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观后感

时间:2024-06-09 12:29:4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1917》观后感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917》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917》观后感

《1917》观后感1

  该片获77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获第7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在内的六项大奖,获今年的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混音奖。我觉得还是奥斯卡给的技术类奖比较贴切。

  看的时候,没注意一镜到底(其实并不是一镜到底,是长镜头的组合),但影片接近尾声时,视觉和音响效果在电影院里很有感觉,传令兵逆着像潮水一样的进攻士兵,一路狂奔去传达停止进攻的命令。

  那是1917年樱花盛开的四月,影片前半段,已经被砍倒的美丽樱花围绕着宁静的.农舍,主人公说我不喜欢这个地方;影片后半段,随着长镜头的推移,看着河流中瓣瓣飘落的白色樱花,就像身临其境,慢慢行走于一路风景,然而风景之后不忍直视。

  一个士兵战前在树林里唱歌:

  I am a poor wayfaring stranger

  我是一个可怜的流浪异乡人,

  I’m travelling through this world of woe

  穿行于这个充满伤悲的世界,

  Yet there’s no sickness, toil, nor danger

  但有个地方没有疾病、艰辛和危险,

  In that bright land to which I go

  在我即将前往的那片光明土地,

  I’m going there to see my Father

  我要去那里见我的天父,

  I’m going there, no more to roam

  我要去那里 不再游荡他乡,

  I’m only going over Jordan

  我只想要越过约旦河,

  I’m only going over home

  我只想要回到家乡。

  本文配的照片,是主人公完成任务后见到了战友的哥哥。任务开始是战友要去救哥哥,结尾反而弟弟牺牲,哥哥伤心欲绝。最后一个镜头,是主人公拿着家人的照片,照片后面写着:我们等着你平安归来,哪个士兵不是在妈妈怀里一口口奶喂大?

  哪里的樱花都要美丽地盛开,但愿世界和平,没有战争。

《1917》观后感2

  早先看影片介绍,说《1917》展现了战场的真实与残酷,不由得想起几年前《血战钢锯岭》里那些惨烈的战斗场面,观感虽然真实、震撼,却过于残酷,让人难受,便有点不想晚上一个人去看《1917》,怕回来睡不着觉。然而,昨天中午,问先生要不要一起去K歌,先生说:去看电影吧,你不是想看电影吗?于是,毫不犹豫,立刻下单《1917》。

  然而,没有预想中的枪林弹雨、血肉横飞,影片大体上是静静的,和同期上映的《极速车王》比起来,不那么刺激、抓人。可这安静中蕴含的力量,却并不亚于令人眼球震颤的《血战钢锯岭》。如果说《血战钢锯岭》直接表现了炮火连天的惨烈,《1917》则更多地展现出激战过后战场的安静:泥沼遍地、尸横遍野、杳无人烟,倾倒的樱花树寂静地盛开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安静,反倒更加衬托出战争的残酷。虽然不是同期上映,我却总觉得《血战钢锯岭》和《1917》是互补的。从此以后,如果你想比较全面地了解战场,我会将这两部同时推荐给你。

  影片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一镜到底的拍摄技巧。还真没看过从头到尾只有一个镜头的电影。从前,偶尔哪部电影里有个长达2分钟的长镜头,就已属很了不起,映前宣传时一定是大吹特吹的亮点。这部电影将近两个小时,却一镜到底,不能不令人好奇。看过以后,真心佩服导演,但作为一个技术忙,其中一些问题不太理解。比如:布雷克之死那场戏,演员先是脸色红润,可挨了刀子流血以后,脸色便越来越白,嘴唇渐渐发青、发乌。可镜头一直是连续的,没有切换过,演员不可能去换妆,那这脸色和唇色的变化是怎么做到的?去问电视台里做导演的朋友,朋友说估计是后期局部调色的。啊!强大的后期!我怎么忘记了还有无所不能的强大后期呢?突然觉得,这一镜到底的技巧也没那么神奇了。而且,说实话,这镜头一直不切换,看着觉得有点累。就像有一根很长很长的线一直不松不紧地牵着你的脖子,让你一直看着大屏幕别低头。累!

