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观后感

时间:2022-07-05 13:41:3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美丽心灵》观后感(通用21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丽心灵》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丽心灵》观后感(通用21篇)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

  在上形势与政策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放了一电影——《美丽心灵》。那是第一次看,并没有思考这电影为什么叫《美丽心灵》;也没有仔细思考电影中的人物如何。只觉得其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对学术的态度近似疯狂,但不善于与人交往的人,仅此而已。我第一次看这部片子纯粹也是娱乐性质的。

  回到家后,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又看了一遍。而后发现,这次再看却有不一样的收获,不一样的感受。我从这部片子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发,它激励着我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目标;思考自己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要怎样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自己。

  电影的主人公纳什在学术上的近似疯狂真的让我佩服。电影一开始,并没有说纳什患有精神分裂症。那时我看到他在窗户上写的一条条我看都看不明的算数式子,连鸽子的活动的路径他都想研究出点什么来,我心中真的生出由衷的敬佩。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在我们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物,科学家们都想研究出点什么来,或许这就是严谨的科学精神,也正是很多人都缺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却正是我们现在学习可贵而必需的。扪心自问,我自己却是缺少这一精神。从小学到高中,或许多是活在升学的压力下而学习的,并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学习,而是为了获取高分而学习。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真的觉得自己从小学到高中获取的东西真的少得可怜,除了课本还 是课本。上到大学来回顾这些东西,发现自己的知识面真的是窄之又窄。我们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去获取知识,而不是为了其他。要想更好的活在这世上,就要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去考察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如果认识到这一点然后再去学习,我相信,我们会学得更好。

  等电影说到纳什原来是个精神分裂病患者时,我顿时惊讶了。一个病患者竟然都能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做出如此大的贡献,真的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在他背后支持他的,除了他的妻子,还 有他自己顽强不屈的性格以及对科学的热爱。在病魔面前,有多少人会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又有多少人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而谦卑的纳什处在病魔的重压之下,仍然被那令人兴奋的数学理论所驱使着,他决心寻找自己的恢复常态的方法。绝对是通过意志的力量,他才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着他的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与此同时,他在博弈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纳什顽强的意志以及他对科学的热爱,正是他感动我们的魅力所在,正是他美好心灵的体现。其实,无论是在学术还 是在生活上,我们都应该像纳什一样拥有永不放弃的顽强精神,拥有一颗美好纯洁的心灵。即使不能再学术科研方面做出什么成绩,不能对我们的社会有大的贡献,但至少我们凭借这股顽强的劲而认真努力地为自己的人生奋斗过,至此,我们无悔,我们这一辈子没有白活。另外,纳什的经历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目标的人,拥有了目标,我们的奋斗才有意义。

  另一个感动我的是纳什实事求是的性格。当被告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并询问他的病况的时候,纳什并没有为了上台领奖而隐瞒自己的病情,他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实况,得到了大家的尊重。这一点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凡是不要逞强,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也是我从纳什身上学到的。

  而在人际交往方面,我觉得纳什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人。有时候,他过于直接的表达方式会招来别人的不理解与不满。这也告诫我们,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中,有时候,有些事情不是你怎么想就可以怎么说,在不违背自己原则下,有些事情是可以委婉的表达出来的,有些事情,不要以为自己能够接受别人就一定能接受。有时候,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其实,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我也在努力地学习与人交往,我是一个内向,不善言辞的人,我希望自己在大学里面交际能力能够得到改善,我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生活中处处充满感动,关键是我们是否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部电影,亦能让我们思考很多、学会很多。愿世上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去找寻自己生命的轨迹,并为之奋斗!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

  约翰纳什教授,曾经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天生的高度直觉性让他很早就有了享誉世界的研究成果,他提出了原创理论:博弈论。即将毕业时,研究遇到了瓶颈,进度缓慢,纳什受到同学汉森嘲笑,就业也成为问题,纳什第一次出现幻觉,查理斯赫曼出现在他的宿舍里,成了他的室友。

  纳什有人际交往障碍,没有朋友,在枯燥的理论研究生活中,查理斯活泼、不受拘束的性格,就像一味调味剂,丰富了纳什的生活,活跃了纳什的思维,在纳什受到打击时,查理斯会及时的鼓励他。查理斯的出现,让纳什缓解孤独的同时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在查理斯的陪伴下,纳什的研究有了进展,这为他赢得了惠勒研究室的工作,这是汉森一心想去的地方。

  在惠勒工作五年后,一次国防部请他去破译密码,他生活中出现了第二个幻想对象:威廉帕奇,威廉帕奇是在纳什感到工作平凡甚至是无聊的时候出现的。威廉帕奇交给他一项机密任务:在各种杂志报纸上破译来自俄罗斯的密码,破译密码正是纳什擅长的。之后纳什在课堂上认识了美丽的爱丽西娅。和爱丽西娅谈恋爱期间,纳什出现了第三个幻想对象,一个小女孩,她是查理斯的侄女。威廉帕奇的出现,扰乱了纳什的.正常生活,妻子艾丽西娅发现了他的异常,在哈佛大学数学研讨会后,纳什被精神病专家罗森带走,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纳什在精神病医院,经过一年的治疗回家,在家妻子要监督他吃药。药物帮他消除幻觉的同时,让他注意力不能集中,科学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妻子的需求得不到回应,在这种情况下,他偷偷停了药。一段时间后,纳什的幻觉再次出现,这次威廉帕奇让他继续工作,而且给他安排了离家更近的工作地点,这让被无用感困扰的纳什又觉得自己被重视。一天,妻子在院子里收衣服,发现了纳什的“工作地点”,意识到纳什的幻觉又出现了,而且威胁到了自己和儿子的生命安全。妻子带着儿子将要离开时,纳什发现了幻觉的破绽,他发现小姑娘还是两年前的的样子,她没有长大,这样把妻子留了下来。

  妻子和罗森医生都建议让他再次住院治疗,纳什没有同意,他认为药物只能消除自己的症状,而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自己,还会带来非常大的副作用,这也是当前的现实,他相信自己可以解决幻觉的问题。可贵的是,妻子支持了他的决定,而且决定留下来和纳什一起面对问题。

  接下来才是纳什和妻子一起面对精神分裂症的开始。妻子让纳什摸着自己的脸和心脏,告诉他怎么分辨真实和幻觉,并建议纳什融入团体生活,而且是自己熟悉的环境。纳什和妻子想到了普林斯顿学院,现在的校长是当年嘲笑纳什的汉森。汉森答应纳什,让纳什在图书馆帮忙。纳什决定走出幻觉,接触真实的生活。(这是接纳承诺疗法中的第一步:活在当下)。开始,因为幻觉,纳什闹出了很多笑话,这时的纳什在和自己的幻觉对抗。渐渐的,纳什接纳了自己的幻觉,决定和幻觉和平相处并不再搭理他们(接纳承诺疗法的第二步、第三步:接纳和解离)。知道自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带着幻觉继续研究工作,继续生活。(接纳承诺疗法的第四步、第五步:以己为景,承诺行动)。纳什的原创理论——博弈论获得了诺贝尔奖。(接纳承诺疗法的第六步:意义和价值)。虽然纳什的幻觉一直都在,但它对纳什已经不再造成困扰。纳什和汉森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汉森:他们(幻觉)消失了吗?纳什:不,他们仍在哪里,也许永远不会消失。但是我已经习惯不理会他们,而他们也有点儿想放弃我,其实这就和睡觉做梦以及做噩梦一样,要不断地喂他们,他们才会存在,但是他们却缠着你不放,他们是我的过去,其实每个人都被过去所缠绕。这也正是接纳承诺疗法的精髓所在。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身体的所有症状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带着不能改变的问题积极生活,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3

