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合集1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了解课文从两个方面抓住特点来描写故乡的杨梅,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3.口语训练:做一名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为自己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家乡的特产,会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
教学策略:课前让学生充分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著名水果产地;观察中国地图,初步感知水果及我国著名特产的主产省份;收集四川特产的详细资料,拟定简要的特产介绍。
教学准备:
教师:中国地图、投影仪、特产实物。
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音乐《羊肉串》)
同学们,听着这耳熟能详的音乐,老师的心恨不得长上翅膀飞到祖国西北边陲新疆去一饱口服了。这首歌里唱的美食是什么呢?对啦,烤羊肉串可是新疆的一大特产呢。
(课件揭题,出示课题特产)
请用字义合成法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特产”这个词的意思的?
生:(纷纷说自己理解的“特产”含义)
是的,特,特有的、特别著名的;产,产品。特产就是某地或某国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
二、初识中国行政区划图,感知特产和产地。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幅员辽阔,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各个地区都有丰富的特产。古人说做学问的人要想学有所成,不仅要“读破万卷书”,还要“行遍万里路”。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次充实的“祖国特产之旅”,去了解祖国丰富的特产和他们的产地吧!
请看,这水果是?(课件葡萄)生:
请你说出葡萄产地。生:
是的,葡萄的产地在新疆。想想看,要表达这个意思,还可以怎么说呢?
新疆葡萄的美名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甚至在国际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要表达这样的意思,我们还可以说
新疆的葡萄驰名中外;新疆的葡萄享誉全球;新疆的葡萄甲天下……
(板书:盛产、出产、驰名中外、享誉全球、甲天下……)
让我们读读这些词语,记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用上它们哟!
那,请用上刚才学过的词语来说说这三种特产的产地吧!
孩子们真会学习,一下子就学会了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上不同的词语,让我们的语言更丰富、更多样化。
三、水果和其最有名的产地。
刚才我们看到的葡萄和椰子都是水果类特产,就让我们的特产之旅从水果开始吧。请你把这些水果和它们的产地连起来,并在地图上指出它们的产地。
(课件:水果产地大巡游)
哪位小朋友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同学们都连对了吗?咱们祖国的特产可不只水果美名远扬呢!为了在这趟特产之旅中更高效的采购到祖国的特产,我们快分小组分类拟写特产采购清单!小组成员合作,填写下你们要采购的特产名。
(课件生分组填写) (汇报:我们小组采购的是类的特产,这类特产有:)同学们拟写的采购清单不仅正确而且还很详细。
看,丁丁也为这次采购拟写了清单,可是粗心的他在清单中出现了不同类的特产,你能帮他找出来,并说说这个特产是哪一类的吗?
生:汇报,师相机引导。
别看这分类事小看似简单,它可还是一门学问呢,就叫“分类学”,这门科学有利于我们更系统化地学习各类知识。
咱们是读书人,先来详细地了解一下我们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书写工具: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吧。四宝中最有名的就是:(指名读)
比一比这三宝的产地名称,你发现:?
在丁丁的水果类中,有我最喜欢吃这两样水果,
哈密瓜和水蜜桃,看看大屏幕,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生回答:密和蜜)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哈密”是地名,所以此地出产的甜瓜就被称为“哈密瓜”啦!而水价含量最高,吃起来甜如蜜的这种桃子就被称为“水蜜桃”了。)
看吧,我们特产名称的起源还是特别有意思的,大部份体现了汉语的构词规律。比如(课件)“哈密瓜”“雅鱼”等就是以地产地地名命名的,“丝绸”“铁画”等就是以材质命名的,“鸭梨”“人参”等就是以形状命名的。听起来很有趣吧,课后你们如果有兴趣也可多多去探寻这些文字中的秘密吧!
四、了解特产的产地
不知不觉中,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特产,那你们了解这些特产的产地吗?和同桌交流你们收集到的资料,说说下列特产的著名产地吧!
这丝绸的产地“浙江”“江苏”,让我想起一句古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以苏杭代表的江南地区,素有中国“鱼米之乡”的美誉。来听听这首歌唱《江南》的乐曲吧,边听边想,你能从歌曲中找到多少江南的特产呢:
这首乐曲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江南的特产,还为我们描绘了江南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那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的漫天莲叶会不会又让你想到了另外一首赞美莲的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美景无限的江南荷塘里,还出产一种美味无比的鲈鱼,来,读读这首诗,感觉当时人们对鲈鱼的`追捧热情吧!(课件)时至今日,鲈鱼依旧位列“中国四大名鱼”之首!只是,我们在享受美味时,可不能忘记了正是因为有了捕鱼人艰辛的劳动才有我们的美味佳肴啊!来,带着我们对劳动人民的钦佩与尊敬之情再读读这首诗!
