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味道作文

时间:2023-12-22 15:17:44 话题作文 我要投稿

端午的味道作文8篇[热门]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的味道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的味道作文8篇[热门]

端午的味道作文1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又是一年端午节。我记忆中端午的味道,是阖家团圆、其乐融融时粽香飘十里的清香。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我总是翘首以盼。每当这时,牵引着人魂魄的粽香就会从各家各户飘出,经不住诱惑的我总是吵着让外婆快点包粽子。

  六月的雨,把整个院子都洗净了,让整个院子都重新焕发了生机。院子的中间多了一张大大的木桌子,所有包粽子的材料都井然有序地放着。雨后的阳光温柔地洒落在食材上,端午的味道氤氲在整个院子里。

  外婆坐在了一堆食材的前面,正不紧不慢地包着粽子。我好奇地搬了个凳子,紧紧挨着外婆坐下,眼神一直跟随着外婆包粽子的手。只见外婆先从旁边的小竹篮里快速抽出了两三片湿湿的粽叶,这些粽叶被有序地叠放在一起,外婆灵巧的双手轻轻捏住粽叶的两端,熟练地向内交叉重叠,一个小小的“漏斗”便“横空出世”了。接着,外婆拿起一个大大的勺子,往“漏斗”中加入了糯米,再拿起了一个小汤匙,轻轻地把糯米压实。

  “外婆,这块肉好!”面前的一大盘腌肉散发着醇厚的肉香,我一眼挑中一块肥瘦相间、泛着油光的猪肉。外婆听到我的声音,宠溺地笑出了声,便夹起那块肥瘦相间的猪肉和一个金黄的蛋黄,放到了糯米的中间。然后,再次拿起大勺子勺取糯米,将猪肉和蛋黄都完全覆盖住,用汤匙轻轻地压了压。外婆慢慢地把上端的粽叶压了下来,把漏斗的面给盖住了,再用手将两边的粽叶轻轻压下后裹严。见状,我连忙抽出一根细长的.棉绳递给外婆。只见外婆一边手紧紧地握住了粽子,一边手拿着棉线绕了一圈又一圈,把粽子缠得十分紧实。就这样,一个三角粽便在外婆的手上诞生了。

  外婆拿起刚包好的粽子,调皮地在我面前炫耀了一番,我一把就夺过了粽子,细细地端详了起来。看着看着,我想包粽子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便像只小鸟一样扑腾着叫外婆教我,外婆笑着点了点头。

  外婆在前面巧妙地折,我在后面有模有样地学。我以为事情就像想象中那么顺利,但事与愿违。由于我的笨拙,“小漏斗”总是折不严,加入糯米后,底部的糯米便掉了满桌。经过多次的“抢救”后仍旧于事无补,我面露难色,吞吞吐吐地喊着外婆帮忙。谁曾想,外婆竟然嘲笑我:“看吧,你这小手也不巧啊!”霎时,院子里荡漾着外婆的笑声,我的小脸也因此羞红了。

  外婆笑完后,还是伸出她那满是皱纹的巧手来帮助我,并且全程仔细耐心地指导着我,为了让我看得更清楚,外婆不厌其烦地示范了几次。终于,在外婆的悉心指导下,我也完成了第一个三角粽。

  晚上,随着煮锅的沸腾,一股粽香从厨房里飘出,整个屋子都弥漫着一股清香的粽子味。所有的人都循味而来,早早地守候在餐桌旁了。我拿到粽子时紧忙剥开了它的外皮,并倒在碗中,用勺子挖开,蛋黄的油流了下来,糯米软软的,仿佛就要在嘴里融化了。大家都对外婆这粽子赞不绝口,欢声笑语响彻在饭厅里,也印记在这炎热的仲夏里。