  《美丽心灵》这部影片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仍潜心研究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纳什。主人公纳什是一个个性而又不合群的人,在美丽的普林斯顿大学,他是多么的格格不入。但是幸好有查尔斯,他的浪子室友的帮忙使得纳什能够忍辱负重,继续他自己的研究。即使是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即使没有人喜爱,但这都不妨碍他对于自己理论的信心和坚守。一如既往的继续演算,一如既往的不停思考,最后有一天在酒吧里,当他的那些同学有些取笑的让他去追求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孩,当纳什观察着这些竞争对手时,常常在他脑海里酝酿的想法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弈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的理论做出了不一样的解释。最后有了成果,他推翻亚当·斯密的观点并给出了自己卓越的理论。

  他在麻省理工进行教学和数学研究,和一位物理系学生艾莉丝相爱并结婚,当时是二战时期,他被将军请去做军事解密,最后还被国防部威廉帕彻委以更为重要更秘密的敌人密码任务,连他的妻子都不告诉,但最后人们发现从浪子室友到国防部这都是他的幻觉,其实不存在,他患有妄想性精神分裂症。这对他怀孕的妻子是沉重打击,但不曾离开他,陪在他身边理解治疗,但他也意识到自己有精神分裂症的'时候,也发奋的克服透过意志的力量,与幻影作斗争,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着他的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与此同时,他在博弈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而纳什也成了一个不仅仅拥有完美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普林斯顿的数学系竞争激烈,这个“神秘的来自西弗吉尼亚的天才”并没有上预备班的经历,也没有遗产或富足的亲戚资助他进入“常春藤盟校”他的研究都是靠他自己的发奋,奋斗,在最艰难的时期,是他想象的浪子室友给他帮忙鼓励安慰,可见他内心的孤单,但同时也表现出他为了研究付出的心酸挣扎,他执着的心就是美丽的心灵。还有之后他知道自己病情,但为了承担家庭的重担,为了照顾儿子,为了满足妻子的需要,而停止了吃药。并在别人的嘲笑与医生的不赞同下,坚强地活着与心理疾病做斗争。他的心是洁净的,他的坚强意志使他的心灵得到美化。

  他的妻子在得知自己的丈夫患了这种病的同时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却没有想要逃避职责,相反,她陪在纳什身边,照料他的起居。在纳什发病并威胁到她的生命安全时,她把孩子送回娘家,自己不弃不离,她明白丈夫不愿意去精神病医院治疗的担心,把丈夫留在身边,在住家休养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料,并顶住巨大的精神压力支撑着一个家庭走过忧患。这又是一曲感情挽救生命与拯救健康的颂歌,这是美丽心灵最生动的诠释。“在事业上我有了重大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这种神秘的感情方程中,才能找到逻辑或原由来。今晚我能站在这儿全是你的功劳,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谢谢你!”这是纳什在获得诺贝尔奖时对他妻子美丽心灵最好的感激。

  当纳什患病经常被幻觉引导,不自觉地到自己所在学校普林斯顿大学讲学时,大学同事们给予了一个精神病人相当的包容与明白,配合纳什重新找回自我。纳什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与明白的家庭与大学校园里,这是精神病患者运用自己良好心理品质战胜疾病的客观条件。同时也是美丽心灵的又一次诠释。

  影片取名为美丽心灵不仅仅仅是赞美纳什的美丽,同时赞美了深爱着他的妻子,还有那些用心为他治疗的医生,大学的同事们。我们是彼此相连的共同体,我们不单单是为自己而活的,我们的行为将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我们不能轻易的放下一个人,正因在任何时候,他都是需要你的。拥有颗美丽心灵,可能会是我们对世界、对生命的美丽回应……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4

  当一个天才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这样的一个人,他的一生是否就只能在病房中度过,一生就此毁了呢?

  影片《美丽心灵》讲述的正是关于这么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与其精神分裂症搏斗的过程。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这是一个古怪的天才,他早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并研究数学,在数学上有极大的成就。但纳什又是何其不幸,在事业的巅峰时期,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病魔——精神分裂症就这么缠上他了,来得如此无息,又来得如此汹涌,一瞬间就摧毁了纳什所有的信仰,所有的骄傲,也差点无声无息的摧毁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幸好,幸好,艾丽西亚——这个伟大的妻子并没有放弃纳什,也正是这个伟大的妻子,这人世间最平凡也最不平凡的爱,纳什得到了拯救。最后的最后,纳什终于战胜了精神分裂症,成为了一名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物理学家,而那个幸福家庭也最终得以保住。

  这部电影给了人们极大地震撼,“美丽心灵”,是的,这部电影描绘的正是人类心灵的美丽。

  纳什——坚强不屈的心灵。当不幸来临时,沮丧,不安,惊恐,绝望,这都是正常的反应,有那么一些人,在这些正常反应后是一蹶不振:有些人,则是会努力挑战这些不幸,但是却无法坚持到最后,结果也是被不幸打败:而还有那么一类人,他们不仅勇于挑战不幸,也成功的坚持到最后,真正的战胜了不幸,这,是真正的强者。而纳什,正是这么一个强者。在精神分裂症的面前,他没有被打倒,而是很勇敢地迈出了那挑战不幸的一步,且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在这期间,他被嘲笑过,也被歧视过,他也曾沮丧,曾想过要放弃,但最终没有,他还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灵魂战胜了精神分裂症,战胜了他这一生中最大的挑战。最后的最后,当他站在纳贝尔数学奖的领奖台上,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这是一颗美丽而不屈的心灵。

  艾丽西亚——爱的心灵。艾丽西亚,一个何其美丽的女子,她爱着纳什,也和纳什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当纳什的事业达到顶峰,当这个幸福的家庭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小生命之时,不幸也降临了。纳什得了精神分裂症,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病,这一切都能毁掉这个伟大的数学家,毁掉这幸福的一切。艾丽西亚,这个美丽的女子,她本可以抛弃纳什,本可以离开这一切不幸,可是她没有,她深深地爱着纳什,她并未在这艰难的时候离开纳什。相反的,他以她瘦弱的肩膀承担起了这一切,以她对纳什深深的爱坚持着,鼓励着纳什,不离不弃!也许我们会以为这个美丽的女子接受这一切只是由于她的责任感,可是,当看到她与纳什昔日的同事在公园里的那一段对话时,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个女子对纳什的爱。这个瘦弱而美丽的女子,此刻她就是爱的化身,是她的爱成就了这么一个伟大的数学家的。当纳什在诺贝尔数学奖台上说出那段对艾丽西亚感谢的话时,我们都哭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妻子,这是一颗爱的心灵。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我还是有一定的迷惑的。为什么纳什的.分裂症所分裂出来的是那样的三个人呢?室友查尔斯,小女孩玛休,国防部官员帕切尔,这三个人是否与纳什的心理有一定的联系呢?也许他们是纳什的另一面吧,又或许他们拥有着纳什所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吧,这些,对于并非心理学家的我们是无法理解的,我们只能是不断的猜测着他们与纳什的关系。但是,即使到影片的最后,这三个人还是陪伴在纳什的身边,没有就此消失,在我看来,他们既是纳什的不幸,也是纳什的幸运,是他们给了纳什这不平凡的经历,是他们一直以来陪伴着纳什,也许,从某一方面来说,他们也是纳什重要的伙伴吧。