你们读得真是声情并茂,不知道会不会背了呢?试试吧!
同学们知道吧,我们还认识一位唐朝大诗人张志和,他流连鳜鱼美味,在斜风细雨中垂钓江中不愿归家。你知道这是哪首诗吗?
生:《渔歌子唐张志和》
五、介绍家乡的特产。
这江南真是个好地方,令人神往。我们家乡四川同样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特产也不少。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个四川人而感到——骄傲。
好,就请你自豪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四川有些什么特产吧!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深深地感到,无论哪种特产,都是靠劳动获得的。劳动既是艰辛的,但也是快乐的。你们在收集这些特产资料的过程中也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收集资料的呢?
生:看书、同学之间介绍、看电视、上网、旅游、看广告、看商店字号。
在这里,我特别要提到两位同学,他们是亲身实践去收集了相关资料。
一位是王梓润小朋友,他为了更好地完成资料收集作业,特意去特产专卖店做了详细地调查与统计;另一位是王熙锐小朋友,她为了更真切地了解青城茶的相关知识,利用清明假期去实地采摘了茶,还参观了茶厂,真正感受了学习的乐趣,学到了丰富的知识。
看来,我们不仅仅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学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也不少呢!所以,从今以后,我们探索的目光要投向更高远的天空,我们实践的脚步要迈向更广阔的天地。苏轼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用自己的学习行动为我们的知道海洋注放更多的“活水”吧。
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抓住主要特点写出自己的“自画像”。
2、能够选择突出特点的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形象。
3、写完后,与同伴和家人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聊聊“自画像”:同学们,什么是“自画像”?就是自己画自己。你有给自己画过像吗?自画像能画什么呢?外貌、衣着、神态、动作,最主要的是体现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
2、假如我们班新来了一位老师,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那就需要我们来介绍自己,前面的口语交际我们学着做了自我介绍,那这节课我们便来试着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写一篇习作。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在介绍自己时,都要注意什么呢?外貌特点,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
二、认识不一样的自己。
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选独特的人物特点来写。
1、外貌特点。
出示优秀片段,启发引领。
说说自己的外貌。一位同学上台描述,其他同学点评、提意见。身材、长相、衣着,抓住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介绍,不要面面俱到,典型特点的描写要生动。
2、性格特点。
想让自己的介绍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便离不开具体生动的事例,以此来突出性格特点。
通过具体事例,抓住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把自己的.特点写具体。
学生写片段,教师巡视指导。
写后,交流片段,师生共同点评修改。
3、爱好特长,优点缺点。
介绍自己时,为了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还可以介绍哪些情况呢?
可以介绍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说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同桌间交流。
三、明确要求,指导习作。
出示要求:介绍时,抓住人物的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运用最典型的事例表现特点,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好后和同伴交流,根据同伴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
交流课前积累的相关的优秀词句。
动笔完成自己的“自画像”。写好后可以和同伴互相读一读并提意见,进行修改。
四、点评习作。
我们来对照习作要求,看看同学们的作文能得几颗星呢?自评。
小组内互相交换阅读,互评。
全班交流,投影出示学生的优秀习作。
评价:文章写出了自己的哪些特点?运用什么事例来表现这些特点?你觉得这里举的事例怎么样?哪里写得好?好在哪儿?
