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
万历即位之初被认为是明朝中兴的开始,万历皇帝的励精图治给了所有人希望,可是万历的兢兢业业好像并不是由他自己内心驱使的,而是被张居正的道德批评和皇太后的废帝恐吓而驱赶成的。当太后不在,张居正表里不如一的现实被发现时,万历内心应该是充满愤恨的。对于如何做一个好皇帝充满了失望。明朝的文官系统太过庞大,上下层组织系统处于一种混沌低效的传统状态,将道德而不是法律作为治国之根本。为了维护现状,保全自己的`名声,申时行只敢做和事佬,任何事情都表现出和稀泥的姿态,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不步张居正的后尘而已。
张居正比他更有魄力,也比他更有争议,有自己的宏图大志,想要改变明朝已有的系统,却在皇帝面前不能做到表里如一,对别人严格要求,对自己的亲信却肆意放纵,直接导致自己道德名师的形象在万历心中坍塌,结果落得个死后被清算的地步。主少国疑时的权臣、改革家没有做出巨大贡献,真得很容易被清算。戚继光因张居正而起,因张居正而落,虽然的确是一个将才,但是和张居正一样,有阳有阴,总有一些东西不能见光。反观海瑞,他虽然真的是清官,可是清官就一定能救国吗?只能充当朝廷的门面罢了。没有完善的底层系统,再厉害的官员也无回天之力,张居正海瑞如此,蒋公亦如此,还是龙妈聪明,学习我党方略,从建立底层系统开启丰功伟业。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
前一章写万历皇帝,黄仁宇描绘的其中的繁文缛节不禁让我想起了前几天看的梦工厂动画《功夫熊猫感恩节特辑》。
这样的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东西,之所以在我脑子里形成诡异的联系,全然要归功于其中对中国古代礼节的刻画。万历中皇帝的早朝制度,还有慈圣皇太后对万历皇帝奇怪的亲情表达,(不是通过亲切的语言,而是请学士写文章,并诵读)这些甚至有些可笑的礼仪表达,阻碍了情感的传递,就像功夫熊猫里的武侠大会上各种礼节,各种严肃怎么也抵不过在家里吃面条的温馨。
过分的礼仪有时是一种灾难,尽管作为表象的礼仪在现实里世界所表达的内核已经不如之前那样反应等级,但这种形式化的东西在社会上仍然蔓延,具体有如把老人折磨得不行的被志愿服务等。因此从古到今,无论是外国人看我们,还是国人看自己的这种形式化礼仪,是不是应该有所改观。 万历后篇,有关于张居正经济方面的变法,以及戚继光在军事方面试图进行的改革通通失败,不得不让人联系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当朝竭力维护的`体制,一个要求思想同质化,毫无异端声音的体制。这种体制总归是要维护皇权。另外,思想上同质化的延续,导致了今日的教育体制培养出的孩子成为了世界上最缺少想象力的一类人。这样的联系看似无稽之谈,无可考证,但我相信事情的形成还是有历史根源的。 关于对历史的态度,请允许我胡言乱语几句。国人以自己的历史为傲,但太依赖历史,会让人难以畅想未来。就像电影产业一样,当中国人执着于拍摄武侠大片时,美国人已经用《阿凡达》《盗梦空间》来阐释未来的样子,没有历史便创造未来,在贫瘠时反而能造就更好的创意,国人应该多一点忧虑意识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
公元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英文版书名叫无关紧要的一年,似乎这一年发生的事似乎都无关紧要。但作者分别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着手,为我们勾画出了明朝当时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思潮等等,并尖锐地指出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只靠道德而不是法律去管理一个国家其必然的缺陷。
大学时读过这本书,但是当时只是当做历史故事书来读。直到去年人民的 名义热播,这本书又经过高育良书记之口再次热了起来。我当时就想,高育良书记之所以这么喜欢提及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应该是他有着跟明朝当时官场以及官僚相惜的心态吧,比如高书记跟申时行那样把握官场的阴阳,打着太极,揣摩上意,和着稀泥等等,简直如出一辙。后来再一想,为什么编剧周梅森要不断地在剧中强调这本书,除了暗喻剧中人物之外,会不会有一丝借古讽今的意味?高书记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他从万历十五年里看到了自己,而我们通过人民的 名义去看高书记,却并没有察觉他所做所为于当今官场的格格不入,也就是说高书记觉得他像明朝官,而我们并没有觉得高书记是一个明朝官。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因为历史是不断重复的吗?还是因为我们社会特别是官场制度相比于明朝就没有进步?