  《美丽心灵》给我们的震撼太多太多了,这是一部成功的影片,也是一堂成功的教育课,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5

  在一次形势与政策课上,老师组织了我们看电影《美丽心灵》。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或许又会是一部无趣的励志电影,老套的讲述着一个科学家如何经过努力走向成功。但这部电影却给了我一个意外。本以为看惯励志电影,早已不会被轻易感动的我,却被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深深感动了。

  影片讲述的是一名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在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后,由于压力过大,出现了精神分裂的症状,以为自己成为了一名密探,为美国政府进行着机密任务。但其实这一切都是假象,甚至连室友都是他自己虚构出来的,他分不清现实和幻想,这令他的学术研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天无绝人之路,约翰纳什有以为深爱着他的妻子。他的妻子不仅没有因此离他而去,还 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鼓舞着他,陪他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同时,约翰纳什也凭借着自己的毅力,逐渐康复,并仍致力于学术研究上,从不懈怠。终于,在1994年,他凭借自己出色的学术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也获得了世人的肯定。

  看完电影后,我对该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上网搜索了有关这部电影的资料。这部电影是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而片中的主角约翰纳什也是真实存在的,里面的情节也确实发生了。而且,约翰纳什到今天都仍然翱翔在数学的学术海洋中。此外,该片还 获得了奥斯卡的多个奖项。且不论里面主角的演技如何,该片的许多细节都仍然是令人有所收获的。

  在影片的开头,不善于交际的约翰纳什被人认为是神经病。他的行为十分古怪,讲话又过于直接以致于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想法。但是这并不阻碍他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认为当时大学研究的内容毫无意义。他不希望被课本所局限,他要突破假设,建立他的博弈论。即使被人对他冷嘲热讽,他都能不受干扰,随时沉迷在自己的数学中,小小的事物也能令他联想到数学,一个酒杯、一条领带他都不会放过。而当得知其他人都已经发表了属于自己的博士论文后,他虽然感到了压力,但是他没有因此退缩,他反而激励着自己。因为他有耐心,他不能失败,他努力不懈的继续研究。终于,他发表的博弈论,推翻了150年来牢不可破的经济理论,得到了教授的赞赏,进入了梦想中的`惠勒研究所工作。纳什的那份坚持与努力正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获缺的。

  而本影片最大的主题就是爱!是纳什对工作的爱,更是他妻子对他那份矢志不渝的爱!当纳什患了精神分裂症,严重地影响到了他的工作和生活的时候,他的妻子仍然不离不弃的陪在他的身边。要知道,当时纳什根本分不清现实和幻象,他的行为十分奇怪甚至危险。他唔发掌握现实,他更有可能淹死自己的亲生骨肉甚至是害死他自己的妻子。但是,他的妻子是伟大的。她陪着他走过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在他孤立无援被禁闭治疗的时候,是她,给他的信任与扶持,包容与忍耐,鼓励与引导。她教他认识到自己的普通,教他融入社会,教他平和与妥协,教他享受人生。她告诉他不要放弃,不要回到医院里与他的幻觉做伴,她没有能力告诉他他将会有一天成就大业,她只教他如何一天一天地过下去。领奖台上,白发苍苍步态踉跄的他掏出口袋里的手绢,象征性的擦了擦嘴角,那是对他无比亲爱的爱人最崇高的感谢。这手绢是他们第一次约会共同出席一个酒会的时候,她为不拘小节的他别在上衣口袋里的。这种爱与奉献,是在令人感动!

  当然,从这部影片我们也可以吸收一个教训:人要劳逸结合,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虽然说约翰纳什是一名天才数学家,他执着于他的工作是件好事,但是他不懂得在社会中生存。他没有朋友,是一个独行侠,他除了工作没有任何放松的娱乐活动。因此,压力无法排解,越积越重,最后才导致了精神分裂。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学业和工作压力而使自己陷于困境的人比比皆是。有的人甚至因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难道不令人叹息吗?学会交流、适当娱乐,也是我们每个人更好地生活的必需品。

  《美丽心灵》的确值得也必须一看!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6

  在电影《美丽心灵》中,我们可以看到纯洁坚贞的爱情和友情,这爱情可以穿越时间的羁绊,不会消失,反而在困境中更加绵长。当纳什沉浸在幻觉中已经分不清现实,分不清真假,被幻觉牢牢控制时,纳什一直拥有妻子艾丽莎的爱。当他在真与假中迷惘的时候,至少他知道艾丽莎的爱是真实的。正是这一点真实的情感让理智重新进入纳什的意识,他却被所谓的精神病所折磨,所困扰,而且毫无自信。不被承认,甚至被人们所逃避。妻子在这个时候就会变得特别的重要,他需要的始终是温暖和支持,更重要的,信任。当他妻子Alicia询问他跟谁说话并且不相信他是跟收垃圾的人说话的时候,我相信他也是无奈和烦躁的,可我却相当明白Alicia的感受,她只是担心他的病,只是希望能更好。对于一个女人,她需要的并不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一个笃定的诺贝尔获得者,她更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理解她,可以与她一起生活的人。但明知道自己的期望已经不可能成为现实时,Alicia依然义无反顾的付出,承受的身边这个男人带来的痛苦。艾丽莎的爱在纳什的无意识与意识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并最终成为了纳什康复的契机。正如在获得诺贝尔奖时的获奖感言中纳什的话:爱是一种特殊的感觉,是没法用正常的逻辑去推断的。马丁汉森的友情也帮助约翰摆脱了神经病的纠缠。在电影中,他们曾经是竞争的对手,在约翰纳什发表博弈论之后,马丁表现出了一个男人的大度。在对手的成功面前,他送去了祝贺。当马丁成功住进海林吉办公室后,面对神经病没有痊愈的约翰纳什,他答应让他留在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虽然纳什最后也还是没有完全康复,但是他帮助纳什争取到为学校上课的机会。马丁的真诚和豁达是纳什振作的推动剂。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彼此相交的人,彼此要好的人。但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在交友方面,古人讲究莫逆于心,遂相与友。鲁讯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达尔文这样说。我们要学会珍惜身边陪伴我们的人,遭遇挫折时,他们能给你走下去的勇气,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会伸出双手。

