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5篇(优)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
本书的作者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实地调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写下了诸多在学界极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除了《乡土中国》外,他还有《皇权与绅权》《江村经济》《中国士绅》等著作,曾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日本亚洲文化奖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旭东曾评价说,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吸引的不仅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家们对于中国乡村的理解,它的影响范围可以说包括了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界。
全书一共由十四篇论文组成,是费孝通先生经过长期在乡村地区的社会调研和考察整理出来的详实资料。从解释什么是真正的“乡土”开始,他将乡土社会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等,用浅显风趣的例子和语言生动得表达出来,并且纠正了我们对“乡下人”的一些偏见认识。
本书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描写,而是从现实生活的社会中提炼出来的一些概念,让我们搞清楚“乡土”究竟是什么意思,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中国社会。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在农耕文明长期作为发展主流的中国,许多乡土社会中形成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都对今天的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这些沿袭下来的乡土特色是中国社会的根基。
费孝通先生自己在书中说:“这本书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描写,而是从现实生活的社会中提炼出来的一些概念。搞清楚“乡土”究竟是什么意思,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中国社会。”
从字面意思看,乡土就是家乡、故土,是哺育我们成长的地方。那怎么哺育呢?在以农耕作为传统文明的中国,农民辛勤劳作,就是我们吃饱穿暖的基础。因此,费孝通先生主要想研究的是农民和农村。他为什么想要研究农民和农村呢?因为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换句话说,中国许多的阶层都是从农村分离出去的。那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农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以及农村社会具有的一些特色,就构成了许多阶层,乃至中国社会的根基。
费孝通先生,他出生在清朝末年,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曾经是中国本土最早拿到社会人类学硕士学位的青年学者。上世纪四十年代,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任职,教授“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程。但是他不愿意“照本宣科”地为学生授课,而是希望能够和学生一起探索,做一些有意义的内容。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性研究和社会调查,甚至为了掌握更详实的第一手数据,多次不辞辛劳的奔赴乡间进行考察。最终这些内容经过整理,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由十四篇论文集结而成的《乡土中国》这本书。费孝通先生从看似人尽皆知的事情中深挖出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可谓是字字珠玑,真知灼见。直到今天,这本书依然是社会学家们研究社会结构时所必须参考的材料之一。
《乡土中国》中谈到的“乡土”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国广大乡村非常常见,但却极少被人认真的谈起或者论证。费孝通先生通过自己大量的社会调查,附加上生动的例子,将乡土社会中所包含的“熟人的社会”“差序格局”“维持乡土社会正常运行的四种权力”等,较为普遍的社会关系一一进行解释。
相互熟悉的耕作模式是中国乡村传统的'生活模式,构成这种生活模式的每一个角色,彼此之间都是互相熟悉的。在这种熟悉的环境里,有一种叫做“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产生了,一个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通过婚姻,来建立并且扩大自己的关系网。想要维持这些社会关系的运转,必须要依靠各种各样的权力,有四种权力是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而“同意权力”直到今天还没有过时。
由此可见,《乡土中国》虽然是费孝通先生考察当时乡村的社会生活、生产状况所总结出来的内容,但是书中的内容并没有因为时代前进而失去意义,相反,在今天,国家大力改革农村运行模式,新政策与旧传统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而变得更具参考价值。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2
第一次对中国农村社会主动有意识的去观察和思考是偶然的机会读到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当时读书纯粹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没有什么方向,买这本书大概是电商搞活动凑满减。但11年那个寒假我真的被这本以南阳一个小村庄—梁庄—为缩影呈现一个典型中国村庄的生活状态、村里每个人的成长和故事、乡亲邻里之间的纠葛与情感还有村里的政治与权力的变迁的纪实文学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自己本身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村庄,里面描述的每一件事都能在我成长的环境中找到,每一种状态的人都在我的生活中鲜活的存在着,所以我更能理解梁鸿想要除了将这样的生活呈现在舆论的视野外,更多的是对于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和变革的大环境下这种农村社会的变迁和未来命运的思考。梁鸿后来又写了《出梁庄记》,但这两本书里更多地侧重纪实和调查,对于深层次的为什么、如何解释这种种存在和现象却未涉及,《乡土中国》则从从社会结构这一社会学研究角度阐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特征,解读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所谓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及其生存活动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乡土中国》认为中国的社会是基于差序格局运作的,这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现代社会的团体格局。差序格局是指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以一根根私人联系向外推演所形成的圈子,在这个圈子中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形成一种差序,同时每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且圈子的界限是不清晰的,可因时因地自由伸缩。团体格局则以个人为本位,强调团体中个体之间关系的平等,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团体的边界也有明确界定,个人是否属于团体一眼即能辨别出来。
