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4-07-24 11:11:4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品1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品15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穿越时空、对话先贤,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尚书》破壁而来。这本书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沉寂了近千年,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典籍里的中国》中,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都将给我们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今日我院组织观看的《典籍里的中国》以别开生面对话先贤的方式带我们走近宋应星,影片里的他说:“功名进取毫不相关”,并向底层劳苦群众请教,在实践中汲取养分。正应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言。

  在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他以永不言败、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劳动中记录并著成《天工开物》一书。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此书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作为江工学子的我们,自入学起便深受天工文化的影响。在这片以弘扬天工文化优良传统,成立天工文化研究院,开展对天工文化的深入研究,着力发掘其中的创新精神、工匠意识、生态思想等积极因素的沃土上,我们以探索者的姿态致知力行,躬行不辍。相信未来我校的天工文化自信必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必将更加昂扬。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在牛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八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台播出,这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磅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少见的好节目,一开始就被节目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深深的吸引住了!节目采用戏剧、影视、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既有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又有专家严谨专业、深入浅出的解读,真正做到了“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得深奥难懂的中国第一部史书《尚书》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得以精准地阐释,使观众受到深深地感染,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尚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综合性史书,古称《书》,也是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历来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也可以说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华文化体系的源头。它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该集以伏生向晁错传授《尚书》的历史故事为主线,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两千多年,与西汉的伏生交谈,形象传神地阐释了《尚书》的文化内涵。

  例如,《禹贡》篇记载了大禹治水,吸取父亲堵塞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治水的方法取得成功的故事,“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画面演绎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大禹治水的场景,解释了华夏九州从何而来,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坚强不屈,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华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六千年而不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而这种精神却是只有不到三百年的“美丽贱”“日已洛”帝国所不能理解的,在当今强大的中国面前,仍然用炮舰来中国家门口炫耀,企图来震慑吓唬中国人民,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周武王牧野誓师,以五万精兵一条心面对殷纣王七十万七十万条心的离散大军,一举胜之,深刻地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理。今日中国能够经过改革开放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国力强盛,让那些西方列强忌惮,让“美丽贱”帝国极力遏制,不就是“得民心”,“得到多助”的结果吗?所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电视画面以伏生自述的方式,叙说了徐生一家为保护《尚书》舍生忘死,失去亲人的艰难经历,他这种高尚的品格令人震撼垂泪,肃然起敬。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意。”历代学者称其为“尚书再造”。

  一部好的电视片,就应当有这种正能量,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植入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才是现代传媒的应有之意。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的这部电视巨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示范。希望后面的内容越来越精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之《传习录篇》,它是一个讲述中国古代典籍的综艺节目,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趣有味,有知识,更多的是对古人的了解与尊重。

  节目的编排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的形式,主持人穿越到古代与古人相见,面对面地共同探讨经书古典的奥妙。

  《传习录》是记录王阳明思想的语录体著作,由他的弟子徐爱记录整理完成。成书原因,和另一部儒家典籍非常相似,那就是论语。论语说:言之必可行也,传习录说:知行合一。

  “传习”两字源自《论语》中“传不习乎”一语。

  传一一老师传授的.学业,包括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以及事件处理的方式、行为以及态度,即言传身教。

  习一一复习、实践,即实践行动。老师所传递给我们的东西,要时时地实践运用。

  传习一一作为书名,是弟子想将阳明先生的思想记录下来,并不断地将它运用于实践。

  因此,所有读过《传习录》的人都可以算是阳明先生的学生。打开典籍,品读中国。我们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并知道王阳明先生,都应该读《传习录》以学习其理论,都应该践行《传习录》的立言宗旨——知行合一。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它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主意识,肯定自我价值,从而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

  《典籍里的中国》记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我和妈妈观看时,心中那份骄傲自豪的情感一直在撞击着我的心灵,希望同学们也来观看这个节目哦!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九期——说文解字》终于是播出了。而这一期很巧妙的将许慎的人物经历与《说文解字》密切相连,不仅讲述了《说文解字》魅力之处,更是把许慎的才思敏捷,谨小慎微演绎得恰到好处。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这是《说文解字》部分序言,也充分地表明了作者写这部书的目的“匡正大道,治国安邦”。而许慎一生的经历也一直致力于此。

  许慎少年时即有文名,号称“五经无双许叔重”。他步入仕途,担任郡功曹,后来举为孝廉。之后,他又成为洨地的.长官。后因功绩卓越为太尉南阁祭酒,这时他遇到了,他的老师贾逵,此后他的一生都在校书东观,编写《说文解字》。

  他编写《说文解字》,坚持从实际材料出发,以历代传承下来的文献和通人之说来证明文字的形、音、义,以此来解释经义,而他首创部首录字,排序“始一终亥”的故事更是令人叫绝。

  说文解字,头绪万千。当从何时始,从何而终一直困扰着许慎,因此他不断思考,不断的对比各个字之间形、音、义、表的异同,以及天干地支之间的关系。而突发奇想的悟出了以“一”为始,以“亥”为终,540个部首排列组合。

  这样的一个排列组合,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分析文字的理论,同时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和汉代的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

  《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心血之作,包含了他与老师贾逵两代人的光阴,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文化瑰宝。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明明暗暗,惟时何当?”白天光明,夜晚黑暗,是谁在安排这一切?

