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建议书

时间:2023-03-02 09:01:16 建议书 我要投稿

农业项目建议书

  在现在社会,建议书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建议书在工作中往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建议书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业项目建议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业项目建议书

农业项目建议书1

  一、项目名称

  桑涧镇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园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桑涧镇人民政府

  项目概况:主要打造建成旅游、休闲、垂钓和各类观光果园项目(桑树园、油桃园、葡萄园和中草药等规模园区)。

  二、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该园区规划面积8000亩,充分利用京沪高铁以西,省道S311以北,高铁快速通道以南土地区位优势。采用“荒山基储滩区启动、腹地跟进、体系创新、城旅共荣”发展策略,构筑“三园、一村、一中心”特色功能体系。

  桑涧镇果树观光园:依托现有的'山区丘林地理优势建成20xx亩油桃,20xx亩葡萄、20xx亩桑树高效观光区果林示范园。打造成休闲观光、采摘一体的生态园。

  桑涧镇休闲度假村,充分利用老虎洼及桑涧水库的自然优势,依托定城东向发展战略,建成拥有200套别墅型生活小区,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位,形成集散服务中心,主题休闲街区和美食公园旅游产品系列特色。

  桑涧镇休闲垂钓中心,充分依托桑涧镇水库水利资源优势,建成20xx亩带有小桥流水、荷塘月色的休闲垂钓中心,接纳四方宾来观光、垂钓。

  四、总投资额

  项目估算总投资3亿元,其中:果树观光园1亿元,休闲别墅等1亿元,垂钓中心1亿元。

  五、建设起止年限

  建设时间为3年,从20xx.11—20xx.11

  六、前期准备工作情况

  项目共涉及四个行政村,目前已向土地承包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做好土地流转准备工作,同时邀请上海同济大学设计院资深专家来我镇实地勘察并做详细规划设计,向社会发布招商信息。

  七、项目优势条件及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规划区位于省道S311定滁路以北,北至京沪高铁快速通道连接线,东起京沪高铁线,西至定城交接处,这里地理条件好,有山,有水,有绿地,自然资源丰富,离省会合肥及淮南、蚌埠和滁州都是一小时以内到达时间,京沪高铁定远站十分钟时间到达,交通非常发达。

  根据市场预测,这个项目建成后每年总收入将达1.5亿元,扣除成本和税费,预计利润每年可达50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五年时间。

  八、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九、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定远县桑涧镇人民政府

  地址:定远县桑涧镇

  联系人:刘宏周

  电话:49220xx

  电子邮箱:sxxx100.com

农业项目建议书2

  一、 项目基本情况:

  淘农网是一家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农村资源供求平台。

  淘农网以政府“三农”政策为依托,配合淘农网口号“让农村资源飞起来”,全力打造绿色农业、休闲农村、工农联盟的新农村概念。让农村广阔的资源、农民无公害的农产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建立起与有志于投资农业产业化经营者及有意于体验休闲绿色农业城里人的沟通平台,同时可通过对农村资源充分使用及订单农业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并可适当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使用户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实现盈利,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更符合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总体目标。

  淘农网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发展村级代表和网上农业经纪人模式,通过村级代表及农业经纪人实现农村与民企、农户与城里人的牵线搭桥,有效地突破了农村电脑普及率及农村网络普及率低的瓶颈。用户通过淘农网可以获取线上、线下多途径的信息。实现了农村、农户、民企、城里人、村级代表、农业经纪人、网络平台、市场,线上线下的产业链的融合。

  淘农网通过农业经纪这一概念,促进了农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既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又解决城里人食品安全的问题,通过农业经纪带动农产品区域经济发展。

  我们口号

  办中国第一家专业服务于农民的网站

  我们的目标

  让农村资源飞起来!

