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09 08:10:1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语文教案范文汇编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语文教案范文汇编10篇

语文教案 篇1

  【单元教学设想】

  走进本单元:巧妙绝伦的中国石拱桥、风景如画的'苏州园林、宏大壮丽的故宫博物院、多姿多彩的桥世界、古色古香的屏艺术,美景无限;领略丰厚的文化内涵,感受多样的说明风格,探求独特的表达技巧,其乐无穷。

  学习本单元,要求:

  1.立足课内,衔接课外,丰富科学知识,陶冶爱国情操。

  2.观察说明对象,明确对象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把握文体特征。

  4.探究说明技巧,体会不同风格,激发写作兴趣。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留心身边的事物。

  2、培养主动与人交流的能力。

  3、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要清晰,有条理。

  教学过程

  1、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到过图片中的什么地方?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

  2、联系实际,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还去过什么地方”。再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3、小组选代表说一说,也可以合作表演。

  4、其他同学可以一下谁介绍得好,好在哪里。

  5、老师给予指导:如表达是否礼貌,是否清楚明白等等。

  综合学习活动语文学习趣味多(15--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

  2、通过学习活动,展现学生近期语文学习成果。

  3、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安排好活动准备工作。

  教学难点

  语言的通顺、完整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前几天老师告诉大家,期未了,我们要开个语文学习成果交流会。

  大家准备得怎么样了?好,这节课我们就开语文学习交流会,希把自己最好的表现展示出来。现在活动开始,从第一组开始,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

  待所有人都汇报表演后,根据评选细则评出各个奖项。

  2、作业:我们班要举办期未书法作品展,大家回去准备好作品。要求:用小方格纸写,书写正确。

  第十一单元测试题1(15--6)

  一、写笔顺

  浇()笔

  兆()笔

  专()笔

  以()笔

  斗()笔

  二、比一比组词

  晓()玩()专()以()

  浇()完()去()从()

  三、填空

  1、“何”字是()结构的字,去掉“亻”是()字。

  2、“斗”字是()结构的字,它是一个多音字,读音分别是()()。

  3、“原”是()

  4、结构的字,共()笔写成,组词是()()。

  四、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立+()=()()尧+()=()()

  牙+()=()()兆+()=()()

  木+()=()()元+()=()()

  五、按原文填空

  1、煮过的花籽怎么会()()、抽枝、()()呢?

  2、我要找一个()()的孩子当国王。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准备:鲸进化的图片,和VCD;投影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须鲸、齿鲸)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学习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作者一上来就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体形大)

  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说明鲸的体形大的?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归纳说明方法并指导朗读。

  过渡: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

  (二)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

  2、生自学。

  3、汇报交流:哪组先来说,你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

  吃食

  (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体会到鲸吃食有什么特点?(食量大)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男女生读课文。

  呼吸

  (1)鲸呼吸时有什么特点?(用肺,喷水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

  (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4)师引读。

  睡觉

  (1)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

  (2)出示鲸的图片,指明上台摆败看。

  (3)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长

  (1)通过这一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齐读课文。

  (三)学习进化过程

  你们知道吗?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出示鲸的进化图片,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

  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指导朗读。

  默读全文:说说为什么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四、片段练习

  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了鲸的体形、进化、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不少知识,如果你是鲸,最想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知识。

  我们就来写一写

  投影出示:

  鲸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鲸,来自大海深处。

  从你所收集的资料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学生练笔。

  出示学生作品,集体评讲。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掌握“痴想、隐秘、铁青……”等词语;

  2、逐步掌握阅读诗歌的技巧,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3、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海”与“山”的含义;

  4、通过讨论,明白关键句及优美句的含义与运用;

  情感与价值目标:

  5、培养学生战胜困难,勇于追寻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点:

  阅读,从读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讨论,讨论的方法与过程都是作为第一节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隔着山的景象。那么,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这首诗,去感悟梦想与追梦。

  二、新授

  (一)夯实基础

  1、字词过关

  默读课文,给“读一读,写一写”注音,并选一个词造句。

  痴(chī)想 隐(yǐn)秘 铁(tiě)青 凝(níng)成

  诱惑(huò) 喧(xuān)腾 一瞬(shun)间

  (抽生念读,集体订正并齐读,抽生2—3人念读造的句。)

  2、知人论世

  每读一篇文章,每学一篇课文,我们都应该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这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对作者的尊重。那我们来了解一下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