那么基于这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具有那些特征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作者首先阐述了为什么叫乡土中国、乡土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的,我们的传统文明是农耕文明,自然离不开土地,是一种生于斯、长于斯最后死于斯的、生活被土地所囿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流动的文明。在这个不流动的社会形态中社区的基本单位是村落,人生长在一个先于自己而存在的无需选择的环境中,村落是一种熟人社会,一切问题都可以依照自古累积的经验来解决,人与人之间是乡亲,且与外界是孤立的。“土”本身并不具有贬义,一方面“土”是土地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的重要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土”只是基层传统社会对于现代城市文明的不熟悉所致,不等于愚笨,这种土气就如同城里人不认识麦子的道理一样。
然后作者阐述了基于这种差序结构产生的一系列中国乡土社会的显著特征,包括文盲较多、私人的道德观、家族的概念、男女有别、婚育制度、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分离、欲望与需要等都如何理解,相比基于团体格局的西方社会特征都有哪些不同。书中探讨的具体一系列特征,在现在的中国基层社会不只是农村依然很容易找到,这里就不赘述了,推荐大家找来读一读。
这本书对于从事社会学尤其是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学者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读这本书的意义主要在于两方面:
一是他提供了一种视角,让我们去反思自己生活的社群。这个社群到底是为什么成为这样的`、具有哪些特征、在历史的发展中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只有在全面认知的基础上,我想“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努力”这一问题才会有清晰的方向。
二是它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这个国家,了解我们的同胞,在看待许多事情上不再犯“何不食肉糜”的错误。例如前几天杀鱼弟自杀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都对其父母的行为进行了批判,但这个新闻除了这个关注点外我觉得更有启发的地方是“原来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孩子承担着这样痛苦的命运”。了解多种生活状态的存在,认识到世界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便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
我读《乡土中国》有两点缘由。一是我对将来的毕业论文已有了大致的想法,选题与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三农问题相关。所以读此书来做一些基础性工作,不至于写的时候没有理论基础,一纸空中楼阁。二是经过了三年经济学的训练,觉得经济学的正确分析需要有社会学的必要知识,需要有广阔于经济学的视野,所以阅读此书。温故而知新,读此书已是第三遍,仍有很多新的想法,尤其是对于经济学中的“产权”和“二元发展”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读书笔记是在准备GMAT二战的过程中忙里偷闲写的,权当消遣。一共9篇,分九次发出。其中数字标记部分为书本内容,其余部分为自己的想法。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从欲望到需要”没有笔记,只是因为我水平实在有限,读不出什么新的想法。留待以后阅历丰富了,希望会有所感悟。
一、乡土本色
1.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基层:中国广大的农民,用作者的话说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乡土性:乡的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字形像是两个人相对着饮食。在古代,同族的人往往聚在一起共餐,所以后来乡字慢慢有了地域划分的意思。这乡那乡,彼此独立。中国古代为农耕社会,大多数人生在泥土上,靠泥土过一辈子,死后也归于泥土,因此对于泥土有特别的亲切和敬重感。所以说农民土里土气并非无道理,反而很贴切。一群靠土地聚在一起过活的人,就是乡土。
近代以来,商业的发展打破了中国乡土性的传统。人们不再依赖土地求生存,脱离了生产,而是在商业环节中谋求职业,取得薪酬。商业文化不需要泥土,却要求众多交易的场所。因此,土地的价值也越来越少地由农作物产品的价值来体现,而是转为地租的形式。泥土被视为无用,大量的土地被覆上水泥,城市由此诞生。李嘉图的级差地租说明土地的地租高低与土地的`肥沃程度相关,而在现代社会却更多的由地域来决定。可以看出,城市生活的本质恰恰是反乡土的,而城镇的生活便是费老所说的那个与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
2.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接上面“乡土”的解释。由于土地的限制,大多数人生于斯,死于斯。这在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形成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都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即熟人社会。
3.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万历十五年》对中国社会的描述这样写道:“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即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法理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技术的发展,道德治国也培养了中国人说一套做一套的作风(以道德为纲领的中国,人们做不到儒家善良却严苛的要求,又不能违抗,自然会变得虚伪)。然而,在乡土社会中,法理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法律的本质是契约精神,而在熟人社会,关系本身就是信用。契约无用,又何来法律?所以费老说到:“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4
