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子治家格言讲记》有感

时间:2023-11-17 16:25:53 格言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朱子治家格言讲记》有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朱子治家格言讲记》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朱子治家格言讲记》有感

读《朱子治家格言讲记》有感1

  寒假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把《朱子治家格言讲记》这本书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受益颇多。蔡礼旭老师深入浅出地把这部经典做了详尽的解读,并大量引用《三字经》《弟子规》和《了凡四训》等经典书籍,也使我又一次对这些书籍中的经典句子有了深刻的理解。经典是相通的,它引领我们去摒弃生活中的假、恶、丑,做一个具有真、善、美品格的人。这本书成为寒假中的一份精神大餐,蔡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家教、家风课。

  给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朱子治家格言》中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唐太宗教子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能够在生活中抓住每一个机会点引导孩子,做到了言教。这也使我想起了我的表弟。他是我舅舅五个儿子中最小的。由于小时候比较娇惯,他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惯。从小就知道向父母伸手要钱,长大之后甚至去偷别人的钱,舅舅也曾一气之下把他送进了派出所。等成了家之后有了自己的孩子,本以为会好些,结果一家四口的生活依然靠舅舅的工资来接济。前几年得了中风,舅舅又拿钱为他治病。去年又得了肾衰竭,在受尽病痛折磨之后离开人世。在病重期间,几次贷款,负债累累,在他去世之后,八十多岁的舅舅还要为他还十万元的贷款。看着白发苍苍的舅舅,住着又破又黑的'老宅,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学了经典之后,我想,舅舅如果不娇惯表弟,不使他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有多好,表弟当年要是能有机会接触经典那该多好,一切都晚了。用文中蔡老师的话说就是: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们班有个孩子叫王子豪,他的学习一塌糊涂,但道德品质却很好。上一次学校开展的“亲子共读写读后感”活动,我方才明白孩子的好品质从哪里来。家长在体会中这样写:人分四等,一等人有才有德,二等人无才德,三等人有才无德,四等人无才无德,既然学习搞不好,让孩子做个有德的人吧,和儿子商量了后达成共识,读《中华德育故事》。书中教导我们做父母的要按道理教导儿女,做儿女的要孝敬父母,做学生的要尊敬老师,太多人生的大道理都在经典中。我会和儿子一起认真把经典读下去,读好书,做好人。

  重义轻利,福在其中。《格言》中说: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一个人能让父母、祖先安心,这是做人的基本。《弟子规》中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一个大家庭能够和睦友爱,那该是多么令人羡慕。正月初二回家时,我去找同村的好朋友玩。他爸爸弟兄五个,家里总是很热闹。在朋友家聊天时,我看她妈妈总是心神不宁,有时还对我说:“做人不能太计较,一家人过日子要相互提谅”细问之后才知道,矛盾在于弟兄几个给小辈发压岁钱产生了分歧,她每年都去给其他几个弟兄家的小辈发钱,而大哥和小弟家从不给其他兄弟家的小辈发。今年又该发钱了,钱在自己口袋里装着,心里很矛盾,发吧,别人家不发,自己像在显摆;不发吧,心里过不去。我说:“你年轻的时候为这个家付出很多,一家人的重担都落在你们两个身上。三弟、四弟、五弟一个个成家之后你们才分家,是你为自己积德,娶了两个好媳妇。吃亏是福。”这时,朋友的妈妈又露出了笑脸:我们家老三、老四过年总是到我家来吃饭。从经典中,我懂得“善有善报”,并以此去劝慰别人,自己也收获了快乐。

  蔡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这样一句话:一两岁的孩子,平均一天笑一百八十次,成年人平均一天笑七次,人愈活愈笑不出来。究其原因,是因为贪求的东西愈来愈多,最后求不得,就觉得苦。生活的压力,欲求不满的苦恼,让现代人的快乐越来越多,再也笑不出来,甚至抑郁的人越来越多。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把生活中的烦恼带进课堂,板着脸给孩子们上课,这样的课堂是沉闷、压抑的,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让我们更多地把笑声带进课堂,就会感染孩子们,使他们在课堂上更有激情,课堂效率也会更高,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学习圣贤教育,“学贵力行”。21世纪的社会问题要靠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在那里?