  此外,这一镜到底的技巧,给我一种有些戏谑的观感不知是导演有意为之,还是我个人的感觉:整个电影像是一场过关打怪兽的角色扮演游戏。打过的游戏很少,只在十几岁时打过那时流行的《暗黑破坏神》。观影过程中,电影画面不断地与脑海中游戏的场景重合。无论是视角,还是人物走路的背影(在游戏里,角色一般都是背向屏幕朝前小心翼翼地走的),还是场景的设计,经常让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以找到麦肯锡送出情报为终极任务的游戏。而电影对白也带着游戏感。比如影片开头,某长官为两位主角指路时说,走到哪里能碰见死马,沿着死马的尸体走能看见铁丝网,沿着铁丝网走多久能看到一具以什么姿势挂着的尸体,尸体旁边有个小缝隙可以穿过去等等,仿佛游戏过关的攻略指南。严肃的.战争题材,别具匠心的一镜到底设计,却造成这么富有游戏感的效果,这简直就是一个冷笑话!原本期待的震撼,活生生被冲淡。

  然而,这部电影有些东西是我非常喜欢的。那就是它淡淡的、散文诗般的文艺气息。打个比方,如果类比成一篇散文,它全篇语言优美、克制,没有一个感叹号,却又将极致的唯美和极致的残酷交织在一起。那残酷让你不忍卒睹,那美丽又让你欲罢不能。残酷的地方,不消赘述。近来的战争片,拼着劲儿表现残酷,以为残酷就是战争的真实。所以,残酷表现得再好都不稀奇,反倒是残酷中的美丽更吸引人。而通过美丽使残酷的战争片带上散文诗般的唯美气质则更是神来之笔。比如开篇美丽的狗尾巴草,草地上温暖的阳光,还有那微风中树叶窣窣作响的苹果树。比如那一片废园里兀自鲜妍的樱花树。再比如晨光里潺潺溪流中的花瓣。导演对影片整体节奏的把握很是到位。即便那些残酷的场景让你忍不住发出尖叫,看完后留在脑海里的却仍然不乏美感。

  溪流中的花瓣,最是让人难忘,个人以为是全片的片眼所在。因为下一秒我们就看见,和花瓣一起顺流而下的,还有肿胀的尸体。这画面让我想起《哈姆雷特》里的奥菲莉亚之死,真是残酷与唯美交织的极致。关于战争中的苦难,关于苦难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是我看见过最极致的表达。

  油画:水中的奥菲莉亚

  电影的结尾,当然是mission completed。斯科菲尔德送出了情报,拯救了1600个同胞的性命。但他的同伴布雷克牺牲在了路上。最后,看到布雷克哥哥的一刹那,我突然明白过来,两个主角中死的那一个注定是布雷克,谁让他有个哥哥呢?只有他死了,才能增加悲剧气氛,才能把战争的残酷体现得更好,不是吗?所以,哪怕斯科菲尔德开头被石头土块埋得那么严实,却依然能活过来。所以,拉铁丝网的时候,手部被扎伤的一定是斯科菲尔德。所以,路上不小心把手插进腐尸胸腔里的也一定是斯科菲尔德。这是导演、编剧惯用的平衡剧情的套路啊。套路啊套路这部片子的评分我又要降低一个档次了。

  不说了不说了。除了气质突出,《1917》这片子,真的不是很经看,也不经说。

《1917》观后感3

  去年年末看了电影《1917》的预告片,一般来说我都是不去看战争片的,但是《1917》却吸引到了我,因为导演为了电影的代入感,全程是由各种长镜头拼接的伪一镜到底,这着实让我感到了震惊。

  出了盗版资源我也并没有去看,直到前几天我才知道大陆地区已经上映了,于是我就去看了刚开始电影节奏是比较平缓的,而且说实话我差点看晕了,不过的确是能感觉到剧组的用心,每一个拼接点都很特别,不仔细看的话大概都是看不出来的,而剧情也是很巧妙,一开始并没有去给两位主角分担重担子,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而一开始我还以为整部电影就靠布雷克的笑话撑住了。