出示病句较多的习作,共同讨论如何修改。全班讲评,提出修改理由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交流,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像,哪些地方写得不像,再根据他们的建议改一改。
板书设计
我的“自画像”
抓突出特点
举典型事例
教学反思
1、本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自我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我的‘自画像’”习作练习,主要引导学生抓住突出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运用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将人物写具体。通过片段赏析引领、积累活学活用、病句共同修改等方式完成佳作。
2、习作中,外貌描写部分还是有面面俱到、特点不突出的现象。可以在课堂上抓住外貌描写进行着力,片段介绍后,玩“猜猜看”,看能不能猜出写的是谁,有没有抓住其与众不同的突出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读通读顺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
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3.梳理文章脉络。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
(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时候有一个怎样的观点?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体会。(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思考,朗读)
(1)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因为父亲不准“我”动手表,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才根据蝉叫和虫鸣顺理成章地推断出表里有个生物。由此可以看出“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是那样善观察、勤思考,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说明了“我”对表的好奇程度很深,一心想把表里的生物找出来看一看,从中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对事物充满探索精神的孩子。)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我”对表十分好奇,好奇心即将得到满足,自然心情激动。)
(4)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
(因为“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心里得到了满足,有一种自豪感。)
(5)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作者自认为发现真理后高兴地四处炫耀,唯恐别人不知道,这样写,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
3.通过观察表里的生物,“我”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我”对表里的声音产生了强烈的,甚至认为它很;看到表里的世界后特别;后来被父亲说的表内有蜇人的小蝎子的话;弄清事情缘由后有一种极大的。
三、总结全文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2.你有过类似“我”小时候的这种经历吗?给同学们讲讲。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板书]
16.表里的生物
猜测——表里的生物
证实——自己的猜测——愉快
逢人便讲——父亲的话
天真可爱求知欲强
[教学反思]
我主要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生动、想象丰富的写作特点。我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体会文中的作者小时候是一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究精神的孩子。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不足之处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太过关注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改正这一点。
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文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有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难点
着力指导学生感悟人物对话。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演示、体验,从而感悟任务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
《爱因斯坦与小姑娘》课文朗读磁带、爱因斯坦的.画像、课文插图投影、生字投影片、有关文字投影片 、学生收集有关爱因斯坦的材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初读课文,精读课文第一段。
教学步骤
一、交流材料,揭示课题
1、出示爱因斯坦的画像
2、板书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姑娘
交流收集的有关爱因斯坦的材料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三、再读课文抓住明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联系全文体会人物语言的含义,感知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课文分别写了小姑娘与爱因斯坦几次相遇
说说课文的段落和各段内容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段
三、总结全文
思考:爱因斯坦是不是“伟人”?为什么?
他不把时间花在穿戴、布置房间和收拾东西上,而把精力放在搞科学研究上。
四、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人小组选读表演一段内容。完成课后习题4。补充习题。
小学语文教案5
设计理念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第一课时教学紧紧围绕“读好书、写好字”两大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将识、读、写结合,让学生学出乐趣,学出信心。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新偏旁“风字旁”和“衣字旁”,写好“飘”、“装”这两个生字。
★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能了解课文大意,让学生感受到水乡秀丽的风光,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难点
写好“飘”、“装”这两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路,激趣导入。
师:还记得《江南》这首诗吗?(生背)《江南》是一首描写水乡风光的诗歌。今天,我们要伴着另一首《水乡歌》去水乡尽情地游玩,高兴吗?(生答)
1、板书课题:水乡歌
2、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瞧,游览水乡的小船来了!(课件)在上船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水乡。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30页,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师: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船票,如果你们和船票上的字词宝宝交上朋友,就能上船了。
(1)带拼音认读生字词。
①学生自己练读。
②指名读,相机正音。
(2)去拼音认读生字词。
(3)打乱顺序认读生字词。
(4)相机出示难读的句子读通顺。
(5)学习生字。
①用“摘果子”的'游戏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②指导学习“飘”、“装”这两个生字。a、认识新偏旁“风字旁”和“衣字旁”。b、请学生说写时要注意什么。c、生跟课件书空生字,教师范写,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d、小组拿出预习时写的生字互查、互评,再次书写,师展示点评。
3、把生字词放到课文里再读。
三、读顺课文,整体感知。
师:生字词同学们掌握得不错,现在我们可以上船去游览水乡啦!
1、(放课件:水乡景观)
学生看后,师:水乡怎么样?(生答)板书:美。默读课文,边读边找看水乡美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把相应的词语圈出来。(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水多、船多、歌多。)
2、师:在诗歌里我们称自然段为小节,看看《水乡歌》有几个小节?(三个),请标出来。每个小节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句子,你找到了吗?这个句子后面是个什么符号?(认识问号)谁来把这句话读好呢?(指导生读)
3、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读一读。(生个别读,比赛读,师生一起读)
四、拓展作业。
这首诗歌很好记,同学们回去可以尝试背诵你喜欢的小节,也可以收集关于水乡的图片欣赏一下。
板书:水多
水乡歌船多美
歌多
小学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2、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认知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3、理解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策略】:
1、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本设计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自读自悟,避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学会读书。
2、设计富有启以性的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3、注重培养朗读能力,从中真切地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增强语感,以声传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孩子们快乐地生活和学习的片断,在班里形成欢乐轻松的氛围,接着转移注意力: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许多孩子却仍然饱受战争之苦:他们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有的孩子甚至被夺去了亲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2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感受一下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解读课题,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习愿望。如: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了什么呼声?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封信的内容。
三、泛读课文,扫除生僻字,了解大意。
1、读文识字
(1)浏览课文,画出带有生僻字或不懂其意义的词语,借助课后拼音和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轻声读生字,小组内互相纠正。
(3)做游戏加强对生字的认识。
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请两个同学走上讲台并列站着,由老师抽读生字,这两个学生抢着揭下该生字卡片,揭得越快越多者为胜,奖红花一朵。(此游戏可反复进行几次,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4)全班交流,分享记生字的好方法。
由学生自由举手发言,谈自己记住哪个字,采用什么方法记。教师小结。
2、扫除生词。
由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小组讨论,再不懂则交由全班讨论。教师从旁指导。
义:卓越;杰出的,有才能的。
京质:指人的综合素养。
灵柩:装进了死者的棺材。
呼吁:呼求援助、支持、同情等。
丧钟;教堂为教徒死亡敲的钟。比喻死亡或灭亡的信号。本文指
让战争停止的信号。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次通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答案要点: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同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信,信个用极富
情感的语言呼出了自己的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4、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详细剖析。
请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内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在黑板上板书其中较重要的问题。点拔: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许多问题都提得非常好!老师听到许多同学都在讨论黑板上的这几个问题,现在老师请大家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是怎样理解的。谁来说说看?
