态充斥在朋友圈,人们已经独处缺失了。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从小就活在手机营造的世界里,有的家长甚至直接扔给孩子一部手机,充当了童年奶头乐。他们处于高度互联的状态之中,正在为这种成长环境付出心理上的代价,可能会骤然产生罕见的焦虑症。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何为重要之事?也无法建立起牢固的人际关系,看起来小学配备大量的心理辅导老师也是一种有备无患的做法了。
20xx年左右的时候,我看到一篇外文文章,说的是有个人跟自己的手机分离了一整天的体验,人为的制造了一段他人联系不上自己的时光。现在我们机不离手,人机合一,手机从一种偶尔有用的工具变成了再也无法离开之物。如果出现长时间大规模的停电,估计不少人都得发疯。尽管随身携带手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被认为夸大了,但是想过一种有时不带手机的生活还是很难的。就仿佛20xx年听说有一个同学她一天手机只开机两个小时,没有邮箱,没有任何通信工具一样,如果不带手机,我们仿佛脱离了人海,独居在孤岛之上,郁闷无法派遣。
回到年轻一代上,现在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再交谈时察言观色,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更不必说微表情,导致他们缺乏共情能力。人们更喜欢躲在手机后面跟别人聊天,网络相亲也不是不可接受,虽然成功率不高。各类社交软件爆发,认识一个陌生人无比容易,但是你想给朋友打个电话,看着手机通讯录都不知道该打给谁。你在纠结要不要给朋友的朋友圈点个赞,但是你不会考虑和朋友见一面,安排时间与他们实实在在进行一次交谈。如果你停止使用一些社交媒体,那些只在社交媒体上跟你有联系的人就会瞬间蒸发。维持数量庞大而松散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近年来才发生的事。或许,你根本不应当与这么多人保持联系。你的生活中,到底有多少能定期与你们进行真实交谈的人?咖啡馆是越来越多了。
最后,当你放下手机,获得了大量的休闲时光以后,你要去做什么?这就好像你突然有了很多钱,你要去做什么一样。如何度过你的24小时,如何积极休闲?如何逃脱手机控制,重获自由?如何从无休止浏览动态的陷阱中挣脱?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许这些问题并无适应于每一个人的答案,但是你可以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试探性的采取行动,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方式,在手机娱乐消遣和主动休闲之间找到平衡。最后,虽然你不需要把你的手机立刻换成老年机,但是用一些不太智能手机或许是有好处的。
【《数字极简》读后感】相关文章:
极简宇宙史读书笔记06-27
《极简主义》读后感02-22
《极简主义》读书心得04-20
无限极开业贺词02-09
简·奥斯汀名言02-11
数字的谜语05-17
数字的成语02-23
简嫃的优美句子08-24
关于数字的成语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