  二、网站项目设计思路:

  1、网站首页分产品模式和地域模式两种形式登陆

  2、网站总体设计以分类信息为主体

  3、网站登录发布供求信息按分非经纪人、经纪人、村级代表三种方式

  4、经纪人注册用有效身份证明即可;村级代表需村委会确认方可

  5、积分制:仅限于经纪人、村级代表;经纪人注册成功后可赠送基础积分100分,村级代表注册成功后可赠送500-1000分,没发布一条有效信息可获得1分(经纪人)、10分(村级代表);积分可做为未来会员升级、奖励等(另议)

  6、网站信息内容:

  (1)供方信息要明确到村级、农户(非农村信息不准发布,要纯净的农业信息!)

  (2)需方信息不限

  (3)信息类别:

  县、镇、村农业产业项目招商信息;农户资源对接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民间艺术品;民俗旅游;休闲农业;农技信息(含生产资料);农产品应急销售;农村特困户帮扶信息;农民工招聘信息;农村婚恋信息;农村物流;其它。

  三、网站运营思路:

  1、总体围绕三农发展为主线

  2、注册会员一年内免费,一年后(网站具有一定规模及影响)进行会员升级,其中非注册会员免费发布,经纪人50-100元/年(暂定),村级代表200-500元/年,积分可设定标准来抵顶部分会费。

  3、项目规划:

  (1)项目建设初期先要争取地方政府在推广宣传过程中的`支持;

  (2)项目建设中期(有一定影响)争取国家三农政策的扶持资金(较难);

  (3)争取半年内在威海实验推广完成,一年内重点扩展到青岛、烟台、济南等,同时辐射至全省,两年内辐射至全国主要城市,并到北京注册总部,三年内运作风投直至上市。

  4、运营计划:

  (1)20xx年12月底前,域名注册、网名、网站设计、备案、网站上线、公司注册、网站logo、商标注册、团队组建等。

  (2)是否接赶集网代理?(可在运营我网期间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培养运营团队)

  (3)先期试点从崮山镇南、北虎口村,由建忠负责组织,维民组织相关人员配合直至整个崮山镇铺开。

  (4)中期由志强负责联系市农业局、供销社等政府服务于农村的部门,争取以公文名义推向全市。

  (5)后期通过现有资源开展宣传,通过其他地市联通资源宣传,派渠道经理进驻其他地市。

  (6)运营到一定时期全国加盟代理商,由我司提供培训及发展指导。

  5、运营关键点:

  (1)网站设计及域名、网名确认

  (2)村委、农民真正想要的(刚性需求)?

  (3)信息收集及录入

  (4)村级代表的培养

  (5)订单农业的几种形式?标准?

  (6)与城里人对接的几种方式?一次性或阶段性或长期性?标准的制定?

  (7)双方权益如何保障?

  (8)网站短期及长期盈利模式?

  (9)公司前期投入?股份结构?团队结构及人数?

农业项目建议书3

  一、概要

  项目名称:神农园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

  建设单位:神农园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开发公司

  建设地点:河北省平山县古月镇井沟村

  建设内容:神农园综合乡村游。包括千亩土地整理;万亩森林公园建设;采摘,种植资源开发。

  地址:河北省平山县古月镇井沟村

  二、立项依据和背景

  (一)、神农园农业生态观光游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业观光游是时尚的旅游发展方向。它可以为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条可持续、高效的发展途径。乡村生态观光旅游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仅注重土地本身的农业生产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高度开放性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向。由于发展乡村生态观光游要求美化和保护环境,因而合理经营的乡村生态观光旅游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和乡村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对促进区域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神农园生态农业观光园是风险性较小的旅游投资项目。

  平山县具有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等自然优势。发展神农园古月生态农业观光园和原有传统农业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农业效益通过观光旅游得到提高,所以,投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比常规旅游项目具有更小的风险性。

  三、优势及有利条件

  (一)以大旅游理念整合周边景区,构建平山大旅游板块。

  发挥本景区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与天桂山,沕沕水,瑜伽山,紫云山整合互相推介,互相补充,市场共享,共同打造大西柏坡旅游板块。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神农园光照充足,降雨集中,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良好的生态环境。神农园周边没有污染工业;农田基本建设标准较高,沟、渠、路、林、桥、涵配套,森林一万多亩。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白云深处有人家”。良好的植被覆盖,清新幽静的深山腹地,山乡特色鲜明的农家小院,天、地、人完美结合、相补成趣。可谓,古有“桃花源”今有“神农园”。