  片片粽叶里,是缕缕情思。愿往后的每个端午,我仍能与家人一起,品尝到这时光的香甜。

端午的味道作文2

  又是一年端午到,其中滋味君可晓?实际上,端午不仅仅飘着粽子的清香,还有许多其他的味道,比如……

  亭亭玉立,素衣清颜。在一群不起眼的草丛中出类拔萃,赫然立于陌上。她被远古的神农氏带离了草丛,培之育之,并学会了采日月之精华,撷天地之灵气,练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功夫。后悬壶济世,叩开千家万户的门扉,记住太阳的嘱托,捎上月亮的问候,将天之无私、地之仁厚奉献给了人间。

  分明是一把绿色的宝剑,浑身发出寒光,在溪沟边、池塘旁。这枚漂亮的绿剑为神农氏所相中,送给艾,成了艾的心爱之物。艾和菖蒲,就再也没有分开过。艾宛如一位女侠,菖蒲便成了女侠身边的佩剑。从此,艾,仗剑走天涯,斩妖除魔。这一黄金搭档让端午节多了一些侠的味道。

  于是,寻常百姓家,每到农历五月初五,门悬艾草菖蒲,祛毒驱邪,来守护人们的健康。于是,江淮人家也有了“端午不戴艾,死在大门外”的民谣。端午的味道中,有一种就是艾草、菖蒲草散发出来的青草味。

  粽子,曾经是南方特有的粽叶加糯米蒸出来的食物。据说粽子是楚人用来祭奠屈原屈大夫的,但总被江中蛟龙偷食了,于是屈原显灵教人用粽叶包裹,用五色丝线裹粽,由于蛟龙害怕这两样东西,也就不敢来偷食了。粽子就这样从楚国走出,走向全国,从最初是屈原的`祭品,成了时下的寻常食品。

  时下,国人们过端午节,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好像少了粽子,国人就少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少了一种精神的传承。仿佛只有吃了粽子,才能“吃透”屈原的忠贞爱国的精神,只有吃了粽子,才能在国人的心中烙下中国印。于是,端午便有了一缕清清的粽子香,一种浓浓的爱国情。

  端午,总能听到隐隐的鼓点从遥远的地方传来。远方的某地一定又在进行龙舟竞渡了。龙舟竞渡不单是为了救起投江的诗人而留下的遗俗,还是国人们龙崇拜的遗风。端午,也就成了一个龙的节日。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一代代用这种“众人划桨”方式纪念先祖,不忘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传统。

  中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不管是抗洪抢险还是抗旱保苗,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龙就是集体的化身。君不见,龙有“九似”之说,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九似”拼成一物,犹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样的“一条龙”就能够“见首不见尾”,呼风唤雨,保收旱涝。于是,端午,便多了一种从龙舟竞渡中释放出来的男人的汗腥味、集体意识浓郁的中国味。

  端午时节,鼓点咚咚,红旗高举,男人们热血澎湃,争先恐后,“衔得锦标第一归”。小女子也不甘寂寞,择一草木葳蕤之处,树荫之下,斗起草来,虽然没有龙舟竞渡之激烈,却也不失为一种益智类小游戏。端午节被小姑娘斗草斗出了一种女人味、童趣横生的生活味。红楼梦中就有一段小螺和香菱等女孩精彩可爱的斗草游戏。斗草是女孩们的游戏,斗草斗出来的是生活的轻松、心情的闲逸。

端午的味道作文3

  又是一年端午时。

  “来来来,大家吃粽子啰!”

  记忆中的端午,奶奶总是捧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粽子从厨房里走出来,然后大声地招呼着,她一来,带来的是满身箬叶的清香,馋得我们几个小孩儿直直地流口水。

  粽子握在手中,沉甸甸的,那穿着绿衣的四角粽愈加俏皮。轻轻解开粽绳,掀起墨绿带黄的箬叶,散发出悠悠的糯米香,香得淡雅,香得悠远。红枣粽、蛋黄粽、番薯粽,肉粽、鸡肉粽、牛肉粽……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味道,有的甚至连名字也叫不上,可每个都别具一格,独具风味。其实,我并不喜欢吃粽子,总觉得粽子太过甜腻,或过于咸涩,但却对奶奶的粽子情有独钟。

  粽子很香,是一种很自然的香气;甜,却有不是那么甜,恰到好处。糯米是那么细,仿佛一到口中就会融化。一切都是正好。手中的,是肉馅,伴着淡淡的咸味,轻轻咬一口,微微的油流出,溢满了嘴,细腻而不油腻。

  这是奶奶的粽子,是他人所不及的。每一叶粽叶都是奶奶细细挑选;每一粒糯米都是奶奶慢慢淘洗;每一个粽子都是奶奶亲手包制。粽子一字儿排开,码在阳台上,她暗暗诉说:“端午了,奶奶想你们了!”