最近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著作中的一部讨论中国农村的作品,是当时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乡土中国》中,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呈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中国农村变迁之前的样貌。
本书一共十四篇,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利安排、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深度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首先是乡土本色,"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正如费先生所说的,中国的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个"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其二,不流淌性。其三,熟人社会。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建立在能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中国社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制约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文化的进展。再加上乡村社会是一个社会变迁非常缓慢的社会,人民已经习惯了乡土社会的平稳生活,以至于不能适应其他快速变迁的社会,这才是"乡土社会'"乡土'的缘由。
接下来是文字下乡,"假如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社会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费先生说,文字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讲究文法、艺术,但是在面对面的乡土社会中是没有必要的,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间隔,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相处之间有着自己的"行话',有着"无言胜似有言'的效果,乡土社会中的文盲体现了乡土社会的本质,乡下人是没有文字需要的。
在差序格局中,把当时的社会分为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和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就像捆火柴一样绑在一起,而中国则是家庭,就好比丢了一块石头在水里,荡出一层一层的波纹,具有伸缩的力量,有着"人情冷热、攀关系、讲交情'的特点,而西方的就是权力问题,说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个差序,也就是伦。
后面还讲到了"无为政治'和"长老统治'的现象,在乡土中国中,长老具有肯定的权威性,年轻一代对长老只能是唯命是从。最终讲到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别,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名实之间的距离随着社会变迁的快速进展而增加,但是在乡土社会中变迁的速率是很慢的。
时间的消逝总是在不断记录历史的进程,越过世纪的门槛,回首总结上个百年的中国社会学的进展,总会有很多名字让人铭刻在心。90后的我没有经受中国传统社会,对中国的一些独特现象不了解,《乡土中国》关心我对中国的传统乡村社会有了肯定的了解。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5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颁布实施,我又重拾农业方面的书籍,试图了解当前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的社会背景,与费孝通老先生所讲的农业农村乡土社会有哪些不同。
一直以为反映社会学的书籍,应当比较抽象,但读费老的书籍一点都不觉得,反而非常生动,语言也时不时透着一股幽默的智慧。比如费孝通老先生说“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生动形象地概括出乡土社会的相对固定的特征。是啊,农民与乡土有很深的情结,这种情结不只是因为乡土能够让农民“向土里讨生活”,更是情寄于此地,祖上祖祖上的.亲人都葬在这里,当下的人过着过去人过着的日子,现在人守候着过去人守着的地方,好像时间空间都在这里停止了,转动的只是人,继承了李四长相特征的李小四接过李四的接力棒,世世代代,继续耕耘着这片土地。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历史真的不是很重要,发生在李四和李小四身上的事情差别不大,差别大的成了“轶事”,流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6
乡土本色是什么“色”?
我想,大概是泥土的颜色。
从泥土中,中华儿女得到传承,得到根,得到延续上千年的民族精神。
从“女娲补天”的神话到当今农作物的丰产,中国人从土地中诞生,又回归土地劳作。漫长时光转瞬即逝,中华文明再也离不开土地——我们无论迁徙去到蒙古还是西伯利亚,都会撒下种子,无论是否发芽;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苦难,即使失去家园,也要找到土地,拼命地活。这也许是一个民族的惯性,“生根”“发芽”的动作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了。
在两河流域讨生活的农民,为了便于耕种,聚村而居,一代代的传承,土地已成了我们的根!我们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劳作,死去。
离开家乡的'中国人总会感到孤独,“独在异乡为异客”,身边没了熟悉的人,一切都是陌生的,谨小慎微是必然的变化。但我们有韧性,这韧性让我们积极融入陌生的世界。因为没有熟人就相当于在抢收时没了帮手,决堤时没有人冲着你喊“快跑!”,在困难时别人难以伸出援手。“人情社会”大抵如此。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7
第一次阅读乡土中国这本书,就被题目深深的吸引,“乡土”二字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翻开这本书,走进费孝通先生眼中的中国乡村,思考他独一无二的理解与观念。
这是一本经典的社会学著作,描写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乡村以及乡下人,年代十分久远。在书中的导读里,王连明主编告诉我:“这本书有助于我们认识传统中国,理解现实中国,思考未来中国。”我发现这句话的中心点怎么也绕不开“中国”二字,于是我就想,难道这本书不只有对乡村生活的解释,也会有费先生在旧中国那危难时刻的家国情怀吗?随着对于导读的细致观看,印证了我这一想法。
王连明主编对于书中的文字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本书的文字深处,隐藏着一双含情的眼,藏着一颗多情的心。”我想这份情感既是对乡土社会的情感,也是对于探究问题本质的渴望,更是对中国的关切。