  (四)绝对的区位优势。神农园距平山县城35公里,距省会石家庄60多公里。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地区疏散理论认为,在大城市周围50公里范围内为母城吸引范围,50-100公里地带可成为疏散极成长的地区。旅游关系上具有先天优势,更有条件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接受大城市辐射的独特优势。

  四、建设内容和投资规模

  为进一步挖掘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加强基础实施建设,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包括“神农园千亩土地整理”、“ 神农园森林公园”、“神农园采摘种植开发”等项目,发挥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三位一体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作用。

  五、实施计划

  总面积30000余亩。共分为旅游区、采摘区、百果园区、花卉区、高效养殖区等,建有较高观赏价值的 “百果园”、“生态效益林”等景点景区。

  六、开发前景

  农业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在国外,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经开始了农业旅游。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现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我们对于生态农业旅游的投入不多在加大,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可以看出生态旅游为了发展的前提是很大很好的,将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景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旅游经营与农业产业等方面的关系,构建和谐旅游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宗旨在于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神农园生态农业旅游带给人们一种回归田园生活的感觉。

  此项目不仅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利于劳动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带动餐饮,旅馆,交通运输,旅游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前景。

农业项目建议书4

  第一章 概 况

  1.1项目概况

  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欧亚两洲陆路贸易往来交通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重要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武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道312线改建工程完工,达到了国家一级公路标准;自筹建设了武威至武南宽幅公路;武民公路建成通车,兰新铁路西陇海线武威段建设工程业已开工建设,以上交通设施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武威的交通状况。截止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城乡公路四通八达,路网林带和相应设施配套的公路交通网络。近年来,武威市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以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农业设施和沙漠探险为内容,以东南西北中五条旅游线路为主的旅游格局。为不断适应现代旅游者的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加快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尽快把我市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武威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和沙漠探险旅游定为我市特色旅游产业,并专门成立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由凉州区具体负责实施。凉州区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和沙漠探险作为旅游业开发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区域游,规划建立一个以民俗风情观光旅游为主线,历史文化风景区、农业科技示范区、莫高旅游度假区、沙漠绿洲游览区、珍奇动植物观赏区、沙漠腹地探险区、沙漠生态旅游区和农耕饮食品尝区等相对独立、彼此衔接、功能各异、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的“一线八区”综合旅游风景区。这里既有迷人的西部戈壁和田园风情、古老的汉、明长城遗址、古丝绸之路的驼队足迹、长河落日的大漠风光,也有以反映历代诗人有关《凉州词》内容的葡萄长廊和葡萄酒文化。尤其主要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藏归属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遗址和有“石窟鼻祖”之称的天梯山石窟也坐落于此。在这里,不但可以观赏戈壁风光的雄浑与壮美,感受沙漠绿洲的'旖旎与灵美,追寻古代文明的遗踪与旧梦,领略戍边将士的豪迈与风流,还可以品尝葡萄美酒的醇厚与清爽,亲近西部农村的泥土与乡俗,体验沙漠探险的惊险与刺激。国家、省、市先后投资对这里进行开发建设,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这里的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旅游交通条件很差,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景区发展。为此,整修现有道路,提高道路等级,缩短旅游交通时间已经成为当前工作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经过认真调查,建议对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进行改造扩建。

  1.2项目的必要性

  1.2.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的号召,设立了旅游国债基金,在旅游景点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了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特别对生态旅游、西部旅游和扶贫旅游重点扶持,争取和利用好国债资金来开发建设武威旅游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1.2.2旅游路网改造扩建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关联度高,辐射带动性强的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业在一、二、三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旅游给人们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愈来愈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路网改造扩建会促进区域内旅游业和其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2.3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的改造扩建,旨在建立快捷、便利的高标准旅游公路,以提高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拉近景区(点)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起到了增大旅游者的选择性,刺激旅游消费的目的。

