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感言

时间:2022-09-01 13:20:40 感言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教师教育感言(精选18篇)

  在平日的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我们常常会收获不一样的感想和体会,这时就可以通过写感言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那么写感言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师教育感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教师教育感言(精选18篇)

  教师教育感言 篇1

  来到盐城中学已经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一个月内,虽然不敢说自己兢兢业业,但是至少自己是刻苦努力的了,中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我的一点教学感悟。把以前在大学中学的教育的理论现在搬到时实践中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正是知道自己不足和困的地方了。发现不足只有努力弥补,进一步学习,学习之余便是反思,这样才能有所突破。

  在学哲学的时候学习了矛盾的理论,现在在教育中用矛盾的理论分析,有所小得,所以写出来,不怕贻笑大方。

  教学中也有矛盾,教学的矛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就是教的矛盾,一个是学的矛盾。教的矛盾实际上也是教师的矛盾,学的矛盾也多是学生的矛盾。

  教师现在有的矛盾就是:

  一、博与专的`矛盾。

  博大精深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两者相互依靠也相互排斥着。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博就是了解各种相关的知识,如地理学、人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等,专就是在专业领域内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譬如说是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本来就是体育的一个部分,属于体育的范畴,但是民俗属于社会学的内容,一个体育教师想要透彻地了解民俗体育就必须对社会学有所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体育有不同的地方,又要求体育教师有相关的地理学的知识。就是有个专业内容,要求博的积累。这是博和专的统一。但是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专业出色,必然要经历千锤百炼,花大量的时间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无论博和专的知识都是无限的,这样的一个矛盾就出来了。解决的方法只有教师个人勤学苦练,赶在时间的前面。

  二、师道尊严和融入学生之间的矛盾。

  师道尊严是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部分,所以又说天地君亲师这样的排序。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还要不要提倡师道尊严?当然要,这是促进教学工作的一个良好的条件,当一个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恶劣威信感,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师的行为和活动,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很容易实现。同是也提倡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融入到学生中去,才有恶劣对学生的了解,了解以后才可能会因材施教。师道尊严是在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实现的,但是矛盾就是过分融入学生的生活,可能就很容易失去师道尊严。尊严在一定的意义上讲也是在一定的神秘感上产生的,除非是圣人,但是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不代表每个教师也是神圣的,教师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

  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一个度的问题上,如何把握这样的一个度,就是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渐渐地摸索了。

  教师教育感言 篇2

  做一名数学教师容易,做一名优秀数学教师就不容易了。工作17年,做过语文教师、幼儿教师,也正在做数学教师,我很想让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但我知道这是一条漫漫长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我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数学学科感兴趣,那你就成功了一半。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数学内容缺少魅力 ,数学课上不出语文课的精彩。教师在上数学课时,往往把学生当成了解题的机器, 一个个题目的分析,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没有了学习的乐趣,只想如何快点完成作业,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缺少了主动学习的动力,缺少了思维、探索的过程,于是数学课堂就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通过讲数学故事、讲数学历史、组织数学游戏、创建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等多种方式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引领者,而不是包办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来说,关键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做题 ,而是教会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类比推理。 很多教师每天不厌其烦地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题,不厌其烦地批改,不厌其烦地讲解,可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只会生搬硬套地做同种类型的题,稍稍有所变化,变会摸头不着脑。教师要合理使用教材和资料,有效选择例题和习题,引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探讨解法,并对原题进行有机变更。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从而从“教师教”变为学生“自己学”, 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三、让课堂生活化、趣味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时间,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数学语言,让数学课堂也上出语文课的精彩。简单、通俗、幽默化的语言使抽象的概念、定理具体化,复杂的道理简单化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四、做一个负责任的数学教师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责任心。没有责任心和爱心,你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数学教师。课前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课中循循善诱,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认真批改每一次作业,进行教学反思。对每一个学生都怀有一颗母爱的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用赞赏的目光,平和的心态,去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罚,与孩子们建立起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在学习、生活上让学生感悟到教师对他们的爱,让每一位同学在不同的方面都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成功感。

  五、不断学习,为自身“充电”

  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教师上一天课”的思想已经淘汰。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能满足于书本知识,不能满足于自身学历,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教学水平,要具有一定的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做一名与时俱进的钻研型教师。

  教师教育感言 篇3

  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不要以为只有语文课需要这样的语调!一些其他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三尺讲台,其实就是教师每天的“舞台”,如果一支曲子千篇一律是一个曲调,那谁还愿意去听呢?同样的道理,成年累月的课堂,一成不变的语调,成人都不喜欢的东西孩子就更不当回事了。所以,我们美术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语调变得抑扬顿挫,充满激情。

  一、美术教师要具有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批评的素养

  美的事物能够引起人们精神的愉悦,然而这种对美的感受仅仅停留于作品表面的形式美感,要想获得更加强烈的精神震撼,就必须深入把握事物美的内容,进一步理解美的内涵,以获得美的感动。