  电影对神经病的刻画也很逼真现实。总是把精神疾病逼到角落里去。把它表现得古怪、感人、可爱、滑稽、任性、悲惨或是不正当。在这里它就只是一种疾病,几乎要把生命耗尽。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悲哀的约翰纳什,他的青春活力被精神病耗尽,他的创造力,他的想象力被用来浪费在想象中的`事业中。在社会上,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幸患上了精神病,他们的生活因此而彻底改变。他们不仅要面对病患的痛苦,还要面对家人甚至整个社会对自己态度的变化。纳什是幸运的,他有爱他并对他不离不弃的妻子,他有接受他的同事,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其他很多正常人对他的歧视。在普林斯顿大学里,纵使学生的素质很高,还是有很多人嘲笑着纳什,有些人模仿他奇怪的走路姿势,有些人在他背后窃窃私语,这些很不尊重人的行为发生在一群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生身上也应该给我们社会敲响警钟。大学生尚且如此,其他人更不用说了。精神病人也有自己的自尊,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病而歧视他们。每个人都有在社会存在的意义,不管怎样,人必须相互尊重。歧视神经病患者,为他们的康复设置了障碍,使他们失去了战胜病患的信心,这不是一个博爱的和谐的社会应该存在的现象。

  一部电影,可以涵盖人心中最柔软的话题,也许就是美丽的心灵能得到小金人的原因。但愿这电影也能带给我们美丽的心灵感受。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7

  美丽心灵这部电影已经听闻过很多遍,有很多人的推荐。今天看完了,平常我真的是不怎么写影评,突然想到宋亚超同学之前曾经跟我说过,如果一个东西只输入不输出是没有什么进步的。是的啊,就像需要用考试来检验我们的学习程度,有的时候你自己觉得什么都记下来了,但是一考试才觉得不是真正理解。这些东西你不会用就永远不是你自己的东西,老师当年说的真对。所以呢,我准备来写一下我的感受。

  真的是震撼,好久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看的电影了,疯狂但让我觉得好真实。前一个小时的剧情发展的还算正常,只当做是一个超级厉害的数学天才虽然有些怪异,但总的来说是还算是正常疯癫的范围。直到他被抓的那个地方,我也没有怀疑这是假的,我还以为这些抓他的人真如他想象的那样是对他对国家不利的。后来他妻子告诉他的那段我才真正相信。数学家果然有坚定地理性光辉,当他挡住妻子离开的车子时说的话真的是让我心里一颤,他说,那个小女孩没有长大,她是假的。在自己极度的想象世界里能分辨出那是假的已经是最大突破。

  再往后看,我特别有感触的有两个点,一个是爱的力量;另一个是如何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平相处。

  作为一个曾经有些心理强迫的人来说,虽然我没有他那样精神分裂但也有点感同身受。被自己幻想出来的人事场景观念所折磨。分裂症有发泄的途径,观念强迫却没有,它只会默默吞噬你丰盈的内心世界。你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绝对正常的人,但是真实的自己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主人公最终也没有摆脱人格分裂,他选择的方式是与他们和谐共处,越抗拒越是会加强在你脑海中的`观念,但你若对它们置之不理,它们就会慢慢的淡化,也许永远不会消失,因为人总是有记忆的,你肯定会在某时某刻因为某些事或者不自觉地就想起来了。但重要的是它不会对你产生威胁,你和它如同好久不见的人一样,不是好朋友,也不是不喜欢的人,没有什么感情的打个招呼就再见了。刚开始很难的,看他对你怒吼你会忍不住想吼回去,看到他说你怯懦你会想证明自己,必须要用自己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看到主人公慢慢恢复或者说慢慢和自己和解的路程,我真的又有点怀疑西医治疗精神疾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是的,在药物的作用下,它是会通过搞坏你的神经机制让你忘记一些事情,或者说对你的身体的某种功能进行弱化从而让你对一些反应迟钝。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损害你的健康,让你无法自由的支配其他的部分。我之前一度怀疑西医治疗,但是去了医院之后,见的多了,我就逐渐相信了西医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抑郁症患者的诊疗疗效让我觉得很有必要吃药治疗。我没有经历过其他的心理或精神问题,所以对于抑郁症精神分裂这样的我也是没有什么发言权。只是看了这个电影让我又对这些问题坚定了一些最初的看法。但是这不适合所有的人,比较适合能理性认识自己而且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能够比较清楚认识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当然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在你不能认识你自己的时候药物是必需品。

  还有一个主题就是爱和相信,主人公问女生,有没有一点资料能够证明你不会离开我。女主角反问他,你知道宇宙有多大吗,很大,你怎么知道,有证据支持,你见到确切的资料了吗,没有但我就是相信。对啊,像爱这种东西,你只有相信啊,当你付出真心并想永远拥有这份爱的时候,不会有一种东西让你确定ta会永远爱你,你唯有相信,相信就是真实。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也是,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一定记得有一颗仁爱之心,虽然自己技术不怎么样。病人是有身体上的病痛,但决不能程序化的治疗,患者心理是需要被关注和安慰的。这已经不是一件新的事情,很多年前我们的大前辈就提出来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8

  《美丽心灵》这部影片讲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仍潜心研究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纳什。 主人公纳什是一个奇怪而又不合群的人,在美丽的普林斯顿大学,他是多么的格格不入。但是幸好有查尔斯,他的浪子室友的帮助使得纳什能够忍辱负重,继续他自己的研究。即使是一篇论文都没有发表,即使没有人喜欢,但这都不妨碍他对于自己理论的信心和坚守。一如既往的继续演算,一如既往的不停思考,终于有一天在酒吧里,当他的那些同学有些取笑的让他去追求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孩,当纳什观察着这些竞争对手时,常常在他脑海里酝酿的想法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弈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终于有了成果,他推翻亚当·斯密的观点并给出了自己卓越的理论。

  他在麻省理工进行教学和数学研究,和一位物理系学生艾莉丝相爱并结婚,当时是二战时期,他被将军请去做军事解密,最后还被国防部威廉帕彻委以更为重要更秘密的破解敌人密码任务,连他的妻子都不告诉,但最后人们发现从浪子室友到国防部这都是他的幻觉,其实不存在,他患有妄想性精神分裂症。这对他怀孕的.妻子是沉重打击,但不曾离开他,陪在他身边接受治疗,但他也意识到自己有精神分裂症的时候,也努力的克服通过意志的力量,与幻影作斗争,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着他的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与此同时,他在博弈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而纳什也成了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普林斯顿的数学系竞争激烈,这个“神秘的来自西弗吉尼亚的天才”并没有上预备班的经历,也没有遗产或富足的亲戚资助他进入“常春藤盟校”他的研究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奋斗,在最艰难的时期,是他想象的浪子室友给他帮助鼓励安慰,可见他内心的孤单,但同时也表现出他为了研究付出的心酸挣扎,他执着的心就是美丽的心灵。还有后来他知道自己病情,但为了承担家庭的重担,()为了照顾儿子,为了满足妻子的需要,而停止了吃药。并在别人的嘲笑与医生的不赞同下,坚强地活着与心理疾病做斗争。他的心是洁净的,他的坚强意志使他的心灵得到美化。