  而随着布雷克同情德国飞行员导致自己遇害后,剧情开始变得紧张,也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当然,导演对于节奏的把控非常好,中间也出现了来到带娃妇女家中休息的温情片段,让人暂时松了一口气,不过也并没有休息太久,马上,就又开始进入紧张时刻。不过整部电影也并不是一直一镜到底下去,中间出现了一次黑屏,不过没关系,这样也可以把节奏收下去,而斯科再次醒来之后,场面是真的非常震撼,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如果你的承受能力不太好,就有可能不适合看这部电影,因为高能还是不少的,不过现在让我回忆起来,真的非常爽,也非常真实。最震撼的莫过于预告里就出现过的狂奔场面,说实话,我差点就哭出来了,不过因为我从来不喜欢当着人的面前哭(喜欢自己偷偷在房间里哭),所以并没有哭出来,而后来斯科把噩耗传给布雷克的哥哥时,也是再次让人感觉到了战争的残酷,战争片从来不是让人向往战争的,相反,是让人去反对战争的,但是即便如此,我相信以后还是会有战争的。

  毕竟,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认为,《1917》可以在我的20xx观影排行里排到前五名(不过今年的排行没啥价值,毕竟我今年基本上没看啥电影,紫罗兰外传和它倒是可以比一比)。

《1917》观后感4

  题材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电影讲的是送信的故事。

  1917年的一场战争,德军假意后侧吸引英军进入陷阱,后方大本营得知这一消息,无奈通讯线路被切断,只能派人送信。

  挑选的送信的士兵,他的哥哥在那只英军的队伍里,所以选他做送信人,他肯定会义无反顾的把信送到,即使送信的路上危险重重。就这样,送信的士兵和一位年长的战友出发了。

  比较可惜的是在途中遇到一个被击落的德军飞机,他拼命的救那个德军飞行员,可是那个飞行员以怨报德将他杀死,而飞行员被另一个哥哥击毙。本来他的哥哥可以逃走的,因为前方太过危险了,但是他看着他的弟弟还是带着信继续下去,穿过一道道德军封锁线,穿过丛丛危险,最终将信送到,挽救了那支英军队伍。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人的生命顷刻间就化成灰烬,但是越是危难的时候越会出现温暖的时刻,哥哥奋不顾身的完成弟弟的遗愿,令人感动。

《1917》观后感5

  影片《1917》于12月25日圣诞节在美首映。

  一个多世纪前发生的故事,事件的真实人物原型已经不可考究。

  本片讲述了1917年4月,两名年轻的英国士兵穿越枪林弹雨,突出重围,送达重要情报,使1600名英军免遭德军埋伏的真实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主要分为东线(俄罗斯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包括塞尔维亚对奥匈、保加利亚作战的巴尔干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线最为惨烈。

  请大家不要被著名反战小说《西线无战事》的题目所蒙蔽。

  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法国的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法国士兵的骚动,并导致该次战役的策划者、上任不足半年的法军总司令罗贝尔·尼维勒将军被革职。

  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然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所以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法军阵亡十万人,

  只剩英军在西线孤军奋战德军的背景之下。

  两位年轻的`英军冒着生命危险,

  奔赴前线,送达重要情报。

  影片真实的还原了西线当时的战场。

  从断壁残垣中,观众们领略到了战争的残酷。

  影片大量使用长镜头,强烈的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并给观影者带来了强烈的压迫感,犹如身临其境。

  究竟获得十项奥斯卡提名的本片与获得十一项奥斯卡提名的《小丑》(影评第486话)谁能胜出?