板书:
1、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反映了他的什么愿望?
2、第四自然段连用了四个“听见了”,有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小作者的爸爸是怎样的人?
预设答案要点:
1、因为“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小作者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花永驻人间。因而写了这封信。
2、这是作者的想象,四个连续的“听见了”,构成一个排比句,气势宏大,激情澎湃,充满感召力,表达了小作者呼唤和平,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
3、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之花”,但和平环境还不稳固,还不持久,所以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
51年前即1945年(写时是1996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把法西斯战争的胜。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从那以后,人们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永远留在人间。但是事实并不随人意,近必十年来,局部战争动荡,战争不断,人民饱受苦难。因而说“世界并不太平”。
迁移:同学们平时有关注社会和国家大事吗?有谁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还“弥漫着硝烟”?
4、(1)启示:读了这封信,有个人物一定给了大家深刻的印象,他就是作者的爸爸。想想加利是怎样评价爸爸的?上飞机前爸爸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说明了什么?
爸爸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是一位保护和平的战士。
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我回来了,一定送你一顶蓝盔”,说明他是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父亲.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说明爸爸是个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说明爸爸是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
过渡:一位捍卫和平的战士,一人才华横溢和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怎样把作者的真实情感读出来?
五、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小作者,用真情实感把课文齐读一遍。
读后:师:读的时候,你一定遇到了不少困难吧?经过努力,你读好了吗?谁愿意把你认为最感人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让我们来评评。
2、播放朗读录音,从中体会信中流露出的情绪。
听了朗读录音后,大家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讨论一下,重点句该怎么读,如何读出作者的感情。
点拔: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缅怀”这一感情基调,与作者一起倾诉,怀念,同悲、同恨。
“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自豪的语气。
“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充满信心,语气坚定。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悲痛沉重的语气。
三个“和平”----重读,表达强烈的感情。
师:让我们与小作者一同呐喊,一同呼吁,请大家带着我们刚所说的感情把课文齐读一遍。
六、升华主题,巧妙延伸。(发挥学生合理的想象,培养想象能力和即兴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讨论:
1、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该做什么?
2、在作者心目中,明天的世界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七、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同时展示《世界呼唤和平》之后的幻灯片,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和平生活的珍贵,升华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
本课程在乐声中结束。
小学语文教案7
教学目的:
1.了解通讯的特点
2.说明文和记叙文作比较
教学方法:
注意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和交叉。
从本文写作目的,记叙的完整性与比重,描写的程度等方面同第一课作比较;将本文某些代表性段落改写成说明文,达到更鲜明直接的比较目的,对于交叉,可重点分析几个代表性段落,摘取说明部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预习作业:思考题
(1)本文里有哪些记叙成分?
(2)本文与《中国石拱桥》的不同表现在哪?
生词注意
匝道(zā) 翌日(yì) 迥导(jiǒng) 鸟瞰(kàn) 湍急(tuān)
老妪(yù) 并行不悖(bèi) 疏浚(jùn) 矗立(chù)
徜徉(dnáng)(yáng) 茴蓿(mù)(xu) 豁亮(huò)
俨然(yǎn) 姹紫嫣红(chà)(yān) 惬意(qiè)
栓塞(shuān)(sè) 偃旗息鼓(yǎn)
文学常识:通讯是新闻体裁,一般是记叙文,用叙述描写等多种方法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通讯必须真实、详细、生动、文学色彩较浅。
课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记事的通讯,它报道了北京立交桥的修建和建成后的情景,在给本文划分段落时,我们要思考以下问题:
(1)“立交桥”这个名词最先出现于哪一节?(3节)
(2)课文介绍立交桥时,先用什么顺序?从第几段起改换了记述顺序?(先以时间为顺序,从10节后改成空间顺序)
(4)从哪段开始是回顾立交桥出现之前的情景?(15节)
(3)哪些段落是带总结性的段落?