  (不要求学生识记,只作宣读了解,而且让学生明确,只要知道王家新是一位当代作家即可,不必强行去记简历,今后的类似亦是如此。)

  作者又是怎样看他的这一首诗的呢?请同学们翻到书第5页,我们一齐读一读。

  (二)研读文本

  1、范读课文(可以是听录音)

  2、自行练读(可个人斟酌朗读,也可小组内相互听读)

  3、抽生阅读

  4、研讨问题(小组讨论,并根据情况各小组分摊小题,提高效率,不必面面俱到)

  ①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②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③“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④“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⑤“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⑥“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明确:

  ①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②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③“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④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⑤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⑥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5、回顾课文,齐读。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和讨论,现在我想大家都知道“山”不只是那座山了,“海”也不只是那片海了吧!那么,诗中的“海”与“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抽生回答,且为中下生。)

  明确: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全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由老师引申完成的中心思想)

  2、作业本作业,练习习题二。(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

  3、拔高作业,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三、小结

  同学们,相信你们心目中也有一片海,但却也隔着一座座山,只要我们鼓起勇气,翻过那一座座山,一定会见到那一片海的。相信自己,勇往直前!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生初读课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回忆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3.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填表。举例:

  (二)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本课多音字比较多,要注意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海参”的“参”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shēn”,不要读成“cān”。

  “划动”的“划”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huá”,不要读成“huà”。

  “必将”的“将”是多音字,课文中应读作“jiāng”,不要读成“jiàng”。

  “有趣”的“趣”应读作“qù”,不要读成“qū”。

  “瑰丽”的“瑰”应读作“guì”,不要读成“guī”。

  也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3.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刺”是左右结构,左边中间没有一横,不要写成“束”。

  “饶”是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多写一点。

  “趣”是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

  4.可采用识别同音、形近字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例:

  拣()积()义()划()

  捡()集()意()画()

  防()哨()饶()料()

  纺()稍()浇()科()

  (三)理解词义: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以“饶”字为例。“饶”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富饶”。教师引导学生把“饶”字作为带点字,查字典选择字义。“饶”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富足、多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学生便可从中悟出富饶的意思是形容物产很多很丰富。

  (2)小结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3)出示词语,让学生作巩固练习。

  蠕动——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联系课文内容,指海参没有脚,靠肌肉收缩行动,因此是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

  庞大——极大。课文中海龟很大,一般都在上百公斤。

  威武——威风,勇猛的样子。

  五光十色——色彩繁多,鲜艳,明亮。

  瑰丽无比——奇特的'美,没有什么好相比。

  千奇百怪——指贝壳的形状各式各样。

  (四)介绍西沙群岛。

  1.介绍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在海南岛南330公里。有宣德、永乐两岛群和其他岛礁。主要岛屿有永兴岛、赵述岛、珊瑚岛、甘泉岛、中建岛、东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鸟粪、海参、海龟等。每到鱼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2.出示图片或标本让学生观看。

  (五)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熟悉生字、新词。

  (六)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阅读课文1~6自然段,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词句,进而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复习。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思考:本段共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1句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第2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3.出示地图。

  (1)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西沙群岛,弄清西沙群岛所在的地理位置。

  (2)讨论什么是“海防前哨”?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哨”是巡逻、侦察、警戒防守的岗位。西沙群岛地处祖国的最南端,在海防中处于前哨的地位,所以说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

  3.指名回答。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色、青色、绿色、淡绿色、杏黄色。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也有浅,所以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4.什么是“五光十色”?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

  “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明亮的意思。教师借助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意。让学生从中体会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丽,因此用“五光十色”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

  5.本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是怎样连接的?

  本段共有三句话,是围绕着“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句话的意思写的。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这三句话之间的关系。第1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一带海水的色彩;第2句具体讲海水的种种色彩;第3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高低不平有关。这三句话先讲结果,后讲原因,中间用“因为”连接起来,是因果关系的句式。

  6.出示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训练学生用因果句式说话。

  (1)因为西沙群岛的海底地形高低不平,所以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7.小结,联系上下文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

  (1)提问:刚才我们是怎样初步学习第2自然段的?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从中掌握用提问法读懂一段话。首先要知道本段有几句话?然后要知道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接着要弄清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最后要知道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归纳起来应做到四知道:

  一知道有几句

  二知道句意

  三知道怎样写

  四知道句间联系。

  8.用学法。

  让学生用归纳出的阅读一段话的方法,学习3~6自然段。

  (四)学习第3自然段。

  1.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阅读一段话的方法,自读第3自然段。

  2.教师用提问法检查自读情况。

  (1)本段有几句?