  1.2.4旅游路网改造扩建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旅游公路的建成,将带动沿线乡镇经济的发展,加之,公路两侧的绿色通道、小康住宅、灯箱广告等风景线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流动”的旅游景观,从侧面丰富了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内涵。

  1.3项目的可行性

  1.3.1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现有的路网设施为区内旅游公路改造扩建提供了基础条件,项目实施后,可逐步改造旅游道路等级,提高交通便利,扩大旅游客源。

  1.3.2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实地调研、规划,并专门成立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管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规划和建设。

  1.3.3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旅游景区(点)建设初具规模,许多旅游景区(点)在本省已家喻户晓,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率,旅游公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省外甚至国外打响旅游区的品牌。

  第二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2.1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现状

  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涉及旅游点23处,沿途道路主要有312国道、凉古公路、黄哈公路、双清公路、黄吴公路等8条,公路总里程近150公里,其中:凉古公路(凉州至古浪)前5公里凉州至清水三级公路已于2002年8月建成,清水至长城段38公里已立项待建;白塔寺至312国道2.5公里道路正在建设,20xx年7月底可完工;黄羊至王景寨5公里道路为土路;长城乡通往邓马营湖前4公里为沙砾路,其余为土路;黄哈公路、双清公路、黄吴公路等均为无等级公路,以上道路路况较差,且年久失修。

  2.2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2.2.1通往黄羊河农场、十八里葡萄长廊的黄吴公路(黄羊至吴家井)全长约20公里,以现路为基础拓宽改造为二级公路;黄羊河农场──吴家井乡──长城乡道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长城路段公路两侧主要种植风沙防护林带。。

  2.2.2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约5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3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约3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4沿明长城边沿便道,总长约10公里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三级公路;

  2.2.5通往葡萄基地、延寿寺的双清公路(下双至清水曾家堡)15.2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6通往黄羊绿色食品科技园区、天梯山石窟的黄哈公路约35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7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交通疏导标识牌。

  第三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3.1投资估算

  3.1.1该项目预计总投资7196万元,详细预算见附表。

  3.2资金来源

  3.2.1申请旅游国债资金3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地方自筹3196万元。

  第四章 项目实施步骤

  4.1建设周期安排

  4.1.1第一阶段(20xx年5月——2004年7月)

  完成黄吴公路20公里道路拓宽改造,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3公里道路拓宽改造,黄哈公路35公里路面改造;黄吴公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建设;完成长城路段风沙防护林带建设。

  4.1.2第二阶段(2004年8月——2005年12月)

  完成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5公里道路拓宽改造,下双至清水曾家堡15.2公里道路路面改造,沿明长城边沿10公里便道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三级公路;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交通疏导标识。

  4.2建设投资安排

  4.2.1 20xx年5月 前期准备工作 投资100万元。

  4.2.2 20xx年8月 施工准备工作 投资500万元。

  4.2.3 20xx年8月──2005年10月施工 投资6000万元。

  4.2.4 2005年12月 工程收尾 投资696万元。

  第五章 项目效益评估及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对沿线乡镇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迅速推出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精品旅游线路,逐步拉长各功能区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旅游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培育全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旅游业、农业及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农业项目建议书5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区所在位置

  项目区位于##公路以西,##镇内,涉及新碰、野为、征拖、七氦、周开、平垛、蒋论、南可、四还、董是、小袁11个行政村,总人口2。06万人,农业研究报告指出:其中农业人口19209人,耕地总面积26427。82亩,20xx年农业总产值7874。91万元,其中:种植业6369。32万元,渔业896。2万元,林牧业109。6万元,养殖业498。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下面看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2、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

