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05 13:30:3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语文教案汇总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从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小猫小狗图片,媒体资源:视频《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范读》,动画《我们家的猫:拓展阅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识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动物都是人类的好伙伴,你最喜欢跟什么小动物一起玩耍呢?(生自由畅谈,并出示小狗小猫图片)。

  2.有一位叫卡罗尔的外国小姑娘很想有一只自己的小猫,最终她是怎样得到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标出自然段。

  2.我们再来听一听课文范读,看一下你们有读错的地方没有。

  二.合作交流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正音。

  (1)你们觉得哪些字音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老师抽出生字卡片,指名读,并集体认读)

  三、品读感悟

  1.今天,老师和大家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来读这篇课文,“默读”(师板书),什么叫默读?(指名说)小结: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边读边想。

  2.学生第一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全班交流)

  3.学生第二次默读课文。

  (1)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为什么?边读边用“―――”画下来。

  (2)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段落默默地多读几遍,你一定会觉得其乐无穷。

  (3)指名全班交流

  老师要注意适时评价,并请学生把自己喜欢句子和自然段读一读。看谁说得有趣,那谁能读得比她更有趣呢?(鼓励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读出有趣,享受阅读的快乐。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出示课文插图和段落。)

  3.默读课文最后三段,想一想:伯洛为什么没有离开?你从哪儿知道的?

  卡罗尔用心地照顾它,和它一起游戏,一起玩耍。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4.领悟文章内涵: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别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

  5.小结默读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选好学习了这篇课文,这种方法很好。你在读的时候,可以静静地思考问题。

  现在我们来默读老舍先生写的《我们家的猫》——播放动画《我们家的猫:拓展阅读》把声音关掉,在学生默读完后再开声音重新播放一次。

  四、巩固延伸

  1.我们感受到了卡罗尔和小猫之间真挚的情谊。刚才有同学谈到了广告的作用真大。在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广告呢?(学生自由地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各种广告。)

  2.试着写广告词。

  教学反思:

  在上《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时,我在第一时间就为学生准备好了一大组可爱的小猫图片。在认识小主人公和她的小猫后,我就直接配上动听的音乐,开始放小猫的'图片。学生的“哇,哇,哇”一阵高过一阵,这一点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

  放了大概十张左右,我突然停下来,开始提要求了。“来说说你的心里话吧!来跟小猫说几句话吧!”“”猜猜小猫咪想干什么?”……学生的热情高上来了,精彩词句不时从他们的小嘴里面出来,惹得我暗暗高兴。赞许的眼神,肯定的点头示意,再摸摸孩子们的头,学生的脸上流露出了由衷的快乐。这时,顺便还大面积地说了一圈,其中包括那些平时不太举手的小朋友。他们说得也不赖,最基本的也会说一句“小猫真是太可爱了!”“我真想和它成为朋友!”课堂气氛超前活跃。之后作为奖励,我又放了小猫其他类的一些图片,学生是百看不厌。看上去比平时奖“五角星”时更满足。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

  (2)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教学重点

  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教学难点

  对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的理解并能正确地解决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悠悠中华五千年,中国有着太多太多让外国人仰慕的东西,包括四大发明,文字等等,而汉字则是见证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今天句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走进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第三课教案。

  二、推进新课

  北京奥运会将要举行,圣火传递仪式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奥运会的会徽。

  1、汉字的起源

  (1)结绳记事说(2)八卦说(3)书画说(4)仓颉造字说

  课堂活动:文字游戏

  2、汉字的造字方法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6)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课堂活动

  3、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2)金文(3)小篆(4)隶书(5)草书(6)楷书

  课堂活动:书法欣赏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课后"小试身手"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

  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异体字和异形词。2.了解对汉字的使用进行规范时哪几种字不能随便写。