  “圜则九重,熟营度之?”青天这么高,谁能度量它?

  这是屈原对天发出的惊世之问,激励着后世不断探索前进。宇宙无穷,求索也无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可能没有找到答案,但敢于发问的勇气,勇于求索的精神,有时比答案更珍贵。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怀王听信谗言,不听屈原的劝阻,要与秦国求和。屈原委屈,他委屈楚怀王宁愿听信谗言却不相信自己;屈原悲愤,他悲愤这世间乌烟瘴气,楚怀王身边尽是贪婪狡猾、愚昧无知之流;屈原惭愧,他愧对战火中饱受摧残的百姓。屈原的`一生都在追求清白高洁,宁肯跳进江中葬身鱼腹,也不愿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对自身的要求,也是其精神写照。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树扎根在南国的土地,难以迁徙。这是楚人的立身之本,时至今日,屈原的这番话仍告诫我们要做一棵橘树,扎根故土,爱我家园!

  漫漫时光,屈原的求索精神延续了千年。而今,中国天眼就是人类求索的眼睛,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路,仍然漫漫修远。屈原深遂的目光,透过中国天眼,看向漫漫宇宙。“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做一棵橘树,为国家之富足繁茂自己,为国家之强大奉献自己,永世不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面对泛滥不绝的洪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洪水,定九州,保民主;面对纣王惨无人道的暴政统治,武王拢民心,顺天意,英勇作战。这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事迹,在《尚书》中有具体记载。如今,我们捧起《尚书》,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是文明力气的代代传递,更是中华精神的深化学习。读《尚书》,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任何一份文化的传承都来自于世代坚守,来之不易。

  典籍经典的流传,源于它本身不朽的价值,无法复制的成就,以及难以超越的贡献。读史书让我们明白我们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去向何方;读《尚书》,也让我们"知先贤治国之本,知朝代兴衰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的个体由一个个小的个体组成,而本国的民众则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影子。《尚书》中的思想,与我们当今治国理政之路有很多相像之处,不论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敦睦九族,协和万邦'的民族团结,甚至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节俭节省,都能为我们当今国家建设所学习。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当我们于一轮皓月下品读典籍之雅韵,于一轮青影中品尝典籍之内涵,其自身不朽的文化价值,便不言而喻。

  典籍经典的流传,依靠于从古至今代代人的珍视与守护。孔子删述六经,亲自亲自整理编纂《尚书》内容以便后世解读学习;伏生一生献于《尚书》,年逾九旬仍传《书》授学;孔子后人孔安国视《尚书》如命,用完其力促使《尚书》的传播。几千年的岁月,几千载的春夏秋冬,多少次的灾难突降,多少次的战火满天,穿越几轮年岁,攻克多少困难,多少人为此坚守付出,《尚书》这部典籍不减此前风韵,还能款款立于我们眼前。不论是精选《书》中精髓的孔子,还是舍命护《尚书》的伏生全家;不论是宣扬《尚书》价值使其广泛流传的孔安国,还是当今仍在争辩《尚书》的史学专家们,他们懂珍宝,敬文化,珍文明,他们视传承全人类的经典为己任,用一己肩膀支起中华文化国库的一隅天空。

  典籍经典的流传,更在于当今人们的学习与确定。《典籍里的中国》中,当伏生看到,《尚书》在如今光明的图书馆中展览,听到如今的孩童用稚嫩清亮的声音娴熟的诵读"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确定是震惊、感动又无比欣慰的。如今深厚的文化氛围,让典籍于生活中呈现自身的才智与价值;如今高科技的产品,让典籍不在一书难求,《尚书》也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青石刻石,青史永存;文明薪火,筚路蓝缕,代代传承。我们学习文化元典,典籍经典,内化于心,实践于行,连续对此的传承与学习,连续构筑辉煌的华夏文明。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牧誓》中这样描述武王伐纣前的立誓场面。新时代的我们,也应立下传承文化经典,传递文明薪火的誓言。到底,有典籍才有中国;到底,典籍经典辈辈读,文明薪火才能代代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典籍里的中国》,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故事活起来。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值得我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打开典籍,对话先贤,我来到李时珍身边。

  李时珍,生于1518年,明朝正德年间,他的`《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医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点一盏孤灯,伏案执笔,潜行修书,足遍天下。人言:学医难,行医难,编本草更难。李时珍却知难而进,开启了行医之路,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观李时珍历遍天下,品读他正心修书、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仿佛也穿越古今,遇见了李时珍坚定不移的背影,踏上了他求真务实的足迹。李时珍的精神并没有因时间的远去而泯灭于历史的长河,相反,他永远都是一颗不改颜色的孤星,闪烁着、奉献着、光明着。