  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带给我们心灵的震荡和洗涤,而每一位欣赏者对作品的感受和感知程度却是各不相同的,人人都熟知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可对于她神秘而永恒的微笑,欣赏者却各有认识,这就是个人审美理解上的差异。审美理解是美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能力。在审美过程中,不论是感受美还是欣赏美,仅凭感性印象都不可能立即认知,还离不开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如对自然的日月星辰的欣赏、对社会的风土人情的欣赏、对艺术的名品大作的欣赏等,都必须以理性的认识来加以推动。

  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想象激发兴趣。想象是学生感兴趣的启发式教学,学生善于遐想,在想象中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想象有时是奇特的,想象出来的事物有点离谱,但却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教师要很好的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利用想象力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美术课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充满好奇心是少年儿童的一大特点,很多学生通过美术课学习以后,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周围产生兴趣,因而会更加细致深入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只有不断地观察,才能得出更新的内容。这些新内容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扎根,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这样一来,少年儿童的观察力会得到提高,并不断发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更主动深入地观察了解,并进行写生,写生时学生感觉到事物是这样的美,就会把这些美的'印象深藏在心里。在作文课上,有的学生就会将美术课上观察到的东西带到课堂,并进行语言文字的描述,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学生在完成一件作品时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注意表现对象,并加以记忆。观察得越多,记忆内容越丰富,这样就会将那些本来无联系的内容随意地组合在一起,并进行一些细节的“添枝加叶”,时间一长,他们的想象力就会更丰富,就能在作品中体现儿童的个性思想。

  四、多鼓励,提高学生自信心

  大多数的小学生是喜欢写写画画的,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的我,当然感到非常欣慰,但是,在每个班中也总有几个不爱画的,曾有这样一个令人头疼的学生,无论上什么课都不学习,而且故意捣乱,影响周围的同学,批评他,他满不在乎、依然如故。有一次,我跟他谈心,我问他:“我记得你以前画画很好的,为什么现在不画了呢?”“是啊!我以前画画是挺好的。”我又继续说:“现在为什么不画了呢?再试试吧!耐下心来,一定会画好的。”这节课他表现不错,在那里安静地画画,趁着他表现好,接下来的几节课都对他进行表扬,以后在上课时,他竟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画画逐渐产生了兴趣,上课也就专心了。这个孩子受到的批评太多了,他对此已经麻木不仁,再加上家长的棍棒式教育,使他出现一种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一旦得到赏识,就会有了自信心。其实,人就是这样,当被人重视、被人欣赏时,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会更加认真、更加负责。

  五、结论

  提高小学教师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批评素养对于形成正确的美感理解极为重要,因为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对世界尚不得知的孩童、对社会尚无经验的少年,只有提高自身的审美理解水平和美术批评素养,才能面对儿童智慧的头脑和探究的眼神。因此,小学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广泛、深入地与自然、社会、艺术亲密接触,丰富自己内在的情感体验,积累审美经验,将感受转化为理解,在形与神、情与理的统一中认识美、感受美、理解美、批评美。

  教师教育感言 篇4

  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的能力:

  (一)美术教师的能力

  美术教学不完全是理论的讲述,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因此,美术教师必须有熟练的专业技巧,能在课堂上进行准确、生动、迅速地演示。教师熟练地演示,对学生具有重大的影响,它是美术教师权威的支柱。美术教师能不加涂改地在黑板上画出优美的造型,能放笔直书公正规格的美术字,能随手剪出精美的剪纸图案,能迅速画出形神兼备的国画写意形象等等,都会使学生为之倾倒,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表现技巧的直观感受。

  (二)钻研组织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钻研、分析和组织教材,是教师的重要的基本功之一。美术教材的实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不同的教材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在美术教学中显得格外突出。因此,对教材的掌握和实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具的创制,教学方法独创地运用,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水平。同一个教案在不同老师的施教下,教学效果明显的不同。这在学生作业会得到显明的体现,学生作业是教师教学的镜子。

  (三)教学组织能力

  美术教师应该具备课堂教学与课外美术小组活动两方面的教学组织能力。作为科任的美术教师,面对全校各年级班次进行教学,其教学组织能力是很重要的,是保证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美术教师课堂的组织能力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秩序的掌握,对教学计划的周密安排,对教学的预见性,运用教育机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美术教师教学组织能力就是表现在能导演课堂教学这台戏,并能演活。这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

  (四)思想教育能力

  因为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因此,美术教师要具备思想教育能力。教师威信的树立与他的思想教育能力是分不开的。美术教师除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渗透着思想教育和处理学生课堂上发生问题要进行思想教育之外,很重要的是对美术小组成员进行思想教育。

  (五)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传递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教师讲课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于情感。因为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记忆;富有感情地表达能使学生受到感情的感染,激起学习的热情。

  (六)丰富的想象力与教学的创造性

  美术课对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美术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精神,方能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并使其得到发展。能以自己对生活的经验和对材料的艺术敏感性,结合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想象的驰骋。

  美术教学的关键在于美术教师。因此,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因素。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