  3.了解汉字简化和规范的原因及方法。

  教材正文全解

  引子解释

  孔乙己卖弄"茴"字有四种写法,确实不错。不同时期,同一汉字,写法不同,就造就了"茴"字的四种写法("茴"字四种写法见"教师用书"P78)。古代的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字形结构的表音表义倾向,使得汉字的笔画、结构日益复杂起来,或者是因为一个字从单义变成了多义,因此,出于从字形上分化区别意义的需要,往往也在原有的汉字上增添成分。例如"云",本来就是表示云彩的象形字,后来表示说话的"云"(如人云亦云)也用这个字表示,为了区别字义,于是人们在原字基础上增加偏旁"雨",构成形声字"云"表示云彩的意义,原字"云"表示说话的意义,如"古人云"。有些字结构上叠床架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难。

  俗话说物极必反,汉字结构繁化到登峰造极的时候,其不便使用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人们又在使用过程中开始简写汉字,省改笔画,形成了一大批简化字。实际上,汉字简化是伴随着汉字发展始终的,从复杂到简单,这也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金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再从隶书到草书、楷书,汉字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伴随着笔画结构的简化。

  活动解说

  1.用字不规范现象何其多(课本"你认识这些字吗?"补例"教师用书"P78)

  当你走在上学的路上,或节假日上街时,你也许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商店的招牌用的是外国文字或繁体字,许多广告、招贴之类的错别字、生造字随处可见。如卖家具的大字招牌"家俱店",网吧门口是"一网情深",服装店门口是"衣衣惜别",饭店门口是"食全食美"。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用字混乱的现象将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对你使用汉字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

  2."繁"带来的麻烦

  乱用繁体字常常会带来令人啼笑皆非的"麻烦"。究其原因,一种情况是没有搞清楚繁体字的意义和简化字的来源。有些简化字其实并不是由繁体字形简化而来的,而是很早就已经有了,有自己的音和义,后来才又借来代替另一个繁体字。对这些简化字,应当认真辨析原来的意义和代替繁体字后的意义;另一种情况是没有搞清楚一个简化字对应多个繁体字的情况,致使混乱。对此,应当根据意思判断究竟简化的是哪一个繁体字,不能张冠李戴。另外,使用简体字和繁体字时一定要遵守社会规范。目前,在祖国大陆,只有简化字才是法定的规范字,繁体字即使用的是本字,也是不规范的,更不能将繁体字和简化字混杂使用。

  要点解析(课本P46"汉字该怎么简化")

  1.汉字简化的方法:

  《汉字简化方案》规定汉字简化的方法,-是"省",二是"并",三是"又并又省"。

  "省",即简省字的笔画;"并",即把某几个字合并,保留其中一个笔画少的字。"又并又省",即不但合并某些单字,而且造-个新字形来表示。

  2.三种字不能随便写(课本P46-47):

  (1)不写繁体字;

  (2)不用异体字;

  (3)不写不规范的简体字。

  3.汉字简化和规范的原因:

  (1)简化字减少了字符的笔画,容易书写,节约了书写的时间,有利于人民群众掌握文化,也符合汉字发展的总趋势。

  (2)使用简化字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

  (3)繁体字难学、难认、难写、难用,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汉字机械化、信息化处理的需要。

  (4)使用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会造成汉字使用时的混乱局面。影响正常的交际和交流,减小了它的"工具"的功能。

  4.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

  根据法律规定,有些场合可以使用繁体字,如书法作品中;有些场合可以使用异见"教师用书"P78课本P46体字,如翻印古籍、姓氏等特殊情况时但绝不能因此而滥用繁体字和异体字。

  课后练习:1.(小试身手)一、二、三。

  2.补充练习:见讲义。

  第三节汉字的结构--方块的奥妙

  教学目标

  1、掌握汉字三种构件的定义及区别

  2、掌握汉字架构的方法和拆解的规则

  3、了解汉字架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构件的定义与架构拆解的规则

  教学设计

  1、方块的奥妙

  汉字由各个部件构成,构成字的部件都合理地安排在方框内,相互平衡,使得每个字从视觉上看都疏密得当,重心平稳,结构对称,肥瘦适中。这就是方块的奥妙。

  2、汉字的构件--笔画

  汉字中最小的单位就是笔画。

  笔画指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按写字时从下笔到提笔计算。

  现行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是:

  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

  3、汉字的构件--部件

  部件是汉字基本的构形单位。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方面,不管笔画多复杂,只要串在一起分不开,都可以作为一个部件看待,如"事、串、重";

  另一方面,只要能够拆开作为独立的结构单位,就可以都看作是部件,如"燃、涃"。

  4、汉字的构件--偏旁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偏旁是对字中表义或表音成分的分析,而部件是对现代汉字内部结构系统分析的结果。

  一般说来,偏旁是指合体字(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中的表音或表意单位,独体字(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能再拆分,也就没有偏旁一说。

  5、补充:部首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专为汉字分类检索而设立的部目,即字典、词典中各部的首字。

  部首不等同于部件,如"鼻、黑、麻、鹿"等都是《新华字典》中的部首,也都可以再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

  6、小结

  部件是汉字外部结构分析得到的结构单位,是字形结构中的构字成分,如"云"中的"二、厶","竖"中的"刂、又、立",都是部件。

  偏旁是会意字和形声字的组成部分,或表音或表意。

  一般地说,部首是表义的偏旁。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7、汉字的架构

  特征:都是有方有隅的方块形,所有部件都以占方占隅的形式进入这个方块形。

  在方块形中建构符号的各部件以占位、排列的方法表音表义,是汉字书写的思维方式。

  例如品字第一个口占了上方,第二个口占了左下隅,第三个口占了右下隅。

  同样是三部件建构的唱字就不一样,口占了左方,第一个日字占了右上隅,第二个日字占了右下隅。

  8、笔画组合的原则

  既讲究组合的位置,又讲究书写的顺序。

  笔画的组合位置:

  彼此分离→"二、八",

  彼此连接→"上、厂",

  彼此交叉→"十、力"。

  -9、笔顺的基本规则

  ①先横后竖:十②先撇后捺:八

  ③从上到下:六④从左到右:村

  ⑤先外后内:回⑥先中间后两边:办

  第四节《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

  教学目标

  了解古今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

  教学重点

  古今汉语中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和原因,做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读准字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谐音现象

  1、"错"字招牌:

  课文中举的例子

  课外的例子

  2、错字"百出":

  一是乱早简化字

  二是滥用外文字

  三是生造网络字

  3、概括"错字"与"别字"的区别

  4、为什么会写错别字:

  A、误用声旁相同的字

  B、误用和混淆同音词

  C、不了解成语或典故的意义和用法

  补充课堂活动:最常见的别字

  (见课件)

  完成课后"小试身手"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3个字。

  2、认识偏旁双人旁“彳”,京字头“亠”竖心旁“ 忄”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己能做到和不能做到的事情,期待自己快快长大。

  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分辨汉字,认识偏旁。理解课文。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是大还是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自己是大还是小的课文。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大还是小》,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shí h?u jué de zì jǐ hěn chuān yī fú kuài 时 候 觉 得 自 己 很 穿 衣 服 快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得:音节:两拼音节,偏旁:双人旁“彳”,认识双人旁“彳”,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觉:多音字

  jué

  觉得

  觉

  jiào 睡觉

  得:多音字

  de 觉得

  得 děi

  é 得到

  反义词

  大——小 多——少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双人旁“彳”,

  京字头“亠”

  竖心旁“ 忄”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五、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

  六、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加一笔

  目------(自 )

  变一笔

  己------(已 )

  写偏旁

  得——( )

  快——( )

  时——( )

  加偏旁

  寸——( )

  牙——( )( )( )

  反义词

  大——(小 )

  多——(少 )

  七、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认识了一个偏旁

  4、初读了课文

  八、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故事、讲故事理解“愚公移山”的意思,会写成语;继续学习收集数字成语,感受数字成语的奇妙。

  2、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书写和收集整理知识的能力。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只有坚持不懈努力,才会取得成功。教学重点:理解“愚公移山”的意思,会写成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