  学生答:(本段有三句话)

  (2)介绍了海底的哪几种动物?

  三句话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珊瑚、海参和大龙虾。

  (3)指名分句朗读,想一想这三句话是怎样介绍珊瑚、海参和大龙虾的?

  经过思考讨论,要让学生从中懂得这三句话是并列关系,“像绽开的花朵”、“像分枝的鹿角”形象地介绍了珊瑚的外形特点。“蠕动”、“划过来、划过去”准确地写出了海参和大龙虾的动态,再用“懒洋洋”和“威武”分别加以拟人化的描写,更使句子显得生动而逼真。

  (五)学习第4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用“‖”给本段分为三层。

  思考:每层的意思是什么?

  2.课堂讨论:

  本段的三层意思是怎样划分的?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

  要理解这段话,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本段的结构。第4自然段共有四句话。可按“先总述,后分述,再总结”的顺序,分为三层,第1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总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第2句采用排比的句式连用四个“有的”,具体介绍了海里的鱼的种类繁多。第3、4两句概括总结了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多,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形象地写出鱼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是说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作者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形容鱼多,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得恰当,而又形象。

  3.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2)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

  (3)________鱼多得________。

  (4)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________________。

  4.让学生借助填空练习,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六)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课堂讨论:这段话共有几句?介绍的是什么?

  这段话共有两句。分别介绍了西沙群岛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写贝壳数量多得“拣不完”,形状“千奇百怪”。写海龟多得“成群”,样子“庞大”、“有趣”,把它“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3.练习朗读。

  可采用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的方式进行,增加课堂练习的趣味性。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拟声词”在表达中的作用,并学着运用。

  2.积累富有哲理的名句,获得人生教益。

  3.把握写读后感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

  4.与同学交流看电影或看电视后的感受。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通读四个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感受。可去掉带点的词语对比体会。

  3.带点的词都是模拟声音的词语,读起来铿锵有声,句子更形象生动。再读读小女孩的话:句子里用上一些模拟声音的词语,显得生动形象。

  4.仿说几个句子。

  二、词语拾贝

  1.多种形式读成语。

  2.自主理解词义,再交流。

  3.说说从成语中你明白哪些哲理?

  4.自主记成语,学习运用。

  三、互动平台

  1.分角色读题中几个人的对话。

  2.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明白读书时“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可边读边批,也可写读后感。

  4.交流归纳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四、口语交际

  1.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革命影视片的内容或情节。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说具体、说生动。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从中学习别人好的表述方法。

  (3)能接收别人的建议,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好习惯。

  2.教学过程。

  (1)读题,明确要求。

  ①这次口语交际要讲哪些方面的内容?

  ②回忆印象最深的影片或电视。哪部印象最深?说一说。

  (2)交流,小组活动。

  ①自己打腹稿试讲。

  ②小组内个别交流,引发共同评议。

  ③针对组内交流情况,共同评议一部影片推荐到全班交流。适时引导介绍要具体、生动。

  (3)总结评议。

  五、习作百花园

  1.教学目标。

  (1)学习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重要内容。

  (2)能抓住感动的.一点,联系文章或生活实际谈感受。

  (3)能把自己读书的感受清楚地写下来。

  2.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在我们的学习中,许多课文令我们感动。哪些课文感动了你?

  如果我们读别人的文章只是走马观花地读,那还不算读。我们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会浮想联翩,会感慨万千……我们说这也是“读出了自己”。我们把这种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感想叫做读后感。

  (2)回忆“互动平台”学到的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内容,在你感兴趣或感触深的地方仔细阅读,把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认真思考,然后写下来。

  (3)指导写作。

  ①拟题。直接拟题:如读《七颗钻石》有感。

  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珍惜生活——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②老师可以在方法、结构上进行引导,给以帮助。(介、议、联、应)

  第一部分:介(简介原文主要内容,注意:一定要侧重与感点有关的主要内容,以便自然地引出下文的感想。)

  第二部分:议(用一两句话,对原文内容加以议论,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

  第三部分:联(具体联系你所了解的、听到的、看到的社会实际或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谈感想感受。)

  第四部分:应(总结照应开头的内容,再次强调感动的地方,总结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

  (4)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5)习作交流,互评,老师点评指导。

  (6)修改、抄写。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读全文,说说作者受到哪些感动?

  2.结合互动平台。引导学生讨论这篇读后感中作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受?