  在对待学生作业时要做到:三个不一样,即,与同学画的不一样;与欣赏的画的不一样;与过去画的不一样。学生的作品,要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并不一定要求很高。要让学生愉快的奇思妙想,不要让孩子痛苦的冥思苦想。

  教师教育感言 篇5

  提起美术课,学生们都会说:美术用具太多了;准备材料太麻烦;总是忘了带用具。老师们会说:不带用具的学生多;美术课难组织;有些学生怕花钱不买材料影响教学等问题。因为美术课的材料不是统一配备的,学生自己购买准备,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如何解决这些烦恼,让美术课上的轻松,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在这里同各位进行交流。

  (一)、图片欣赏法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二)、兴趣激发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运用实物导入

  实物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之一。有时,千言万语的,不如一览实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琐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明了,把实物运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我在上《标志设计》这一课时,我取出学生常见的标志给学生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2、运用谜语导入

  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9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3、运用故事导入

  学生喜欢听故事,他们一听故事,会兴致勃勃,注意力高度集中,引述与上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教育感言 篇6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但是,如何掌握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几年的音乐教育实践,我深深感到发挥音乐教育特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幼儿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

  一、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幼儿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如果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幼儿难以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富有浓厚的趣味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方法力求生动、新颖。例如:教《春天》一歌时,事先在黑板上画好一棵大树,然后随着口唱"春天天气真正好",画出"太阳",地上长出小青草,画出一些"小草",树上小鸟吱吱叫,画出在树上唱歌的"小鸟","花儿都开了",在地上画出正在开放的花朵。这些简单生动的画面不仅揭示了歌词的内容,也能引起幼儿对自己所感受的春天景象的联想。

  在学习歌曲《小鸡出壳》时,我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小鸡出壳”的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然后在第一遍清唱歌曲时,运用“小鸡出壳”的玩具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当歌曲唱到“圆圆的`蛋壳里钻出一个小脑袋”时,我突然将裂缝的“蛋壳”打开,里面立即钻出了一只可爱的、毛茸茸的“小鸡”的脑袋。丰富有趣的道具演示,立即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孩子马上进入了学习歌曲的情景,睁大眼睛,一边认真地听一边入神地看,欣赏着老师的表演。

  对一些童话故事般的歌曲,如:"小兔乖乖"、"数鸭子"等歌词形象、口语化强的,可让幼儿边唱边表演,边唱边游戏,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幼儿只有在兴趣性较强的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情趣。为此,在音乐教育中,应采用愉快活泼的音乐游戏活动,如《动物的叫声》, 让孩子模仿动物的叫声、走路的姿势,使他们有兴趣符合音乐的节奏合拍地做游戏。引导幼儿准确地随音乐变化做游戏,使他们感受动中的欢乐,静中的优美。幼儿在听听、动动、玩玩中,培养和发展音乐听觉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选取音乐教材时,必须注意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幼儿。音乐教材的趣味性既表现在歌词中,也表现在旋律中,应当说,表现在词曲结合之中。如歌曲《走路》,小兔走路蹦蹦跳跳,“蹦蹦跳跳”的旋律平行,节奏短促跳跃,表现了小兔跳的特点;小鸭走路摇啊摇,旋律有摇摆的感觉;小乌龟走路慢吞吞,“慢吞吞”节奏拉长,速度放慢,表现了小乌龟动作的迟缓;小花猫走路静悄悄,“静悄悄”旋律下行,渐慢渐弱 。这首歌曲,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动物的动作特征,比喻贴切,生动有趣,孩子易学、易记。还有一些童话故事歌曲和歌舞剧中形象的旋律与有趣的情节相联系,孩子们十分喜爱。如:《拔萝卜》、《小兔乖乖》里歌词口语化,旋律上口易唱,行动活泼,富有动感,反复吟唱,非常适合幼儿的口味。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活动能力的增强和求知欲的发展,可选一些谜语歌曲,幼儿边唱边猜想,增添了情趣。还可以选一些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山羊踩痛小公鸡》,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歌曲的内涵,懂得小朋友之间遇事要互谅互让,礼貌待人,友好相处,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

  二、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同时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 ,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为了让幼儿 更 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如学习歌曲《大鼓小鼓》,准备一个大鼓,一个小鼓,让幼儿用大鼓和小鼓做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到两个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大鼓的声音大而强,小鼓的声音小而弱,大鼓小鼓的音色也不相同。通过有节奏的训练,联系大鼓小鼓的音色,强弱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音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幼儿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借音乐动情的特征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喜闻且乐于接受。在一次活动中,下起了一场大雨,孩子们听到雨声都跑到门口,观看下雨。我也和孩子们一起看着下雨的情景,一会儿,雨小了,我问他们:“刚才下大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下大雨时声音好大,哗哗哗的!”我又问:“现在下小雨了,声音又是什么样的呢?”“下小雨的声音小了,是滴答滴答的!”针对孩子对下雨的感受,我唱了一首歌曲《大雨小雨》。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他们一边听,一边跟着我学唱,当唱到大雨时,孩子们的声音很自然地变大起来,唱小雨时,声音就变得小了,很快地他们学会了歌曲。为了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大雨小雨的声音,我拿出了四种乐器:串铃、铃鼓、鼓、沙锤。让幼儿选择大雨和小雨的配器。孩子们对各种乐器声音进行尝试后,有的说:“下大雨时会打雷,我们就打鼓;下小雨时声音小,我们就摇沙锤。”有的说:“下大雨的时候,铃鼓和大鼓一起敲,下小雨的时候串铃和沙锤一起敲……”我把孩子们设计的方案综合起来进行了尝试,孩子们敲得非常起劲。