当然,在导读与语法中,我同时也学会了一些写作手法,论述方式和论证方法。一本书最重要的就是主旨他是整本书的桥梁。并且在描写人物或事迹的时候,要多寻找不同的切入点,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同时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书是深入社会,反映现实的,需要作者仔细观察,需要作者怀着对中国,对社会的浓厚情感。随着文学素养的被翻开,我知道了,要想将内容理解并做出分析或是真正读懂,不是看三两遍,而是以以往的`文学积累对有意义的话写上自己内心独特的想法,反复品味,同时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整本书的框架。
接着我翻开了费老先生的生平简介,先是震撼,再是由衷的钦佩,在那个教育资源贫乏的时代,到处弥漫着硝烟的时代,他一路读到了大学,为了求学奔赴大洋彼岸,可这让我最为敬佩的是,在1938年这个战乱的年代,中国存亡难料的时代,他毅然回国教书育人,他一生的颠沛流离,和他一生的荣誉,谱写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品质。他深入乡村,最终写下了这本乡土中国。
读书不止于读,更要理解情感和主旨,并明白你真正学到了什么。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8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关系、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关系、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
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是作为学界名篇被广泛引用,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思想也被广大读者所认可。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9
作者把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称作“小家族”,是从结构的原则上说明中西社会里“家”的区别。
家庭在人类学上指亲子所构成的剩余社群。亲子指结构,生育指功能。
但家庭也赋予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氏族和部落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是这样。我们的家既是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主轴在父子之间。在中国家庭里有家法,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女子有“三从四德”的标准,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中国家的扩大路线是单系的',即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中称作“氏族”。
乡土社会中的家,在结构原则上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夫妻之间的感情淡漠,在作者看来,是由于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去之后引起的后果。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0
中国正在崛起,从传统走向现代。众所周知,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探索历程。如同树木要长的高大就必须有坚实而健康的根系一样,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也得立足于自己的传统,或对其批判改造或对其继承发扬。我们要忠于中国的现代化,就要忠于中国的过去。忠于过去我们才知道我们是什么,我们应该走向何方,应该如何走。
首先,它面对的是中国的农业社会,通过社区调查追究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在一个靠农业起家的国家,农村占据绝大部分的领土,直到现在这依旧是中国的一个现实。回到以前,按费孝通老前辈的意思说,中国乡土社会就是一个生于泥土、长于家族、教于礼教的社会。虽然那里有现代人看来尚未开化的“愚”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私”,然而这的确是一个无为政治下的太平这会。其次,它对中国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发展做了一些暗示,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缘会冲破血缘、传统教化会名实分离、人们的欲望会向需求发展等。
一、乡土本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的相对剽悍、豪放,南方人的`相对柔弱、婉约,这与北方平原的旷荡和南方山水的缠绵是分布开的。土地养活着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国的乡土社会也和土地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节。土地之于乡土社会就如同水之于鱼,离开了它就不能生存,土地与人的完美结合也培育出了五千余年古国古的农业文明,如此互利双赢的买卖,又有谁舍得丢弃了呢。在在物质生产能力极不发达,靠天吃饭的年代,拥有土地的心情,我不知该如何去描述,我想那就和今天处于小康社会的心情差不多吧。于是,与其说乡土社会的人不舍得土地,不如说土地束缚住了乡土社会的人。于此同时,乡土社会有了另外一个特征,那就是土地的固定性征服了人口的流动性,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造成了一个环境内人们彼此熟悉的社会。我想正是这种惯于熟悉的环境而形成的惰性让乡土社会与现代充满着陌生人的社会格格不入,阻碍了中过的现代化。
二、文字下乡
在两篇论文字下乡中,费老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阐述了文字下乡在乡土社会中的不必要性,而这不必要性正是建要立在一个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非常熟悉的乡土社会。
文字与语言比较,依费老当时所言,文字适于间接传播并且有产生歧义的毛病,而语言则适于间接传播。我们就当代来看,语言在现代可以通过语音设备进行长距离的传播部分取代文字长途传播的功能。乡土社会在空间上因土地的限制而不会太大,并没有使用文字传播的必要,又因为彼此之间以及彼此对环境尤其是生产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熟悉,语言传播减少了相当部分的歧义;再从时间上来看,我认为语言更有适应环境小范围变化的可变性,因此用语言比用文字在同代和代际之间传播更具时效性。在乡土社会语言是优于文字的。
关于乡土社会中人“愚”的问题,肥老的解释是,乡下人并不愚,愚是学习能力问题,而乡下人不识字只是知识积累问题,乡里人也有城里人不知道的知识。由此我的感想是:在社会发展,乡土的封闭性被打破的必然趋势下,文字下乡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并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是,而是当局如何抓住时机,提高文字下乡效率的问题。
