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14 10:28:4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集锦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集锦10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横亘、连绵不断、驰骋、暮霭”等词语的意思。勾画文中的比喻句。

  2、了解天山牧场在天晴、下雨、黄昏及傍晚时的迷人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获得美的享受,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能熟读(部分做到背诵)1、2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天山牧场在天晴、下雨、黄昏及傍晚时的迷人景象。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运用了大量比喻表现天山牧场迷人的美。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3分)

  (运用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土壤肥沃,牧草茂密,野花芳香,空气新鲜的天山,有一片迷人的牧场,想去看一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中《迷人的天山牧场》。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5分)

  1、快速浏览课文,交流课文中勾画出的生字词,提醒同学注意事项。(音、形、义)

  2、找出在预习中较难的段落或句子练习读通读顺。

  3、扩大视距,默读全文,首先思考如何运用题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哪些地方写天山?哪些地方写牧场?(教师板书:远看天山走进牧场)写了牧场哪些时候的景观?(板书:晴天、雨天、黄昏、傍晚)。

  三、重点探究、细读感悟(12分)

  1、出示自学提示:

  (1)选学一个自然段,找出这段中描写哪些景色?

  (2)勾画该段中的比喻句。运用“把……比作……”和“用……比喻……”认识勾画的比喻句。

  (3)组内赛读,选派小导游介绍牧场的迷人景色。

  2、小组汇报。

  四、披文入景,朗读体悟(10分)

  1、指名朗读2~4自然段,感受天山牧场晴天时的迷人景色,想象花草的艳丽丰茂、畜群的自由肥壮、牧女的快乐健美。

  (1)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

  (2)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墨绿的原始森林、鲜艳的野花、青翠的酥油草、水泡似的`蒙古包、肥壮的畜群、唱着歌的哈萨克族牧女)

  (3)再读2~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阳光照耀下的天山牧场那美丽迷人的景象。

  2、指导感情朗读5、6自然段,感受阵雨过后草原的清新碧绿,想象黄昏之时牧场的神秘诱人。

  (1)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阵雨过后,草原更加清新碧绿,远看像一块巨大的绿宝石,近看那缀满草尖上的水珠,又像数不清的金刚钻。

  想一想:句中“绿宝石”“金钢钻”分别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边读边想象落日映照下的牧场那金碧辉煌的景象。

  3、课件出示夜色笼罩下的天山牧场图片,学生图文对照,感受天山牧场夜晚的宁静安详。

  (1)学生看图,教师诵读7、8自然段。

  (2)学生感情朗读,进一步感受天山牧场夜晚的美。

  (通过朗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天山牧场的美,因声明意,领略作者用语的精妙,以声传情,加强情

  感和美的熏陶。对自然景观的想象,使自然景象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画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五、再读再悟,积累升华(5分)

  1、欣赏天山牧场迷人的风光。(课件出示天山牧场风光片)

  2、通读课文,再次感受天山牧场无处不在的美。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扩展阅读。

  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九寨沟》一文,读后说说文中都介绍了九寨沟的哪些景物?重点写了什么?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5分)

  听了以上导游的介绍,虽然我们人没到牧场,但心已到那了。游客们假如我们现在就到天山牧场,看着这迷人的景色,指板书小结。你们最想说一句什么话?只是想到牧场的美吗?我们祖国这么大,有《桂林山水》、《善卷洞》《金华的双龙洞》、《西双版纳密林器奇观》等等,像天山牧场这样的美景各地都有。我们看到牧场的风光,就会想到祖国各地风光,用一句话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秀丽风光的赞美呢?

  看来,我们不仅爱上了天山牧场,更爱上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相信课后这个作业同学们一定非常有兴趣完成,收集描写祖国河山的成语(或四字词)。

  板书设计:

  迷人的天山牧场

  晴天:森林野花牧群牧女

  雨天:云下雨中雨后

  黄昏:落日暮霭火光

  夜晚:牧民夜景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了解“俗世奇人”——“泥人张”、“杨巴”的高超技艺及过人智慧。

  2.品味本文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3. 培养学生爱护我国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预习】

  1.查找一些民间奇人的故事。

  2.预习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家也许不会忘记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吧。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泛舟游赤壁的故事,奇绝!妙绝!请同学展示搜集到的民间奇人的故事说一说。(师适时点评)今天,让我们进入第20课的学习,来见识见识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奇人。(板书课题)

  (展示教学目标)

