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读后感

时间:2024-09-08 21:18: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读后感

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读后感1

  前一段时间,读了一本俞敏洪的书叫《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主要讲的是俞敏洪的人生和奋斗经历,正好刚看完《中国合伙人》,很有感触。在电影中,我觉得黄晓明演的很出彩,应该说是他从影以来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对他的戏路也有很大的突破。用黄晓明的话来说,自己一直没从那个“二”劲中走出来。可以看出,戏中的成东青很“二”,现实中的俞敏洪身上也有这样一股“二”劲。无独有偶,我觉得俞敏洪就是生活中的许三多。在《士兵突击》播出后,很多人在讨论如果一个人像许三多一样为人处世,在市场经济下,能不能取得成功,而俞敏洪的经历正是对以上疑问做了很好的解答。他们都来自中国偏远的山村,在走出来之前没有见过任何世面,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与渴望。许三多在两个哥哥当兵失败后,被严厉的父亲用拳打脚踢逼着通过体检和政审,走进了绿色军营。俞敏洪在考入北大之前,是一个两次落榜的高中生,要强的母亲为他联系了县里最好的补习班,在母亲的鼓励之下,俞敏洪考入中国文科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当许三多的父亲和俞敏洪的母亲以为将孩子送到了预设的轨道而可以松一口气时,却不知道他们的孩子正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许三多在新兵营连正步都踢不好,军姿站不好,最后被分配到草原五班,一个号称“孬兵的天堂,班长的坟墓”的地方。这与他先前当兵时的理想大相径庭。俞敏洪由于入校英语成绩高,被分到A班,一段时间后,由于他的英语口语像日语,被降到C班,年轻的俞敏洪受到了不大不小的打击。他们都有了一个很不雅的绰号,一个叫“三呆子”,一个叫“土鳖”。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如意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许三多不和战友打牌,混日子,他每天自觉的出操,跑五公里,踢正步,站军姿,最后,他开始修路,他的行动影响了他的战友,他们和他一起努力,一起向着自己的梦想努力。俞敏洪每天坚持背单词,在树林里边听BBC边读英语,每天读大量的文献,发誓要横扫北大图书馆。他们这种超过常人的执着和努力,最终换来了回报。许三多被调到“钢七连”,俞敏洪终于跟上了北大其他同学的进度,没有人再嘲笑他的英语口语了。但还是有很多磨难等着他们。随着“钢七连”的解散,许三多被命令留守“钢七连”。昔日的战友有的转业,有的调到兄弟部队,只留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但他依旧坚持部队的一切生活习惯,没有任何的放松和懈怠。他把父亲和班长史今的话糅合到一起,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就是: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好好活着。俞敏洪在大三时因为肺结核休学一年,在京郊一个结核病医院休养生息。在那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他每天只有不断的`读书,背单词,结果一年下来,读了六百多本书,单词也背了过万。俞敏洪说过,他做事情如果认定了,就会全身心的去投入,完全不理会其他事情。这时,许三多通过了老A严格的选拔,进入老A集训。但令他遗憾的是,成才,这个许三多认为自己一辈子只能望其项背的人却被老A无情的淘汰掉了。

  这个结果令他无法接受,也不敢相信。后来,许三多成为了“兵王”,赢得了其他老兵的尊重。俞敏洪成为了北大教师,在多次出国被拒签后,为了筹集出国的钱而到校外授课,并因此受到北大的处分,进而辞职。到民办东方大学讲授托福英语,受到学生们的好评,后来创办了新东方。那些当年被他奉做偶像的同学,从国外回来给他打工。这是他无法相信的。当年80级和81级的同学都不承认俞敏洪是自己的同学,但他成功后,都争着说俞敏洪是自己的同学。对此,俞敏洪很平静。他用小草和大树的理论说明了一个人在某个时段可以是一株小草,但这时你不能怪别人因为没看到你而践踏你,但在心中应该有大树的种子,这样,通过不断的努力,成长为参天大树,不仅人们可以从远方看见你,对你仰望,你还能为人们提供荫凉,死后还能成为栋梁。这很好的解释了俞敏洪的内心世界,也是他成功的源动力。无论是许三多还是俞敏洪他们都在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然后以平和的心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对理想和信念的专一,使他们能够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即使在面对各种困难时也依旧不抛弃,不放弃。他们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俞敏洪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许三多在现实世界也一样能够获得成功,正如《士兵突击》的编剧兰小龙在做客《艺术人生》时所说:“我所认识的著名的导演和名人,有很多身上都有许三多的影子,而没有一个象成才。”

