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演讲稿

时间:2023-03-29 16:58:15 发言稿 我要投稿

论语演讲稿15篇

  演讲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演讲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你所见过的演讲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演讲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语演讲稿15篇

论语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俗话说的好”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我觉得别说半部了,就是几句话就能让人领悟到许多的大道理。

  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到现在,这句话还在我脑边回荡。为什么呢?因为我三年级的那件事。

  ”快点做作业,然后复习,听见没有。“在老爸临走前是这么说的。”知道了,知道了。“我有些不耐烦的回答道,”老爸你再不去上班你就要迟到了哦。“

  一会,老爸走了,我的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哇哈哈,可以不受限制的看课外书啦。“想着,我便拿起来了《三国演义》。

  正当我看到入迷时,一阵车声惊动了我,”哇,怎么办,没复习啊!“我一下子想只被踩了尾巴的猫尖叫起来。我的'心顿时一阵七上八下。

  这时,老爸打开了房门,看见了我,顿时眉头一皱,然后钥匙一丢,对我一阵”轰炸“!”还不睡觉?“

  第二天早读,我又是在班里一顿”神游“。

  ……

  发考卷当天,当我看到这令人羞耻,令人羞愧的分数——86。”真是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啊!“我看看这个分数,我不禁吟道。

  ……

  这一则又一则的论语,正时刻警示着我的灵魂。

论语演讲稿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昨日午后,一缕阳光跃进窗户,停留在沙发的扶手上,给人一种暖意。闲来无事,沏上一杯清茶,在书架上取了一本《论语》依偎在沙发上翻看起来。

  《论语》这本书,篇幅并不大,而且都有注释,所以看起来并不难懂,其中一文如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优也。“注释是 :孔子说:”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好的事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让我看了之后,思绪拉长了。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在《论语》里的中心思想讲的其实是做人的道理,比如”现在的少数人无德无能,却贪赃枉法,祸 害民众,不正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吗?又比如现在的'少数人,听到好的事或能帮助别人的好事也不去做,发生了假、丑、恶的事情也不去指责,令其改正,不正是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吗?这些事情也都是现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希望发生的又十分担忧的事情,不正是”是吾忧也“吗?

  孔子在古代就有”是吾忧也“之想,而我们生活在现代的人为什么不能消除”吾忧之事“呢?共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呢?品味《论语》如这缕缕阳光,给人以 光明和温暖。

论语演讲稿3

亲爱的教师、同学们:

  今日我学习了《论语》学而篇中这句话:”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爸爸妈妈,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一诺千金。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伺候爸爸妈妈,能够尽心竭力;伺候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往来,说话诚笃、格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便他自己说自己没有学过什么,我也必定要说他现已学习过了。“

  子夏的这句话提出了正确处理夫妻、父子、君臣、朋友这四种联系的品德规范。子夏以为,一个人有没有杰出的教育,首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做到:”孝、忠、信“等根本品德。只需做到了这几点,即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也能够以为他现已是个有杰出教养的人了。这一句和上一句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孔子施教重在人的德行。

  学过这句话我懂得了孔子育人注重人的质量德行的.涵养,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一个人是否有学识,不是看他读过多少本书,而是看他是否达到了做人的涵养。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通晓学识之道,要先从自己的品德的涵养、为人处世上着手。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才干学有所成。即《红楼梦》中所谓”世事洞明皆学识,情面练达即文章“。

论语演讲稿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读了论语这本书中说的: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尼,小车无月,其何以行之哉?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做一个守信用的人,要说 话算数。

  就比如我家吧。有一次,我考试考了一百分,爸爸非常高兴,我说:爸爸,我考了一百分你不带我去哪玩一天,爸爸毫不忧郁的答应了,说下一星期天我带你去 云台山玩,我高兴的不得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去过云台山,时间过的如流水一般,转眼间到了星期天。我迫不急待的去问爸爸什么时候去,爸爸说:今天太忙了,没 有时间,改日吧!我的心霎时间由高兴到难过。我说:爸爸你不想去,就别说,说出去话就如泼出去的水,要说到做到。

  妈妈下班了,我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妈妈爸爸说了一顿,妈妈说爸爸做的`不对,答应小孩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演而不信。

  虽然这次我没去云台山,但是让我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在这里,我想对我们班的同学说,作为一名好学生,更要诚实守信,善于勤学。

论语演讲稿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于丹写的论语心得是一本非常好的,值得一看的书,因为她给了我太多的感触,让我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生活中近距离的接触了一次圣人。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 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 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 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 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 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 他自己内心价值取。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