  项目拟建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雨量充沛,总降雨量1000mm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时积温较高,日均气温13—16℃,无霜期较长,达220—240天。该地区地势高低洼不等,水网密布,河沟面积3198亩,80%左右的耕地面积地面增高1。8—2。5米,其中涝渍型低产田面积达9200亩,因此,在前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时,开发了近380亩提水养殖鱼池,区域内土壤属勤泥壤种,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生态环境优良,灌溉水质较好,无污染,是发展稻渔共作无公害农业的理想基地。

  3、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涉及5个防洪联圩,现有联圩基础较好,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40%,联圩内有圩口闸42座,活口门15个,排灌动力苏ⅱ泵5座,50泵5座,贯流泵2座,灌排总动力660千瓦,现有机耕路56条,机耕桥14座,基础设施已具一定规模,设施基本配套,农田灌排率达100%,渠系水利用系数100%,有效灌溉面积2。42万亩,这些为项目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区产业结构以稻麦连作为主,提水养殖为辅,其中稻麦种植面积近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8%。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加之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全,良种推广未能全面的种。种原因,特别是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大量发生,农民的种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灾年份,形势更是十分严峻。

  今年的武育粳三号水稻有三分之一绝收,三分之一亩产仅有200公斤左右,还有三分之一的产量也不过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产的稻谷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十分畅销,由此可见,实行中低产田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发展无公害农业势在必行。

  4、项目区建设条件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公路、##河从##镇内腹部穿过南北长27华里,公路从镇域的中部横穿东西长13华里,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镇又是位于##市的较东部地区的家禽养殖重镇,东与陶破镇相靠,南有戴跨相邻,西与和垛接壤,北与昌还镇交界,辐射周边较多乡镇人气,财气比较旺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镇是发展优质种植业和无公害农业的有利区域。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项目区内2。64万亩,虽有部分低产田和部分提水养殖,但灌、排、防等生产设施相对齐全,规范化程度较高,种植条件很好,条田方整化面积较大,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

  ——生态环境较好。项目区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东临靖盐河,南靠蚌蜒河,西近唐港河,北有车路河,中有梓辛河、界河,水系条件十分优越,水质清淅,空气清洁,是发展稻鱼共作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想区域。

  ——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提水养殖,包括家禽养殖的多年历史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有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农技、农机、水产、水务等主导职能部门均在项目区内。今年省下达实施的优质弱筋小麦项目建设就在该项目区内,并正在进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全省水稻机插秧的试点工作就在我镇进行,省长###亲自来我镇视察和指导,插秧机达50台套,实施机插秧面积达1万亩以上。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的依据土地治理、低产田改造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项目,##市是个农业大市,在全省及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农业的模式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改造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推动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内有亩涝渍型和设施不够配套有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从而提高这类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片段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质量,所以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增长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项目规划设计

  1、设计标准

  ①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②项目区有明显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并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整治,连片开发。

  ③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

  2、水利措施

  ①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

  ②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

  3、农业措施

  ①农田工程: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

  ②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宽度3。5m以上。

  ③土壤改良: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④良种繁育与推广:项目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100%,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场和仑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

  ⑤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4、林业措施

  ①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树进行植树造林。

  ②人工造林苗林要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③农田防护林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5、科技措施

  ①农技服务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

  ②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

  ③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行政村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

  6、建设目标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来改造低产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促进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田间建设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改造低产田,通过路、桥、渠、站、电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②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定型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

  ③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培植和建立一批与相适应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并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④发挥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把项目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及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四、建设内容

  1、水利措施:

  ①新建机耕桥12座。

  ②新建小电灌站25座。

  ③新建苏ⅱ灌站4座。

  ④新建硬质渠0。48km。

  ⑤新配套小沟建筑特186个。

  ⑥架设电力线路14km。

  ⑦新增100kv变压器4台套。

  2、农业措施

  ①全面条田方整化实现农田标准化20000亩。

  ②新筑机耕路砂石路面5。5km。

  ③新增农业机械收割机10台,插秧机100台。

  ④新建种子仓库800平方米。

  3、林业措施:栽植防护林意杨10万株。

  4、培训措施:项目区根据季节特点,农事需要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五、投资概算及筹资措施