  时下,谈论最热的就是“中国梦”,很多年轻人更是热衷于参与其中。但梦想的确立是简单的事情,可实现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尤其在时下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人都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没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年轻的大学生也依旧被这种不良思潮影响,一面为自己的前途而焦虑,一面又无法抵挡住网络游戏,娱乐节目的诱惑。总是到毕业才感觉到应该读的书还没有读。经常是常立志,而不能立常志。让我们把谈论梦想的激情,把安于享乐的精力都用在奋发图强和克服困难上,使自己成为一个不仅有远大理想,更能为梦想献身的年轻人。

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读后感2

  用几个小时把优米网编著的《俞敏洪口述: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读完,比较轻松,也给人启示,但要完整的写一篇读后感来,也非易事,随手记些感触吧,虽然小,觉得很有意思。

  一、谈到的书籍

  俞敏洪谈到,上大学时,同学们都觉得我没有什么见识,为了和好友赌十元钱,我曾经花5天时间,每天背10个小时把《离骚》背完了。大三时因肺结核休学一年,休学期间读了600多本书。我希望这些书能在培养文化素养方面给我帮助,我用的就是填鸭式的方式,先存在脑子里,等着日后慢慢消化。说起来,那个时候的书都没有白看,还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我拉价值观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一次在温哥华住了16天,读了12本书,而且每本书都从头读到尾,还做读书笔记。读书一直是他看重的,没有间断的。

  于是,我把本书所谈到的书籍按出场顺序列一下:三国演义,水浒传,离骚,资治通鉴,孙子兵法,论语,曾国藩家书,徐霞客游记,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第三帝国的兴亡,百年孤独,怪诞行为学,圣经,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自己编写的《GRE词汇精选》,忏悔录,齐邦媛《巨流河》,心经,弘一法师的全部传记,还提到黑格尔,康德,尼采,二十来本,做个管窥吧。

  二、个人习惯

  可能都是小事,但让人读来感觉比较真实,这些小事或许也体现出一些什么吧。

  1、热爱劳动。早上起来后必须扫地,扫完地才能去上学,一直到18岁这种生活习惯都没有变过。14岁的时候,整村人插秧,没有一个人能比得过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一直积极主动地打扫教室卫生,一直做卫生委员。到北大后还保持这个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一打扫就打扫了四年,包括打水。国外的同学回来加入新东方,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

  2、爱热闹,爱喝酒。我的父亲喜欢喝酒,酒在我的生命中,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我唯一的长处就是有一点酒量,因为我父亲是个爱酒的人,从小就培养我喝酒,因此练就了超高的酒量。喝酒都很豪爽,直到现在还总觉得大碗喝酒才是真正喝酒,用小酒杯就没了这种爽快的感觉。经常和合伙人、老师们一起豪饮。一次与警察们喝酒,差点喝出人命,赢得了别人的认可。

  3、讲人情。万事和为贵。一个人的心中,如果装不下一个“和”字,他的生活就会如同在刀锋上行走一样。与合伙人,与老师,与竞争对手,对外部社会关系都是如此。

  4、尊重长者。我老妈一发脾气我就会不自觉地跪下去,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也是对父母敬重的一种方式吧。我妈妈非常尊重老人,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她对我也是严格要求,必须尊重长者。所以我老妈一训我,轻则就是我两个手垂在身旁,低着头听我老妈训,重则就是下跪了。

  5、持之以恒。我是有这样的兢兢业业做事本领的,我的最大的本领之一就是善于把一件小事情有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往前把它做完,这是我的长处。