  师:同学们,谁还记得我们校本课学习的主题?(指名说)

  白板出示:趣学成语弘美德。(学生齐读一遍)

  师:上节课我们新学了那个成语呀?(齐说“井底之蛙”,强调“底”的写法)

  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故事的内容。

  白板出示:《井底之蛙》讲的.是一只青蛙,住在一口井里,只能看见井口的一小片天,却认为自己生活的地方。通过小河狸贝瓦的介绍,青蛙才知道,井外还有那么大的天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要做一个放眼世界、博学多才的人。

  二、学习新知:

  1、观故事,明其意。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多媒体播放成语故事《愚公移山》,学生观看。师板书课题。

  喜欢这个故事吗?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故事讲了谁做的什么事?

  2、讲故事,练表达。

  出示内容提示: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先生,他的名字叫作愚公。愚公家的门口有两座好高好高的山,正好挡在愚公家的门口,让愚公每天出门都要绕好远好远的路!愚公跟家人商量后,全家人一起扛着锄头,挑着扁担,到山边开始挖。

  这时候,有一个叫智叟的老先生,嘲笑他们说:”愚公呀!你实在太糊涂了。你这么老了,还要去移什么山?就算搬到你死的那一天,也不可能把大山移走啊

  可是愚公却说:”我虽然很老,我还有儿子可以继续去做呀;儿子还会生孙子,孙子还会再生儿子,我们的子子孙孙可以一直搬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把这两座山搬走,天底下哪儿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呢?”智叟没有话好说,只好走开了。

  后来天帝被愚公的恒心感动了,就派了两个神仙去把王屋山与太行山背走,放到别的地方去了。

  学生自由读一读。

  指名讲故事。

  说说故事中的愚公有什么好品质?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出示:“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只要有人做事情不怕困难一直做,我们就说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3、写成语,记心里。

  师范写,生书空、练写。重点指导写好“愚”字。

  课间休息:请你像我这样做。

  三、拓展积累:

  在成语家族中,有好多好多成员,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积累,和更多的成语交朋友。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数字成语朋友,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抄到本上,和他们成为好朋友。

  四、总结延伸: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这个成语故事,我们对待学习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会取得好成绩。

  2、课后再搜集五个带数字的成语,弄懂意思,抄在本上。

语文教案 篇5

  目的要求

  1.了解课文记述的两则生动的事例和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

  2.学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方法。

  3.品味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4.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用法。

  一、学习重点:

  1.《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全文共70字,可分为三层。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元丰:宋神宗赵顼的年号(1078—1085)。庆州:宋代州名,在今甘肃庆阳一带。界:地域,范围。子方虫:今称粘虫,危害麦类、玉米、高粱、水稻等多种作物。方:正当,正在。为:成为。秋田:秋天田地里的庄稼。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害:危害。

  文章首先说明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和范围。一个“方”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狗蝎:口器咀嚼式,有强大铗状尾须一对,能夹人、物,杂食性或肉食性。其:它的。喙:鸟兽的嘴,此处指虫子的嘴。钳:指长在昆虫嘴上的钳状物。蔽地:遍地。蔽,遮盖。则:连词,相当于“就”。以钳搏之:用钳跟子方虫搏斗。之,指子方虫。悉为两段: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悉,都,全。为,成为。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旬日:十天。皆尽:指子方虫全部被消灭。岁:年成。以:因。“以”后省略“之”,之,指消灭子方虫。大穰:庄稼大丰收。

  这一层写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灭尽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忽”字表明事出意外。害虫天敌的出现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现象,虽然在当时人们对此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但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这是写它的外貌特征,突出“有钳”,因为这是它消灭子方虫的有力武器。“千万蔽地”,说明为数众多。当它遇见子方虫时“以钳搏之,悉为两段”,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无比。“旬日子方皆尽”,说明剿灭害虫极为迅速,干净彻底。“岁以大穰”,一个“以”字强调了“大穰”的取得完全是由于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这就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这里启示我们: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其:这样,这种。旧:这里是“过去”“先前”的意思。之:第一个“之”,语气助词,无义。第二个“之”,它,指子方虫的“天敌”。土人:本地的人,当地的人。谓:称,叫。傍不肯:虫名,即步行虫。其成虫和幼虫都有钳状的锋利口器,喜食蛾科害虫的幼虫。