论语演讲稿6

  圣言如花蕾,芬芳漫溢伴人生。自古以来有哲理的书籍如天上繁星,但是于丹却独独中意这本《论语》。好的音乐能绕梁三日,好的人生之道能影响人的一生,让人久久回味。特别是读于丹讲《论语》中的“忠恕之道”后,一本书《论语》它是跨越时代经典,充满古人智慧灵感之佳作,曾经改变许多人的想法。创造人心未曾想到的美好奇迹。而读于丹讲《论语》中的“忠恕之道”后,让人不禁掩卷深思,进而产生力量。这股力量是积极的力量,是人类理性的内在力量。

  其实对于《论语》许多人认为其落伍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读过《论语》一书的人也是寥寥可数。自从县交通局组织人员学习于丹读《论语》视频以及书籍讲座后,我通过这次活动第一次认识到了如何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理解与掌握《论语》的精髓。让我收益良多。

  首先介绍下本次关于《论语》宽恕之道见解的主讲人。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方向:广播电视媒介学。

  于丹教授用最朴素的语言诠释出二千多年前《论语》内涵。她讲述了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和仁爱之道,并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把一段很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感悟的方法来解读,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透彻而又入木三分,真正走到了我们心里。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论语》中关于做人的道理有许多,但曾子说其实只有一条: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于丹教授认为: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忠恕二字的前提,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现代社会有太多的评判标准,如果我们的心迷失了方向,就根本无法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特别是当自己有一颗忠诚于事业的心,却总是怀才不遇,无人赏识时,该怎么做才为忠?我们自己将心比心善待他人,却被别人恶意伤害时,该如何做才为恕?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忠恕二字,生活会不会变得更美好呢?

  我们大家在今天这个时代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外在的迷惑太多,变化太多,千变万幻里面有什么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自己心里的依据到底在哪儿。有一次,孔子给学生上课,他跟他的学生曾子说,他说我道一以贯之。他说你知道吗?我自己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一个不变应万变,一以贯之,根本的出发点。曾子就心领神会,说唯,我明白。子出,孔子走了。门人和底下的同学就问他,说老师说的到底是什么呀,那一以贯之的到底是什么啊?曾子就给他们解释了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就是说孔子这一生,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出发点,这个道理就是忠恕二字。何为忠,何为恕呢?如果我的忠心无人赏识又该怎么办呢?就应该听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忠恕之道》。

  孔子有一个学生,觉得做人的道理太多,记不住,请教孔子,希望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所有的`道理,而且可以受用终生。孔子给了他一个字,就是恕。

  我们有一句俗语:世界上哪个不议论人,哪个又不被人议论。大家都会在私下里,飞短流长。孔子的学生里也有这样的人,比如子贡,子贡方人,什么叫方?就是指他比方人物,议论短长。老师就说他,“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赐是子贡的名字,子贡你已经很贤达了是吧,已经贤达到可以去指点他人的短长,品评人物,老师我还没有做到,夫我则不暇。暇是闲暇,我现在还没有这个闲暇工夫,可以去品头论足,议论他人短长。我要是有点闲工夫,得先看看自己,做得怎么样。

  我听完后内心最深刻的感悟是做人要做一个忠诚而善于宽恕别人,检讨自我的人。真正的忠诚,不是忠诚于一个外在的标准,也不是忠诚于哪一个人,哪一个制度。他忠诚的是内心的道德判断,良知所在。孔子所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保持一种反躬自省的能力,而不是老怪罪别人,薄责于人。自己的心厚道了,对别人的责怪就少了。这样,就会远离对别人的抱怨。

  其他,听完后我还感悟到做人要做一个好学的人,与人为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一句老话,还有一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既然是社会人,就必然要和他人交往,“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不管他身处何位,身居何职,不管他是贫穷还是卑微,其身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别人交往时,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长处,要经常倾听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自己快速成长,真正的朋友就是那种心胸正直的人,敢于直指你的缺点,因为有时候我们往往自己看不清自己,有些迷失,这时候一句关键的话甚至会改变我们的一生。另外我们要重视学习,要终身学习,知识会让我们永远年轻,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准则。

  这就是我读于丹讲《论语》中的“忠恕之道”感悟之处。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论语演讲稿7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终于读到论语的第8篇了,回想着原来读的辛苦。有许多字不会读,都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字典翻都翻得想吐。虽然前面很辛苦,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 上人嘛。孔子的仁和礼都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深根。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从课前导读上也读到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应有受 教育的机会。

  我读论语时发现了一句话: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以为并没有什么大的 含义便直接看译文了。译文上是这样写的: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办事的有把握;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 ;六十岁时凡听到的都能辨别是非;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我从这句子中隐约体会到一个含义。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 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悟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 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 ,要进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的遵说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 都是适用的。

  《论语》是一本好书大家好好读吧,我相信大家。

论语演讲稿8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仁人,孔子对它的解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人首先要自尊自爱,自己要有奋斗目标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爱人之心,帮助 别人到达他们的理想。孔子对仁人的要求很高,他的学生轻易够不着这样的头衔。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学生中的得意门生,但是孔子对于他们的评价却是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