(8节,从时间上总括上面几段,介绍建桥速度和数量,9节、14节,从空间上总括,介绍立交桥的.造型姿态)
(5)从第几段开始又说起立交桥了?(17节)
弄清了上面几个问题,我们就给课文找出了几个分界处,那就是:2、3节之间;8、9节之间;14、15节之间;16、17节之间。
是不是就应当以这四个分界处将课文分为五部分?若不是该如何合并划分呢?(见书)
(一)十年中北京立交桥飞速发展的情况。
(二)北京立交桥的多姿多彩。
(三)北京立交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案8
【教学目的】
1、品味本文用独特的手法勾勒的黄山美景,明确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2、领略本文华美如诗的语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领会“只有勇于攀登、探索的人才能征服自然、创造自然”的主旨。
【教学重点】
1、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展示黄山“奇”“美”“险”“峻”的特点。
2、结合多种表达方式,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准确提炼文章主旨,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赏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展示黄山图片以及“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引入对黄山的介绍:
黄山,古称黟(yī)山,唐朝改名黄山(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山修身炼丹,黄山因此得名)。在今安徽省歙县、太平、休宁、黟县之间,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刚毅挺拔;烟云翻飞缥缈,波澜起伏,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维妙维肖;温泉终年喷涌,无色无臭,可饮可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兼具“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凉”,无怪明代徐宏祖赞誉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历代文人学者多来此游览,并留下了诸多名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黄山记》更是独特的一篇。
二、作者简介:
徐迟(1914~1996)浙江省天兴人。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原名徐高寿。他前期作品有诗集《二十岁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写有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1978年写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献给全国科学大会的厚礼。
三、通读全文,把握生字词。
词语:
煞费苦心:辛辛苦苦地费尽心思。
皖:安徽的别称。
悭吝: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
糗(qiǔ):干粮。
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卓绝:超过一切,达到极点。
狭仄(zè):狭窄。
诡奇:奇异。
摺(折)皱:折缝。
载(沉载浮):又。
四、参照阅读提示,讨论概括各部分写作的主要内容。
明确:(内容大意)第一部分:大自然精心安排黄山胜景(介绍黄山的概况);
第二部分:回顾古人攀登黄山的历史;
第三部分:记叙从温泉宾馆至天都峰顶的历程;
第四部分:在天都峰顶所见的奇观。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1、认真研读前三部分,思考作者为何这样写?(对照课后练习一)
2、为什么作者要写黄山的攀登史,有何用意,找出关键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课文主要内容。
二、研读前三部分。
(一)阅读第一部分,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2.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3.找出这一部分写出的`词语,用一个字来概括黄山的特点。
4.作者写大自然对黄山的“赏赐”,列举了云、松、音乐鸟、灵芝、肉芝和摄身光等,这是黄山所特有的,因而就突出了黄山风景的______。
提示: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小学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感知春天的自然特征和美丽景色,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轻轻细细、飘飘洒洒、暖、、探出头”等词语。
3.能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描写春天气候特征的词句。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描写春天气候特征的词句,学会其中生字。
教学难点:能读懂课文各小节句子的意思。利用课文提供的叙述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课题渗透: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歌曲磁带、课件
课时安排: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刚才同学们唱的这首歌叫什么?指名答
2、出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问:课文中的.春天在哪里呢?边听边想—自由答
2、出示:枝头、草地、竹林、田野,谁能把它连起来说一说?春天在枝头上、草地上、竹林里、田野里。指a类生说 b.c类生仿说 齐读
三、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课文有几小节呢?标上小节号。轻声读课文 同桌检查
2、读通课文。重点指导儿化音。指名分节读—评议
3. 课文中一共有多少生字?小组自学
4.检查自学情况。各小组推荐小老师
5.巩固抽读生字。书空 开火车读—齐读
四、学习第一小节。
1、读一读,引导质疑:有不懂的地方吗?哪些词句写得特别好? 自由轻读
2、指导理解句子意思。微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春天在枝头上?为什么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3、指导朗读:第一小节用优美的句子告诉了我们春天到了,柳条儿好像在跳舞,桃花好象脸红了,它们在春风吹拂下的动人姿态和美丽的色彩,表达了作者爱春天的感情。你们喜欢吗?把这种语气念出来。 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4、刚才我们读懂了第一节,谁能为大家背诵这节课文?指名背—同桌互背——小组背——齐背
五、学习课文第2~4节。
1、回顾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读读课文,看看图片,欣赏词句,感情朗读。2、照样子,自学第2~4节。组长带领学习
3、检查自学情况,指导理解句子。
1)理解“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的意思。
2)理解“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地下探出头来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评议
3)“探”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指名答
4.有感情朗读2~4小节课文。
六、总结课文,扩展练习。
1.谁能为大家背诵课文?小组比赛——齐背
2.结合课后练习,学做小诗人。说说春天还在哪里?那里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1)出示图片和文字。春天在哪里?春天在( ):( ),( )。
指名分句回答——齐读
2)你还能说说其他的吗?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评议奖励
板书设计:
柳条儿(跳舞)
枝头——风
桃花儿(脸红)
草地——雾——小草
1、春天在哪里
竹林——雨——竹笋
麦苗
田野——太阳 菜花
蚕豆花
小学语文教案10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从字面讲,“设”即筹划;“计”即计谋、策略,“设计”即筹划与策略。从普遍意义讲,“设计”就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标要求,预先策划制定的策略、方法、样式等。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对该课教学、该单元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综合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和教案有无区别呢?本质上是无区别的,是一致的,都是做的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注重在语文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的设计,尤以教学思路的设计为重点。叶圣陶先生在《教学二十韵》中有一句名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根据作者思路才能使教学循序进行。所以确定明确的教学思路是语文教学设计的关键。而教案则更侧重于教学细节的准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具体化、书面化,即成为教学方案。