  是啊,很久未见奶奶了,她怎样不想孙女呢?如今在外的人,回家过端午的越来越少,阳台上的粽子却越来越多。这粽子中到底是馅,还是奶奶的满满深情呢?

  哦!那一串串粽子应当是奶奶长长的轻轻的呢喃,是故乡对我们的呼唤吧。

  儿时,人们总会在脖子上挂一个彩色的鸭蛋络子,然后装一个粉青色的咸鸭蛋在络子里。端午,奶奶总是起得很早,在锅里煮上两个咸鸭蛋,一个早上吃,另一个就给我挂在脖子上。

  端午,似乎还是游戏的代名词。几个小孩儿围坐在庭前的小木桌上,捧起脖子上的咸鸭蛋细细打量,然后放在桌上,轻轻旋转起来,直直地盯着它们越来越近,然后碰撞、碰撞,忽的一个蛋孤零零地躺在桌面上,旁边散着零零星星的蛋壳。“哇——”的一声,小朋友捧着自我的鸭蛋嚎啕大哭,可却不忘直直地往嘴里递上蛋白。而另一组比赛却已然开始。

  我最喜欢吃奶奶腌的鸭蛋,不淡也不咸,正合口味。但更喜欢拿支筷子,然后插进蛋壳里“吱——”一声红油就冒出来了,映着淡白带绿的蛋壳。我狼吞虎咽,满嘴红油,可却不亦乐乎。奶奶就站在一边,咯咯地笑:“慢点吃,慢点吃。”

  不知今年,能否再吃到这样的鸭蛋。

  端午的味道,奶奶的味道,透着淡淡的咸味。

  可惜,今年,我却不能再陪她过一个端午——我太忙了,忙到无暇脱身。被日复一日的作业压昏了头脑,被囚禁在考试的`牢笼中。有时,又因为同学的小聚,背弃了回去看看的诺言。忘记了时间,甚至忘记了即将到来的端午,淡忘了家中的等待。可是奶奶,却是不忘我,还是托着家人,早早地给我捎来了我最爱的一个个饱满的粽子,一枚枚咸鸭蛋。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可却舍不得停下,舍不得让其他人代她掌厨。

  或许,本不该让奶奶一人在山底,默默地为我们送上端午的味道,又冷冷清清的过一个端午。她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可是我什么也做不了。那心中的丝丝愧怍,是渐行渐远的端午味儿。

  ——端午的味道又有谁人知?

端午的味道作文4

  清晨带着一点艾草的清香的微风将我从睡梦中吹醒,这日与往常的日子不同,因为这一天是我与端午里各种味道相会的日子。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唱着一首首愉快的山歌,与父母走上了去姥姥家的小山路。

  到家门口之前,就闻到了一缕艾草的清香,沁人心脾。好似春风拂过脸颊,又好似一股暖流流入心田。这香味是从那来的?原来在家门口前,两边各放一大把艾草,各自散发着清香。它们静静的倚在门前。姥姥说这样可以驱邪的。虽说我不怎么相信,但还是伸出小手,偷偷地拔了几根,插在头上。避避邪。

  进了屋,就看见了姥姥忙碌的身影。每年姥姥都会煮一锅鸡蛋给我吃,今年也不例外。姥姥先将白胖胖的山鸡蛋用清水洗几遍,然后将艾草平平的铺在水底,上面再放上刚洗完的山鸡蛋。静泡半个小时,让艾草的清香与鸡蛋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在大杂院里,支起一大锅,用秫秸秆将火点燃,之后再加木头。要想让鸡蛋又嫩又香,这火中间不能间断,又必须一直是小火。这可是一细活,我可做不来。可姥姥则练到了如火纯清的地步。