  我们拭目以待。

《1917》观后感6

  这是一部战争片,开头男主两人爬出壕沟爬上前线那一幕,深刻地触动了我。

  整个战场上,灰色是主色调,隔几步就是弹坑,铁丝网,到处都是尸体,断臂,残腿,以及趴在尸体上啃食的老鼠。狰狞,泥泞,暗沉,真实,压抑,这一切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它与《血战钢锯岭》中血肉纷飞的画面同样具有极强的视觉刺激效果,相较而言,我觉得对战后满目疮痍现场的刻画更能触发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过于激烈的战斗会让人们聚焦于紧张刺激的战争本身,反倒无暇思考过多。

  这部是北京影院恢复开放后我看的第二部电影,总的来说,电影本身还是蛮不错的,但是败笔有二。

  一,男主二人为了救德军飞行员,结果疏忽之下男主好友直接被飞行员当场捅死。导演可能想在这里塞私货,或许是想表现英军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相当不成熟的不合理的,男主二人并非战场菜鸟,而是有实际作战经验的老兵,身负拯救1600名伙伴的重任,深入敌后,在你死我活、事态紧急的情况下还管闲事(与之前紧急行军相悖),面对敌人时还掉以轻心,一点警惕性都没有,结果男主同伴直接被捅死,男主这时候才又拿起枪崩了对方。

  二,男主进入城镇后,摸黑前进时撞到两个饮酒的德军,男主担心身边那个德军尖叫,所以用手捂住对方的嘴,并且用言语和眼神示意其不要出声。这个过程男主没有任何想杀死对方的想法(的确是这样表现的',不信可以去看电影),并且,过了一会他就松开了对方的嘴,男主可能天真地认为,只要他表露出不想杀对方、对其没有恶意的态度,那个德军就会顺着他的意愿乖乖闭嘴沉默,然后目睹男主离去啥也不做。这个操作我始终无法明白,简直让人窒息,但凡是个明白人,都不至于设计这样的剧情。好在导演没让那个德军乖乖听话闭嘴,他理所应当地呼喊着同伴。在与男主缠斗时德军掏出了匕首,男主一边挡住匕首刺向他,一边继续用他的捂嘴大法。

  我知道,战场环境复杂多变,而且很多时候人的行为会受到心理因素影响,从而做出不理智行为,所以不应该过于苛求。但我觉得,我并没有苛求过多。哪怕是新兵蛋子,甚至是没参过军的人,也应该知道,战场上敌对双方只有你死我活一条路能走,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对战友残忍,你的仁慈可能需要不可计数的同胞的生命作为代价,甚至关乎着整场战争的走向。这是上战场前的基本觉悟!就比如,如果男主因为他的仁慈他的愚蠢死在路上,那么他那1600名同胞就会陷入敌军的陷阱全军覆没,甚至可能影响整个二战格局,请问这个代价大不大?

  仁慈是好事,人道主义精神是好事,但是请务必记住,战争没有仁慈可言,要谈也是等我们取得胜利后,以胜利者的身份去谈。想必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家园和同胞性命作为代价,只为在战场上向敌军彰显自身的仁慈。那不是仁慈,那是愚蠢!

  热爱和平,抵制战争,警惕战争。战火一旦燃起,胜利将是唯一目标。

  早年很喜欢一部国产动漫,里面有句话影响我很多年,愿与诸君共勉:

  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

  =

《1917》观后感7

  好的电影,已凤毛麟角!

  很多人,无论专业与否,这种感受越来越强烈!

  电影的境遇呢?又令人唏嘘!

  像电影冲击过阅读一样,短视频的瞬时获得感和高效化利用人们碎片化时间的能力,正在冲击着电影。

  电影人,再不警觉,可能她很快便入冷宫,而且又如阅读一样,是那种永再难博兴的冷宫!(这一点,《囧妈》入抖音,应该是个好思路。)西方战争题材,如同中国古装题材一样,积淀深厚,常拍常新,经典频出。

  《1917》,讲的就是一战时期,英国两个16岁青年士兵,前线送信,以阻止布雷克(男二)哥哥所在部队,掉入对方谋划已久的陷阱的故事。

  好的故事,总有好的铺陈。

  1、接任务时的铺陈。对布雷克焦急的刻画,体现了他对哥哥深沉的爱,不过爱已让他被蒙蔽,变得冲动。斯科菲尔德(男一)看到此情,用自己的经验和冷静,想拉回布雷克的理智,但收效甚微。

  2、对话的铺陈。布雷克对菲尔德的荣誉奖章兴趣浓厚,反复追问它的种种。当知道菲尔德拿他换了酒喝。便难以接受,情绪激动地说,你应该把它保存好,带回家乡去,接受人们的.礼赞。菲尔德,不仅完全不以为然,反倒轻描淡写,给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原因,可是,我有点渴啊!