  这一层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旧曾有之”。篇末点出“傍不肯”的名称,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2.《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本文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说明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全文分三层。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两浙: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茅山山脉以东地区。梵天寺木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八角九层,高三十七丈。宋乾德二年(964)重建。这里是指重建时的木塔。钱氏:指五代时割据浙江的吴越王及其子孙。方两三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方,才。级,层。钱帅:(929—988),入宋后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之:指正在建造的木塔。患:担忧。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云:说。布:铺排。故如此:所以这样。故,所以。如此,这样,指木塔不稳定。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乃:顺接连词,当“于是,便”讲。以:介词,用。而:转折连词,当“但是”讲。初:从前,当初。

  以上是第一层,讲建塔过程中关于塔身不稳定问题,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这里首先交代建塔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一个“患”字,突出了“塔动”这一主要问题。塔“动如初”,说明了建筑工匠未能解决这一主要问题,因为“塔动”的关键不在于“未布瓦”。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密:暗中,秘密地。使:派。其:他的,指匠师的。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贻:赠给。贻以金钗:即以金钗贻(之),用金钗送给她。以,用,把。金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问:询问,打听。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因:原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此:这,指解决塔动问题。易:容易。耳:语气词,可不译。但:只。讫:终了,完毕。实:使坚实。钉之:钉木板。钉,用为动词,意思是用钉子钉。之,指木板。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如;遵照。其:他的',指喻皓的。言:话,言论,指上面喻皓讲的一番话。遂:于是,就。

  第二层,写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办法,解决了“塔动”的问题。

  “无可奈何”一词道出了大家对解决“塔动”这一难题无计可施,反衬了喻皓很轻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突出喻皓技术之高。“密使”“贻以金钗”,写出了匠师为解决“塔动”问题,费尽心机,从侧面反映出在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对这一难题,一个“笑”字写出喻皓的神态,突出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轻松。“此易耳”短短三个字,体现了他胸有成竹,技艺高超。“如其言,塔遂定”,一笔带过,用事实说明了喻皓的技艺高超。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胜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弥束:更加紧密相束。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相:互相。联:连接。如:像。履(旧):走,踩踏。其:那。持:支撑。自:自然,当然。

  [人皆伏其精练。]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伏:通“服”,佩服。其:他,指喻皓。精练:高明。

  第三层,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应。“人皆伏其精练”,从侧面再次突出了喻皓在建筑方面的高明。

  二.学习难点:

  1.《梦溪笔谈》这部中国文化史上的综合性的笔记体巨著,总结了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课文所选的两则,《以虫治虫》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这种方法不仅是促进农业增产的有效措施,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这种防治方法不仅在古代有效,今天也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第二则《梵天寺木塔》记述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解决高层建筑木塔不稳定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2.《梦溪笔谈》两则,文字简洁生动。《以虫治虫》只用了70个字就记述了“傍不肯”在子方虫危害秋田作物时应运而生,迅速彻底地消灭了虫害,保证了农业大丰收的情况。《梵天寺木塔》仅用130个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稳定的原因。

  3.详略得当是这两则短文又一特点。《以虫治虫》介绍子方虫的天敌比较详细,介绍了“傍不肯”的外貌特征,数量之多,剿灭子方虫的情况,而介绍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这样就突出了“以虫治虫”这一中心。《梵天寺木塔》记叙喻皓的语言较详,因为这最能体现他技艺的高超。对“塔遂定”的原因也写得较详,因为这是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则以“如其言”三字一笔带过。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三.文学知识