  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通过歌声和小乐器表现了对大雨和小雨的感受,同时在探索中学习了不同乐器的敲击方法。

  三、联系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唱歌的兴趣

  幼儿歌曲来自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与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性和表现力 。如在教《泡泡不见了》这首歌曲之前,教师为幼儿制作多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梯形 、圆形等小模型,系上小绳,让幼儿放在装有肥皂水的盆里进行实验,取出后,一个个小模型像镜子一样透明,立体感强。然后启发幼儿动脑想想,什么东西加上水能吹出泡泡来,并做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肥皂、洗衣粉 、洗发水、洗涤灵加上水,都能吹出泡泡来。然后让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玩具,玩吹泡泡,在此基础上学习《 泡泡不见了》,既拓宽了知识,感受到自己动手做玩具的成就感,又感受到唱《泡泡不见了》,这首歌的欢乐情绪。这样,应用多种手段有机的结合,互相渗透,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多方受益。

  快乐是孩子学习、探究、尝试的原动力,孩子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快乐。因此,我们有责任成为幼儿音乐活动的伙伴,支持者,引导幼儿喜爱音乐;在活动中多给幼儿自主的空间,让幼儿寻找快乐;多给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创造快乐;多给幼儿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幼儿分享快乐。我们共同努力让音乐带给幼儿快乐,让幼儿真正享受音乐的快乐吧!

  教师教育感言 篇7

  有一句话说的好“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每个人都怀有自己的梦想,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去追求、实现人生的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同样怀着许多美好的梦想。

  我梦想:每一堂课都充满爱心,充满生命的关怀。让学生徜徉于课堂的幸福中,同时自己也因精彩课堂而新鲜着、幸福着。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生命绽放的殿堂,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的'生命体验,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基石。我们的教育要真正体现出让学生快乐,让学生爱上学习,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关爱,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做最好的自己。

  我梦想:我的学生能够真正爱上信息技术课堂。学生爱上信息课的原因不是来自于对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的热爱,而是来自于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自身信息素养的内在需求,提高自己操作能力目标的驱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以及当他们加工出优秀作品时的喜悦。

  我梦想:自己能够成为北大附中李冬梅老师那样优秀的教师。从教30余年,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毅追求的精神让我感动。作为同行,我从来想象不到李老师经常批改学生的作业到凌晨两点。李老师真正的把教学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她甘愿奉献,自觉付出的精神激励着我。她总结自己充满艰辛的攀登之路:奉献、研究、创新、境界,她的攀登之路为我指明了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为我注入了正能量。她还把自己多年整理的各种教学资源放在博客上供其他老师们学习,并且耐心为我们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敬佩。我梦想有一天能成为李老师那样优秀的教师,我将为这样的梦想而努力,追梦将会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

  我梦想:在工作中和谐进取,在生活中充满乐趣。作为老师,我将牢记“教书育人是天职,为人师表是本分,终身学习是根本,尽心尽责服务学生是使命”这样的教育理念,用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谱写一个个传奇。

  老师们,就让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发挥自己的勤奋和勇气,发挥自己的创意和决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吧!

  祝所有老师们都能梦想成真!

  教师教育感言 篇8

  曾经上课时,曾只顾自己的想法,觉得讲的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后来意识到,我们现正在倡导的许多新课程理念就是来之于这个理论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顿开。原来我的教学 方式大大压缩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打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磨灭了自我体验、自我创新的个性。因此,学生的思维被定向了,无法进行更好的建构,形成不了有效的认 知结 构,导致自己的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我认为在经历多次的的反思后,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1、 关注学生的“预习”和做好自己的“备课”。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 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 预习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自己只有一个脑袋,而一个班上却有几十个学生,老师的思维怎能涵盖所有学生的思维呢?何况,老师的思维就真的比学生思维好吗?就真的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吗?所以第二方面就备好课,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虽不至于如此地步,但还是做好准备功夫,数学的心脏就是问题,所以学好数学首先就得把问题的提问涉及好,怎么样的坏境,怎么提出都会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点方面,还是知道自己有些不足,更有待加强提高。往往大家知道,学生学习数学最兴奋的时候就是他们通过苦思冥想终于“做出来了”!当然在备课方面上教学目标,设计,重难点等等也是必不可是。但真在去备好课的时候发现,时间总是那么不够。

  2、提倡学生多思考。

  在教学中,我经常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老师尽量少讲, 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 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才能取得过去我们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虽然学生的基础很薄弱,但要针对学生的学况,必须要给他们一个些时间去思考和练习。这样才能消化成他们自己所有的营养。另一方面一个教师会解决的问题越多,他就越能从系统的高度去把握本学科的知识,要讲的东西就会越少。因此,我在备课的时候主要思考如何对教材进行重构,突出主干知识。更为形象地说,传统备课我是在做“加法” ,现在的备课我是在做“减法”。我在备课时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内容是非讲不可的?什么内容可以不讲?