  他的妻子在得知自己的丈夫患了这种病的同时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却没有想要逃避责任,相反,她陪在纳什身边,照料他的起居。在纳什发病并威胁到她的生命安全时,她把孩子送回娘家,自己不弃不离,她理解丈夫不愿意去精神病医院治疗的担心,把丈夫留在身边,在住家休养中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料,并顶住巨大的精神压力支撑着一个家庭走过忧患。这又是一曲爱情挽救生命与拯救健康的颂歌,这是美丽心灵最生动的诠释。“在事业上我有了重大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这种神秘的爱情方程中,才能找到逻辑或原由来。今晚我能站在这儿全是你的功劳,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谢谢你!”这是纳什在获得诺贝尔奖时对他妻子美丽心灵最好的感激。

  当纳什患病经常被幻觉引导,不自觉地到自己所在学校普林斯顿大学讲学时,大学同事们给予了一个精神病人相当的包容与理解,配合纳什重新找回自我。纳什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与理解的家庭与大学校园里,这是精神病患者运用自己良好心理品质战胜疾病的客观条件。同时也是美丽心灵的又一次诠释。

  影片取名为美丽心灵不仅仅是赞美纳什的美丽,同时赞美了深爱着他的妻子,还有那些积极为他治疗的医生,大学的同事们。我们是彼此相连的共同体,我们不单单是为自己而活的,我们的行为将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我们不能轻易的放弃一个人,因为在任何时候,他都是需要你的。拥有颗美丽心灵,可能会是我们对世界、对生命的美丽回应……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9

  《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剧情片。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纳什早年就作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

  在整个影片中,纳什出现的几个幻觉形象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说非常有代表性。

  一个是纳什为了缓解内在对失败的焦虑创造出的第一个幻想中的人物――葡萄牙室友查尔斯。查尔斯与纳什拘谨的个性完全相反,在纳什遭到打击,陷入焦虑和绝望之后出现,他不停地鼓励纳什,承认他是天才,自怜自苦的纳什无疑正需要这样的认可和鼓励。因此,幻觉的出现一方面预示着纳什的病症爆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也正是纳什无意识的自我治疗。查尔斯也无疑就是纳什本我意识的一种体现。纳什理性的控制下,一切发于自我的感情都通过查尔斯的举止来宣泄。纳什被捉弄时查尔斯骂人,纳什低落放弃时查尔斯不羁,纳什论文通过时查尔斯在门外欣喜若狂,等等一切,两个截然不同的性格个体构成了纳什的分裂性格,也是他精神分裂的原凶。

  影片中纳什还出现了官员帕彻的幻觉,这是由纳什的英雄情结产生,代表着罪恶的原型,他野蛮,粗暴,专横,破坏力十足。不能不说,纳什的这部分构想,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扯不开关系。普林斯顿大学里教授的关于苏联威胁论的讲解,两次出入五角大楼破译国家安全部拦截的苏联密码,英雄主义和精神分裂的'双重作用构建出帕彻的原型。对于一个密码破译专家来说,发现并解决迷惑事件是他的职业病,纳什破译了密码,但却并未弄清这些不连贯词语代表的含义,人性中天生的好奇心,促使他构想一个神秘人物,他带纳什去探究,赋予纳什神奇的身份与权力。可以说,帕彻的出现,也是纳什本我的一种体现,是纳什英雄主义的原型。

  至于那个小女孩玛休,她更可以被看作是纳什真实自我的投射:孤单,无助,楚楚可怜,需要别人的爱抚。卸下“天才”的人格面具后,纳什在本质上就是这样一个纯真又脆弱的大孩子。伟人们有越高的建树,就会越显得孤独无助。

  于是,在这三个有纳什的真实自我构建出来的本我人物不停的纠缠中,纳什丧失了社会中的自我。理性和现实原则与精神分裂的纳什已相去甚远。这三个本我人物的鞭策,纳什近乎疯狂的研究符号学理论,纳什的成就,一方面也就是由这三个虚构人物的自我成就,但这种自我成就的背后,更加加深了纳什的精神分裂,矛盾激化到高潮。《达芬奇密码》中有这样一句话:大脑只接受眼睛所选择的事物。或许,当纳什从所谓的情报杂志中去发现苏联的所谓情报时,拼凑的段落文字构成所谓的情报,也可以这样来解释吧。

  故事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当纳什沉浸在幻觉中已经分不清现实,分不清真假,被幻觉牢牢控制时,纳什一直拥有妻子艾丽莎的爱。当他在真与假中迷惘的时候,至少他知道艾丽莎的爱是真实的。正是这一点真实的情感让理智重新进入纳什的意识,艾丽莎的爱在纳什的无意识与意识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并最终成为了纳什康复的契机。正如在获得诺贝尔奖时的获奖感言中纳什的话:爱是一种特殊的感觉,是没法用正常的逻辑去推断的。

  美丽心灵,正如纳什为国家的英雄主义,正如艾丽莎对纳什无限的爱,正是他们都拥有的美丽心灵,才能最终在精神分裂的悬崖上重归现实吧!当本我与自我在一生中战斗到激烈如此的时候,超我才得以实现;当本我与自我共同实现超我时,就是获得一生成就的时候了。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0

  “美丽心灵”多么完美的词,什么样的心灵才是美丽的,我想不一样人有不一样的答案。这部电影其实很久以前已经看过,此刻再看一遍发现感觉不一样了,很多新的东西加了进来,心境变了对电影的理解就不一样了,大学两年的历练,接触了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成长了!

  “精神分裂症”是在三院心理科预见习的时候开始接触到的,当时科室的病人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为“思维障碍”大致有思维速度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资料障碍等。病人还可出现幻觉,主要有幻听、幻视、幻触。对这些病人的治疗,医院以药物为主,精神性的药物副作用很大,科室里大部分病人精神萎靡,处于半睡半醒状态。由于精神分裂症目前临床上还查不出具体原因,医生的药大多是对症治疗,具体什么才是“恢复”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病人在医院这段时间没有再出现一些病状,医生就会研究病人出院,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需终生服药。

  电影中主角约翰·纳什正是这种情景,在大学时开始出现幻觉,幻觉便伴随其一生。约翰·纳什是一个简单的人,除了感情这种生物本能,世界的物欲于他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他要的是数学,坚定的相信数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正如他在电影中的一句话“我是解决问题的高手”,我想一个简单并且一生执着于一件事的人,一个敢于舍弃其它坚持自我的人,一个坦然自若活在自我世界中的人,是幸福的,每一天都充实的去追求,每一天都活在对问题的解决中何乐而不为呢!