  二、简介作者

  冯骥才,当代优秀作家、画家、文化活动家。他以写知识分子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他长于天津,近年来,他为保存中华民族地域文化而奔走呼号,他对天津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过抢救性考察,他写的《泥人张》也是其中的一种行动

  生字抢答 词语解释抢答,小组竞赛

  三、解题

  “俗世”是民间社会,多指下层百姓生活的民间。“奇人”是指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或工匠。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小说集。《俗世奇人》共有18篇作品,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每篇记述一个奇人趣事,各自独立。内容虽互不相关,但“读起来正好是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

  四、自由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1.本文读来充满风趣,有些单口相声的味道。相信同学们都预习过了,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

  2.请以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为中心自由朗读文章。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海张五挑衅泥人张——泥人张捏泥像还击——海张五出口讥讽——泥人张贱卖海张五)

  五、把握人物形象

  1.分析“泥人张”奇人之“奇”

  把握了文章的情节结构后,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认为奇人“泥人张”“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技艺高超、有智慧、有个性)

  (1)找出文中描写泥人张技艺高超的句子读一读。分析这些句子在描写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两者的有机结合,突出了泥人张技艺的高超,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文中除了描写泥人张的高超的技艺外,他的.“奇特”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他的“奇特”还表现在他他与海张五的较量的智慧,沉稳,干练,镇定自若,面对无端侮辱,他后发制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予以还击,一招致胜。泥人张个性内敛、不畏强权,敢于斗争,让人们在佩服他手艺的同时,更佩服他的智慧。)

  2.文中对海张五的描写也十分精彩,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外貌、语言)从文中找出描写海张五的句子,分析一下他的形象?

  (爱摆臭架子,且蛮横无理,故意挑衅,粗俗,完全一个活脱脱的地痞形象。)

  六、品味文章语言

  1.文中的语言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天津风味),幽默传神。

  (架式挺牛、撂高的、怵、赛、砍过去等汲取了方言中的精华。)

  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样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运用强烈的夸张的手法,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远远超出同仁中人,就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如果换成“泥人张技艺高超,众人不能相比”就过于平淡,缺乏表现力。)

  (2)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的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土上全找回来了。你怎样理解这句中“不停的找乐子”中的“找”?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找”体现出海张五无端挑衅,无赖的丑态;换成其他的动词“没有这种表达效果。“找”字还与后面的句子中“全找回来了”的“找”字相得益彰,还体现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

  (3)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戳”字展现了泥人张内心的愤怒、鄙夷与不屑。)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

  教学重难点:

  能够清楚地说出维生素C被发现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七课《维生素C的故事》(齐读课题

  板书)

  你知道什么是维生素吗?

  生交流(维生素又称“维他命”在我们人体中含量很少,但是却是不可缺少的)

  那么对于咱们今天要讲的维生素C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生自由交流资料:维生素的.作用。

  师:是呀,维生素C对我们的人体有这么大的作用,关于它的发现,我们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个故事看一下吧。

  二、初读读课文

  1、检查课文预习情况,学生读课文。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研读课文

  通过你预习课文,你知道维生素C是怎样被发现的?

  生交流

  师:通过同学们的交流老师也发现,在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中有一个人物是功不可没的,他就是——哥伦布(出示大屏幕),看,这就是16世纪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今天我们在这个故事中认识了他,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现在请你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谈一谈。

  (小组合作交流)

  1、通过第一自然段体会航海生活的艰辛,同时学生体会到哥伦布等一群人是勇敢,勇于冒险探索的人。

  2、体会哥伦布对船员的关心:噙着泪说明了什么?

  生:不忍心

  自责

  感动的泪

  师: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生:无奈(体会航海不比其他,当时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个负担,为了大多数人,只能牺牲少数人作为代价)

  省略号(情感的延续)

  指导朗读(配乐朗读):请你再来读船员感人的话语。

  3、哥伦布胜利返航却没有凯旋而归的喜悦,你能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感受人物

  4、教学课文6—8自然段

  a可是奇迹出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自读第6自然段。

  指名反馈。

  船员们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此时你有什么疑问?

  出示: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1)指导朗读。(读出疑问语气)

  (2)改为陈述句。

  b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读课文7、8自然段。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野果子和船员病愈之间的联系。

  小结:是啊,这就是船员们奇迹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员们的生命密切联系着的原来就是维生素C。

  我们再来看哥伦布,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生交流

  师出示大屏幕后人对哥伦布的评价。

  c你认为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主要依靠的是什么?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细心的观察和思考)

  老师也有几句话想送给同学们:

  (1)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与实践。

  (2)很多发现都是偶然的,如果你不懂得思考,即使苹果在你头上砸上千次,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3)提出一个问题比发现一个问题更重要

  四、课外拓展作业

  1生活中还有那些维生素?对我们身体成长有什么作用?