  “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奇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

  远行万里,俯身求序,为得一书,勘误十年。李时珍晚年为能刊刻医书,不远万里找到了明朝文学泰斗王世英。请他作序,见面后,二人皆认为此书关系重大,应谨慎勘查。为民众而修本草的李时珍,再次花费十年光阴,怀平生夙愿,查历代典籍,历寒来暑往,修订《本草纲目》。“寿国以寿万民,寿万民以寿国。”李时珍开拓创新,关心民生。他不仅是古代的医学先贤,更是当今精诚为民的楷模。

  “医者贵在格物也”,对李时珍来说,格物致知不只是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更是为天下百姓健康探求真理,为编纂出一部能帮助人民的书籍奉献自己的力量。

  大医精诚,精诚于国家,精诚于民族,更精诚于百姓。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2月12日农历牛年大年初一,由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的《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首期节目《尚书》中,饰演“护书人”伏生的倪大红,以及“读书人”钱宗武、蒙曼、王启发、撒贝宁、王嘉宁带领观众们一起识读《尚书》,开启一场兼具艺术熏陶和精神洗礼的文化之旅。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联手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在《故事里的中国》成功创新经验之上继续升级,将原有融合表达方式升级为“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呈现模式,通过沉浸式戏剧和古今对话的方式,为大家讲述典籍故事,对话华夏先贤。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

  《尚书》剧本修改53个版本

  《典籍里的中国》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流传了两千多年,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它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为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尽管这是一部被形容为“佶屈聱牙”的作品,但古今中外都无法忽视其珍贵的价值,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挑战性极大,需要对典籍进行通俗化、生动化、艺术化的“电视转码”。主创团队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酝酿、打磨,其间得到了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各大单位机构、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并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严格把关,确保学术严谨性和表达准确性。

  第一期节目《尚书》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53个版本,将专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

  “护书人”“当代读书人”对谈

  首期节目《尚书》中,由倪大红扮演的“护书人”伏生成为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尚书》记载了几千年前的中国,相传孔子编《书》,伏生护《书》传《书》,晁错奉命学《书》。其中伏生生逢乱世,以命护《书》,历经大起大落,终将其传于天下。倪大红以身入戏、以心入情,生动再现了先贤风骨神韵。

  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这也是曾经在北大剧社演了不少戏的撒贝宁时隔二十多年后再次出演戏剧,“在舞台上和倪大红老师对上戏的那一刻,仿佛真的是穿越千年。伏生对于《尚书》的崇敬之情,让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夺眶而出了。”

  在节目开辟的另一空间内,主持人王嘉宁和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启发三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看得懂、听得进。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

  近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首期通过演绎汉代伏生传《尚书》的感人故事,在古今对话、时空转换中,让《尚书》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进入大众视野。节目不仅呈现了精彩的舞台演出,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让《尚书》的奥义可感可知

  “说来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子、我全家舍命护《书》!”

  节目中,演员倪大红饰演的“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他们又共同遇见了四千多年前治水分九州的大禹、三千多年前牧野誓师的周武王。

  选择《尚书》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尚书》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记载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从尧、舜、禹到夏、商、周的重要历史。打开这本书,我们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

  《尚书》共五十八篇,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分成四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在介绍《尚书》时用了这样十二个字:“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即《书》的奥义充分地体现在典谟、训诰和誓命当中。这里说的是《尚书》的六种体例:典、谟、训、诰、誓、命。

  典是先王们用来治国的典章制度,如《尚书》的第一篇叫《尧典》,记载了尧和舜治理国家的一些事情。谟是记载古时君臣谋划治国方略的言论,如《皋陶谟》篇就主要记载了舜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计的对话。训即大臣对于君主的劝谏。诰主要是君主对臣民的告示、告诫以及劝勉。誓是在战争时期的战前君主对将士的动员令或宣战令。命就是君主所颁布的正式命令。

  《荀子·劝学》中说“《书》者,政事之纪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说“《书》以道政事,儒者不能异说也”。可见古人认为,《尚书》所记载的就是上古时期治国理政的大经大法,《尚书》和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想,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打开《尚书》,格言警句俯拾皆是:谈及官吏选用,有“知人则哲,能官人”“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要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无偏无党。处理对外关系时,应以“睦乃四邻”“协和万邦”为最高准则。围绕从政者个人的修身立德,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要从自身着眼,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要从细节着眼,从小事做起,做到兢兢业业、慎始慎终。而“满招损,谦受益”“有容,德乃大”“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些出自《尚书》的名句,其思想内涵更是早已超越为政的范畴,成为全体民众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