  说他们虽然都是治国懂礼之才,可以驾驭一方之土,但是均够不上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个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 多强,如果不能够推己及人,仁而爱人,都不能称之为”仁“。仁人要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气魄,以自己的德行来收纳聚集人才。

论语演讲稿9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论语》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人事间的道理,它能让我们品德高尚,更 能让我们学到很多哲理性的知识。如我们在学《论语十则》时,里面既有讲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又有讲思想修养的。其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 是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它告诉我们。

  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拖累,从而被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而如果只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 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因此,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还有一句”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的意思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这以后 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说明了我们应当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无论在任何处境都应坚贞不屈。

  然而,《论语》毕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又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是不会过期的,因此我们要学会科学地继 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宣扬祖先们的博大精深。总的来说,《论语》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 世,修身养性。我们在生活中,对于这些哲理中的要求我们能做到的就尽量做到,不能做到的也不能完全忽视,只要我们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做到最好,才算我 们真正领悟到了一些真谛。有人说过:” 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完善自我,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吧!

论语演讲稿10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在这个长达3个星期之久的寒假里,我读了一夲国学经典——《论语》。正像它的题目一样,古代大文学家孔子用自己独当一面的方式论述了“语”这个字。

  打开《论语》,我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了一个充满睿智的鲜活的人正向我们昂首走来。——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个影响了中国两 千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文明道德的伟人,他留下了许多供我们对生活、对学习永久反思并值得借鉴的文字。他的'言行论及了孝道、治学、立德、为政,他的思想 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尽管他的思想言论尚不全部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完全相吻合,但足可以成为一面镜子, 供后人们照出自己的面貌。

  刚开始读之品之之时,我觉得那些满是“之乎者也”的句子和段落乏味之极,就像老和尚那样念着无聊的经,但逐渐逐渐我被孔子的儒术渲染了。孔子注重的是 孝、学、德,而那些金钱与名义,在他的眼中只不过是粪土罢了。他的地位在文学界上很高,却不是官场上的追猎者,他只不过是一个老师、先生,不断以实践教导 堂下的众弟子。

  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 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 ;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 老师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 仅安于贫贱,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也不会因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这就是孔 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论语》是文化经典之一。它是从生活中来的,也应该回到生活中去。也就是:我们要在生活中去理解它和实践它。今天我们读《论语》,要做到继承吸取其精 华,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以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才是学习、研究《论语》的现代价值所在。

论语演讲稿11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弘毅厅的赵春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来到岔中已一年有余,在这一年里我时时刻刻被论语感动着,我们一起看论语、背论语、议论语…,感受着温馨的校园文化,体验着中华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论语伴我在岔中茁壮成长,为我打开了幸福学习、通往成功的大门。

  说到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论语》里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第二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4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场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自己身边的.这些平凡的同学学习,就像置身于万倾绿田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以后的八年级学习中,我们要走入生本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更要寻找自己的“老师”,虚心地像他们请教,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伟人的至理名言。我国革命家徐特立,在法勤工俭学时,已是名字响当当的教育家了。但这位四十开外的名家却甘当小学生,向法国小孩子学法语;还有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虽著称诗圣,但每写一诗,都要向邻居老婆婆征求意见,她听不懂的地方修改到她听得懂为止;又如我国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整写好《史记》,便到各地游历,向平民百姓虚心请教,最后写成《史记》……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目不识丁的老婆婆当然也没有白居易那样的才华;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更不能不会装懂,而应多向同学、老师请教,扎扎实实地学好文化知识。

  所以,只要你能参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些亘古不变的真理,并真的这样做了,付诸实践的你就获得了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论语》里还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庆幸是岔中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深感到来到岔中是幸运的,因为有国学经典的熏陶;来到岔中是幸福的,因为岔中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就让我们在经典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感悟真理,缩短历程,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论语演讲稿1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读了《论语》。

  《论语》一共有20章,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它主要讲述了人与人如何相处、如何勤奋学习、如何在社会上努力奋斗和如何孝敬父母的一本书。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学而第一“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句话。

  在人生的`道路上,朋友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光凭自己单薄渺小的力量是远远不可能创造出大事业的。由此,我想到到了管仲和 鲍叔牙的友谊故事。

  管仲和鲍叔牙小时候是一对好朋友。管仲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常常偷鲍叔牙的钱,但鲍叔牙不但不记恨他,反倒对管仲更加友好。几十年过去了,管仲在为公 子纠争夺王位时差点杀死公子小白。在公子小白继承王位时,鲍叔牙也成了宰相。鲍叔牙不计前嫌还推荐管仲,可见鲍叔牙的心胸是多么宽广呀!