  1.《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撰。二十六卷。又《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成书于11世纪末。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十七日,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业、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现象部分,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于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有所反映,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翔实记载。今人有《梦溪笔谈校证》。

  2.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熙宁五年(1072)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1075)使辽,斥其争地要求,又图其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为《使契丹图抄》奏上。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主张减少下户役钱。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市区),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他博学多闻,于天文、地理、律历、音乐、医药等都有研究。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水工高超、木工喻皓、发明活字印刷术,炼钢、炼铜的方法等,凡有见及,无不详为记录。又精究药用植物与医学,著《良方》十卷(传本附人苏轼所作医药杂说,改称《苏沈良方》)

语文教案 篇6

  应该说,快乐园的孩子们已经读了很多书了。和刚开学相比,孩子们已经知道或者意识到闲暇时间是自己最佳的阅读时间。我看在眼里,心里也暗暗为孩子们感到高兴。但是仔细观察孩子们的阅读,不难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浅尝辄止和浮光掠影,我要用什么办法来让他们的眼光看得更远、思绪走得更深呢?

  偶然间,听到了一节课:

  我爸爸(绘本阅读)

  教学目标:读懂图意,说出图画背后的文字,理解图文背后包含的浓浓的父子情义;学会用一句话(一段话)描述自己的爸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知道3月8日是什么节日?我们会在这一天祝愿谁?我们还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还会吟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我们不了妈妈,聊聊我们的爸爸。

  2、英国有位著名的画家叫做安东尼.布朗,他为我们创作了一本图画。(出示《我爸爸》)

  二、走进图书,读图说文

  (一)爸爸的印象

  1、打开书的第一页,大家看看,我爸爸怎么样?说说你对“我爸爸”的印象。

  2、我爸爸长得漂亮吗?

  大家都这样看我爸爸,但是在我的眼睛里,(出示:这就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他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灰狼都不怕!

  3、知道我爸爸和谁比赛吗?是世界冠军刘易斯。你看,我爸爸远远把他甩在后面,留下的汗都变成了云彩!

  4、说说我爸爸怎么样?板书:勇敢

  能说说勇敢表现在什么地方?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跑、跳、走……

  (二)爸爸的句子

  1、出示第一幅图:爸爸不见了,他上哪儿去了?爸爸变了,爸爸怎么会变成马呢?看他桌子上的食物、*子,这都说明爸爸什么了?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三幅图,用上刚才的句式说一说其中一幅图。

  2、图看到这里,说说我爸爸怎样?(强壮、快乐、灵活)

  3、猜一猜,书上还会画我的爸爸怎样?让我们带着自己独特的想法继续往下看。(继续看图,师讲述。)

  4、爸爸做了什么傻事?5、书看到这里,说说我爸爸怎么样?(板书:聪明、幽默)

  (三)第三组图片

  1、带着对爸爸酷的认同,带着对爸爸的崇拜,接着看。这幅图象告诉我们什么呢?猜一猜,下面绘画什么?

  2、爸爸在干什么?这是谁的动作?男生站起来,一起做爸爸的动作。

  3、爸爸是怎样做鬼脸的?大家也来做一做。谁还能做个和我爸爸不一样的?

  4、我爸爸怎么样?想送给我爸爸一句话吗?

  三、重点讲解,感受父爱

  1、书快看完了,我们从头到尾回味一下,哪幅图给我们的印象最深?

  2、拿我们仔细来回味一下大野狼的哪幅图。

  仔细瞧瞧这幅图里还藏了谁?(《小红帽》《三个小猪和大灰狼》)再仔细看看大野狼的尾巴怎样?

  3、出示我爸爸唱歌的图片,知道站在我爸爸后面的两位是谁吗?是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和多明戈,我爸爸来了以后,他们再出名,也只能站在我后面,看看,他们什么表情?猜一猜,他们可能在唱什么歌?

  4、将图上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重点在标点和“也”)

  5、再回头看看第一幅图,你觉得我爸爸怎么样?