  2维生素的发现有这么一个动人的小故事,那么是不是其他维生素的发现或其他发明也有一个小故事呢?请同学们课下搜集相关资料。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感知斑羚飞渡的过程,体悟飞渡场面的悲壮。

  2、反思人类行为,学习斑羚在飞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学会感恩。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有情朗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联想拓展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合作探究斑羚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学会感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联想想象, 创设情景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生死关头,为我们上演了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那一群悲壮的生灵让我们震撼,那一个个陨落的身躯,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一幕生死的抉择,将永驻你我心间。”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回忆,在那个雨后彩虹高悬的日子里,在险峻的伤心崖上,一群斑羚进退维谷,后面猎*、猎狗,前面万丈深渊,涧下水流湍急------他们……

  二、经典朗读, 锁定飞渡

  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第9段。

  1、圈画动词,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斑羚飞渡的画面。

  半大斑羚 朝前(飞奔),同时,老年斑羚也快速(起跑),到悬崖边缘,半大斑羚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年斑羚(紧跟)在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也再 度(升 高),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坠落)山崖.

  2、圈画动词,发挥想象,画出飞渡的情景。(我参与,我展示)

  3、试着利用手势比划飞渡的情景。(结合文字,尝试动手,同伴交流,体验 快乐)(我比划,我快乐)

  三、分析形象, 突破重点(老斑羚的形象)

  我们现在根据文意,完成这样一个比喻:(我仿写,我接龙)

  老斑羚像跳板,助同伴跨越了死亡之崖;

  老斑羚像——---,---同伴----------------;

  老斑羚像——---,---同伴----------------;

  老斑羚像——---,---同伴----------------;

  老斑羚像——---,---同伴----------------;

  四、联想拓展, 激活情感

  本文中的斑羚已经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斑羚,而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化身。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斑羚”?请向同伴讲述你所知道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我讲述,我聆听)

  五、回味畅想,盘点收获

  在甘萍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中结束。

语文教案 篇5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喜欢爬山吗?能介绍一下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蹬山见闻吗?

  (生七嘴八舌介绍自己的见闻)

  2、你认为山寨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生根据预习情况自由谈)

  3、交流搜集山寨的有关图片、资料。

  看来我们对山寨还不是完全了解,今天的学习我们的收获一定很大。

  二、初读感知,愉快识字。

  1、运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自由读儿歌,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儿歌。

  2、把儿歌读给同桌听,注意纠正字音。

  3、标出生词,多读几遍。然后读给同桌听。

  4、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条中的生字。

  可以组长领读、可以组内开火车读、可以抢读

  5、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三、品读悟情,想象诗境。

  1、自读自悟。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认真读读,根据理解给儿歌配上画。然后再美美地读。

  (学生一边读文,一边作画,画过又读,读过再改,在铅笔的沙沙声中,翻书的哗哗声中,关注文本中展现的画面。)

  2、小组合作交流。

  在小组中读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其他同学的补充下加以改进。

  1、师生互动,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任选一节作为指导理解的切入点。

  (1)例如,生:我喜欢第二小节,这是我的作品,请大家欣赏,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画。

  (2)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这一节?可以补充,发表自己的见解。

  (3)师:这一节介绍了画的主角山路,让我们也走走这七拐八弯的山路吧,谁在地上画一条山路,我们像文中的登山者那样,左转右转地走一走?

  (指名在地板上画山路,集体评选出最符合诗意的小路。)

  (4)播放歌曲《山路十八弯》请一名同学当诗人,边走边说出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5)生谈感受。

  (6)我们读着诗歌,听着小诗人的自言自语,看着他们在七拐八弯的小路上艰难而快活地行走,现在山寨给你的印象又是什么样的呢?

  小组内交流,评议。

  (7)出示重点句分明是到了山寨,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

  首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读自悟的主动性,结合上下文理解山寨独特的美掩映在葱葱茏笼的山林里;然后练习用怎么说话;最后感情朗读。

  2、同法略学其他两小节。

  3、感情朗读全文。

  4、通过阅读想象,你对山寨的印象又是什么样的呢?