  半个小时过去了,这大锅里的水也沸腾了。姥姥先将鸡蛋从水中拿去。将艾草放入锅中,再将鸡蛋轻轻的、稳稳的的放入水中。生怕将鸡蛋碰碎。我则蹲在锅前,死死地盯着锅中的动静。肚子里的小蛔虫早已开始了蠕动。

  “冒白烟了!”我大叫着,姥姥掀开锅一看,一股喷香喷香的鸡蛋味扑鼻而来。姥姥将鸡蛋从水中拿了出来,这鸡蛋的外壳竟由白色变成了淡青色,并且外面还冒着热气。我赶紧的拿起一鸡蛋,迅速倒入嘴边。烫!鸡蛋在我嘴里打转,终于烫的不行,鸡蛋从嘴中跑了出来。姥姥在一边笑着说:“心急吃不了热鸡蛋!”

  这第一个鸡蛋我没尝出什么我味道,只吃了一嘴的热。于是我长了一个小心眼,凉凉再吃。于是这第二个鸡蛋送入了我的嘴里。这蛋白嫩嫩的、软软的,轻轻一咬就碎;这蛋黄粘粘的、厚厚的,重重一咬,这蛋黄的渣渣就黏在了牙根上,怎么弄都弄不下来。这用艾草煮的鸡蛋不光有鸡蛋的香味还有艾草的香味。它们的香味顺着我的.食道飘入到全身各处。不管在哪儿闻,都有一股这样清新的味道。

  吃完了鸡蛋,就该喝酒了。这姥姥家的酒可不是一般的酒。而是姥姥自己酿的酒,这是用大米酿的酒。这米酒可不能乱喝。每当姥姥端出酒来,我便老老实实的跟在姥姥后面,要是姥姥看到我这么老实,就赏我用筷子蘸一下,就一下让我尝尝。说小孩喝多了会醉的。但每当姥姥一不留神,我就偷偷地,迅速用筷子在酒杯里蘸好几下,然后在快速伸入嘴中细细品尝。这酒有一丝丝的辣,又有一丝丝的甜,又辣又甜,让人只想多喝几口。也许这就是姥姥酿的酒的魅力把。但我蘸了这么多次,也没醉,在心里偷笑姥姥说的话不准。

  在我与端午相聚的的短暂时光中,我闻到了她身上各种各样的香气。有艾草的清香,鸡蛋的喷香,陈酒的飘香。让我在平常的品到了节日的味道。这味道将永远烙印在我的心中,直到永远……

端午的味道作文5

  好像只要是放假,雨就不曾停过。

  放眼望去,大型小型的汽车刮雨器孜孜不倦地搅拌着深黄浅黄,雨丝在空气中画出棋格,淅淅沥沥声已经扩展了大部分版面。

  我是在黄昏的时候到达奶奶家的,端午节前一天的夕阳仿佛没有晴天时候的那般美。

  电视里说明天依旧是暴雨。后天亦是。

  下车,打伞,从路边呼啸而过的大卡车放肆溅起泥泞,毫无征兆地降落。已经有很久没有回到奶奶家了,但映入瞳孔的熟悉的一切仿佛没有空隙的纸页写满密密麻麻的字句,甚至不用睁眼,仅凭呼吸就能从心跳中阅读。

  ——先是对岸,然后过街,接着近邻,哪怕是过去了不知多少个日夜朝暮,终于敲到了家门,之前如同某个结痂一样被反复描摹,前所未有的牢记。

  潮湿的空气分子中嵌入了艾叶的香气——端午节独有的气息。还有十分诱人的棕香,充斥了整个楼道。

  小镇里看不见大城里好像珊瑚礁那样寂静矗立的建筑,只有身后被角度越切越小的红色砖面瓦房。在视线里,真正如同逐渐闭合的门那样砰的一声关上。

  不知道为什么上天总是要把一个好好的节日用雨水点缀得那么凄凉,心情像是从绳索上摇摇欲坠的细小玻璃瓶,不知终将是要迎向软质或硬土的大地。

  很自然地回想起去年的端午,虽然旧镜头如呈粉末状一般模糊不清,但还依稀记得在月影下散步的场景,那个时候还没有像今天一样爱抱怨(不知在抱怨些什么),连下雨都要抱怨。当然忘不掉的还有美味的粽子(表示今年已经没心情吃了),好像如今都没有人会在去上心这些传统的习俗,不论是大都市,还是小城镇,都找不到任何人对这些津津乐道。