  这些在告诉我们,一方面,布雷克,向往荣誉,热心荣誉,充满善良,敬畏善良,但唯不知战争的真谛。 另一方面,菲尔德,战争洗礼,生死换章后,已知道战争;而他将士兵视之生命的荣誉,轻赋流水,表明他惜命(而偏偏却又给了他一个家乡了无牵挂的背景,更凸显他只是惜命)。他也真的惜命,并且深知战争中的真谛想尽办法活着,唯一核心就是活着。哪怕丢掉信仰,丢掉荣誉,更不用说怜悯与人性,丢掉丢掉,只为活着。

  唉,而这些,正是稚嫩的布雷克,所体会不到的

  3、战争场景可怖的铺陈。这些铺陈均出自菲尔德的视角。而布雷克的视角里,却是樱桃花漂亮,陪哥哥妈妈摘樱桃的美好往事。这些再次侧面刻画了布雷克真的只有16岁,而斯科菲尔德却是名老兵。

  4、菲尔德善良的铺陈。他想照顾布雷克,所以仅一句长者为先,可知他不仅求自己活着,还想让布雷克也活着。

  铺陈和故事,完美同进。这才是好的电影。

  高潮1: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菲尔德怕什么来什么。地道中绊住了地雷线,危及生命。

  一只老鼠,加速了进程。地雷爆炸,菲尔德被埋,布雷克奋力扒出他;地道坍塌,险象环生。

  菲尔德,双眼塞满灰尘,无法睁眼,只得抓紧布雷克的肩膀,跌跌撞撞,幸运地躲过一劫。

  来到外面,菲尔德的底线被触碰死亡威胁,加之紧张等因素,开始歇斯底里。疯狂抱怨布雷克为什么选他,强烈要求释放信号弹,他要回去。布雷克释放了信号弹,并说自己根本不知道任务危险,想着战争已近尾声,定是简单的任务,说不定还有好处,所以才选了他。

  不知是感恩布雷克救了他,还是自己压抑的善良又泛滥,他被说服了。两人再次同力向前。

  高潮2:在一个破败无人的旧房子里,一架敌机坠落,飞行员身上着火,他俩把他从飞机中拉出。菲尔德说:给他来个痛快吧!布雷克坚决反对,让他去找水。他找水时,就听到急促的NO!NO!NO!敌机飞行员,捅了布雷克几刀,而可怜的布雷克只会NO!NO!NO!菲尔德赶来,迅速几枪了事。

  布雷克的死亡,不符合我们善良人的期待,算是个电影的惊喜;可却非常符合电影故事的发展。不知战争,乃死生之地。不死是万幸,死是必然。甚至可以说,不是敌兵杀了布雷克,而是布雷克自己杀了自己。

  高潮3、布雷克的死,增加了菲尔德的伤痛,增加了菲尔德的歉疚,增加了菲尔德的责任感,又唤醒了菲尔德的善良。因此,只想活着的信念,在下降,在靠近这些东西。同时,危险也在靠近菲尔德。

  高潮4、所谓的电影技巧长镜头,我实在无感。菲尔德在这里遇到了,同样深受战争苦难的敌方母子。不知是觉得危险不大,还是被唤醒的善良泛滥,他和她交流,语言不通的谈笑,进而想互相保护。

  最后,为了保护她免受牵连,他毅然走出,撞上敌兵。他竟然想要劝服敌兵,不让他喊,让他像她一样对自己友好。

  好吧,此刻已知,菲尔德善良泛滥,已超过只想活着的念头。可他毕竟警觉,一看不行,立即发狠,掐死了敌兵。还毫不犹豫地射杀了前来查看的另一个敌兵。

  正常的菲尔德回来了,伴随而来的则是险境重重,他身体擦着子弹,躲闪、飞奔,最后,毅然决然地跳入瀑布下的深溪,他才没被自己的善良害死,才勉强捡回一条命。

  5、后面当然是完成任务,终好结局了。不过也无甚可表了。只有菲尔德遇到的将领,说的一句:有的人就是喜欢战争。也不知是对谁的控诉,也许是老天吧?每个观众都可以有自己的参悟!