  如何把《尚书》这样的.上古典籍变成当代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典籍里的中国》戏剧部分成为了节目突出的创新亮点,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堪称“出彩”,为提升节目的质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此次担任《典籍里的中国》艺术总监,她认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中国国家话剧院责无旁贷!”此番创作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深入传统文化宝库、探得“宝物”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提取精神内涵,同时将多时空舞台与视觉技术手段结合,让传统题材作品既保有传统的独特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借助电视节目与戏剧各自独特的表达优势,对蕴含在古籍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中华文明之光,感动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力量。

  禹定九州 华夏一体

  节目中,反复诵读了《禹贡》开篇的“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几句。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争天下安宁。

  然而正如节目中所介绍的,禹最大的功绩并不仅如此,在治水的同时,他还做了治理、考察、规划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开辟出一大片文明的土地,形成华夏文明的地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到处都有禹留下的足迹,于是就诞生了“禹迹”这样一个名词,以此指代华夏这片文明地域。

  可以说,禹迹是华夏疆域的第一个名称,先秦时期的人们普遍使用这个名称来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例如春秋时期的铜器“秦公簋”上的铭文就写着“鼏宅禹迹”。山东临淄齐国故城出土的“叔夷钟”上亦写有“处禹之堵”,这是齐灵公为封赏大臣叔夷而铸造的铜器。“鼏宅禹迹”“处禹之堵”这两句话其实意思基本一致,即居住在禹迹的范围之内。

  伏生有这样一句台词:“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这句话出自《左传》,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禹迹与九州的关系——九州是对禹迹的进一步分区。因为禹迹的范围太大了,人们在禹迹里还是分不清东南西北,于是把禹迹分成九个区域——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以后再说自己在什么州,就既表明了自己在禹迹里面,也说清了自己的具体方位。

  为什么是九州?不妨看“州”这个字。州字在甲骨文里就出现了,字形中自上而下的三条曲线是“川”,表示河流;中间曲线上的小圆圈,意思是水所环绕的一块地方。所以,“州”的本义是指水中的陆地。而治水可以简单理解为把水排走、开辟出一块块干燥可居的地块,古人于是把“州”与治水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讲,由此传播开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故事。

  九州中的一些名字今天还在被使用,如徐州、扬州、荆州等。虽然今天这些州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位置仍然与古代那些州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州的名称则成为省的简称,如河南简称豫,河北简称冀。

  随着历史发展,九州成为华夏文明区域的代名词,其中包含两个最基本的意思。第一是地理范围。九州包括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这是华夏文明最核心的地域。第二是完整性。九州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域,就是最早被称作禹迹的那个地域。九个州,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华夏地域就不完整了。这一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人的心中。

  在节目的演绎中,主持人撒贝宁与伏生这样一番对话,让观众们心潮澎湃:

  “华夏为何一体?”

  “自古就是一体。”

  中华民族的大地,和中国的文明、思想完全融合在一起。这片大地浸润了漫长的历史,其中的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只是自然之物,而是有着历史的意蕴。悠悠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这份对原乡故土的朴素情感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

  民心即天命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伏生讲解的第二个故事来自《牧誓》,说的是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时领着众人念出出征誓词。舞台上,万军之中,周武王振臂一呼,众人齐声响应。在演员们的演绎下,仿佛古战场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短短的几句话气势如虹,让人感受到了势不可挡的力量。《牧誓》不仅描述了武王伐纣的过程,也指明了武王伐纣的原因,写出了兴亡之道。

  《典籍里的中国》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戏剧化结构和影视化表达,其更大的创意是在主题立意上的交相辉映。大禹治水安民、武王为民伐纣等多场戏剧,始终围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鲜明主题展开。

  正如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介绍,“民本”这一概念即萌发于《尚书》。除了节目中提到的《五子之歌》《禹贡》《牧誓》等,在《尚书》多篇中均可看到,为政者们不仅提出了“民惟邦本”、“民心”为重的思想,并且也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笃行之。

  翻开《尚书》首篇《尧典》,文中对尧帝的颂扬是同百姓密切相连的。如:“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这是说,尧能发扬美德才智,使九族亲密和睦,还能公平地善待百姓人家。“百姓昭明”的“昭”字,本义是昏暗中出现一抹亮光,有引导光明之意,这是指百姓们从昏暗的日子里看到了曙光。“黎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尧典》,“黎”从“黍”,是一穗聚有很多颗粒的小黄米。黎民指众多人民。“黎民于变时雍”是说众多人民也随着变得友好和睦了。可见,在《尧典》里,领袖与人民的关系已讲得生动而富有深意。

  《尚书》还记载了尧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皋陶。皋陶辅佐了尧、舜、禹三代帝王,同尧、舜、禹共同被后人并称为“上古四圣”。在《皋陶谟》篇中,他向大禹讲了执政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通观九德,充满哲思和智慧,均能体现出对待人民的态度。皋陶认为,能做到三德,就可以做卿大夫;能做到六德,就可以做诸侯;如果能把九德普遍施行于政治,使有德才的人担任职务,那么各种事情都会成功。