  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可言。

  于是我开始想象,倘若世界存在着另外一个次元,存在着神仙,存在着神仙,存在着如同烟雾那样清晰可见的音乐,它们就已经从喧嚣中,从最初隐隐的细微,到随后鲜明的气味,不是被雨水浸泡得发霉的味道,是端午节的,传统的,古老的味道。

  我们的情感都会被人世间的进度所分解,然后无论是地貌,建筑,历史,人文,都敌不过某一天的一种温度和一次道别。

  然后一切的`矛头,还是指向了时间。

  时间把万物煮成雨水,浇灌了它们覆盖旧时的灿烂,断绝了流向昨日的暗光。

  曾经留存的“味道”,由“一直都在”变成“不复存在”。

  所以我不知道该如何叙述与形容。突然间发现主题从来都无法离开怀念过去。

  只是人生永远不会有电视中广告里演的那样,一触及便像五颜六色的彩虹糖变得绚丽而美好。

  我们只是在不断地追求,怀念,遗忘。

  新的声音来了,新的土层覆盖了原本的断面,新的流水冲掘出河床,新的花开在两岸上,而珍藏在土壤里的过去的花瓣,被河流冲卷去了远方。

  你说那些花瓣会不会聚成一阵微风,银河在它的周围旋转只是如同一个酒窝。宇宙的笑容又轻又浅,将它偷偷埋藏于光年之外。

  那正慢慢淡去了的,味道。

  然后会有人说:

  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事。

  那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些都是只对我们而言的事。

  那些都是只对我们而言的,很好很好的事,它们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那些发生在很久以前的很好很好的事,只是对我们而言。

端午的味道作文6

  端午节那天我一早醒来,就闻到了一阵阵清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原先妈妈在包粽子。我问妈妈:“今日为什么要包粽子呢?”妈妈笑眯眯地说:“因为今日是端午节呀!”我恍然大悟。之后又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呢?”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因为以前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名字叫屈原,他不愿意随波逐流地活着,就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江自杀了,为了纪念他,每当端午节来临,我们都要包粽子投进江里,以免那些鱼虾来吃屈原的尸体。”我听了,连忙卷起袖子,跟妈妈学着包粽子。

  中午的时候,奶奶对我说:“昊昊,走过来。”我飞快地跑过去,奶奶一手摸着我的'头,一手用手指在我额头上写字,我问奶奶:“你在干啥呀?”奶奶乐呵呵地说:“这是雄黄酒,专门用来驱赶蚊虫的。你的额头上写了王字,你就不会被蚊子咬了,还能祛你身上的毒。”

  今日不仅仅尝到了美味的粽子,还学会了包粽子的方法,异常是了解了包粽子的原因,真是一个有意义、有收获的端午节。

  端午的味道作文(二十):

  时值晚春,繁密的枝叶已被春风吹成深绿,再过不久,便是屈原为国捐躯的日子,人们为了鱼虾不撕咬他的身体,向河里投入很多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纪念屈原成为了中国的节日――端午节。

  早在很久以前,人们就不进行向河里投粽子这种浪费的事情了,端午演变成了一家团圆,享受美味的节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团里放上一颗肥腻的肉块,我倒不怎样喜欢这种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

  家乡的甜粽味道清香,不加修饰,更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实的想法。晾干的芦苇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尔向其中塞入一颗甜枣,折叠成锥体,绑上纤细的苇杆,载入锃亮的瓷盘,锅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龙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盘,大块浓绿被这波涛淹没,于是又拿起灶台上的锅盖,轻轻扣下,叫他理解洗礼,散发香气。