为什么要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呢?俗语讲,不打无准备之仗,无论做任何工作必须要有精心的准备。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更因为教学的对象是正在发展中的儿童,如何把小学生培养好,更不能有半点差错。因此,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工作,要把准备的内容书面化,完成教学设计,才能自如地上好课。大量的实践证明,凡优秀教师在上课前,都很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许多都成了青年教师学习参考的材料。反之,凡是在教学上缺乏创造性或出现差错的教师,除了语文基本功不过硬之外,往往是上课前缺乏充分的准备,没有认真设计或不会设计教学方案。于是上课时,或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重点不突出,或教学方法、手段使用不当,或对学生的提问不能准确作答,等等。所以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是决定上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师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文化科学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过程。因为完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语文能力。如通过钻研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熟悉语文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的过程,会转化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及必要的知识;通过研究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会提高教师本身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由此不难看出,不论是有经验的或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要上好课,必先学会制定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学会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年级的学生完成不同的语文教学设计。这是保证教师顺利地、成功地走上讲台、完成教学任务的第一步。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质量标准,是使小学语文教学实现最优化。所谓最优化,就是教学投入少,而又能达到高效率,使全班学生的语文学习都能达到优良水平。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理。
一 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正如“新大纲”所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发展什么?学生的发展应是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和“传授”是根本不同的,“传授”主要靠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而“发展”主要靠学生内部的动力作用,使自身的素质和个性得到提高。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适当的指导、激励。
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在“新大纲”中有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这段话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对小学语文素质的全面概括。语文素质虽然主要指语文能力,但要形成语文能力是和思想、思维、情感、文化知识、学习习惯等做人的品质分不开的。所以说,语文素质也就是做人的素质。因此,通过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本身包含了促进儿童发展的诸多因素。语文是个载体,它所负载的文化科学知识,都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通过语文学习,儿童不仅能获得语言,同时还会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及思维能力,丰富情感。所以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语文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根据教材特点,除确定语文知识、能力目标外,还要准确地确定思想教育、情感渗透及思维训练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时,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个性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用喜欢的方法识字,准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韵律美。
3、激发学生对杨树以及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关于杨树的课件或图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欣赏。观看有关杨树的课件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说说你对杨树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杨树的诗歌。
二、新课
(一)自学
自主读文,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1、自读识字:自读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2、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标出小节序号。
(二)识字
多种形式识字。
1、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2、认读生字新词卡片,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小组内组织识字抢答游戏。
(三)交流
整体感知。
1、同桌合作读文。
2、小组合作,选喜欢的方式读文。
(四)诵读
合作读文,体会诗歌韵律美。以小组为单位,选用不同的方式汇报读文。
(五)评价
全方位评价。
1、同桌合作读文时,相互评价。
2、小组合作汇报读文时,全班范围内评价。
(六)写字
自学易学的生字。
1、认读9个生字,并扩词。
2、自主找出易学会的生字,同桌交流学习。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认真练写。
(七)练习
1、用几句话描述你熟悉的一棵树。1、先自己去观察,可以边观察边对那棵树说些什么。
2、与同桌交流观察结果。
4、重新组织语言,鼓励学生练习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自学
读中悟,悟中读。
1、自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喜欢哪小节就读哪小节。
(二)交流
整体感知。
1、谁能把描写大叶杨可爱形象的那一小节读出来,比一比,谁读得最可爱。
2、人们又是怎样在大叶杨下快乐地生活的,谁来读一读,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高兴、快乐、开心的语气)。
3、同桌交流学习第三小节,相互评价读文。
(三)诵读
熟练朗读,背诵全文。
1、找同学推荐学生读文,其他同学感受全文,练习背诵。
2、同桌合作,练习背诵。
3、分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四)写字
集体合作探讨,突破难点字。
1、认读剩余几个生字并扩词。
2、“向困难挑战”,比一比,谁能又快又准地学会这几个字。
提醒注意:“谢”中间“身”撇不出头,感字里面的小横不要丢。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练写生字。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练习
1、你听过大叶杨唱歌吗,它在歌中唱了什么?