  3 、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

  有一位数学教育专家曾经总结过这样一个经验:静看3分钟。意 思是指一道题拿出来以后,应先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看看、想想、做做,再由老师进行讲解,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领悟。这个经验好不好?我认为这个经验有进步的一面,它比起那种套题型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的思考,比起那种一道题拿出来以后,急急忙忙地进行挤牙膏式的“启发”教学更能让学生去探究问题。但是,我认为“静看3分钟”的教学观念还不够到位,应该是“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如何理解这种观念?我认为:只有在老师讲解之前学生已经深入地钻研了问题,他才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他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只要练在讲之前,哪怕是以老师的讲为主要形式,它也是一种交往。因为在老师讲的过程中,学生必然在心里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进行了对比、 评价。何况,我们现在还有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师生答疑等多种形式,使师生、生生之间更好地进行交往呢!“练在讲之前”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求知的无穷乐趣。我们要用学科的内在魅力去打动每一个学生。大家知道,学生学习数学最兴奋的时候就是他们通过苦思冥想终于“做出来了”!

  在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通过不断实践,不断的自我反思,让学生更能有兴趣地去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求知的乐趣;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和合作中发现规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素质。

  教师教育感言 篇9

  从踏进幼儿园的哪一步,我就知道我肩上背负了沉甸甸的两个字“责任”。

  做为幼儿园中的一名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有爱心。假如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关爱,为了能尽快的亲近学生,让学生和我没有陌生感,因此我就经常抱着他们,和他们有肌肤之亲。小朋友也特别喜欢我,有时与我手拉手,有时偎在我的怀里,有时鼻涕、眼泪和手上的灰尘就会蹭到我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我在想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需要老师来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和关爱。在孩子的心里有种老师就是他的亲人和家长。有什么事都要找你来解决,你在他们的心里也是最神圣,最受崇拜的人。

  幼儿园阶段处于一个奠基的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细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乐、当天的心情负责。所以每当哪个孩子有心事的时候,我就主动的去问,努力帮助他们去调解、去解决。除了心里的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他的人身安全,现在的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每个孩子假如有点磕磕碰碰的,家长会很心疼的。所以做为教师的我一定要对孩子的安全负责任,因此,每当下课孩子在外面玩的时候,我总是在外面陪着,让孩子时刻不离开我的视线,尽量避免由于我的大意而给孩子带来不该有的.伤害。

  幼儿园是保教机构,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心里和身体上都能健康地成长发展。幼儿园教师还有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支持家长工作的任务,所以对幼教来说师德更重要。每当孩子在校发生什么事情时,在家长不满意的情况下,无论是什么原因,我都耐心的去解释,理解家长的心情,尽量做到最后的结果让家长们满意。好多家长看到我这种态度,最后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一种服务于社会的工作,为了能让社会和谐,让家长工作的放心,孩子送的放心,我们必须的做好这项服务性工作。那么要想做好这项服务,我觉得最起码的应该先做到以上这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比较合格的幼儿教师。因此,我会努力的去提高自己的业务和专业素质。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让家长满意、学校用着放心、孩子们欢迎的幼儿教师。

  教师教育感言 篇10

  根据教育教学理念,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在教学活动化理念的指导下,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获取经验。在一日活动中,根据主题目标、幼儿的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活动,严格按照周计划,按照动静结合的原则开展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及时地写好反思,认真对待每一次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自主地学习,并对孩子进行研究和实践,找出适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切切实实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上学年,我第一次接手学前班的学生,年龄均在七岁左右。为了让新生更快地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使他们活泼愉快地进行集体活动,我们在开学前的第一期家长园地中例举了孩子入园会出现的种种现象,并具体请家长做哪些配合。幼儿入园后,我们从中了解幼儿具体情况,增进与幼儿间感情,争取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实现了家园共育,产生了颇佳的教育效应和社会效应。作为学前班的教师,开学时我们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亲切地安抚每一位幼儿,做到上课能让他们认真听讲,直到孩子们一个一个地听懂课程内容,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关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我还结合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班务计划、教学计划等,从尊重幼儿的角度把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搞活。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优美舒适的教学环境,注意动静交替,创造各种机会让幼儿互相学习、积极尝试,并鼓励幼儿学习各种生活技能,获得愉快成功的情绪体验。总之幼儿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正处在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老师的活泼开朗会给孩子们生机勃勃的印象,能创建一个轻松活泼的气氛,会使幼儿的心境始终保持愉快,逐渐形成健康开朗的性格。