  还有一个是有关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故事,当琴师伯牙在荒山中弹琴时,樵夫钟子期竟然能够听出”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十分高兴找 到了自己的知音,但是钟子期死后,伯牙再也找不到知己了,便摔掉琴,发誓不再弹琴。可见在一生中友谊是多么可贵,多么重要呀!

  这些事例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我的好朋友小董来我家玩,一开始我俩还相处挺好的,也合得来,但没过了几天,我们便经常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吵得天昏地暗, 不可开交。最后,妈妈告诉我们俩要团结友爱,才能做好每一件事,还告诉我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过了几天,我的朋友小杨来我家作客,我吸取了教训,与小杨开心的度过了一天。在生活中,友谊真是无处不在,只有在经历磨难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友谊的珍 贵。

  读了《论语》,我受益匪浅。它教育了我怎样与朋友交往,我一定要把小主人做的更好。

论语演讲稿1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一直以为所谓儒学不过是表面上推崇中庸、仁义、 礼教等虚有的东西,做作的让人厌恶。 他和他的弟子连种稻插秧都不会还自居君子圣贤,所有的人民在他们眼里都是低微贫贱的人。”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可见孔子有歧视妇女的嫌疑,另外 我至今还记得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鼓励他的同乡努力刻苦学习,尊师:”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我承认,宋濂真的很尊师。可是正是这种方式让中国由盛转衰,不敢出一言以复就没有新观点新态度,就没有创新。

  苏格拉底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主张学生勇于创新,所以出了一个柏拉图,柏拉图同样没有”架子“,又出了亚里士多德。希腊三贤在哲学物理学都有很好的建树!

  儒学,是该让人唾弃,放在脚底踩的东西!!!

  我甚至觉得古代封建的黑暗落后都是独尊儒术的结果, 没有了”百家争鸣“,那就是剩下了专制。它至今仍旧影响着政治、教育、法律!

  可是,事实上是这样吗?

  读完《论语译注》我发现了我自己的目光短浅,相反,我觉得孔子不该出现在那个时代,那个黑暗的时代!孔儒的思想很超前,他说推崇的大同社会就是我们现在初级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我们至今也没法做到,古代黑暗帝国怎么可能实现呢?古代君王扭曲了儒家思想,他们黑着心红着眼把儒学当成统治的工具,他们过河拆桥却同样自称君子,因此,”打倒孔家店“不是推翻儒学,而是保护真正的儒学不为小人所用。

  孔子推崇的学而思丢失了,人们只学不思,只为应付考试,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也是中国科学家得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孔子崇尚的中庸仁义也缺失了,人们自私自利,见人不扶,食物以次充好。真的愧对礼仪之邦!

  孔子希望人忠义孝顺,谦虚真诚。可是现在的我们多么肤浅做作!

  ……

  没错,他的想法是无法治国的,至少不适合现在的国情。可是我们不能一竿子打死儒学。政治课里我们要对传统文化发扬”扬弃“,我们却把坏的继承了,好的遗忘了:

  我们该谦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都骄傲自满怎么进步,应该不耻下问,谦虚谨慎!

  我们该真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该做伪君子,应该真心待客。

  我们该反省:”吾日三省“,孔子这样的圣贤都反思,我们也该反省自己,知错认错改错。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孔子,但是不得不说他的想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该做的还有很多,那怕双手递物,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等琐事,都是在弘扬传统文化,兴我礼仪之邦!

论语演讲稿14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孔夫子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所有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最后著成了中国的一本瑰宝——《论语》

  读《论语》,本来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可是,当我读完这本书时却发现,“仁”,这个字贯穿了全文,“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论语》中的许多的词句都是发人深思的。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个句子常挂在我的嘴边,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仁”。孝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但现在也慢慢开始退色了,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把中国人内心有唤醒了,明白了“孝”的意义。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我们不难发现,在饱经过几千年的风霜后,是它,唤醒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是它,唤醒了中国人民的精神!

  可是光说不实干这样是不行的,我们要学习孔子,用“仁”却面对世间的万物,用谦虚对待人生,永礼来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还要用勤奋来充实人生。《论语》也是我们犯错时的教育书,指引我们正确得道路。总之,它就是教你人生之道。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是一位谆谆教导的老师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更是引领我么向上的阶梯。

论语演讲稿1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这个寒假我读了论语这本书,虽然不是很复杂的古文,但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论语》中有一句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 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 上看,要 ” 温故知新 “ 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现代教 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论语》中有一段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 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 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出色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不仅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

【论语演讲稿】相关文章:

论语经典句子10-24

论语经典名言02-22

论语的名言02-20

《论语》名言02-22

经典论语格言11-03

论语的经典句子03-17

论语经典语录09-29

论语中的格言09-22

《论语》教学反思11-06

出自论语的成语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