  大禹还曾向皋陶请教:怎样才能使臣子同心协力?皋陶则告诉大禹最高执政者的四项要务: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前三项要务,都是为了安民,也只有做到了前三项,才能真正实现安民。

  可以看到,在《尚书》这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中,对人民的认识就已非常深入且非常智慧。

  皋陶的思想深远地影响了孔子,孟子等又把孔子的思想继承下来,如孟子直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礼记·大学》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其中也包含着四项,一是修身律己,二是要教育家属子女向自己看齐,做到这两项才有可能去做后两项,即治国并使天下太平。这与皋陶论“修身律己,教导亲属,知人善任,安民”,正是一脉相承,成为后世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毕生的追求。

  自《尚书》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不能忽视的巨大影响和伟大力量。西方有很多城堡,惟中国有万里长城。长城为何要绵延万里?因为它身后的土地和人民需要——它不像西方城堡那样只是为了保护城堡内贵族的安全,而是要护佑所有百姓,为所有人阻挡战火烽烟。

  “读《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有册有典,以史鉴今,是中华民族之幸事——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

  早在年前央视就有预告正月初一那天会播出《典籍里的中国》,那时候虽然想看,但也没有太过重视,所以初一那天我并没有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但初四晚上我用手机看了一遍之后,又重头到底看了一编,今天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再次看了一遍,每一遍都让我感觉震撼,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节目的第一期讲的是《尚书》,《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孔子白头整理。节目中钱老借孔子之口说读《书》的好处有三句话: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王嘉宁说:“打开这本书,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

  节目中有一个核心人物——伏生。

  《史记·儒林列传·伏生者》中记载: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伏生生于战国,经秦朝,故于汉朝,一生与《书》有着解不开的结。伏生少小就学习《书》。在秦朝“焚书坑儒”时,他冒着杀头的罪名把《书》藏在了家中石壁中。在秦朝末年,兵乱大起,项羽火烧咸阳,伏生一家携书逃亡。在逃亡的路上天降大雪,伏生的妻子重病,女儿也几乎冻死,要烧书简取暖的时候,伏生的妻子却阻止了,因为这些书早在之前是伏生的儿子以命相搏才保下的。天下初定,伏生回到家破壁取书的时候发现《书》已经损坏,经整理才得28篇,这也是为什么《典籍里的中国》中说28篇的原因。后来又得一篇,共29篇。伏生晚年在齐鲁一代传授《书》,后来汉文帝想要召伏生进朝授书,但那时候伏生已经九十多岁,不堪舟车劳顿,所以汉文帝派太常使掌故晁错到章丘向伏生学习、取经。至此《书》留存皇家,传于天下,为今文《尚书》。

  剧中的感人之处很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伏生的眼睛。从他的眼睛中我看到了很多东西,愧对妻儿、《书》有损坏时的悲伤;听到古文《尚书》失传时的紧张和焦急;还有历经劫难后在眼中留下的历史沧桑和智慧……但他眼中最多的是希望!当听到陛下有诏时,伏生眼睛突然就亮了,那是希望的光,所以伏生说:“皇帝陛下知道《书》的好处,百姓的好日子有望了!”在晁错学完《书》而离开时,伏生的眼中充满了希冀。他说:“而今将《书》还于天下,我已无憾矣!”我想那时候他一定是在期盼晁错能使《书》传于天下吧!在从现代离开,回身望时伏生眼中饱含泪水,那时他一定看到了希望,心中一定是欣慰的,不然也不会说:“《书》有了你们的传承,我放心了!”……如此种种,都是那位老人对传承的执着啊!

  在伏生之后,西汉孔安国竭尽全力推广古文《尚书》,但西晋“永嘉之乱”后全部失传,后来东晋梅赜结合今文《尚书》及其它古籍编撰了伪古文《尚书》流传于世。

  不管是伏生还是孔安国、梅赜,或是后来唐人青石刻经,都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华夏智慧的'传承人。这也让我想起了司马迁身残写《史记》,谈迁两度写《国榷》,李清照孤苦护金石文物……他们所做之努力,令人敬仰,使人铭记于心!

  剧中说了《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大禹用了十三年时间,历经磨难,走遍了华夏各地,用足迹丈量土地,从而把华夏划为九州。后世人也把中国的疆域称为——禹迹。

  从茫茫禹迹到伏生护书再到今人传诵,这是智慧的传承、文化的传承、血脉的传承!剧中伏生问撒贝宁:“华夏何为一体?”撒贝宁答:“自古就是一体!”怎能不令人感动?