  四、拓展练习。

  1、继续搜集有关山寨的图片、资料,与小伙伴交流。

  2、试着补充文中的内容。

  山寨(二)

  教学过程:

  一、由图导入。

  出示图,观察。师: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山寨的诗歌。

  板书:山寨

  二、初读感知,合作识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合作认识课后字条里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3、检查识字情况。

  (1)读词语。(2)读生字。(多种方式)

  4师:我们把生字娃娃放到诗歌里,看看你们还认识吗?

  三、熟读感悟,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歌,选择喜欢的一节多读几遍,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画下来。

  2、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

  3、班内汇报:你喜欢那一小节?并展示自己的画。

  (1)学生汇报第二节时,指名在黑板上画山路,并指生表演,体会小路七拐八弯。

  (2)出示: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

  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分明,怎么?

  (3)汇报第三小节时可画出图,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4、相机指导朗读,体会诗人的感情。

  四、总结延伸,发挥想象。

  1、山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能为这首诗再写一小节吗?

  五、写字教学。

  1、出示要求写的字,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3、教师指导难写的字。

  4、学生练习。

  六、课后作业。

  1、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画一幅完整的山寨图。

语文教案 篇6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1. 导入:出示课文《菜园里》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些蔬菜么?说说他们的名称吧,并说说他们长什么样子吧。

  2. 秋天的菜园多么美呀!小燕子也来参观者美丽的菜园了。(课件出示燕子妈妈和小燕子。)

  3. 识记燕字。

  4. 出示了课题:《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学习次字。

  5. 看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么?

  1.学生观察图片,从蔬菜的大小.形状.颜色和味道来描述。

  2.学生根据字形进行识记燕和次字。

  3.看到课题提出疑问。

  复习旧知,仔细观察事物的`特征,引入新课题。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疑问,以便于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朗读课文。

  1.导语:听了你们的疑问,大家一定是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了吧。

  2.播放录音。学生跟着录音朗读课文。

  3.你知道了什么?

  1.认真听录音。手指着字朗读课文。

  2.简单说说所提到的疑问。

  听录音,初步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内容。

  三.尝试识字。

  1.出示生字,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把生字圈出来。

  2.教师指导(注意纠正读音)。

  3.那些字以前就认识了,剩下的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识记呢?

  4.游戏识记生字:摘果子。

  1.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生字。

  2.和教师一起正确读生字。

  3.学生开动脑筋根据记字方法进行识字。

  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生字。

  四.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生字,要求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2.指导学生写字,重点指导:回片和新笔画横钩

  1.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占格。

  2.正确书写生字。

  要求学生观察后在进行书写,养成边写字边对照的习惯,这样可以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逐步提高写字能力。

  五.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提出要求:把字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2.请同学们回答前边提出的问题。

  3.注意课文中的轻声和语气再次朗读。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2.再次提出问题,并且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3.带着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稳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朗读掌握朗读的技巧,解决问题。

  六.角色扮演,领会思想感情。

  1.帮学生分小组。

  2.鼓励学生上台表演。

  3.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体会课题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含义。

  3.说一说自己也要像小燕子一样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通过角色扮演懂得1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2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就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七.我会写。

  教师出示问题:想一想,写一写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奖小燕子?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回答:因为小燕子通过仔细观察事物所以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通过回答问题,对课文的思想进行总结。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②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扑、呢喃细语、锲而不舍”等词语。

  ③能根据课文的重点句子组织语言,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2.情意目标

  欣赏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地图(中国);PPT课件

  课前准备:

  查阅有关烟台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你们看过海吗?大海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交流(略)

  2、揭题 34烟台的海

  读题。

  3、(学习第2节)理解烟台的海独特的原因。

  出示地图(中国)帮助理解。

  4、通过预习,你知道作者的眼中,烟台的海是怎样的吗?从书中找出一句话,用直线划出。

  出示: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

  指名读

  齐读,教师引读。

  二、 检查预习,完成填空。

  1、学生自读课文,并完成练习(见幻灯片)

  2、交流

  ① 出示填空内容

  ② 学生交流

  3、采用不同形式读这四段

  4、思考:知道陈老师为什么要抽出这一段让大家读吗?再交流

  三、学习“冬、春、夏、秋”的烟台的海

  1、品“冬海”

  师:每当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人们在做些什么?