  1、投资概算: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50万元。其中:水利措施655。35万元。农业措施160。1万元。林业措施30万元。科技推广3。25万元。前期工作费1。3万元。

  2、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480万元。省、市地方财政配套160万元,群众筹资210万元(约需投工10万个,折币200万元,群众自筹10万元,合计210万元)。

  六、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区建成后,

  2、64万亩,产量产值将有显著提高。

  ①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小麦100公斤,亩增收入75元,计增收198万元。

  ②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稻谷150公斤,亩增收入120元,计增收316万元。

  ③项目建成后,每亩可节约成本55元,计节本145万元。

  ④项目实施后,合计可增收659万元,亩平249元,人均319元。

  2、社会效益:

  ①项目实施后,可年产弱筋小麦600万公斤。

  ②项目实施后,可年产优质稻谷950万公斤。

  ③项目实施后,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将达100%,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④项目实施后,将促进我地无公害绿色农业迅猛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⑤项目实施后,能带动我地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⑥项目实施后,由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机械的重复投资,节约发能耗,节约用水,降低农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由于地面整治,改造低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状况。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七、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20xx年度土地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由##市开发局,##镇人民政府及项目实施的相关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名单(略)

  2、监督机制:项目实施中,实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分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项目内部相互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和资金管理正常运转。

  3、保障措施:由项目管理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细化建设目标、内容、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农业项目建议书6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区所在位置

  王坡乡下观村地处平山县东北部山区,天台山南麓,距平山县城22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下观水库移民村。全村辖2个村民组,28户,110人。共有丘陵地1600亩,耕地200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元,村集体没有固定收入,是平山县较为贫困村之一。

  项目区地处下观水库北岸下观村二队自然庄,现有丘陵地900亩,多年来,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区至今尚没有通水泥路和动力电,丰富的丘陵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本项目旨在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核桃生产和散养鸡养殖,增加群众收入,加快发展步伐。

  2、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

  项目区地质由于历经多次的地壳运行和长期的剥蚀堆积,形成了南邻水库,东西北三面,北高南低簸萁状的地貌轮廓。地貌属山地类型,低山、丘陵、海拔500-600米的低山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季节性强,光照充足,降水量偏少,夏暑冬寒,温差较大。受大气环流分布的制约表现为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年平均气温12.7度。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分布不均,7--9月份降雨占全年降雨量70%.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2750小时,日照率为60%,全年无霜期130—190天。项目区地处滹沱河流域南甸河支流,现有下观水库一座,水资源以地下水、降雨和库存水为主,较为丰富。项目区植被丰富,没有工矿企业,生态环境优良,适合核桃生长发育和散养鸡养殖,是绿色食品的理想生产基地。

  3、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条件较差。通往项目区的道路由天台山旅游路桃林村南向东,途径二队自然庄,止于东岭,全长4.5km,仍然是泥土路,宽2至4米不等,蜿蜒曲折,坎坷不平,拖拉机都难以通行,特别是每年三伏多雨季节,更是无法通行,经常断交。只有拓宽硬化,才能为立体农业建设奠定基础。二是电力较差。由于资金困难,项目区仅有照明电,没有动力电。只有架设动力电,才能为浇地、饲料加工等提供廉价动力。

  项目区资源丰富。一是丘陵地资源丰富。现有丘陵地900亩,沙土壤土质,有机质丰富,适合核桃树等果树生长。二是水资源丰富。项目区紧邻下观中型水库,该水库流域囊括天台山,面积达50平方公里,四季有水。只要修建扬水设施,就可以实现引水上岭,增产增收,造福于民。

  项目区产业结构以小麦玉米养猪等等传统种养业为主,收入较低,仅处于温饱状态。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行情相对底下、基础设施较差等诸多原因影响,农业效益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立体农业,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势在必行。