  万事万法,皆有根本,本立而道生。战争之中,只言生死,莫想其他,分心杂念,都是射向自己的子弹。

  虽然我开了几次,又关了几次,最后在朋友的推荐下,才看完这部电影。但是我特别喜欢写实和哲理的东西,因此这部电影,颇合我口味,我愿称之为好电影!

  希望你们以不同的视角观看,与我讨论。

《1917》观后感8

  双手合十放胸前,低头,闭上眼睛

  这是祈祷的姿势,也是自我疗愈的姿势。

  今天看的电影是《1917》,讲的一战时期两个英国士兵穿过荒野战壕去死亡一线通知将领停止进攻的消息,这个故事不知真假,目前也不打算深究。

  斯菲科尔德和布雷克提着枪在战壕里穿梭,他们还未开始征途,危险的气息渐渐笼罩。

  21世纪灯红酒绿的中国,看似繁荣昌盛,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在战场当中,至少于我而言,的确一直在战斗,只要停下来不工作,就有饿死的可能,没有人会来拯救,以我的犟脾气,我也不愿意求助于任何人。

  因此我理直气壮地,将自己的处境与两位士兵的艰难缔结,这样,就有了共情的契点。

  军靴踩在泥泞的土地上,悬着一颗心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大脑紧绷,不放过任何一丝声响,保持冷静,随时应变,这是一个战士应具备的.素质。很累,但不能不累,因为必须要向前,向前或许能活,但向后必然惨败。

  祈祷吧,但愿此行能到达希望的终点。

  但是斯尔科尔德一个人到达了小镇,死神没有放过布雷克,并且试图连斯菲科尔德一起带走。这是个英雄主义色彩浓郁的电影,主角每次幸免于难,都在降低故事的真实性。但即使这样,也不能阻止人们喜欢这部电影,因为主角得到了灵魂的救赎。在教堂的地下室,斯菲科尔德遇见一名法国女子,她让他坐下,左手抚着他的耳朵上,右手用一张毛巾替他捂住脖子后面的伤口。这触感是致命的,尤其对于一个几乎不回家不念家常年拒绝温情的人来说,那一点点温度就能使人沉迷。但是导演并不满足,他不仅要温暖斯菲科尔德,还要给他一个家。昏暗的地下室另一头,响起一个婴儿的呜咽声,女子过去,抱起婴儿,告诉斯菲科尔德这是捡来的,她妈妈已经找不到了。斯菲科尔德看着孩子,表情不可捉摸,他犹犹豫豫地伸出手试图触碰婴儿的小手。从这一刻起,他明白了什么叫守护,什么叫家。他把身上能吃的能喝的都留了下来,他甚至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所有一切都交给这个崭新的柔软的生命。如果不是使命在身,或许他就要迷倒在这温柔乡。可是不行,外面战火喧天,他要去拯救世界,也拯救这屋里的两个人。于是他再一次背起行装,继续上路。

  故事到此,本该完成了它的任务,导演已清晰地告诉观众,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人生哲学的最高思想,是每个人三天两头就要思索一番的难题。

  哈金在《纯粹》里写到:为一个人或一件事熊熊燃烧。

  当一个人有所爱,有所期待,生命便得以存在。

《1917》观后感9

  本剧是根据导演的祖父所经历的历史,改变的剧本故事。此部影片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最佳摄影三项大奖。确实是一部值得去电影院观看的佳作,也确实是一部值得人们思考的电影。战争是什么?战争带给人类的是什么?(接下来的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观看)