  他们不怕被这海水打湿衣服吗?(蔚为壮观)

  引读

  2、品“春海”

  ① 师: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

  ② 比较“冬海”和“春海”中“扑”的不同含义。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人们在干什么呢?“脱去冬装的渔民们……”

  3、品“夏海”

  ① 指名读⑶语段

  ② 交流讨论

  什么是“呢喃细语”?是谁在“呢喃细语”?

  ③ 海浪与堤岸会“呢喃细语”些什么呢?

  同桌试着说一说。

  4、读“秋海”

  ① 出示

  ② 指名读,想一想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③ 这一节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些什么呢?

  交流

  ④ 补充充实与忙碌的情景。

  四、回归整体

  齐读最后一节

  五、作业

  1、 背诵文中你喜欢的小节

  2、 说写双通道(小练笔)

语文教案 篇8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本单元《世界无烟日》、《能源短缺体验日》两个主题活动的学习,已经知道设置特殊节日的意义,这时,恰逢植树节来临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知道植树种花的价值所在,培养学生要从我做起,爱护花草树木,做“保护环境小卫士”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花草树木是人类的朋友,爱护花草树木是每个人的责任,教育学生从小爱护花草树木,遵守社会公德是十分重要的。

  活动目标:

  1.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2.了解保护树木的途径、爱惜树木。。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国情怀。

  活动准备:

  1.请搜集树的资料或图片。

  2.关于我国林木资源缺乏或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1、教师朗诵儿歌《留住小鸟》。

  2、讨论:小猫和小狗用什么办法留鸟儿?为什么没有留住鸟儿?小兔子用什么办法留鸟儿?为什么留住鸟儿了?鸟儿为什么喜欢树?

  3.教师:你喜欢树吗?你为什么喜欢树?你喜欢什么树?

  二、分享和讨论植树节的资料

  1、教师请小朋友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树的资料或图片。

  2、学生讨论树的作用、好处。

  3、教师介绍植树节的来历,意义,分享林木资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是由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那里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满天黄沙,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领先生的生日4 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今日的美国,树木成行,林荫载道。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样惊人的绿化规模同值树节是分不开的。

  4、教师请小朋友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

  三、表演:我爱花,我爱草

  请几名分别当花朵、小树和小草进行情境表演。

  四、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教师请一组学生把讨论的保护树木的办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师请一组学生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实践活动:做一件爱护花草树木的事情

  附:儿歌:留住鸟儿

  鸟儿飞进小狗的院子里,

  小狗想留住鸟儿,为它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

  鸟儿看见了,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鸟儿飞进小猫的院子里,

  小猫想留住鸟儿,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

  鸟儿看见了,扑扇着翅膀又飞走了。

  鸟儿飞进小兔的院子里。

  小兔想留住鸟儿,为它栽了一棵小树苗。

  小树苗慢慢的长大了,长出了许多绿叶。

  鸟儿扑扇着翅膀说:“谢谢!谢谢!”

  小狗和小猫明白了:树是鸟儿的家,有树才能留住鸟儿。 瞧,他们拿起铁锹去种树啦!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理念:

  抓住小学生语感形成的心理机智和规律,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文为基础,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品词、品句,进行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10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己书写的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中央电视塔的外型特征及作用,感受它的神奇之处。

  4、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中央电视塔的外型特征及作用,感受它的神奇之处。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认识塔

  1、教师板书: 塔 请同学读一读这个字。

  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塔?说说它的样子。

  3、你们知道我国有几个著名的电视塔吗?老师告诉你们,我国有 3 个著名的电视塔:第一个是上海电视塔,叫东方明珠;第二个是天津电视塔,简称天塔;第三个是北京的中央广播电视塔。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神奇的塔”。教师接着板书:神奇的。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这个神奇的塔是什么塔?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塔?)咱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感知——了解塔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轻声试读课文,读准字音。找一找,这座神奇的塔叫什么名字?

  2、再读课文,把读不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把课文读流利。

  4、指名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考:都是谁发现了中央电视塔的神奇之处?