  4、项目区建设条件

  (1)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项目区距平山县县城22公里,距王坡乡政府所在地东王坡1公里,背靠天台山景区和藤龙山景区,有天台山旅游路、藤龙山旅游路和孟王出县路绕行,只要把项目区内道路宽开硬化,与上述公路对接,项目区就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而且所在王坡乡又是林业大乡、养殖大乡,东与灵寿县相靠,南有南甸、东王坡集贸市场相邻,西与西柏坡接壤,北与天台山藤龙山交界,辐射周边较多乡镇,人气、财气比较旺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项目区是建设立体农业发展优质种植业的有利区域。

  (2)自然资源丰富。项目区内有丘陵地900亩,沙土壤质,土地肥沃,只要加以开发利用,就可以成为抗旱防涝良田。同时,水资源丰富。项目区紧邻下观中型水库,四季有水。可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足够水源

  ——生态环境较好。项目区地处滹沱河流域南甸支流,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水质清淅,空气清洁,是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区域。

  ——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养殖和果树管理的多年历史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下观村是移民村,王坡乡对该村发展非常重视,明确了林业站、畜牧站、水利站等涉农部门支持该村的目标任务时间要求,已经形成了支持该村发展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的依据

  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项目,也是平山县县政府2010年工作重点,农业的模式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开发丘陵地,强化设施配套,发展林业养殖业循环经济,对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内的丘陵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由于交通、电力,资金等多方制约,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这不能不说是严重的浪费。加快移民村科学发展步伐,就必须要依托资源优势。开发丘陵地无疑是下观村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加大投入,尽快开发丘陵地,造福于民,既是下观村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党和政府关心移民群众的'具体表现。开发改造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项目规划设计

  1、设计标准

  (1)、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2)、项目区有明显区域范围,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整治,连片开发。

  (3)、项目区坚持岭水林牧路综合治理,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

  2、水电措施

  (1)、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扬水站、机房、管道、阀门、蓄水池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同时,修好排水系统,做到抗旱防涝。

  (2)、电力工程:架设动力电,配套机房、变压器等设施,满足扬水、饲料加工等电力需求。

  3、交通措施

  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水泥硬化,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牧产品运输,宽度3.5m以上。

  4、林业措施

  丘陵地开发要因地制宜,坚持岭水林牧路综合治理,便于机械作业和果树管理,工程以开水平沟、打鱼鳞坑为主,树种以核桃为主,苗林要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5、牧业措施

  立足于鸡粪还田鸡食昆虫相互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以核桃林为活动场地在东岭建设散养鸡基地。要按养殖场建设设计方案标准,充分考虑风向、排污和生产管理实际需要,搞好选址,建设鸡舍。

  6、科技措施

  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村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

  7、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开发,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高产高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架设动力电、宽开硬化道路、兴建水利设施,综合开发丘陵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2)、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核桃、散养鸡鸡蛋等绿色食品,并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

  (3)、发挥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把项目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全市移民村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四、建设内容

  1、水电措施:

  (1)、新建扬水站1座;

  (2)、新建机房1座;

  (3)、新建200立方米蓄水池4座;

  (4)、铺设管道20km;

  (5)、架设电力线路2.5km;

  (6)、新增100KV变压器1台套

  2、交通措施

  (1)宽开硬化主干路4.5㎞,设计路宽5m,厚20cm,水泥混凝土路面,建桥2座。

  (2)架桥2座。

  (3)新筑机耕路砂石路面2km;

  3、林业措施:开发丘陵地500亩,栽植植核桃树3万株。

  4、牧业措施:工程设计养殖规模10000只,占地320亩,其中建筑面积1000㎡。

  5、其他:建设办公室200平方米,仓库1000平方米

  五、投资概算及筹资措施

  1、投资概算: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420万元。

  其中:水电措施80万元;

  交通措施200万元;

  林业措施60万元;

  牧业措施50万元

  其他30万元;

  2、资金筹措:

  投资420万元,其中,申请移民专项资金380万元,村集体自筹30万元,群众以劳带资解决10万元

  六、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开发丘陵,发展核桃树3万棵,五年后,每棵结果至少5kg,年共计增收300万元。发展散养鸡1万只,每只鸡年产蛋至少10kg,年共计增收100万元,综上所述,项目实施后,合计可增收400万元,人均4万元。

  2、社会效益:

  ①项目实施后,可年产优质核桃150万kg;

  ②项目实施后,可年产散养鸡鸡蛋10万公斤;

  ③项目实施后,农业高新技术普及率将达100%,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④项目实施后,将促进当地绿色农业迅猛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⑤项目实施后,能带动当地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⑥项目实施后,由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机械的重复投资,节约发能耗,节约用水,降低农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7、项目实施后,极大的增加了广大移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资保障,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移民村的扶持和关怀。

  8项目实施后,可依托毗邻天台山景区、藤龙山景区的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吸引顾客,成为平山县的有一个亮丽景点。

  3、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由于农业综合开发,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状况。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七、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下观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由王坡乡人民政府有关涉农部门和下观村两委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工程施工和技术指导。

  2、监督机制:

  项目实施中,实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分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项目内部相互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和资金管理正常运转。

  3、保障措施:

  由项目管理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细化建设目标、内容、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农业项目建议书7

  一、总论

  1 、项目名称 :庐城镇朱墩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2 、项目内容:棚菜种植和棚体建设

  3、承办单位: 庐城镇朱墩村

  4、拟建地点:庐城镇朱墩村

  5、建设年限:2年

  6、概算投资:规划推广种植面积8亩,种子、种苗投资 4万元,建棚材料的购制和用工人员投资6万元,共计10万元。

  7、效益分析:2年收入为16万元左右。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蔬菜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人们保持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大棚蔬菜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的农民致富项目。庐城镇地处、县政府所在地,镇内常住人口近20万人之多,年蔬菜消耗量在4000万公斤以上,而目前,仅拥有各类蔬菜大棚20xx亩,蔬菜供应的缺口量较大。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蔬菜供应淡季,大部分蔬菜靠外调供应。急需生产自产“反季节”蔬菜才能满足淡季居民消费需要。新建20栋蔬菜大棚预计年产蔬菜8万公斤,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同时,本项目投资能有效地幅射和带动周边村发展高效农业,打造特色品牌,促进农民增收。

  2、建设条件分析:庐江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力高,耕性适宜,适种性广,保水、保肥性能较好,完全适宜蔬菜和其它农作物生长。且庐城水陆交通方便,合铜、军二、庐巢等干线公路贯穿全境,合九铁路和正在建设的沪蓉高速公路临镇而过。

  三、投资估算和主要建设内容

  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20栋,占地8亩。

  经测算建设1栋蔬菜大棚需投资5000元,其中,棚架及覆3000元,保温被1000元,灌溉设施1000元。

  20栋蔬菜大棚共需投资10万元。

  四、资金筹措

  采取拨付发展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与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筹措项目资金。总投资10万元中,其中县拨付项目资金5万元,自筹资金5万元。

  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建设1栋面积1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年产蔬菜0.4万公斤,按每公斤平均2元计算,年产值为1万元,去除成本年纯收入可达0.4万元。20栋蔬菜大棚年纯收入8万元,1.5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2、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能满足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保证市民吃上放心菜;广大村民能从中受益,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不仅可以为我村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而且将带动周边蔬菜产业链的发展,保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六、结论

  种植大棚蔬菜,必然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广阔,见效快,偿还期短,经营风险较小,项目实施后将产生较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种植大棚蔬菜项目是十分可行的好项目。

【农业项目建议书】相关文章:

【精华】农业项目建议书四篇06-21

农业项目建议书合集8篇06-21

【精华】农业项目建议书三篇06-10

农业项目建议书合集六篇06-11

【精华】农业项目建议书3篇06-14

关于农业项目建议书4篇05-29

农业项目建议书锦集7篇07-12

项目建议书11-18

项目建议书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