  剧中提到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曾经读到王道士把书卖给英国人斯坦因时,我以那些典藏经书的口吻说过一段话:

  我,已沉睡了无数个日月,在今天,睁开了惺忪睡眼。然而,曾经的日月,没有照亮此刻的天,我茫然四望,何去又何从?纷飞的战火,暴露于外的贪婪,风雨飘摇碎骨粉身,有谁知道,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千万里的奔波,远走他乡的辛劳,有谁在意,我将来秋水望穿的凄凉。或许,有人知道,就像我知道一样,可是,那,又能如何?我不再挣扎,空洞的眼睛,穿过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我看到了犹豫,看到了不舍,看到了痛苦,还有茫然无措。我惨然一笑,坐着不知去往何方的车队,遥望泣血的残阳……

  且不说王道士为保护那些藏经时做的种种努力,也不说他把藏经卖给斯坦因的正确与否,只说那些典籍文物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实在令人痛惜!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往何方?典籍中都有答案。现存的典籍弥足珍贵,是每个读书人都应该去重视,去阅读的。

  作为读书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为华夏文化,华夏精神,华夏智慧的传承做些什么。我们做不到像伏生那样可歌可泣,但我们也可以出一些绵薄之力。为往圣继绝学,于后事传经典。或许我们对华夏文化也所知不多,但我们应尽我们所能把华夏精神传承给我们的学生。争开万千花,争结万千果!中华之未来,在孩子们的手中,也在我们的手中!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

  一部典籍,凝聚了中华人民世代的心血与智慧。人们世代相传,将一部那典籍流传至今。接下来了,我们就一起走进典籍——《楚辞》。

  说到《离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以屈原浪漫主义为主的一部千古流芳的典籍。

  战国时期,楚国与齐国联盟之时,秦国以六百里商於之地为诱惑,让楚国放弃与齐国联盟。正当全朝廷都在大摆庆宴之时,只有屈原一人上书朝廷,当众对楚怀王说这只是秦国的一个圈套。可是朝廷上的官员都不相信,让大王不要听信屈原,要去追随世代楚王的理想——收回商於之地,秦国派来的使者也极力辩护,还以自己的性命发誓。

  一向与屈原交好的楚怀王在这种情况下竟听信谗言,拒绝了屈原,屈原失望地走出朝廷,留下了千古流芳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诗中,是他对国家的失望、朝廷的厌恶、不与他人同流合污的志向与道不尽的家国情怀。

  但今日,却是越来越多玩世不恭、对国家、社会、人民漠不关心之人。我们需要屈原的高洁情操,需要他的爱国之心。

  在楚怀王刚即位时,屈原就已写了举世震惊的《橘公颂》。面对众多官员的质疑,一篇《橘颂》,表达了屈原对祖国热土的热爱及拳拳的赤子之心。

  据说后来,屈原回到汉北,看到前方战士们咏着《橘颂》,前仆后继、热血奋战。可见其深深的感染力与爱国情思。我们的中国,正是因为爱国的这种思想,念着“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战士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

  屈原还为了祖国,整理成古代诸多先贤的`经历、思想,汇聚成了《离骚》,源远流长。为探索成功的政治道路,屈原坚贞不屈、不辞劳苦。终是留下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终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种求索精神,为中国挖掘了不可计量的宝藏。若是没有这种求索精神,中国人的高速铁路或许还落后于世界;若是没有这种精神,5G网络也许还没有出世;若是没有这种精神,中国就没有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

  坚持求索的精神、深切的家国情怀……一部《楚辞》,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读典籍,领略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将先辈们精神的薪火不断流传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

  文学的力量与美真实存在,尤其是在伟大的作品里。

  中国古典文学中,《楚辞》比肩《诗经》,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它就像是童年时期一个神秘而瑰丽的梦,不仅深刻影响后世的文学创作,甚至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人务实下的那份鲜为人知的浪漫。

  梁启超先生曾高度评价:“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荼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屈原的《离骚》《天问》《九章》等经典篇章。今晚,典籍里的中国将演绎《楚辞》中的名篇,展现屈原心系家国、追求真理的品格。看直播↓一起感受中华民族绵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求索精神!

  提到《楚辞》,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离骚》,或“天问一号”的名称缘起之作《天问》,但相信在看完本期节目后,大家一定会记住《楚辞》中另一首不朽的诗篇《橘颂》。

  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颂》开创了诗歌咏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于荆楚之地的撒贝宁,自称是屈原的“小同乡”。这次拜访,撒贝宁特地带了一箱来自屈原故乡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泪流满面。

  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屈原的热泪为何而流?假如亲见“天问一号”,屈原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本期节目将再度上演一场动人的相遇,既在对话中感悟屈原为何叩问天道,又带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国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诗写进宇宙,并一代代地延续他“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如何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手法拉近观众和历史的距离?《典籍里的中国》自开播以来,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留下了伏生的“千年一望”、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一握”、炎黄子孙向正史之祖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一碗薄粥”尝尽孔门师生温情等动人场景。

  为了“小同乡”撒贝宁能够给屈原送上两千多年后的“故乡之味”,节目组与湖北秭归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求证了秭归柑橘的历史。当地不远千里邮寄来秭归柑橘,在录制当天及时送达北京。每一颗柑橘里都满载着跨越千里、跨越千年的浓浓“乡情”,也让舞台呈现更具真实性和代入感。