  三、研读品味——熟悉塔

  (一)整体感知塔

  1、明确中央电视塔的'位置。

  2、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3、图文对照理解“耸立”一词。这塔很高很高,你们能把它读出来吗?自己试试。

  4、指名读。

  5、教师也想读读行吗?教师范读。你们听出什么了?(听出这座塔特别高)

  6、学生模仿读。

  (二)蓝天眼中的塔

  1、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生在图上画不同的东西:画太阳,画白云,画小鸟,还可以画小树、房子等。画在哪儿,是关键,由此帮助学生体会塔高耸入云,站在塔上看,房子、小树就像积木块。

  3、多种形式练读,体会塔的高。

  (三)太阳眼中的塔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夜晚时的塔?(多媒体出示夜晚时明亮的电视塔)。看了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

  3、你们见过宫灯吗?(多媒体出示宫灯)请同学说说宫灯是什么样子的。

  4、为什么要说这圆圆的塔楼像宫灯呢?(塔楼与宫灯有相似之处)

  5、教师小结:当两种事物间有相似之处,就可以用比喻的手法,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事物。

  6、请同学们用“……像……”说话,体会塔的美。

  7、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体会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

  8、同桌读,指名读。

  (四)孩子眼中的塔

  1、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我眼中的塔是什么样的塔?

  2、仿照“中央电视塔上有……还有……”说话。

  3、(课件出示旋转餐厅、了望塔),请同学说说旋转餐厅和了望塔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结合图介绍中央电视塔的结构。

  5、小组比赛读这一段,体会塔带给孩子们的快乐。

  (五)大人眼中的塔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妈妈说了些什么呢?

  2、妈妈说这塔很神奇,为什么这么说?(生:这个塔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

  3、“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平时的生活说一说吗?

  4、教师简介中央电视塔的功能。

  5、同桌比赛练习读这一段,体会中央电视塔的神奇作用。

  6、展示读,学生评价。

  四、美读欣赏——赞美塔

  1、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2、欣赏中央电视塔的图片,感受塔的外在美。

  五、诵读积累——留住塔

  1、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按课文内容填空,为积累语言服务。

  3、背诵课文。

  六、拓展延伸——丰富塔

  1、引导探究性学习。

  2、指导课外阅读。

  七、总结

  谈谈学习课文后,你有了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神奇的塔

  蓝天 高

  太阳 美

  我 让人快乐

  妈妈 神奇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结合课文,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合作、探究理解本课的内容。

  3、情感与价值:

  使学生受到尊敬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尊敬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

  教学准备:

  寻找值得尊敬的普通人的事例;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围绕“高尚”这一主题,学习了哪些人物的哪些高尚品质?(学生自由回答,可以是一个人物的一种品质)

  师:这些人物中有的像周总理这样的伟人值得我们尊敬,有的像桑娜、看林人这样平凡的人也值得我们尊敬。(板书:尊敬)你认为还有哪些人值得我们尊敬?(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尊敬普通人》。(板书:普通人)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检查朗读,纠正学生的读音,并交流预习中画出的好词佳句及生词,交流文中破折号的作用。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文章主要内容。

  三、质疑问难,合作讨论

  1、分小组再读课文,互相检查阅读情况,在读中遇到的问题能解决的小组内自行解决,不能解决的记下来班内交流。

  2、在预习及互读中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者是难理解的句子?提出来全班交流。

  四、深入阅读,体会感情

  1、自学的提示要求:

  (1)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尊敬普通人?这些普通人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简言之,我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创造者美好的未来。”?

  (3)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综合出有价值的讨论。

  学生默读文章,独立思考,在书的旁边做相应的批注。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内将自己读书的感受,理解提出来,小组内共同探讨。

  3、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注意指导小组内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在文章中有“……”,它的作用是什么?(还有很多的普通人也值得尊敬)

  2、课堂小练笔:除了作者写的这些普通人,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尊敬那些普通人?模仿课文自己写一写。(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从他们身上找到值得你尊敬的地方,要合情合理)

  3、学生自由写。

  4、全班交流。

  六、总结

  师生互相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

  结合课文,把自己课上的小练笔加以补充修改,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作文。

  八、板书设计

  尊敬普通人

  善良的普通人

  诚实的劳动者

  【教学总结】

  孩子们学习了课文《尊敬普通人》,课文以一个世纪老人的视角,阐述了一个极其简单但又不易做到的做人道理:应该尊敬普通人。应该尊敬外丑内美的人,应该尊敬能经受挫折失败的人,应该尊敬真诚待人的人,应该尊敬热爱国家和民族的人,应该尊敬拼死抗争的士兵……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下了自己所尊敬的普通人,每一位同学写了两个自然段,然后选择修改,以大组为单位写出了流水作文。从中我挑选了一些形成了新的《尊敬普通人》。在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孩子们的美好心灵。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母鸡教案04-26

语文《检阅》教案05-02

语文《植树》教案02-05

《语文园地》教案04-14

语文翠鸟教案03-30

语文《公输》教案03-11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