三、差序格局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我看来并不是指社会的冷漠,而是指乡土社会中合作的状况,在左邻右舍关门不见开门见,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小天地里,怎么可能“老死不相往来”呢?乡土社会确实是一个“私”当头的社会,人们都以“我”中心,考虑与人交往营建生活圈子,赚取社会资本。这一切的根源我认为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自然是因为自给自足,虽然交换在小范围内存在,但人们的生活大多依赖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实体,合作则多在自家土地上自家人之间产生。要强调的是,在物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年代,一心忙于自家的生产而无暇顾及他人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费老把差序格局和传统格局对比,突出了西方社会的合作分工细致、权利义务分明与中国乡土社会“老死不相往来”的鲜明对比。
四、乡土社会价值体系
麻雀虽小,肝胆具全。乡土社会虽然范围小,但它毕竟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有着它独特的价值体系。就私人而言,有维系私人的道德,就社会而言,有礼治秩序、男女有别、无讼等观念。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费老在《乡土中国》中将其归纳为孝与伦常。具体的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克己复礼”,“恭、宽、信、敏、惠,仁、义、礼、智、贤”等一系列儒家思想。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头衔,并且这不是自封的,相必着与占中国绝大部分领土的乡土社会在私人道德上的教化有很大关系。人们总是力求在对自己的克制上化解矛盾和纠纷,并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和感化人以此来实现“和”的目的。令人欣慰的是这确实创造了一个稳定和谐的乡土社会,但它也有不足。在《从传统到先代》一书中,金耀基先生曾说,中国人对礼的过分注重即对人事的注重,使中国人对自然的探索仅限于美的欣赏,而阻碍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这是科学方面,中国人也曾为礼付出过生命的代价。用一部电视剧来说,《中国兄弟连》中就有这样悲惨的一幕,全唐庄的人对“皇军”以礼相待,因为他们从祖先那里学来的永远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然而,结果却是全庄人藏生火海。私人道德对人际关系一定时候是有用的,但不是时时有用,尤其是涉及民族利益之时,这是历史留下的教训。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1
社会上对权力的看法分为两派:一派偏重社会冲突,另一派偏重社会合作。
偏重社会冲突的一派认为权力是冲突的延续,只是武力阶段已过,被支配者认输了,但并没有心甘情愿的屈服,于此才有权力的产生,这种权力是压迫性质的,我们称之为“横暴权力”。
偏重社会合作的一派认为权力是社会共同的契约,社会分工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但也正因为分工,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因为如果别人不尽其分,则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这就需要干涉别人,这是权利,而自己同样也会受到其他人的干涉,这是义务,这种权利义务需要有共同的社会契约约束,在这里我们称之为“同意权力”。
在事实层面上,两种权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侧重不同,社会即存在冲突也存在合作。
权力之所以诱人,主要是其经济利益,如果没有经济利益,横暴权力的意义就会小很多,甚至都很难发生。
在乡村,除了以上两种权力外,还有一种权力,既不是横暴性质,也不是同意性质,它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中,是教化性的权力,我们称之为“教化权力”。
说孩子们必须穿鞋才准上街是一种社会契约有些不妥,因为契的建立首先假定其个人的`意志,契约的形成和遵守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意志,民主就是个人意志和社会强制的综合体。但是这种尊重自由意志的契约精神在教化权力中并不会出现,原因是被教化者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他们只需要学习,社会也不会把“意志”加在孩子的人格中,因为教化不需要得到他们的同意。
这种教化可以说是不民主的,但若说是横暴却又不然,横暴发生于社会冲突,但教化没有这种冲突。
教化权力最常出现在亲子关系里,但不局限于亲子关系,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就是强制的,是教化。
有一句话,“在最专制的君主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爱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艰难。”就是最好的注解。
教化权力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基础,乡土社会就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社会,儒家思想体系便是建立在这种环境下的产物,它反对横暴权力所维持的秩序,而热衷于教化权力。“父母官”就是这种爸爸式权力的体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2
一、对乡土本色的理解
①乡土性的社会基层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土”字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多是不好的,但其实,土的基本含义是泥土,我们的民族和泥土是分不开的。并且,家乡的泥土对在外的游子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地位。
②乡土社会的特点
作者提到:直接考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确实,我们中国人,不管到哪儿,谋生的手段离不开种田,种田也就离不开泥土。我们国家作为农业大国,对自己那一方土地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基层人口流动是微乎其微的,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定居,不流动)
作者提到: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在农业活动中,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人们的关系之前,是存在孤立和隔膜的。(人与人之间的孤立和隔膜)
农业本身是没有聚集的,很多人们聚成一个村落,是出于各自的需要,或为进行小农经营,或为水利,或为安全,或为土地平等。因为自给自足,所以村落与村落直接相互独立,不需要往来。(聚村而居,村落与村落间的孤立和隔膜)
作者提到两个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生于斯,长于斯的不流动社会,塑造了熟人社会。作为熟人社会的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一切都靠民间的约定俗称。第一种社会是礼俗社会,第二种社会是法治社会。
在“土气”的乡土社会中,人们是不愿意跟亲人、朋友对簿公堂的,私了率远远大于公了率,这就是“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世界。先是对人的熟悉,其次是对生活环境的熟悉,获得经验性的知识,而并没有去追求何为真理,没有任何陌生、未知吸引他们去探索真理。