  三、摘抄

  老婆的一声吼远远超过了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如果你不走出国门,就永远别进家门!我一哆嗦后立刻明白我的命运将从此改变。后来我发现,一个女人结婚以后最大的能力是自己不再进步,却能把一个男人弄得很进步或很失败。

  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宽厚,学到了退一步海阔天高的态度。我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精神。(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虽然只是普通农村农民和妇女,但为了孩子的前途未来,可以改变自己的一切,吃许多苦受许多委屈。)

  幽默感是新东方倡导的,因为幽默感背后体现的是智慧。调侃,背后蕴藏着的是“励志”,一种精神世界里的交锋,带给学生的是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新东方一直鼓励学生在一段时间之内为了一个目标去拼命。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只要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你人情越到位,事情越好办。

  “你们怎么那么开心?”“我们就是自己干自己的事。”

  新东方全是直营。直营就要有良好的两大体系。第一个是良好的薪酬体系。第二个体系就是他个人的成长体系。

  其实,人生有时仅需一杯水就够了,一杯水可以解渴,可以清心,可以映出我们快乐的笑脸。

  四、结语(俞敏洪感悟)

  一路走来,我这个创业的过程真是挺不容易的,人生就是这样的,你不受这个苦就会受那个苦。所以我有一个理念,人生来就是苦的。一个人如果从苦中能找到快乐和幸福,那么他就是幸运的。我最喜欢的归宿是到庙里去,我最崇拜的人是弘一法师。人生的苦难肯定是没有尽头的,人要做的是在苦难中奋发起来,做自己能够做的和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世界观。什么也不做的痛苦比任何其他痛苦更加深刻,所以我一定要做事,做事的标准就是必须做对社会有好处的事情,以最大的努力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读后感3

  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题记

  我读书一直以来都没有养成一个记笔记的好习惯,以至于很多书看过了感想不会存在于自己的脑中太久,过了一阵子再拿起同样一本书的时候感觉又是一本自己还未涉足的新书,以前看过很多书,但是我不觉得自己真的算看过,顶多算接触过。古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会觉得书是好东西,你先把自己塞满了,那么你就是一个思想和别人不一样的人,但是从来没有腾出时间来思考,这样的填鸭式读书真的有用吗,只重量不重质的读书方法真的会对自己产生作用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感受到了自己读书方法的错误性,没有注重质量的阅读是起不到作用的。读书有多种方法,但唯一不变的就是,要有所感,读书有三到“口到,眼到,心到”而这其中“心到”放到后面,更是起到了强调作用。

  这估计是除了小学那应付作业而做的《读书摘要》以外我第一次这么认真的对待读书笔记,而在看的过程中是没有认真去做笔记的,现在算是对整本书的总结吧。

  由俞敏洪口述的《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听这名字其实就很鼓舞人,而且我觉得这短短的几个字正是对本书最好的题记,也正是俞敏洪的写照,可谓一言以概之,在他的眼里,从小到大,其实都生活在苦难的世界,即使现在功成名就,只是还未身退而已,当然也不要觉得这是悲观的话,因为说这些的话还要加上一句,他很懂得苦中作乐。俞敏洪,留学教父,一直是公众崇拜的对象,如今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这不正是当今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生活吗,可是为什么他要觉得是痛苦的事呢。

  他的事迹应该从他参加高考开始讲,他连着参加了三次高考,最后被北大录取,这些应该感谢他妈,是他妈一直逼他完成三次高考的,可以说他妈妈是伟大的,也是一个非常具有远瞻性的妇女,当然我个人是觉得如果俞敏洪当初即使没有在北大,他当一个农民的话,以他这种性格,他也是会是个成功的农民,只是中国会少一个如此爱老师和学生的教育者而已。因此说他妈妈是伟大的',也许更是对俞敏洪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吧。