语文教案 篇7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具学具: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导读”部分,了解本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燕子”图让学生说说燕子的形状。

  2、出示插图,看图并引导叙述图意。

  ①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景色。

  ②观察近处空中的燕子。

  ③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

  四、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五、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用不同符号分别划出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和燕子的性情特点的句子。

  (2)、讨论解答。

  (3)、练习背诵。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图说说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理解“聚拢”、“像赶集似的”,体会写法。

  想想“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理解“生机”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感情朗读,想象画面。

  练习背诵

  3、图文对照理解3-4自然段

  出示画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观察飞行中的燕子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看图说说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观察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读读第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五线谱”、“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指名读比喻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练习背诵

  六、作业: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后记:

  1、学生对燕子外形描写接受较快。

  2、对课文学习感情浓厚,掌握了描写燕子外形的词语。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作者和妈妈对爸爸的关心和爱。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会认生字,会读生字并运用组词。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解对爸爸的关心和爱。

  教学难点:

  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妈妈看着我,我看着妈妈,笑了”

  教学流程:

  一、歌曲进入新课

  1、讲述:小朋友们,今天上这节课之前,教师先来播放一首歌曲:我的好妈妈。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2、听唱完了歌曲,大家知道这首歌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心爸爸的课文:(板书课题:轻轻地),齐读课题。

  二、自探提示,学习生字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生答)

  2、老师把同学们的问题归纳了一下,其中也有老师要问的问题,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件出示自探提示,指生读)

  3、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圈出会认字和和会写字,同桌之间认一认,考一考。

  4、学习生字:出示生字,指生领读,组词。(课件出示)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解疑合探

  1、同学们的生字学习的很好,认识了所有的生字宝宝,现在这些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它吗?自读课文,整体感悟。

  2、读了课文,谁能说一说本课中出现得最多的词语是什么?

  一生答道:轻轻地。

  3、让学生自然练读,注意将描写“我”和妈妈轻轻地做事场景的段落要轻轻地读。并划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学生划出有六个自然段。

  4、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说我和妈妈在很轻地做事。

  很多同学回答:一、二自然段说妈妈很轻很地做事,四、五自然段说“我”很轻很轻地做事。

  5、哪位同学来读一下一、二自然段?(听生朗读)说说妈妈在这一段中在很轻很轻地做什么事?(将学生的回答板书)

  6、哪位同学再来读一读第四、五自然段(听生朗读),再说一说“我”在很轻很轻地做什么事?

  一生回答:也是穿衣、走路、开门说话。

  7、那么,大家都知道“我”和妈妈在早上做任何事都很轻很轻

  地,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怕打扰影响谁?你从哪知道的呢?

  学生回答:从第三自然段,因为爸爸上夜班。

  8、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9、“我”和妈妈这样轻轻地做事,没打扰爸爸的美梦,心里是不是很高兴,妈妈和“我是不是有默契,会会心一笑呢?请大家一起来读一最后一自然段,体会妈妈和“我”高兴的心情。

  10、朗读接力赛。(让六个学生一个读一段,比一比谁读得好) 四、质疑再探。

  课文我们已经学习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生问,解答)

  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你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的时候想休息了,你会怎么做呢?(生答)

  五、巩固练习

  你学完了课文,能回答老师的这些练习题吗?(课件出示练习题)

  六、总结

  你学完了本课,有哪些收获呢?(生谈收获)

  回到家里,仔细观察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情况,想想他们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做个体贴、关心、爱护长辈的人。

  《轻轻地》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写的是妈妈和“我”起床了,看到睡得正香的爸爸,我们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短短几句话,把家庭的温馨、亲情的关怀这一感人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教学中,我摒弃了支离破碎的分析和喋喋不休的串讲,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充分品读文本,充分体验情感方面。通过“课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什么?”为线索,引导学生细读,品读,将作者的意图渗入潜意识之中,使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达到理解。。学生都感悟到了“我”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轻地开门、轻轻地说话都是对爸爸的关心和体贴,明白了从小就要学会关怀,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4.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5.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展示

  二、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遂(suì)寝(qǐn)藻(zǎo)荇(xìng)

  三、跟随课件朗读课文,纠正重点词语(投影)欣然:高兴地念:思考、想到相与:一起遂与外人间隔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遂至承天寺盖竹柏影也但闻屏障中尺一响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二、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研习课文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

  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地点:承天寺中庭人物:“我”和张怀民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绘景修辞作用特点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皎洁、澄清、透明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板书设计

  6、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7、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8、能力迁移:看图写景抒情。

  9、作业课件展示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寄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珍爱自然。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写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故事,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歌曲欣赏:《好大一棵树》。

  2.导语:穿行于浓阴之下,阵阵清风沁人心脾。在浓阴下无忧无虑嬉戏的日子成了我们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人在大自然中,原来是可以那样的物我相亲,自由自在,但是这一切在慢慢离我们远去。有那么一棵曾经庇护人类却被人类屠杀的大树深深触动了作家王鼎钧的心灵。就让我们去听一听《那树》的故事吧。

  二、初读感知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深切关注那树的命运,看看那树的一生有怎样的经历?