  可我们世界是怎样了,如果我们身边真的出现类似这样的人,带来的肯定不是我们的尊敬,更多的是一种排斥、嘲笑,影片中尼尔森、班德、韩森,开始时对约翰的半开玩笑式的调戏,多少都有一点故意的性质在里面,可是约翰是简单的,简单到能够对这些嘲笑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所以他是幸福的,并最终用自我的实力说话,告诉了全世界“我”的存在不是一种另类,人必须活得真实。

  影片中,约翰的妻子从在州长家为约翰西装袋子装上手绢的那一刻起就一向令我感动。她是坚强的,在约翰精神分裂症被被医生告知后,她没有像大多数女人一样崩溃,而是忍着疼痛去调查丈夫的病况,在约翰的两个助手阻止她进入惠乐实验室时,她给了其中一个助手一个耳光,快而狠,我想没有人会去指责她的耳光,我们更多的是被这个女人坚强所感动。

  她是善良的,深爱着约翰,自始至终她都没有离开约翰,在约翰服药的那段时间里她忍着所有的痛悉心照顾约翰和孩子,在约翰停止服药后,她送走了孩子,应对着约翰随时都可能对自我造成危害的情景,她还是毅然而然的选择了留下。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1

  星期三的上午,我读完了《美丽心灵》这本书。写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的于立极。《美丽心录》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一部电影。

  书中讲了:主人公于欣兰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那修长的双腿。沉默、绝望、歹念俱灰,即使爸爸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心理医生,也没有动摇她要消失在这个世界的念头。在命在旦夕的紧急关头,一个自杀男孩的临别电话却奇迹般的改变了欣兰,让欣兰从断腿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回到了同学们当中,变得乐观了起来。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笑是过一天,哭也是过一天。我们要为已经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激,不要为失去的东西抱怨。好好去爱自己,多多去关心别人,这样就没什么不愉快的事了。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都喜欢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对同学、朋友宽宏大量,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做这样的人。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2

  刚刚看了“美丽心灵”,男主人公生性孤僻,言语不多,拒绝社交,与其他同学的生活格格不入,即享受在自己的数学世界里,又矛盾的活在别人的眼里,希望得到认可,孤傲、自命不凡;追求成功,追求荣誉,他的'情感被这欲望深深地占据着;恐惧失败、不接受自己的失败;潜意识中又希望自己可以洒脱、奔放的生活,可以成为英雄拯救世界。恐惧失败、人际交往障碍、爱情的迷茫,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不平衡、纠结困扰,这是促使他精神分裂的原因。美丽心灵让我感慨万分,人类的一切文明都是人类自我制造出来的精神枷锁和囚笼!世间百态源于欲望……人们都觉得自己是正常人,可是做着各种疯狂可笑的事儿,看看微信里的各个群,为了欲望、名利……跳梁小丑般周旋,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如此而已……一瞬间为自己这些想法有些惶恐,担心自己会一下子看破红尘……转念想看破红尘也没有意义、经历才是重要的,大胆经历没有恐惧和彷徨,随心所欲的生活只要喜欢、开心!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3

  当身边的同学都相继发表论文时,他焦急,渴望自己做出成绩,只不过他瞧不起任何没有原创性的理论和解释。由于得不到世人的认可,这个时候,他在脑海中幻想出了他的葡萄牙室友查尔斯、威廉帕彻等多个不存在的人物。当真相大白的时候,心疼他说芯片不见了时的那种难以接受,感伤他不能满足妻子的那种愧疚,理解他好多次和“好友”争辩的那种痛楚。

  可是,纳什没有自暴自弃,他选择了面对。他拒绝承认曾经最亲密的朋友,放弃了自己的狂傲,当Princeton玻璃上原本白色的几何图案编程变成一个个代数方程,我们明白,他连自己最宝贵的研究兴趣也舍弃了……正常与幻觉之间,纳什在坚持。

  30年的时光爬上了纳什的额头,真真假假,是是非非,俨然已经不重要!就像纳什最后说的那样,“我依然会产生幻觉,他们一直都没有消失,只是我选择不去关注。”他的勇气令人动容。是他对生活的信念在在支撑着他。也许每个人的生命里总会有一些伤痕残存着,它们像魔鬼一样缠绕着我们的心。

  我们不愿意去触碰他们,因为只要轻轻一碰,便会隐隐作痛,血流不止。所以我们选择了回避,选择了躲闪,选择了蜷缩在仿佛只有自己的世界里疗伤,慢慢失去自信,失去了开拓新世界的能力,长此以往,伤痕便会冰冻我们的情感,令我们无所适从,令我们无力做我们的工作和事情,所以,有些痛楚,我们不得不面对,获得重新独立生存的勇气比什么都重要!

  纳什的妻子,艾丽西娅,是一个拥有美丽心灵的天使,是她,撑起了这个在风雨中摇曳的家,是她,给了纳什鼓励与支持,让这个天才受到重大打击后,依然有安身立命之所,并最终让偏离轨道的他像恒星一样高挂天际,重放光芒!

  我清楚地记得当纳什的朋友问她,是否撑得下去的时候,她说:“有的.时候我恨纳什,恨上帝。但每当看着纳什并告诉自己他是我的白马王子时,我便成了一个爱他的人,虽然这样的时候不多,但却足够了。”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让人倍受感动。不去计较付出与得到,只知道他是自己深爱的人便足矣!或许,爱是一种特殊的逻辑,是没法用正常的逻辑来推断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灯红酒绿的生活让我们变得狂躁不安,金钱、权力蒙蔽了我们的心灵。纯洁的爱情,似乎已踪迹难觅。养情人、小三的现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常见,成为我们难以言喻的痛,而艾丽西娅的这份爱便更显弥足珍贵。是她,艾丽西娅,让我们心灵受到了震撼。这份爱,纯洁而神圣。

  艾丽西娅的坚持是士兵突击里面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真实写照,相信有一天,我们会明白,真爱无价!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4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喜爱做做白日梦。比如想想如果自己中了500万什么的之后生活会多么完美,比如想想如果哪天自己当了领到之后必须不能像某某领导那样做事等等等等。而我们这些所谓的‘白日梦’,所想象的资料大多都要比现实状况要更好。

  推而广之,我们也能够看到,在《美丽心灵》这部电影中,纳什的妄想资料同样与切身利益、个人需要和安全密切相关。说白了,这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平时大家开玩笑的时候总是会说:“迟到了,提心吊胆的进办公室,一边默念:领导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这是一种自我安慰,让自己能够坦然应对心里压力的减压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如果使用过度,是否就真的会干扰自己的日常生活呢?其实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总是这样告诫我们,不好总给人贴标签,心理疾病和一些所谓的‘倾向’,其判定标准,最重要的就是要看这些‘资料’是否会干扰日常生活。比如纳什在影片的前面,他想想自己有个室友,于是他焦虑、苦闷的时候有个人倾诉,在自己不得志的时候有个人告诉他‘嘿,去喝杯啤酒吧!’。

  其实在这个阶段,那‘想象中的朋友’,给他带给的更多是帮忙,并最终让他创造出了了不起的理论。而这时纳什并不满足,当他期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更多的为国家做出贡献却无法满足的时候,他便开始幻想自己得到了这些满足,也因此,他的幻想资料更加偏激和具有攻击性,最终才会暴露出来。试想,如果他的妄想只包括室友和小女孩,而没有正因战争而生的那位联保调查局的人员呢?这样下来,他的妄想依然停留在对自己的保护、安慰和鼓励上。于是发现,原来这不就是咱平时讲的心里暗示的加强版么?

