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衔接活动总结

时间:2022-09-01 09:55:55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小衔接活动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小衔接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衔接活动总结

  关于“中小衔接”问题,早在1981年于漪就曾撰文用“接力赛跑”的比喻形象阐述过,它既是我们一线老师们急需了解的问题,也是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很多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都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对其以后的学习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样衔接不良的现象一直都是我们教学实践中最现实的问题。这次由教研室组织的中小衔接教研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它可以有效沟通中小学的教学衔接,有利于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合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们北片小组五所小学,在教研室吴副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在23中学和20中学,分别听了初一年级的英语、语文和数学课共计六节。此次活动是我区开展“中小衔接”的第一次活动,形式新颖、有效,确确实实使我们受益匪浅。

  一、在听课交流过程中,几所学校的领导教师一致认为:“中小衔接”问题应当引起小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每一位小学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学老师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小学老师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中小学教师今后要关注中学和小学在教学内容、教法、学法、评价的联系,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工作,切实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在此次活动中,每位执教教师,课前准备相当充分,专业素质很高,课堂容量很大,师生配合默契。教师将课堂这个舞台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既放松又自然。教师提问的难易梯次性很明显,围绕中心层层深入,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的兴趣性。教师讲课时,在看似随意之间,就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到课堂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同时教师对课堂生成问题的处理很得当,对课堂的调控也很具功力,使整堂课的气氛静而不死,活而不乱。

  四、在听课中,大家对第二十中学的数学导学案非常感兴趣。教师上课不用课本,所讲内容都是以导学案的形式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导学案的内容很丰富,既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又有知识网络、导学过程等。导学过程包括复习引入、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提升、展示交流、反思、学习后记和分层的课后作业。大家觉得这种导学案非常实用,补充了许多知识点,学生把每次的资料保存起来,还可以作为复习时的复习资料一举两得,有学校建议教研室在小学高年级推广。

  五、在二十三中听课中,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每节课老师基本没有进行组织教学,学生听讲完全由学生自我控制,并且课堂密度非常强,这就是中学教学模式在逐渐向自律型转化。反思我们小学教师包办代替的东西太多了,每一项作业老师都要盯着完成,课堂上一个问题要重复好几遍,如同“高级保姆”一般。孩子们到了中高年级如果没有养成自觉地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上了初中他就会错误地认为没有老师坐班,认为学习比小学要轻松。因此学习不够认真,贪玩、甚至外出上网打游戏,造成成绩急速下滑,误入歧途。殊不知,初中比小学的学习任务更重,对学习的自觉性要求更高。

  六、在活动中,我们认识到中小学衔接不是口头上的空话,也不是形式上的丰富,而是需要小学教师有意识的渗透和中学老师对小学教育的了解,并做深刻的沟通。中小衔接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小衔接”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中小衔接”工作中,中小学教师必须要有瞻前顾后的思想,小学是基础,中学是延续。初中教学与小学教学的衔接不只是初中老师的工作,小学教师首先要认真做好铺垫,做好学生的小升初衔接,也为学生进入初中轻松学习打好基础。

  本次研讨活动加强了教师们对中小学教学中“学生身心特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差异”的了解。另外,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与合作,共同分享了教学资源和经验,达到了中小学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彼此支持、展示才华、提供榜样、有机融合、共同成长的目的。

  “中小衔接”教研活动的开展,对于所有参与活动的领导老师来说都是一次精神盛宴,我们衷心希望此类活动能够继续开展下去,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在交流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在中小衔接的研究领域中将会创造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