  苦痛炽热的煎熬总是漫长的,待火光熄灭方才发现,苇杆不知何时变得色深柔软,棕叶绿得油亮,颇有食欲。捞入盘中,松开棕叶之上的束缚,抄起筷子,夹住一端棕叶,慢悠悠地将白玉般的糯米自棕叶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绿的粽叶下,糯米光滑的身躯更显洁白明亮。

  放在盘中托在手上,轻捷地将它们摆在桌上,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几面,面前摆上载着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夹起粽子蘸少许糖,就着白酒的`辣味儿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劳累一挥即散,仿佛回到古时田园的小家,食物简洁却真情四溢,总觉得这就是屈原先生向往的生活。满嘴溢着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纵使时间老去,年代老去,我们老去,但有一样东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国传统的节日,先人的愿望,我们的和谐,将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远都不会改变。

端午的味道作文7

  端午还没有到来,粽叶就上市了。家中水桶里泡着新鲜的芦叶,碧绿碧绿的,别说是包粽子了,就是这样闻闻,也觉得清新无比。我知道母亲是准备包粽子了,这是农历五月里一件重大事项,过节的气氛绝不逊色于中秋。

  手巧的母亲能变幻出各种各样的粽子,有三角形的、四角锥形、枕头形等。口味也有好多种,有纯糯米的粽子,蒸熟蘸白糖吃;有甜粽子,糯米馅中掺杂些蜜枣红豆;还有我最喜欢的咸肉粽子,母亲将新鲜的五花肉切成一片一片,浸泡过酱油,在锅里过一下,夹进糯米里,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瘦肉与米中,入口肥而不腻,此时苇叶青气、糯米香气、猪肉咸气交织在口中,是何等的美味佳肴啊。吃过很多的粽子,唯有母亲做的最有味道,最好吃。

  在端午,小孩子佩戴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是家家必做的事,也是最富有静态美的。记忆里,看母亲做香囊也是一种享受,幼时的我总是搬着小凳子靠在她身边,她用碎布缝成不同形状的香包,里面装上香料,结成一串,玲珑可爱。做好后母亲会把它挂在我的胸前,在我的小手小脚腕上缠上五彩线,嘴里念念有词地说着些什么,我猜想,她大概是在表达驱邪避秽,保佑安康的`意思吧。

  我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体会着味蕾被刺激的美妙时刻,眼前出现这样的画面:端午第二天的清晨,一位临产孕妇,吃了几个粽子后,戴上草帽,腆着肚子,摇摇摆摆地拿着镰刀,劳作在金灿灿的麦地,还没有等到太阳升高,就生下了一个男孩,那便是我。二十八年过去了,眼前母亲正带着她的小孙子教唱着端午的童谣:

  五月五,是端午;

  插艾草,挂香囊;

  五彩线,手腕绑;

  吃粽子,蘸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五年前我工作变动,举家搬至盐城,母亲也随着不满周岁的孙子来到了盐城,担负起带小孙子的工作。母亲跟我们住一起,总有个难题在她面前,就是吃什么,众口难调,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索性她就不去想了,打电话给我们,问买什么菜啊,想吃什么啊?问的让人心疼,问的让人心底总有丝丝的颤动,浅浅地拨动着你的心愫。

  有时,她为了买到新鲜的蔬菜,起得很早,又不知何时,听人说街上卖的蔬菜农药化肥残留很多,嘴里就嘀咕着还是乡下好,说等回老家种蔬菜,隔三岔五地放在车子上带给我们。我知道她是惦记家里的那些地,每逢收割播种的季节总是要回老家看看,看看麦子,看看稻子,虽然家里的地都给别人耕种,但是她的心是属于那片土地,属于那个精神的家园。

  这两年,母亲的记性不好了,是步入老年了,两鬓已有些花白的银丝,脸上深深的皱纹记录这岁月如流的痕迹,手掌摸着孙子嫩嫩的小脸,总会让他感觉刺人,不过我喜欢这种粗糙的刺刺的感觉,我会找借口摸摸她的手,体会这让人眷恋的感觉,这温馨的味道。