  其实就比每一天早上对着镜子大喊三声‘加油’多了个影像版,然后自己骗自己说,瞧,这是别人告诉我的,我就是挺强的。而这种所谓的‘病’,感情也没那么神秘,其实只要你身边多个真的坚信你、鼓励你和愿意安慰你的人不就得了么。

  只要有个真人告诉你你行的,你又何必去坚信那些子虚乌有?于是纳什最大的幸运也基于此,正因他有一个爱他、坚信他、愿意陪伴他的爱人。拥有一份真正的心灵上的慰藉,比多少药丸都要有效,不是吗?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5

  《美丽心灵》这部电影,情节感人,画面很美,而画面的背景肯定好多是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取景,同时也对为什么美国的大学能够人才辈出,而中国的众多高等学府空喊多年口号,却连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出不了得到了一个不错的解释。

  从学习态度上来看,电影中的美国大学生非常注重个性,注重创新。

  美国的大学生自习的`图书馆规模可能没有咱们的图书馆大,但是他们却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比较舒适的读书环境,一个僻静的环境,一个可以进行自由讨论的环境。

  普林斯顿大学里的老师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总归合作多于竞争的环境,而且,允许异类的存在。

  在普林斯顿大学里,老师和学生友好的相处,相互启发,富有创造力的教书,富有创造力的学习。

  《美丽心灵》给我的启示是:创新、合作和交流是大学生必备的三个素质。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6

  类似的外国电影看过一些,都是一些某个人因为某些力量,战胜了很大的苦难,最后有一个完美的结局的,可是,看今天的这个电影,它所讲述的是一个病人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给人的震撼无以复加……

  当人处于极大地压力之下,个人把自己管理得好,或许会激发出无限的潜能,可是,压力所用不当,就会产生恶果。我看不很清楚,或者说是我的知识和见识都太浅薄,我只能很表面的看出一些原因。以前看电视剧双面胶和蜗居的时候,我就想,每一部影片既然拍出来,就有他的教育意义,会反映出一些问题。

  没有多少的天才活在我们中间,我们大多都是平凡人,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也会产生恐惧,就像,今天看到了一个同学的QQ状态,她说,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可是不断的成熟,我们学会处理,如果你学不会,那就是个人的问题了。我就是一个不大很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有时候会因为这些而苦恼,当失意的时候,没有人在身边安慰和鼓励的时候,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撑下去……

  影片中的主角,在最后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说,他的妻子是他走到今天的唯一动力,这就是爱的力量,再有一些时候,用爱的力量来说似乎片面,不如说是相信的力量。我就很相信相信的力量,即使我没有盖世才华,我也劝别人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尽管有时候我也会心情低闷,可是,我相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那么一股永远不变的力量,或许亲情,或许爱情,它会支撑着我们一直走向彼岸,走向我们心目中的远方……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7

  其实科学家的传记电影不好拍,容易枯燥。面对这类题材,编剧、导演通常会将重点放在描写人物的日常生活,挖掘他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而较少正面反映他的工作研究、他的智慧。

  《美丽心灵》让我们耳目一新,首先纳什不是一位普通的科学家,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影片的与众不同,更在于它对科学家内心世界的深入探寻与智慧才华的展示。主人公纳什一出场就表现令人惊叹,他居然将玻璃杯折射的五彩光线完美重合在同学的领带格纹上。他在谈恋爱中看星空画图案、甚至求婚,都显示出一个数学天才的特质与浪漫,饶有兴趣,否则艾丽西亚也不会爱上他。

  关于谍战,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处。既丰富了影片内容,又增加了悬念和神秘感,还揭示了主人公所处的1950年代美苏冷战时代背景。导演将纳什的幻想与现实结合的如此之妙,观众都信以为真,直到后面才恍然大悟。我觉得这部分虽然是纳什神经分裂造成的幻想,其实也能够感觉到创作者对那个时代冷峻的反映和批评,军方以国家安全为名义,让一个思想单纯的科学家受了伤害。冷战不是虚幻的荒.唐,而是历史的真实。

  这部影片细节非常出彩,而且前后呼应。比如片子前面作为研究生的纳什,在茶厅看到一群教授将自己的钢笔,放在一位德高望重老教授面前,表达尊敬与致敬之意,片尾纳什自己也得到了这份殊荣。比如纳什与艾丽西亚第一次约会,她送给纳什一块手帕,片尾纳什在诺贝尔领奖台上又从兜里取出了这块手帕。比如纳什在宿舍窗前终于写出有关博弈论的论文,窗外雪花纷纷,缓缓的拉镜头,雪停日出。还有图书馆如艺术橱窗般的数学公式等等。

  两位主演演技相当了得,尤其扮演纳什的罗素.克劳,曾以《角斗士》硬汉形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他将一个有精神分裂症的天才数学家表演的特别到位,他专注的神情,走路的步态,准确塑造了人物形象。前两天看《救赎之路》,康纳利扮演了一位儿子死于车祸的坚强母亲。在这部影片里,她演的是坚强的妻子,戏份更多,表演更好。

  观影前丽静留了作业,美丽心灵从哪几方面阐释。我想,纳什对数学的.热爱和矢志不渝的探索是美丽的,他和妻子之间始终如一的爱是美丽的,纳什对抗并战胜病魔的顽强毅力是美丽的。甚至玻璃窗上的那些公式,让我觉得数学也是美丽的。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8

  JohnNash精密的思维,内向的性格,以及隐藏很深的好胜心。在天才的背后是潦倒的生活,糟糕的交际,极度自负的个性让他瞧不起任何人。而获得奖项之后逐渐开始变得老实,不再锋芒毕露,开始讲学,开始学会勤勤恳恳。产生超多幻觉,幻想自己是解密高手,在黑夜里潜进密室进行缜密的密电计算。甚至遇到要追杀自己的敌人,在演讲中公然离席,在自己所能看见的世界里和多年的朋友形影不离。反抗和斗争到最后还是在妻子的劝慰下开始进行心理治疗。

  影片的英文名是ABeautifulMind,当时就跟同学一齐探讨过关于翻译的问题,为何是心灵而不是大脑。字典不可置否我们的翻译是正确的,然而看过了电影之后发觉,电影所要反应的并不是主人公有多天才,大脑有多发达,而是在讲述一个天才背后的生活,天才心里的世界。

  电影所要表达的`并非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伙计如何由自负到潦倒,而是在讲述他扭曲的心灵,对学术的高度要求以及对旁人目光的极端在意下,导致产生幻觉,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虚拟规划,当他的智力到达必须高度的时候他的心智却仍停滞不前,也就是说心灵无法带动大脑,生活与现实脱节。

  在看完整部电影的时候班主任告诉我们,他的意图只是期望我们明白,先做人后做事。

  在生活中没有天才和蠢材之分,没有精英和平民之分,不好正因盲目追求学术上的成就而脱离社会脱离生活,而片名所指的美丽心灵大概也是讲心智成熟的人,重点在于是一个成熟的人而非仅仅是一具拥有超群智力的躯壳。

  当你活着的时候,走在路上,你是一个平凡的人,而不是学术精英,不是天才,你过着和别人一样普通的生活,要学会尊重生活。

  天才的真敌人是天才,蠢货的对手也是蠢货,你永远也别想打败的人其实是你自己。你永远也别想敷衍的其实是生活。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19

  《美丽心灵》这部电影主要介绍了数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也是精神分裂者纳什的一生。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纳什早年就作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

  俗话说,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在纳什其实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已经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期。他的浪子室友查尔斯,还有查尔斯的失去双亲的小侄女玛雅,以及他工作上的上司威廉帕彻,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纳什的幻想。但是,导演却让所有的幻想来的如此自然,以至于我们一度和纳什一样认为这三个人物是真实的,是现实中存在的,这些人的出现,从某些角度反映了他的心理缺口。