  教师应变一个滔滔不绝的讲师为幼儿听众,这是老师的智慧和能力的表现,这就需要老师要有一颗童心,去和孩子们叫知心朋友。我处处以孩子为出发点,走进孩子世界,做到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们的每件事情都当作大事情来看,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使孩子真正生活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

  教师教育感言 篇11

  用爱心感召情感,用智慧浇灌心灵,用知识打开科学之门,是教师最快乐的工作。

  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

  当你把课堂教学当成研究,记录下点滴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你的教学总会生成鲜活的案例。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有价值的人,我们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独立个性和才能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生本教育像田野一样朴实、芬芳,生本走进体育课堂,让我与学生共同享受课堂。

  学校昨天的历史令我骄傲,学校明天的辉煌使我憧憬,在骄傲与憧憬的交融中,产生了立足今天,实践创新,全力推进学校发展的.激情:把握今天,奋然前行。

  拥有一颗平常心,做孩子的知心人,分享快乐与悲伤,让教与学活动成为幸福的源泉。

  我们把人忘了。我们说,世纪是数字化的世纪,是竞争全球化的世纪,却忘了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我们教学生语文、数学,却忘了首先教他们学做人。

  生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聆听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她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的思考和实践。

  教育是一种最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

  美丽于心,文明于行。物变于人,人变于思。让我们在宽容礼让中,在慢步轻声中,在尊敬师长中,在环保洁净中,养成优秀的习惯,培养优秀的人才。

  教学中生成的鲜活案例往往出现在你的教学设计之外。

  大雁高飞,不是为了炫耀翅膀;教师育人,不是为了鲜花掌声。

  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就是太阳。我就是上帝,我就是爱迪生,我就是总统;我一思考,就会灿烂。

  教书是一辈子的事,而实习却一生仅有一次,我会永远记住我的实习班级——T——因为我在这里爱上了“老师”。

  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会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丢弃旧知识并重新学习新知识的人。

  教育需要关注,教育需要陪伴,教育追求宁静致远的境界,让教育拥有宁静的天空纯净的沃土。

  教师教育感言 篇12

  阅读林崇德教授的《教育的智慧》一书,有诸多感触,作者对教育现状的深入解,对教育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独到见解,如同为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我们体验到:教育需要智慧。

  霍姆林斯基说:“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可见学生的智慧是靠老师去开启的,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智者。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老师就定都是智者么?我看不见得,至少我觉得自己就不是一个智者,只是一个比学生“多半桶水”的学习者。在我看来,智慧人人都有,当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也有部分是由后天决定的。那么如何才能增加一些智慧,使自己更向智慧型教师迈进呢?

  1.智慧是靠“想”出来的

  智慧是思索的结晶,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是教对教育教学问题长期研究和不断思索的结果。教师如果能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就能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

  2.智慧是靠“勤奋”出来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那么就需要以勤奋来弥补。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教师唯有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能师。

  3.智慧是靠“交流”出来的

  教师的教学是单人单科放行的,教师的劳动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个体性的。备课、钻研教材、上课、辅导、批改作业都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要独立完成,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作用。交流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走向成功一条捷径。共同讨论,益更多。首先,讨论有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讨论中别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都能给人以启迪。其次,讨论有助于激发灵感。讨论是思想的交换,在思想的碰撞之中能够产生灵感的火花,长期困扰个人的问题和疑惑往往能在讨论中迎刃而解。最后,讨论有助于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在讨论中,激烈的思想交锋能够快速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教师教育感言 篇13

  “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仅是对老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老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当我认真理解了继续教育后,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评课”与“议课”的区别:

  “议课”是围绕观课说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有“主”“客”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老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状态。“评课”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善、发展”为主要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老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忙,求得发展。

  二、“评课”不能流于形式:

  在教学中,各自形式的公开课、观摩课等等,常会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现,随之而来的评课却往往流于形式,有的是在设计好的表格上打个分,有的是表扬为主,做好好先生,还有的是被动发言,敷衍了事,说几句好话,提一点期望,这些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可能很多人都碰上。我觉得在教学中,作为我们一线的老师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践,为了更好地改善教学,如果都说些没有好处的'话,那评课还有什么好处呢?课堂教学终究是一线老师自己的事情,我们需要的是评课者真实的心声,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有所理解,同时有所理解,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付诸于行动。

  三、“议课”十分有好处。

  “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讨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议”强调了彼此的平等,都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和倾听、理解对方的义务。“议课”我觉得更能让老师得到提高,更能有说服力,因为有时评课者并不了解学校的状况、学生的状况以及教学进度等状况,往往对上课者提出的要求过高,这样如果只评不议,也许会让老师觉得委屈,甚至不理解,从而打击了积极性。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让授课者说话,让评课者更能点中要害,不仅仅能够得到参与者的充分信任和理解,更是对老师改善课堂、促进专业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教师教育感言 篇14