  本期节目戏剧环节将以柑橘的意象串联始终,由王洛勇饰演屈原,汤镇业饰演楚怀王,故事贯穿了屈原与楚怀王少年立志,任左徒后促成合纵伐秦、后因遭贵族谗言离间被两次流放的一生。

  开场戏剧中,屈原一尝撒贝宁带来的家乡特产,赞不绝口:“好像比我小时候吃的更甜!”几瓣橘子,勾起了屈原对往事的回忆。他和楚怀王从两个爱吃橘子的孩子,成长为踌躇满志的少年,那时的他们,就像是并肩生长的两棵橘树,想为家国开花结果……可惜,最终一个客死于秦,一个自沉汨罗。

  节目数次呈现屈原吃着柑橘、双眼含泪的情景。其中一幕,屈原和楚怀王穿越生死、互道遗憾。当楚怀王“离去”,屈原大口大口吃着橘子,连皮都吞下去了,眼泪则像开了阀门一般,止不住地往外流。

  这段表演把主持人王嘉宁看得热泪盈眶,她注意到,现场从嘉宾到观众,几乎都在擦眼泪。郦波特别感动:“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怀王共同成长经历的.一个见证,而且是屈原对那片土地、对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一种情感的隐喻,也是他对自身的一种期许。”

  这段饱含人生况味的重头戏,再现“一遍就过”的高能演技。被问及为何吃掉橘子皮,王洛勇说:“屈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劝楚怀王留在楚国,我在那个瞬间,发现橘子和橘子皮是一体的,和两人童年时代的友谊是一体的。就是有那么一个瞬间,你真的是感受到把自己交给了这个人物。”撒贝宁非常敬佩王老师:“这就是无法设计的戏,是那一瞬间的爆发,你把橘子皮塞到嘴里的时候,所有的情感浓烈到了极致!”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刘国忠分析道:“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家庭,可能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屈原在《橘颂》一篇中,以他生长之地盛产的橘子来做自我比喻,表达了他早年即有的远大志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这几句诗在节目中数次出现,它的意思是:皇天后土孕育了美好的橘树,这些橘树生来就适应南方,禀受天命,不离故土。可以说,《橘颂》之于屈原,是从他的生命中萌发出的一篇诗歌。对家国的热爱,伴随着他的成长。他立志要辅佐楚怀王,做一个贤能之士,为了“美政”理想而探索不息。

  从《天问》到《离骚》

  飘逸的浪漫,有着跨越千年的深沉力量

  在奔涌不息的中华千年文脉中,《楚辞》作为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诗经》一起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基础。它的一歌一咏、浪漫绮丽,深远影响着两千年来的诗词歌赋,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回望历史,唐代诗人李白延续了《楚辞》浪漫飘逸的风格,铸就了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自儿时起就特别喜欢《楚辞》,并用一生践行“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后人留下来“天眼”这双继续寻找答案的眼睛。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将让老年屈原在“岁月长河”里遇见编订《楚辞》的西汉文学家刘向、承袭《楚辞》浪漫主义笔法的“诗仙”李白及“天眼之父”南仁东,并特别为屈原和南仁东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天问”。他们的成年时代和幼年时代一问一答,交错呼应,最后共同在“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灵宣言中,正式开启《楚辞》的识读之旅。

  “楚辞”本义泛指楚地歌辞,后来专称以楚国屈原的骚体作品为核心的一种新诗体。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介绍:“《楚辞》大多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用充满浪漫主义的风格来咏物叙事,而且强调民生关怀和个人修养。”

  浪漫的《楚辞》为何跨越千年依然澎湃人心?为精炼有力地诠释《楚辞》的精髓,节目将重点聚焦《离骚》《天问》和《橘颂》,力图透过其华丽而飘逸的外表,引领观众感受它滚烫而坚毅的内核。

  说到《离骚》,许多观众可能“又爱又恨”,其想象之丰富、情感之真挚,灿烁古今,同时又因为相对拗口、生僻字多,实在难以记诵。屈原在《离骚》中提到了华夏民族的诸多先贤,并把心中的理想说予他们。为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离骚》,节目重点打造了两幕场景:一幕是屈原在汨罗江畔和彭咸大夫的生死对话;一幕借屈原和先祖先贤的倾心交流,道出《楚辞》的创作缘起及深刻内涵。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烙在国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在历史风雨飘摇中炽燃未熄,正是因为有万千国人用热血传承圣火。勒石刻经,青史永存,惟殷先人,有典有籍,薪火相传。

  五千年过去,中国的圣人贤达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禹敷土,随山刑木,奠高山大川。”这是《尚书》中《禹禹》中的第一句。因《商书》的流传我们见识到了华夏九州分定,四海会同,茫茫乌云下禹疾走丈量华夏大地的豪情壮志。“称尔干,比尔干,立尔予,矛其誓。”然而,“汉无伏生,《尚书》不传;传无伏生,亦不知其义。”《尚书》不易学,伏生读了一辈子;《尚书》不易懂,伏生讲了一辈子;等了一辈子,守了一辈子,终于等到有朝一日《尚书》流芳百世。