  例如帕切尔与纳什见面时,纳什回答着查尔斯的询问时说:“我喜欢独来独往,更重要的是,人们不喜欢我”。回顾全篇,查尔斯所有的出现场合,都是在分享着纳什的极度悲伤和快乐,他是纳什幻想中的挚友,用来堵住纳什现实中惨淡的人际关系的缺口。查尔斯的小侄女也在他的幻想中,陪伴着他度过苦乐哀愁。至于威廉帕彻,他带给纳什的永远是工作的压力,或许是纳什在数学人生中进入了瓶颈时期,压力过大而产生的一个黑色人物。他让

  纳什慌乱,害怕,但又给了他肯定和骄傲,让纳什在“为国防部工作”痛并快乐着。

  纳什有着一颗美丽的心灵,他为了承担家庭的重担,为了照顾儿子,为了满足妻子的需要,而停止了吃药。并在别人的嘲笑与医生的不赞同下,坚强地活着与心理疾病做斗争。他的心是洁净的,他的坚强意志使他的心灵得到美化。

  他的妻子,也有一颗美丽的心灵。面对得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丈夫,面临受伤的威胁,抱着刚出生的儿子,她丝毫没有退缩,坚强地承担起了这个在风雨中摇曳的家。他的`妻子,给他的信任与扶持,包容与忍耐,鼓励与引导。她是个美丽的天使,拥有着美丽的心灵,守护着她的爱人。

  《美丽心灵》来自于纳什的心灵,来自艾丽西亚的心灵,他们都是善良的,有着美丽的心灵,虽然过程曲折,但最终,他们的超我发挥了作用,他们战胜了苦难,战胜了病魔,获得了一生的成就,无怨无悔。影片告诉我们,人虽不是万能,但是通过我们的意志,通过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我们可以战胜未知,迎来光明。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0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个数学天才,并且年纪轻轻就致力于数学界的最高荣耀——菲尔兹奖,然而自恃甚高的你苦苦追求至高荣耀的热情却被冰冷的世界无情的打破,你被确诊为精神病,一疯三十年,你会不会有足够坚强的意志走好将来的人生?《美丽心灵》改编自20世纪伟大数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生传记,简述了纳什教授靠自己内心克服心理疾病的传奇人生。

  片中他得精神病的一段,影片描写刻画生动传神,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纳什的痛苦与郁闷。在刚进入普林斯顿的时候,由于他性格不善社交,但又极其渴望得到理解与支持,他自己幻想出来了一个很要好的室友。室友善解人意又热情好动很能照顾纳什的内心,一直鼓励和安慰他。毕业以后,纳什没有找到女友---他的性格缺陷让他在人际沟通寸步难行,所以他又创造出大学室友的侄女,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以满足他对家庭生活的渴望。美苏争霸的时期,他看到北约与华约的黑影不分伯仲地徘徊在街道上,紧张的神经迫使他又想象出一个老密探,对方很看重他的数学才能并委托他为美国国家情报局工作,破译苏联间谍通过报纸传递的密码信号。这时候他的`人格分裂处于最严重的阶段,甚至因为人格分裂症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妻子也因此想要离婚。

  这三个人在数十年间时刻萦绕在纳什的身边,干扰他,影响他正常的生活。他知道他们不是真实的,但是又无力说服自己相信这一点,因为他们时刻陪伴在他的身边,跟他交谈,理解他的内心。这样的生活一天天都在困扰着他。直到有一天,他要抱小女孩的时候突然醒悟——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三十年来任凭时光流逝,三人的容貌却不曾有丝毫的变化!纳什幡然悔悟,冲出家门,拦在即将驾车离家出走的妻子面前。大雨淋湿了他的头发,他凝视车窗后的妻儿,用他那含混不清的语调说:“我明白了,他们不是真的。因为他们没有变老!”从此纳什完全适应了三人,能够将三人置之度外,过上了正常的生活,还因为大学时期发表的《博弈论》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一时间名满天下。

  我觉得纳什的故事体现了人类的伟大之处:一个人在精神世界如此凋残零乱的状况下,依然不放弃任何转好的可能。而在狂乱和绝望的挣扎中,他没有放弃理性之光,没有放弃一个智慧生物对世界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他在观察自己心中生成的幻像时,依然能注意到他们没有随时光流逝而衰老,从而证明他们是虚幻不实的,这让人深深感动,也因为自己和他一样,为自己被冠以人类的名号而骄傲。即使是疯狂如斯,也坚持使用理性,人因为肉体而脆弱,却因为理性而坚强。

  《美丽心灵》观后感 篇21

  在心理学讲到性格时,总会提到这样一句:性格本身无优劣。一个被主流社会认定为疯子的人,或许恰恰是因为他比其他人思考得更深刻。《美丽心灵》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是A Beautiful Mind,Mind在英文中既可以解释为大脑也可以解释为心灵,我很佩服译者,恰当的译作“美丽心灵”,因为在观看电影的两个多小时,感动我的不是主人公的“大脑”,而是他那颗美丽心灵。

  主人公约翰首次出现在镜头中的时候,一副木讷呆滞的.形象。他不但口齿不清处处得罪人,还经常出丑,实在怎么不讨人喜欢。但因为我在观看之前实际上已经了解了这部电影是数学史上一个伟大人物的传记,因而在内心里很是好奇剧情会如何发展。故事情节慢慢向前发展,主人公拥有了友情、爱情和事业,难道又是周星驰式的麻雀变凤凰剧情?我不免有些失望,难道伟大灵魂的传记也不能免俗?

  然而真正的震撼随之而来,精神病医生将一切虚幻点破,主人公的妻子艾米莉亚知道了主人公确实是患有精神分裂。此时,我们才知道,主人公唯一的朋友,也就是那个所谓的室友,以及他的侄女,都只是约翰因为孤独在心里虚构的一个人物。那个特工,也只是约翰工作上的虚幻寄托。剧情的下半部分给我们展示了什么才是美丽心灵,约翰的夫人艾米莉亚、主人公的大学同学兼真实的友人汉森。正是他们对约翰的包容、理解和鼓励,让这位伟人最终控制了病情,并且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看完电影,我不禁想到,什么是正常什么才是不正常?从社会交往的角度讲,约翰实在算不上正常;但是从为人类进步所做的贡献上讲,与一些碌碌无为的人讲,恐怕约翰显得更正常。回到“性格本身无优劣”的话题,如果约翰是一个推销员,他孤僻的性格带给他的可能不仅仅是精神分裂,更是事业无成。然而很幸运,这种孤僻恰到好处的落在了一颗需要潜心的数学家的心灵之上,并促使这颗心灵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每一种性格和每个人一样,它的复杂不是用优劣能够评断的。一种性格是否合适的出现在了特定的地方,才是我们评断的标准。

【《美丽心灵》观后感】相关文章:

美丽心灵的观后感03-17

美丽心灵观后感08-12

《美丽心灵》观后感12-21

美丽心灵观后感01-05

《美丽心灵》观后感(通用31篇)06-20

《心灵捕手》观后感06-24

心灵捕手观后感09-05

心灵捕手观后感12-10

心灵捕手的观后感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