  两位主角为了传递”停止进攻“的命令,穿过无人区,走过敌控区,其中一个主角却因为他的怜悯,让他止步于途中(被敌人tongsha),剩下的那个主角,肩负起两个人的信仰,独自前行,淌过河流,孤军奋战,奋勇不弃,总算千难险阻的将命令传递给前线指挥官。

  这份停止进攻的命令,背后是1600名士兵,更是1600个家庭,更是人类在战争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教堂中熊熊燃烧的大火,火光中映照的.十字架,宗教、信仰、文明与消亡、痛苦、毁灭同时映衬,这是什么画面呢?

  送信兵途中遇到的军官说了一句:“记得给上校传信时,旁边一定要有人,有些人就是想打仗”。言下之意:如果旁边没有别人,上校会杀了送信的士兵,然后继续发动进攻。

  幸好,斯科在第一次冲锋刚刚发动的时候,将这份“停止进攻”的命令及时传达!即便这只是暂时的“停止进攻”,或许几天后,一周后,几周后还是会在进行“攻击”的命令。

  但是这一刻,这1600名士兵有机会再看看这漫山遍野的樱花,再想想家中的亲人,再讲讲身边的趣闻,未来不可知,多一刻是一刻,这些许的片刻,就是两位主角付出一切争取来的。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战争带给人类的是什么?战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面顶之灾!

《1917》观后感10

  今年的第一张电影票,献给了《1917》,当然,是IMAX版的。

  为什么要强调IMAX呢?

  因为这种影厅比一般的贵1倍只有有钱人才会去看。

  专业的知识我就不细说了,毕竟度娘上都能查到,只说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吧。

  看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绝对是沉浸感。

  所谓沉浸感,最先体现在视觉和听觉的沉浸上。

  IMAX首先就是屏幕足够大,你的整个视野完全被画面充斥,一场电影下来眼睛很难开小差。

  之前看到有个讲电影的老师问大家说,电影有没有可能拍成竖屏的?然后底下就有一堆人评论说:有啊,《悟空》啊!

  这部《悟空》其实是华为用手机拍摄的一部竖屏短片(广告),当时好评如潮。我也看了,创意和拍摄确实相当不错,但是这并不能算一部电影,更不能以此认为电影就可以用竖屏拍摄。

  用手机拍摄竖屏短片《悟空》

  因为人眼球的视野是横向展开的,所以宽屏的画面是最让人觉得舒服、自然、开阔的。手机短视频看个几分钟竖屏就竖屏吧,但是一部电影几十上百分钟的,竖着看?你是要反人类吗?

  然后是音响。这么说吧,你能用最小的声音听清楚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而且还能听到它掉在哪个位置。也能用最大的音量听到炸弹在你身边爆炸,绝对震到需要按摩心脏,但是一点也不会觉得刺耳。

  唉?那这不就是个配置高级一点的影厅吗?

  嘛、也可以这么说啦,但是当IMAX加上一镜到底的时候,我觉得目前《1917》在电影沉浸感的体验上应该已经到了极致除非以后出现VR电影。

  因为这同时满足了沉浸感的另一个条件:连续。

  道理很简单,人眼中的'世界是连续的,你的眼睛里不可能出现剪辑或者过场。虽然通过蒙太奇产生影片与现实的疏离感,是电影艺术传统而主流的展现方式。但是采用一镜到底这种形式的影片,显然更符合人类观察事物的习惯,所以在沉浸感上天然有优势。

  总之,综合了巨型宽银幕,高级音响效果,以及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的《1917》,即便抛开剧情,纯粹作为一部感受真实战争场面的影片,也绝对值回票价,哪怕是贵一倍的IMAX厅。

  《1917》,纪先生打9分,不知道你看出多少个剪辑点了呢?

【《1917》观后感】相关文章:

春晚节目观后感范文 观后感03-04

1921观后感07-19

《心术》观后感09-01

《后天》观后感08-06

看海的观后感08-17

消防观后感06-28

弱点观后感07-01

后天观后感05-09

故宫观后感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