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锦集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明月”为主,编排了两首古诗,一篇散文和一篇记叙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体描写月亮,介绍月亮。《古诗二首》借月抒情,寄托了诗人对明月的赞美。散文《月迹》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回忆,充满童真童趣。《飞向月球》真实地再现了19xx年人类首次登月的过程。
学生分析:
学生对月亮有好奇感,在学文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通过多种形式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孩子们在哪里寻到月亮,并理解“月亮属于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3、自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的神秘面纱,激发对月球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奥秘,向宇宙进军的远大理想。
重点难点:
1、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是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诗句、文章内涵
1、《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古诗《暮江吟》)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
2、我这还有几首古诗的图画,咱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会背也可以站起来一起背。
(课件演示:游子吟,早发白帝城,清明,望庐山瀑布——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看来这首古诗有一定难度;想继续试试吗?)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得《暮江吟》——我来板书题目,请大家仔细看。(板书:暮江吟,请大家齐读课题)
3、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暮江吟”就表示歌咏傍晚江边的美景。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1、让我们快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
2、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评价:(指名3个学生)
字音读准了,看得出你已经有所收获;
读出了古诗的韵味;
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很高,个个读得好,还有谁想读?
3、看来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感兴趣了。那就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站起来大声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把这首诗美美得多读几遍。
4、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咱们一起解决。
——(课件变红字“残阳、瑟瑟、可怜)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最爱动脑筋;产生问题能解决的孩子更了不起。
(板书:残阳;为什么不说“照”而用“铺”呢;瑟瑟
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这么多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不问?大胆提出你的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吗?)
5、残阳——夕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看图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词。
6、就用这个方法来猜猜“瑟瑟”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细小的波纹,波峰受光多呈现红色,波谷受光少呈现碧色。你们看!(演示课件——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1-2句)邀请学生来读。
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当)——多么美的夜景啊!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想想看,“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你是结合第四句话读懂了“可怜”的意思)
7、想不想看看这般美景?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诗句畅所欲言)
(板书:江边残阳月夜美)
8、的确!这般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带着你们的想象,谁能读出它的美?
评价:(指名3—4个学生)
最后一句读得回味悠长;
他描绘的是第二句的景色;给你配上优美的音乐,想试试吗?
我听出你对这幅美景的喜爱——边读边想象画面是个好方法;
因为你能读懂,所以读出韵味来了。
9、如今诗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谓物是人非。欣赏着江边美景,我们也来当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阳美景让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诗一首……
语文教案 篇2
一、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作者介绍: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诋毁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家的世界观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从而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就明显地留下了庄子影响的痕迹。庄子散文洋恣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而苏轼散文也具有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的.气势,他的《前赤壁赋》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苏轼散文还在《孟子》、《战国策》以及贾谊、陆贽等人作品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论政、论史的散文,大多笔力雄健,有行云流水之势,因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代欧阳修领导的复兴古文运动的主将。
四、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五、简介“赋”和本文题解:
赋是汉代形成的文体。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性质,形式铺张扬厉、夸饰,有大量的描述。
汉初的赋,继承骚体传统,并逐渐向新赋转化。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文赋的形成。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体现了新体赋的成熟。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小赋。魏晋六朝赋朝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或律赋;接近散文的叫“文赋”。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览城西北的赤壁(又名赤鼻矶),对景抒情,前后写了两篇《赤壁赋》。本文是其中一篇。本文通过玩游赤壁时的所见所感及主客的不同见解,反映了作者由旷达到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苏轼身处逆境时超脱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这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诗化的,美文化了的哲学。文学是其形式,哲学是其灵魂。他将自己融会儒道、释哲学而形成的自由主义人生哲学通过优美的文学形式加以阐发,表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特质。
六、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七、内容结构: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语文教案 篇3
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生动想象的描写。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本课多媒体课件,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学生: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查找丰子恺的有关介绍:生平、人们对他的评价、代表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应采用以学生的自读为主,教师予以适当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宜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教学流程。具体如下安排:
1.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
2. 加强对课文的朗读练习,在朗读中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领会课文所表现的美。
3.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让学生回味童年的天真烂漫,并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体验对课文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用儿歌《影子》导入 ,学生齐读儿歌(多媒体出示)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
三.介绍作家作品
学生交流后师再补充(多媒体出示)
四.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内容(第一次先学后教)
1教师导学一:我们先请几位同学轮读课文,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
2.指定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的地方及时举手纠正。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词,并强调多音字及难写的字(多媒体出示),要求学生朗读两遍。
3.教师导学二:速读课文,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多媒体出示速读要求及提示)要求3分钟内完成。
提示:什么人干什么事?表现了什么?用“本文记叙了 表现了 ”的句式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记叙了几个孩子画竹影的游戏,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五.再读课文,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第二次先学后教)
1.教师过渡:课文写了“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多媒体出示教师导学三及示例)
a、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示例: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赏析:比喻,有生活感,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夕阳渐渐退去的景象。
b、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述理由,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准备班上交流。
2.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学情,并适当点拨。
3,学生班上交流,教师适当点评并引导学生明确。
六.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仿写能力。
请仿照课文中写景的方法,进行景物描写,至少写两句,4分钟内完成,小组内选出最佳者班上交流,比一比,看看谁写得最好。
七.教师小结
八.作业:(多媒体出示)
(一)必做作业:1.抄写生字词三到五遍
2.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写在作文本上,准备下节课交流。
(二)选做作业: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指导学习两 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听说过司马光的故事吗?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有一次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司、光。
二、整体感知
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字。
自由练习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学生质疑。
初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
自由练读,比一比哪些同学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指名读,评议中多功能指出学生的优点。,再评不足。
全班齐读。
四、认记生字
抽生字卡开火车认读。
交流。
五、学习第1自然段。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前的情景。
观察画面,想一想:花园里除了几个小朋友在玩,还有些什么?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画的旁边出示名子: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 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自由读读这一句,试试能不能背下来。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学生评读。
六、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写字姿势。
七、教学后记:学生会将园和圆混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经典教案07-18
优秀语文教案 小学教案语文05-11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写作教案11-03
语文《春》教案03-08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狼》教案03-18
语文试讲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