大叶杨给人们带来很多快乐,它也一定很快乐,因此大叶杨常哗啦啦地唱歌,同学们听过吗?
想一想,大叶杨会唱什么呢?
2、读一读《记住》。
可采取自读识字、同桌合作读文识字或小组合作的方式。
小学语文教案12
教材分析
《我的舞台》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引力,
叙述了我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成长的故事,反应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毅力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时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体会全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他们虽然对艺术已经有初步的认识,但是感悟还不够深切透彻。所以,我采用紧扣题眼,感悟舞台,层层展开,将文章的思路,我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主动,愉快的参与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开火车读达到认读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重、难点与关键
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学法提示
在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勾画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体会“我”学艺的艰辛和在舞台上炼就的勇气和力量,感悟舞台艺术的神奇魅力:
1、勾画出课文描写“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得到的锻炼和力量。教具准备
文字、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同学们请读出老师所写的字。(板书:舞台)你认为什么是舞台呢?
2、本文题目是《我的舞台》,(板书:我的)面对这样的题
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我的舞台是谁的舞台?我的舞台是怎样的舞台?)
3、谁来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我的舞台是本文作者吴霜的舞台;每个地方都是她唱戏的舞台。)谁来介绍一下吴霜?(学生介绍吴霜,课件2补充。)
吴霜,吴祖光、新凤霞之女,歌唱家。剧作家。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6年学习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二、整体感知
1、看来同学们在课下下了一凡功夫,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谁来挑战字词。(课件3)
2、谁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是呀,舞台成就了吴霜,炼就她的勇气和毅力。请速读课文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吴霜对舞台有着怎样的情感?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b请简要概括文中哪些事情可以表明她对舞台的感情?(板书5件事情)(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
三、细读品味
课文用了5个事例展现了“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下面我们再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的相应语句加以简要分析。想好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就和舞台接下了不解之缘。
(1)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2)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波,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理,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4、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抻”,从一侧或一端托起沉重的物体,课文指师傅从“我”身体的一侧托起我。“抻”,拉;扯。课文指师傅像拉面条一样地拉“我”的身体。“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形容“我”练功的样子很可怜。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成功除了家庭的熏陶,更离不开“我”常年不懈的努力。“黑脸大汉”指的是师傅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生面团”写出了“我”身体的柔弱。“为所欲为”的意思是想怎样干就怎样干,大多指干坏事,这里反映了师傅对“我”的严格要求。
作者抓住这几个动作,写出了“我”学艺的艰辛。满脸的泪水和汗水,使奶奶心疼,但是奶奶并没有阻止师傅的“为所欲为”,而是“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这并不是奶奶对“我”的无情,而是饱含着奶奶对“我”的厚望。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精妙,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5、过渡:
作者在舞台上慢慢长大,凭着她的执着坚定,吃苦耐劳,师傅严格要求,母亲一反娇宠的常态和奶奶无情地躲进里屋,炼就了她无比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让我们一起读最后的一句话。出示句子: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无比的勇气和毅力。
小学语文教案13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要善于识破像狼一样的坏人的伪装,不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骗。
2、熟读课文,按课后练习l的提示(与狼和老山羊的神态动作有关的词语)详细复述课文,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友情、忠诚、驯良、可怜、毫不犹豫、善良、温和、收拾、轻蔑、改变”等词语。写出“善良”“犹豫”“暴躁”的反义词。能用“只要……就……”仿写句于。积累词语10个。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按提示(狼和老山羊的神态、动作有关的询语),熟读课文,学会详细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自学课文,粗知内容,理清脉络。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二年级时,我们学了一篇课文《狼和小羊》,就认识了一只凶恶的狼,它蛮不讲理、故意找碴儿,吃掉了一只小羊。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文章是讲狼和一只老山羊的事,老山羊的命运如何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21、会摇尾巴的狼”(板书)
二、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读通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理解“驯良、赌咒”这些词语的意思
四、整体进入
1.自由朗读课文,请你初步谈谈你对狼和老山羊的印象,以及读了这则故事的.体会。
狼:伪善、狡猾、凶恶。(指名读写狼的句子,读出语气。)
老山羊:警惕性高、聪明、善于观察思考(指名读老山羊的句子,读出语气。)
2.完成课后题2看拼音写汉字,交流出示:
我们要善于识破坏人的伪装,不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骗。
圈出“蒙”,注意读音第一声。
3.再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抓出主线:
①完成课后题1:
从哪些地方可看出狼的伪善、狡猾和凶恶,它耍了什么手段?