  一个一丈多宽的讲台,老师人生梦想的舞台。曾经怀疑这个小小的讲台,这个双手伸开足以怀抱在胸的讲台,能创造出多少灿烂的人生?当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踏进小学大门时,我的内心充盈着难以言表的激动和自豪。在适应中,我努力寻找着讲台的奥秘。在讲台上与学生对视的刹那,我才终于明白:原来,个人的这种压力不是讲台本身而是讲台下那几十双热情而期盼的眼睛。讲台的魅力就在于讲台上与讲台下那段距离所产生的巨大荣耀。被孩子的眼神所震慑的那刻起,终于感觉老师的伟大。老师,不是自己能创造出多少的.贡献和财富,而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所创造出贡献和财富。这是一种最坦荡与最无私的精神。

  然而,俗话说的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

  对于这群懵懂的孩子,你的大声呵斥只能制止孩子们不规矩的举动。要使孩子真正改正坏习惯,你必须循循善诱。你得找他一次次地谈心,在孩子们的泪水中你也感受到辛酸,但为了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你必须狠下心来。我相信年长的老师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与方法,但我们年轻的老师有着与孩子沟通和互动的空间。与孩子们相处,我们可以如朋友一般倾诉。在这个默默无闻的职业里,我越来越感受到老师所具备的内涵与精神。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谈话,无不倾注着老师自己的心血。这是一种潜藏在人内心所不愿表达的情绪。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你无时不用心,你无时不用情,你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是你产自内心的一种表露。

  一位资深教授曾这么说:“再温柔的女孩子,等走上小学老师这个岗位,都会变成泼妇。”学生当时窃笑。谁也不相信,和这么些可爱的孩子在一起,该是多么的充满童真与童趣。我们相信自己会与这些孩子成为好朋友,我们相信自己的爱心。真正与孩子接触,事实上,我们爱心依旧,我们真诚依旧。但我们真的有点凶。“老师的心都是经过磨练的。”没有一位老师喜欢生气,也没有老师喜欢放下和善的面孔给学生以难看的脸色。老师的心态不是天生的,他为他所爱的学生所付出了疼痛的艰辛。 爱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力量,老师的爱能使少年儿童更为健康地成长,老师的爱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再“坚硬”的冰也能被真诚的爱所融化。

  如今,我的心已很明朗。与孩子做伴,做他们的老师,做他们成长中的导航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荣耀。我相信我会在这求索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因为我心中有一个不倒的信念——做人民满意老师!

  教师教育感言 篇15

  老师反复叮嘱吩咐我们:国防训练能使我们锻炼出不畏困难、意志坚定的精神,养成铁一般的纪律习惯,使我们身体素质得到发展。从训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一名军人的不易与艰辛。让我们对这次训练付诸认真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

  可是,一听到“国防训练”,我就想起在太阳暴晒下挺胸抬头、脚站的笔直;汗如雨下、全身散发汗臭;整个人又酸又痛、像散了架;皮肤又晒得黝黑黝黑;还不时受到教官的训斥……想起这些,我全身上下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心情十分忐忑,甚至有些恐惧。

  该来的总会来,看到穿在身上的迷彩服、高大严肃的教官,整个人像蔫了的黄瓜似的,对训练失去了信心。教官一遍遍地重复着口令,我懒散做着动作。教官批评我们没有一点精神面貌,更是让我们比别人更长时间地训练。我很无奈,不得不提起精神。

  不经意的转头瞬间,不小心的观察揣测,我眼前浮现了其他班级整齐的步伐,还有他们阵阵洪亮的口号声以及嘹亮的军营歌声。我心中万分疑惑,为什么他们能够搞出这样的气势和信心?望着一位位同学精神饱满的侧影,我好像明白了,但又似乎不明白。明白的是——只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才有一个积极向上、团结整齐的方队。他们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像他们那样的状态,是个人的松懈导致团体的消极?还是团体的不足以至于不能带动每个人的用心投入?

  但我明白,做什么事必须从自我做起。明白了之后,我认真地去实施。可是,我那时才发现:站,多么简单的一个动作,我却累得咬牙切齿,站着站着,我就腰酸腿疼,就一下子一屁股坐下去,汗珠不停地滴落,借证我的苦和累;稍息、左转、右转等等几样小小的动作就将我们彻底打垮了,雨水打在我的'身上,手酸了,脚僵了,痛了,全身冰凉冰凉又黏乎乎的,简直就跟十八层地狱没什么两样,但是我必须坚持,要是倒下了或放弃了,还对得起自己吗?

  现在回想一下,什么感觉都有,其实还是值得的,它严肃了我们的纪律,让我们明白了苦和累,磨炼了我们的意志,激发起了我们的斗志。这样的苦都受过了,我们还会害怕什么呢?