哪怕不去想那么多,至少通过这部剧去读万历十五年的人,最终都会认同一个国家只靠道德而不是靠法律去管理社会,那必然是有其局限性和落后性的。我们能够读完这本书再去思考当今社会之现状,还是要感谢周梅森跟黄仁宇两位先生对开启民智所做之贡献。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
读史使人明智,初读《万历十五年》,心中总是愤慨万千,直至读完才明白一些其中内容,说懂只能是贻笑大方,如下只能称为一些个人心得。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雨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从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再到万历皇帝、戚继光、海瑞到最后的李贽,这一段几乎在每章都有写到。本书以六个历史人物的失败来起笔,然后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入点,来映照整个明朝的命运。帝国的灭亡在这一些已经注定好了结局,失去了最后扭转乾坤的最后机会。
此时,帝国经历了200多年的统治,文官集团已经达到了统治的巅峰,制度已经僵化,朝廷的管理已经失去了控制,而作为帝国的主宰万历皇帝也成为朝廷所需的一个吉祥物,以致帝国在缺少早朝的25年都能顺利运转下去。这一年万历皇帝即位已经15年,从9岁孩童,到如今正值盛年,终于有了清晰地感受,无能为力。这一年,张居正逝世已有5年,在这一个不需要丞相的.时代,其人也是无可奈何。这一年申时行任首甫已有五年,依然用自己的“阴阳”之法来维持整个朝政的平衡。这一年万历皇帝才值24岁就已经成为了活着的祖宗。这一年一代清官海瑞溘然离世,坚守一生,却始终游离世界之外。这一年,一代名将戚继光也走了,文武双全,却也逃不过这时代的轨迹。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
提笔即是练字时,写下即永恒!
看完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后,让我又重新认识了历史。
全书共分七章,分别写了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模范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抗倭英雄戚继光等。同时,也写了他们之间存在的重重矛盾,如皇帝与群臣的矛盾,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矛盾,官员与官员之间的矛盾等等。
《万历十五年》从“大历史观”的研究视角出发,选取了明朝万历十五年作为考察切入点,运用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和传记体式的章节,通过对关键历史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国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大历史观,即宏观的、系统的'历史,也即“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历史”。
《万历十五年》以1587年为关节点,在历史的脉络中延伸,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大事与人物着手,记叙了明朝中晚期的种种社会矛盾和开始走向衰败的迹象。作者指出,“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正是从这些细枝末节的中,作者认识到,万历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转折点,是历史的关节点。
推荐大家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
宋明两朝江南经济都是很活跃的,但是经济上的发达被没有倒推政治上的破局,展现出死局。其实是缺乏张居正那样的经世之才的破局者。张死后一直没有掌控全局的首辅,可以避免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内耗。申时行作为太极高手,非常清楚自己面临的现实,在皇帝与大臣之间充当和事佬。其后的首辅们均不能做到如此。内耗不断,君臣二心,再加上大臣之间的派系争斗,使得朱家朝廷没有能力从民力发达的.江南抽取资源。先是改革与守旧之争,后是宦官与东林党人,尤其是后者。需要注意的是魏忠贤这个人,官方定位大奸大恶之徒。我认为是片面的,实际上他是张死后唯一可以掌控一切的人,因为碰上了一个热心建筑事业的皇帝。
仔细看看魏忠贤“专权时代”,大明朝虽然天灾不断,后金叛乱不断,但至少可以控制的局面,朝廷可以从江南收取民力资源。崇祯拿下魏忠贤也没有错,但是没有魏忠贤掌控资源的能力,他收回了魏忠贤的权力,但是没有收回魏忠贤收取资源的能力。这就悲剧了,崇祯太操之过急了,这与他性格有关。权力之所以诱人,是因为权力背后获取资源的能力。魏之后,东林党人上台,这是一群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娼女盗之徒,根本无能力掌握时局。事实上这些出至江南的东林人,本身就与江南作坊主有紧密关系。