③乡土社会与乡土社会格格不入
作者提到: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确实,正因为这样,“土气”被赋予了贬义的色彩。
二、对文字下乡的理解
这一章主要讲到了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知识体系的差异,以及一些乡下人被称为“文盲”的因素。
作者提到: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提到一个事件。一位小姐对着苞谷田,冒充着内行,戏称今年的麦子长得真高。这种行为确实让人忍俊不禁,但背后确反映了一种现象:乡下人没去过城里,自然不熟悉城里的环境,不明白怎么坐地铁等等,但城里人到了乡下,同样也不懂乡下的狗怎么赶,所以两者之间是相互的关系,并不是只针对乡下人“土”“没见过世面”。
文中还有一处有趣的地方: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捉蚱蜢捉不过乡下的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其实认字是一种智慧,捉蚱蜢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
作者还提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问题,第一是直接下乡的空间格局决定了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第二是一切文化不能没有词和记忆,概念是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记忆是有选择性的,为了当下的生活。最后还得提到,为什么乡下人不需要文字最重要的原因仍然是因为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一方面,乡土社会的记忆是世代重复的,因为世代重复,记忆变得多余,历史也是多余的,没有世代之间的时间之隔。另一方面,乡土社会的日常生活也是每天重复的,没有个人的今昔之隔,一辈子的活动范围基本都在自己的家乡,从出生到老死,出远门的机会是很少的。
作者提到,在那样熟悉的乡土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所以有人理解说文字源于空间和时间的阻隔,而乡土社会没有这种阻隔,这种观点是可取的。空间上来说,乡土社会是直接出门就可以社交,在自己的村落里面可活动范围较小,社交只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但是现代社会的社交是比较广泛的,人们通过网络可实现文字社交。时间上来说,如上面提到,乡土社会人们每天经历的生活是重复的,历史是多余的;而在现代社会,人们每天经历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可能会遇到很多新鲜的人或事,并且历史是受到重视的,也是被需要的`。
三、对差序格局的理解
文中提到:很多乡下工作者反映,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在我的亲身经历中,确实有切身感受。各家的田亩划分得清清楚楚,还有许多地契的存在,各邻居之间,确实有乡里和睦的现象,但是,因为某家一亩三分地吵得不可开交的事件大有发生。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而“私”的毛病,就源于这种差序格局。
随后,作者在文中分别提到西方的社会结构和中国的社会结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则是双方在个人和家族的关系上,大相径庭。在西方社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不管是团体、还是家庭,家的范围是明确的,父母和孩子。而在中国社会,家的范围是十分模糊的,只要跟亲戚搭上边的,都可以说是一家人。并且中国社会很讲究交情,或者有人称为人情世故,这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深有感触,总有人会说,要在现在的社会立足,不认识几个人怎么行,这就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问题,因亲疏远近而有差等的次序。
文中重点提到一个儒家文化中的差序格局。这是很容易说通的,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讲究克己复礼,推己及人,这本就是一种差序格局的体现。儒家的思想讲究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递推。
四、对私人道德和礼治秩序的理解
对差序格局有一定理解之后,才又涉及到团体格局。团队格局源于部落形态,差序格局则源于乡土社会。文章提到,不同的社会结构格局,塑造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是社会对个人的制裁力,是一种无形的控制,让他们在安定的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延续。
文中还提到西洋“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是绝离不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神是团体的代表,是无私的,而耶稣则象征的是“团体构成分子”,每个人的独立和平等的人格就是如此确立的。这显然跟我们的“克己复礼”不同,从“己”推出去的两条线,一条是亲属,也就是孝与悌,另一条则是朋友,也就是忠信。并且在儒家思想中,“仁”的观念是对维系着私人道德的总和,克己复礼为仁,这里的仁,并不等于西方社会中追求普遍的爱。
这里还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差序格局的道德体系中,道德标准缺乏普遍性。以我的理解,也就是说,是不是“仁”,何为仁,何为不仁,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在礼治秩序一章中,作者提到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字面上很好理解,但是要强调的是,乡土社会并不等于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是不需要任何外力来维持的,不治而治的状态。而乡土社会正因为有着差序格局的存在,无政府状态是不可能的,人们需要依靠政府。
文中说: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相信在很多人的理解中,“礼”是好的,孔子大推“克己复礼”并不是毫无道理。但是我们仍要清楚的认识到①礼并不带有文明、慈善的含义。②礼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也就是说,只要符合“仁”的标准下的杀人,是可以被接受的。③礼未必符合现代的道德标准。我们推崇民主、珍爱生命,是受到一定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而这之前,暴力与否不是用来衡量合乎礼的标准。
下面就提到了礼治与法治的区别。首先从本质上来说这两者就大有不同,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而法是国家权力机构规定的行为规范。其次便是维持两者的力量不同,维持礼的是传统,我们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很强的;而维持法的则是国家权力机构,是具有强制性的,有形的。法律不同于道德很好区别,而道德不同于礼,则要仔细辨别。礼是一种习惯,靠个人习惯来维持,违背了礼,是自己内心觉得不适,礼是个人对传统的绝对服从。针对社会形态来说,礼治以熟悉社会为背景,而法治则以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为背景。所以,法治是符合当前中国发展的。