  我闭上眼睛用心去回忆,去感受,母亲的味道暖暖的,甜甜的,我喜欢这个味道,这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作文8

  门前的身影,微颤的双手,花白的双鬓,慈爱的的笑容,浓浓的粽香,无尽的味道……

  ——题记

  记忆中,儿时的端午,都是在奶奶家度过的。奶奶的家在一个山沟沟里,小山村里的孩子都盼望着过节,因为节日总是充满香甜的。那个时候,孩子们总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小心翼翼的捧在手里,心里是止不住的高兴。我自然也不例外,期盼着端午的到来。

  今日如往常一样,天蒙蒙亮,鸟儿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奶奶也一早就去了相隔几里的集市上,照奶奶的话来说,就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她这是提前去“抢购”呢。这个时候,我总站在门前,等着奶奶“得胜”归来。

  这不,大老远就看到奶奶往家走,脸上挂满了笑容。可是,此时的我内心受到了撞击。眼前的.情景与记忆重叠,奶奶依旧是挂着笑容,可笑容下却隐藏着无尽的沧桑,满脸的皱纹,花白的头发,提着大红枣与白米的双手微微颤抖着,脚步缓缓地移动着,这是岁月流逝的痕迹。原来,不知不觉中,奶奶已经大不如前了啊。我跑过去,接过奶奶手中的东西,心里很不是滋味。袋中的白米散发着清香,可这味道进入我的鼻中,竟成了涩涩的。我不禁疑惑,端午,真的是香甜团圆的味道吗?

  奶奶泡好红枣和白米后,用那满是厚茧的手拉我坐下,笑容满面的说:“孩儿啊,今天我们又有大红枣吃喽,你小时候啊,可最喜欢吃这个了,每到端午前,你总缠着奶奶问,‘奶奶,奶奶,我们什么时候吃大红枣啊’……”。我听着,陷入了回忆:记忆中,确有一个小孩,总是拉着奶奶的手,撒娇的缠着奶奶要大红枣。只是,那时的手,没有如今的沧桑。我再次疑惑,端午,真的不是酸涩的吗?

  不久,奶奶拿来粽叶和红绳,我搬来板凳,就坐在院中与奶奶包起粽子来。奶奶微颤的双手一抖一抖的,半天才包好了一个粽子,而我动作却是极其娴熟。将粽叶一拧,在倒锥形的粽叶里放个红枣,再放几勺米,裹一层粽子,最后缠上红绳,动作一气呵成,显然,当年那个笨拙的女孩已经不在了,如今比起奶奶竟是好上许多。

  奶奶看到这情景,嘴里叨念着:“唉……人老喽,手也不中用了,真不知再过几年,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干些什么……”听到这些,我猛地一怔,心微微发紧,眼眶微微发红,内心的情绪满是复杂。端午,端午,香甜的吗……

  奶奶摇了摇头,笑着对我说:“我去烧水,一会儿啊,咱们就有粽子吃啦!”我连忙拉住奶奶,说:“奶奶,我来吧。”奶奶一怔,喃喃地说:“孩子长大了啊,我是真老了。”我听到,忙说:“不是的,奶奶身子还硬朗着呢,才不会老。”说着,我松开了手,任由奶奶去烧火,煮水。

  我坐在凳子上,望着奶奶的背影,那个背影显然已经衰老,满是沧桑,我内心的情绪终是找到了宣泄口,泪水止不住地流出来……

  闻着蒸笼里散发的缕缕清香,我不禁再次发问,端午,真的是香甜的吗?

  哪里是呢,明明就是沧桑,心酸,苦涩的啊……

【端午的味道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的味道作文06-22

端午的味道作文01-28

端午味道的作文04-06

端午的味道作文06-26

端午味道作文02-20

端午的味道02-19

端午的味道02-18

端午的味道优秀作文03-17

端午的味道作文【热】03-29

【热】端午的味道作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