中国古代,大多数读书人都是有钱人家,贫苦人是没机会、没资源、没能力读书的。这样的东林人又怎么会从南方汲取民力、财力以支援北方的战时呢。实际上宋明两朝,包括后来的大清朝,江南民间都有丰富的民力、财力,只是中央没有汲取资源的能力,亡国已成必然。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7
《万历十五年》讲的万历年间一个很普通的年份,叙述的人是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方面举足轻重的人物,它把明朝的官僚机构的“阳”和“阴”说的极为透彻,不禁让人冷汗涔涔,其实每年都可以是万历十五年。年份固然寻常,但早已埋下了衰亡的伏笔。
作为一部明史经典著作,它很好读,一点也不生涩难懂,仿佛在看小说一样。主要人物的每一次选择都让人揪心,心理活动也特别真实可感,可能会有严苛的历史学家不屑于这种讲述,但平心而论,对历史的.解读很多时候都是作者的主观思考,既然如此,何必力求表面上的客观。直接抛开那些顾虑,将文字写得精彩些,观点阐述得深刻些,脉络梳理得清晰些,这样才是读者的幸事,也为作者解开了传统的枷锁,便于作品的广泛流传。
《万历十五年》提出的主要是一个观点,即“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至明代而极,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这个观点特别震撼,书中也给出了很多论述,十分令人信服。
当我们看着书中那么真实可感的人物一步步走向各自衰落的结局时,才真正明白:事件改变命运,命运改变人,人改变历史,时间改变一切,永远都是这样。
读史可以明智,关照着他们的命运,我们可以看懂很多事情,也能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对”的选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
我先读了明朝那些事,因为笔法幽默轻松,所以是一气读完。读的过程中查了很多资料,也偶尔百度,整个明史出场人物众多,也读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也有很多在历史框架内左右挣扎,企图挣脱时代的镣铐,推进历史政治军事经济的全面发展,却始终领悟不出桎梏不前的原因。
历史的发展受各方面影响的因数太多,黄仁宇个人经历丰富,使他对历史的认识有独特的思考。万历十五年另辟蹊径,企图从大历史的角度,节选几个代表型人物,进行阐述。
以张居正为文官集体中的异端代表,企图调整腐朽落后的政治体制,推进法制改革。以海瑞为道德文化坚守者代表,解读了坚守陈例,缺乏法制规章的弊端。以申时行为例图维持现状左右疏通代表,却功亏一篑,阴阳即导致了国家机构运行的低效,也割裂了文官集体。
武将戚继光的改革之所以能成行,一是没有从根本上动现有体制的手术,二是得到了张居正的鼎立支持,在保守中推行,但最后还是在张居正落势后,随着张居正改革的废除,一同消失在历史尘埃中。
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面对混乱的现状希望有所突破和改变或者凭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努力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避免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击,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无法推行,小心谨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国家此时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9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
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
读到《万历十五年》中《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值》这一章,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对海端怀有散意,但却不大赞同他的作为。海瑞作为这样一个模范官僚,与当时的体制格格不入。
无疑,海瑞的道德责任感极高,严格按照四书五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言行。但他处事古板,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对于有待斟酌的案件,海稀的判断标准是,“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守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属刁顽。”用这样的精神来判案,显得草率而荒唐。海瑞一生清贫,敢于直言上谏,大胆对抗上级。他曾向嘉靖皇帝上奏,指责他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而多疑愚蠢的君主。这种疏奏简直是史无前例的,但海瑞取做,并且做了,并赢得了百姓的称赞,成为清正廉明的代表。