  你相对爸爸说什么?出示最后一幅图,板书:爱

  四、深入体会,表达父爱

  同学们,爸爸真的敢走钢丝吗?能跑得过刘易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音乐)原来所有的书都可以反过来读,原来爸爸的歌是唱给我听的,爸爸的舞是跳给我看的,爸爸的鬼脸是为了让我觉得快乐,爸爸的快乐是为了让我们更快乐。爸爸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我。我爱爸爸,爸爸也爱我,永远爱我!

  五、拓展延伸,自主作业:

  1、用简笔画,为自己的爸爸画一张画。在旁边为爸爸写上一句话。

  (友情提醒:用上“……像……一样;……像……一样,也像……一样”就更好了。)

  2、还可以向黑板上一样,画一个络图。

  3、同学们回到家,可以把你画的画给爸爸看看,一直静静地依偎在爸爸的怀抱里,告诉他:“爸爸,我爱你。”

  听课以后的感受:很好的语言材料;有效的阅读方法。我决定在快乐园也让孩子们感受这种方法,同时也对孩子们进行爱爸爸的熏染和教育。

  首先,我要重新定位我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句式训练“……也……”“像……也像……”;能力目标:在绘本《我爸爸》的阅读教学中,渗透“猜想——验证——反思”的阅读方法;情感目标:在反复阅读、思考“我爸爸”的表现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感悟爸爸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爸爸的爱和感激,强化父子(女)情谊。

  怀着对这节课的期待,我把孩子们带到了多媒体教室。看着孩子们的新奇、兴奋,我的心里暗暗得意。所有的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意外发生了:

  ……

  我:同学们,爸爸真的敢走钢丝吗?能跑得过刘易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音乐)原来所有的书都可以反过来读,原来爸爸的歌是唱给我听的,爸爸的舞是跳给我看的,爸爸的鬼脸是为了让我觉得快乐,爸爸的快乐是为了让我们更快乐。爸爸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我。我爱爸爸,爸爸也爱我,永远爱我!

  孩子们,你还能记得爸爸为我做了些什么吗?

  生1:有一天深夜,我发烧了。爸爸骑摩托车把我送到了医院。

  我:夜是那么深,天气是那么冷,爸爸义无反顾送你去医院,他一定还在医院陪你到病好了,真了不起!说说你想和爸爸说的话。

  生1:爸爸,我爱你!

  我:回去大声告诉爸爸。

  生2:爸爸为了供我上学,到广东打工去了。一年才能回来一次。

  我:他不想家?不想妈妈和你吗?

  生2:想啊!他还经常打电话回来呢!

  我:原来爸爸为了你生活得更幸福,自己把这份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深深埋藏在心底,真伟大!你应该高声说——

  生2:我爱你,爸爸!

  ……

  就在我将孩子们带进了一个回味父爱的气氛中的时候,我自己的儿子却显得很冷淡:他的脑袋背着我的目光,趴在桌子上。我不想因为他破坏了课堂气氛,下课以后,孩子们排好队回教室,我叫住了他。他说:“我想不到爸爸的爱。”我知道生气没有任何价值,只能叹口气,扶了扶他的头,示意他走了。

  说我不爱自己的儿子,打死我也不承认!

  但是为什么孩子这样说?是他不懂事,还是我没有让孩子觉得爸爸深爱着他?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孩子还小,不能理解父亲所做的事情背后一颗怦怦直跳的心,可以原谅,可能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岁数大了,心就会细一些,但是还要等多久?就像时下时髦的一句诘问:“永远有多远?”

  我应该怎样缩短孩子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距离?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浅显的童话故事,主要讲一只丑小鸭自从出生以来就被人瞧不起,受人欺负,被迫离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本文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富有儿童情趣,学生乐学,兴趣浓厚。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学本课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并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感悟丑小鸭在悲惨的日子里,仍然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阅读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同时,让学生从小懂得既要善待别人,互相尊重,也要正确地对待自己。并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羡慕”等重点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师:孩子们,今天有一群可爱的小鸭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可是它们很调皮,躲在了生字蛋的后面。如果你读准了字音,它们就会跳出来,愿意请它们出来吗?