四、对家族、男女有别、无讼的理解
家族其实可以概述到差序格局当中,差序格局的存在对家族的影响是绝对性的。家的功能是十分强大的,生育、政治经济、宗教等,由家庭不断拓展成家族,这也导致了亲子结构的扩大和复杂化。
在乡土社会中,男女有别是个很大的话题。性别的鸿沟称为乡土社会的基本阻碍。人与人之间,性别决定了两人的关系发展,男女关系是有隔膜的。一个从形式上:男女授受不亲,从内容上:两者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一样,观念很难契合。这也导致了在乡土社会,大多数夫妻关系是不亲近的,两人很难不谋而合。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隔阂,分工明确,从一定程度上也维持了乡土社会的稳定。
作者提到的无讼也是乡土社会很鲜明的一个点,我在前文也提到过,公了率是远远低于私了率的,大家都愿意私下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是有一排斥的,所以在乡下的律师并不是那么吃香。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则是乡土社会与现代司法是冲突的。乡土社会是讲究差序格局的,而现代司法则宣扬人人平等。于是,当有人觉得自己被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所伤害,对其不满,这才愿意选择现代司法。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像将法治推行到乡土社会,是很难进行的。
五、总结
看完《乡土中国》,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乡下人和城里人之间,总是格格不入。毕竟生长大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作者费孝通在文中对乡土社会的深刻分析,让我从感受“土味”,即中国文化的起源开始,进而分析到中国的社会结构,无论是乡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的,二者间没有谁上谁下。不管是乡土社会的经验主义,还是现代社会所衍生的知识体系,都是一种智慧,文字下乡,必须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们必须认清了现在的乡土社会,才能找到适合其发展的方法。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3
在读完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后让我体会到了乡土社会与一般的社会一样,社会与社会之间果然都是大同小异的,费先生的看法是,在农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广袤的土地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其实说实话,我个人认为城市人和农村人应该是没有差别的,城市人的先辈们,不也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吗,当代的社会,不论是少了这二者的任何一方,这个社会都无法长久,应为这二者应该是密不可分的。
费先生认为:“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因此,乡土社会里的人们彼此特别熟悉,大家彼此之间往往都能很好的打成一片。但是,与由众多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相比,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解释的,因为大家在现代现代社会中生活久了总认为自己或许比乡土社会中的人们高一个档次。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我们应该认识的“乡”了。
在“文字下乡”里,费先生认为:“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我而且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我认为的确如此,文字的确是工具,因为人们之间增加感情或表达感情的方式并不是完完全全依赖于文字的,也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或者语言去表述,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并不只是通过文字去实现的,就是放到现代社会也是如此。现代社会与乡土社会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上是基本一样的。也可以说,现代社会的交际是从乡土社会中传承下来的。
在文章中费先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在这个格局里,费先生认为只有“礼”才可以维系每个人的关系,并在文中大量地引用孔子的话语和例子。费老先生先生认为:“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总之,乡土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稳定的格局,每个网格之间彼此存在着差异,同时也存在着交集。
在“男女有别”中,费先生认为:“同性组合和家庭组合原则上是交错的,因为以生育为功能的家庭总是异性的组合。因之,乡土社会中“家庭”的团结受到了这同性组合的影响,不易巩固。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表示”和“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深刻地展现了乡土社会的性心理,但是,我认为这在现如今已经改变了许多。只是,男女之间多了些平等,并没有“有别”。
费先生认为乡土社会是没有法治的,但是,这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是孔子两千多年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就让我明白了,乡土中国的乡土性质其实是受孔家思想影响的,而且影响深刻。
正因为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乡间看到坏的行为却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所以,费先生倡导:“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
我看了之后觉得费先生思想很激进,看待现实中的一些缺陷的眼光很犀利,大胆地揭露社会上的弊端与各种缺点,飞老先生在最后一篇中说到:“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对于欲望的解释费老先生用孔子的一句话解释——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绵续,人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人会有五味之好。”作者认为乡土社会中的欲望是人类生存的条件的,认为这是自觉的产生的,不需要计划,这就有别于现代社会了,现代社会往往是从某一目的出发的。
乡土中国的情结是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是一种民族心理。虽然有人从思想方面排斥这种情结,但是应当承认这种情结是传统文化传递的结果,是一种共通意识,不会因为部分人的意识的缺失和丢弃而不复存在,这只是为了通过民族的文化底蕴传承下去。费孝通先生正是深刻体验到了这种这种情结的力量,从而从社会学层面试图进行分析。从而让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去了解什么才是社会,什么才是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4