  2.有人为那树的故事配了几幅图片,请选择其中的一幅配一点文字。

  出示几幅图片,学生任意选择一图配字。

  3.师交流自己所配字。

  (1)早期的树:长在泥泞的马路边,佝偻、老态,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霉黑潮湿的树皮层,隆起的筋,纵裂的纹,树身像铁铸就;面对台风,屹立不动;炎热夏天,撑开绿阴;给鸟儿栖息之所,给情侣以温馨,不断伸展,滋润土地。

  (2)近期的树:斗转星移,人们在树的附近架起了电线,铺起了柏油路,盖起了高楼,那树似乎有些碍事,有人开始质疑这颗树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那树一声不响,仍然释放着诗意的绿色。

  (3)现在的树:后来由于一个醉汉撞到树上死了,交通专家给树判了死刑,在一个夜里树被从踝骨锯掉,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三、深入课文,感受那树的形象

  1.那树的不平凡的经历在我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在我们的心中,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朗读课文。

  那是一棵 的树,因为课文第 段中这样说“ ”。(或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理由。)

  老师提示:

  (1)从树的环境方面概括

  (2)从树的外形方面概括

  (3)从树的品格方面概括

  (4)从树的遭遇方面概括

  (5)从作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6)从读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7)从树的作用方面概括

  2.教师展示生字词,帮助阅读。

  佝偻(gōu lóu):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倒坍(tān):倒塌。

  萌庇(yìn 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踝(huái)骨: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虬(qiú)须:卷曲的胡子。这里指树根。

  周道如砥(dǐ):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3.学生交流

  4.教师交流

  ★有着坚固而稳定身躯的奇特的大树::它老态、佝偻、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有霉黑潮湿的树皮。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自身像生铁铸就。

  ★对人类大有功德的大树: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炎热的夏,送来阴凉和清静;蒙胧的夜晚,送给情人温馨的感觉;它扩张着阴庇的面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总之,大树是人类的守护神。

  ★有着无私奉献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品性的大树。因为当大树的生存受到威胁,身处逆境时,它仍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

  ★有爱心的大树: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告诉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一种爱心。

  ★让作者心痛的大树:作者对大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大树倒地,让作者的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5.过渡:那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茂盛繁密;那树,是人类的朋友,给我们浓浓的绿阴、心神的慰藉。这样的大树让人肃然起敬,让我们用赞叹的语气来读——那树啊!那那里是树,那是人类的守护神!

  6.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棵大树的?

  ◆以老太太为代表的普通人,诸如清道妇。

  ◆还有蚂蚁。

  ◆千万别忘记还有作者。

  7.这位人类的守护神就这样被人类屠杀,无情的人类就这样对待曾经给过自己无数帮助的友人,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啊!请大家用痛苦的语气来读——好树哟!

  四、拓展

  1.好树不幸的遭遇震撼着我们,在你我的心中一定有好多的话想说。想对那树说,想对交通专家说,想对蚂蚁说,想对作者说。

  交通专家,我好想对你说:

  那树,我好想对你说:

  作者,我好想对你说:

  清道妇,我好想对你说:

  蚂蚁,我好想对你说:

  2.角色转换,写出几句心里的话。

  (A)想象蚂蚁王国参加葬礼的场面,蚂蚁和树互相倾诉了什么?

  (B)如果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的倒下,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吗?

  3.交流

  五、结束语

  好想用言语感动一棵树,让风见证往事,历历在心头……

  我相信:“人类以他最杰出的才智,最艰辛的奋斗,最漫长的过程,冲出洪荒,紧握文明,难道现在后悔了吗?不,我们决不后悔!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的文明,不是否定文明。”

  我相信:人类完全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只是要看我们怎么走。

  让我们一起向世界宣告:留住绿色,留住地球,留住未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备课教案01-21

语文天地教案06-17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社戏的教案08-27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荷花》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