老山羊是怎样一步一步识破狼的本性的?
②交流,板书:
狼老山羊
连忙招呼问
老实可怜看
半闭着眼盯
不耐烦指
叫嚷轻蔑
男生读描写狼的小节,女生读描写老山羊的小节
4.熟读课文。
5.根据板书详细复述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词并家默;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并且详细复述了课文。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1~3节
1.轻读第1~3节,思考:哪些地方可以发现出狼对老山羊亲热得很?
2.狼为什么把老山羊称作“好朋友”?
“我,你不认识了吗?”狼为什么要把“我”放在最前面?
3.“掉”与“跳”有什么区别?
4.朗读读1~3节
(二)学习第4~7节
1.默读4~7节,思考:狼为什么装出狗的样子。
2.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装出来的?(语言、动作)齐读有关的句子
3.师:狼努力地想装成狗,但老山羊盯着狼的尾巴,识破了狼的伪装。
4.读4~7节
(三)学习第8~9节
1.狼说了哪些漂亮话?(漂亮话是指那些听来十分好听、感人的假话。)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狼说的话。
2.用“只要……就……”来说话
3.齐读第8~9节。
(四)学习第10~1l节
1.当狼感到老山羊救的可能不存在了,就凶相毕露。哪些词语写出狼的凶恶?
2.老山羊并没有害怕,相反却轻蔑地看了一眼,说了什么?
三、分小组编排课本剧,评议
四、总结全文
学习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完成课后习题
小学语文教案14
教材分析:本课由一幅图画、一首古诗、9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和5个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锄禾》这首古诗既要求学生背诵,又要求学生理解诗意,开始理解古代作品的语言。用听读的方法认识9个生字,“锄、盘、餐、皆”由学生看查字表的拼音认识。5个学会的生字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学习书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9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能力目标:
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认识“吃、求、通、饭、识”五个生字。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教育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书写生字,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学情分析:《锄禾》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了“锄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两句描绘的场景。对于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学生能独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通过多种记忆方法记住9个生字。
教学构想: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古诗译文,引导学生背诵古诗。通过学生喜爱的“开火车”、“摘苹果”游戏复习、巩固9个生字,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组词,丰富识字量。通过的演示帮助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当、汗、知”三个生字的书写,“禾、午”两个生字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书写,在书写的同时运用各种评价鼓励学生认真书写。
重点、难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电脑、生字卡片
师生互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巩固识字:
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师:开到我们这里来。
师:UU—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2、我们的'火车开到了苹果园。看,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果吃有个要求,仔细听:摘下来的苹果上的字能和哪个盘子上的字组成词,就放进哪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同时播放《劳动最光荣》歌曲)苹果都摘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三、写字: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好你们看:
1、出示“当”:
(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在写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时应注意哪一笔;写下半部分时应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
2、出示“汗”:
(1)这个生字朋友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演示“汗”的书写笔顺)。
(2)分析结构,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才能把字写漂亮,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到横中线,四笔写得是短横,五笔写得是长横,六笔写坚,竖要直,这样“汗”字才漂亮。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对比展示,一本写得好的,一本写得不好的)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谁写得好,谁写得不好(给写得不好的学生以鼓励)。
3、出示“知”:
(1)又来了一个生字朋友,他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
(2)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的左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写右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小撇写到横中线,写了短横写长横,再写长撇和小点,右边的“口”字方又小。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学生自己先来评价,再让其他小评委评价。
4、出示“午、禾”;
(1)请“小老师”带大家书空。
(2)再播放“生字朋友”的要求:请学生自己来写字,一定要看清生字的模样,把生字写漂亮。
(3)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教师及时指导。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组评出“小小书法家”,进行展示。
四、拼字游戏:
生字朋友看大家这么聪明,想和我们来玩拼字游戏,你们愿意吗?在每一组的桌子上有一些字和笔画的卡片请每组小朋友来拼一拼,看能拼成哪些字。(请一组学生到黑板上拼字)
五、演示五个生字朋友,教师进行总结
课后小记:学生游戏中掌握了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的演示,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认真书写生字。“午、禾”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效果较好。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有实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写字。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9-02
小学语文《aoe》的教案09-08
小学语文《鲸》教案12-27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1-02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11-10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11-09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11-20
小学语文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