  如今,听到我们班级同学动作的点点声息,心里万分开心,让我更加坚定自己脚下的步伐,更努力体现一名学生的风采。

  教师教育感言 篇16

  今天是开学的 第二天,我上了四节课。对于多数孩子的想象力太差,设计能力不强感到难过。有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三个年级,反而觉得年级越低,孩子们的想象力越强,敢于大胆绘画创造。而高年级的孩子有不少居然坐在那里看着图纸发呆,不知该画什么。本来我的课件也播放了,我也在黑板上画了,然而不少孩子还问:老师画啥呀?不会画。我是该发怒还是耐心的告诉他们?因为耐心告诉了他们,他们也会很难下笔。我在反思这么多年美术都教什么了?

  我只敎美术两个月。还有个别老师没有让我上课,课节少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现在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分数,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再有就是美术画的内容太少,手工制作内容太多。然而在美术课上学校没有给老师准备材料。老师连一些必须的准备都没有,学生更是没有,因此很多手工无法在课堂完成,时间短,一节课根本完不成。到下一节课就是别的课了,不能占用啊。据原来教美术的老师说美术教材内容不确定,来回改,有的内容原来高年级用,有时一下子降到了低年级来学,变化大。可画东西太少。欣赏内容多,锻炼孩子思维的少。问的内容多,孩子知道的少。孩子们达不到那样的`高度。学过一次就过去了,很快就忘了。所以这些年孩子一直在模仿,没有机会真正锻炼自己的想象力,设计能力。

  我感到很悲哀,学校的美术就是这样的,怎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怨不得孩子们越大越没有了想象力。因为没有机会去锻炼,也没有更适合孩子们画的循序渐进的教材。有一个六年级的孩子,我问她你学了这么多年美术你会画啥?她说会画太极。可是太极是我敎他们的。上学期我只给他们上了两节课。因为六年学习任务重。我接替上美术课时还有两个月就放假了。刚上班时身体不好有几节课也没上。这样算来她只学会了我敎的太极。

  美术课本是该改革了。我们学校是这样,难道别的学校能比我们学的好多少吗?我们这里只能说是一个缩影而已啊。

  看来我的研究是正确的,我在研究网格画,是训练三位眼识最好的方法,同时有效的训练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能力,给孩子充分想象的空间。同时训练孩子们的创意思维能力,计空间立体图形等等多方面能力。希望我的研究给更多的孩子带来锻炼思维的机会!

  教师教育感言 篇17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受到音乐的熏陶,我采取了图片与音乐的结合,通过学生品味欣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观察奥地利的地形图,让学生说说像什么,然后再引入课文。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出示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的图像或雕像,让学生与这些著名的音乐家面对面,并且了解这些音乐家的一些著名作品。再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在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的音乐声中欣赏了维也纳城市中的一些音乐家的铜像或大理石像,城市中的一些装饰,以及一些以音乐家名字命名的会议大厅等,学生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音乐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时,我又让学生欣赏了几段视频,公园里的音乐演奏会,大街上的华尔兹圆舞曲政府会议的仪式等,让他们亲身体验了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在欣赏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时,我又让学生欣赏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在发出感慨的同时又欣赏到了名曲。在课后,我又利用时间让学生欣赏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海顿的《皇帝四重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和《英雄交响曲》、舒伯特的《摇篮曲》。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和转换信息的过程,具有独立性、个体性。阅读教学要关怀学生内心的情感,感受体验作品的语言魅力。这一过程教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也取代不了,必须靠自己在阅读中边读边想,开启心智。像《音乐之都维也纳》这样一篇课文提供了优美的语言,在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回归到常态中,在师生对话、互动过程中,使学生潜心会文,感受所蕴涵的精神元素。在教学中最好的表现形式,就是朗读。而对于同一语言材料,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对语言形成独特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就有了不同的朗读处理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鼓励学生在各自感悟语言的基础上,用不同的朗读处理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从而达到个性化朗读的目的。

  在教学中,一幅幅展现美丽的维也纳迷人风采的图片,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交替呈现,创设了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境,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学生诵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自然有了独特的感受,真切地感悟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意境。

  教师教育感言 篇18

  我曾经以为,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比较轻松的。可是当真正走上幼儿园教师岗位时才发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轻松。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的哭声总是不绝于耳,面对新来的宝宝,面对他们的哭闹、不安、焦躁,我有过安抚、引导也有过束手无措。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情感培养,我用心去聆听他们,爱他们,照料他们。 有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也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教师的关爱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关爱孩子是每一个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

  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绝不亚于孩子任何一个教学阶段。幼教基础打得好,将对孩子以后的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也不为过。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幼儿园教师并且是小班的教师,我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还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时刻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作为老师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的,这并且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这阶段小班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好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孩子。对于刚入园爱哭爱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安定下来,再慢慢地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或许是农夫的写照。对于教师,特别是幼儿园教师,那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进入幼儿园的工作以来,看到每一个忙碌的身影,和自己一次次的实践体会,使我懂得了“累”字的内涵,更懂得了“爱”字的结构,懂得了该怎样去教和爱护孩子们。

  我想,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要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把每一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让每个孩子得到更周到、更细心地照顾,让每位孩子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