  那灼灼目光中,有对君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殷切期望,有对爱子以命护书、妻忍饿受冻誓死护书的愧怍不安,有《尚书》得以流传推广、生生不息的感激涕零。惟殷先人,今有《尚书》,懂其“人心向背”为先贤治政之本,知其“业广惟勤”乃个人修身之要,识“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朝代兴废之由。

  时光之舟桨橹轻摇,揆诸当下,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精神仍熠熠生辉,大放异彩。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汉字却在国门轰开后被视为落后根源,有人叫喊“文字不灭则中国新文化无望”,我文明古国的根基顿遭猛烈撼动,岌岌可危。这时候,周有光先生站了出来,以身为汉字正名,他的“汉语拼音方案”使古老文字重现光彩;叶嘉莹大师毅然回到祖国大陆,培养出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续易安香火,继静安绝学,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经典咏流传》让传统文化重新隆重登场,《典籍里的中国》以穿越千年的跨时空对话将典籍“活”了起来;《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全民对诗词的热爱,更痴醉于“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

  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打开典籍,对话先贤,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典籍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过往的辉煌,铭刻着先民的创造,延续着民族精神的血脉,不仅要庋藏在庙堂上书库中,更要让它们走近每个普通人,使其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人们的精神基因。

  石风化而碎,谓之破;韦就刃而不折,谓之韧。中华文明既经风霜五千载,未曾被岁月湮灭。故中华文明者,韦也,非石也。它是日月星辰,挥洒光芒而不与荧光争辉,它亦是坚实铁胚,经过烈火铁锤锻造,誓死不屈。

  惟殷先人,惟殷先人心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基因,且看文化之丝柔软且坚实,曾经飘摇的中华文化因中国文明的韧性而重获新生。惟殷先人,惟殷先人心中中华文明的韧性,支撑这座华夏大厦屹立不倒,在未来强盛路上乘风破浪,世代守护,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成为我的“追捧对象”。“补课追剧”,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撒兄”的角色。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

  当代读书人,应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今天我们品读典籍是在探寻古人精神和当下需求的一个连接点,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强党性、悟思想,亦与读典籍“异曲同工”。百年xx,恢弘磅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以史为鉴,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该传承好、守护好、开创好我们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读《尚书》,应有“知先贤治政之本,知个人修身之要”之“传承精神”。

  打开《尚书》我们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中国”一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尚书》里,“民本”概念,最早就源于《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共产党人的忠诚基因,深刻领悟我们党以忠诚经受考验、以忠诚战胜困难、以忠诚发展壮大的道理,坚定信仰、坚守信念,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共产党人的奉献基因,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诠释党员干部的“成就感”,牢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扎根于心、生发于情,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共产党人的奋斗基因,要时刻保持奋力向前的朝气,做到实干担当、奋发有为,主动扛起时代重任,叫响“我先上”“跟我上”“一起上”,在“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不辜负当初入党入职时的铮铮誓言。

  读《本草纲目》,应有“寿国以寿万民,寿万民以寿国”之“守业精神”。

  时珍曰:“医者贵在格物”,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当天下共修,世代永新”,无论是古代医者李时珍,还是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都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精神中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关心民生的守业精神。“守业”即是“守住初心”,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查处了许多党员干部,他们没有守住初心,倒在了利益诱惑的“橄榄枝”面前。广大党员要深知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既然走上了为民服务的岗位,就要切实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守业”即是“守好事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种出丰硕“果实”,有的党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万万不可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管是再小再繁琐的工作,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完做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迎难而上,只有真干事、干成事,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守业是最好的传承,进入新时代,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笃实力行,厚植人民情怀,诠释担当本色。

  读《楚辞》,应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创新精神”。

  两千年前屈原仰望求索,问天、问地、问人,而如今中国航天探星揽月,中国“天眼”就是求索的眼睛,“天问一号”就是求索脚步。而我们,向那些仍不停奔跑在创新前沿的“赶路人”致敬的同时,要做好新时代的“赶考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本领恐慌,在任何时候都要养成善于学习的习惯,当工作业务方面缺乏经验时,要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向领导、同事、群众虚心请教,找准薄弱环节不断改进,结合自身的优势创新谋划工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能没有“拼劲”“闯劲”,更不能搞新形式主义,在关键时刻要有“站得出来、豁得出去”的担当魄力,抵住压力,才能促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做到在工作中不仅有思路更有“套路”、有想法更有方法、有态度更有高度,不断增强创新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推动创新发展。新时代的我们,应建立“求索观”,用民本思想指引实践,让创新精神创造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2-21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16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22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24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05-16

(合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6-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优秀01-14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6-20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优]07-15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选33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