  后来在北大当了名老师,娶了个老婆是自己的同学,这些都平淡无奇,很多人会觉得生活上正轨了,开始稳定的生活了,包括俞敏洪那段时间自己也这么觉得,过着安逸的生活其实挺好。如果后来不是他有出国欲,他老婆又苦苦相逼的话,也许他一生就是个北大老师,到现在顶多也就是个副教授或者教授之类的人吧。我不知道他老婆是谁,叫什么名字,长什么名字,我从书中只能得出她在俞敏洪口中叫“我老婆”,从俞敏洪的口述中可以看出,他爱他老婆,爱的平淡,爱的真实,我觉得这种女人值得去爱,值得男人去为之奋斗。“同甘共苦”可以用来形容他们共同走过的路,如果说俞敏洪没有这么逼他进取,理解他,守护他的老婆,那么他现在估计还陷在家庭的纠纷中,而不会有这么多精力去工作,这种女人是智慧的,特别是后来在俞敏洪清退家族成员在新东方的时候,她就敢于放下一切,孤身一人去加拿大学习,我想她是明白俞敏洪的,所以现在的幸福是她应得的。

  后来新东方做的相对大了些,他想到了发展,想找人帮忙了,他用实际行动召了如徐小平,王强等这些老同学回来帮忙。懂得吃亏,懂得奉献,让这些人愿意同俞敏洪一起奋斗,其实乍看之下会觉得这些人一直在欺负俞敏洪,一直在占他便宜,俞敏洪提供平台让他们发展,让他们个个功成名就,但是最后面抱怨俞敏洪最多的还是这些人。俞敏洪在对待这些创始人朋友的态度上真的是人生大智慧,吃亏是福,欲用之,则养之,对于人才,我想俞敏洪是最会留住,晓之心情,动之以物。所以的新东方的这些人都是人才,只是他们可能对于物质看的过重而已,内心没有俞那么淡然,更多的世俗东西在他们眼中,如果他们其中一个谁当老大,都不会有今天的新东方,但是俞可以,从后来的总裁之争可以看出来,2年间易了多少主,最后面没办法,还是得俞上,如果不是俞的人格魅力,那么如此庞大的人才的集团,又怎会驾驭的了。俞的管理方法,我想是最适合中国人的这种态度的,他先让人占便宜,没事吃亏是福,到最后面这些便宜和亏都会成为俞驾驭他们强有力的武器。

  同时俞也是一个有长远眼光的人,虽然是农村出来的,可是他好学,好问,总是逼着自己学习那些自己不懂得东西,新东方慢慢扩大了,在原有的业务上,为了形成社会竞争力,俞做了太多的改变,从当初的英语培训,到后来签证培训,口语培训,以及现在的各科培训,可以说新东方永远像一个能量巨大的雪球,在没有到达山脚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它会滚成多大。

  人最怕的就是迷失自我,在物质金钱欲中容易沉沦,但是俞没有,他内心其实是追求安稳和宁静的,他对他老婆说过,他其实最适合生活在寺庙里的,没错,他是这样一个人,因此即使现在成功了,他其实也是生活在痛苦中,他放不下新东方,他又不喜欢这种疲劳的工作,他只想好好的休息,好好的陪陪家人,过自己真正的生活,他觉得他现在是在帮那些股东赚钱,而他的钱他觉得没有意义,因此他捐赠贫困,建希望小学,今后我想他会做更多的这样有意义的事。

  俞敏洪单单从性格上可以的学习的东西就太多太多了,朴实,真诚,内敛,沉稳,责任心强,有毅力,懂思考,等等等等,太多的性格标签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模仿,每个人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因为环境不同,时代不同,机遇不同,但是品质这东西却是通用的,但凡成功的人,其品质基本上都是雷同的,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因此读人物传记,我觉得最应该学习,最应该收获的就是从这些人的经历中提炼出这些人所具有的生活态度的性格特征,再择优而学,如此方叫学习。

【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读后感】相关文章:

《世界在书店中》读后感08-28

痛苦的句子12-21

有关痛苦的句子03-06

内心的痛苦的句子03-07

关于痛苦的句子03-04

最痛苦的句子03-03

有关痛苦的名言02-21

描写痛苦的句子03-10

形容痛苦的成语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