海端的官场仕途几经沉浮,由于他行事耿直刻板,任职一方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全然不顾地方势力与个人生死,最终因触及大批人的利益卷入纷争,他孤军奋战,终是寡不敌众。在君子的世界里,出任做官是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以这个标准来看,海瑞是不折不扣的君子。他一生辗转各方,铁肩担道义,为百姓奔走呼号,始终坚持自己内心的通德律。
海瑞行事古板,怪僻而执拗,是官员眼中的难缠人物,但他也是很多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1
黄仁宇先生以大历史观集中考察明朝历史,通过前期大量阅读史实资料及学术研究资料,综合个人历史研究成果,一举将明朝兴衰的前因后果摆在一起斟酌,最终将明朝的历史节点聚焦于一个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暗藏玄机的万历十五年。
文中一直提到这一年是无关紧要的,却在黄仁宇先生从不同角度对关键历史人物的融会贯通地剖析之下,显示着这一年的'不平凡——以各个关键历史人物最终不幸的归宿,暗示着明朝最终历史走向——文官集团以孔孟道德作为立国之本,越来越僵化的政治体系与落后的法制体系,社会发展寻求不到创新的途径,即使有,也总是被大环境所扼杀:
万历皇帝因个人之力无法抵抗固化文官体制而不再热衷于国事的退变、张居正鸿鹄之志以及先明政治手段与策略的落空与死后被反、申时行勉力维持文官之间平衡的无奈、海瑞作为最廉洁最死板清官独自硬抗没有法律支撑的土地纠纷、戚继光有志规整强化军队建设却屡遭文官压制的无力、李贽欲寻求个人自由却始终受限于传统道德的压抑,每个历史人物的不幸都能印证明代的社会思想之僵化,终将终结为努尔哈齐及其儿子所取代。
还有点奇怪当时的传统观念会认为文化与政治与生活不能同时繁荣?有一个很独特的历史观点,“文”与“质”的关系。哲学家李贽发现文极必乱,乱而后治,由重文转重质(“质”保障人民生活质量)。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2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也是他的代表作。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作者认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作者揭示出了明朝虽然当时国力强盛,但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的原因。
有评论说: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前辈,古时候的读书人,或者叫作儒生们,是怎样作人做事的。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从经典里学到了一些粗浅的原则,觉得自己懂了春秋大义,站出来管理国家,妄断天下的是非屈直,结果把一切都管得一团糟。大明帝国是他们交的学费,大清帝国又是他们交的学费。老百姓说:罐子里养王八,养也养不大。儒学的罐子里长不出现代国家来。万历十五年是今日之鉴,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之鉴,希望他们读过此书之后,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气,在书斋里发现粗浅原则的热情会有所降低,把这些原则套在国家头上的热情也会降低。
通读下来,戚继光给我的印象最深。后来又读了有关戚继光的其它史料,感觉戚继光虽是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但他也并非刚正不阿,也惧内,也和当朝首辅张居正拉关系。总之,人无完人。英雄也是一个平常的人。
历史是一面铜镜,但遗憾的是,历史在不断地重演着,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3
结识这本书,但这种偏学术的历史类作品对我这个历史渣渣很不友善,所以就搁置了。最近因为热播综艺节目一本好书,王劲松老师实力演绎万历一生,重又读起这本书。是为缘由。
毫无疑问本书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作者客观公正的用大历史观的陈述方式叙述了明朝中这一段由细节入大局的历史。
全书以张居正申时行两位首辅讲政治,以海瑞讲经济,以戚继光讲军事,以李贽讲思想,以无关紧要的1587年为时间线,客观公正的陈述了本朝的历史及文官们的官僚政治,和对本朝后期发展的潜在影响,把当朝的全局状况以一种新的视角清晰的展现出来,读者可以清楚的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并且通过读者晦涩的暗示理解后朝的发展及影响。