  2、形象识字。教师点击生字蛋,生字蛋破开,出现生字,学生读、记(读得正确,蹦出一只小鸭)。

  3、揭示课题。(最后一个生字蛋破开,出现丑小鸭形象)。师:哟,它是谁呀?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比较一下,它的样子与前面的小鸭有什么不同?(抽讲),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把学生从枯燥的识字中解脱出来,增强了自主识字的兴趣。同时,最后一个生字蛋破开,出现丑小鸭的形象,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了丑小鸭的特点,引入课题自然。)

  二、自主阅读,感知形象

  1、自主阅读。师:丹麦著名的童话家——安徒生老爷爷还为丑小鸭写了一个故事呢!想读读这个故事吗?……下面,请小朋友自读课文,看看安徒生老爷爷是怎样描写丑小鸭的样子的?请用“——”勾画出有关句子。

  2、感知形象。出示画面,说说丑小鸭和其它的小鸭有什么不一样?看屏幕填空。

  丑小鸭: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小鸭:它们的毛黄黄的,嘴巴扁扁的`,身子肥肥的。

  3、感情朗读。引导读描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体会它的可怜。

  (评析: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了丑小鸭的形象特点,加深了认识。再通过填空、读句子,有机渗透了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内容。感受到了丑小鸭的形象丑,为学习下文作好了铺垫。)

  三、细读体验,互动交流

  (一)自读自悟,体会丑小鸭在家的孤单(第三自然段)。

  1、自读勾画。课文的哪些地方最感人?用“——”画出有关句子。

  2、角色转换。如你就是文中的丑小鸭,受到别人欺负时,你会想些什么?

  3、互动交流。(1)小组内交流;(2)相互评议。(3)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一词。

  (二)渲染气氛,体验丑小鸭的悲惨生活(第四、五、六自然段)

  1、渲染气氛。(看动画)师:孤单的丑小鸭受尽了欺负,它忍受不了,只得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家。它在外面又过得怎样呢?

  2、品读课文。自由朗读,想想丑小鸭在野外的生活怎样?

  3、互动交流。看了丑小鸭在野外的生活情景,你想说点儿什么?

  4、深入赏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三)观看动画,感受丑小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播放动画。师:是啊,可怜的丑小鸭在这样艰难的生活中熬着。可是,它仍然能从生活中发现很美的东西。有一天,丑小鸭看见一群洁白美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它又惊奇又羡慕,丑小鸭羡慕什么?(抽讲)2、生生交流。此时,丑小鸭会想些什么呢?

  3、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羡慕”。(生:看见别人有好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这就叫羡慕)

  (评析:朗读、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在此环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感悟到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通过多向交流,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了升华。)

  四、拓展思维,放飞情感

  1、教师激情。丑小鸭怀着美好的愿望,熬过了凄凉的秋天,熬过了寒冷的冬天,终于走进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它的愿望实现了吗?

  2、自主探究。自读课文,找找描写天鹅形象的句子。

  3、同桌比赛。丑小鸭看看湖里映出的自己漂亮的影子,想起原来的样子,心情会怎么样?有感情地赛读课文第七自段。

  4、拓展思维。如果你就是白天鹅,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小组内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5、升华情感。白天鹅扑扑翅膀,向蓝天飞去,飞向更广阔的天空,飞向新的生活。同学们,看到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你们羡慕它吗?也想变成美丽的天鹅吗?好,请大家随着音乐,也展翅飞翔吧!

  (评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开启了思维的窗口,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丰富了人文情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五、课外延伸,丰富知识

  1、推荐安徒生站。

  2、小组合作自编自演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28、丑小鸭

  孤单羡慕

  丑小鸭→∣→∣→白天鹅

  可怜美好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园地》教案04-14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公输》教案03-11

语文《检阅》教案05-02

语文翠鸟教案03-30

语文写作教案12-03