  如果我们都能拍着胸脯说:“在我这里”。乃国之幸也。让我们从正己开始,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

读《朱子治家格言讲记》有感2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读了蔡礼旭老师讲述的《朱子治家格言讲记》,刚看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这本书太厚了,不由得产生恐惧心理,每一天空闲的时候我会拿起这本书读一读,感觉就是在听蔡老师讲座,慢慢地就被书中的治家格言深深地吸引了。到现在读完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明白了很多道理,同时也感觉到教育好下一代的重要性。这是春节期间最好的礼物,最丰盛的美味佳肴。 《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著,是我国古代的家教经典。《朱子治家格言》,全文仅500多字,却是讲求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准则,是劝人勤俭治家、安分守己的一篇家训。蔡礼旭老师利用讲故事的方法结合《三字经》、《弟子规》、《了凡四训》、《大学》进行讲述,告诉我们要用自己的内心去找问题的'根本,与圣贤教诲相应提升灵性,提升智慧,真明理的人了解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有真德行、真智慧、不只掌握自己的命运,还掌握后代子孙的命运。

  一、改变命运从早起开始

  《朱子治家格言》讲到,“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从事上看要早起,从心上看,是生活有规律。早起就是规矩,而且早起也是尽孝道,早起就是学道,要道法自然。天地有它的次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能早起,那他一天就能够多很多的时间出来,他的时间会宽裕,他的整个生活,一整天的规划就不会很凌乱。一个人勤劳,他会负责任;他很勤劳,他会体会别人的辛苦,他会感恩别人;他常常做事,他能设身处地体会别人的不容易。这都是因为勤劳对他整个心灵的改变。

  曾国藩先生也讲到,看一个家庭能不能兴盛,可以看三个事情:第一,看子孙睡到几点?第二,看子孙做不做家务?第三,看子孙读不读圣贤书?这是曾国藩先生对家道能不能兴盛的判断。

  这句格言是教孩子勤奋,有责任心。现在的孩子问题在于没责任感,懒惰。原因何在?我感觉主要问题处在大人身上,春节期间大家都会家庭聚会,同学朋友聚会,晚上会睡的很晚,早上起床差不多都到了中午时间了,一般都是一天吃两顿饭,读到这句格言,我明白了一个人不能早睡早起对一个人的影响好大,甚至影响到一个家族。第二天早上我就听到闹钟一响,马上起床,开始做饭,打扫卫生……。“教子要有一方”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家长要言传身教。教人首先正己。正确的观念,教子对一个家族,家庭是最重要的,对一个国家也是最重要的。所以为父母者把孩子教好,也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二、吃亏是福 学会包容

  读到“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槖无余自得至乐”一家和和气气,长辈慈祥,晚辈懂得顺从、恭敬,整个家是一团和气。现在的人物质享乐比较好,结果享乐了,家庭却出现很多的问题,因为人的贪心愈来愈曾长。现在功利主义盛行,就在大年初四湖北一位儿媳妇因发压岁钱与小姑子发生口角,心生怨恨,加之常因琐事与公公、小姑子不和,她携带3个震天雷鞭炮和打火机,从侧楼楼梯进入公公谭某屋内,趁家中无人,纵火泄愤。屋内门窗、衣物、电线等被烧坏,万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看到这个案例,再想想我们现在整个社会现象,良好的家庭氛围确实是很重要的,同时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发,我们以后家里亲人之间哪怕有什么样的摩擦都应该懂得包容。人得一时之气,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对方也会感觉到自己理亏,可是假如忍不住一冲突,可能小事就变大事,所以整个家庭伦理的和谐是非常关键的兴衰的关键。别人要懂得学吃亏,不要计较,一计较就刻薄。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相互忍让才是生活之本。

  三、学会感恩 孝敬父母

  最大的恩德就是父母的恩德,知恩才能感恩,进而懂得回报父母对我们的“十恩”。从母亲怀胎,父母就很操我们的心,“怀胎守护恩”母亲生产的时候那疼痛是世间最痛的,“临产受苦恩”“生子忘忧恩”“哺乳养育恩”……现在为人子女就要尽孝,给孩子做好榜样,报恩,感父母的恩而不能只做表面。要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父母之身就是照顾好父母的生活,食、衣、住、行。养父母之心是指会让父母操心的事都不能做,不能让父母感觉好像被冷落了,再怎么忙,回家要陪爸妈坐一坐。看到这里感觉自己做的很不好,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就是买点东西,给点钱。然后就是吃过饭,自己看手机。以后要多做让父母高兴的事情,兄弟姐妹要团结,让父母安心。做到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人在逆境中提升最快,人在顺境中反而容易享乐、堕落。“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见识。 “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要自立”’“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谢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让我们大家学会感恩,人生就会越来越幸福。

【读《朱子治家格言讲记》有感】相关文章:

朱子治家格言09-30

朱子治家格言 15篇11-10

朱子治家格言(15篇)11-12

朱子治家格言15篇11-09

朱子治家格言(精选15篇)11-23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02-18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02-19

朱子治家的格言12-29

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