全书在每一段陈述中,以人和人心为主,用事和细节说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普通而又具备历史必然性的存在。例如在写戚继光的时候,先是描写他武治一等,文学造诣也极高,接着又描述他三个老婆可以被戚相瞒而彼此不相知,作者不表达观点,但一个真实立体多重角度观察的人物就出现在读者面前了。
全书读起来的感觉很爽,因为历史点非常多,感觉作者参照了很多很多历史文献,敬佩崇拜的同时又深刻的觉得自己了解的太少。可以感觉到作者涉猎之广,表达之深,值得反复阅读。
不过明朝的皇帝很多都很任性很奇怪啊,哈哈。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4
历史都已是过去时,记载是对是错再也无法考证。同时也是偏听与兼听的区别。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给出事物的'部分细节,甚至是错误的,以达到盲人摸象,使读者走向作者设定的形象。
其实一直感觉像是明朝那些事儿的节选,但是似乎又站在另一个角度去分析回答了问题。挺客观的,提出了文官集团与象征皇帝这个点。一个国家宗教团体必须要有一个可以团结,寄托信仰的对象。而这个集合又怎样的决策,最终走向哪儿又与少数利益集团密不可分。
有些不记得明朝那些事儿了,也不清楚有没有像本书一样描述张居正与戚继光的关系,特别是戚继光派鸟枪队护送这一细节。也许戚继光是真的为张先生的安危着想,也许只是为了巴结张先生。但后者似乎也没有错,在这个崇文的朝代,军人没有地位,没有权利,没有资金,除了与朝中文官打好关系寻求庇护,戚继光又怎能获得资金、权利来组建训练戚家军?
申先生作为和事佬确是在尽力的调节这个平衡,脑海中一直浮现风起长林中荀白水的身影。这两个人都是一直在平衡,在外人看来都是迂腐的存在,但实则一切的做法也都不无道理。
再者是对自我的怀疑。儒家思想是否已经牢牢地刻入骨子里,即使自己不承认,即使或许更喜欢韩非子,即使认为自己或多或少可以理性的看待这些古籍思想,但是还是惊觉好像有些想法依然受到这个大前提的限制?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5
黄仁宇用其独特的视角,将明朝晚年,即万历十五年,作为切入口,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别样的解读,1587年,一个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在其中发生了许多为人们易于忽视的事件。而在黄仁宇眼中,这些事件虽然表面看来无关紧要,但实质上却为明王朝最终走向没落,埋下了祸端。其新颖的视角给后人带来了新的启示。
纵观全书,每位人物都力图转变,却最终都被文官体制所束缚,以致明朝发展在万历十五年几近停滞。书中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且吸取秦朝重法而短亡的教训,自西汉以来儒家在各代王朝的地位就直线上升,但治国不能一味只用道德,还需法的'约束,所以到明朝就逐渐形成了表儒暗法的治国之道,但道德还是高于法的,从明朝官员遇到不能用法决断的问题时,则用道德来衡量这一点就能看出。
但当道德在社会中占比分量太大时,就会产生表面上人人追求道德,而私底下人们都为自己谋取私利。海瑞就是典型的范例,官员一边把他标榜为人民楷模,要人人都学习其精神,一边却想把他架空,认为其是个麻烦,从书中“海瑞的死讯传出,无疑使北京负责人事的官员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再也用不着去为这位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到处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就可以看出。
我想《万历十五年》之所以能够在如今,还能受到许多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还具有现实意义,人们不仅可以了解这段历史,还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对当今生活进行反思和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28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02-16
(经典)《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3-01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7-24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3-12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6-22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10-30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02-16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03-09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