《乡土中国》有许多的延伸意义,让人看完有一种对乡土社会发展未来探窥的望。
有一位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者曾这样写道:《乡土中国》是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勾画出中国基层社会结构的原则。“费先生多年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的乡村,他认为在乡村里能够看到中国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问题都牵连到这些在乡村里住的人民,所以对于他们生活的认识应当是讨论中国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费先生力图使自我的研究紧密的结合中国实际,研究如何从乡土社会转到工业社会”。
而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在向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礼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缘和地缘的分离,剧烈的社会变迁,使得人们不再圈定在必须的范围内,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动,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乡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没。
最明显的是社会关系网络的变性。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以自我为中心所推出去的圈子,关系的亲疏是以距离的远近来衡量的,而在近代以来,中国人的人情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但社会关系还是含糊得很,倒也不像西洋的'“团体格局”。可是能够打个比喻,中国人的人情视野开始有点像远视者眼中的景观,近的反而看不到了。乡土社会是私人关系累积的群体,费先生书中也有提到,在传统结构中,每一个家以自我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过去喜事要请街坊喝酒,有丧事邻里也要出手帮帮,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街坊邻里就构成一个比较固定的群体。而我们的现状是,隔门的邻居不太往来了,甚至是不相认识了,一个小区里的人们只是为了各自的需求住到了同一块地域里,没有了以前同一块地域内的相互依靠关系。
当然,中国的本质还是乡土的,即使她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中国人骨子里的私德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却反而有一种加重的趋势,社会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风气使得这个社会更加地冷漠。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于农业礼貌中的,中国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会失去它的香气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里鄙视“乡下人”,那就有点可笑了。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5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xx-2020年)》的颁布实施,我又重拾农业方面的书籍,试图了解当前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的社会背景,与费孝通老先生所讲的农业农村乡土社会有哪些不同。
一直以为反映社会学的书籍,应当比较抽象,但读费老的书籍一点都不觉得,反而非常生动,语言也时不时透着一股幽默的智慧。比如费孝通老先生说“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生动形象地概括出乡土社会的相对固定的'特征。是啊,农民与乡土有很深的情结,这种情结不只是因为乡土能够让农民“向土里讨生活”,更是情寄于此地,祖上祖祖上的亲人都葬在这里,当下的人过着过去人过着的日子,现在人守候着过去人守着的地方,好像时间空间都在这里停止了,转动的只是人,继承了李四长相特征的李小四接过李四的接力棒,世世代代,继续耕耘着这片土地。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历史真的不是很重要,发生在李四和李小四身上的事情差别不大,差别大的成了“轶事”,流传下来。
回忆一下,乡土情结确实影响者我们的文化(所谓“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记得小学语文课外读物曾经有“名人轶事”,还有成语故事,这些故事都引人入胜,讲着历朝历代的事儿,但每每想起,我总是对时空产生模糊印象,再回忆一下,原来之所以印象模糊,就是因为当时,这些“名人轶事”、成语故事也只是对时间和空间模糊处理了,时间通常会说“一天”“一日”“在某人9岁那年”“有一年”“清末”等等,空间通常会说“中原”“私塾边”“在路上”等等,没有时空差别,只是对事件的描述。中国人读到这些没有困惑,估计翻译成英文,外国人读来一定满脑子困惑,什么时间?在哪?谁?都有什么人?当时社会环境、条件怎么样?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等等,一堆的问题等着。
费孝通老师对于语言也是非常有研究的,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往往让一些感性认识过于强大的人感觉到失望。他说,“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由此,我才深刻认识到原来文字并不能和语言划等号,白瞎为写不出一点点文字来,痛苦了好多年。在乡土社会,文字并不是必须的。
最后,我发现书里面说到了一个词语“面对面的社群”,让我想到了“面对面建群”,我想费老是早于微信很多年谈到面对面社群这个词汇的。难道微信里面的生态系统,也仍然跟乡土社会的关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书虽已读完一遍,问题继续思考中。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4-12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1-11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3-07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15篇05-06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精选22篇)11-01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通用25篇)08-24
读《乡土中国》有感03-17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04-10
乡土中国的读书心得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